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程国祥忙道:“臣已经致仕了,如何还敢当复出为官啊。”

    朱慈烺淡淡一笑道:“程老即便复出,本宫暂时也没有办法让你进入六部。”

    程国祥恨声道:“就算殿下让臣回那种地方,臣也不愿!”

    朱慈烺点点头,看来这老头是对朝廷真的很失望了,他继续道:“如今国家困难,程老就不想再为大明做一些贡献吗”

    程国祥奇道:“殿下所说的贡献是让臣替殿下打点钱粮吗”

    朱慈烺没有回答他,忽然问道:“程老觉得凤阳府如何”

    程国祥对着朱慈烺深施一礼,刚直的脸庞满是端正,他忽然高声道:“臣从徽州府一路行来,所见凤阳府百姓安居乐意,无饥寒之苦,更无贼寇之祸,此乃大善,皆是皇太子殿下之功,臣佩服不已,臣为当年冤枉斥责殿下而致歉!”

    朱慈烺扶起了老头,笑了笑道:“程老客气了,程老为国为民、忠诚敢言,让本宫很是敬佩,因此才想请你出山,不知道程老是否愿意相助”

    程国祥又深施一礼道:“殿下作为储君,在新年发的第一条政令就是农事,第二条政令则是招贤纳士,臣作为国朝臣子,深感殿下具有宏图大志,遂愿意辅佐殿下,振兴大明!”

    “好!”朱慈烺将他扶起,很是开心,这税务部算是有着落了。

    随后,朱慈烺与程国祥共同用膳,看着满席的山珍海味,程国祥连忙道:“殿下,这太奢侈了,铺张浪费啊!臣只需一碗稀粥,一个馒头足矣......”

    朱慈烺道:“程老,实话跟你说了吧,目前本宫下面的钱粮消耗就如这桌酒席,时常超过预算,如今得程老相助,日后省下的钱




第233章 逆天的粮票(加第二更)
    程国祥不解道:“如何不妥”

    朱慈烺解释道:“粮引制度对粮商的限制颇多,许多小粮商无法获得粮引他们就不做生意了吗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小粮商依附大粮商,大粮商借机层层盘剥,这不仅会让众多小粮商生存困难,还会借机涨价以平衡利益,如此凤阳府的粮价将会再度提高,受伤的最终还是百姓啊!”

    程国祥听的目瞪口呆,他一心想着如何限制凤阳府粮食外流,却没想到会产生这样的后果。

    程国祥由衷称赞道:“殿下聪慧异常,臣佩服!只不过那要如何解决呢”

    朱慈烺喜上眉梢道:“本宫通过程老的方法已经想到了另一个法子!那就是发行粮票!”

    “粮票”程国祥对这个新名词感到有些不解。

    朱慈烺将后世粮票的大致情况和程国祥详细说明了一番,并告知这是一种有价的新玩意,可以进行粮食有计划的分配,还可以抑制凤阳府粮食被无良奸商囤积的这种情况,意义重大。

    在后世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商品缺乏,就发放了包括粮票在内的票证;二战时美国也发行过,粮票在我国更是用了三十年时间,为稳定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程国祥一听就懂,连连叫好,并道:“殿下天纵奇才,臣只说了粮引,殿下就能举一反三想到这个粮票,真是不可思议!”

    “还是程老提醒的好!”朱慈烺脸不红心不跳的客气道。

    二人互相吹捧了一番后,又一起捣鼓了几天,制定出了一套粮票发行制度。

    朱慈烺让凤阳的皇明时报社承担印制粮票的任务,粮票使用的纸张是白色台笺纸或者高丽纸作为原料,这种原料民间难以伪造,不仅如此,粮票中还加入了密押技术以及防伪水印,让制造假的粮票更加难上加难。

    随后朱慈烺下令,凤阳府等实行屯田的七府,购买一石以上的粮食全部要使用粮票,粮票可以在粮铺等额兑换粮食,面额多少就换多少粮食。

    粮票一部分按等值价发放给凤阳府的粮商们,一部分通过发放官员俸禄和士兵军饷发行,让这些吃皇粮的先行试用。

    朱慈烺印发的粮票面额有八种,分别是一合、五合、一升、五升、一斗、五斗、一石、五石。

    一石以上的面值主要给大粮商们使用,一合等小面值的粮铺则是给百姓们使用,朱慈烺打算全民推广粮票。

    连朱慈烺都没想到,粮票一经发行,立刻就引起了民众的欢迎。

    开始有人还不相信能换等额粮食,觉得这玩意和大明宝钞一个意思,很多人不敢用,当官的也很纠结。

    在粮票发行的几天时间内,一些天武军的将士纷纷前往当地粮铺,兑换粮食,无一不是等额兑换,经过天武军将士们亲身试验推广后,一些官员也亲身尝试了一下,发现居然真的可行!

    有吃皇粮的官老爷们做活广告,百姓们开始尝试着搞些粮票用了用,发现还真不错呢!

