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做千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白牛
千余骑兵狂涌而下,铁蹄声响,大地为之颤抖!
迎面而对的,是日将毛利元康、小早川秀包部数千人,见明军骑兵滚滚而来,众人都是落胆。最前面的,是日军的竹矛足轻,他们一声大喝,密密麻麻的竹枪举起,锋利的矛尖指向滚滚而来的明军骑兵们。只要他们敢撞上来,就将他们连人带马给刺成窟窿。
不过李如松领的明军骑兵们,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样,在离日军轻足三十步左右时,前排的明军骑兵们,举起了手中的三眼铳,对准日军方阵就是一阵射击。
“啪啪啪啪!”三眼铳一阵响中,日军惨叫着倒下一片。
这排明军拨马从日军阵旁掠过。
第二排明军又是冲来,三眼铳又是一阵放响,日军惨叫着又是倒下一片。然后明军又从日军阵前掠过。
如此数排明军从日军阵前冲过,一片的硝烟中,最前面的日军长矛轻足己是所剩无几。由于日军没有装备盾牌的习惯,因此而对明军铁骑冲击的火铳,只能站着光挨打。而后排日军弓箭手急忙射出的弓箭,对披着铁甲的明军骑兵,却也是影响很小。
由于日军前阵的长矛轻足死伤惨重,到现在己是所剩无几。此时的明军后排的骑兵,便直接冲了进来,他们举起三眼铳,对缺口中的日军就是一阵轰击。三管过后,缺口处的日军伤亡更是惨重,他们的阵形己经有崩溃的危险。
而三眼铳射完后,这些明军骑兵们同样举起了三眼铳,作为狼牙bàng使用,借着马力,冲入日军群中,左右乱砸。与此同时,那些前排的明军骑兵也拨马回来,加入了冲击的对象。
如此一来,从左翼进攻的日将毛利元康、小早川秀包等部数千人崩溃了,个个扔下兵器,哭爹喊娘的跑。一路上,除被明军打死的,一路上自相践踏致死的也不少。连日将毛利元康都是死在乱军之中。
打退了左翼日军的进攻,李如松还不罢休,领着部下的骑兵还是在山下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见到李如松这个样子,黑田长政、小早川隆景、宇喜多秀家、小西行长等人是又怒又喜。
怒的是李如松视他们为无物,喜的是李如松不待在中军位置,亲自冲杀,正好将他包围攻杀。当下碧蹄馆山下日军,在碧蹄馆日军中军旗号的指挥下,集中兵力,慢慢对李如松进行了合围。
不过李如松就是李如松,虽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还是领着一些家丁们左突右攻,势不可挡。不过正在这时,立花军中一个身披金甲的日军将领野成幸,带着身旁百余武士,恶狠狠地向李如松冲来。
此时李如松身旁只余数十家丁们,身边大部己被日军冲散,形势危急。离李如松不远处的李如梅、李宁等人见李如松形势危急,便拼死向李如松靠近。
但日军抓住这个机会,哪肯放弃?立时无数的日军狂涌而来,将他们紧紧缠住。裨将李有升击杀日将小川成重后,拍马上前护主,混战中,他被打下马来,一拥而上的日军武士将其砍成数段。
就在这个时候,李如梅手起一箭,射中了领野成幸的面门,领野成幸落于马下,余部日军武士大惊,一哄而散,李如松转危为安。
此时李如梅,祖承训等人,哪还敢让李如松在山下左杀右突?护着李如松,回到了山岭上的阵地中。日军和明军,又恢复到了攻守前的情形。
而见事情功亏一篑,小西行长等人都是叹息。
此后双方又是陷入了攻防的苦战,杀声、枪炮声惊天动地。
双方从午后交战至黄昏,各方还是死战不退。山下山下,到处是明军与日军的尸体,真可说是堆积如山,血流成河。由于战事太过残酷。日军悍将立花宗茂,主动找到小早川隆景接替自己的位置,退出了战场。
在日军这边,不但士兵伤亡超过数千人,就是日军将领,也是阵亡十余员。这次攻战,日军可说是大伤了元气。
而在明军这边,伤亡的多是守护两侧的明军士兵,而黄来福的五寨堡军队,虽说是守卫最前方的正面阵地,但由于他手下军队的火炮火铳太犀利了。日军攻击部队,一直攻不入他的阵中,他的部下,只有一些短兵出击的冷兵器部队伤亡。
