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成了仁宗之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看着母亲的眼神,林羽瞬间醒悟了过来,自己是活过来了,但是却换了一副身体,母亲根本不认识自己。

    “不好意思阿姨,看到您我就想起了我妈,所以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您别介意。”

    林羽怕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吓坏母亲,急忙编了个瞎话。

    “没关系,小伙子,你快走吧,我们家的事不能连累你。”林羽母亲一边说,一边把他往外推。

    林羽没答话,摸起桌上的筷子一扔,筷子飞速射向黄毛,砰的一声,将黄毛刚按上110的手机钉到了墙上。

    黄毛吓得脸都白了,墙上的筷子离着自己耳朵也就一厘米,要是稍微出点偏差,那钉在墙上的可就是自己的脑袋。

    “救命啊!杀人了!救命啊!”黄毛吓得顿时惨叫了起来,声音里说不出的委屈,明明是他们先欠自己钱的啊。

    “别嚷嚷了,这钱我替秦阿姨还!”

    林羽冷声说道,既然自己复活了,那这些债理应由自己来还。

    “小伙子,这怎么能行,你我第一次见,怎么能让你替我还钱”林羽母亲有些疑惑的看着林羽,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小伙子给她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对于林羽知道她姓氏这点,她并不吃惊,儿子见义勇为付出生命的事情好多网友都知道,她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也都被扒了,很多好心人都要来给儿子送行,她都谢绝了。

    “好,这可是你说的,那你把钱给我们吧。”黄毛可不管林羽为什么替别人还钱,只要能拿到钱,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给我三天时间。”林羽说道。

    “”黄毛有些无语,说的这么牛逼,还以为立马就能把钱拿出来呢。

    “怎么你不相信我”

    见黄毛没说话,林羽皱了皱眉头,语气有些冰冷。

    “相信,相信,不过大哥您得跟我说下您的名字吧”看着林羽冰冷的眼神,黄毛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名字

    对啊,早上走的急,连这个人的名字都没来的及看呢。

    “你放心,我答应你的一定会做到,这样,三天后,还是这里,你只管过来,我到时候连本带利一起还给你。”

    林羽之所以这么有底气,全赖自己这具身体。

    他心想既然能住在托养中心,这个年轻人家里再普通,起码也能拿个十几二十万出来吧,先要来用用,等自己赚了钱,再还回去。

    见识过林羽的身手,黄毛也不敢多说什么,刚要点头答应,突然眼神怔怔的望向店外,好似被什么吸引住了一般。

    林羽也好奇的跟着往外看去,只见门口不知何时来了一辆红色的宝马x5,车门一开,迈出来一截白皙修长的美腿,随后车上下来一个身材高挑,身穿白色波西米亚长裙的美女。

    /9/

    长裙美女拨了下乌黑的长发,摘下墨镜,白皙的皮肤和精致的容颜简直惊为天人,黄毛和他一帮手下都看呆了。

    林羽不禁也被吸引了,这个美女相貌和气质确实都属于极品。

    长裙美女抬头看了眼包子铺,微微皱了皱眉头,接着快步走了进来。

    /9/

    “美女,买包子吗,要什么馅儿的”

    林羽不由的脱口而出,以前老帮母亲卖包子,见人就这么一腔,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了。

    “你叫我什么”长裙美女冷冷的扫了他一眼,语气不悦。

    “美女啊。”网更新最快 电脑端:/

    林羽觉得自己的称呼没问题,不禁有些疑惑,头一次见喊美女还有不愿意听的。

    长裙美女打量他一眼,冷声道:“行啊,何家荣,昏迷两个月,连自己老婆都不认识了。”

