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白牛
这时候水沟旁已是挤满了人,整个百户的军士们都在这边洗脸,大家接到水后,或是将脸盘放到木架上洗脸,或是乱轰轰地将脸盘放到各处高处石头上,乱挤到水沟旁洗脸。张大三来不及对千户大人表示自己的佩服之意,就随着旗中各人排队到手压机井旁领水。
晋北的水一向宝贵,各个旗军在家时,用水时,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眼下各处干旱,很多多年的老井都干涸了,这用水就更困难了。一般来说。一些家里条件好的人才有水窖,这水窖的水,平时是轻易不会动用的。
平时各人在家时,洗脸洗澡是很难得的,如果有洗脸地话,一脸盘的水都要一家人一起用。大人洗完后。才能lún到小孩洗。小孩洗完脸后,大人洗脚,大人洗脚完又小孩洗脚,一直洗到那水实在不能再用了,才依依不舍地倒了。
此时各个旗军们依次领到一脸盘清澈的水,都有些不舍得拿来洗脸,各人都有一种想法,如果这盘水拿回家,就好了。不过此时各处有家丁们在怒吼。催促大家动作快点,各人不敢多想,忙将雪白的面巾放入脸盘中,洗起脸来。
洗盥了一番后,各个旗军又是依小旗的队列,排队到自己百户所在的餐厅里去吃早饭。早上是大个地馒头,还有肉包子,再配有豆花,让每个人又是吃个饱。
各旗军吃得心满意足后,各人回屋取是百分之百的文盲。而且老兵不多,大部分是新兵们,要让他们熟知前后左右,辨认各种复杂地旗帜号令,背读各种繁多的军纪营规,是很不容易的。
不过这第一阶段却是非常重要,关系着以后军队的强弱,号令的统一。依戚继光的练兵方法,他就非常重视旗帜号令训练,他认为“号令、旗鼓皆治军之要。古今名将用兵,未有无节制号令,不用金鼓旗幡而浪战百胜者。”
为此,他制定了众多的行军、作战、宿营等各种号令。要求士兵务要记熟。不识字者就听队里识字地人教诵解说,到了cào练对敌时,决对是字字依行。平时戚继光就经常抽背兵士,有一条记不住地,就要打一板子。如果各兵有犯小过该责打地,能背一条者免打一板。
如此反复练习。最后在实际地作战中,各官兵真正做到共作一个眼,共作一个耳,耳只听金鼓之声,目只看旗帜之sè,夜看高招双灯。
若旗帜金鼓不动,就是主将口说要如何,也不许依从,就是天神来口说要如何。也不许依从,只是一味看旗鼓号令。如擂鼓该进,就是前面有水有火,若擂鼓不住,便往水里火里也要前去,如鸣金该退,就是前面有金山银山,若金鸣不止,也要依令退回。只有这样,才能强弱同奋。万人一心,攻坚摧强,无往不胜。
戚家军成军后所向披靡,打遍天下无敌手,也是和旗帜鲜明,号令统一分不开的。对于这个一代明将的做法。黄来福自然是依样而行。
在戚继光治军之前,大明的各种旗帜方位是用东南西北来表明。但此时的军队大多是文盲,不辩东西,谁知道东南西北方位是什么?戚继光治军后,就改用了更为实际地前后左右扬旗法,具体是:
当黄旗扬起时,就是中,列队的各人都要往中间看。在作战时。若举黄旗。就是中军欲变动,各队都要静听号令施行。
当红旗扬起时。就是前,列队的各人都要往前看。要是在作战时,若举红旗,就是前队兵要变动,前队听号令施行。
黑旗扬起时,就是后,列队的各人都要往后看。要是在作战时,若举黑旗,就是后队兵欲变动,后队听号令施行。
当青旗扬起时,就是左,列队的各人都要往左看。要是在作战时,若举青旗,就是左队兵欲变动,左队听号令施行。
当白旗扬起时,就是右,列队的各人都要往右看。要是在作战时,若举白旗,就是右队兵欲变动,右队听号令施行。
如果这五面如果听到擂鼓声响,各军士们就要奋勇往前冲锋,与敌人进行交战。
如果军士们与敌人交锋时,听到鸣金一声响,各人便要停止与敌交战。又听到鸣金一声,各军士们便退了下来。
除了这些基本的旗帜鲜号令外,戚继光还定有军纪营规军礼无数。黄来福自然是全搬了,他依戚继光的练兵方法,制定了全面的五寨堡军纪军礼营规。
军礼第一条,就是定尊卑止蓦越。
平时在军中,小旗见总旗,需作揖侍立。总旗见百户,一跪一揖。百户见千户,就是见黄来福自己了。需两揖一跪。平时在教场上,如果下级遇到上级,途中有骑马的,都要下马,如果违抗者,要交以镇抚。以军法重治。
平时地方无事时,小旗,总旗,百户相坐,许以乡情从便相待,但坐须要侧侍,不许齐肩平列。
