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荡剑诛魔传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空留尘缘叹

    这人无疑便是洛飘零。

    数十道目光聚焦在洛飘零的双唇上。

    其中有半数人在想洛飘零会否如实相告。

    还有半数人在想洛飘零会怎样去演绎一场偷天换日。

    雪清欢也正想着众人所想,看着众人所看。

    他虽没离洛飘零最近,却是将洛飘零全副神态瞧得最清楚之人。

    这是雪清欢的态度,听故事不仅要听故事本身,更要听说故事之人的心声。

    千呼万唤始出来,洛飘零总算开了口,道“既已喝过雪阁主的茶,那在下也不好推辞。只是,在下并不善于讲故事,不若这样,雪阁主问,在下来答。”

    雪清欢明眸闪动,道“绝无半句虚言”

    洛飘零点头道“绝无半句虚言。”

    雪清欢摩挲着下巴,道“如此也好,东拼西凑,未必不能拼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他顿了一会儿,似在思索着从何问起。

    “洛公子一行是今日才到的天涯小镇”

    洛飘零道“如你所见。”

    雪清欢道“今日之前,你们在何处”

    洛飘零道“无涯海。”

    雪清欢微微一怔,这问题他问得实在没水平,道“洛公子等人来到这昆仑境多少时日了”

    洛飘零这回倒是没有回答得很快,显然也是在心中稍作计算,而后竟是摇头笑道“多少时日倒还真没法算清了,从中秋时节至而今春暖冰融。”

    雪清欢跟着笑道“都说我这阁主不务正业,成日东奔西走,鲜少顾及阁中事物,看来洛公子这副阁主当得也不称职啊。”

    雪清欢言之凿凿,可洛飘零却能听出其话里行间的苦涩与无奈。

    洛飘零为听雨阁兴起也好,为石府复仇也罢,率众人四处东躲西藏,天天提心吊胆,只为分散听雨阁众人,不被一网打尽,这哪能成为不称职

    而雪清欢呢

    他创立一曲流年阁的初衷,本便是为结实天下间喜好音律之人,与知己共奏琴箫。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身在江湖者要想独善其身,堪比登天难。

    谁人不知

    雪清欢是一曲流年阁的招牌,这等招牌有些眼色的人,自然会想着去拉拢。

    可雪清欢本不喜争斗,更不愿让阁中人也被牵扯入江湖乱流,于时,身不由己,命不由己。

    他选择漂泊天涯,远走他乡,只要旁人觉着他居无定处,心无牵挂,便不会再去打他的主意,一曲流年阁也不会因他受累。

    朝夕相伴不一定能保全心所挂念者,只有装作毫不在意地转身离开,或许才是最好的守护。

    这种割舍谁人能懂

    雪清欢懂。

    洛飘零亦懂。

    二人四目相对,隐隐有惺惺相惜之情显露,若非今时今日场合不对,二人或许能为知己。

    片刻静默很快被打破。

    雪清欢已换上了副锐利的眸子,与数息之前判若两人,道“可不知洛公子在这小半年时间里,造访了昆仑境多少个地方”

    洛飘零闻言迟疑道“这个,很重要”

    雪清欢不解道“怎么有难言之隐”

    洛飘零道“不,只是这点似乎与雪阁主想听的故事,关联不大。”

    他很快又接道“说说也无妨,这小半年时间,我去过之地真不少,昆仑境虽大,我也用这两条腿走了一大半。”

    此言一出,大厅中当即有不少人轻叱出声,满脸鄙夷之态。

    这昆仑境幅员辽阔,东西相距五千里地,南北亦有千里之隔,面积之大,在中州仅次于北境。

    更何况昆仑境多为高原、荒漠,气候多变,行进之路少有坦途,即便是御马而行,小半年时间里能在昆仑境中走上一个来回已非易事。

    仅靠两条腿,除非此人修为深厚,轻功卓绝,否则绝难跋涉数千里地。

    然而,尽管洛飘零看来光彩熠熠,可大多人还是没忘记,他不过是个身无武功的废人。

    饶是众人心中百般鄙夷,仍无人站出来与洛飘零对峙。

    大多人相信雪清欢接下来便会质问洛飘零,也有少数人已悄然汗颜,只有他们明白洛飘零所言非虚。

    若非如此,洛飘零早已落入他们布下的罗网之中。

    只见雪清欢竖起拇指,满是一副钦佩的神色,道“了不起!”