    /9/

    /9/

    内容试读:/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四九零章 走一趟
    ntent

    国朝的文臣其实就是这样子,就像他们在对待辽夏时一样,在知道无力对抗时,都会选择妥协。

    倒是司马光,让赵曦诧异了。

    之所以一开始赵曦没有明说延福宫改造的本质,就是担心朝堂在耗费上没完没了的扯。最后耽误了成千上万灾民廉价劳动力的时机,所以才撇开朝廷启动了这事。

    这次延福宫改造,他不仅仅是因为灾民的问题,甚至不是因为宫殿失修什么的,他想的很多很远。

    借这一次重建延福宫,他引导苏颂做出了铸铁的锅炉,引导李诫营造了具有扩音效果的藻井,还有为建造议事大殿而需要的林林总总的新鲜物事。

    赵曦觉得,在宫殿群主体完成后,若是有心走一趟,不管是臣工还是相公,都会明白,他不是真的营造什么内苑的宫殿……这是用于朝廷办公的宫殿群。

    从帝王处理政务的地方,一直到六部九卿办公的公廨,还有朝廷大朝会,政事堂的集议等等。在这一片的宫殿群里,都囊括了。

    只需要实地去看一下,就是一般的朝臣也能明白这片宫殿群的作用。可司马光偏偏就根据道听途说,便上奏指责了。

    还是一如既往的从上古圣贤开篇,把历朝历代那些肆意妄为的帝王都数落了一遍,好像是让自己对号入座一样。

    这些都无所谓,反正没有一点跟自己契合……赵曦就不明白了,你司马光亲自去看一看就那么难吗

    真心不想让相公们尴尬呀。

    从开始撇开朝堂,由工坊城主导,他就是怕朝堂上反对声太多,而最后没法收拾。

    希望他们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然后君臣和谐就这么过去了,多好。

    结果……司马老头,唉,看来只能是自己带着他们有一趟了。

    赵曦不是建筑学家,建筑物的受力和稳定该怎样,他并不懂。

    在跟李诫讲述自己对这片所谓宫殿群的设计理念时,他侧重于实用性,也就对传统的多少柱多少梁什么的忽略了。

    再说了,真要依照传统的皇家规格,他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他想要达到的功能,所以,整片宫殿群就成了如今这样子。

    也不怨司马光指责了。

    在进入正殿门的一瞬间,和煦的暖风就让诸位相公们忘记了大殿门脸对称的石柱……一边两根石柱,很不符合皇家的规格。

    正殿是个半圆形状的大殿,面积比现在的大庆殿还要大。正对面是陛阶,双层九阶的规格,这倒是符合皇家规格。

    圆弧形的殿壁,从陛阶哪儿开始,向两边发散,然后慢慢收拢,到了殿门口,还是圆弧形的。

    大殿的穹顶没有规矩,抬头看上去都是密密麻麻的小方格,从正中央开始,层层叠叠的分布着,如同繁星满天……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藻井吧

    沿着圆弧的殿壁,大概一腿高的位置,自上而下都是一排排的管道,像是铜管……

    “管道是用来取暖的。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工坊城做不出官家设想的热气锅炉,只能用铸铁的锅炉。”

    “根据试验的结果,整个大殿取暖需要十台锅炉供暖。在锅炉里把水烧热,然后顺着管道流转,再回到锅炉里,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只要锅炉不停的烧水,大殿就能保持温暖如春。”

    “到夏日了,关闭锅炉,以凉水形成循环,又能确保大殿不至于闷热。”

    苏颂这时候站在官家的身边做讲解。

    这一次工坊城的都来了,从韩缜、苏颂、薛向到李诫、沈括、贾宪。

    “顶部藻井可以让处于大殿的每一位臣工说话,在大殿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清晰的听到。这是贾郎中用算学之法推演的结果。”

    李诫介绍,贾宪见提到自己,就出列示意,向官家和诸位臣工鞠躬。

    “穹顶藻井的每一个间隔,就是一处照明点……”

    苏颂说着,在殿壁处打开一个暗格,伸手进去开始摇动。随着他的摇动,从穹顶之上缓缓落下一个由四条系绳拴着的小平台。

    待这个平台降下,人们才发现,这个平台是透明的……这是用琉璃做的底吗

    不管是不是用的国帑,这样做都有些奢侈了。

    “这是玻璃,是工坊城最新的产品。实不相瞒,官家指导此法煅烧玻璃已经一年余,可惜,工坊城只能做出巴掌大小的平面玻璃……”

    “也是因此原因,大殿无法按规格做轩窗,不得不将大殿的窗户做成适合镶嵌玻璃的样式。”

    听苏颂这么说,人们才想起来看大殿的窗户……

    从外面进殿,被暖风这么一熏,人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殿内的光亮……这不是窗户纸的效果。

    窗户是由无数方格子组成,两层的木质窗棱把苏颂口中的玻璃夹在中间,让整个大殿的密封效果剧增。

    韩缜引导着众人往里走,偌大的大殿空荡荡的,凌乱的脚步声被回响陪伴着……

    “官家原本要求在大殿设置座椅,依照大殿形状,成半圆形拱卫陛座……因为这与祖制相悖,我等工坊城诸臣工未敢遵行,还需政事堂议定。”

