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朱慈烺收了笑容,提足了底气用铿锵有力的声调说道:“趁着正旦朝贺,本宫有几件重要的国策要与众臣工共商,从崇祯十四年起,本宫打算在江南各省继续大力推行新政,刷新吏治,沿着太祖、成祖二帝开创的文治武功,弘扬我大明的祖宗圣德,振数百年之颓风,造一代盛极之世。”

    朱慈烺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着,他长篇宏论,侃侃而谈,讲得不慌不忙,也讲得淋漓尽至,只是奉天殿中没有人说话,大殿中静得可怕。

    所有人都有些愣住了,暗道外面因反对新政已经炸锅了,你不找我们商量应对之策,还要继续大力推行这是什么路数

    朱慈烺见他们全都一言不发,看向抚宁侯朱国弼,笑道:“抚宁侯,本宫让漕运改走海运的事情,你们漕运衙门拟好了没有”.

    自从明成祖迁都北京以来,北京的粮食供应,一直依赖于大运河上的漕运,然而一条运河从南到北,从地方到中枢,从漕丁运兵到户部尚书、内阁大佬,不知道多少人在这上面分肥。

    按照朝廷的规定,每年从江南往北京运粮八百万石,沿途各种莫名其妙的耗费将近三千万石,加上那修缮运河、维护水闸的花销,早已压得江南的百姓喘不过气来,朱慈烺早就有意整治漕运。

    对于太子不按常理的出牌,抚宁侯朱国弼有些懵,不过此事既然牵扯到勋贵的钱袋子,他自然是要大大的反对。

    朱国弼道:“回太子殿下,臣等和各衙门的人议了一天,大家的意见是这件事难处太多,不宜实行。”

    户部尚书张国维不敢苟同,当即站出来道:“改漕运为海运,运输成本和沿途耗费将会大大减少,江南百姓的负担也就会大大减少,此举造福民生,善莫大焉,如何不宜实行!”

    朱国弼瞥了他一眼,嘿嘿作笑道:“远在嘉靖朝戚继光平定倭寇,海疆恢复平静之后,就不断有官员在朝堂上提议将漕运改为海运。

    世宗皇帝就这种提议曾说过,兴一利不如去一弊,增一事不如省一事,自古漕运都是走大运河,若是改走海上,恐怕会出现许多麻烦。”

    朱慈烺冷笑,嘉靖朝确实有很多人提议漕运改海运,然而这一切倡议最终都是石沉大海,上千里的运河漕运,近百万人牵扯其中,每年有几千万石粮食可供分润,面对几千万两银子的巨大而稳定的收益,有谁愿意去改变又有谁敢触碰

    哪怕江南的东林党掌控了南明朝政,他们背后的金主乃是江南的缙绅富商集团,而不是江南的小民农户,漕运对江南百姓盘剥吸血得再狠,对于擅长偷税漏税的他们也影响不大,自然没有什么改变的动力。

    就是因为这种利益集团的存在,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哪怕是晚晴时蒸汽轮船到处游,火车到处跑,漕运依然在运行,二十世纪初大运河因为淤塞得根本不能行船,又逢义和团之乱、八国联军侵华,清廷赔了数亿两白银,实在拿不出治河经费了,这才不顾一众官吏们的幽怨眼神,毅然废止了漕运。

    丢了饭碗的漕帮从此变成了青帮,有的改行去闯荡上海滩,有的去投靠孙中山成了革命党,在日后的辛亥革命之中,这些下岗纤夫




第462章 勋贵逼宫(二)为盟主九幽o加更
    参加朝贺的官员中,对朱慈烺所谓的新政,所谓的改革,并不是全都赞成和拥护的,想要借这个场合闹出点事来的,更是大有人在。

    有官员暗道魏国公真是好样的,他敢带这个头,自然就有人附和,看吧,好戏要开场了!

