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洪武四大案,是明太祖朱元璋消灭认为对朝廷有威胁的人、整顿吏治、惩治贪污而策划的著名四大事件或屠杀。

    其中空印案诛杀数百名相关官员,郭桓案不详,胡惟庸案前后共诛杀三万余人,蓝玉案被诛连杀戮者逾一万五千人。

    直到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各路大军已经全盘掌控江南数省,这半个月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心惊肉跳,又有多少人鼓掌称赞。

    对罢课的士人学生而言,他们更是惶恐万状,赶赴金陵大会的上万士子几乎被被屠戮一空,朱慈烺镇压他们的名义是叛乱、谋逆,子孙十八代内禁止如朝为官。

    听闻皇太子颁布令旨,所有参与罢课抗税的学生,五代之内不准为官,不仅自己失去了仕途,连子孙后代都不能为官。

    虽然自己比那些被杀掉的士子运气好,但这样的规定比杀了他们更令之痛不欲生。

    朱慈烺不按常理出牌的的雷霆手段,使得所有反抗新政的势力化为灰烬,之前声势浩大的抗税活动更城了一场笑话。

    上元节时,整个江南各地都恢复了太平,被屠戮的各府街道上干干净净的,地上的血迹也被衙役们清洗一空,街道上时而有三五成队的甲士来回巡逻。

    让所有百姓惊喜的是,那些关闭的商铺重新开张了,价格动乱前还低了一倍,听闻是皇太子下令所有商家全部降价,胆敢加价者一律抄没店铺。

    剩下的商人们不忧反喜,皇太子不仅以双倍价格补偿自己在动乱中的损失,还下令各府建立纪念碑,纪念那些动乱中被乱民杀掉的商人,还赐他们“大明优秀商人”的称号。

    朱慈烺的种种安抚善后工作,使得受到波及的商人们感觉自己没有白白支持新政。

    朱慈烺抄了那么多士绅和富商的家,这些补偿在他眼里都是毛毛雨啦!

    苏州府各城各街,到处都是吆喝的商铺伙计,他们在铺子前高声招揽生意。

    周围的百姓们蜂拥前去购买过节的肉食物品,人人脸上都是眉欢眼笑的,有人还不时叫骂一声:“那些狗日的奸商,还敢哄抬物价,这不,被抄家了吧!”

    这些日子,抗税的奸商们不仅明面罢市,还暗中出售货物,将物价哄抬了几十倍,有的甚至有价无市。

    过年本就需要大量的食物,平时百姓们因为天灾过的本就艰难,买米买盐都要精打细算,被这么一折腾,连过年都不痛快了,自然抱怨极大。

    如今乱起旋灭,又有充足便宜的货物供应,各地百姓的心一下子定下来,纷纷称赞皇太子的果决,至于那些之乎者也的读书人,死了便死了吧,反正对自己这些小民影响不大。

    扬州城内,刚刚从老家结束丁忧准备回南京报道的史可法,正一脸蒙圈的看着周围的环境。

    听闻江南各地动乱,扬州府也是动乱的中心,史可法从河南老家匆匆赶往扬州,一路上考虑着是支持新政还是支持东林同僚们的反抗。

    当他来到扬州城时,以为抗税示威活动还在,结果看到了满街都是面露笑容的百姓们,所有人都是规规矩矩的排队购物,没有丝毫争抢,时不时的还骂那些东林士人不知天高地厚,妄图对抗新政。

    史可




第470章 烧毁东林书院
    来到乾清宫正殿,朱慈烺坐在黄绢铺就的龙案上,批复着各地送上来的公文。

    半个时辰后,朱慈烺伸了个懒腰,心中盘算这收拾漕运和盐商,重新将盐利划分一下,给盐税的大头握在手中。

    大盐商们背后的勋贵官员后台都倒了,他们就是想闹腾没那个本事了,朱慈烺暗暗惋惜,没有机会抄了那帮大盐商的家。

    经过锦衣卫一道接一道的上菜,在漕运码头刺杀朱大典的李大海多次自杀不成,终于扛不住交代了所有,李廷表顺藤摸瓜审了一连串的人,最终找出了幕后的主使,魏国公等南京勋贵。

    龙案一侧整整齐齐摆着的一排免死铁券,这是勋贵们的家人在逼宫第二日就送来了,想要救下自家的当家人。

    免死铁券其制如瓦,规格不同,向魏国公等公爵得到的是制式最大,高一尺,宽一尺六寸五分,侯爵的略小,伯爵得到的最小。

    朱慈烺瞥向这些老古董,淡淡一笑,这玩意只能免死一次,现在加上逼宫的罪名,想弄死这些南京勋贵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

    朱慈烺也按照规矩,拥有免死铁券就免死了一人,至于免谁,不是你说了算,而是我说了算!逼宫可是谋逆大罪,全家抄斩的那种,随便免死一个就行了。

    不过朱慈烺显得非常仁慈大度,虽然抄了那些勋贵的家,但并没有诛他们的九族。

    除了逼宫的魏国公等勋贵,其家族余者可以花钱买命,嫡出的一百万两银子一条命,庶出的四十万两一条命。

    朱慈烺为他们搞了几个套餐,比如三个嫡出加两个庶出,只需三百五万两,省三十万两;五个嫡出加五个庶子,五百万两,相当于白送五个庶子.......

