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到古代搞建设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风中蝴蝶
漪姬本来是想跟太傅询问公子雍的功课,但现在想到吴王上个月下的昭书,已经没有兴致去跟太傅见面。她无意识地在后宫花园里行走,心里只觉郁闷非常。
春节过后,吴王一次小感冒就在床上躺了月余,康复后,吴王开始有所思,频频召见骠骑大将军和文宰,不久后便发了诏书让各地大封主在九月九进王都朝见。漪姬敏锐感觉到,吴王是要在各封主面前确定太子昭的地位了。想到去年差了一点点就可以将太子昭拉下继承之位,漪姬不由椎胸顿足,是谁跟那个心胸狭隘的家伙出的主意?轻轻巧巧让她功亏一篑。
漪姬不知不觉走到吴王宫殿之前,吴王宫的一位侍者见漪姬过来,连忙一溜烟跑过来迎接。
“参见姬夫人!”
“免礼!大王可在?”漪姬压抑着心事,脸上一片和蔼。
“禀夫人,大王正在大殿。”这位身着褐黄服装的侍者一脸讨好,眼睛四处扫射一下后,悄声告密:“骠骑大将军刚刚离开。”
“嗯,知道了。”漪姬点头,表示领情。
要说漪姬对朝廷哪位大臣最恨,这位骠骑大将军便是首位。漪姬和这位六十级岁的老将军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骠骑大将军是吴国大世家的代表,吴王朝一半的重要职官由世家子弟担任,他们的势力在吴不可动摇,他们不需要出手去扶植谁,只要按照祖先留下的规章制度办事,他们的利益就不会有损失。漪姬无法给予他们再多利益,可以诱惑他们改变立场废嫡立庶。而漪姬想扩张自己这派势力时,又不可避免侵犯到世家的利益。
吴王如余奎所描述的那样,因为沉湎酒色,脸色憔悴。
“大王!”一双柔荑在他的太阳穴旁轻按,动作柔和,力度正好到位,很好地减轻了他的头疼感。
“爱妃,雍儿呢?”
“雍儿刚从太傅那里学了诗书,现在正在寝宫刻简。”漪姬轻柔回答。
“不错,雍儿好学。”吴王现在最喜欢小儿子。
“太傅赞雍儿大才,有穆王之风。”太傅是不可能在吴王面前说这句话,但漪姬不怕吴王去查问,因为太傅有次称赞弟子是用了‘雍似先王聪慧’的赞词,等知道漪姬想让自己的弟子登上吴王位后,太傅再不敢以先王来赞弟子。穆王是吴国开国之祖。
吴王沉默片刻,拍了拍漪姬的手。“爱妃,孤会保你母子一世荣华。”
“妾母子只想永远在王的羽翼下。”漪姬泪泣。
“爱妃放心,这次召各大封主前来,孤会让他们盟约,以后昭继位,就不敢动你们母子。”
“大王”漪姬绝望地大呼,自己儿子就这样无缘王位了吗?
