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绵绵小说合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陈施豪
你父兄已带部分兵马回京
你千万要劝他们冷静
我们粮草尚且充足,足以支撑一月
安好,勿念
卫清-
南浔十五年七月,第六封
念念,我是卫清
我是那个从小同你打架,陪你惹是生非的卫清
我有很多身份,卫家独子,大将军…
但我最喜欢的,是沈念的夫君卫清
我在写“安好勿念”的时候
其实是很想念你的,
塞外的风光很好,其实我也是想带你来看看的
如果,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
但我想这样的机会不会有了,
身为卫家人,守卫边关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父亲教我习武起,我便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
这是我的荣耀,也希望会是你的
没有关系的,所有人都知道我在新婚之夜便离开了,你我并无任何接触,
你会很轻易再嫁,
若是找到了好人家,记得来我坟前上柱香
穿得好看些,一定要来呀
若是有了孩子也要跟我讲,
最好是女儿,我也喜欢女儿
这样你就可以给她穿上最漂亮的裙子
满足一下你从小到大的心愿了
要实在不幸是个臭小子
你便教他武艺好了,反正你也擅长,
识文断字你就别教了,耽误人家孩子前程,
你来的时候就别带那个谁了,
夺妻之仇,不共戴天,
我怕我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
好吧,其实我还是很介意的,
一想到我看着长大的姑娘就要嫁给别人,
就恨不得提起我的刀同他打上一场,
杀的他片甲不留
但你千万别犯傻,为我守寡什么的,
一想到你那么一个人
变成哭哭啼啼,痴痴缠缠的深闺怨妇,
更令我寒毛倒竖,
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为我哭一哭的,在我的灵堂上,
我唯一一次见到你哭,还是你母亲去世的那天
我是想过要守着你一辈子的,现在我不能了,
姑娘家的,干嘛那么逞强,事事都要争第一,
偶尔示示弱多好,小姑娘就是要让人宠到天上去的,
你还是温柔点好
我跟父亲商议过了,把卫家的家业留给你,
也写信给了母亲,让她为你置办嫁妆。
唯一的请求,就是希望你替我照顾好母亲,尽为人子女的责任
你一定要原谅我,
原谅我的不辞而别,
原谅我擅自,替你的人生做决定,
念念,我这一生所愿
天下太平,家国安宁,
也愿你一生顺遂,一世无忧,
很遗憾没能好好的跟你说再见,
那就在这里说吧,
再见了,我心爱的姑娘
卫清,下辈子再来见你-
后史书记载:卫清,字念卿,(南棠二十八年——南浔十五年),浔阳(今辽东杭城)人。南朝时期名将、军事家,南宣帝在位时官至大将军,封长安侯。
卫清的首次出征是独闯西戎,揭开安淮之战反败为胜的序幕,曾百战百胜,收复河西、河东地区,同北狄开战时,一意孤行,不尊皇令,满门抄斩。
卫清善于用兵,对将士爱护有加,但为人刚愎自用,不听劝告。
南浔十五年,卫清战死,衣冠冢立于西郊,谥号为“忠”。
软绵绵小说合集 第448章 悬剑
当萧仁走进了城市,才发现城市里的人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样。站在山顶时俯瞰着整个城市的流光溢彩与万家灯火,却鲜有人知道在如此美丽的夜景下,其中究竟掩盖着多少肮脏与龌龊,隐藏着多少祸心和野心。
社会不会变,变得永远是人心。想起爷爷萧玉富曾告诉他:“你的这个仁,不是小人和奸人的人,是仁慈的仁,仁义的仁。”前者是对敌人,后者是对自己身边人。
此后敌对之人心里多了一个奸诈小人,亲近之人萧仁心里一直有个萧仁
改变人心?萧仁还有自知之明,那就只能让我所接触到的人,不敢再轻易生恶。
我要成为他们头顶的一把利剑,落下即制裁。
一旁有人问萧仁,那我们叫什么
“怒目金刚伏魔手持倒悬利剑,悬剑。”清晨,一声鸡鸣如同闹钟一般,叫醒了村庄里村民,也打破了这座处于苏皖交界处村庄的宁静。
村子后面有一片水库,并且靠近古黄河,所以村子里很多农户都种有几亩莲藕地。时值夏天刚好是挖藕的季节。村中陆续亮起了灯光,开始准备一天的劳作。