或许黄来福损失最大的,就是他手下火铳手的火铳们。由于他们手中的火铳使用太频繁了,一个下午不知道开了多少铳,铳管将要报废,或许回去后,就要集体更换火铳了,这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到了黄昏时,听到山下杀声震天,原来是副总兵杨元终于率兵赶到了,从日军侧翼发起猛攻。日军经过一昼夜激战伤亡惨重,已成强弩之末,又误认为是明军主力来援,日军将领小早川隆景,小西行长等人遂仓惶率军撤回王京。
在日军败逃的时候,黄来福jīng神了,立时向李如松请命,率军追击日军逃敌。此时李如松等人己是无力追击,当下便由黄来福率自己的本部三千多人,向日军发起追击。
黄来福一直追到王京下,这才回转,又带回了日军首级一千多具。
到了这个时候,碧蹄馆之战才完全结束。
经过打扫战场,最后统计,碧蹄馆今昨两战,明军共伤亡为一千五百余人,主要为查大受部,其伤亡有一千人。余者为李如松,黄来福等部。其中黄来福部伤亡数十人。明军阵亡将领有裨将李有升。
日军伤亡近一万人,除了普通士兵外,日军阵亡将领包括:小野成幸、十时连久、池边永晟、安东幸贞、小川成重、安东常久、久野重胜、横山景义、桂五左卫门、内海鬼之丞、伽罗间弥兵卫、手岛狼之助、汤浅新右卫门、吉田太左卫门、波罗间乡左卫门等十余人。
一昼夜交战,日军阵亡将领高达十余员之多,可见碧蹄馆战况之惨烈。
在历史中,碧蹄馆之战,日军伤亡人数为七千余人,明军伤亡人数为二千五百余人。经过黄来福参战后,明军伤亡人数降低为一千五百余人,日军伤亡人数增加到近万人。这样使碧蹄馆战事更为惨烈,于日军的打击更沉重,让他们更胆寒。
经此一战后,明军强大的战斗力极大震慑了日军,最后到达王京的日军虽然增加到了十二万人之多,但面对仅仅三万多人的明军,却是一直龟缩王京不敢出战,他们己经彻底地丧失了与明军野战的信心。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163章 停战、谈判、回国
? 回到开城,明军碧蹄馆大捷的消息传开,朝鲜各地又是一片欢腾。。qb5、c0m//
斩首日军近万,斩杀日军大将十余员,这可是难得的大胜,不说平壤城的朝鲜君臣欢呼雀跃,朝鲜百姓燃香祷告,就是经略宋应昌也是欢喜无比,又急报万历帝,言其碧蹄馆大捷之事。
明军如此大胜,各方都要求李如松乘胜追击,急速拿下王京。不过李如松此时却是陷入了烦恼。
一方面,参加碧蹄馆之战的各将回来后,对于这一万日军首级该如何分功,各人争个不可开交。一方面,通过碧蹄馆之战,李如松认为日军顽强,不可小视。加上王京敌人众多,如要硬攻,己方伤亡惨重不说,攻得下攻不下,是个问题。
经过仔细思考,李如松做出如下部署:麾下三万多明军,李如柏率军镇守宝山、杨元率军镇守平壤、查大受镇守临津、李宁,黄来福镇守开城。/
除了黄来福外,余者众人都是对李如松的布置莫名其妙。就在朝鲜君臣上书万历帝,请求天兵继续进军。大明各御史争先恐后弹奏李如松畏避不前时,时间来到了万历二十一年的三月初。
这天,李如松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领一支明军敢死队奇袭龙山大仓。龙山大仓本为朝鲜国仓,积贮了朝鲜数十年的粮食,王京被日军占领后,龙山大仓就成为王京众多日军的军粮库,后来日军运来的粮食都存于此地。
当天晚上,明军敢死队到达龙山,他们用火箭射向粮仓。/十三座大仓,数十万石粮食,一夜间被烧的干干净净。除了粮食被烧外。当晚。日军龙山仓库日军被明军杀死三百余人,仓库指挥官本多重葵自杀。明军约伤亡五十余人。
之所以这么顺利,是因为碧蹄馆之战后,日军己不敢与明军野战,所以明军仅仅百人的敢死队就可以深入日军腹地,烧毁龙山仓库。
龙山仓库被烧毁,震惊了各方。一时地集体失语后。朝鲜君臣及大明官员们,首先反应过来,他们是对李如松好评如cháo,赞他计谋如神。