“爱妃,不让雍继位,也是为雍好。”吴王长叹口气。
漪姬咬牙,她恨死那帮牵强附会的世家。
吴王春节后一场大病,好不容易康复后,却做了个离奇的梦,梦中只见山洪崩离,江河倒流。醒来后的吴王大惊,急忙召了祭祀占卦,占卦后为大凶。吴王召大臣问卦,骠骑大将军直言,这是祖先警告,是对吴王去年想废嫡立庶的警告。
姜大夫当场驳斥,如果先王是对吴王废嫡立贤不满,那应该在去年托梦,不是到今年来警示。
骠骑大将军只是低垂着头说了一句:“这是大王废嫡之心仍在。”
整个吴王朝三分之二的官吏赞同了骠骑大将军的意见。
吴王问卦后不久,传召封主的诏书便下达了。
外面天色已黑,吴国姜大夫家中灯火通明,府中正举办宴席,姜大夫和他的门人、宾客喝酒正喝得有兴致,舞姬们在翩翩起舞助兴。
“余某敬大夫一杯!愿大夫早升左位。”商人余奎站起朝主座敬酒。吴王问卦后决定不再有废嫡立庶的念头,为了安慰漪姬,准备九月九后升姜大夫为左大夫。
“哈哈!鄙夫受了!”姜大夫哈哈大笑,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其他门客见状,不甘落后,纷纷起身向姜大夫祝贺。
酒过三巡,宴席上的人都有醉意,一些人东倒西歪,一些人离座追着侍女或者舞姬调笑。坐在主位的姜大夫看了火起,拉过在旁伺候的一位舞姬,按到怀里便开始乱摸。
姜大夫的一位亲信走到主人身边。“主公,主公。”
“什么事?”姜大夫正在兴头上,行乐被打断后一脸不悦。
亲信走进姜大夫,附着他的耳朵说了几句,姜大夫听完,慌忙推开身上的舞姬,环顾左右,见无人注意到他,便起身悄悄离开大厅。
主人的离开没有影响到喝酒作乐的众人,只有趴在案几上的余奎微睁了眼睛。
姜大夫出了大厅,整理了一下衣服后跟在亲信后面走向后院,后院一所院子前立着两个人,一个穿着深褐色衣服,一位披着黑色斗篷,姜大夫一看黑色斗篷就知道谁来了。
黑色只有天子、诸侯国主、及王子们才配穿戴。后宫的女人们,除了太后,其他即使贵为王后,也不能穿正黑色,黑色代表尊贵,后宫的女人们非常向往,后妃想法折中了一下,把衣服反面整成黑色。所以许多诸侯国后宫的女人们,深衣的衬大都用了黑色。
漪姬深夜出宫,为了不引人注目,就把深衣反穿,行走在黑夜里,正好和夜色融为一体。
漪姬进了厢房,等姜大夫让亲信上了蜡烛后,才把斗篷拿下,露出她那张柔媚的脸庞。
“参见夫人。”姜大夫朝漪姬行大礼。
“义父不要多礼。”漪姬弯腰下蹲。
她现在虽然贵为吴王的宠姬,但品级上跟姜大夫是一样,等姜大夫做了左大夫,品级还要高过漪姬。而漪姬十一岁就被姜大夫收养,和姜大夫有父女名义,所以漪姬私下见姜大夫时,总要行见长辈礼。
“夫人这么晚来有何事?”姜大夫小心问道。眼前这个女人绝对不是你眼睛看到的温和。
“义父,我们有大祸了!”漪姬长叹。
“怎么会?吴王还说九月九后就升鄙夫左位。”姜大夫一愣,吴王这次想任命他做左大夫,一直反对的骠骑大将军和文宰都没有提出异议,文宰是太子的亲信。
“他们当然同意了,因为以后可以轻松把你拿下。”漪姬冷笑。
为了把姜大夫顶上左大夫的位置,漪姬和朝中大臣交锋了无数次,骠骑大将军和文宰死守住左大夫的位置,一是因为姜大夫上位会分他们的权柄,另一个是姜大夫上了左位,更能发展权势。
扼制姜大夫,就是扼制她们母子登上王位,如今王位实打实将落入太子昭之手,等太子昭继位,只要把姜大夫撸掉,他们被瓜分的权利就回去了。
“那怎么办?”姜大夫额头冒汗。
“我们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破釜沉舟!”漪姬两手紧握,她和儿子已经站在悬崖边了。“四个司马有几个可以拉拢?”
“北司马氏是骠骑大将军的人,对这个司马无法可想。东司马和南司马是见虎符听令,只有西司马,已经明确靠拢我们。”司马掌管康城武装力量,只有吴王虎符才可以调动他们。西司马和太子昭不对付,他是四大司马中最希望吴王废嫡立庶的。
“我让你跟唐国国主联络,现在进行得如何了?”漪姬脸色稍豫。
“唐国主胃口太大。”姜大夫为难。
“他要什么?”
“他要东海之滨。”姜大夫边说边偷看漪姬。东海之滨将是雍的封地,是产盐区,封地中最为富饶。
“给他!只要他助我们成事。”漪姬眼都没眨就同意了。
“是,我这就派”姜大夫话还没有结束,就听得外面一声轻响,连忙顿住话语,推门朝外查看。
“主公。”守在门口的亲信连忙过来。
“刚才什么响声?”
