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白牛
万历帝道:“起来吧。”他吩咐左右:“来人啊,给几位阁老搬些椅子来。”
几个当值太监忙搬了几张锦榻来,对从地上爬起的申时行等人道:“几位老先生请坐。”
申时行几人谢过了万历帝,小心翼翼地坐下。许国和王遴都是低眉俯首地坐着。申时行偷看万历帝,见他神情焕发,不知道有什么高兴的事,心下暗暗纳闷。
万历帝开口道:“申时行,你知道朕唤你们来,所为何事?”
申时行道:“臣等愚昧,请皇上明示。”
万历帝道:“把那份折子给他们看看。”
当下一个太监应了一声,将关于五寨堡黄来福那份密折递给了申时行。申时行接过一看,不由身子一震,又细细地看了起来,半响,他不可思议地喃喃道:“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看到申时行这种失态的样子,许国和王遴都以目光询问申时行,申时行将密折递给他们,道:“你们自己看吧。”
许国还好。王遴看了后。更是失态,他喊道:“这……这是真地吗?区区一个边镇军堡,产粮竟超过了我大明腹心一膏腴州县,还是这种年景下,这……这真是让人不可相信!”
万历帝一直在注意几位阁臣的神情,此时见了几人惊讶的样子,更是心情愉快,他说道:“刘守有。你来说说。”
锦衣卫都督刘守有恭敬地从万历帝身旁出来,笑眯眯地施礼道:“是,皇上。”
他对申时行几人拱手道:“几位大人不必疑虑。此事千真万确,这密折乃是锦衣卫驻宁武关驻所所发,决对不会有错的。”
自从锦衣卫驻五寨堡的密探,得知皇帝陛下对五寨堡这个地方感兴趣后,便如打了兴奋剂一般,更以百信的jīng神,投入到这个工作去。每每黄来福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发往京师。
而这封密折是8月26日从五寨堡所发。到9月1日时,就到了京城。黄来福当时去北京替职,虽是骑马,但慢慢走的话,一天不过走几十里路,但如果是驿站地加急快马的话,一天一夜就可以行进四百里,从五寨堡到京城,并不需要几天。
听了刘守有的话后,申时行几人都是心情复杂,特别是王遴,他分管户部,这屯田之事,本是由他主理,但自己户部都没得到消息,皇帝却是第一时间知道了,对于皇帝掌控的这个锦衣卫力量,几个文臣都是百般味在心头。
几个阁臣相互交换了一下眼sè,王遴小心谨慎地道:“皇上,不是微臣不相信刘大人的话,而是此事太过匪夷所思,区区一个军堡,苦寒之地,前一年还需各地州县挤粮,第二年之时,便可产粮四十多万石,不但可满足自己,还有余力向外输粮,这……老臣实在是不敢相信。”
许国也是抚须,摇头晃脑地道:“王大人所言甚是,老臣也认为此事太过匪夷所思,不如等户部的奏折上来再说。”
申时行见万历帝脸上涌起怒意,打圆场道:“老臣以为,此事事关重大,不如派有司下去察看,如若属实,这当然是再好不过,到时便是大明之幸,老臣便要恭贺皇上了。”
万历帝冷冷地看着几人,半响,道:“也好,户部便派个人下去察看。如若属实,朕到时便要看看那些卖直之辈,还有脸说什么。还有……”他对刘守有道:“五寨堡那个校尉叫什么?”
刘守有忙恭敬地道:“叫杨大为便是。”
万历帝点头道:“你也让他进京吧,朕要亲自问问他。”
刘守有大喜,道:“微臣遵旨。”先前他见申时行几人,公然在皇帝面前质疑自己,也是心下恼火。此时听了皇帝的话,显然还是相信自己的,不由放下心来。而且看皇帝对此事这么上心,对于五寨堡锦衣校尉杨大为的密折,他当然是相信地,想必此事核实后,自己便又会记上一功了。众人出来后,王遴对申时行道:“阁老,您认为,此事是真地吗?”
