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要离刺荆轲
毕竟,汉朝人是那么的强大
一汉当五胡之语,人尽皆知。
“摄政王,您打算怎么办”就连素来是支持小单于都隆奇的右大当户须卜狐也主动向李陵询问起来。
“大当户想问的是什么”李陵对须卜狐的主动询问非常满意,微笑着问道。
“摄政王,您若率军继续西进,那么若汉人追过来怎么办”须卜狐问出了关键的问题,也是其他人都关心的问题汉人的态度。
毕竟,匈奴西征,西方世界根本不足为惧,全是些臭鱼烂虾
像是康居,一万骑兵连一千匈奴精骑的冲锋也挡不住,当即溃散。
而那西方的霸主月氏,更是战五渣
他们连正面与匈奴勇士争锋的胆量都没有了,只敢躲在背后耍些阴招。
这样的对手,哪里能对匈奴骑兵构成什么威胁呢
但,汉人是这个问题里的绝对关键
万一,大家刚刚踏上西征的路,汉朝骑兵就杀了出来,抄了大家的老窝呢
难道要放弃西域故土
匈奴人或许能答应,但疏勒、莎车、焉奢等国的国君与贵族必然不答应。
即使大家都肯,但匈奴能西征,汉就不能
万一汉朝人跟着过来了,那么,大家岂不是给汉朝人打工了
“您放心,尊敬的大当户,我有一计,可至少为我等争取五年,甚至十年的缓冲”李陵负手道。
“嗯”所有人立刻竖起耳朵。
李陵踏前一步,深深吸了一口气,道“我在汉朝有一故友,为汉天子太史令,其姓司马,其家族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王之时”
其他人听着,纷纷露出敬仰的神色。
汉之太史令世代史官家族
那血统该是何等高贵、显要啊
至少,在坐的匈奴贵族与西域君王们都是很羡慕的。
因在西域与匈奴,血统绝定地位、权力。
李陵却是继续说道“司马公生平有大志,乃欲修自三王至今之中外史书,以计中外英雄人物,先贤圣王明主之事”
“司马公曾有著匈奴之史吾曾借之一阅,见其书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众人听着李陵的叙述,内心都是有些激动。
特别是匈奴贵族们,忍不住握紧了双手,生出自豪之感。
夏后氏之后,禹皇之苗裔
这些事情,若是在老上、军臣、尹稚斜时代,被人讲出来,肯定是要拖出去斩首一万次的。
但如今,匈奴屡战屡败,更被打的四分五裂,民族自豪与自尊已经被汉军铁蹄踏碎。
自儿单于以来,汉化改革之风渐起,孪鞮氏、四大氏族纷纷以汉家经典,教育启迪后代。
到了狐鹿姑时代,单于帐中,若不懂诗书的,肯定会被人嘲笑,以为是边远的蛮子。
到得现在,大量汉人降臣身居高位,李陵更是手握大权。
与此同时,南方汉朝的强大压力与咄咄逼人之势,更是迫使西域匈奴各部,不得不答应和遵守汉人提出的种种要求。
汉人犯法,匈奴、西域各国皆无权处置的条件都答应了下来。
西域地区,汉人高人一等,匈奴人次之的格局于是形成。
所以,听着李陵的话,许多匈奴贵族的自豪、骄傲之情,自然而生。
须卜狐甚至问道“果真如此吗”
嗯,对他而,若此事为真,那么对小单于都隆奇,是重大利好
夏后氏之后,帝禹之苗裔。
孪鞮氏的单于的血统,瞬间高贵了许多倍,在匈奴这种血统至高无上的环境里,有了这层光环的单于,便再不是一般人可以随意揉捻的。
“自然”李陵答道“我岂敢蒙骗大当户且,汉天子在册封伪单于壶衍惿的诏书里就有卿者,夏后氏之苗裔,禹王之子孙之语”
须卜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然后问道“摄政王,此事与拖住汉人有何关联”
李陵早就在等着了,他笑着道“自然有关系了”