上级交待任务时,小军跪听小旗传令发放。小旗凡有禀白,跪听总旗授成。总旗跪听百户授成。百户跪听千户授成传令。
平时的公文兵册。逞己功劳等,只准小军交小旗,小旗交总旗,总旗交百户,百户交千户。不许蓦越直接交到上司手中,需安于自己的属下身份,如有违抗者,要交以军法重治。
除了军礼外,就是军纪了。
戚家军的军纪极严,戚继光当年就说:“……兵是杀贼的东西。贼是杀百姓地东西,百姓们岂不是要你们地杀贼?设使你们果肯杀贼,守军法,不扰害他,如何不奉承你们?只是你们到个地方,百姓不过怕贼抢掳。你们也曾抢掳。百姓怕贼焚毁,你们也曾折毁。百姓怕贼杀;你们若争起也曾杀他。他这百姓如何不避,如何不关门锁户?且如去年,我往台州,因是众人家兵难制,沿路百姓固也受害,兵们宿无处,炊无处。又被百姓告来拿著的。挨累官哨队长打死了多少。如今年,我自己的兵。宿有程头,火兵先定歇处,挨次而入,起行依号,扎营点步鼓,挨次而行,经过百姓们闻说到,杀猪牛,贩酒米等待……”
正因为戚继光治军极严,所以戚家军所到之处,非常受到百姓的欢迎,每到一处,百姓们都是杀猪宰羊,夹道欢迎,成为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唯有的三只,与岳家军,还有后世一只军队并列地仁义之师,威武之师。戚继光也成为民族英雄,几百年来,一直受到世人地尊崇。
对于戚继光,黄来福是又尊敬,又佩服,又眼热。他规定,五寨堡旗军平时不得恃强凌弱,酗酒忿争,喧骤无礼,蹂取人果稼,作践人庐器。犯了以上几点的,分别处以十军棍到五十军棍不等。
对于上面地惩处,戚家军还有贯耳游营的处罚,黄来福最后还是改为了打军棍,也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
对于jiānyín汉人妇女,偷盗他人财物者,不用说,斩首示众。以上有犯,但系同伙同旗之人有一举首,余皆免罪。首者行赏,若互相容隐,同旗之军俱以军法连坐。
除了这几条军纪军规外,黄来福还规定,军中严厉禁止争殴。
两方军士两殴,不论曲直,捆了就打,然后查其所由加治。若是军士与别个百户的军官对打,不论曲直,先捆了,治其个卑者不守本分之罪,然后另剖曲直。若是同个百户中,军士们与上官对打,或是小旗,总旗与百户对打,不论曲直,以殴父母论,交行军法从事。
平时军中还严禁喧哗,每遇什么行动,自有旗帜金鼓。没有命令开口说话,要严厉重处,尤其是夜间,更是切禁喧哗。
五寨堡军中禁止赌博,有违者严厉重处。
五寨堡军中严禁讹言诳惑,灾详祸福,摇动众心,有违者严厉重处。
五寨堡凡军士,途遇文武大小官,俱下马让道。若在营中cào练,奉金鼓号令者,一惟号令是听,不必回避。
五寨堡军士,应有的兵器,应该随身携带,平时要勤加保养。虽一弓一箭,须书各旗之上,如有遗失,轻则扣廪粮处办,重则解送军法重治。
五寨堡军士中,对于马队的家丁们,平时自己马上地鞍辔等物,每一个月需点验一次,如有遗失,轻则扣廪粮处办,重则解送军法重治。
除了这些外,五寨堡还有一些立逃约,分军饷,稽功过等规定。
凡是每个小旗中,有军士逃跑地,整个小旗全部连坐,一半送监,一半保拿,革去月粮。一年不获,本旗地小旗长从重捆打,发落为旗军,准支半粮,一直抓到这个逃跑的人,才能恢复原来地月粮职务。
对于平日各军士的功过,每个百户中立功过总薄一扇,每百户与一扇。凡遇总旗,小旗及军士们勤劳的,记功条一次。凡军士们与人言语之争,不服军法处者,记过条一次。每三个月,功过总薄交由千户,类行赏罚。
对于军士们的月粮赏赐,黄来福规定全部由自己来发,每到月底,军士们聚在教场上,唱名给与,黄来福一个一个交到他们手上。
最后是各军士们的健康问题,如果有什么军士生病的,本日同旗地人就要报给小旗长,小旗亲看缓急,报赴总旗,总旗报赴百户,百户即日报到黄来福处,以凭批医疗视,并由黄来福亲自关心,带些补品表示慰问。
以上就是黄来福依戚继光的练兵方法,制定的全部旗帜号令军规了,密密匝匝的下来,有一个小册。
这各种众多的条例,不要说五寨堡中普通的旗军们,就是黄来福,自己也是看得晕头转向,背得一塌糊涂。不过这是军队中必要地领军手段,在这个时代,除了这些旗帜号令外,又有什么别的领军方法呢?