一位老人也随着这声鸡鸣起身。叫醒了还在睡梦中的孙子:“起床,跑步。”然后利索的穿好衣服,拿着洗漱用品便走出卧室。在老人出去后,那青年也从床上爬了起来,惺忪的耷拉着眼皮一副没有睡醒的模样,摸着衣服就往身上套。等穿好衣服走出门,老人已经洗漱完毕了。青年也不敢再耽误时间,迅速洗漱结束后就跟着爷爷出了自家大门。
清晨跑步这个习惯,除非是雪雨天气道路情况不好以外,其他日子老人从未中断过。村子里接近有600户左右,围绕村子一周差不多有三公里,老人已经坚持了几十年了,虽处花甲之年但身体还很硬朗,几乎就没有出现过感冒发烧。因为农村地区的初高中多为寄宿学校,那青年也仅仅是周末和学校放假期间才跟着爷爷一起跑步,不过整个小学期间却未缺席过。刚开始青年也抱怨过、反抗过,但在被爷爷抽了几皮带以后就老实了。因为爷爷的督促,青年的身体也是壮实的很。
绕村跑了一圈后的爷孙俩脚步放缓,老人一边走一边做着扩胸运动。路上已经有不少村民扛着农具往藕田走,路上遇见也都客气的和老爷子打招呼:“玉富佬,跑完了呀。”对于老人每天早起跑步的坚持,村民们早就习惯了。老爷子的坚持,让他们也很佩服,毕竟不是谁都能坚持几十年。老人笑着回应了一声:“今年藕价怎么样,能余点吗?”“还算不错,比往年能强点”。村民寒暄的说了句:“等藕挖完给你佬送点尝尝。”老人笑着点点头道了声谢,村民也没再多话,说了句我先去地里忙,回见。便转身离开了。老人带着跟在自己身后的孙子,便开始往自家走去。老人叫萧玉富,在抗日时期参过军,曾任某运输连连长,不过却也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兢兢业业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国解放后参加到支援一汽的建设中,随后又投身到支援二汽的行列,随后被提拔为二汽运输科科长,退休后便回到老家生活。老人一共四个孩子,大儿子萧波,在本地做着不大不小的生意,不过却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好像父子俩关系并不是很好。二儿子萧涛,也曾是个军人,在当时因为一些情况被老人从部队叫回了家,却发生意外身亡。女儿萧萍和小儿子萧勇成家后便留在湖北工作。逢年过节时,子女会回到老家来陪两位老人过节。那青年是老人小儿子萧勇所生。因为是长孙,所以被寄予厚望。那青年叫萧仁,关于这个名字,萧仁自己也很纳闷,萧仁?小人?问过爷爷为什么给他起这个名字。不过并没有得到回答。
爷孙俩回到家时,萧仁的奶奶已经做好了早饭,很简单的清粥小菜。吃饭时谁都没有说话,因为老爷子有个规矩:食不言寝不语。萧仁小时候因为这个规矩没少挨敲。老太太时不时的会帮萧仁夹一些他爱吃的小菜放到碗中。老爷子吃饭很快,好像碗里那稀饭冒着的是冷气一样,也不知道是因为军人作风,还是老爷子的喉咙天生就异于常人。放下碗筷后,老爷子慈祥的看着萧仁道:“你明天就开学了,等会去你三大家说一下就不用去帮忙了,该收拾的收拾一下,别明天走的时候慌慌张张的。”萧仁听罢赶忙将碗里的稀饭一口吞下,低着头呼出几口热气,缓了一缓后才开口回话:“知道了,其实也没啥好收拾的。”然后又想起一件事便抬起头看着爷爷:“那个,那我和三大说完,我去找一下白起和他聊会,中午就在他家对付一下,晚点再回来。”老爷子没有拒绝,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了。老太太也叮嘱萧仁:“看看白起家缺不缺什么,要是缺什么,你回来说一声再给他们送过去。”萧仁点头答应,然后和爷爷奶奶说了一声便出门去三大家了。萧仁这位三大叫萧印远,老爷子和萧印远的父亲是亲兄弟。老爷子退休回到家乡后,平日里萧印远对老爷子颇为照顾。收割麦子和水稻时,会送来满满一大袋子的米面。挖莲藕时也会送来很多。平时该出力时,萧印远也没少帮忙。虽然老爷子夫妇俩都有退休工资并不缺少这些,但是萧印远依旧会送。萧印远的其他几位兄弟也会帮忙,只是和萧印远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所以萧仁也和三大一家的关系最为熟络。两家离得不远,萧仁走到三大家门口,他们也已经吃完早饭,三大娘正在洗碗。