    朱慈烺冷眼看着一群七嘴八舌的勋贵,也正想借机来个大摸底,看看到底有哪些阴奉阳违之人。

    他冷笑一声,看向抚宁侯朱国弼,道:“你说新政乃乱国之策本宫不适合在南京监国”

    朱慈烺站起身来,洪声道:“本宫今日不妨告诉在场的诸位,任何人,不管是谁,胆敢干扰新政的推行,本宫绝不让步绝不姑息,哪怕是得罪全天下的士子,本宫也在所不惜!”

    奉天殿中一阵哗然,立刻有官员跳出来高声喊道:“这哪里是在征询建议哪里是在求贤求谏太子殿下分明是不让人说话嘛!”

    朱慈烺抬头看了看他,道:“你是何人”

    那名官员道:“臣乃礼部右侍郎龚鼎孳!”

    好家伙,原来是与钱谦益并称“江左三大家”的龚鼎孳,这一个个降清的狗东西跳出来的真是时候啊!

    正当朱慈烺准备说话之时,龚鼎孳抢先说话了:“殿下以武将维护法纪,天武军更是如虎狼,强征赋,硬开荒,小户走四方,大户心惶惶,臣不明白,殿下私德不淑,何来的公义”

    魏国公和抚宁侯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二人都心领神会,知道东林党人也如期发难了,现在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勋贵和东林人强势施压,定能把太子整的六神无主,赶出江南!

    那些什么新政本就不得人心,引起士绅官员们的恐慌,只要现在加把劲,再让百官反对,到时大家蜂拥而起,在众怒难犯的当口,不怕皇太子不服软,接下来会是什么样子,他们俩连想都不敢去想,那将是多么令人开怀,令人心花怒放的事啊!

    魏国公徐弘基的目光直射朱慈烺,大声说道:“我大明列祖列宗励精图治,苦心经营这一片江山社稷,殿下还未当上皇帝,就生出如此多的事端,这不是朝廷不幸吗”

    抚宁侯朱国弼立马接上话茬道:“殿下将读书人全都得罪了,以至于士子罢考天下震惊,殿下竟然在贡院斩杀士子,人心如何不失”

    李岩一见这形势来得不善,他出班奏说:“殿下,朝会是有制度的,只能一个个地说,怎么能这么多人都上来呢”

    朱慈烺摆了摆手道:“无妨,让他们说!”

    工部尚书熊明遇把心一横,从百官中率先站了出来,道:“臣有本要奏!”

    朱慈烺听见这一声,把脸转了过来,盯住熊明遇看了很久才说:“怎么你也想出面了既然如此,那你把心里想的全都倒出来吧!”

    熊明遇在一刹那间似乎是有点胆怯,但话既然已经出口,也就没了余地,他只好走上前道:“殿下强为逆行,废除千百年来士绅的特权,以至于天下士绅人心惶惶,政局如何不乱”

    他又道:“圣人说,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士为四民之首,没有了士绅的支持,大明的江山社稷如何能稳固呢”

    一些东林党的官员们看到了这势头,也都一齐站起身来说:“臣等也有本要奏!”

    朱慈烺扫了众人一眼,拳头紧握,脸色变得越发的阴沉。

    反对新政的南京官员们早已聚集着力量,准备作最后的一拼,哪怕是拼个鱼死网破,从此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了。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站了出来,大声说道:“请殿下废除新政,恢复祖制!”

    朱慈烺缓缓松开拳头,饶有兴趣的看着他道:“连本宫的东宫侍讲都跳出来了,如此,就是本宫想不同意也不成了”

    &



第463章 就你这种货色也敢逼宫?(为盟主九幽o加更)
    徐弘基呵呵笑道:“殿下,这话臣就听不明白了,从来都是太子殿下想杀谁就杀,想抓谁就抓,做臣子的能保住这条性命就不错了,哪敢有什么想法。”

    朱慈烺道:“魏国公果然是深藏不露啊!你们以为,勾结了工部尚书,调兵逼宫就可以逼迫本宫就范”

    徐弘基见太子无助的样子,顿时心情大好,道:“不敢当,臣等也是学殿下在京师所为,臣这样做也是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着想!”