“是只猫在屋顶上。”亲信指了指屋檐,姜大夫抬头一看,果然在屋顶看到一双碧眼,那只黑猫发现有人类注视到它,‘喵’地叫了一下,然后便消失在屋顶后。
姜大夫送走漪姬回到宴会现场,发现自己的门客和贵宾更加狼藉,再一细扫,发现少了余奎,想起在厢房听到的响声,姜大夫的心不由一动。
“去,找一下余奎在哪。”姜大夫招来亲随吩咐。
亲随离开不久返回,脸上一副猥琐。“主公,余奎在更衣房外。”更衣类似现代厕所。
“在更衣房外?到现在还没更好衣吗?”姜大夫奇怪,他回到宴席上的时间够上两次更衣室了。
“余奎和舞姬在屋外泥地上成好事。”亲随捂嘴而笑。
“这个余奎,太放荡不羁!”姜大夫哈哈一笑,对余奎怀疑消除。
片刻后,余奎踏着虚步回到酒宴之上,浑身沾满泥灰,一些已经听说余奎和舞姬胡天胡地的宾客,都暖味地朝着余奎大笑。
余奎拿眼察看姜大夫,发现姜大夫也正嘻嘻哈哈,心不由落了下来,为了掩盖身上的泥灰,余奎只能拖住个上更衣室的舞姬,在泥地上乱搞一气。
楚朝辉手指在余奎最新送来的密信上轻敲,吴王都看来真是热闹非凡呢。
57
七月份辰时太阳已经火辣辣的照射着大地,一辆两匹马拉的四轮马车奔跑在去南埠的土路上,驶到后坡村时,四轮马车开始减速,后坡村旁的土路,郑钰铭在这里设了拒马关卡。
南埠在此设关卡的理由就是南埠没有防护,守住后坡旁的土路,歹人要去南埠就得翻沟爬坡越河,拒马起到阻止和迟滞歹人的作用,减少大规模匪人进犯。
拒马关卡并不向过往行人车辆收费,这里晚上封闭,拒马旁修建了瞭望塔,供值守守卫值夜。白天移开留一条仅能通过马车的缝隙,让行人和马车经过。护卫会跟行人和车主说话,是达城口音就放行,如果不是,就得盘查一下,护卫的任务就是检查有没有可疑人士。值守护卫都由山谷巡逻队队员担任,这些护卫不是额头有梅花印记,就是脸庞上刻有奴字。
四轮马车速度减慢,慢慢通过缝隙口,因为天气炎热,四轮马车车厢上的车窗大开,一位瘦小的四十岁左右的贵族坐在车上,拒马旁的护卫对这位贵族已经非常熟悉,马车经过时,一个个朝马车上的贵族行了简单地敬礼。
四轮马车慢行过拒马缝隙后,便放开速度奔跑在平坦大路,从后坡到南埠的路已经修整得很平坦很宽阔,下雨天车辆也可以飞速奔跑,原来的泥土路已经变成砂石粘土硬路。细碎的砂石是从长河河道捞挖上来的。
“这陈理事怎么三天两头往南埠跑?”一位皮肤黝黑的护卫问身边脸上有麻点的同伴。
“定是想到咱们大人的知事府寻吃的。”麻子同伴回答得斩钉截铁。
“怎么会,他可是达城最大家族的族长,三天两头跑来见咱们大人,就为了到知事府寻吃的?”这黝黑皮肤护卫不相信。
“怎么不是,去年这族长就常来找大人要红薯,今年咱们山谷和南埠多了很多新鲜吃食,更把这位大人引得大热天巴巴地往这里赶。”麻子奴隶去年时常跟随郑钰铭去南埠,亲耳听到郑钰铭威胁陈蒙,再讨吃红薯,今年就不给陈氏红薯苗。
“嘻嘻,这些大人想讨吃的吃食,我们经常享用。”黝黑护卫突然笑起来。
“嘘!不要在外面乱讲,范老师说我们要低调,要让其他贵族老爷知道我们吃得比他们都好,肯定会责备我们大人的。”麻子奴隶马上警告同伴。
黝黑皮肤是今年五月才被挑到巡逻队的,跟外界打交道不够谨慎。作为老队员,麻子护卫有责任教导新同事。