黄来福严令下去,各个百户军官,必须在一个月内,背熟这些旗帜号令,军规军纪等。各个总旗小旗,必须在四十天内,背熟这些东西。而普通地旗军,也必须在四十五天内,背熟这些东西。而整个五寨堡千户旗军,必须在两个月内,实际熟悉这些东西的含义,行动。
如若不然,必将严厉处罚。到时黄来福抽背,百户背错一条,打三军棍。总旗背错一条,打二军棍。小旗和普通旗军背错一条,打一军棍。
当然,条例背熟了,也是有好处的。比如以后寻常的比较武艺,点卯不到,小有过失等,可以用条约作为赏罚,凡能诵五条免打一军棍。
黄来福让人将这些条例抄成了许多小册,五寨堡十个百户中,一百个小旗中。每个百户,每个总旗,每个小旗中,都有一册。到了闲时或是晚上,每旗相聚一处,识字者自读,不识字者就听本旗识字之人教诵解说,全旗都要口念心记,勤劳苦读。
一下子,整个五寨堡营房内都沉浸在一片学习的气氛中,不过让黄来福为难的是,五寨堡旗军中,文盲率实在是太高了,除了黄来福外,只有三个人勉强识字。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51章 军歌(1)
识字的三人中,一个是副千户舍人何如镇,他老爹何朝勋在千户所内平时就是专管屯田和营cào等事,不识字是无法胜任这个工作的。几十年家传世袭下来,何如镇多少也能看懂一些最基本的字,并写上一些。
何如镇今年20岁,长得和父亲一样,大手大脚,外貌粗黑,和外面民堡的农村子弟没什么区别,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实肯干能吃苦。虽说工作能力不怎么样,但胜在做事认事负责,对于黄来福交待下的事情,总是尽力去完成。
对于何如镇,黄来福还是用得很放心的,反正他也不需要何如镇有多出众的能力,只需要他严格按照自己编出的练兵手册,一步一步协助自己训练就行了。
另两个识字的人,一个人是杨小驴,他为人机灵,平时倒是认得一些字,不过所知也有限,自己能看懂一些书,但要他去教别人,却是不行。
另一个是千户所的杂流小吏识字官,名叫苏徐堂的,今年3岁,有几分儒雅的样子,这在一干军汉中是不多见的。他平时在千户所的工作,就是教导军士们识字,并帮他们写一些书信之类的,不过问题是只有他一个人,无法分身,忙不过来。
军士中的文化人不多,黄来福想在五寨堡内招募一些识字先生,可惜的是,整个五寨堡内,识字地人都不多。虽然经常会有一些流民逃荒来五寨堡,但基本上都是以文盲居多,没有读书人。
黄来福最后想来想去。还是让王启年和周文栋二人过来,让他们在下午,或是晚上有空时,就教教所内的军士们识字。
二人接到黄来福的要求后,都是很高兴,欢然从命。不管怎么说二人都是秀才身份,但平时在五寨堡不是当兽医。就是当帐房。二人平时不说。内心还是觉得有些没面子地,现在有空过来教教军士们识字,多少有点找到了当先生的感觉。
王启年现在五寨堡的工作,平时除了是专职畜医外,就是负责五寨堡的养殖事宜,如果五寨堡有什么养殖方面的事情,黄来福都会听听他的意见,毕竟是专业人士嘛。
至于周文栋。这些时间,黄来福让他配合杨管家做事。做一些记帐出帐的工作。黄来福发现他地工作还是很得力地,杨管家也经常会称赞他几句。
鉴于五寨堡的事业蓬勃发展,黄来福已经有了准备,将五寨堡的帐房工作,分理为财务和会计两方面,财务专门记帐,会计则是专门审验财务的帐本。
财务黄来福意属周文栋。会计暂由杨管家兼任。并保管千户宅内的钱财银两。不过杨管家年纪大了,黄来福想应该专门找一个会计人员。让杨管家分出身来,专门管理千户宅内的事,专心做一个管家就好。
