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时代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宁中南

    林晓光正要说话,翟总编摆摆手:“东方日报出的价,千字三百,我们确实比不了,货比两家,五百万字的小说,真按千字五百计算,两百五十万港元,不瞒你说,我都心动。”

    “以前啊,我们香江汇报羡慕的不得了。”

    “那时候,他们也想向你约稿,但被我拦住了,小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林晓光老老实实回答:“当时我还是学生,还在国内,大气候还没改革开放,主要是这个问题,总编你保护我,接下来,才怕约稿太多,担心我的学业吧”

    “是,就是这样,小光你很聪明,一点即透。”翟总编笑笑。

    “现在气候大为改观,你也毕业了,大公报和文汇报现在销量不高,副刊也没什么起色,他们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所以才会向我求援,香江好的作家有限,都被东方日报、明报、星岛日报拉拢过去了。”

    “国内的作家很多,但是创作风格,不太适合香江,我也没办法,现在向你求援,你抽空写两部作品,给他们,如何”

    见林晓光又要说话,翟总编深怕他拒绝,又说道:“大公报和文汇报,是党和国家的喉舌,是在香江的舆论阵地,一定要保住,保不住舆论阵地,香江就彻底成了英国人的了。”

    这种道德绑架,林晓光没办法再拒绝。

    当下便表态:“翟总编,您放心,两部作品,我还是能拿出来的,或许可以提高两份报纸的销量,不过报纸总不能一直靠我吧,还是要发掘香江本地的新人,还可以依托国内,找一些适合香江口味的作品。”

    “据我所知,有一些科幻作品就非常不错,国内这方面争议比较大,但放到香江完全没问题。”

    翟总编听到他答应,顿时十分欣慰,笑道:“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小光,你是个好同志,你的这些意见,我会找他们深入研究一下,看看如何操作。”

    “不过,你什么时候能拿出作品”

    林晓光想了一下,道:“最近会有一点忙,可能没时间,我以前写的一些作品,只写了一部分,后面还在慢慢写,如果他们不嫌弃的话,改天我可以拿过来。”

    翟总编顿时大为高兴,连连点头:“有就好,有就好,稿费方面,你也别担心,现在改革开放了,千字五百我们拿不出来,不过比明报高一点,千字一百,他们还是能答应的,这方面你绝对放心。”

    “这一次,算我欠你一个人情,还有老耿老邹他俩,也欠你一个人情,你要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找我们三个老头子,我们给你解决。”

    翟总编很爽快。

    林晓光这下激动了,这三位六七十的老头子,可都是共和国的国宝,放在文化部中宣部,都是享受副部级待遇的人,有他们三撑腰,他以后在文化宣传领域可以横着走。

    他笑了笑,装作一副很腼腆的样子,羞涩道:“其实我还真有一件事,想麻烦您!”

    “什么事你说!”翟总编大香江本地的硕士,比如港大或者港中大,随便一所学校都可以。”

    “我还以为你要我们办的是什么事情,谁料是这个。”

    翟总编一时大为惊讶:“小光,我果然你没有看错你,你是个好同志,虽然钱财方面比较看重,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是认真贯彻的。”

    “爱学习是好事,这没什么,国家对教育工作很重视,正在和美国商谈公费留学的事,香江还暂时未涉及,不过总有这么一天,国内的学子赴港留学。”翟总编说到这里,不免有些激动:“你这也算是为国内学子赴港留学开辟一条从未走过的道路。”

    “你放心,就算拼了这把老骨头,我们三个一块去找爱国港化教育界名人,也要一力促成这件事。”

    林小子这一刻真的动容了,眼睛微红:“总编,要是事不可为,还是算了。”

    翟总编摆摆手,很认真地说道:“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是关系到国家留学教育发展的大事,我们每往美国派一名公费留学生,要花出去几万美元,但是如果换成香江,花港币少得多,可以派出四倍以上的学生。”

    “这件事如果我们三个人搞不定,那我就上陈中央,找教育部的蒋部长。”

    “就这么定了。”

    林晓光离开香江商报,随后便把两部小说,一部《佛本是道》,一部《诛仙》,两部只写了不到站上架的半成品,交给大公报和文汇报,用以在副刊连载。

    前者洪荒流,后者仙侠流,应当可以引起轰动,提高报纸销量,增加在香江市民中的影响力。

    只是这么一来,东方日报的销量,可能会下降。

    但他没办法了。

    就算眼下千字三百,他也赚了,如果因为这两部小说,导致大公报和文汇报,两份报纸,双双日销量突破十万,乃至十五万以上,到时候,日销量过十万的佐派报纸,便有三份。

    要知道,整个香江日销量过十万份的报纸,到现在才四份,明报、星岛日报、东方日报即香江商报。

    也就是说,未来的舆论阵地,加上香江商报,佐派报纸占据一半。

    这成绩可以了,自打六七暴动之后,从未这么好过。

    当然,结果还没出来,他现在也只是幻想而已,稿子交给两家报纸的次日,翟总编那里还没消息,罗耀国这边却有好消息。

    “小光,总经理同意一百家便利店计划,并追加五十万港币投资。”