    众人哗然,没曾想这雪清欢竟信以为然。

    不过,大伙儿很快便静了下来,因为雪清欢又开口道




第三四三章 察言观色
    此话一出,大厅中的气氛转瞬间又凝重起来。

    尽管大部分人并未亲身经历七天前之事,而有关风声也是今日才传至天涯小镇,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打探到方方面面的消息。

    究竟是天灾,还是,抑或是借天灾之刀来杀人的,在许多人心中早有论断。

    所欠缺的,无外乎是确凿而无可辩驳的证据,来加以印证。

    雪清欢所问,无疑便是在印证其心中所想。

    对此似是而非的问题,洛飘零会怎么回答

    若是点头称是,是否意味着默认了借用天狗食日异象策划了这出惨剧

    若是矢口否认,岂非违背其先前所允诺的所言非虚之理

    当一群人等一个人时,总会觉着时间很长。

    仅是过了十息功夫,洛飘零任未有何开口迹象,大厅里便传出了隐隐骚动。

    雪清欢也好奇洛飘零为何会出现这番迟疑,但洛飘零未说,他也只能等。

    当然,除此之外,他还能看。

    虽说眼见不一定为实,但旁人的心理活动,除却从其言语上判断外,也只有用眼睛看。

    看其肢体动作,看其眉目面色。

    雪清欢自然对他这双历经红尘洗礼的双眸有信心。

    此刻,洛飘零面不改色,无从判断其内心想法。

    好在,雪清欢面前不只有洛飘零。

    单是这张桌子上,便还有两人的神色,尽收雪清欢眼底。

    一人是洛飘零的师妹薇薇。

    许是年纪尚轻,听雨阁不愿让其担负过多,薇薇脸上见不到多少饱经尘世洗练的成熟内敛,依旧充满着青春活力。

    这样的小姑娘,脸上自然也藏不住任何心事。

    从方才至今,雪清欢能从小姑娘脸上读出四种心态,既有对洛飘零所历所为的不忍,亦有对这大师兄无所不能的崇敬,再者,便是对他这挑衅大叔的鄙夷,和对大厅中质疑之人的不屑。

    基于以上前提,雪清欢更倾向于薇薇对巽风谷之事的个中细节毫不知情。

    倘若巽风谷之事,真是由洛飘零所导演的,那薇薇在其中,充其量不过是个临时龙套。

    那种在戏码开演后,临时被拉来凑数,对故事始末一无所知的龙套。

    另一人便是灰衣人。

    雪清欢虽浪迹一方,可一曲流年阁终究是其一手创立的,他不可能对江湖之事不闻不问。

    否则,他今晚也绝不会出现在这,也绝不会站出来为难洛飘零。

    听雨阁中有五人为石府第一高手龙耀之徒,并不是秘密。

    他能认得出洛飘零,自然也猜出了粉衣少女便是其师妹薇薇。

    可他至今仍未在脑海中搜寻到这灰衣人在江湖上究竟是何身份。

    灰衣人脑袋上扎着汗巾,古铜肤色,身板刚健。

    其坐姿挺拔,神情肃穆,那对浓眉下的锐眼尽管已有意克制,却仍尤为凸出。

    很显然,灰衣人不欢迎雪清欢的出现,而且对于他向洛飘零的问话,抱有几分警惕。

    与薇薇脸上不加掩饰相较,灰衣人在方才一刹那,双眉一颤,似乎隐隐有些担忧之意。

    很快,雪清欢心中已有定论,这灰衣人在巽风谷一事中,不出意外,便是此事的实施者之一。

    从其与洛飘零同桌来看,似也可见得此人更是实施者中的领袖。

    灰衣人和洛飘零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这已是雪清欢在脑海中思索的下一个问题。

    善于察言观色者,本便不乏耐心,而事实上,像雪清欢这般有耐心之人委实不多。

    大多人并不喜欢弯弯绕绕,觉着太过吊人胃口,他们对一件事产生兴趣后,便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一切来龙去脉,尽管这件事和他们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而少部分人或是觉着雪清欢这先蒸后炖的手法实在太磨人性子了,于是决定亲自来揭开真相。

    在雪清欢所提出疑问片刻之后,人们没能等来洛飘零的回答。

    反而是听到另一道声音。

    “也是难为雪阁主了,犯人犯了事,要是轻易招供,他们便也不会去犯事了。”

    众人正寻着声音源头瞧去,却发现远端一张桌子上好像少了一人,而洛飘零所在的桌子旁又多了一人。



第三四四章 四大公子
    哼!