申时行只是连连摇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他对王遴道:“那个五寨堡千户黄来福,看来以后要注意了。”
对于五寨堡的大丰收,除了京师的皇帝第一时间知道。内阁的大臣们第二时间知道外,就是附近地卫所州县近水楼台先得月,先知道了。
五寨堡大丰收的消息,是在8月28日传到岢岚州镇西卫指挥使刘景春大人那边的,当得知道黄来福区区一个五寨堡,竟能产粮达四十万石后,刘景春大人惊得连脸上的横肉都不停地抖动。
先前在六月份地时候,黄来福和他说不但以后不用镇西卫再供粮。以后五寨堡每年还愿献上粮草数千石,刘大人还以为黄来福当时只是随便说说,毕竟五寨堡以前是个什么地方,刘大人又不是不知道,一个苦寒之地,每年军士们的几千石粮,还要黄思豪求爷爷,告nǎinǎi地从自己卫中拔粮,不过现在看来。这数千石粮草对五寨堡来说。只是区区数目罢了。
真是不可思议,难道现在成为自己义子的黄来福会点石成金不成?再想想那日黄来福和自己商议地岢岚州牧场之事,当时黄来福说自己到时肯定会财源滚滚,现在看来是要成真了。
他盘算起来,明日地时候,便派遣自己的心腹,到五寨堡一趟,如果这大丰收的消息是真的。自己以后不但可以省了每年拔给的五寨堡军士月粮,相反以后每年还可从五寨堡那得到几千石粮食,加上义子说的每年光在羊绒等物上地获利。
那个讨厌地岢岚州知州。以后自己便不但可以不再看他的脸sè,相反,如果自己不高兴,还可以给他脸sè看,因为以后自己不用再靠他拔给粮秣了,不用再求他了。吃别人地酸软,当你有一天。不用再别人接济时。要不要给那人面子,就由你自己随心所欲了。
心情愉快之下。刘景春大人不由哼起小曲来。
与此同时,得到消息地还有岢岚州知州杨德符,听到这个消息后,杨德符便知道以后镇西卫便会起一些变化,果然,当天下午时,镇西卫指挥使刘景春见到自己时,就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比起以前对自己的笑脸相迎,真是判若两人。
杨德符心情郁闷下,心想:“这五寨堡千户黄来福莫非常是神人不成?自己的岢岚州一年下来,产粮都达不到几万石,他区区一个军堡,众所周知的苦寒之地,竟能数十倍于自己,还真是奇了。”他做下了决定,派个心腹到五寨堡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继续得到消息的,还有偏关的岢岚兵备道大人,山西镇宁武关的总兵大人,各人得到五寨堡大丰收地消息后,都是心思各一,各人不约而同的,都是派出了心腹到五寨堡察看。
太原,山西都司府。
都指挥使刘甫玉大人得知消息后,愣了半响,迅速作出决定,派遣心腹到五寨堡一观,以判断真假。不知为什么,刘甫玉大人对五寨堡的黄来福印象很好。
当时黄来福在年初大力开垦土地时,刘甫玉大人就评价黄来福其志可嘉,不过当时他可不看好黄来福地所为,毕竟大明的年景是摆在这里,而且边镇的土地也贫瘠。没想到秋后结果出来,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刘甫玉大人也希望五寨堡之事是真的,毕竟大明的卫所作了这么长时间的二儿子,有风头,都被各镇营兵抢去了,除了战力是一个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卫所军地屯田不能自给,造成了地位越来越底下,如果屯田能自给……
当然,除了惊奇地各人外,还有和五寨堡黄来福同样高兴的,那就是身在岢岚州城地顾云娘一家。当听到五寨堡大丰收的消息,顾云是非常欢喜,直为来福哥哥高兴。
顾千户也是呵呵直笑,不过又在意料之中,他是在五寨堡住了几个月的,黄来福在五寨堡所作的一切,他都看到眼里,当时就直觉五寨堡会大丰收,眼前果然如是了。而听到五寨堡大丰收的消息后,他那将顾家搬往五寨堡的心,就更热切了,他心想:“还是五寨堡好,不但前景好,每日还可和黄贤弟喝酒谈心,也是一乐。”
而顾云娘母亲宋氏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将顾云娘搂在怀里,呵呵直笑:“还是我的女儿好福气,嫁了个好夫婿。”说得顾云娘又羞又喜,直是依在母亲怀里撒娇不依。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厂
第54章五寨堡手工工厂
公元1590年9月2日,五寨堡。
“弟弟,姐姐又来了。 ”
下午,黄来福回到千户宅时,他却欢喜地发现,六月份出去的几个姐姐们,今天又回来了。 她们此次来,是参加黄来福9月9日的婚礼的。 她们一来,千户宅便显得热闹了许多,看得出来,黄思豪和杨氏都是老怀大慰,乐呵呵地直笑。
见到黄来福,几个侄子侄女都是围在黄来福身边,甜甜地叫:“舅舅。 ”
黄来福笑容满面,道:“好好,你们乖啊。 ”
大姐黄紫柔坐在杨氏身边,笑嘻嘻地对黄来福道:“弟弟,姐姐们又来了,你高兴不高兴啊?”
