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此时的诏狱戒备森严,有着数十重锦衣卫守护着,朱慈烺一行人即便带着东宫的印玺也需要一层层的检查。

    “诏狱一向这么严吗”朱慈烺问向身边的李廷表。

    李廷表道:“不是,平日里戒备虽严,却也不像现在,现在这些守卫都是这两日才布防的,主要是诏狱里来了个大人物,陛下亲自下旨照顾他.....”

    朱慈烺好奇道:“谁啊脸这么大”

    李廷表道:“高迎祥!”

    “他已经到了”朱慈烺心中微惊,他平日帮忙翻阅奏章,据孙传庭所报押解高迎祥的大军最少还要一天才能到京,没想到却提前几日就已经暗中送到京城了。

    随后转念一想,这皇帝老子还真是谨慎,生怕高迎祥出了意外,被人劫走。

    “原本有这位大爷在,诏狱近期不再收新人了,卑职费了好大的劲才将那八个汉奸大管事安排进了诏狱......”李廷表有些抱怨。

    朱慈烺笑道:“哦那还是因为本宫的面子,你才给这几个汉奸开后门的”

    &nbs




第八十九章 百官议论
    寅时一刻(凌晨三点),西城区的各个府上渐渐亮起了光亮,京官们准备着今日的早朝。

    内阁首辅温体仁的轿子从府中抬出,他透过轿帘四处打量着漆黑的道路,然而整条街只有轿夫的脚步声,静的可怕。

    各个街道上的血迹早被清理的差不多了,像是没发生似的。

    “去打听下今夜发生了什么。”轿子中的温体仁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在午门前,前来早朝的官员们越来越多,一些人在等待开启宫本的时候,纷纷议论着夜里发生的事情。

    “夜里究竟怎么回事”

    “好像是锦衣卫在抓人.......”

    “骆养性那狗东西又想做什么”

    骆养性:“......”

    虽然这几个议论的官员距离骆养性有不短的距离,不过凌晨时分,周围都比较安静,即便隔着老远都隐隐能听到对面的谈话。

    骆养性脸色十分难看,锦衣卫有这么大的行动,他居然完全不知情!不仅不知道,还他妈的被人误会是自己搞的事

    肯定是那个李廷表,这李廷表平日里对自己百依百顺的,没想到将他耍了!

    骆养性极为恼怒,被李廷表耍了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锦衣卫今夜这么大行动,这么嚣张,这么拉风,居然没有他的参与!

    骆养性仿佛错过了几亿两白银,心中更加恨透了李廷表,同时在盘算着如何收拾他。

    午门前的一个官员低声叫道:“清楚了,本官的家丁刚刚打探到的消息,说皇太子昨夜二更时下令勇卫营和锦衣卫捉拿几家晋商,声称是他们通敌卖国......”

    “那帮商人不是在东城吗那我们西城这边是怎么回事杨大人和刘大人等人可都不见了,他们也通敌了”

    “据说他们是受贿,被抓进了诏狱......”

    听到诏狱,很多官员不说话了,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降临。

    “首辅大人不说点什么吗”

    听着周围朝臣的议论,左都御史唐世济缓缓开口,语气中暗藏着怒火,他忽然声色俱厉道:“皇太子他想干什么”

    唐世济很生气,夜里他的管家刚出门打探消息,就被锦衣卫的人给当街弄死了。

    唐世济的这句话丝毫没有隐藏,声音之大,使得午门前的所有官员都听到了,他们先是一愣,随即再度交头接耳,不过余光却是不时的瞟向温体仁,耳朵也竖的老高,想听听首辅大人如何表态。

    温体仁微闭着双眼,装出了九分逼的模样,道:“目前能指挥得了锦衣卫的只有陛下和皇太子,不过以陛下的性格,断然是做不出这种事情的......”

    他语气虽然平淡,但那内中的话语,却是不言而喻,直指皇太子。

    许多官员齐齐看向单独站在一边的骆养性,眼中厌恶之色毫不掩饰,这个特务头子,越看越不顺眼。

    骆养性心中极为的郁闷,关老子什么事老子的府门在夜里都被人堵了,老子也是受害者好不好

    唐世济怒道:“皇太子昨夜派锦衣卫把京师搞得人心惶惶,他眼中还有朝廷,还有君父吗”

    御史中的老大发话了,一些都察院的御史言官们纷纷慷慨激昂发表自己的演说。

    “太祖皇帝对士绅优待,皇太子却肆无忌惮的对付那些富商,真是过份!”

    “皇太子虽年幼,但表现出的性格太过残暴了,昔日杀成国公、光时亨、还在良乡城中杀了一千多个乱民,年纪轻轻就如此冷酷,日后为帝,只怕又是一个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杀人不眨眼啊.......”