而龙山仓库被烧毁,朝鲜的日军则是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由于缺粮,万历二十一年四月十八日,日军全军撤出王京。退往釜山。十九日,李如松入城,王京光复。/四月下旬,日军继续撤退至蔚山,东莱等朝鲜海域,全军八万余人渡海回国。仅留四万人防守。
至此。日军地第一阶段侵朝战争,可说是惨败。
.日军攻入朝鲜,所向披靡。猖狂不可一世。不料自万历二十年十二月明军入朝起,短短半年时间,日军就全线溃败,死伤无数。第一军团地小西行长部,更几乎是全军覆灭,再经过明军的连连打击,日军己是毫无斗志。
在陆上对明军失利连连时,此时的日军,在海上对上朝鲜水师时,同样也是失利不断。在玉浦海战、泗川海战、闲山岛海战时。日军水师,对上李舜臣领军的朝鲜水师时,都是大败连连,损失惨重。
特别是闲山岛海战后,曰本水师完全丧失制海权,无法运送军粮,加上朝鲜破坏过度,造成瘟疫流行,当地征发粮食不易,因此曰本国与大明议和,势在必行。
而在此时的明军中,由于军力不足,所以明军无力攻取。特别是征朝这半年来,大明朝廷,己是花费白银上百万两,此时国库己是见底,对万历帝来说,他己经是没钱再打下去。因此与日方的谈判,也是势在必行。
谈判的人选还是沈惟敬,黄来福本想自告奋勇地,不过想想自己的身份,还是算了。况且,此时大明与曰本在朝鲜的战争还未分出个胜负,谈判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实在,此次的谈判,大明方并没有什么诚意,宋应昌曾给万历帝上奏,言道:“夫倭酋前后虽有乞贡之称,臣实假贡取事,原无真许之意。/”而日方也是在乱扯,事情的结果,还是要看下一场战争。
万历二十一年五月,小西行长带着沈惟敬前往曰本,面见丰臣秀吉,商议和谈之事。八日,丰臣秀吉在名古屋会见了沈惟敬等明朝使团,并提出了“大明、曰本和平条件”七条:
1、迎大明公主为曰本皇后。
、封贡曰本(准许大明与曰本进行贸易,当时大明与周边诸国是朝贡体系)。
3、明日两国武官永誓盟好。
4、朝鲜王京及四道归还朝鲜,另外四道割让于曰本。
、朝鲜送一王子至日作为人质。
6、交还所俘虏的朝鲜国二王子及其他朝鲜官吏。
7、朝鲜大臣永誓不叛曰本。
沈惟敬一口答应了这七条,对同行的谢用锌等人却诈称丰臣秀吉已同意向明朝称臣,请求封贡,并愿意退出侵朝日军。
在曰本方面,小西行长则是向丰臣秀吉谎称,大明使者已经同意了七条建议,只需派日使与明使一道去北京,请求大明皇帝最后批准就可。
就这样,在沈惟敬与小西行长欺上瞒下地斡旋下,双方达成中外外交史上最为荒唐的“jī同鸭讲”协议。可怜丰臣秀吉一代枭雄,却是晚节不保。而在大明方面,万历帝是半信半疑,但兵部尚书石星一口咬定没有问题,加上国库空虚,于是万历帝同意了日方的议和。/最后双方在朝鲜终于停战。
由于在五月时,四川参将刘己经率军五千赶赴援朝,并被任命为副总兵。于是在万历二十一年七月时,在日军大部撤出朝鲜后,大明朝廷也宣诏退兵以进行曰本封贡事宜。仅留刘等人领军七千余人留在朝鲜,帮助朝兵扼守各要口,余者回国。
万历二十一年七月十五日时。李如松与黄来福等人。率兵离开了朝鲜。
七月二十五日,辽阳城。
这里原本是明军东征的重要后勤基地,粮草辎重,军械物质,各方忙碌的民夫不停。不过朝鲜停战后,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当然,辽阳城作为辽东镇地镇城。/这里一向繁华,各方地商贾边民众多,特别是这里可以不时可以看到一些留着金钱鼠尾辫的女真人进城交易,眼中不时闪动着贪婪地目光。
“女真人!”黄来福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算了,眼下这事自己顾及不了,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辽阳城外,不时可以看到来迎地官员民众等人。特别是那些大明民众们,对李如松及黄来福这些打败曰本人,援救了朝鲜属国地大明军队不时发出阵阵的欢呼声,让各军将们得意洋洋。
