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明第一帅

    而茅元仪的阵型则是十人一队,有点像戚家军的鸳鸯阵,却又不完全是。

    朱慈烺曾经也想练戚家军的鸳鸯阵,不过他更看重的是火器,戚家军步军营的火器配备率,是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五之间。

    而朱慈烺要求的天武军步军是八成以上配备火器,甚至完全取消盾牌兵和长枪兵,往全员配置火器的目标发展。

    鸳鸯阵需要盾牌配合长枪、狼筅等很长的冷兵器交叉配合使用,这与朱慈烺的火器理念有些冲突,朱慈烺取舍之下,只能按照历史潮流发展火器。

    没想到茅元仪把装着刺刀的火枪兵排成了鸳鸯阵,这让朱慈烺很意外,他继续观看着战局,看看这种火枪兵组合的鸳鸯阵究竟能发挥多大的战力。

    黄得功指挥的打法很刚猛,根本不躲不闪,不招架,不管对方怎么出招,他指挥的兵就是一招排队刺刺刺,简单粗暴,简直就是两败俱伤的打法,对方若是承受能力低,早就被吓得扔下武器跑路了。

    天武军练习的刺击动作看似简单,其实在出枪之前将自己的脖子和面部要害部分护住,腹部有盔甲保护,挨一下也没事,不管是对战清军和流寇,都是占着优势,屡试不爽。

    同为天武军,茅元仪指挥的士兵自然也知道,不过他们却和以往的战术不同,在每组之前有两个盾牌兵作为掩护,专门抵挡对方的进攻,也就是肉盾,在对方的攻击被挡后,端着刺刀的火枪兵才上去刺几下,刺完后返回躲在盾牌兵后面,很是猥琐。

    “怂货!”黄得功哼哼一笑,下令突进:“进攻,一举击溃!”

    茅元仪见对方突进,嘴角微微上扬,指挥士兵开始后退,但始终按照队为单位,保持着严密的阵型。

    黄得功的士兵在突进时阵型开始出现变化,原本齐排突进的士兵已经变得有些散乱,各自为战了,毕竟是近战搏杀,不像排铳射击时有统一号令开火。

    在黄得功部开始进攻时,茅元仪部的各个小鸳鸯阵始终不变,前有盾牌兵防护,后面几个长枪兵边退边在空挡时再出手刺出,就算队中有人被击倒,后面的士兵马上就会补上来,继续保持着阵型不散。

    每个鸳鸯阵全靠各个士兵分工合作,很少有个人突出的机会,事实证明,一个有组织的有机团队配合作战,远比同数量的混乱散兵战斗力强,就像某5v5对战游戏,装备和技术差不了多少,最主要的就是看哪边配合的更好。

    只听惨叫之声不断从大教场中传来,而且不断有人倒地,被打倒在地的大多是黄得功指挥的士兵。

    一炷香的功夫后,黄得功指挥的一千人基本被打散了,茅元仪指挥着各阵有条不紊的不断推进,最后取得了黄得功的军旗。

    整个过程持续了两柱香的时间,双方战损比达到了惊人的一比二。

    同一支军队,同一个将军,接受同样的训练,吃着同样的饭,原本战斗力都差不多,现在却出现这样的差距,所有人都




第237章 完善皇太子集团
    从崇祯十年十一月起,到崇祯十一年五月的这半年来,驻守湖广的黄得功率皇家第一师横扫湖广诸地,将境内多如牛毛的匪患尽数扫灭。

    黄得功在湖广边练兵边剿匪,还将湖广各地卫所镇压的抬不起头,配合湖广巡抚方孔照完成了屯田,湖广的屯田将在今年夏收的时候完成第一次收获,屯户们也会摆脱朱慈烺的救济,军民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对于黄得功的战绩,朱慈烺很满意,特别嘉奖了他和方孔照二人,并奏请朝廷对二人进行了封赏。