    还有其他组合套餐,如嫡出加小妾组合,庶出加小妾组合......

    朱慈烺虽然抄了他们的家,但这些勋贵世家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隐藏的资产还是有很多的,甚至比明面上要多。

    这些钱不能不要,不拿就是天理不容了!

    魏国公、抚宁侯等一干勋贵,朱慈烺计划在二月初二,去神烈山孝陵祭拜太祖朱元璋时一起处决了。

    去年二月初二,他在京师处决了一帮北京勋贵,今年周年庆正好送他们下去见见面,唠唠嗑。

    思绪间,值日太监抱着一沓公文出现在乾清宫殿外,道:“殿下,礼部左侍郎杨士聪求见。”

    朱慈烺淡淡道:“让他进来吧。”

    杨士聪应声轻轻走近乾清宫,立刻拜倒行了个大礼。

    他担心自己正旦朝贺时表现不佳,在皇太子面前失宠,于是准备来补救一下。

    “说吧,什么事。”朱慈烺没有抬头,继续批阅奏本,淡淡道。

    杨士聪一惊,更觉得自己来对了,很有必要补救一下。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道:“殿下,为了继续加大对江南的文化管控,臣提议将东林书院乃至复社定性为反动组织,勒令各地社团立即取消,社员强制退出,如有反抗,轻则革除功名,重则发配受灾区接受改造。”

    朱慈烺讶然的抬起头,暗道这杨士聪挺狠呀自己都不敢这么浪,他倒是真敢说,不怕李邦华、冒襄等复社出身的人找他麻烦

    虽然冒襄、黄宗羲等复社出身的人支持新政,但要是有人提议解除复社,心中肯定会不痛快,他们一直觉得复社是爱国组织,要是被定为反动了,那他们的脸往哪搁

    李邦华、史可法等人也都和东林书院有关系,有着同样的想法。

    杨士聪深知朱慈烺想要彻底解决东南士子,又见他对着提议感兴趣,顿时来劲了,接着道:“不仅如此,臣还建议烧掉东林书院,取缔东林和复社下的所有报社!”

    朱慈烺意味深长道:“你不怕江南士子狗急跳墙,临死反扑”

    杨士聪暗道,东林和复社那些反对新政的士子都被你杀的差不多了,我还怕个毛啊!

    不过在朝的几个东林党和复社出身的官员确实不好交代,被他们敌视也是必然的,但为了自己的前程,皇太子的抱负,杨士聪决定豁出去了!

    他坚定的点头道:“臣不怕!为了太子殿下,臣愿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果然,皇太子笑了,还笑的很开心!杨士聪心中大定。

    朱慈烺笑道:“杨卿不愧是跟了本宫数年的老臣,深得孤心,也是个能臣,不惧困难,不畏人言!”

    杨士聪连忙拜倒,大呼道:“臣愿为殿下效死,为殿下扫除一切障碍!”

    &



第471章 神烈山祭孝陵、送血食
    朱慈烺镇压江南抗税商人、地主和士子后,又顺便清洗了一遍勾结商人的官员。

    当地士绅豪强,多与当地官员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张家和吴家,他们支持的商贾势力更是垄断了南直隶各处不少产业,没有官商勾结就不会闹出这么大的乱子。

    朱慈烺以雷霆手段将这些人连根拔起后,命人将张溥、钱谦益以及一众勾结商人、地主的官员全部押到了南京。

    余下一些没被砍杀的士子商人,或是砍残了的,虽也参与了此事,还有偷税漏税,转嫁田亩赋税的恶行,但朱慈烺法外施恩,没有杀他们。

    朱慈烺断了他们后人为官的路,又对他们家族进行了一系列的重金罚款,少则百万两,多则数百万两,直罚的他们倾家荡产,这才还了他们的自由。

    那些人劫后余生,很多人嚎啕大哭了起来,不仅痛痛快快的交了罚款,还在家设宴欢天喜地的敲锣打鼓庆祝,有的人还专门借钱请了说唱之人满街宣传新政的好处、太子的仁慈。

    自那后,整个江南风向大变,到处是一片歌颂朱慈烺仁德的声音,让朱慈烺颇为惊讶,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年正月二十日,朱慈烺颁布告示,于二月初二在神烈山孝陵祭拜太祖皇帝,南直隶所有四品以上文武官员必须全部到齐。

    朱慈烺刚以霹雳手段镇压民乱,便立即举行祭拜孝陵,接到邀请的人都是忐忑不安,不知皇太子接下来又有什么事

    南直隶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接到通知后皆是不敢怠慢,虽然时间有些紧迫,但他们还是快马加鞭赶往南京。

