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身为凤阳府治下的百姓,人人都知道太祖皇帝出身贫寒,体悟民间百姓疾苦,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喜欢用“剥皮示众”酷刑惩治贪官污吏,贪污六十两以上就要被剥皮实草。
这剥皮实草之刑比那千刀万剐的凌迟处死更残酷,就是把贪赃官吏活生生地剥下皮,再在人皮中填满乱草,最后缝合起来,挂在各级官衙内外“示众”,让每天上下班的官员见之心惊胆战,不敢贪赃枉法。
周围一些百姓骇然,皇太子就是不一样啊,一来就玩这个,真有太祖遗风啊,难怪不让带小孩.......
看着几十辆囚车中的贪官们,百姓们眼中散发着期待的光芒,人群中一个胖青皮忽然看到了策马而来的杨其礼,他好奇的打量着,口中自语道:“这位霸气的军爷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啊.......”
他旁边的一个青皮捅了捅他,小声道:“六哥,那位军爷是那天在酒馆里算命的.......”
胖青皮先是一愣,随即额头有些隐隐冒汗,最终连连嘀咕着:“走眼了,走眼了.......”
杨其礼无意间瞥到了这个胖青皮,他策马而过时只是轻笑一声没有理会他们,装逼不能太过明显,那样效果就不行了。
午时二刻,双手倒缚,嘴上绑了布条的犯人们已经陆续就位,排成数排跪在庙前,在土地庙前还有几个现场挖的深坑.......
几十名锦衣卫在犯人身后持刀而立,勇卫营的军士则手持火铳围在刑场周围。<
第169章 战流寇
在刚刚离开宿州城,朱慈烺就收到了一份锦衣卫加急情报。
贼首一字王拓先龄率领数万流寇直奔宿州,想要偷袭截杀自己。
收到情报后,朱慈烺颇为淡定,隐隐还有些兴奋,南下这么久了,终于碰到一支像样规模的流寇了。
朱慈烺对流寇一点好感都没有,流寇本是苛于重税和失去土地的流民百姓组成的逃荒队伍,一开始反抗官府并没有错,也值得同情。
然而自从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后,大量逃散的山西、宣大、陕西官兵落草为寇或是加入流寇,自那以后,流寇开始大规模的破坏生产,每过一地必收割粮草,劫掠地方,女子、青壮被裹挟入贼,儿童一般都会被杀。
流寇每攻下一城,必定拆毁城墙、焚烧屋舍,挖地三尺,朝廷抚恤流寇要钱,出兵围剿流寇要钱,重建地方还是要钱。
慢慢的,朝廷的财政被拖垮了,士大夫们是不可能挺身而出捐钱的,朝廷的税收只能继续摊派给没逃荒的农民,造成了死循环,所以流寇生生不息,从崇祯元年的陕西万余人到现在的几十万人。
流寇只干劫掠破坏的事情,而不做生产发展,因此大明的国力越发的衰弱,天灾只是起因,**才是最主要的。
朝廷将他们称为流寇和流贼,并不是贬低他们的意思,而是对方是实打实的流亡强盗贼子,根本不配称为农民军,更不配称为义军。
崇祯八年正月十五日,流寇攻陷中都凤阳,杀死城中数万百姓,焚毁房屋二万多间,甚至有人剖开孕妇,取出婴儿挑在枪槊上嬉笑玩乐。
崇祯八年正月二十四日,流寇攻打舒城,掠来霍山、庐州(合肥)数千妇女,强迫这些女子在城下赤身**,稍有不从反抗,流寇就将她们凌迟分尸。
流寇在攻打滁州失利后,掳掠来附近村落数百妇人,将她们集体侮辱后,又将她们的头全部砍下.......