    近几个月,李廷表持着尚方宝剑率领锦衣卫巡查队,对南直隶各府和湖广各府的贪官进行一次大清洗,共斩杀大小贪官五百余人,抄没家产高达两千多万两,极大缓解了朱慈烺集团的财政紧张。

    朱慈烺拿出了二百万两银子对各部进行了犒赏,几乎人人都有封赏,上下欢喜一片。

    五月一日,朱慈烺召集所有文武心腹齐聚奉天殿,进行一次军政调整和行政完善。

    奉天殿中济济一堂,近百名文武官员们在放声交谈,很是热闹,都在等待着皇太子的驾临。

    赋闲在家的朱大典也来了,他早就想加入皇太子集团,只是一直被排除在皇太子的心腹圈子外,让他纠结了很长时间,此次得到召见参与议事,朱大典的心情是非常的激动,太子殿下终于真正接纳自己了。

    朱大典第一次进入皇太子的核心圈子,多少有些忐忑,毕竟自己现在被一撸到底了,什么身份都没有,他环顾四周,只见天武军的主要将军们正满脸豪气的在那交谈,杨廷麟等几个文官还算矜持,凑在一起低声说笑着什么。

    朱大典走向了同样独自站在一旁的程国祥身边,和他打了声招呼,这位新来的前任户部尚书和自己一样,不仅以前的品阶一样,现在也没有官位在身,可谓是同病相怜,这让朱大典心里平衡了许多。

    程国祥对朱大典也算老相识了,虽然以前二人只见过几次面,但户部和漕运的关系很紧密,经常有公文上的来往,二人年龄相仿又没有代沟,勉强聊的来。

    整个奉天殿中,另一个比较纠结的当属邱致中,他是最早跟随太子殿下的人,因为上次贪财被教训后,被众人边缘化了。

    开始有些人不知道这件事,在好奇邱致中脸色半尺长的疤痕时,就会有人偷偷告知,那是邱公公随驾南下时收受当地官员送的仪金,被皇太子鞭打导致的。

    经过这样的传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邱致中的事情,众人一见到他脸色那道长长的疤痕就会想起那件事,不愿与之交往。

    看着原本一起的吴忠在与众人欢快的交谈,邱致心中现在心里很不是滋味。

    吴忠的目光偶尔瞥见了一个人在那的邱致中,在与身边几人表现出歉意后,来到了邱致中身边,与他聊了起来。

    吴忠的热情让邱致中心中好受了不少,还是一起从钟粹宫中出来兄弟照顾自己。

    在众人闲谈欢笑时,忽然听到殿旁大量脚步声响起,一队勇卫营亲卫迈着整齐的步伐分立奉天殿两侧站的笔直,紧接着一道洪亮的嗓门响起:“皇太子殿下到!”

    朱慈烺身穿红色常服龙袍缓步而行,身后跟着徐盛、李护等八名勇卫营的亲卫。

    奉天殿中瞬间安静了下来,紧接着是一片行礼之声。

    “大家免礼!”朱慈烺落座后笑着道,并无架子可言。

    不过朱慈烺越是如此,众将越不敢放肆,还对他更加敬畏拥戴,众人心中十分清楚,别看眼前之人年幼,无论是认是知还是心计,都绝不比任何人差,如果谁要是仅以外表轻视他,那死



第238章 雄主
    看着吴忠,朱慈烺心中温暖,吴忠为人老实忠厚,做事认真,朱慈烺对他很放心。

    朱慈烺又与朱大典寒暄几句,这才重新扫视了众人一眼,开口道:“诸位中大多数人都是自勇卫营跟随本宫的,咱们南征北战辛苦了两年,又有众多文臣士人相助,终于有了如今的规模。”

    殿内人人面露欣喜,不过却无人说话,只是认真的听皇太子说话。

    朱慈烺继续道:“可人一旦多了,就容易出乱子,为了预防这些问题,本宫决定进行一次军政制度调整完善!”

    “本宫打算仿六部正式成立一套政治军事机构,设民政部、税务部、后勤部、军法部、情报部、军屯部、军机部!”