    罗耀国紧盯着他,说道:“他只有一个要求,只许成功不能失败,打出华闰万家的名号,或者说,打出华闰的名号,告诉香江工商界,华闰要转型了。”

    ……




第一四〇章:五十万港元
    一百家门店计划确定。

    次日,他们便提前通知泰和置业,之后双方再次坐到一块,签署谅解备忘录,新的租赁,还要等一百家门店具体位置全部确定下来,然后才能签署。

    因此,谅解备忘录签署完,一结束,林晓光和罗耀国,以及蔡文静,便开始四处跑,寻找新的便利店位置。

    好在林晓光之前,趁着四处跑的时候,选下五十家超市分店位置。

    虽说便利店和超市的目标客户有区别,前者主要是学生即白领,后者才是家庭主妇,选址方面五十家超市不能全部用,但很多地方都有重合,这样下来也能确定三十家。

    有了这三十家,也算是打开局面,剩下的地方就很好找了。

    林晓光摊开地图,在上面画圈圈:“泰和置业旗下房地产业,一大半在九龙,一小半在港岛,所以我们的一百家便利店,可以覆盖整个香江,不过还是得有侧重。”

    “这样吧,九龙六十家,港岛四十家,怎么样”

    “可以。”罗耀国点点头。

    他说可以,林晓光和蔡文静对视一眼,又接着跑,这一跑就是好几天,终于把九龙所有的分店位置选择好,基本上都是比较繁华的地区,人流量大,分店面积也大,500平方呎左右,少一点400平方呎,多一点600平方呎。

    九龙分店确定,接下来便去港岛。

    这时,林晓光署名为长安君的新作,《佛本是道》和《诛仙》分别齐齐在《大公报》和《文汇报》副刊连载。

    一开始,倒是没有引起轰动,不过还是有不少香江市民注意到,无他,长安君太出名了,前年横空出世,被誉为新一代武侠小说领军人物,被视为金镛的接班人,人却极其神秘。

    没想到最近竟然是连发新书。

    “哎,长安君出新作了。”纪昀站在报亭前,突然惊喜出声。

    “算上《昆仑》和《大唐双龙传》,四本书,长安君可真是够高产的。”旁边纪昀的同学不由感叹。

    “同学,你们还买不买不买别看了。”报亭老板见他们翻来覆去,横竖不买,不乐意了。

    “香江汇报,四份报纸,不少钱呢。”纪昀有些心疼,忽然看到同学四眼仔和胖子雄,叫道:“四眼,胖子,过来,长安君出新作了。”

    两人齐刷刷过来,对视一眼,便明白了:“老规矩,一人一份,换着看。”

    当下,这四位学生,一人买一份报纸。

    回去的路上,他们便探讨开了,探讨徐子陵和寇仲哪个他们更喜欢,探讨梁萧帮助蒙古人攻打南宋,探讨陆雪琪和田灵儿哪个好,探讨周青拿的法器,探讨着忽的就争论开了。

    争着争着,便到了家。

    “姐,长安君出了新作,你知道吗”纪昀像献宝似的,拿着报纸走向他姐纪筠。

    “关我什么事”纪筠不闻不问,趴在桌上。

    “姐,你不是挺喜欢长安君的作品吗”纪筠走过去,拿给她看。

    纪筠心灰意冷,摇摇头:“我被老板炒鱿鱼了,好几天都没找到工作,妈说了,再找不到工作,就把我嫁出去,我现在都自身难保,看小说,还是等找到工作再说吧。”

    “姐,真的很好看,他这次,可一下子出了两本新作哦,题材很新颖,很有意思。”纪昀继续引诱。

    “真的吗”纪筠心痒痒。

    “当然是真的,不信你看。”纪昀把报纸递给她。

    纪筠心道,只看一眼,了解一个大概,只看五分钟,她就不看了,谁料这一看竟然入了迷,直到开饭前醒悟过来。

    这一幕,发生在香江很多地方。

    大公报和文汇报副刊,连载小说和香江商报一致,每日三千字,稿费在交稿时结算,香江汇报也结了,都是二十万字,每家两万港元。

    林晓光入账六万七千港元。

    再加上东方日报,三次的稿费,三万四千五百港元,就是十万一千五百港元,还有钟文璋还给他的银行账户里的四十二万六千港元,他的手里的现金,第一次超过五十万港元这个门槛,达到五十三万七千五百港元。