这些流寇动不动的杀人屠城,简直骇人听闻,其残忍程度丝毫不下于关外的鞑子。
历史上李自成在崇祯十三年才喊出“均田免赋”和“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的口号拉拢人心,不再屠城。
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大顺政权,又以“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口号安民,即便如此,李自成最终还是不得人心。
平时喊不纳粮喊的嗨了,到最后自己占了北方之地后,带给百姓的只是更大的兵灾,烤饷,是真的烤,烤的人滋滋冒油。
在各路流寇中,最优秀的李自成尚且如此,其他货色更不必说,明末的这届义军,比元末的那届义军真是差的太远了。
凤阳府,蒙城县境内。
在坑坑洼洼的驿道上,正风尘仆仆的走着一直军队,这支军队士兵大多包着头巾,穿着布甲,有的甚至连布甲都没有。
在他们队伍中,有几面已经破了好几个洞的大旗,上书着“拓”字,在大旗下面很多士兵将手缩在破棉衣了,哈着气扛着武器慢慢的走着。
自从朱慈烺领军南下后,张献忠也派出了不少探子,打探明军的动向,他很快知道了勇卫营要路经宿州的消息。
张献忠心情激动,如果能杀了大明的皇太子,那自己在义军中的声望将如日中天,怀着这样的心情,他立刻派出手下大将拓先龄率三万人马奔袭宿州,自己则领大军佯装进攻庐州,给拓先龄攻打宿州创造机会。
拓先龄,外号一字王,崇祯八年时参加过荥阳大会,位列十三家之一,后来自身发展不怎么样,就归入了张献忠。
在张献忠的掩护下,拓先龄领了三万人马后便迫不及待的赶往了宿州,他感觉这次自己要名声大燥了。
出了霍山,整个皖北之地一马平川,让拓先龄有些很不适应,自从闯王高迎祥被朝廷剐了之后,义军就消沉了,加上
第170章 不堪一击
勇卫营的五千铁骑如利剑般冲进了流寇混乱的营地,骑兵们用手中的长枪刺穿了流寇的胸膛,又将他们挑飞甩开,继续刺向下一个目标。
冲锋在最前面的勇卫营骑兵千总李少游,甚至一枪穿透了两三个流寇的身躯,将他们做成了肉串。
在一片惨嚎声中,流寇们被撞得人仰马翻,不断溃逃,根本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相比鞑子来说,这些流寇连八旗军的辅兵都不如。
流寇之中,也和八旗军的战术相似,兵分五等,饥兵最外,步卒次之,接着是马军,再者是骁骑,老营兵则在最后面。
流寇中最具战斗力的就是老营兵了,他们是流寇首领们的倚仗,别的兵种拼光了,没事,只要有老营兵在,轻轻松松可以聚起数万大军,李自成和张献忠就是多次凭借老营兵东山再起,屡剿不灭。
空阔的旷野上,兵器交接声和凄厉嚎叫声,接连响起,浓浓的血腥味越来越大。
流寇的马军在勇卫营骑兵手中,连一个回合都接不下,皆是极为恐慌的怪叫着拔马回逃,在流贼眼中,这些官军都是重甲重马,冲起来的气势如排山倒海般,自己这一身补丁棉袄如何去抵挡
战斗进行的并不久,在勇卫营骑兵冲开贼阵后,并未停留,继续向前冲杀而去,接着便全部冲了出来。
拓先龄见对方冲了一波后便在不远处重新聚集,让他非常的好奇,对方怎么不打了这是要给自己喘息的时机我一字王不要面子
事实证明,一字王真的不要面子了,他连忙下令收拢溃军开始布阵,然后自己远远的躲开了。
拓先龄回头看向很快又聚集在一起的官军骑兵,忍不住的吸了一口冷气:“这他娘的哪来的官兵,怎么如此精锐,收拢的这么快”
拓先龄在流寇中好歹也算一线人物,对官兵还是比较了解的,大明的骑兵皆尽有甲,眼前这些骑兵更是身穿几重甲,而且骑的皆是高头战马,这让他很是惊异。
在拓先龄的造反生涯中,绣花枕头兵不知见过多少了,可眼前这支军队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气势很强,杀气很足。
“难道这是那个皇太子的人马”拓先龄心中忽然一惊,随之冷汗直冒,这还没到宿州呢,就被人家摸到了点子,还让人截了道,对方的强大远不是自己能战胜的。
就在他胡思乱想时,对面的骑兵已经调整完毕,再次进行了冲击。
看着自己的三万大军瞬间溃散,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慢慢聚拢,他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这帮饥兵顺风就上,逆风就跑,原本还有马军和老营兵在后面督阵,现在老营兵都自身难保,谁还有空监督啊。
见对面骑兵再次冲来,拓先龄惊慌不已,他大叫道:“撤到后面镇上!”