    很明显,这大殿的作用是用于朝廷,不管是朝会还是庆典,如今国朝的殿堂没有一处可媲美了。

    不说其他,就说这冬暖夏凉的享受,就让人无法拒绝。

    “左侧为文臣,右侧武将,从两侧门洞出去便是各衙门的公廨……”

    这时候李诫到了队伍的头前,引导着众位向左侧侧门而去……都是文臣,自然要先看看文臣的公廨。

    文彦博倒是想去右侧有没有枢密院,可现在只能陪着大伙往左了。

    出了左侧偏门,是一个平台,平台再往远,是七八个连接这平台的廊桥。

    这时候一阵冷风吹过,人们有点恍然的感觉。

    抬头向各公廨看去,阳光照在窗户上有些晃眼…~看来这些公廨也都是装了玻璃的,也应该是用了那所谓的锅炉取暖的。

    这时候有点迫不及待的想看看政事堂的设计了,甚至连为什么会有七八个廊桥都无人问起。

    其实从进入大殿开始,政事堂相公就没人再吭气,因为这大殿的一切已经脱离了他们的见识。

    尽管工坊城诸官在介绍时很平淡,可这大殿绝不像他们说的那么简单。

    ntent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四九一章 各怀心事
    ntent

    沿着上首位第一个廊桥,一行人继续向前行。

    “整个宫殿群的通道,都是廊桥式的,而宫殿和廊桥的间隙,仍然保留原来延福宫的亭台花谢。”

    “原本的基础并没有改变,遇水架桥,整个延福宫的山势水形没有做任何改变。这也最大限度的节省了营造的钱粮。”

    这是秋末,延福宫没有了夏日的绿意盈盈,相公们都对延福宫熟悉。确实如李明仲所言,基本保持着延福宫的本源。

    “这是政事堂议事大厅,每一道门就是通向诸位平章和大参的公廨,这是一个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综合宫殿……诸位相公可自行观看,若有不合意处,还请诸公不吝指出,也便我等及时改进…”

    此处从外观看是一个宫殿,只不过在里面用隔断分割成了十数个功能不同的隔间。从相公到书吏,各自有各自的屋舍。

    而所有的屋舍,都一样不再需要火盆取暖,甚至在议事大厅的门口,还专门配备了烧开水的火炉……

    相公们都各自去查看自己办公的地方了,议事大厅就剩下赵曦还有工坊城的各位。

    韩缜有些忐忑,很想知道朝廷到底会不会支付建造这片宫殿的费用。

    这次宫殿营造,不管是朝廷还是内苑,都没有支付一个大子,全是工坊城垫付营造的。

    而且,这一次宫殿群的营造,还把工坊城无数的发明创造都用上了,也使整个宫殿营造费用大幅上升。

    因使用灾民而节省下来的支出,相对于这些新物事的费用,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当然,这是从售价而言,从成本而言,倒也没那么夸张。

    只是官家说新物事出世,应该有一个暴利期,说是为了鼓励创新,保护新产业的发展……

    这些韩缜不懂,但这一次确实是让工坊城有些捉襟见肘了。若不是朝廷令荆南路禁军改造,增加了军备的采买,工坊城的日常用度都会是问题。

    虽然这片宫殿群还没有交付使用,也就剩下最后的收尾工程了。

    今天这情况,几乎算一次验收。是否合格,是否能让朝廷心甘情愿的支付,这是韩缜他这个工坊城城主最忧心的。

    他也知道,朝廷对这次宫殿的营造并不赞成,之所以没有在朝堂引起纷争,是因为不需要使用左右藏库的钱粮。

    按照官家的说法,只要宫殿群完成了,让朝堂诸公见识了宫殿的不凡,朝廷不会拒绝支付相关费用的。

    可韩缜是真没底。

    这就是一个走马观花的过程,整个宫殿群所包含的新物事,根本不可能全数让相公们了解,仅仅是看到些表面。

    比如各衙门、各相公公廨里方便的茅房;比如可以让当值的官员洗澡的淋浴房;比如诸位相公及六部九卿主官公廨的休息室等等,那所有的一切,都聚集了工坊城诸多的创新。

    这些都是钱呢!不说这次营造使用了的物品,就说工坊城制造这些物品花费的钱粮也是个天大的数字。

    官家说不用担心,可韩缜不踏实,很不踏实。

    不仅仅担心工坊城独自担负了这次营造的费用,更担心这些奢华的物事被朝堂非议……
1...162163164165166...2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