    支撑粮票信誉的核心就是等额兑换,还有就是朱慈烺之前让张大彪等徽商建立的众多粮铺,大部的粮铺都是从这些皇商的粮铺流出,先是粮商之间用粮票交易,慢慢发展到百姓们也开始使用粮票交易。

    如今大明私钱泛滥,银两、铜钱成色不一,价值不定,随



第234章 一员狂将
    崇祯十一年四月,朱慈烺的招贤纳士之举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许多来自各地的有识之士纷纷前往中都,以此想施展自己的才华,当然了,其中更多的人是想求得从龙之功。

    一日,一名狂士在禁垣外大放厥词,言说天武军战力虽强,但天武军的将帅却几乎没有大才。

    他的这番话引起了天武军军士们的愤慨,一些天武军的武将想要将他拿下治罪,可此人的身份却是副总兵,让众将愤愤不已。

    有武将挑衅他想跟他过两招,借此打击报复他,却被狂士严词拒绝了,一时间禁垣外喝骂之声不绝。

    最终,徐盛从禁垣出来,将他带到了皇城奉天殿。

    这名狂士年龄四十多岁,身形消瘦,留着传统文人的长须胡,眼神有些涣散,像是经常沉醉于酒的模样。

    狂士见大殿中站满了武将,心中已然猜到这些都是天武军的将军,他却丝毫不惧,认真的对金座上的朱慈烺行礼道:“末将漳州副将茅元仪,拜见太子殿下千岁!”

    “兴!”朱慈烺点点头。

    茅元仪的名字他是听过的,此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是喜读兵、农之作,成年后更是熟谙军事,胸怀韬略,对长城沿线的“九边”之关隘、险塞,都能口陈手画,了如指掌。

    茅元仪在天启年间扬名天下,当时建州女真崛起,他目睹大明武备废弛,曾多次上言富强大计,又历时十五年写成了《武备志》,当时的兵部尚书孙承宗对其极为器重,将他带在身边督师辽东。

    在辽东时,茅元仪与鹿善继、袁崇焕、孙元化等人一起视察山海关内外,考察地形,研究敌情,多次大战后金八旗军,收复九成四十五堡,因功升为副总兵,茅元仪还到江南筹集战舰,加强辽东水师建设,对大明的贡献可谓是巨大的。

    然而茅元仪仕途坎坷,先是孙承宗遭到阉党魏忠贤的排挤,茅元仪受牵连被削籍,后崇祯登基魏阉倒台复职,不久遭到权臣梁廷栋所忌解职(就是崇祯九年清兵入关时和兵部尚书张凤翼一起吃大黄药求死的那位宣大总督),茅元仪又受辽东兵哗变连累,被遣戍福建漳浦,可谓苦逼之极。

    茅元仪文武双全,披甲能作战,下马能写诗,因此为人也颇为狂傲,曾经还纳了秦淮名妓杨宛、王微二人为妾,时人称:“年少西吴出,名成北阙闻,下帷称学者,上马即将军。”

    朱慈烺看过他写的《武备志》,还仔细研究过,书中内容极多,涉及的东西非常丰富,不仅从战略的高度选录了从春秋到元各代有参考价值的六百余个战例,还记载了西周至大明的各种阵法,配以三百多幅阵图,其中诸葛亮的八阵、李靖的六花阵、戚继光的鸳鸯阵记载的最为详细。

    书中连天文气象的判断方法都记载的很清楚,《武备志》可以说是军事学的百科全书了。

    虽然佩服他能写出《武备志》,但朱慈烺对茅元仪的狂傲很不满,崇祯年间,他因为呈上《武备志》,原本有功,结果因为态度狂傲,被王在晋等人以傲上之罪放逐。

    朱慈烺看着茅元仪道:“为何你说天武军诸将无大才”

    茅元仪呵呵一笑道:“天武军皇家第一师师帅黄得功,作战勇猛,打法强硬,却缺乏谋略!”

    黄得功驻守武昌没在,现场没人怼茅元仪,他接着道:“天武军皇家第二师师帅孙应元,有勇有谋,常常以谋智取,但战时却有些畏手畏脚,不够刚猛!”

    站在一旁的孙应元见对方评价自己,只是眼皮抬了抬,瞥了茅元仪一眼,便再无动作。

    茅元仪又道:“天武军皇家第三师师帅周遇吉,勇谋虽具,却不是上乘,勇不及黄得功,谋不及孙应元,不过他所率部下纪律严如泰山,诸军不如!”

    刚刚回来述职的周遇吉站在殿中不语,连抬眼皮的兴趣都没有,脸色无任何表情,仿佛对方说的不是自己。

    茅元仪扫了一圈,想看看众将的反应,却发现当事人孙应元和周遇吉完全不搭理自己,只



第235章 演武对战
    殿中所有人开始前往百万仓大教场,一阵马蹄响起,几十骑卷进天武军大营辕门。

    战鼓擂动,天武军皇家第二师全师会操,一刻钟不到,大教场上迅速聚满了两万人马,所有人马肃立,在阳光下处处闪烁着甲胄的幽暗光芒,一片肃杀之气席卷而来。

    “人不语,马不嘶,寂然无声,真是好兵啊!”茅元仪忍不住出口赞叹道。

    整个大明目前能在一刻钟内完成集结的军队几乎没有了,天武军能在三通鼓一刻钟内完成集结,足以说明平时训练有素,军纪严明。

    点将台上,朱慈烺面对全军,孙应元走到朱慈烺面前,双方抱拳单膝下跪道:“末将率领天武军皇家第二师全军将士拜见太子殿下!”

