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崇祯当庭发下了圣旨,凡在京七品以上官员一律为国捐资,这笔钱会记录在册,将来国库有钱便会一一还上。
圣旨中还要求每个大臣说出一位有能力从家乡捐钱的土豪的名字。
崇祯也起了带头作用,当天从内帑中把银子拨了出来,很是痛快。
午门前,京官们排了几条长长的队伍。
最前面是一张长长的桌案,桌案前站着几个执笔的小太监,京官们一个个排队来捐款,搞得颇有点后世行政大厅中排队办事的样子。
虽然群臣纷纷响应,但捐款如潮的场景并没有出现,恰恰与之相反,排队的大臣们一个个满脸的不乐意,更像是来要账的。
“姚大人,您腰缠万贯,您先来!”
“谁说我家财万贯,我家穷的都解不开锅了”
“周大人,要不您先来”
见几个内阁大臣在那推来推去的,王承恩有些看不下去了,清了清嗓子道:“按品佚官职一个个来!”
内阁首辅薛国观第一个站出来,他在文华殿就说过,要带个头,捐个一万两,现在二话不说捐了一万两。
第二位是杨嗣昌,他说道:“列为同仁都知道,本官家贫,眷属众多,但是本官愿意把全部存银,包括闺女的嫁妆
第345章 准备抄家的崇祯
王承恩拿着捐款簿慢慢的踱进了文华,脸上满头冒汗。
这一本册子递上去,就怕皇爷扛不住,万一来个急怒攻心,把头疼的老毛病激起来,那就罪过了。
但这差事终究是躲不过的,崇祯又派人来催,王承恩只好硬着头皮交捐款簿放在了御案上,等待着皇爷的雷霆震怒。
崇祯拿起那份捐款簿,盯着纸面足足看了有一刻钟,这大大的出乎了王承恩的预料,皇爷居然没发作
崇祯拿着捐款簿缓缓起,在内踱了几步,最终停下来,在牙缝中挤出一句话:“簿上之人,皆可杀!”
短短数字,听得王承恩心惊跳,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再次看向崇祯手中握着的捐款簿时,顿时吓了一跳,仿佛看到的是生死簿......
王承恩以头触底,道:“皇爷慎言啊,您要是杀了他们,那是白白成就了那些贼子的名声,坏的是皇爷的一世圣明啊......”
崇祯冷笑连连,声音中带着一股寒意:“这些就是朕的臣子,大明的好臣子啊!”
崇祯越想越是愤怒,京师七品以上的京官最起码有数百近千人,二十万两的总捐资,平摊到每个人上也不过二百余两。
官员贪腐之事,他是知道的,国事艰难,这次的捐款更是以户部的名义借的,以后要还的,这些官员居然还这般作为,真是不知死活!
崇祯冷不丁的问道:“太子在江南时,是怎么筹集军饷的”
王承恩回道:“太子下,一是屯田收粮,二是......二是查抄贪官.......”
“抄家是吗难道朕不会吗”崇祯的声音陡然高了起来,道:“王承恩!”
“老奴在......”
“让你的人带着的朕的旨意,按照名单挨家挨户的再去借一次,除了翰林院那些清水衙门,凡是有实权的衙门,七品以上一千两,四品以上三千两,二品以上一万两,一个子都不能少!”
“再让东厂的人,对没有按照标准捐资的官员,一个个去查,查到贪腐,直接锁拿!”
“老奴遵旨!”王承恩哆哆嗦嗦的退了出去。
崇祯看向外,喊道:“吴孟明!”
“卑职在!”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应声而来。
崇祯从龙案上拿出一份名单,缓缓道:“你亲自带一批锦衣卫去趟山西,调查名单上的这些商人.......”
........
接下来的几里,京师内上演了太监上门服务的大戏,几乎所有京官府上都分配两个太监,皇城内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太监,上万的太监管够。
百官们很生气,虽然暗地里不知道骂了多少难听的话,但表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足的,大臣们纷纷表示自己的满腔国血,可惜实在没钱,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户部的一位堂官甚至到街上变卖府中家具,抛售房产,以证真“穷”,《皇明时报》猎奇版当即报道了此事。
“官老爷竟然当街卖甩卖家财”
“光天化之下居然有此等稀奇之事,真是千古罕见啊,走,见见世面去!”