    这钱,他本是打算投资华闰万家的,计划流产,只能找其他的路子了。

    思考着投资什么好的时候,他又开始跑,这一次是跑港岛,把剩下的四十家门店位置确定下来,然后准备同泰和置业签订租赁合约,不过港岛问题比较复杂,进展缓慢,两天下来,四十家门店才搞定不到十家。

    太慢了。

    谁料,这一天结束后,林晓光一个人去吃饭,这时竟然碰到四处找工作的纪筠。

    纪昀从写字楼里出来,落魄狼狈,又饿又累,便去吃粤式烧腊。

    一进门,买了饭菜后,看到他,纪筠愣了一下,然后连忙上前:“林先生,你听我解释,这件事真的不是我故意的。”

    “泰和置业有过租赁地下室的案例,所以我才向经理汇报,他也是同意了的,要不然没有先例,我们肯定不会自作主张答应,造成这样的结果,我很抱歉。”

    林晓光也是一愣,才摇摇头:“事情已经发生,给我们造成了一些损失,不过我们已经和泰和达成谅解,这件事和你没关系了。”

    “而且,你已经被开除,得到惩处,所以你不用自责。”

    “但是我心里还是过意不去。”

    “那你就继续过意不去吧,不说了,我的饭来了,我要吃饭了。”林晓光摇摇头,这件事已经结束了,她自己要钻牛角尖,他能有什么办法。

    当下,他拿起筷子就准备吃饭。

    “我过意不去,其实是想为你们做点事,弥补一下。”纪筠低着头。

    “做事”林晓光愣了一下,随即大口朵颐:“小姑娘,涉及到几百万港元,你做的那点事,能弥补多少该干嘛干嘛去,别多想了,回去睡一觉,明天接着找工作吧。”

    “林先生,你就给我一个弥补的机会吗求你了。”纪筠摆出楚楚可怜的架势。

    林晓光想了一下,说道:“如果你真的想弥补,那这样吧,我交给你一件事,你一定要办好,办不好的话,请你以后再别说弥补之类的话了。”

    “好的。”纪筠微微有些激动:“你说吧,什么事”

    “你对香江比较熟悉,我们还需要三十家门店,位置没确定,店面还再找,你明天过来,一起帮我们找。”

    “可以吧”

    “好的,好的,那我明天在哪找你,去你们华闰吗”

    “不用,就在这家烧腊店就好。”

    ……



第一四一章:HRWJCS等你呦
    有了纪筠帮忙,这下速度大大加快,不到三天,剩下的门店也确定下来。

    门店确定,当天他们便通知泰和置业,次日签订租赁合同,早上一签完,中午就把装修公司的人叫来,其中包括骆思明,人一到,直接开会。

    会上,双方的人已经不陌生,林晓光直接提要求,盯着骆思明老爸,说道“这次签下一百家门店,不管工期有多赶,一个月后就要统一开门营业,至于费用,装修完成后一个月内分期结完,骆先生,不知道贵公司能不能做到”

    骆富贵面露难色“工期很赶,人手不足啊,还有设计,思明一个人要做的活太多了,而且还要我们垫资装修,不好做啊。”

    “这一百家门店,有不到四十家是毛坯房,需要贴地板砖,剩下六十家不需要,只要重新打个吊顶,四周的墙壁粉刷一下,一律贴墙纸,剩下的活其实很少,唯一的问题就是总量大。”

    林晓光盯着骆富贵,笑道“我相信只要计划好,分步进行,再对外招人,应该可以完成,至于工程款,我方这边确实有难度,贵方和我方也不是第一次合作,希望这方面能体谅一下,货款一到账,我们立马结清装修费,如何,骆先生”

    “这个……”

    “如果实在不行,你们没法做到,那这么大的工程,涉及到这么一大笔装修费的生意,我们只能换人,门店必须一月后开业,绝对不能改,很抱歉。”

    这时,一直都没说话的骆富贵次子,骆福建突然出声“这活,我们接下了。”

    “福建!”骆富贵见状,脸色难堪,厉喝一声。

    骆福建看向林晓光几人,歉意一笑“对不起,打扰了,我先跟我爸商量一下,我会说服他的,请务必把工程给我们思明装潢。”

    “请便!”林晓光摆摆手。

    对于骆家父子的争执,他并不感兴趣,只是看着蛮有意思的,父亲稳重,次子激进,父亲保守派,次子改革派,这个工程,做好了,绝对能让他们思明装潢更胜一层楼。
1...4950515253...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