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宁中南
“我们生产的产品并不比别人差,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用我们的就因为傲慢与偏见,认为中国不行,中国商品也不行。”
“其实这是用有色眼镜看我们,抛开产地,单论产品本身,我们不比别人差。”
“啪!啪!啪!啪!”
他正说着,外面突然有人进来,开始鼓掌,众人被吓一跳,循声望去,才发现是外贸厅的古厅长。
“林晓光同志说的好。”
古太行走上来,看着大家边说道:“前不久,我们外贸厅和菲律宾谈一笔贸易,后来韩国人插进来直接截胡,事后一问,菲律宾认为我国产品粗制滥造,韩国产品物美价廉,后来一调查,才发现韩国货是英文品牌,我国是中文。”
“同志们呐,改革开放,就是解放思想,时代不同了,国产商品走向世界,就算改头换面,只要是我国产的,钱被我们赚了,这又有何妨”
古太行略微有些激动。
“是,古厅长教训的是,我们马上去研究。”下面一个个厂商代表,顶多科级的官员,见状纷纷附和。
训话结束,古太行走过来,先跟罗耀国握手,交谈一两句,才看向林晓光,笑道:“罗耀国同志,前不久我听说,林晓光同志在咱们外贸部放了一颗卫星,没想到人被你给拐去了。”
“厅长,他是个人才,不过他是年轻人,部里这样的人又不缺他一个,还不如来我们华闰,给我帮忙。”罗耀国笑一笑。
“哈哈……”
古厅长一笑,看着林晓光,说道:“晓光同志,你要好好干,你在部里放的卫星,不少人都知道了,你们这个超市项目要是做不好啊,不光你,你这个顶头上司罗处长,也得吃挂落。”
“厅长,您放心,这事一定完成的漂漂亮亮的。”林晓光没想到许志东这厮,竟然把他写的计划书给泄露出去了。
一省的厅长过来,当然是有要事。
聊几句,便引入话题,古厅长突然叹口气,说道:“今年的外汇形势很严峻,缺口很大,港币也是外汇的来源,目前而言,一家超市,需要的商品还是太少,我知道这有点过分,但我还是要说。”
“耀国啊,你们得加快步子,多开几家超市,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给中央减轻压力。”
“东广省内工业完备,要什么,我们都能提供,都能给你们支持,别的省份就不要去了,我们对你们信心很大,超市一定要搞好啊。”
“厅长,我们一定搞好超市。”罗耀国挺胸抬头,当下表态。
随后,很多厂商都同意取西方品牌,供货的事便解决了,隔日一早,俩人就准备返回香江。
临行前,林晓光想起还在亚洲司港澳处的陈一鸣,便来到省外贸厅,借着机会,打个电话给他。
电话一接通,他就说起正事:“老陈,我有一件事要你帮忙”
……
第一三五章:老家的变化
陈一鸣冷笑一声:“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林晓光懒得理会他的嘲讽,他们之间,关系好的只差同穿一条裤子了,隔一年半载不联系也不会生疏。
“我有个老乡,叫雷猛,他今年高中毕业了,家里是供销系统的,现在进不去,整天无所事事,你不是东广的吗我想让他来深镇特区,进关要边防证,你给他办一个。”
“喂喂喂”陈一鸣不乐意了。
“你当边防系统是我家开的我是莞东的,深镇特区以前是宝安縣,归惠阳地区管,不归莞东管,我家在那没关系。”
“反正我只能求你,别人我也不认识,就麻烦你了。”
“靠,你这孙子。”陈一鸣无奈:“等一下,你先说说他的情况,不说清楚我怎么找人给你办他现在无业吗要是有个职工身份,先去边防系统申请,我这边才好找人操作。”
林晓光想了想,问:“大队集体企业,行吗”
“靠!算了算了,有名气吗没名气的话那还是算了,你另想办法吧。”
“有名气,当然有名气,我老家南窑大队的队办集体企业,去年暑假就出了大风头,在全国人民面前露面了,冬天的时候上了人民日报,产值突破五十万,你知道的,现在是西陕省内的明星企业,全国人民都知道。”
“也行吧,我试试,等我的消息。”说着,陈一鸣便挂了电话。
林晓光没说谎。
去年一整年,制砖机、制煤机、制球机,养猪场、养鱼场、塑料大棚,五样下来,南窑大队大发展,十月底,大队四百个劳动力就不够用了,老人都上了,可还是不够。
最终,严东明取得上级领导的支持,成功把隔壁三个大队合并。
去年十一月初合并的,到今年开春,人手又不足,又合并一次,这一次合并五个大队,真个云台公社才二十个大队,转眼便剩下一半。