    赵之龙更是哈哈一笑,道:“现在南京京营数万将士也和我等一个心思,请殿下能够鉴纳臣的忠言,不要动不动就以兵刑相加,更别做出违反祖制的事情,以免自误!”

    右班数十位的勋贵大臣们纷纷附和,一个个精神抖擞,显得格外刺激。

    吴伟业说道:“臣觉得他们所说的很有道理,请殿下降下令旨,废除新政,让大家过个好年!”

    朱慈烺厉声驳斥道:“有理有什么理你有的是大地主,大豪绅的理!你以为本宫不知道是你那族叔吴步举在煽动商人罢市”

    吴伟业一惊,见矛盾无法缓和,只得高声道:“殿下的这些新政难道要杀富济贫”

    “哈哈哈哈……”朱慈烺仰天大笑,道:“说得好!本宫就是要铲除乱根,创一代清平之世!”

    勋贵和官员们纷纷一怔,以为太子被气疯了,心中感到一阵悲哀。

    突然,朱慈烺止住了笑声,站起身来,在御座前来回走动,似乎对别人,又似乎对自己说:“本宫就是这样的太子,就是这样的铁血!既然上天让我降临在这乱世,生来就是大明储君,本宫就要把这万里山河治理得固若金汤,把那些祸国殃民之人杀的明明白白!谁若敢挡在本宫面前,那就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说完,他转身向配殿猛然喝道:“来人!将逼宫的乱臣贼子全部拿下!”

    众勋贵和文武官员们大惊,这才惊异的发现,一千多名勇卫营亲卫正荷戈持枪,杀气腾腾的从奉天殿两侧的东西配殿涌了出来。

    不多时,奉天殿外紧接着响起了一阵阵排铳之声,不时还有巨大的爆炸声响起,惹得殿中众人一阵惊呼,动起刀枪来,自己的小命还会保得住吗

    魏国公指着将整个大殿围起来的勇卫营,惊慌道:“勇卫营不是出了皇城去救火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

    朱慈烺冷然道:“就你这种货色也敢逼宫你会逼宫吗”

    抚宁侯朱国弼大声道:“你别得意忘形,我们南京京营数万将士已经入城了,胜负还未知晓!”

    “是吗”朱慈烺渐渐恢复了情绪,不冷不热道:“徐盛,去将他们带上来!”

    “是!”徐盛走到偏殿那,冲殿外大喝道:“将他们带上来!”

    一队天武军押送着几名身穿盔甲的将军走了进来,并呵斥道:“跪下!”

    魏国公一看,这几个将军不就是自己掌管的京营和后军都督府的参将吗

    紧接着,赵景麟、徐青山、戚广阳等一众天武军将军大步走入奉天殿,“哗”的一声行礼,道“末将见过太子殿下!”

    赵景麟大声道:“末将奉旨从江宁调两万天武军,已将谋逆乱军尽数缴械看押!”

    魏国公惊恐道:“不可能!我的人马卯时才入的城,你们怎么可能提前得到消息赶来!”

    他猛然看向右班的一众勋贵,咬牙切齿道:“是谁在告密”

    站在右班的勋贵官员们人人惶恐着,纷纷摇头表示自己没有告密,同时互相盯着对方,想要找出那个吃里扒外的告密之人。

    朱慈烺淡淡道:“别问了,不是他们告的密。”

    他看向魏国公笑道:“擒贼先擒王,先制住本宫,再报知朝廷,再以爵位封赏天武军统兵大将,魏国公的想法真是挺有意思的!”

