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有一点是肯定的,也就是护卫营的黄祥,确实是被残害了,而主谋……算了,爱谁谁吧。
这样挺好,皆大欢喜,也省去了处置刘成的麻烦。
任谁都清楚,凭边军的军卒,绝不会有胆对东宫护卫营动手。
还有更蹊跷的……
代州再一次有奏报来了:知州刘成病重,或者说是癔症了,整天高呼饶命……
此奏报还未议定如何处理,代州知州刘成病亡的奏报就紧接着到了。
不吃不喝,不停的磕头求饶,嘴里一直嘟囔着饶命,没坚持几日,终于耗尽了。
代州知州空缺,相公们找官家集议。
但凡涉及人事方面的问题,赵曦从来不多言,只是做个单纯的倾听者。
富弼抽空瞄了好几次太子,想看出些端倪来,可是没有。
所谓的冤魂索命,他富弼是半个字都不信。那怕是朝堂上已经都默认了刘成是恶有恶报,但被鬼魂索命,富弼绝不信。
所以,他想看看太子殿下会有什么反应。
朔风烈的故事他记得,那时候太子殿下还小……难不成太子已经忘记了刘成
可刘成的死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
太子殿下没反应……
能没反应吗赵曦特别想知道,这皇城司是怎样让一个神志清楚的文官疯癫的,这技术太诱惑人了。
这简直就是居家旅行的必备神器。
……
赵曦在睡眠中突然惊醒,有种压榨心口的感觉,把自己给憋醒了。
这感觉像要有什么事要发生一样,让他再也无法安睡。
没喊人,听说老爹半夜捱饿都能忍到早上,自己又没什么大事。不管是司帐还是司寝,都在外屋。
赵曦连滔娘都没惊动,悄悄的跨过去酣睡的滔娘,默默的下了床榻。
要有支烟就好了……
赵曦知道老爹发病的事,尽管一直瞒着他,相公们都知道了,就瞒着他。可他还是知道了。
用后世的说法,老爹应该是脑血管方面的病。
赵曦只要在汴梁,每天雷打不动的给老爹按摩,就是希望老爹能多坚持些日子。
赵曦对现在的身份很满意,也喜欢这样的状态。他对做帝王不反感,但他不想做那个囚禁在皇宫里的帝王。
现在挺好,有老爹这个牌位,有儿子这个传承不断的名头,他要自由很多。
今晚的心悸,让他有些不安。很想去内苑看看,可不合适……
担心有什么事,所以干脆就那样默默的坐在黑暗里乱想。
真的是有支烟就好了……
不对,怎么感觉有点摇赵曦甩了甩头,站起来,还在摇……
地震!脑海里一下子想到这个……
“地震!滔娘快醒来!到屋外去!快…快…快快!”
赵曦从来没这般紧张过,嗓子喊出去都变音了。
一边喊,赵曦
第二三八章 明日再议?
赵曦高估了老爹的应急处理能力,也低估了人多的那种混乱。
内苑不是东宫,东宫也就几十人,不到一百。自己也就三四个女人,使唤的下人也就那么点。
内苑不一样。从开朝以来,留在宫内没出去的不说,就说他老爹,这几十年,不知添加了多少嫔妃,有名分的没名分的太多了,还是各个年龄段的……
太乱了!简直就是一锅粥,还都叽哩哇啦的叫喊。
恐惧已经把所有人的心思占满了,根本无心顾忌其他。
王中正一直就看着东宫的方向,看到太子殿下过来,很无奈的想说什么。
赵曦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去把辇驾拖过来吧!”
还能怎样看不看都已经看到了。也还好天色暗,看的并不清楚。
可爹娘……唉!都太着急了。
其他人管不了太多,娘娘这,赵曦是得照顾到。
赵曦把自己睡衣的上衣脱下来……
“娘娘……”
喊了一声娘娘,赵曦不知道接下来该说啥了。
总不能说:娘娘,你穿的太少了,把我这衣服穿上吧。
那是打脸啊。
赵曦只是把上衣双手捧着。
从赵曦惊觉,到他来到内苑,也就不足十来分钟的时间。人们还没从惊吓中缓过来,屋顶的瓦片还在噗噗的往下掉,人站在原地,还在不停的摇。
曹皇后真的还没来得及顾忌这些,但赵曦递过来衣服,再看到赵曦的上身……
“啊……”
“娘娘,吾乃汝儿子!”