    “那又有什么办法,陛下每日处理朝政都带着皇太子,每次召见我等也必让皇太子在旁听政学习



第九十章 懵逼的御史
    一名都察院的御史高声痛斥皇太子在夜里的谋逆行径,反正不管怎么说,他就是要把朱慈烺往谋逆上面扯。

    朱慈烺对此报以嗤笑,道:“本宫谋逆你的脑子是不是出了毛病没钱治了八大晋商勾结建奴,证据确凿。”

    这名言官被当众羞辱更为的恼怒,在那子曰之乎者也的长篇大论,数落着朱慈烺擅杀朝廷命官的罪孽,气得御座上的崇祯脸色铁青。

    朱慈烺只是冷冷一笑道:“父皇陛下令我不得动四品以上的官员,本宫已经很给你们面子了,别给脸不要脸!”

    这名言官恼怒道:“殿下何意,这是要怀疑我等与那卖国晋商勾结不成”

    朱慈烺来到他的面前,瞥了他一眼,问:“你叫什么名字”

    这名言官哼了一声,甚至还嚣张的掂了掂脚,道:“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卫单,难不成殿下也想杀了我不成”

    朱慈烺没有理他,只是伸手在怀里摸了摸,又掏了掏,百官们纷纷好奇的看向这位皇太子,不知道他在找什么,崇祯也是好奇。

    不多久,众人只见皇太子从怀里掏出一大叠文书,打开后足足有一米多长。

    朱慈烺在文书上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这个卫单的名字。

    朱慈烺瞥了这名御史一眼,开口念道:“卫单,天启四年进士,崇祯二年为户部主事,崇祯六年进为都察院右佥御史,三年以来,共上参劾奏章一百二十道,共计弹劾过大小官员四十三人。”

    朱慈烺停了下来,有些惊讶的看着这位姓卫的御史,暗道这货挺牛啊,这简直就是逮谁日谁!

    卫单听到别人念着自己的战绩,自然的昂了昂首,显得颇为自豪,干了三年御史,要是不上个百八十道的参劾奏章,出门都不好意思跟同僚打招呼。

    看这名御史嘚瑟的样子,朱慈烺心中暗笑,等会就让你哭,他继续念道:“崇祯七年,卫单托管家卫无双在外城购买一处府第,价值五千三百两白银;崇祯八年,卫单的父亲卫大路在东城新太仓开了三家粮铺,价值九千两白银;

    崇祯九年,卫单的妻子于氏在西城鸣玉坊盘下一处高档玉石店,价值两万六千两白银,此外,卫单在老家山西运城有田地三千亩,府苑两座,商铺七间......”

    原本心中颇为得意的卫单,在听闻朱慈烺念出这些事情后,眼都直了,心中顿时凉了一截,越听越心惊。

    御座上的崇祯猛拍扶手,震的自己右手发麻却也顾不上,他大怒道:“卫单!你这些银钱从何而来!”

    自己的老底都被揭了出来,卫单自知再无侥幸,只能跪伏在地,浑身颤抖不语。

    朱慈烺道:“父皇陛下,这卫单祖籍山西,在他中举人的时候就已经被八大晋商收买了,每年奸商们送他的银子可是丰富的很呢,所以他才一直替那几家汉奸说话。”

    看着跪在地上不语的卫单,崇祯知道他已经认罪了,心头怒气更盛,怒道:“右佥御史卫单,贪腐严重,欺君罔上!着锦衣卫抄其家,将卫单按太祖高皇帝定下的标准剥皮实草,悬于西市!”

    卫单闻言,脑子一下子懵掉了,真个人都瘫在了地上,屎尿更是搞的满袍子都是。

    刑部左侍郎奏道:“陛下,剥皮之刑已被祖训禁止,万不可再实行了呀!”

    “剥!还要先砍了头再剥皮!谁再求情同罪!”崇祯怒吼道,吓得百官们再也不敢劝阻了。

    朱慈烺心中好笑,这皇帝老子的演技还真是不错,这真是一个被皇位耽误的演员。

    剥皮实草,就是把人皮整个剥下,往皮里填草,做成人皮



第九十一章 落幕
    看着这份要命的文书被烧,许多大臣虽然不知道文书里有没有自己的名字,但还是暗中松了一口气。

    御座上的崇祯只是静静的看着朱慈烺装逼,心中暗暗点了点头,表示对这操作颇为满意。

    手里有料,就会让群臣惊慌,容易遭他们集火,把证据当场烧了,才会让大臣们安心,同时也对他们震慑了一番,对晋商一事的处理也减少了许多障碍。

    反正该抓的人都抓了,该定罪的跑也跑不掉,如果不出意外,现在就差收尾了。

    见朝会上众臣皆闭口不言,崇祯皇帝这才令王承恩宣读对通敌晋商以及受贿官员的处置,王承恩手持圣旨,高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山西籍商人范永山、黄云财,王二宙.......等八人,贿赂官员,私通奴贼,贩卖国朝情报,其罪当诛......”