    两万天武军见台上主将下拜,所有人动作一齐,甲胄齐响,只听“哗”的一声,全军轰然响起一阵雄厚的声音:“拜见太子殿下!”

    万人齐呼,惊天动地,茅元仪被震的额头微微有些冷汗冒出,天武军众将见状,皆是心中暗笑,很是舒畅。

    “起!”朱慈烺将孙应元扶起道,两万大军随即也立起。

    朱慈烺指了指大军,又对茅元仪道:“你看天武军军容如何”

    茅元仪见上万身披重甲的将士们站得笔直,如同排好的桩子一般,从哪看都是一条直线,他心中震惊,哪还有先前的狂傲之姿,忙道:“殿下治军有方,如此军容,末将在边军时都未曾见过,实乃强军之姿!”

    朱慈烺闻言呵呵一笑,暗道让你在我面前装逼,现在舒服了吧长见识了吧!

    天武军的一些将官看向茅元仪又多了些许鄙夷,茅元仪则是若无其事的样子,一直用心观察着天武军的军容,脸色隐隐有种无法掩饰的兴奋之色。

    接着,天武军按照以往会操训练的方法进行排演阵法,天武军一日两操,各种训练早已滚瓜烂熟,穿着重甲的天武军各种阵型转换的非常威武,脚下沉重,举止间铿锵作响,烟尘四起,看得人热血沸腾。

    茅元仪看得直点头,暗道这才是虎狼之师,他耐心的看完了天武军的操练。

    操练完毕后,朱慈烺这才道:“茅元仪,你还有信心让天武军的战斗力提升至少五成吗”

    茅元仪毫不犹豫道:“有!”

    原来满脸鄙夷的天武军的将官们变得有些惊讶了,这狂士什么路子啊,都到了这了还这么自信

    朱慈烺也是眉头一皱,道:“如何提高”

    茅元仪认真道:“军阵之法!”

    朱慈烺沉吟道:“阵法需要多久”

    茅元仪忽然笑道:“末将在看到天武军之前,计算着最少要半个月,今日一观天武军军容,三天足矣!”

    “好!本宫就给你三天时间,孙应元听令!”

    “末将在!”孙应元应道。

    朱慈烺肃然道:“带着茅元仪在你军中挑选一千,供他训练三日,这三日时间,所挑军士必须听命于茅元仪,违者按军法处置!你自己也挑选一千人,三日后大教场演武对战!”

    “是!”

    茅元仪心中很是激动,自己终于有大展身手的机会了!

    三日后,百万仓大教场。

    天武军数万军士围在四周,一起观看这次对战,连刚刚返回中都述职的黄得功也来了,黄得功一回来就想找茅元仪的麻烦,被朱慈烺劝住了,让他等演武对战之后再说。

    双方士兵各自已经下场,他们全副武装,火铳的子药全部改成了涂着颜色的纸球,火



第236章 军阵大师(月票加更3)
    观阅台上,茅元仪向李少游一拱手,笑道:“李将军,承让了。”

    李少游脸色不好看,拱了拱手一言不发,本想替师帅孙应元好好教训一下这姓茅的,没承想自己竟然栽了,真不是滋味啊。

    朱慈烺道:“茅元仪,你的战术固然不错,但如果仅凭这点,恐怕谈不上什么才能吧!”

    茅元仪笑道:“殿下,如果仅仅如此,末将也不用训练三天了,末将恳请殿下再比一次!”

    “殿下,让末将来试试!”

    说话之人正是黄得功,他想亲自领教下茅元仪,趁机打击报复一下。

    朱慈烺点点头,道:“可以,再比一次。”

    茅元仪一抱拳,道:“黄师帅,请指教!”

    “请!”黄得功随意的抱了抱拳道,眼中尽是自信。

    第二场开始,战鼓一响,双方同时推进,为了防止之前那一战重蹈覆辙,黄得功也准备了一排盾牌兵。

    双方人数、配置几乎都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茅元仪部的木质刺刀已经提前安装在火铳上了,说是刺刀,其实就是明初那种装在火铳上的长矛棍。

    见黄得功想按照上一把的战法打,茅元仪微微一笑,在双方距离五十步的时候,忽然下令全军全速推进。

    这样的指挥让所有人都不解,茅元仪这是要放弃火铳贴脸近身博战吗可这样的优势何在呢

    在黄得功部仅进行了一轮射击后,就下令士兵们安装“刺刀”,因为双方距离太近了,等对方冲上来再安装就已经迟了。

    茅元仪部很快就到了十步内,如此距离,双方各自下达了近身博战命令,双方的士兵也都各举武器,向对方猛冲了过去。

    朱慈烺在观阅台上看得很清楚,黄得功是按照天武军操练刺刀时的齐排刺,站成一排使劲的刺,动作整齐一致,任你多强的武功,也难似躲闪。
1...6364656667...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