    “民政部,总管五省之地所有民事事物,农业耕作、农田水利建设、畜牧、维护地方治安,民政部由杨廷麟掌管。”

    这个职位,杨廷麟是不二人选,凤阳府的治理大家有目共睹。

    原本朱慈烺打算用尚书一职的,感觉有点不合适,被朝廷的一些人知道肯定又要嚼舌根。

    朱慈烺道:“税务部,总管五省之地全部税收,包括军屯和民屯的粮食收存,管理所有钱粮收支,税务部由程国祥掌管。”

    程国祥有种异样的感觉,自己眼前干过户部尚书,现在致仕后帮助皇太子打理钱财,感觉又担任了户部尚书........虽说管的只有五省之地,但这五省之地却是大明赋税的核心地方。

    朱慈烺道:“后勤部,总管天武军所有粮草和军工供给,包括培养医疗兵等后勤人员,后勤部由朱大典掌管。”

    朱大典非常感动,皇太子将如此重要的职位交给自己,这就是信任啊!

    朱慈烺继续道:“军法部,负责全军军纪军法、军士的军功核实,军法部仍然由顾威掌管。”

    军法部的顾威还是一副冷着脸的样子,这是他的老本行了,没有什么变动。

    朱慈烺看了一眼李廷表,道:“情报部,负责战时侦探敌情,非战时收集各地情报,发展细作,情报部由李廷表掌管。”

    在以往,李廷表一直在暗中负责情报,现在终于可以走在明处,他感觉人生一下子亮堂了许多。

    “军屯部,负责军屯,操练屯田兵,操练制度皆按天武军的标准进行系统的操练,军屯部由茅元仪掌管。”

    朱慈烺让茅元仪管理军屯部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让茅元仪操练鸳鸯阵等各种阵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军队的近战搏杀能力。

    至于茅元仪不善于练兵,这点倒是没多大问题,军屯部早已制定好了一套教官制度,都是按照既定流程来严格训练的,只要制度不废,监察力度不松,仍然会源源不断的练出好兵。

    最后,朱慈烺提高了声音,道:“军机部,负责统筹作战,制定作战计划,凡军队调动作战命令,皆从军机部发布,若有将领无军机部命令私调军队,以谋逆论处!”

    见众人面露严肃,朱慈烺接着道:“军机部由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杨御蕃四人共同执掌,所有命令均由本宫批阅签发,皇明军校也由军机部直接管理。”

    朱慈烺此举,将练兵权、统兵权和调兵权完全分开了,军屯部只有练兵,各地将领只有统领权,至于调兵权只能由自己和军机部发出。

    这样有效的预防了军队私自调动的情况,而且军机处全由武将担任,不会造成兵部那样不懂军事的文官当家的局面,当然了,朱慈烺也不会傻到给军机部驳回自己命令的机会。

    说白了就是朱慈烺借着军机部限制武将,不过军机部由军队的几位最高武将担任,这样可以避免让武将们有抵触心理,毕竟这也变相的代表了武将的职权变大了。

    奉天殿中,所有人听得心潮澎湃,这几部成立后,标志着以皇太子为核心的军事政治集团的正式形成,他们这些人将来都有从龙之功,皇太子登基后,这几



第239章 诛杀左良玉(一)
    九江府,元朝时设江州路,元末陈友谅称帝,国号汉,建都江州,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后改江州路为九江府,九江府坐落在三江之口,一直是扼守长江通道的军事重镇。

    这日,九江府众官云集,湖广巡抚方孔照,新任安庆巡抚郑二阳等人都聚在北门,迎接将要到达的皇太子一行人。

    安庆巡抚郑二阳问九江知府,道:“左良玉呢怎么不见他来迎驾”

    九江知府忙道:“回大人,左帅昨日去湖口巡视了,怕是赶不回来。”

    郑二阳冷哼道:“我等三日前就得知皇太子南下九江府,他左良玉不知道我看他是故意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郑二阳长期在礼部和吏部任郎中,早就听说过左良玉的跋扈,即便犯错,朝廷对其也无可奈何,只能呵斥让其戴罪立功,如今观之,果然如此!