    随后王承恩又拿了一份圣旨,宣读着京城中受八大晋商贿赂官员的名字和罪责,崇祯只挑出了其中几个看不顺眼的杀了头,其他大多数是革职查办,蹲大牢。

    在这两份圣旨宣读完毕后,崇祯这才道:“这是朕发出的中旨,内阁如果没意见的话就以圣旨的名义发出去吧!”

    中旨皇帝没有通过内阁自己发出的旨意,没有通过朝廷认证,人家不认可他就是一道废纸,连宫门都出不去。

    真正的圣旨,才是朝廷正式下达的诏书,是经过皇帝与朝廷共同认可的,并在朝廷备案,具备极强的法律效力。

    温体仁等百官见皇帝连圣旨都准备好了,心中顿时都有数了,看着旨意上的名字,皇帝应该是想把事控制在底层,让范永斗这些八大家的管事背锅,并不想触动山西的士绅群体,对朝廷官员的处理也是控制在四品官员以下。

    既然皇帝这么识相,也已经拿出了诚意,那他们也没必要在这件事上死磕,反正倒霉的是那些下官,八大晋商也没倒台,只不过在京城换个代言人而已。

    几位内阁大臣纷纷表示没问题,然后开始走程序,原本让温党和言官们准备爆破的大事就这么被生生的按下了。

    温体仁等人心中憋屈不已,好好的一张牌被打的稀烂,几人找了半天原因,都觉得是败在了皇太子的情报上,虽然皇太子极力声称是调查晋商时发现的官员受贿证据,但温体仁等人怎么可能相信!

    他们坚持认定朱慈烺的手中肯定掌握着类似当年厂卫的力量,专门获取情报,这个力量应该就是锦衣卫,也只有锦衣卫能具备这种实力!

    想到这里,更加坚定了温党和言官党想要搞掉锦衣卫的决心。

    早朝结束后,朝廷虽然及时贴出了告示,解释了昨夜之事,但坊间依然有着不利于朱慈烺的声音,前天还传皇太子贪图富商财物,没过两天就动手抄家了,这不是坐实了流言吗

    好在散步流言的青皮被锦衣卫杀的差不多了,坊间这种质疑声音并不大。

    八月四日,在京城中的百姓们议论着新太仓之事时,他们的视线又被另一件新奇的事情所吸引了。

    有一种叫《皇明时报》的报纸出现在众人眼中,里面内容不仅广泛,还很时髦。

    按照朱慈烺的设计,《皇明时报》的版面分为四开八版,第一版为标题新闻、全报内容简介。

    第二版为大明重要政事,第三版为大明社会新闻,第四版为军事栏目,第五版为经济栏目,第六版为科学栏目,第七版为历史、文化介绍,第八版为广告。

    广告版并不是用来收广告费赚钱的,赚钱只是小头,核心功能是宣传商品促进商业发展。

    为了让《皇明时报》在开始的时候打出影响力,朱慈烺在第一期加了不少猛料,特别是写了一些煽动性的标语。

    《陕西大捷!贼首‘闯王’高迎祥被俘,已被押赴到京!》

    《皇帝陛下将于八月初八日在午门举行献俘大典!》

    《皇明最强军——勇卫营诸将受到皇帝陛下封赏!》

    《论建奴的累累恶行!》

    《打黑除恶,共建和谐大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德庄火锅第十家分店将于六日在鸣玉坊开业!》

    &nbs



第九十二章 皇明时报
    《皇明时报》在八月四日正式发行了第一期,因为晋商的事情,又加了点新内容,因此发行日期比原定退迟了几日。

    第一期为五千份,价格一文钱一份,相对于晚清梁启超主笔的上海《时务报》十文钱一份,《皇明时报》不仅不赚钱,甚至还要亏本。

    朱慈烺并不打算用《皇明时报》赚钱,他想通过报纸来传播知识,开启民智,了解世界,宣传爱国思想,介绍科技知识等,潜移默化的改变大明百姓的思想。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历史等,全方面拓展,特别注重对北方满清和中原流寇的政治宣传。

    当然,朱慈烺也考虑到了大明的百姓目前文盲率太高,大多不识字的情况,于是在京师各地设立了上百个报亭,不仅负责售卖报纸,每天还专门有人读报。

    和当初在良乡城发布告示一个套路,只要识字的人张口读,就有钱赚,知识改变命运。

    在皇明时报发行的当天,各大街道的报亭周围都围满了人,读报的,听报的都有,一时间京城各处热闹不已。

    以往中国的古笈虽有记载诸多事情,却文辞高古,虽然也有稍为通俗的书籍、小说、博物志等,但是有些内容荒诞无稽,只能作为文人的清谈材料,不能雅俗共享,一般百姓压根看不懂!

    《皇明时报》中的文章,事情简而能祥,文字通俗接地气,不仅士大夫们能欣赏,即使是稍微识字的工、农、商贾皆能看懂。
1...2324252627...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