说着带着老营兵和马军率先跑掉了,只留下一脸懵逼的步兵。
身为一名造反多年的流寇优秀头目,拓先龄已然具备了观气的独特技能,他能从军容士气上可以准备的判断出一支军队的战斗力。
眼前这支官兵骑兵,自己没得打,只能利用地形优势对其牵制,说不定还能击败对方。
骑兵野战能力极强,若是放在遍布房屋的城镇中,那就几乎发挥不出优势了,想到这里,拓先龄二话不说往刚刚洗劫过的小镇里跑。
在拓先龄率领老营兵和马军跑路后,勇卫营的铁骑对着剩下的上万流寇步卒开始了无情的冲锋,根本不需要讲究切割冲锋之类的技巧,直接就是无脑的追杀。
上万流寇们疯狂逃窜,勇卫营的骑兵就一直跟在他们后面紧追不放,追上就是一顿猛锤。
这次领军突袭的是孙应元,他不像黄得功一样直接刚,孙应元喜欢讲究技巧,他每隔几次冲锋就下令撤回,休息一会儿,等对方再跑远点,然后上马继续追,继续砍。
一路上,还没到之前洗劫过的小镇,流寇早已溃不成军,部分选择跪地缴械投降,部分残余部队继续逃跑,孙应元则是领军继续追击。
“哈哈!真是痛快啊!”骑兵千总李少游哈哈大笑道。
&nbs
第171章 骑步两栖作战
勇卫营的骑兵下马持铳,变成了火枪兵,他们十人一排,分成三排,有条不紊的装填着子药,压根看都不看流贼们一眼,更谈不上害怕。
勇卫营的军士们很快装填好了子药,他们冷冷的看着对面呼喝着冲来的流贼们,在他们眼中,这些流贼不过是死亡前挣扎的呐喊而已。
在流贼们冲进一百步内,李少游冷冷道:“开火!”
“啪!啪!啪!啪......”如爆豆般的排铳的声音响起,大股的硝烟腾出,冲锋的流贼立时倒下了一大片。
第一排火枪兵完成排射后,迅速从街道两侧退到最后一排,继续装填子药。
第二排火枪兵又是一轮排射,接着是第三排,接着原本的第一排又续了上来,如此重复,枪声不停,火力不断。
对面的流贼发出阵阵惨叫,那铅弹打中的人有的被一枪毙命了,有的翻滚在地,痛苦的打滚,他们身上连一层甲都没有,百步之内直接被打了个对穿。
流贼们还没有冲进五十步内放箭就已经不断倒下,前面的一些盾牌压根不顶用,连人带盾都被打穿了,流寇们的眼中充满了恐惧,剩下的人吓得连忙掉头就跑。
火铳之声不听,一阵接一阵的响起,每一次排射都会不断有人倒下,满地都是鲜血,看得躲在两侧屋舍周围的其他流贼背后一阵发凉,纷纷掉头就跑,哪里还敢埋伏对面那些杀神。
拓先龄有些慌了,要是这帮傻缺一哄而散了,官兵的骑兵就会上马继续追击,那他就彻底的完了,他嘶吼着叫道:“别跑!给老子冲上去,干他们!所得战马重甲你们自己分!”