    朱慈烺一招手,立时有一名锦衣卫走出,从怀里掏出一幅画,上面画的正是昨夜徐弘基拨翻烛火谋划的一幕,画的右侧还写了几行小字,是勋贵们的一些重要谈话。。

    一众勋贵看清画上内容后,皆是毛骨悚然,要知



第464章 大收网
    奉天殿中,勇卫营亲卫们呼喝连连,将一个个勋贵和官员按倒强行拖走。

    右班的勋贵和官员们全懵逼了,直到现在他们才知道,这他娘就是皇太子的阴谋啊,先是假装势弱,再装作愤怒无助,实则是想将反对者一网打尽!

    吴伟业等人心中发苦,遇到如此奸诈的太子,想哭的心情都有了。

    杨士聪也好不到哪去,双腿有些打颤,幸好在关键时刻站对了队伍,不然自己也会像右边那帮人的下场一样......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整个奉天殿中空出了一大片,也渐渐安静了下来。

    殿中余者各人都沉默了,暗道皇太子下的一盘好大棋,这魄力真强啊,只是不知道接下来他会如何处理商人罢市和士子云集栖霞山举行金陵大会的事。

    朱慈烺像是看出了他们内心的疑问,他站起来身来,微笑道:“外面又是罢市又是举行大会,这声势闹得惊天动地的,丝毫不弱于这殿中之势。”

    他在御座前缓缓踱步,淡淡道:“一帮为了自己私利的东西,他们以为本宫不敢动手如此跳出来也好,正好一次性杀个干干净净!”

    朱慈烺的话让殿中众臣一惊,皇太子的手段过于激烈了些,若是这样行事恐怕日后天下难以治理啊。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道:“殿下,依臣只见,还是只惩罚为首之人即可,不宜大动干戈啊!”

    户部尚书张国维也道:“臣觉得,惩首恶,余者宽释,如此既能表达殿下推行新政的决心,也能显出殿下仁慈之心,不至于得罪江南士子和商人。”

    李邦华和张国维都是东林党人,根基也都在江南,不过他们二人心中将朝廷和百姓放在首位,远比那些一心私利、献媚金主的东林人高尚的多。

    朱慈烺谋划良久,想将东林党的势力连根拔起,如何会轻易作罢

    他淡淡道:“本宫这些年杀的人也不少,效果也还不错,自本宫到这江南之地,已经尽最大的努力克制,想通过温和的手段进行革新,奈何私利贼子太多,不思恩泽,越发的猖獗!”

    朱慈烺忽然冷声道:“既然如此,本宫只能再次扬起屠刀,以雷霆之势破开云日,杀他个天翻地覆,杀他个朗朗乾坤!”

    他高声喝道:“徐盛!发出信号,令各地天武军全部出动,开始收网!我要让这天下人看看,敢与本宫作对,会有何种悲惨的下场!”

    朱慈烺的话听得天武军几个将领热血沸腾,徐盛迅速领命,派人将早已准备好的几笼军用信鸽全部放飞,传递调兵军令。

    .......

    栖霞山,古称摄山,素有“六朝胜迹”之称,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在明代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栖霞山三面环山,东有龙山;西有虎山,北临长江,山上植物种类极多,尤以枫香为主,每到深秋,山中漫山红遍,犹如晚霞栖落,蔚为壮观。

    栖霞山三峰之一的凤翔峰,此时正举行一场盛大的士子集会,人数过万,号称金陵大会。

    自复社创始人张溥发布《金陵反税公揭》后,立即引起了江南各地反对新政士子们的响应,加上东林党魁钱谦益传出话要亲身莅临金陵大会,更加壮大了金陵大会的声势。

    直至今日,栖霞山周围来自江南各地舟车至者过万人,山下停满了密密麻麻的马车,北面的长江上停满了轴船,声势浩大,实乃罕见!

    金陵大会上,张溥和钱谦益站在万人石上登高一呼,群起响应,呼声震天。




第465章 血染长江水
    栖霞山凤翔峰,上万天武军将集会的士子团团围住,李少游拨开人群走了进来。

    钱谦益见又是这厮,顿时喝道:“姓李的,你带兵前来,所谓何事”
1...135136137138139...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