娘娘到底不是矫情的人,快速的套上了赵曦的上衣……都可以做裙子了。
“中正,地震烈度不大,汝去慈明宫吧,将娘娘的装束带出来。”
躲避屋顶上的瓦片,对于王中正来说不难。
赵曦不是要坑王中正。是他还没看到老爹,他担心自己老爹看到娘娘着自己上衣……就老爹那心思,真不知道会想什么。
有些事,还是注意点好。
“所有人听着!所有人听着!现在全部闭嘴,保持安静!”
“吾乃赵曦!现在要求尔等全部闭嘴,保持安静!”
“已然处于室外,已无危险,请不要喧嚣。现在,负责辇驾者,吾不管尔等是否害怕,必须尽快将辇驾带出来,并各自找到各自的主。”
赵曦用足了劲,多久了,他都没这样高声喊过。
还行,他赵曦这名头,在这内苑还是很管用的。
说实话,也就是赵曦让这帮人活的日子滋润了。内苑的富裕,都是跟太子殿下相关的。
王中正已经出来了,脸上身上有些灰尘,倒也没伤着。
这时候慈明宫的下人也清醒了,赶紧围拢过来,形成了人形的帷幕,把娘娘围在中间……
都一个样子,连赵曦都分不清谁是谁了。
“陈押班……吾乃赵曦,在慈明宫处。吾乃赵曦,在慈明宫处。”
乱糟糟的,天色又暗,栉比鳞次的房屋,赵曦根本看不到老爹的位置。
关键是赵曦根本不知道老爹在哪个嫔妃处。
他也听说了,老爹近来是越来越爱宠幸年纪小的,好像是想证明自己还年轻一般。
唉……
有刚才的吼声,这时候内苑稍微安静了一点,赵曦又是鼓足劲喊的,希望老陈琳能听得到。
赵曦没问老爹在哪,只是说了自己的位置。
这是告诉陈琳,娘娘安全,让他尽量靠过来。
这混乱嘈杂的局面,有太多不确定性了。
黑嘘嘘的,远处看着像是马车的样……
老爹很少有用到辇驾的时候,即便用,也是在这内苑里。还好,看来昨晚走的地方够偏僻,居然是坐着辇驾去的。
“爹爹,孩儿来迟……”
“曦儿,东宫无碍”
“回爹爹,无碍。”
父子俩隔着锰钢的车厢,就这么说着。
看来老爹已经缓过来了,听着没多少不安。
这时候似乎也停下来了,已经感不到震动
第二三九章 杀无赦
老陈琳是什么人,不说相公,就是整个朝堂都清楚。
陈琳多久了还没充当过跑腿传令的角色。
所以宋痒就是再不乐意,还是来了。
他到了垂拱殿时,相公们都已经到了。
“陛下,地动而已,何需这般兴师动众如此这般,令汴梁臣民如何看待”
来都来了,还是这样被请来的,好好议事不就成了,还不依不饶的责问。
火了!
“宋相公,曦今日不以太子身份,就以汴梁居民问宋相公几句。可否”
宋痒好像很不屑赵曦的问话,只是从鼻子里喷出一点声响。
“宋相公,汝家里不曾有坍塌吧也不曾有人员伤亡吧可汝可以为整个汴梁都如宋相公一般是高门大户不成”
“大内只是落瓦,可对于汴梁百姓,很有可能就是屋倾房塌!作为朝廷,黎民以赋税供养之朝廷官员,此时不闻不问,是一个官员该有的做法吗”
赵曦开始很柔和,他也想平静的把问题讲清楚,可一开口就成了反问,还是一句接一句的,声调也一句比一句高!