萧仁和三大娘打了招呼,三大娘也开口问道:“小仁要开学了吧?”“嗯,明天就走,还得收拾收拾,我过来和你们说一下,今天就不帮忙了。”三大娘听了也并不在意:“没事,你一个暑假都来帮忙,马上都快忙完了。”萧仁听后笑了笑说:“那就行,我还得找三大要工资呢。”话音刚落,三大和堂哥从里屋走了出来,佯怒道:“给你个屁工资,天天活没干多少,光带着你哥胡跑了。”三大抽了口烟缓缓吐出说道:“还有事没事,没事赶紧滚蛋,看见你我就头疼。”听到这句话堂哥哈哈大笑。三大转身对着堂哥后脑勺来了一巴掌:“咋滴,说的不是你是吧,笑的跟吃了蜜蜂屎一样。”说完也不再搭理萧仁,独自走到一旁准备农具去了。表哥叫萧明,高中毕业后就没再上学,一来是因为成绩不好没考上大学,二来是他也不是读书的那个料,天天不是逃学就是打架。干脆高中毕业就直接在家务农了。倒是萧明的妹妹萧颖,也就是萧仁的堂姐。在去年考上了南京的一所大学。萧明看着自己父亲离开,贱笑着走到萧仁面前,一把搂住萧仁的脖子就往里屋走:“可以啊大学生。”萧仁努努嘴:“屁的大学生,蒙对了一道题刚好过分数线。而且还是二本有什么好嘚瑟的。”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萧仁本打算第一志愿填写的是体育院校,但是爷爷不同意,后来才改成师范大学,想着以后毕业了,是不是还可以去当个老师什么的。萧明正色道:“可以了,我连三本都没考上呢,不过你怎么想着报考本地的大学啊。”对于这个问题,萧仁想也没想的回了一句离家近啊。萧明想想也是,毕竟家里还有两位老人,周末随时可以回来。萧明好像想到了什么,脸上的表情又恢复到刚才的贱笑:“大学美女多啊,哼哼。”这个哼的尾音拉的老长,其中意思不难理会。萧仁哈哈一笑也不说话,手成爪状然后作握拳状再摊开,如此反复了几次。兄弟俩都笑出了声,只是笑的并不正经,自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随后又和萧明闲聊了一会,便准备自身告辞。萧明也说了句放假就赶紧回来和他聊聊大学的事情,让他也过过大学生的瘾。萧仁自然是满口答应,然后向三大和三大娘说了一声,三大头也没回的说了一句滚蛋,倒是三大娘嘱咐了不少事情。等三大娘说完,萧仁道了谢,便离开去找白起。白起和萧仁同龄,不过白起大三个月。因为家庭原因,白起初中没念完就辍学了,此后就跟着村里的施工队帮别人盖房子,施工队清闲的时候,便帮着别人干农活,有的村民家里田地不少,所以会雇一些劳力。每天早上白起会去给村里的屠户帮忙,负责把宰割以后的猪、羊扛到小车上,方便拉倒集市上卖,开始的时候屠户要给工钱,但是白起不要钱,希望如果有卖剩下的肉,偶尔能给自己割上那么一小块。不过屠户也并没有亏待他,可能是因为身世可怜,也可能是因为白起干活卖力,每一次都会提前给白起割一块,因为这样才让白起家每天都有肉吃。
白起的爷爷在抗战时期就去世了,关于白起的父亲,萧仁听村里的大人们说过,当年有个孩子在水库边上摸田螺时,因为水库边缘长满了青苔,小孩子不慎滑入了水库。一位放羊的老头看见后大声的呼救,白起的父亲听到后赶紧跑了过去,二话不说脱了衣服就跳进去救人,同时也让放羊的老头赶紧回村里喊人,白起的父亲再也没能游上岸。等村里人赶到后,白起的父亲与落水孩子的尸体已经漂在了水面上了。落水孩子的胳膊紧紧的搂着白起父亲的脖子。经此变故后,白起的母亲就痴呆了,天天坐在家门口也不搭理人,眼神呆滞并且嘴里一直在嘀咕,谁也听不清她在说些什么。当时的白起只有三四岁,此后白起就由他奶奶照顾,虽然落水者的家人和其他村民偶尔会送去一些生活用品,但是都是普通的农民,又能帮的了多少呢?就这样,白起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ps:苏鲁皖部分地区,会喊比自己父亲年纪大的叫大大,女性称呼大娘。比父亲年纪小的叫叔叔,女性称呼为婶子
软绵绵小说合集 第449章 明了花雨楼
月光诗人,将月亮挽留诗里
诗人的自私
是
清梦河里游花灯
——
月光诗人,将诗人的名据为己有
诗人的贪婪
是
星辰在檀香枕上舞
——
月光诗人,将黎明染成红色
诗人的固执
是
岁月酒坊里的阵阵清凉
——
月光诗人,是悲喜剧演员麽
诗人的木纳
是
明了花雨楼
软绵绵小说合集 第450章 绝句
《中秋》
蟾宫冷月月如霜,
桂树周围常飘香。
偶见玉兔嫦娥抱,
正当月圆思念长。
.