黄来福笑道:“当然高兴了,姐姐们能经常回家,陪爹娘说说话,那是最好不过了。 ”
杨氏在一旁笑道:“你呀,这次回来,不知又要打什么鬼主意了,来福有你这个姐姐在,也算是他倒霉了。 ”
大姐嘻嘻一笑,不以为意。 而二姐黄婉柔和三姐黄璧柔则是坐在一旁微笑。
大姐黄紫柔道:“姐姐在八角堡可是听说了,这次五寨堡大丰收,得粮几十万石,当时你姐姐还好,你姐夫听了,可是非常惊异,说五寨堡和八角堡同样一个小地方,竟能产这么多的粮。 他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这次你的婚事,他说8号那天,一定要来看一看,一是来喝你的喜酒,二是看看这五寨堡到底是怎么回事。 ”
黄来福道:“姐夫他好吗?”
大姐道:“有什么好的,他一个穷守备,每年拿着一些干饷。 一直就是那个鬼样子了。 ”
她叹了口气,道:“唉,还是五寨堡好啊,越来越繁华热闹了,不象八角堡那个鬼地方,冷冷清清的,看来看去,就是一些穷军汉。 你姐姐想砌牌时,连找个撘台的人都找不到。 ”
黄来福三个姐姐中,大姐黄紫柔是嫁与八角堡地守备徐学世,八角堡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千户所,因地处山西镇极冲之地。 便设有一个守备防之。 而二姐是嫁与保德州守备李应春,三姐是嫁与神池堡守备田大付。 这些地方离五寨堡都不远,快马一天就可来回。
黄来福心中一动,说道:“大姐在八角堡也是无聊。 不如以后搬回五寨堡,岂不是更好,还可陪陪爹娘,你也知道,弟弟我整天忙着公务,也没时间陪伴二老。 ”
大姐一拍大腿道:“你看,人说姐弟连心,果然不错。 你姐姐这次回来。 就是打定了主意,要将那个家搬到五寨堡来,姐姐这次来,就不走了。 ”
黄来福喜道:“那感情好啊,家里人多一些,就更热闹。 ”半响,他迟疑道:“只是,姐夫他同意吗?”
大姐不以为然道:“他有什么不同意的。 那个家。 就是你姐姐在作主。 我同意,你等于他同意了。 ”
黄来福笑了起来。 道:“姐夫是个老实人,你可不要欺负他。 ”他知道姐夫家中公婆随和,姐夫人又老实,那个家,确实就是大姐最大。
大姐嘻嘻地笑了起来,引来杨氏的一阵笑骂,说大女婿娶了她后,算是倒霉了。
黄来福又建议二姐和三姐搬回来住,二人都说有这个意思,
大姐道:“弟弟,你可想过没有,如果大家都搬回来住,那这个家,可就住不下了。 ”
黄来福道:“我也想过,这个家现在确实是拥挤了些,不过眼下正好秋时,那些屯丁们正闲得无聊,到时,便将他们招来修葺房子,反正现在家内也不缺这些钱粮。 ”
大姐吃吃而笑,指着黄来福道:“你看,财大气粗的人说话就是不一样,有这个弟弟,姐姐是吃定了。 ”
众人都笑了起来,杨氏笑骂了大姐一句,也道:“到时可将那些亲家们都叫来一起住,这样人多热闹。 ”
众人说了几句,黄来福看到三姐神情似乎有些不好,便留意上来,心想三姐有什么心事,自己抽时间问问,不会又是夫家欺负她了吧?
接下来众人说的便是黄来福的婚事问题,依明制品官的婚娶,除了要具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及聘约的条件外,婚姻过程还必须依照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迎亲地程序而行,六礼齐备,婚姻关系始告成立。
这些事情,黄来福也不懂,又要忙于秋收和练兵之事,自己的婚事筹办等,便交给二老了。 现在几个姐姐来了,正好帮忙。
议论了一阵黄来福的亲事,最后大姐拍了拍手,道:“好了,好了,谁要打马吊的,都来撘台了。 ”立时母亲杨氏,二姐,三姐都围了上来。
感情家中几个女的又要开始打麻将了,不过黄来福却不能玩,他事情多着呢。
现在黄来福的时间安排,一般上午在较场带着军士们cào练,练习队列旗帜号令等。 下午,便在五寨堡内巡视,忙于其它的事情。
有时上午时,黄来福也不会在较场内,反正副千户何如镇是个老实的人,虽不聪明,但贵在做事认真负责。 黄来福将营cào地事情交给他,放心。 反正现在有练兵小册,黄来福不需要谁创新,只要按着小册子,一丝不苟地训练就是了。
“大人,这民器作坊便是如此,您看,可还满意?”
