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进攻怀柔的清军急忙救援进攻顺义的清军,周遇吉不敌,无奈领残部撤退,顺义城最终被攻陷,城池陷落,知县上官荩,游击将军治国器,都指挥苏时雨,训导陈所蕴几人尽数战死,百姓财帛被掳获一空。

    顺义城的位置十分的重要,此次陷落使京师极为动荡,由于言官的不断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张凤翼自度不能免罪,于是每日服用大黄药求死。

    在朝会之上,朱慈烺请命领兵收复顺义,那些投靠朱慈烺的“忠臣”们在略微一迟疑后也纷纷响应,声援朱慈烺。

    温体仁当场反对,并提议让黄得功领勇卫营出兵,颇有些拉拢黄得功等勇卫营将官的意思。

    以副总兵身份站在武将班次中的黄得功咧嘴一笑,道:“多谢首辅大人抬爱,不过呢,勇卫营前两次大战都是皇太子亲自指挥,战术什么的也是最新战术,若是让末将领兵冲锋倒是没问题,至于这指挥嘛,还是算了。”

    黄得功的当面拒绝让温体仁很没面子,他轻哼了一声后便不再说话了。

    听黄得功这么说,原本也有这种心思的崇祯也是无奈,同时他心中已经知道,这勇卫营算是被太子套走了。

    这个时候,杨廷麟提议道:“启奏陛下,顺义距离京师只有半天的路程,陛下御驾亲征最好。”

    这话一出,朝堂上顿时炸锅了,有胆大的大臣直言道:大明的皇帝还能御驾亲征忘记土木堡之变了

    杨廷麟反驳道:“正德十二年,蒙古数万大军侵犯边关,我朝武宗正德皇帝亲率数万军队迎敌,我军被蒙古大军分割包围,武宗皇帝亲自率军救援,这才让我军解围。”

    “武宗皇帝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还亲手杀敌一人,这极大地鼓舞了大军士气,最终才有了应州大捷,陛下应效仿武宗皇帝,御驾亲征!”

    崇祯听他这么一说,有些心动了,不过想想京营那帮玩意,还是算了吧,免得再搞出一次土木堡,那他这辈子算是毁了。

    见崇祯面露难色,群臣又指着自己大骂,杨廷麟毫不慌张,又不急不缓的奏道:“陛下御驾亲征固然最好,然陛下心系社稷,需居中指挥,因此臣建议皇太子代替陛下出征。”

    好家伙,这杨廷麟挺鸡贼啊,搞半天这是想皇太子出征啊,朝臣们纷纷暗骂杨廷麟的无耻。

    崇祯心中也微微有些怒意,不过他对这帮文臣的节奏还算了解,因此并没有迁怒杨廷麟,他看向




第九十七章 神机营
    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在北京城驻扎了七十二卫,被称为京营。

    京师三大营,分别是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三千营后被改名为神枢营,三大营主要驻扎在德胜门和安定门外,被称为大教场,万历年间,京营以安全为名,被调往城内驻扎。

    皇太子代天子亲征的圣旨下达后,神机营和神枢营开始准备着出征的事宜,京师各衙门也都忙碌了起来,准备着后勤和粮草。

    因战事紧急,又非远征,因此出征日期拟定在两日后,朱慈烺在领旨的当天就迫不及待的视察了三大营。

    当朱慈烺到了勇卫营驻地宣布了出征的消息后,勇卫营全营将士发出了一阵铺天盖地的欢呼声,巨大的声浪令驻扎在周围的其他各营心惊不已。

    从勇卫营大营出来后,朱慈烺又去了神机营和神枢营,神机营的驻地与勇卫营并不远,驻扎在太液池南面,与勇卫营一南一北巩固着紫禁城的安全。

    神机营的大名朱慈烺早已如雷贯耳,它是大明建国初期建立的,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是世界上最早的炮兵部队,开启了世界火器部队的先河。

    明成祖朱棣亲征漠北的时候,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神机营也成为明军的一个重要兵种。