还有现在黄来福也算是家大业大,五寨堡的事情多了。现在的五寨堡,事实已经是军政合一了,黄来福除了要管军外,又要管政,又要管钱,有点分身乏术地感觉。黄来福已经在盘算,五寨堡的一些相关民事管理部门应该设立了。
不过眼下自己练军忙,这些事情,等进入九月份后,再慢慢tiáo整吧。到时自己还有一个五寨堡五年发展计划要实施呢。
由于过来了王启年和周文栋,再加上识字官苏徐堂,五寨堡旗军中地识字先生有了。黄来福可以让他们每天教军士们识字了。黄来福的计划是,先让三人给一些百户,总旗们先上课,让他们给军官们颂读条例,然后让这些军官们回去后诵读给给军士们听,让他们记住,以后再会写下来。
不过这里又有一个问题,让这些从来没读过书的军士们识字,还真是难啊,他们认一个字,经常要好几天的时间。最后,黄来福想到了后世的一个方法,就是在每个军士们身后都贴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字,让军士们不管走在哪里,有空的时候,就可以背背,每天争取认识一个字。除了五寨堡旗军的教育问题,黄来福也想起来五寨堡另一个问题。就是那些军户小孩们,平时整天都是无所事事,也应该让他们识点字,读点书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啊。
将来自己五寨堡地发展,是需要很多人才地,以后自己五寨堡的各种工厂应该会很多,将来一些技术啊,管理啊,财会啊,等方面少不了人才地培养。学院自己办不了,到时自己就办个学堂,技校吧,专门培养自己日后所需要的各种人材,如技工,工匠,管事,文书,后勤人员等等。
不过这些事情也要以后慢慢来,黄来福一下子也分不了身。
现在的五寨堡军士们,平时除了识字外,就是紧张的列队,旗帜,金鼓号令的训练了。
依戚继光的练兵方法,要求将帅不仅要有带兵制敌的文韬武略,而且还要jīng通各种技艺,要作士卒的表率;不仅战时与士卒患难与共,而且平时也要处处与士卒同甘共苦。
黄来福自然是有样学样,从开始训练的第一天起,黄来福就亲自和军士们一起训练,每天不断,要求非常严格。
每一天中,在较场中,大家都要披挂整齐,认真地开始cào练。如果部下有人动作不对,违反军纪军规,黄来福就毫不留情,予以严惩。这种严格的规范,每天高密度的训练,让原来的何朝勋何副千户,江百户,杨百户等人见了都是心惊肉跳。各人暗暗庆庆幸,幸好自己早早退出,不然千户大人这种cào练,谁受得了?
依现在的大明卫所军,一年中有个二、三次cào练,已经算很不错了。就是各镇的主战的营兵,一个月中,有个几次cào练,也算是勤奋了,哪有象黄来福这样每天死死cào练的?
其实,依现在五寨堡旗军的情况,放在各个卫所中,已经算很不错了。旗军个个身体强壮,没有老弱充填,月粮充足,武器每人都有配置,放在其它卫所眼中,已经算是jīng兵了。不过对黄来福来说,却是远远不够。
公元1590年8月27日,上午。
昨天,五寨堡较场上刚开完丰收庆功大宴。除了警戒守堡的一些旗军外,各人都放假了一天。不过从今天开始,又恢复了紧张的训练。
此时较场上热火朝天,旗帜飘扬,金鼓号令声响。
从22日正式训练开始,五寨堡较场上,就严格按照练兵条例来办。
每天,各军士都要准时进入教场点卯,如果等到放过静炮后还不到者,要严格追究。放过静炮后,各教场门封锁,不准有闲人和各军士们在教场内闲走,否则都将视以巡视旗之罪。
在cào练时,如果有各军士器械不鲜明,就要怪罪总旗。如果有什么闲人冒名五寨堡军士顶替cào练者,正替身要交以军法捆打。凡遇有逃故,本旗即刻报小旗,小旗报总旗,总旗报百户,百户报千户,即于本日开手本呈递。
在训练时,下到小军,上到总旗,百户,都严格按照练兵条例训练。连千户大人都以身作则,严格依从,谁又敢不认真,自认比千户大人还大了?