一时间,北京城中大街小巷人流量暴增,都赶着去前门大街围观看闹。
只见那户部堂官在大街上练摊,摊位上摆满了锅碗瓢盆,旁边还有个牌子:急售府邸,价格面议。
大一票人围着那户部的堂官嬉嬉笑笑,指指点点,就差个手机拍照发朋友圈了。
尽管摊位前的人流量这么大,但始终无人肯买,准确的说是无人敢买,谁要是买了,将来不得被这些当官的给折腾死
折腾了半天,做买卖的堂官无事,反倒是住进那堂官家bi)银子的太监被众臣联手弹劾了,奏本如雪片一般飞入文华。
崇祯一下子懵了,为了平息群臣愤怒,不得不下旨斥责了那个蹲点的太监。
崇祯毕竟也不是刚登基的新皇,被路了这么多年,自己也会些路,他不仅没有收回“借钱”的旨意,还下旨申斥了那个甩卖家财的户部官员,并告诉众臣,这种丢人现眼的事决不许再发生!
岂料那户部官员却上书陈述冤,挥洒着进士应有的文采,句句感人至深,说家中是真没有多余的钱了,为了朝廷甩卖家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最后崇祯被bi)的没办法,也不敢落一个
第346章 大明第一抠门货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文华殿中,崇祯看着太监们的捐款簿,满意的点了点头。
还是家奴靠谱,一下子就拿出了三十多万两银子,几十个人的捐款远远高出了上千官员的总量。
崇祯再度看了一遍名单,忽然问道:“王承恩,你一个人捐了五万两,哪来这么多银子”
王承恩垂手道:“回禀皇爷,老奴老奴从万历朝时就开始攒银子。”
崇祯呵呵一笑道:“我就说嘛,你一直在司礼监办差,不像王之心经常出宫采购,怎么会有贪腐的机会,一看就是廉洁之人,朕只是好奇问问,你不要紧张。”
王承恩砰的一声跪倒在地,热泪盈眶道:“皇爷其实其实老奴也贪啊,老奴的府中足有几十万两银子啊!”
“嗯”崇祯惊的从龙椅上站起,呆呆的问:“怎么回事”
王承恩俯首道:“老奴以前觉得,世上万物,父母妻儿不可靠,兄弟朋友不可靠,只有银子最可靠,老奴进入司礼监后,那些官员隔三差五的就给老奴行贿送银子”
崇祯将手中一摞奏本扔向大骂道:“混账,你真给朕丢人!”
王承恩俯首道:“皇爷,老奴也曾经拒绝过啊,人家送了五千两银子,老奴不收,第二天人家又送了一万两,老奴还是不收,第三天人家又送了五万两”
“人家不相信老奴廉洁,觉得老奴嫌少,甚至会觉得老奴有意针对他,暗中整治他,不然这个老阉奴怎么连银子都不要呢”
王承恩继续道:“皇爷,行贿受贿固然是罪过,但要是老奴不做,老奴就无立身之地了啊,老奴今天认罪,实在是不愿再欺瞒皇爷了”
“大奸,大奸!你真是气死朕了!”
崇祯很愤怒,他实在是没想到,跟着自己二十年的内侍太监居然是个大贪!
王承恩跪伏在地,久久不语,他不敢告诉皇帝,他这些年贪的远远不止这些,其他太监们所贪的银钱也远远不是表面这些,其数目多到他不敢说
御前太监韩三上前道:“皇爷,薛阁老请求觐见。”
崇祯余怒未消,看向趴在地上的王承恩道:“滚下去好好反省!”
薛国观曾向皇太子保证过后勤无忧,稳定好后方,现在后勤出了问题,他也不好交代。
虽然银子是凑了一百多万两,但他仍然不放心,前线二十几万大军,一个月的开销就有六七十万两,一百多万两根本顶不住。
如果战事拖个一年半载的,后面怎么办呢皇太子所说的从江南运粮的事情已经不现实了,奸商们为了发国难财,已经把江南的粮价炒了数倍。
拿钱办事一向是薛国观极为重视的为官原则,不管怎么样,这后勤工作,他一要做好,不为别的,只为皇太子的一句话:要么封侯,要么断头
薛国观再次向崇祯皇帝提出了一个可行的建议:皇亲国戚们很有钱,让他们也捐!
崇祯一琢磨,觉得这事靠谱,皇亲国戚属于食利阶层,是天底下唯一不需要干活就白白拿钱的人,他们大多传承了数代,家族底蕴极为深厚,找他们要钱,准行!