    一声充满怨气的轻哼在角落边响起。

    奈何哼声之人与众人相隔甚远,没人能注意到此人眼眸中一闪而逝的杀意。

    许是洛飘零与俞乐早年间的过节在江湖上已人尽皆知,与适才满堂哗然相反,竟无多少人对其言语感到意外。

    多是好奇他会在此刻怎样落井下石。

    显而易见的是,洛飘零一行人脸上在此刻似都蒙上了一层黑纱,面色发青。

    除却三两人咬牙切齿外,尤以薇薇面目表情最为狰狞。

    很难想象这个心思较为单纯的姑娘,也会露出这般恶狠狠的杀意。

    也足矣想见,当年这两公子之间的关系是到了怎样一番水火不容的地步了。

    “俞公子此话当真”雪清欢正了正身,收起了笑容,亦收起了先前那副闲适心态,打算细究整件事的原委了。

    俞乐却是不答,反冲着洛飘零道:“我想洛公子现在已想好怎么回答雪阁主方才的提问了吧”

    对此“突袭”,洛飘零波澜不惊,似乎俞乐会现身与他为难也早在其意料之中。

    洛飘零不负所望道:“我只是在想,若我将自己这些小伎俩当众说了出来,那岂不是没有走出这天涯小镇的可能了”

    俞乐笑道:“若是如此,那洛公子可真是多虑了。今晚之后,你会发现,你根本不需为此担忧,因为你已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你!……”恨得牙痒痒的薇薇闻言终于憋不住心中怒气,正欲出言回顶俞乐,却被洛飘零抬手拦下。

    洛飘零道:“听俞公子这意思,今晚便要在这客栈中对我下杀手了”

    俞乐笑道:“嘿,想取你性命之人多如牛毛,不过若是逼不得已,我也不在乎弄脏我的剑。”

    雪清欢摇了摇头,暗叹这俞乐真是恨洛飘零入骨,每一言每一语,都会极力去挖苦对方。

    洛飘零竟也连连摇头,叹道:“想不到过了这么多年,俞公子还是不长记性啊。”

    俞乐闻言,拧了拧眉,面色微变。

    洛飘零又道:“俞公子可记得在下说过的那句话,或者说四个字,入乡随俗”

    洛飘零话至一半,俞乐脸上已笑意尽失。

    说到最后四字时,俞乐双眉倒立,额头剑痕变深,显得尤为突兀。

    而那双眼睛中再也看不见任何光亮,而是一片漆黑,代表死亡的漆黑。

    ……

    那是在八年前。

    那时名满天下的四大剑客已鲜少在江湖上出没,有剑圣之名的萧羽桐更被传已在域外魂飞魄散多年。

    在中州北部地域愈发具有领袖气质的啸月阁出了一位少年奇才。

    此人名为若愚,未及弱冠之年便剑法超群,少有敌手。

    最重要的是,有传言这少年在孩童之时,曾得剑圣亲自点拨。

    言外之意便是,若愚在将来不久后,可承“剑圣”之名。

    天下习剑者无数,其中更不乏青年俊杰,听闻竟有此说,在数月间纷纷向这位未来剑圣发起挑战。

    结果自然是无一例外被挑落剑下。

    若愚一时声名大噪,更因其相貌俊美,低调谦和饱受好评。

    那年,九州四海因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之故,关系颇佳,遂筹办了一场青年剑客比武大会。

    大会广邀中州青年剑客参加,旨在评选出四位未来剑客扛鼎之人。

    最终便是俞乐、洛飘零、公孙煜、若愚四人脱颖而出。

1...115116117118119...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