    湖广巡抚方孔照笑道:“郑大人忠君爱国,嫉恶如仇,我等佩服!”

    方孔照如今也进入了皇太子集团,虽然只挂名了民政部和军屯部湖广分司的司长之职,也算是内部人员了,他从和黄得功的交谈中,隐隐约约感觉到左良玉要走霉运了。

    不多时,飞马来报,皇太子殿下到了。

    众官打起精神,城门前的敲锣打鼓声也忽然间变大了,在热闹之中,只见大量迎风招展的旌旗舞动,大队人马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人人披甲执锐,轰然而行,气势深沉,满是杀气。

    在最前面的是数骑一排的骑兵,骑兵们顶盔披甲,身挂披风,他们清一色的健硕壮马,战马的正面披着泛着寒光的铁甲,给人极大的压迫感。

    安庆巡抚郑二阳等众官员连忙迎上去行礼,欢迎皇太子驾临。

    湖广巡抚方孔照却有些纳闷,皇太子怎么就只带这几千人马不打算收拾左良玉了

    九江城中的主街道早已被肃清,百姓们也被衙役们卖力的往后拦,当衙役与百姓们互相推搡时,只见一队队全副武装的骑兵源源不断的涌进城来,气势骇人,众人皆是惊骇,百姓们更是不再推搡,转而往后跑。

    大明各地百姓对官兵的畏惧感不下于流寇,特别是左良玉坐镇的九江府,更是一看到官兵就跑,唯恐遭殃。

    进入九江总督行辕后,朱慈烺打断了郑二阳的客套,淡淡道:“左良玉现在在哪”

    郑二阳一惊,说道:“听本地知府说,他昨日去了湖口巡视。”

    朱慈烺轻轻点头,道:“檄召江西各将于五日内九江议事,共剿献贼,如有违抗、迟到者,一率皆斩!”

    令旨下达后,就见九江府中同时有几十骑飞马奔出,急急奔向江西各镇。

    江西各将接到檄召后不敢怠慢,就连左良玉也从湖口返回了九江府,上次称病已经晾了一次皇太子,这次要是再称病晾一次,就有些说不过去,最主要的是,湖口就这大点地方,能巡视多久啊。

    在左良玉回到九江城时,只见城墙上占满了身披铁甲,手持火铳的精锐军士,他们个个盔甲精良,气势森严,让人心惊。

    左良玉心中有些不安,问向心腹大将王允成,道:“王参将,我们的人马可安好”

    王允成回道:“左帅,我大军五万人马就在城外不远处,城内还有少帅的两万人马,若是城中有变故,我等只需放出烟火示警,数万大军就会立马响应!有数万大军在手,谁想动左帅,都要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

    左良玉很满意,在沉吟了片刻后又问:“黄得功的人马是否真到了南昌府”

     



第240章 诛杀左良玉(二)
    崇祯九年八月在河南的那一战,是左良玉人生的奇耻大辱,他被贼首老回回马守应一路吊打,多次被阴中伏,气的自杀未遂,最终捡了一条命。

    现在被人当面提起丑事,左良玉被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黄得功骂道:“姓黄的,老子与你势不两立!”

    黄得功怒笑道:“怎么滴你能奈何得了老子还吹嘘自己有二十万大军,你怎么不吹个一百万的就凭你手里的那几万个废物,老子只派五千天武军就能一举灭掉!”

    “你娘的!老子要活劈了你!”左良玉大骂了一声,准备拔刀与之决斗。

    黄得功也拔出佩刀,怒吼道:“你奶奶的!敢跟老子动刀子,老子让一只手!”

    众将看得心惊,连忙上前劝架道:“两个总兵,以和为贵,以和为贵!”
1...6465666768...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