从千户宅出来时,黄来福便去巡视五寨堡民器坊。
8月初时,黄来福吩咐刘天禄刘总旗将五寨堡的工匠们分为民器坊和军匠坊。 军匠坊就在原地。 而民器作坊则在离军匠坊一个不远的地方,原是堡内的一片荒地池塘,不过这里干枯了,便拿来建厂房。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里盖起了一个厂房,里面有场地,仓库,食堂等。 专门打制五寨堡各个农场需要地各种水车,梨器等物。
里面有二百人,分为监管,管事,工匠和工人等,监管、管事和工匠的报酬会高些,工人略低。 当然,民器作坊地各种奖励机制和各个农场一样的。 谁不认真干活,都要受到惩罚。 而干得好,就会受到奖励。
五寨堡民器坊由刘天禄刘总旗兼任管理,不过由一原军匠小旗孙天正担任管事,事实。 这里主事地就是孙天正,刘总旗忙着军匠坊的事,一天到晚,就是忙得团团转。 根本没什么时间来五寨堡民器坊转。
当黄来福带着几个家丁们进入这里时,只见这里的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做着事,大家都是聚jīng会神,一些监管们,则是在一旁巡视,虎视眈眈地看着各人。 事实上,不需要监管的监督,各个工人们干活都很努力。
五寨堡民器坊的工匠们。 一些是由原军匠坊的军匠们分流过来地,这些人,现在大部分都是五寨堡民器坊的工匠,监管,管事们。
他们是对千户黄来福最感恩地人,又是最先体会到奖励机制好处的人,干得好的人,按计件的话。 最多一人每月可以干到二石多的月粮。 想起以前做军匠时。 拼死拼活,每月只有二、三斗的月粮。 家人饥寒交迫,每天都吃不饱,他们分外珍惜现在地好日子。
而其它的工人们,许多人是堡外各地地民户,或是各地来五寨堡地流民。 这些人,或许很难有原先五寨堡军户们和军匠们对黄来福的感恩之情。 不过在五寨堡民器坊严格地奖惩制度下,他们也只能是尽力干活。
而且比起以前一年到头死干都吃不饱的日子,现在在坊内,只要努力干活,就可以吃饱穿暖。 再加上坊内的工匠时时向他们guàn输各种危机感,什么今天堡内又来多少流民了,什么哪里又遭灾了,什么哪个地方又整村逃难了,如果不好好干的话,五寨堡有地是流民工人。
想想以前在家里的苦日子,现在的活总比地里轻松,每月又有保底的五斗月粮,只管让你和家人吃饱。 而且干得越多越好,就奖得越多,所以各个工人们,都很珍惜现在的好生活。
当黄来福进入五寨堡民器坊内,各人只尽埋头紧张干活,没有人东张西望,更有许多人没有注意到黄来福的进入。 只有一旁的管事孙天正看到了黄来福等人,忙迎了上来。
在孙天正的带领下,黄来福巡视了五寨堡民器坊各地,干活地场地,食堂等。 说实在,这个民器坊有点类似后世的小工厂,很多地方,都很简陋,工人干活时都是在长长的大房间里,席地而坐,东一堆,西一堆,各人都是手工忙碌着。
不过此时的民器坊,在大明晋北地区,算是大作坊了,就算在此时的江南地区,象这种几百人的手工工场,也不是到处都有的。 事实上,比起大明各地,大部分是家庭手工作坊,象五寨堡民器坊这种专门的手工工厂,已经算是很先进了。
而食堂,则和各个农场一样,就是一个大大地房间,摆着一些桌椅,由一些军匠家属们在这里经营,卖一些饭菜之类地,还有一些工人的家属也是在这里帮忙,每月挣一些钱花。
饭菜品种还是很多地,有面条,有米饭,有鱼,有肉,有青菜,胡萝卜等。 不过黄来福发现了一点,就是相对军匠们,工人们都吃得很节省,尽量不吃肉,多吃饭,菜也只是打些青菜之类的。 还有许多工人们出厂回自己租住的地方,和家人一起吃。
至于住房,五寨堡军匠们是在堡内有房子,虽以前是一些破房子,但经过几个月后,已经人人都基本修葺了一番。 而一些工人们,则是要租住原五寨堡军户的房子,由于来五寨堡的商贾流民们越来越多,五寨堡的房价已是节节上升。