    二月一日,南京城吏部大堂官员云集,很多人都排到了大院外,官员之间打招呼的声音不断,很多人还一口一个皇太子圣明。

    朱慈烺淡然一笑,在自己的强硬态度下,又将他们杀怕了,这些人终于还是老实了。

    如此也好,只需要提高他们的俸禄,再按照凤阳府的模式设置公款,就会大大减少贪腐,对于听话认真执行新政的官员,适当的提拔,便可使这些官员与自己一条心。

    新式科举和教育选拔出的人才还需要时间成长,等几年后,朱慈烺便可换掉大多迂腐的官员,让年轻人们到各地为官,推行强国之策。

    二月初二,南京皇城东北方的神烈山明孝陵。

    神烈山又称为紫金山或钟山,正德皇帝驾崩无嗣,嘉靖皇帝从藩王继承大宝,经过大礼仪之争后,下诏改钟山为神烈山。

    神烈山钟阜龙蟠,拔地而起,形似盘曲的巨龙,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陵墓便坐落在此,山北还有中山王徐达之墓、开平王常遇春之墓、岐阳王李文忠之墓。

    明孝陵远比朱慈烺后世看到的规模更大,格局更严谨,就像处于山清水秀的一座小城,占地极广,丝毫不输于南京紫禁城。

    朱慈烺多少有些了解,明孝陵代表着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明清两代五百余年二十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都是按照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的。

    有明一代,南京明孝陵一直是祖宗根本之地,备受尊崇,每岁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国之大事,均需遣勋戚大臣祭告。

    此时的神烈山人山人海,不仅有三万天武军整齐列阵,还有数千名文武官员,以及数千名孝陵卫亲军。

    按理说皇帝亲军应该是拱卫皇帝的,是个很好的职业,然而孝陵卫确是守墓的,整日只能和陵墓打交道,一辈子也见不到活着的皇帝。

    负责主持祭祀的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韩赞周被朱慈烺架空后,只能在孝陵打发时间了,也多亏了在孝陵弄弄祭品,没有卷入勋贵逼宫案中



第472章 史上最狠暴君
    孝陵方城明楼前。

    一队队天武军和锦衣卫将逼宫的南京勋贵、罢市商人、抗税士子、杀税监的工人首领、官绅勾结的贪官全部押解而来。

    明楼前的广场上,锦衣卫将一道道传说中的刑具抬了上来,直看得周围的数千官员惊骇不已,他们都意识到了朱慈烺接下来想干嘛了。

    朱慈烺扫视着这上千名不知好歹的阶下囚,他走到钱谦益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道:“钱谦益,喜欢水吗”

    钱谦益不知道朱慈烺为何这么问,还以为是让自己品析孝陵周围的山水,连忙回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此处碧水青山,东流水回,非常壮丽!”

    他接着道:“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罪臣非常喜欢水。”

    钱谦益先是将孝陵风景夸了一遍,又引经据典,将自己比喻成脏东西,借着对水的评价来委婉诉求朱慈烺能宽恕他,不能一味打杀,使得君王身处孤立的位置。

    朱慈烺如何听不出的他的意思,他冷哼道:“屁话真多,既然喜欢,那就在这受死吧!”

    他吩咐锦衣卫道:“将他吊起来,用水刑好生伺候!”

    朱慈烺是绝不会放过钱谦益的,历史上这位大爷在清军兵临南京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被钱谦益硬拖回来。

    没过几天,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清军统帅多铎迎降,也不嫌雨水太凉了。

    眼下是正月,南京的室外温度零下几度,加上小冰河时期带来的寒潮,比后世冷多了。

    钱谦益听说太子要用水刑折磨自己,连忙匍匐在地上,声泪俱下地哭诉告饶道:“殿下饶命啊!罪臣知错了!”

    数名行刑的锦衣卫抓住钱谦益的头发,将其拖到一个大水缸前,捆住双腿倒着吊挂在木架上。

    “殿下饶.....”

    钱谦益一句话还未喊完,便被锦衣卫松开绳索,猛的一头扎进水缸里,顿时双手乱划,双脚乱登,水缸里的水损失气泡连连翻滚这。

    约莫过了二十秒,执行的锦衣卫才将绳索拉高,钱谦益被吊倒在空中,脸色红白相间,连连咳嗽。

    还未等他缓过一口气,便再次一头扎进水缸里,这次的时间比较长,多达三十秒。

    如此反复几下,钱谦益经过痉挛式的挣扎,饱尝难以忍受的痛苦后渐渐丧失了意识,也不像之前那般挥手蹬脚的闹腾了。

    锦衣卫的水刑效率很高,在水里还投放了德庄火锅专用的辣椒粉,凡享用锦衣卫水刑的人,百分之八十都会开口屈服,说出审讯人想要知道的一切,刺杀朱大典的李大海就在这种享受中说出了一切。

    没翻腾多久,钱谦益便再无动静,凉凉了。

    接下来,锦衣卫对数百名勾结商人的贪官进行了剥皮实草,这是锦衣卫最拿手的刑法,也是太祖朱元璋最喜欢的刑法。

    掌刑的锦衣卫剥的时候很利索,一副享受的模样,像是在加工艺术品,看着周围的官员们心惊胆战的,一个个腿脚都变得不利索了。
1...137138139140141...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