    自永乐朝以后,神机营就是明军中的金疙瘩,大明有什么新式火器,都先交于神机营使用,如佛郎机,红夷大炮,迅雷铳、鲁密铳等。

    可惜了当时这样一支先进的军队,不论是技术还是经验都超过同时期所有国家,最终在土木堡几乎全军覆没了。

    朱慈烺心中在沉思,也不知道如今的神机营战斗力如何了。

    当朱慈烺来到神机营大营后,发现大营中旌旗林立,盔明甲亮,官兵齐呼千岁,原来神机营将官早就知道他要来视察了。

    朱慈烺见神机营将士个个人高马大、白白净净的,心中略微有些满意,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

    不过他马上又郁闷了,为什么后世历史上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了,神机营一枪没放就散了呢

    神机营参将是个四十岁左右的高大男子,名叫汪万年,是个勋贵子弟,他身穿精良的甲叶,说话很好听,在朱慈烺面前吹嘘着神机营的强横。

    朱慈烺打断了这个大嘴巴子的话,忽然问道:“目前神机营有多少将士”

    听到这个问题,汪万年不复刚刚吹嘘时的风采,变得有些支支吾吾:“回殿下,额定五千人,目前有四千多人.......”

    朱慈烺皱了皱眉头,道:“好好说,到底有多少能动的活人”

    汪万年硬着头皮老实道:“回殿下,不到四千人......”

    “那就是三千人了。”

    “殿下,不止有......”

    朱慈烺打断了他话,问道:“神机营中使用哪些火器”

    汪万年听皇太子的语气并没有责备的意思,这才轻呼了一口气,又恢复了之前的得意之色,道:“回殿下,神机营的火器那是妥妥的天下第一,光是神威大将军炮就有二十门,红夷大炮也有一百三十门,大中佛朗机炮更多,有二百五十六门,虎蹲炮四百余门,另有还有数百架火箭车和神火飞鸦,火铳兵配的都是青一色的鲁密铳,对了,还有上百个架迅雷铳......”

    “这么多”朱慈烺惊呼了一声。

    他原以为自己的勇卫营火器配置不比神机营差,没想到却是差了十多倍啊,勇卫营的炮兵营和神机营比完全就是做小买卖的遇到老财主啊。

    朱慈烺继续问:“你说的这些都能用质量上有没有什么问题”

    汪万年刚刚像个机关枪一样极其兴奋的说了半天,结果一听这话,顿时又焉了,还有些惊慌。

    朱慈烺见他这番,心里有数了,但还是道:“实话实说,马上就要出征了,如果你敢谎报,日后误了军情,本宫定会砍你的脑袋!”

    汪万年忽然感觉脖子一凉,只得哭丧着脸老老实实地道:“火炮的质量都还可以.......至于火铳兵用的火铳,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朱慈烺皱眉道:“兵仗局不是已经保质保量的生产火铳了吗怎么神机营没去兵仗局那领火铳吗”

    听朱慈烺这么一说,汪万年明显一愣,随后感觉受了天大的委屈,小声嘟哝道:“殿下,现在兵仗局的火铳都是优先紧着勇卫营装备.......压根不给我们,我们只能用那些老旧的火铳......”