从22号开始训练,经过这几天的站队后,众旗军勉强有一些整齐的样子了,不过只要台上一扬旗后,各人就会现出原形。
只见此时台上扬出了白旗,依旗帜,此时所有人都要往右转。
但看场下,所有人中,有往左转的,有往右转的,更有夸张往向后转的。每当此时,镇抚孙小保就和几个军牢冲过来,拿着军棍对着转错的旗军就是一顿好打,打得他们哭天喊地,就是站在前面的百户,总旗,小旗等军官,如果他们转错了,也是一样要打。
这是黄来福特地交待他的,在训练时,军士军官一视同仁,没有什么优待的。孙小保在两个镇抚中,平时就是专管军纪的,另一个镇抚韩虎专管军法。孙小保和韩虎今年同岁,都是二十岁,不过韩虎为人会沉稳些,孙小保则是年轻气盛,颇有些二竿子的味道。
孙小保平时对黄来福颇为佩服,总想干下什么事,吸引黄来福的注意,此时得到了黄来福给的尚方宝剑后,更是干得极欢,这些天,挨上他的军棍的人不计其数,让众旗军,就是有一些军官,私下都是对他恨恨的。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51章 军歌(2)
? 当然,就算各人训练再认真,现实困难是摆在这里的。。qВ5、c0m
说实在,要让这些军士们分清前后左右,实在是太难了些。最后还是黄来福想到了后世一个办法,他记得民国时有一只军队在训练时,是让士兵们在左脚穿布鞋,右脚穿草鞋的,这样区别后,快速地让士兵们上手。不过黄来福一下子没地方去搞草鞋,就让各个军士们都在自己的右脚上捆上一根红带子,以区别左右。
这个方法实行后,看起来,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从昨天开始,让至少五百个,在扬旗时乱转的军士们,下降到了今天不到四百个旗军在乱转。
练了一会旗帜后,铜锣一声响,各个军士们如听仙伦,马上往地上一pì股坐下来休息,呼呼喘气。这个铜锣,是所有号令中,最受军士们欢迎的,平时并不需要各人多花脑子,就可以记住,并且倍感亲切。
不过,才休息不到几分钟,就听到孛罗声响,各军士们心中都是大骂,因为这意味着就马上起身,各人拿好自己的武器站好,又要开始cào练了。当然,各人都是不敢骂出口的,否则一个军中喧哗,又要挨军棍了。
各军士们站起来,拿好自己的武器,在原地站好。再听得喇叭一声响,吹成单摆开的声音,各军士们连忙按小旗的方位慢慢散开,每一小旗约相距一丈五尺左右。
不过要让每一个小旗按一定的距离对等散开,谈何容易。通常这个过程。又是让众军士们挨军棍很多地地方。一看到没按距离散开的军士们,孙小保眼睛一亮。又是冲了过来,但听军棍声响,又是夹着众军士们地惨叫声。
好容易等到各旗散开后,又听步鼓声响,各旗赶忙开始依点鼓声响前进,而一个队形在前进中要保持整齐,又谈何容易?各个队列。前进左右时,不是歪了,就是斜了。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去,都是歪歪扭扭的。立时,镇抚和军牢们的军棍,又上来了。
“前进!”
“走好,不要乱看。紧挨着队。”
“说你呢,妈的!”
镇抚、军牢们的怒吼,军棍打击皮肉的声响,军士们的惨叫声。
场头上,黄来福目光冰冷,静静站立着。他头戴六瓣明铁盔,身披57斤地家传铁甲,脚穿皮制战靴,手按摩挲刀柄,不动声sè地看着。身旁是一干的旗牌。号铳手,门旗。金鼓旗,角旗,巡视旗等人,看到眼前的情形,各人都是有些脸sè发白。如此严酷的治军练军,国朝怕只听说过戚家军吧。
这种严格的,单tiáo的。千篇一律的练习。饶是场中旗军许多人身体强壮,还是有些人忍受不了摔倒或是晕死过去。很快。军中地医士们便过来,将晕倒的旗军们抬下去休息,等他们回过神来后,又接着训练。
这些旗军前些天的时候,还是农村中纯朴的青年人,哪受过这种严格的苦楚?而见了军士们被军棍打得哇哇直叫,黄来福心中也有些不忍,不过他随即又告诉自己,要想出现一只强军,这种训练是必须的。而且自己的军队和各个卫所军或有一比,但比起同时代的很多营兵来,并无多大优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