“汉人讲究,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若我等去胡服,易汉服,改汉姓,用汉名,以汉字为书”李陵看着众人,居高临下,信心满满的问道“汉人还有什么借口来随意攻击我等,又有何理由来侵犯我等之国”
“哪怕那位鹰杨将军想,汉天子与其朝堂大臣官吏们,也会将之拖回长安的”
这是肯定的
也是必然的
作为陇右李氏培养的未来家主,李陵深知,若真的出现了他所说的事情。
汉家朝堂上下,最少短期内没有人敢再提西伐西域之事。
说不定,还会有优待、有政策。
这叫千金市马骨,也叫原木立信。
但,李陵话一出口,许多匈奴贵族顿时就炸锅了。
“弃衣冠姓名那将来是不是还得向汉人屈膝下跪,称臣纳贡”须卜狐冷笑着“摄政王,您也太小瞧我等引弓之民了吧”
李陵闻,哈哈大笑“大当户以为,如今我等就没有屈膝下跪,称臣纳贡”
“若非如此,大当户难道以为,汉人的大军是怕了我等才没有出塞吗”
须卜狐顿时语塞。
因为事实就是这样
现在的匈奴,至少是西域匈奴,是靠着无限跪舔汉朝,才得以有喘息之机的。
只不过从前大家都假装没有这个事情,自我催眠。
如今被李陵戳穿,这血淋淋的事实,立刻就惊醒了所有人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节李陵改革2
ca3004须卜狐好半响才反应过来,他指着李陵,高声叫骂“李陵,你这狼子野心之辈想当初先单于待你如何岂料你却是一个汉朝的细作”
“如今,终于要露出狐狸尾巴来了”
其他保守派的贵族,也跟着叫骂起来。
在他们看来,这李陵真的是胆大妄为
改汉服,用汉姓,汉字,这和投降有什么区别
虽然,他们深知,其实现在的西域匈奴,在汉朝面前,只有投降这一条路可以走。
但
谁管呢
先把李陵掀下台,将权力掌握到手里再说
至于其他事情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然而,这些人叫骂了半天,李陵神色未改。
待他们发现异常,冷静下来,观察左右才发现,自始至终,除了他们这几个人外,其他所有人都是安坐在位置上,一语不发,而西域诸国的国王们,更是一副看戏的神色,旁观在侧。
这终于使须卜狐知道,事情,已经偏离了他的预想了
他看着在座的人。
仔细的数了数,然后浑身都出了一身冷汗
因为,他赫然发现,在坐的掌握了军权的贵族们,早已经不是当初先贤惮在位时的那些人了。
而且,西域君王们与汉人出身的降将比例,已经强大了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地步
“大当户”李陵看着须卜狐的神色,微笑着道“您的指责,本王恕难认同”
“若论对先单于的忠心,我称第二,恐怕无人能称第一”
“若非是本王,如今叛军怕是已经打到了危须”
“若非是本王,如今,汉军早已出塞”
“自先单于去世,本王受遗命,辅佐少主,可谓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为单于之事披星戴月,暴霜露,斩荆棘,于夹缝之中,求得一丝生机”
说到这里,李陵就哭了起来,他抽泣着对着西域诸国国君一拜,又对着在坐的其他贵族、大将一拜,道“公等皆在,本王所作所为,公等也全都看在眼中,如今,大当户质疑本王对单于与先单于的忠心,本王不敢推脱若公等以为大当户等说的对,那么”李陵脱下自己的毡帽,解下宝剑,拜道“本王情愿自去其位,自放坚昆”
这下子,须卜狐等人立刻坐蜡了,感觉被李陵架到了火上炙烤一般。
而其他人见状,纷纷起身,对着李陵跪下来磕头。
疏勒王更是大声道“摄政王忠心耿耿,服侍单于礼敬有加,这是小王亲眼所见的事情,大当户怎么可以随便诬陷摄政王这样的忠臣呢”
莎车王马上就补刀“是啊,若连摄政王都可以被质疑,那么这西域还有忠臣吗”