“分你娘呢,老子连命都快没了!”一个流寇从他身边跑过,嘀咕了一声。
又是一阵射击之声,再次收割着流贼们的生命,连一些跑的慢的老营精兵都被干掉了不少。
前面的人越跑越少,骑在马上的拓先龄最终暴露在火枪兵的视野中,这一轮,一排十个火枪兵都将枪口对准了他,然后扣动了扳机。
拓先龄的身上冒出出几股血花,他先是呆了呆,然后以高难度系数姿势从马背上跌落,激起了一阵尘土。
进入小镇的其他几条街道也发生着类似的场景,各个街道枪声不断,硝烟扬起,嘶叫之声不绝于耳。
勇卫营每一次的排铳声音响起,流贼就会更加混乱,即便是精锐的老营兵也被打懵圈了。
拓先龄一死,没有了主将的流贼更乱,立刻完全溃逃了下去,老营兵更是纷纷拼命的挥动着马鞭驾马狂奔。
见老营兵都跑路了,其他人怎么甘心在这等死呢,原本扎堆在镇中等待突袭的近万流贼瞬间就崩溃了,纷纷惶恐着跑路。
其实很多人压根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按照以往的经验,只有前面打败了,或者遇到强悍的官兵才会跑路,反正是前面跑,后面就跟着跑,打赢了也是一样,跟着跑就是了。
见流贼们溃散,孙应元并未立即追击,小镇中屋舍众多,不利于骑兵冲杀,若是流贼们自己跑出了小镇,然后在一马平川的地带.......
在等了大约一刻钟后,孙应元终于喝道:“上马,杀贼!”
在往南不断狂奔的流贼们刚想停下休息一下,只听身后响起了轰隆隆的马蹄声,众人一看,只见官兵的骑兵又冲过来了,他们冲阵足足排了数百米宽,人人持着长枪,后面滚滚的不知还有多少骑兵。
“杀贼!”
奔腾的骑兵,舞动的森冷的兵器滚滚过来,流贼们心中惊惧,他们慌成一团,个个拔腿就跑,唯恐落在后面被官兵追上宰了。
不多久,勇卫营的骑兵己经策马将题目撞的吐血而飞,有的翻滚在地,有的则是被滚滚铁骑踏成肉泥。
流贼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被勇卫营骑兵长枪挑飞、马刀劈死,一个个惨叫声连城一片,鲜血不断的撒在皖北这片土地之上。
一些老
第172章 驾临中都
在凤阳城十里外,旌旗飘展,人山人海,数百名名官员和大量士绅百姓们在此迎驾。
为首之人是户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兼理海防朱大典、凤阳守备太监王裕民、凤阳总兵官杨御蕃、右佥都御史张国维,佥都御史史可法,在他们几人身后则是南直隶附近各府各州官员。
张国维,今年四十二岁,崇祯七年时,流寇横行中原,为了稳定以南京为中心的大后方,保证漕运畅通与军需物资供应,崇祯任命张国维为右佥都御史兼十府巡抚。
这十府是大明最为富庶的地区,也是大明的龙兴之地,更是大明军用物资与兵员的主要供应地,张国维临危受命,驻节苏州,上任后事事亲为,巡视农田,狠抓水利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史可法,在今年年初时张献忠兵犯安庆,崇祯认命他为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池州等地。
与张国维一样,史可法也是十分尽职尽责的官员,并且二人都是东林党人,二人对平乱的事情十分上心,经常亲自劝说江南的富户巨商,勋戚豪门,让他们支助钱粮物资。
在二人的严防截堵下,张献忠等流寇在安庆没讨到任何好处,只能灰溜溜的驻扎在桐城,参将潘可大追到桐城击溃了流寇,流寇从桐城向周边逃窜。
逃跑途中又被庐州、凤阳两地的军队阻拦,流寇被迫又逃回了桐城,在桐城周围劫掠,史可法与潘可大率军围剿,流寇败走庐江,史可法与左良玉又在枫香驿将之击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