《心心相印》
月有阴晴圆缺日,
人有悲欢离合时。
世事苦乐谁能知,
但愿你我同生死。
.
《明月寄相思》
蝴蝶追逐成双飞,
鸳鸯嬉戏成对追。
你我日久见深情,
明月共代你我心。
.
《流星雨》
温馨夜空流星雨,
瞬间扫落半空里。
情侣见了都欢喜,
彼此许愿说爱你。
.
《心绪如秋》
一群大雁往南飞,
枯黄落叶随风吹。
偶尔池塘微波起,
荡起涟漪一堆堆。
.
《悲凉秋境》
秋到叶落雁南飞,
芦苇枯黄随风吹。
漫山枫叶已红绯,
寥寥行人不思归。
.
《秋风》
秋风阵阵叶纷飞,
枯黄芦苇随风吹。
一群大雁往南去,
满腔愁思竟为谁?
.
《秋雨》
秋雨绵绵如线牵,
从头而降似针点。
淋到行人衣服上,
几经凉意生哀怨。
.
《秋霜》
秋霜寒寒刺人心,
团团处处如雪晶。
唯有覆盖枫叶上,
枫林漫步心才晴。
.
《秋雾》
秋雾朦朦心也朦,
白茫一片该何从?
人生事事随便过,
雾里看花别太懂!
.
《菊花赞》
饱经多年秋风霜,
待到重阳菊花香。
岁岁年年身高洁,
超然物外世流芳。
.
《绝美佳境》
阳光雨露鸟飞翔,
青草鲜花绿茫茫。
湖光山水白云衬,
整个世界更明亮。
软绵绵小说合集 第451章 不似那时贫
留恋江湖中,应知秋实丰。
华发暗初生,置酒约华佗。
江山峰峰翠,偶有沥雨行。
平夕忆旧知,不似那时贫。
软绵绵小说合集 第452章 晚上
晚上,出门
中午。前一秒运笔如飞,黑中性写出的字迹没有丝毫异常;不出三个字,笔画的含墨量急剧下降,大片飞白取代了清晰的黑字,最终纸上只剩凹陷的划痕,而笔尖再也写不出一个笔画来。
没水了啊,换支笔芯去。我习惯性抓过我专放笔芯的纸盒——竟空了!网课上久了,这情况有些陌生。反应了几秒我才想到,这时我是要出门,西转,遛达,去街上的文具店里,再搞一堆笔芯屯着。啊,那是“很久”以前我的经常性工作。今晚又要出去了,不知道文具店开没开门?