最致命的打击,来自于现在唯一一个的执掌军权的四大氏族宗种左大将呼衍当屠,他跪下来道“除了摄政王以为,大匈奴的勇士不认其他人辅佐单于”
至于那些李陵的嫡系与提拔起来的大将们,更是纷纷拔出刀来,威胁道“若有人再敢质疑摄政王对单于的忠心,那就请从我们的尸体上跨过去”
须卜狐等人听着,浑身冰冷。
他们终于知道了,整个西域匈奴的权力,都已经在那位摄政王手中。
简而之现在,他已经可以予取予求了。
而他们的挣扎,就和被开水灌进了洞穴的蝼蚁一样,属于徒劳。
须卜狐深吸一口气,做最后的挣扎,他颤抖着道“既然摄政王如此忠心,那么为何要出改易汉服、汉姓的政策呢您要知道,我们引弓之民,自古习俗就和汉朝人不同,强行为之,摄政王不怕其他人不服吗”
“特别是底层的牧民,他们或许会不高兴”
李陵听着,咧嘴一笑“下面的贱民,也算人吗”
他握着剑,看向其他人“这是本王正要与诸位说的事情”
“这次改易服色、姓名,不涉及奴隶、牧民,至少也得是一部之主,一城之尊,百人之将,才有资格”
此话一出,其他人顿时眼前一亮。
特别是西域各国的君王们,就差手舞足蹈的庆祝起来了。
因为对他们来说,李陵的这个想法和政策,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是将他们与那些低贱、卑微的奴隶、牧民、庶民区分开来的最好的做法。
上层的贵族,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姓汉名。
而底层的贱民、奴婢、牧民,浑浑噩噩,永生永世,为奴为婢
更妙的是,大家还能借此机会与那强大的汉朝搭上关系。
这样以后就算匈奴这里混不下去了,换个名目,投靠汉朝,一样能风生水起
简直完美
于是,没有不支持的
而剩下的人里,那些汉家降将、降臣,自不用说,纷纷支持。
其他人,也都觉得不错。
于是,须卜狐等人再次发现,他们又被孤立了。
到的此刻,须卜狐如何不知,他和他所坚持的一切,都已经没有意义了。
而且,他知道,这是第一步。
李陵的第一步
当李陵这一步走完,将权力巩固下来,恐怕,就是他的主子,小单于都隆奇毙命之时
孪鞮氏主宰和统治了引弓之民百八十年的孪鞮氏,冒顿大单于与老上大单于的基业,将要为人鸠占鹊巢
想到这里,须卜狐心如刀割。
他根本不敢等到那一天
于是,他大喊一声,在绝望拔出自己腰间佩戴的小刀,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叫道“冒顿大单于、老上大单于啊子孙不孝先单于啊,您睁开眼睛看看吧乱臣贼子,就要灭您的国家了”
于是,当众自刎,鲜血喷溅到李陵身上。
李陵弹了弹身上的血迹,看着倒在自己面前的须卜狐,摇了摇头,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于是,挥手下令“厚葬吧”
“您的意志伟大的摄政王”无数人高呼起来,跪拜起来。
而他们全部忽视了,在这时走进帐中,将那几个与须卜狐一起反对的贵族拖出去的大批武士,以及随后殿外传来的阵阵惨叫声。
至此,整个西域匈奴的大权,彻底落入李陵之手。
而李陵也铲除了最后的几个异己。
于是,他正式颁布命令,要求所有匈奴贵族与西域国君、大臣易汉服,改汉姓、用汉名,习汉字。
他更以都隆奇的名义,亲自下令,改孪鞮氏为夏氏,以都隆奇为夏政,是为第一位汉姓单于
史称此次事件为贵山改革。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节长安1
ca3004已经是入冬了,寒风呼啸着吹过长安的大街小巷,同时吹在人们的心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