第九十八章 出征
    八月二十日上午,北安门前,旌旗猎猎,马蹄隆隆,口号军鼓响应。

    朱慈烺骑在白色战马之上,穿着一身金色战甲,系着大红披风,腰佩精巧宝剑,在他的身后是勇卫营的一众将官,他们皆身披精甲,气宇轩昂。

    曹化淳也紧跟着朱慈烺身后,他作为监军,主要是监督粮饷,核记功过,在他旁边是他的小弟卢九德。

    勇卫营的方阵在大军最中间,士兵们站在广场上整齐肃穆,个个甲胄齐全,意气风发。

    勇卫营的两翼是神机营和神枢营,对于勇卫营居中,没有人有意见,不说勇卫营现在是朱慈烺的嫡系,就算按照大明皇帝亲征,三大营的部署也是这样。

    神机营和神枢营的将士也最大的特点就是脸白,盔甲亮,他们大都是勋贵子弟,平日操练也稀松,个个保养的都挺好。

    神机营参将汪万年,头戴着云翅盔,穿着长身罩甲,他的甲叶很是讲究,似乎最新涂刷过,在太阳照耀下,亮光可鉴。

    神枢营的军阵中,清一色的头顶凤翅盔,手持眉尖刀,身穿扎甲,鱼鳞甲,山文甲,腰间一张宝雕弓,胯下一匹骏马。

    神枢营左副将是个三十多岁的将军,名叫张世泽,是英国公张之极的长子,此次由他亲自率神枢营五千骑兵随御驾出征。

    两大营中的许多勋贵子弟第一次出外作战,他们个个兴致勃勃,脸上洋溢着迷人的笑容,想象着跟随太子爷建功立业,为家族再镀一层金。

    在德胜门的两侧,布满了簇拥围观的人群,他们向出征的大军呼唤着,很是热情。

    辰时一刻(上午七点),崇祯皇帝的大驾卤簿自北安门出来,大驾卤簿是皇帝出行时专用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车驾仪仗队,以十二匹马拉着,周围密密麻麻的排满了各种旗帜。

    日月旗、**风雷旗、五星旗、北斗旗一、五岳旗、四渎旗、青龙、白虎、朱雀、神武旗,天鹿、天马旗、二十八宿旗等等,数之不尽,这些都代表着皇帝的威严。

    大驾卤簿之后,跟随的文武百官们,见皇帝的大驾卤簿出现,北安门周围响起了山呼万岁之声,声音如排山倒海般响起,令人震撼。

    崇祯皇帝从大驾卤簿走出,他一身戎装,策马而行,来到大军面前为大军壮行,教坊司开始演奏炎精开运之曲。

    军阵中,曹化淳高呼道:“吾皇万岁!”

    所有将士齐呼:“万岁!万岁!”

    崇祯见欢腾的大军心情激动,忍不住开口道:“大明,万胜!”

    无数士兵举起兵器,大声吼道:“万胜!万胜!”

    在大乐之中,京师百姓的欢送之下,朱慈烺策马走到天子仪仗之前,率勇卫营、神机营、神枢营三大营一万四千余人从德胜门出京师,向顺义进发。

    朱慈烺率领大军离开京师之后,走了一个多时辰,也就十几里路,三大营人马的差距立刻就显了出来。

    八月的天气依旧炎热,在太阳出来慢慢拔高后,温度也越来越高,神机营的士兵才走了一个时辰就已经汗流浃背,张口粗喘,队伍秩序早已混乱了。

    有的士兵热的受不了还把头盔摘掉,也有人把盔甲脱去,放在拉火炮的车上,边走边抱怨着天气太热不是人过的。

    “将军,找个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下吧,弟兄们受不了了!”有不少勋贵子弟叫道。

    汪万年怒道:“混账,这才走多远就嚷着不行了你看看人家勇卫营的,身上不仅穿着几层甲还挂着火铳,人家怎么没人叫苦”