他这时候宁愿自己不是太子,最好是平头百姓,那怕是言官也算,可以无所顾忌的往宋痒脸上喷口水。
不说能力,不说文采,宋痒这样的人,做到相公的地步,这是国朝官员体制的悲哀!
“殿下,还是议事吧。”
从来都是臣工指责帝王的,这突然被太子殿下指责一位相公,还是有理有据的指责,一时间有些不适应。
这场合……富弼赶紧打哈哈,生怕赵曦再责问下去,这宋痒再一辩驳……所谓的议事就又成扯淡了。
赵曦也无心继续,仅仅是对宋痒来了以后,还开口埋怨的做法不爽。
灾情不容扯淡,该说正事还是赶紧说正事对。
“陛下,诸位相公,曦建议:第一,调动部分禁军,对汴梁城内实行临时军事管制。”
赵曦不知道现在的国朝有没有应对各种灾害的应急预案,他没见过,估计也没有。
他不想耽误时间,直接就说开了自己的想法。
“殿下,地动之事,无须军伍介入吧开封府和巡捕即可。”
“富相,此烈度的地动,或许灾害并不会太大。但很有可能有一小撮人,利用百姓恐慌之时,趁机行不法之事。吾建议:在此期间,凡有侵害公私财物者,伺机作乱者,杀无赦!”
“第二,开封府衙役,同时调拨一部分厢军,协同里坊管事,逐户登记人员情况,以取得失踪或被埋人口数。”
“第三,以上述数据为基础,巡捕与部分厢军,展开对被埋人员的营救。人三日不饮,七日不食方绝命。如今能救一人是一人。”
“第四,建议太学停学,朝廷将无用之公房也一并开放,为无家可归之黎民提供暂时居所。”
“第五,所有医家,包括太医局御医,全数按区域划分,对因地动而致之伤患救治。所需费用,若朝廷困难,东宫可担负部分。”
“第六,朝廷可设专人负责民间自愿参与救援之众,合理分配区域和人数,避免营救事宜混乱。”
“第七,昭告汴梁城内所有商家,在朝廷为解除救灾之特定时期之前,凡有趁机哄抬物价者,杀无赦!”
“第八,抽调部分厢军,对因地动而导致死亡者,进行集中掩埋,并对所有尸体,包括动物尸体进行集中处理。所有有过尸体的区域,要抛洒石灰。以防大疫。”
“第九,朝廷在百姓寻回财货之前,开放常平仓,在汴梁各处,以里坊为基础,施粥,以确保百姓不挨饿。”
“第十,汴梁地动之烈度,应该不是震中,在落实房屋损害程度的同时,确定震源方向,派遣急递,接应奏报,并储备各项物质,随时等待支援。”
“在此期间,护卫营与皇城司探事,负责所有指责的监管。若有故意懈怠,推诿扯皮者,杀无赦!”
汴梁城的城狐社鼠从来不曾断绝过,包拯权知开封府时,曾有
第二四零章 事与愿违
朝廷诏令一下,接连着几个杀无赦,整个汴梁忙起来了。
没人懈怠,抛开这是积德的好事,就是朝廷的那几个杀无赦,也让他们不得不收起混日子的心思。
也算是及时,在这个时代,朝廷这次的反应绝对是及时的。
甚至汴梁城洞窟里的那些城狐社鼠还没来得及动手,整个汴梁城已经是军卒遍布了。
而曹高等六家家主,再接到太子殿下的那份所谓告黎民百姓书时,也极力配合。
考虑到整个汴梁都处于哀伤中,直接让府里的下人出动,挨个里坊,免费送发蹴鞠快报。
里坊的管事忙着,可总有好事者,便承担起广而告之的职责,不停的在坊间宣读,宣读蹴鞠快报刊登的告示。
而同时,太子殿下呵斥相公的过程,也被人惟妙惟肖的流传开来。
再结合朝廷诏令的颁布并张贴……诸多的百姓,在哀伤之余,都会朝着大内的方向拱手叩拜。
有人说,大灾大难之前,最能看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