我有点爱走神,借着语文作业“逍遥游”的气息,神驰天外。
出门(上学除外),通常是好玩儿的。这个“门”的范围很大了。我在晚上“出”过很多地方的门。
先记起来的是小城的图书馆。这是我心里为数不多的“净土”之一。白色小楼,绿树环绕,人少,安静,离家远。我秋冬时节的周日常独自坐公交去,写一下午作业。
图书馆的门平平无奇,让人记不住它长什么样,只记得是那种随处可见的、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推开的玻璃门。晚上一出门会有点凉风溜进来,看天已是黑了。从人行道往公交站走,小道两边都是树,风吹起来,沙沙的响声很好听。我有一次开着外放听歌,小路漆黑无人,我放歌给我自个儿听,放歌给树听,特爽。
走着走着路右边靠近马路,有一条几步长的小径,穿过那些树,通到马路边的公交站。走过去,车流声没了树的遮挡,骤然大了几倍,汽车一辆又一辆飞驰而过,“刷——!刷——!”地响。楼房的灯光晃着眼,公交站台的人们在说话。我从寂静中来而成了嘈杂的一员,或者我离开寂静而回到了嘈杂中去,总之反正是我走到站台开始等公交。
手机揣兜,心情大好,仰头一轮明月,月光洒在树叶子上,好像月光落在树上摇碎了,碎成一树沙沙的清响。
下一个可写的“门”是画室的门。我学画画七八年了,上初中后每周五晚上去画三个小时,有时是素描有时是色彩。画室就在一栋居民楼的五楼过道尽头,画室里面散放着三脚画架、沾了颜料或铅笔印的画板、或长毛或不长毛的颜料盒、紫色或蓝色的喷水小瓶、形态各异的石膏像、果蔬碗盘之类的静物模型、高矮参差的板凳和椅子等等。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点——“自由散漫”。上课时学生进度不一,统一的讲课很少,各画各的。因而画室总是在一片窸窸窣窣的声响里沉默着,偶尔老师会颇有激情地点评几句,而总能说到点儿上。如此画到九点就算下课,画室里响起洗画笔、洗调色盘、洗海绵、装画板、收画架、洗手和说话的声音。
伴着“老师再见”的话音推门而出。那扇门也就是普通的一扇木门,深棕色的,带点酒红,有凹陷进去的花纹,银色把手。推开门有点费力,不同于图书馆门,画室门转起来有些涩,会出现吱扭吱扭的声音。这扇门让你想到调色盘上(也许还有板凳上)干掉的颜料,布满铅笔灰的酸痛的手。
出门的一瞬间,看见的往往是漆黑的走廊、左边窗户透进来的光,还有左前方不远处楼梯口昏暗温和的灯光。走廊的空气静了下来,凉了下来。一手拎着水壶,我颠颠颠小跑下楼,感觉身体非常轻快。我享受这种轻快的感觉,它让我感受到有力的心跳、鲜活的青春。楼下等着的,会是母亲或父亲,没准还有一袋鸡排或是麻辣烫。
此刻,地上是暖黄的路灯和未打烊的服装店的灯。天上是一片墨色,带点蓝或灰,点缀着细小的星粒。每到这时天空都显得非常温柔,好像在盈盈地笑着,低头看这一地的烟火气。
我又想到另一次去文具店的经历,但我已经懒得赘述了。那天傍晚雨过天晴,小城的天上飘着五颜六色的云,像彩缎子,像棉花糖,美极了。晚上仍有水洼,落满叶子,映着月光。撩开文具店门帘出来,连门口的黄狗都没有惊动。我在路灯下走回家,心里爱死了这座城市。
晚上出门真的很好玩儿。据说情感是可以从情绪累积而成的,一想还真是,每次晚上出门我几乎都很快乐,记忆里全是些晚风啊,路灯啊,夜空啊,星星月亮啊……充满俗套的浪漫,但真的很美好。
我突然想到,以后我打算晚上出门时,我也许会在在心里说道:我要预定晚风、路灯、夜空和星月,希望老天爷准时送达。
软绵绵小说合集 第453章 不惜一切
“我不惜一切,放弃一切,踏破虚空,只为让这份执守不再只是局限于我对你的思念和回忆.......497年,真是让你久等了,我,这就来找你”
......
每一天都本该是平常的一天,但也有可能因为,某人一个任性而为的举动,牵连数以万计的人,也有可能因为他人顶不住压力选择结束自己亦或者他人的生命,更有可能因为使命感,一群默默无闻却又敢于无私奉献的人前赴后继的去挽救他人的错误与生命,甚至有可能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轻易的去做一个恶人,但想要去做英雄,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的英雄,那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行动力,今天,也会是一群人因为某个人肆意而为的举动去强制将他们人生轨道上列车本该行驶的方向转向未知,即使这个未知有可能意味着不平凡,意味着更多的选择,但对于他们每个人来说,那也是不公的,他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毫无选择的权利下就这样被剥夺了原本的生活,那些本该平常的日子将不再平常,那些不平常的日子却只能慢慢变得平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