而五寨堡军队也是如此,个个昂首挺xiōng。此次他们出战,在碧蹄馆一战中。杀伤甚多。想必回去后,副总兵黄大人。又会对他们进行丰厚的赏赐。/
除了这些将官外,在五寨堡军队不远处。那些五寨堡商队们,也是个个眉开眼笑。此次他们随军前来,光是五寨堡军队粮草的需求,就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更不要说在朝鲜时,大批明军的各式需求了,也是让他们赚得金钱滚滚。
此外他们从五寨堡带来的各样商品,同样也是供不应求。他们越发觉得,每次随黄将军出征,都是一个好机会。
这些人当然是脸上笑开了花,不过黄来福此次出兵却是花费大了。自碧蹄馆之战后,黄来福的军队,就没经历过什么战事,一直留在朝鲜直到七月份。
这几个月时间,他一直在朝鲜寻找可以挣回花费地东西,可惜了,朝鲜穷山恶水,除了人参,什么都没有。/只是这些人参,就算让士兵们大规模去挖,也挖不回自己的路费,只好算了。
此时在黄来福身旁的是李如松,此次他身为东征提督,领家丁两千人出战,朝鲜一战,有数百人留在了异国他乡,只能带一些遗骨衣物回来。这些人都是李如松从小跟在身旁的家丁们,这些人死难,李如松不伤感是不可能的。
不过此时李如松脸上却是带着笑,因为黄来福赠送了他一只五寨堡的火铳,五寨堡火铳的犀利,东征朝鲜地明军都是看到眼里,因此,许多人向黄来福讨要,希望有个参照物,以后自家军队也可以打制出来。
对黄来福来说,他的五寨堡火铳并没有什么秘密,也没什么高科技的成份,只是让军匠们jīng心打制而以,因此众人讨要,他也就每个副将级别的人都给了一只。
这让众将都是眉开眼笑,特别是那些辽东镇的军将们。
大军从朝鲜回国,到了辽阳城后,李如松要拜见父亲李成梁,并在辽阳城停留几日,不过黄来福却是无意在辽阳城停留,从城下继续前进。
在分别时,李如松微笑地对黄来福道:“黄将军,珍重了!”
他身旁的李如柏、李如梅、查大受、祖承训等人,也是骑在马上,裂开大嘴向黄来福直笑。他们身旁,密密麻麻地都是辽东镇地将旗士兵。
黄来福看着李如松,这是个飞扬跋扈,桀骜不驯的军人,但他对国家地忠诚是发自内心的。或许,这是自己最后一次看到他了。黄来福凝重地道:“提督大人,珍重!”
他犹豫半响,看了看四边,又对李如松轻声说了一句:“以后请提督大人小心辽东土蛮!”
李如松一怔,不由笑了起来。
看着黄来福领着五寨堡大军远去地背影,李如松心想:“奇怪,刚才黄来福为什么这样说?”
朝鲜之战后,李如松被授予太子太保之衔。
三年后,辽东总兵董一元离职,万历帝力排众议,任李如松为辽东总兵官。
万历二十六年四月,土蛮寇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身先士卒,中伏,力战死!
最新全本:、、、、、、、、、、




回到明朝做千户 第164章 斩首改革
? 万历二十一年九月一日,公元1593年9月25日,、qΒ5.com
当黄来福领着数千将士回到五寨堡时,整个五寨堡都***了,大家敲锣打鼓,夹道欢迎凯旋的将士们。回来后又大摆宴席,给将士们放假,足足热闹了好几天。其实黄来福从朝鲜回来,他路过京城时,万历帝又召他觐见,不过二人私下说了些什么,别人并不知道。
此次黄来福领军出外作战,又是一去十个多月。他是去年冬天出兵的,当他回到五寨堡时,当地己经过了秋分时节,不说五寨堡等地早己秋收完毕,就是去年新纳的小妾渠秀荷,己经又为他生下了一个大胖儿子,黄来福高兴地取名为黄五郎。
一连几天,黄来福都在五寨堡内大摆宴席,统计战功,整理相关抚恤赏赐事宜等。此次朝鲜之战,朝廷对相关人等,都有封赏,黄来福也不例外。不过相关的奖励,怕要等到明年才能下来。
朝鲜之战的战功一时半会统计没下来,不过去年宁夏之战的战功兵部己经整理完毕,有消息称,黄来福大人,将会升任为山西镇总兵官,这种升官的速度,自然是让人嫉妒万分。
不过嫉妒归嫉妒,黄来福要升官了,还是总兵官这种显赫的位置,这让他回到五寨堡这些天,各方拜访的人等一直络绎不绝。
万历二十一年九月七日。
战后的事宜忙碌几天后,黄来福将注意力转回堡内事务来。七日这天上午,在五寨堡各人的陪同下。黄来福视察了自己管理地几堡诸地。