    神机营的士兵一个个看向勇卫营的队伍,见他们人人虽也汗流浃背,但面容显得颇为轻松,丝毫没有抱怨的声音发出。

    “他们不是人吗怎么不怕热,不怕累”有神机营的炮兵嘀咕道。

    汪万年看着神机营将士们一个个都低头搭脑精神不振的样子,心中无奈,这群少爷兵都不知道多久没训练了。

    他虽然掌管神机营,但平日里也不好严令要求营中将官每日操练,那样太得罪人了,大家都是勋贵之后,没必要搞的那么僵。

    神枢营到是轻松很多,他们人人身骑战马,慢悠悠的跟在队伍后面,有些士兵还有闲



第九十九章 惨遭打脸的鞑子
    在行军途中,前方的龙骧夜不收向朱慈烺报告,攻占顺义的清兵并不是阿济格的镶白旗人马,而是阿巴泰的正蓝旗人马。

    夜不收已经打探清楚,这支清军只有三千兵力,有一个甲喇的满洲正蓝旗和一个甲喇的八旗蒙古兵,算是八旗军中战斗力中上的实力。

    原本是四个甲喇六千人马,另外两个甲喇的八旗汉军在上次进攻顺义城时被周遇吉的周字营打残了,他们在怀柔清军的增援下才拿下顺义城。

    听了夜不收的汇报之后,朱慈烺点点头,三千的鞑子兵,就当给勇卫营上个开胃菜吧。

    朱慈烺并不担心怀柔方面的清军援救,怀柔在顺义东北方,他的勇卫营在顺义西南方,就算鞑子救援,也对他无法构成两面包抄,至于暗中绕两翼和抄后面,龙骧夜不收可不是吃素的。

    他现在唯一但心的是清军会在顺义城驻守不战,攻城战的损失太大,勇卫营也承受不了这个损失。

    不过朱慈烺猜想,清军应该会出城作战,鞑子一向以野战著称,极不擅长守城,而且以鞑子的骄狂性子来说,被动守城很不符合他们的作战风格。

    朱慈烺认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夺回顺义他有相当的把握。

    在顺义城外五里外修整了半个时辰后,朱慈烺立刻整军出发,直扑顺义城。

    目前勇卫营距离顺义城太近了,仅有四里路,在顺义城周围游走的清兵探马终于发现了勇卫营的行踪,迅速回城报告城外有一支明军准备攻打顺义。

    攻下顺义城的主将叫布占,是正蓝旗一名梅勒章京,他听闻探马回报有一支不知死活的明军敢主动向他所部发起进攻,他差点笑岔了气。

    “希望这股明军能好好的打上一场,否则这次旅行真是太无趣了。”布占开心的说道。

    自从六月底入关以来,他们大清兵一向所向无敌,一路上的明军见了都望风而逃,仅仅遇到几次顽强的抵抗,比如说顺义城,对于这种顽强抵抗的明国人,他们一向是破城后放手屠杀。

    如此顺利的进军,布占觉得有些无趣了,他喜欢在战场上纵马驰骋拼杀的感觉,那种把长枪刺进敌人身体的感觉很美妙。

    可惜,周围的明军根本不敢与清军交战,杀那些毫无还手能力的老百姓更是感觉索然无味,现在有一支明军敢主动送上门来,布占内心很是欢喜。

    他甚至希望这部明军的战斗力强一些,能和自己痛快战上一场,别像那个密云总兵李重镇那样,一打就跑了。

    布占怀着这种心态,兴冲冲的带着顺义城中的三千八旗兵倾巢而出,向勇卫营的方向杀了过来。

    朱慈烺收到消息之后,也是十分高兴,清军的立动出击,避免了勇卫营打攻城战,他立刻下令,勇卫营全军列阵,准备迎战清军。

    在距离顺义城四里外的一片空阔旷野上,勇卫营已经列好了阵,依然是线列阵。

    与之前唯一不同的是,勇卫营的最前阵,几十门火炮排成了一排,红夷大炮和各型佛朗机炮都有,炮兵营的士兵列成一排站在各自火炮的前面,将火炮遮住。

    在勇卫营列好阵的时候,清军的人马已经杀到,打头阵的是一千满洲正蓝旗骑兵和一千蒙古骑兵,他们策马挥舞着马刀大声吼叫着,很是狂野。

    两千名骑兵冲锋的气势很足,战场上响起了一阵纷乱的马蹄声,他们排列成一个锥形阵,向勇卫营的战阵疯狂推进,想借助战马的冲力给对面的明军致命的一击。

    当清军骑兵距离勇卫营战阵有三百步的时候,只见明军最前面的一排士兵忽然整体向后撤去,布占以为这是明军害怕了,要临阵脱逃,顿时疯狂的哈哈大笑。
1...2526272829...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