百官们还在抵制捐款,崇祯决定换个套路,从周皇后的父亲周国丈那入手,让他给百官做个表率。
只要嘉定伯周奎带了头,别的皇亲国戚也不好意思不给钱,到时候凑个几百万两银子还不是小意思
想到这里,崇祯立马安排了御前太监徐高去办这件事,徐高脸皮厚,脑子也灵活,应该没问题。
第二日一早,太监徐高就领旨出宫前往嘉定伯的府上了。
周府中,周国丈正开
心的在库房里清点着银锭子的数目,他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这种大块金银沉甸甸的手感。
“这做人呢,就该像这金砖一样,稳重!”说完周奎放下手中的大金砖,不辞辛劳的又连续清点了二十个存金锭的库房,还有四十个存银锭的库房。
当他来到近日新建的库房,看着还未装上金银显得空荡荡的架子时,周奎心中有种说不尽的悲凉,一种绝望的情绪浮现在心头。
他叹息道:“世道真是艰难,这金银可真难赚啊!”
此时,周奎的心就像这空荡荡的库房一样的空虚,甚至响起了当年在大街上摆摊算命时的艰苦日子。
正当这个忧郁的老头伤感之际,突然听说宫中来人了,周奎大喜,心中暗道:“莫非是皇帝女婿体谅老丈人赚钱不易,又有赏赐了”
想到这里,周奎脚不沾地的出门迎接,临走还不忘让家丁们把库房给看好了,连只蚊子都不准放进院子里。
&
第346章 大明第一抠门货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文华殿中,崇祯看着太监们的捐款簿,满意的点了点头。
还是家奴靠谱,一下子就拿出了三十多万两银子,几十个人的捐款远远高出了上千官员的总量。
崇祯再度看了一遍名单,忽然问道:“王承恩,你一个人捐了五万两,哪来这么多银子”
王承恩垂手道:“回禀皇爷,老奴老奴从万历朝时就开始攒银子。”
崇祯呵呵一笑道:“我就说嘛,你一直在司礼监办差,不像王之心经常出宫采购,怎么会有贪腐的机会,一看就是廉洁之人,朕只是好奇问问,你不要紧张。”
王承恩砰的一声跪倒在地,热泪盈眶道:“皇爷其实其实老奴也贪啊,老奴的府中足有几十万两银子啊!”
“嗯”崇祯惊的从龙椅上站起,呆呆的问:“怎么回事”
王承恩俯首道:“老奴以前觉得,世上万物,父母妻儿不可靠,兄弟朋友不可靠,只有银子最可靠,老奴进入司礼监后,那些官员隔三差五的就给老奴行贿送银子”
崇祯将手中一摞奏本扔向大骂道:“混账,你真给朕丢人!”
王承恩俯首道:“皇爷,老奴也曾经拒绝过啊,人家送了五千两银子,老奴不收,第二天人家又送了一万两,老奴还是不收,第三天人家又送了五万两”
“人家不相信老奴廉洁,觉得老奴嫌少,甚至会觉得老奴有意针对他,暗中整治他,不然这个老阉奴怎么连银子都不要呢”
王承恩继续道:“皇爷,行贿受贿固然是罪过,但要是老奴不做,老奴就无立身之地了啊,老奴今天认罪,实在是不愿再欺瞒皇爷了”
“大奸,大奸!你真是气死朕了!”
崇祯很愤怒,他实在是没想到,跟着自己二十年的内侍太监居然是个大贪!
王承恩跪伏在地,久久不语,他不敢告诉皇帝,他这些年贪的远远不止这些,其他太监们所贪的银钱也远远不是表面这些,其数目多到他不敢说
御前太监韩三上前道:“皇爷,薛阁老请求觐见。”
崇祯余怒未消,看向趴在地上的王承恩道:“滚下去好好反省!”
薛国观曾向皇太子保证过后勤无忧,稳定好后方,现在后勤出了问题,他也不好交代。
虽然银子是凑了一百多万两,但他仍然不放心,前线二十几万大军,一个月的开销就有六七十万两,一百多万两根本顶不住。
如果战事拖个一年半载的,后面怎么办呢皇太子所说的从江南运粮的事情已经不现实了,奸商们为了发国难财,已经把江南的粮价炒了数倍。
拿钱办事一向是薛国观极为重视的为官原则,不管怎么样,这后勤工作,他一要做好,不为别的,只为皇太子的一句话:要么封侯,要么断头
薛国观再次向崇祯皇帝提出了一个可行的建议:皇亲国戚们很有钱,让他们也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