各地秋收早己完毕,各地农场,都是闲了下来。不过各地作坊畜场,却又迎来了滚滚人流。经过几年的发展,每次到了农闲后,附近州县军堡的军户农户们,都会到五寨堡来打个短工,等过年时又回去。形成一股务工cháo。
作坊兴旺,农场屯丁富足安乐。各地牧场畜场中,羊群到处可见,猪群和jī群,不时发出热闹的声音,这一切,都让黄来福满足,眼前的一切。是他的心血结晶。
特别是不论黄来福走到哪里,四周五寨堡军户们真诚崇敬的目光,又让他觉得自己没白来大明朝一趟。不管未来怎么说,自己至少己经改变了五寨堡当地的命运。
接下来该怎么做。黄来福需要好好规划一下。万历二十一年其实是个多事地一年。到现在为止。除了朝鲜之战外。这一年。内阁首辅又由赵志皋换成了王锡爵。正月时。因万历帝提议地三皇子并封王之事。朝臣也是闹得沸沸扬扬。
此外。还有河南矿工bào乱。巡抚云南右佥都御史陈用宾筑腾冲八城。徐渭逝世。汪道昆逝世。李时珍逝世等大事。八月下。署詹事府事礼部尚书陈于陛上疏万历帝请修本朝正史。万历帝遂下诏修国史。后决定由大学士王锡爵、张位等为总裁官。陈于陛、罗万化等为副总裁。右庶子余继登等为纂修官。一起纂修国史。
不过黄来福知道万历三大征己经进行了两征。此后几年会消停了一些。上面那些事情。暂时与黄来福无关。现在地黄来福。己经把目光转向内。打算专心地经营自己地地盘。更好地规划自己地战略构想。
中午时。黄来福回到五寨堡府邸中。打算好好休息休息。
回到府中。他午睡了一会。起来时。顾云娘亲自服侍他穿衣。又有几个美貌地小丫鬟。端了洗脸水来。顾云娘又试了试水温。服侍黄来福洗脸。
黄来福看着她忙活。洗了脸后。笑道:“我地云娘真是贤惠。来。让为夫亲一口。”
将顾云娘抱过来,搂在怀里,亲了一口。
顾云娘双眸水汪汪的白了黄来福一眼,嗔道:“讨厌,有下人看着呢!”
黄来福笑道:“夫妻亲热,天公地道,下人看着怕什么!”
他看了旁边几个含羞站立地小丫鬟一眼,大手在顾云娘的翘臀上滑动,赞道:“手感还是这么好!”
“光天化日的,老是这样……”
顾云娘脸儿晕红,玉手放在黄来福的手上,娇媚地道:“相公你真是坏死了。”
黄来福看着顾云娘妩媚的样子,更是心动,道:“呵呵,那为夫就再坏一点。”
说着黄来福更紧地抱住了顾云娘,一只手放到她饱满高耸的xiōng脯上……
顾云娘发觉自己也很喜欢黄来福这样,她有些春心荡漾,侧目看了旁边的几个小丫鬟一眼,颤声道:“相公不要……”
那几个小丫鬟会意,红着脸退了开去,并轻轻地带上了门……
黄来福神清气爽地来到大厅上,顾云娘跟在他身边,脸上还带着一丝诱人的晕红。
在大厅上,黄家诸人,黄思豪,杨氏,几个姐姐,顾千户,宋氏等人,都是坐在厅中闲聊。黄来福向他们打了招呼后,就安坐着喝茶。
顾云娘则是乖巧地坐在杨氏身旁,为她轻敲身子骨。随着黄来福身份地位地提高,大家又知道黄来福孝顺,黄思豪及杨氏在府中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顾云娘母亲宋氏,为此不知道和顾云娘说了多少次,言道女儿如果想一直保持府中的大妇地位不动摇,自然要知道怎么讨好夫君黄来福,而要讨好黄来福,黄思豪及杨氏又是关键。顾云娘听娘亲的话,倒是一直做得很好。加上她是黄来福的正室妻子,又有儿子黄大郎,自然是在府中的地位稳如泰山。
杨氏含笑地看了黄来福和顾云娘一眼。二人地样子,她自然是一看就知。轻骂了黄来福一句:“这么大人了,也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子。”就继续与众人进行刚才的话题。只有安坐一旁的刘玉梅,渠秀荷诸女,羡慕地看了顾云娘一眼。
此时众人谈地正是塞外土地开拓之事,此次黄来福回来后,论功统计后,共计斩首日本兵三千有余。按照往常,基本上出征的战兵每人赏赐一具首级四十两银子。总共赏银需十万两银子之上。
1...979899100101...1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