黄来福在考虑是不是修盖一些工人房舍,让这些工人们,有一些比较便宜的房舍住。 而且以后,五寨堡的工厂只会越来越多,这工人房舍的事情,要提上事宜了。 就象五寨堡各个农场一样,每个农场,就有一处屯丁房舍,供屯丁们和一些家属们居住,里面不收,或是仅收取少量的费用。
不过显然在堡内,已经没有地方建五寨堡民器坊的工人房舍了,五寨堡人越来越多,地方又太小,看来自己应该将五寨堡民器坊迁移到堡外去,而且以后有工厂,也应该放到堡外去建。
堡外的地方可说是应有尽有,适合建厂,就是有一点,安全问题。 五寨堡靠近边塞,万一哪天,蒙古人来抢劫怎么办?除了加强自己的武力之外,看来,城墙,到时也应该扩建了。
看过五寨堡民器坊,黄来福带着满脑子的考虑,在管事孙天正的恭送下,离开了这个五寨堡第一家民用手工工厂,又到了离民器坊不远的五寨堡军匠坊。
这里有军匠军夫二百多人,相对于民器坊较为安静,这里叮当作响,热闹无比。 军匠们正在认真打制着一些盔甲兵器。 见了黄来福后,刘天禄刘总旗忙迎了上来。
黄来福问起了这个月的工作成绩,刘总旗言道这一个月已经打制盔甲三副,铜把手铳五把,腰刀和长枪共二百把。 至于鸟铳,刘总旗偷偷地尝试了一下,一个月下来,经过努力,总算制成了鸟铳一门,试射后,质量不错。
黄来福点了点头,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 依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上记载:“鸟铳原孔甚小,用钢钻钻之,一日钻寸许,至底为止,一月钻光为上。 ”
依明时的技术,鸟铳,俗称的火绳枪,制作是很不容易的,上面只是钻膛枪管的部份,光这道工序就要一个月。 如果考虑枪管锻造,接合,扳机组等处理等其它工序,造一根鸟铳,总共大约要2个月时间。 当然,有军匠上千人的话,熟悉的话,专门制鸟铳的话,可以平均月产40支,但是一批的流程至少要一个月才行。
黄来福道:“军器的质量一定要注意,决对不可有任何问题。 ”
刘总旗恭敬地应是。 随后他又诉苦,说是库存的熟铁快用完了。 还有制作兵器的各种原料,库存也不多了。
黄来福沉吟起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铁等原料,自然不要想造兵器。 不过这铁,去向谁买呢?想想下大明的一些资料,此时大明民间经营铁的风气应该很浓厚。
依大明的铁器买卖制度,明初时,管理较为严格,大部为官营铁冶所,生产的铁绝大部分送往军器局和宝源局及有关官府手工业作坊。 但宣德以后,官营铁冶所迅速衰落,大部分都停闭了,到万历时,连大明最大的官营矿冶所,遵化铁厂都破产了,取而代之的,是明中叶后广泛存在的各民营铁冶作坊。
这些民营铁冶作坊,经官府同意后,只要缴纳一定的矿课,就可以开采。 也因此大明民间经营铁器的风气极为浓厚,哪里有铁出产,各地商人便用牛运输,运到各地去出售。 明中叶后以运铁为生的人很多,许多人因此而发财起家。 特别是民间许多家伙还偷税漏税,私自开盗铁矿,因此而bào富的,更是不计其数。
山西的盐、铁、煤等资源丰富,民间铁器的经营,也非常兴盛。
最后黄来福决定,一部分铁料,向义父那边购买,看他有没有库存,一部分,便看看五寨堡商人们,哪个有在经营贩卖。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55章 腊肉、火腿、加工业
? “之信,你看如何?”
从五寨堡民器坊和军匠坊出来,黄来福又去各个大畜场看过,他发现,各个畜场的猪羊jī鸭都已经肥了,可以开始杀了。。qΒ5、com想起去年的时候,自己和渠源锐曾有约定,猪羊jī鸭等物,也是卖于渠源锐,加上顺路,当下便来到渠源锐的祁县会馆中。
见黄来福大驾光临,渠源锐自然是喜出望外,忙大开中门相迎,而他的大哥渠良万,也是满脸笑容地站在他的身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