严东明他这个大队书记当得,跟公社书记没什么区别,就是管辖范围小了点。
不够产值方面,一点都不逊色。
之前玩三种手工业,制砖、制煤、制玻璃球,搞两个养殖业,养猪、养鱼,还有两个种植业,种小麦和蔬菜,一年下来产值突破五十万。
这里是产值,不是净利润。
净利润比较低,因为买了不少固定资产,比如拖拉机、收割机、卡车之类的车辆,还有一些其他机器,花了不少钱。
到去年寒假,玻璃球的生意销售大幅度下降,他又联系叶文东开始搞青少年盗版书籍,也就是港台武侠和言情小说,买了不少印刷机,到今年暑假放假前,产值终于突破一百万人民币。
如今的南窑大队,不缺人也不缺钱,严东明一个大队书记,当得比升任公社书记常建平都阔气。
想到南窑大队,林晓光想着,也给严东明打一个电话。
电话接通,两人聊了几句,严东明压抑着心底的自豪,说道:“小光,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要去公社了。”
“去公社,你去公社干嘛这么小的事情,用得着跟我说”林晓光乐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当干部了,以前是大队书记,不入流的,现在入流了,去公社干排名第一的副主任,协助常书记管理公社各项工作。”
林晓光一怔。
严东明当大队书记前,是插队知青,他的户籍,自始至终都在常安縣里,后来经过全大队村民选举,才当了大队支书,才入了党,但他不是国家干部,不吃国家财政饭。
这样的人,根本不在公务员体系之内,眼下,却直接去乡镇当官,当镇长或乡长,经此与镇书记或乡书记下的第一人,也是神奇。
“怎么回事”林晓光很疑惑。
“不止是我,县里的李季成副主任,也得到了提拔,现在转正了,是县书记,前几天才提拔的,哦,对了,小光,你爸也提了,比我早几天,现在是燕塔区分局书记。”
严东明的话,让林晓光小吃一惊。
韦达作为书记不好表态,李季成却是支持农村改革的,眼下提拔,有些突然,但细细想来,联系眼下上层态度,不言而喻,这并没有多意外。
至于林爸出任分局局长一职,说起来还真点快。
毕竟今年三月份,长安市行政区划再次变动,五区一县,其中郊区一分为三,变为霸桥、卫央、燕塔,同时他所在的郊区分局,也一分为三,他调到燕塔分局,担任副局长,小进一步。
没想到才半年时间,竟然直接转正。
“有空回家看看吧。”这样想着,他便笑着道:“东明哥,恭喜你了,你这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严东明叹口气:“新官上任,我这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下手啊,管一个公社,可比管一个大队难多了,南窑大队还好,其他十个大队,要多艰苦有多艰苦,你不知道,我上任几天,头发都白了。”
林晓光笑笑:“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你应该早有准备才是。”
“话是这么说,但是真的太难了。”严东明很头痛,他忽然心中一动,试探道:“我知道你脑瓜子聪明,要不你帮我出个主意”
“主意也不是没有,主要看你敢不敢干”
“说来听听!”严东明感兴趣了。
“很简单,南窑大队吞并其他的十个大队,或者,云台公社把所有的大队全部整合,然后发展集体工业,就看你敢不敢干”
严东明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他笑笑:“不说这个事了,中央设立深镇特区,你知道吧”
“知道,和我们有关系吗”
“最近一年内,很多农村都自发实行改革,包产到组,你都有看到吧而且,中央的态度越来越明朗,包产到户很可能会在全国实行,南窑大队必须做好准备。”
“做什么准备”
“包产到户,我们不去参与,地一旦分下来,再收回去可就难了,趁着还没分给家家户户,还能实行集体式的机械化农业,这方面大队先别急,现在要做的是另一件事。”
“什么事”
“不管是包产到组,还是包产到户,农业小型化是必然趋势,以前集体农业时代,农用机械都比较大,不适合小门小户用,现在你可以去找韦立夫他们,设计一些小型农机,比如旋耕机、收割机,还有小型的拖拉机,三轮车等等……”
“接下来,南窑大队,能否从手工业、低端制造业,转变为机械工业,就看这一步了。”林晓光目光坚定。
“好,我知道了,先去研究一下。”
“另外的话,我现在在香江华闰,你去找雷猛,我有事叫他做,具体怎么做,他知道,你转达一下就可以了。”
“好。”
……
第一三六章:泰和置业
返回香江的次日,林晓光得到一个消息。
罗耀国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后,告诉他:“原则上,总经理同意你提出的合作方案,招收国资和港资入股,并且定下华闰占股51,招商20,中信15,其他港商14的持股比例,但是……”
林晓光心中一喜,随后听到但是,心中一紧:“但是啥”
“总经理托人问了招商之后,招商说,他们正在深镇蛇口开办工业园,眼下正全力忙这件事,没多余的心思再投资其他产业。”
听完,林晓光无奈了,招商啊,贼有钱的招商,五十万港元,毛毛雨啦。
“那么中信呢”
“你知道的,中信是邓公找荣主席创办的,创办的目的就是筹集港澳海外资本投资国内,只要做的是国际信托项目,对港投资,他们暂时还不会涉及,所以中信也拿不出钱来。”
“那么就只能靠港商了49的股份全给他们”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能把招商和中信拉下水,总经理也不敢单独引入港商资本,所以,这事黄了,你以后啊,别想这事了,专心搞好超市,一家一家慢慢发展吧。”
林晓光无奈了,既然不能投资华闰万家,那他只能投资别的了。
隔天,骆思明那边传来消息,装修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叫他们去丰盛大厦,现场实地解说怎么装修。
他们便赶过去。
实地解说之后,罗耀国当场拍板同意,装修队便进场工作。
谁料,这一天,装修队领队传来消息,丰盛大厦不让动工,林晓光一听气坏了,给罗耀国留个纸条,便立即赶过去。
“纪小姐,贵公司什么意思有哪个店面不可能装修的,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林先生,请你冷静一下,是这样的,很抱歉,是我犯的错误,我错误理解了公司经理的意图,把本来要建成停车场的地下室租出去,现在公司决定终止合同。”销售小姐摆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架势,但是态度却很坚定。
林晓光气笑了,竟然还有这种操作,把签的合同当放屁。
他想了想,说道:“我记的合同中规定了违约金,一年的租金是72万港元,违约金是年租金十倍,也就是720万港元,贵公司是打算赔付我们720万违约金吗”
不过,有这720万违约金,还算不错,只是资本家都是只入不出的,这笔钱好像不太容易拿到。
这时,罗耀国匆匆赶来,听完也了解了情况。
“林先生,我实话跟你说吧,公司是不可能赔付这么多钱的,就算把我和经理开除了,也不可能赔偿你们720万港元。”纪筠欲哭无泪,谁知道她会背黑锅。
“所以,已经发生了违约这种事,还是你一个销售跟我们谈,而不是更上层的代表,我发现你们很没诚意啊。”林晓光冷笑。
“这事不能这么算。”
“罗先生,林先生,就算你们杀了我,我也没办法。”
林晓光彻底怒了,真当我不打女人
眼看他要爆发,罗耀国伸手拦住,沉下脸,对着纪筠说道:“我是香江华闰公司的,我要见你们领导,必须,就现在,这件事必须给我们一个解释。”
听到华闰,纪筠顿时什么都明白了,原来这伙人不是无名之辈,而是内地来的。
“好的,好的,我马上去请示。”她连连点头。
这种神仙打架的事,她一个小鬼参与不了,而且还不敢参与,只是城门失火,殃及她这个池鱼,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纪筠走了,很快又下来,请他们上去。
到了写字楼顶楼,看到泰和置业几个字,林晓光心中一动,笑一笑,随即在纪筠的带领下,走进会议室。
会议室里,已经坐着人,纪筠介绍一下双方的身份,找个后面的位置坐下。
泰和置业的招商部部长楚澜先道声歉,然后才看着罗耀国说道:“发生这样的事,我们很抱歉,这是我们的员工工作失误,我们已经决定把他们两个全部开除,但是a-1区域,还是没办法继续租给你们。”
“720万违约金,说实话,全部赔付不现实,香江是法治社会,像这种门面租赁合同,有太多的漏洞可以钻,如果公司不想赔付,即便去法院,也能打赢官司。”楚澜侃侃而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