黝黑奴隶一个激灵,双目四扫,发现关卡旁除了队友,没有杂人,心才放了下来。这个皮肤黝黑的奴隶,是去年年底进的山谷,是郑楚两人在达城奴隶市场买的最后一批奴隶,自那以后,山谷增加的新成员除了达城大牢中的罪匠,其他就是跟山谷定了合约的外国平民。
郑钰铭对奴隶的信任度超过对那些定了合约的平民,像保护山谷和南埠安全的重任,都是选用奴隶。巡逻队的职责很重,也很辛苦,但他们的待遇也是一流的。除了每月有四金工资,山谷中种植出来的新鲜蔬菜,总是优先供给士兵和巡逻队队员所在的食堂。巡逻队队员的日子,在吃穿上面,不比达城的小贵族们差到哪里。
陈蒙斜躺在车座上,感受着马车的飞速,自南埠到后坡的沙石路铺好后,马车每次行驶在这段路上,陈蒙的心就在飞扬,飞快的速度,让他有种骏马奔腾在草原的畅快。从车窗往外看,只见道路两旁的绿树唰唰往后退,这些树木还没有长大,一些树种在达城地区不曾见过,据说都是从山谷中移植出来的。车窗外最让陈蒙羡慕的是一一片片分割成块状型的水稻田,水稻田越多,说明南埠的水利建设建得越好。
后坡到南埠的道路修整以后,原来骡车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只要半小时,快马行驶的话只要十几分钟,陈蒙的两匹马拉的四轮马车,速度跟快马差不多,十五六分钟后,马车放缓速度到了村口,才到村口,就有个老头拦在马车前,行了礼后,递给车夫两个布袋,这两个布袋是系在马屁股后面兜粪的,防止马儿在村子里随地拉马粪。
“小老儿,这次偶家自带了。”车夫拉住马缰绳,没好气地拒绝。
老者歪头看到两匹马屁股后已经系着布袋,被车夫口气顶撞也不生气,只是朝着四轮马车鞠了下躬,便跑回村口一棵大树下坐好,眼睛再不看陈蒙的马车,只是紧紧盯住大道,等待下一辆车辆到来。
老者五十出头,这个年龄在这时空已经算老人,荒年是妥妥要被送山。南埠这两年粮食丰收,家家不愁吃穿,对老人就不嫌累赘,老人吃得好,穿得好,身体反而比原来健康。
南埠缺少劳动力,郑钰铭就没让这些还能干点轻活的老人闲着,除了南埠村的卫生包给老人打扫,还要向村人和外地人宣传南埠的清洁卫生制度,保证南埠有个干净的生活环境。
对于那些进村的车辆,为了防止畜牲随意大小便,老人要在村口蹲守,给进村的车辆发放兜粪的布袋。这些布袋不是白给,必需付钱,你如果不想买下,离开的时候可以退还给老者,老者会把布袋钱奉还。
南部村的卫生大队成员一共有十几名五十岁左右的老者,他们每个月可以从知事府领到两金的工资。卫生大队的老者很珍惜自己的这份工作,一是有收入,二是让他们感觉自己对村子有用,不再是只能浪费粮食废物。
陈蒙刚到南埠非常不解郑钰铭的洁癖,但来次数多后,才发现南埠干净得让人舒心,村子没有肮脏的垃圾,没有发臭的动物粪便,也没有人随地大小便,因为南埠村在显眼的地方,盖了两间砖瓦更衣室,更衣室有两个门,一个门上写着男,下面画了男子模样的人影,一个门写着女字,女字下是有着女性特征曲线的身影。不遵守卫生规章是要被罚款的。
最近几次,陈蒙从南埠回到属地,总有种别扭的感觉,只觉得自己封地上牲畜粪便发出的味道异常难闻,随处大小便的平民很刺眼。陈蒙已经在考虑,是不是在自己封地也施行南埠的卫生规章制度。





穿到古代搞建设 第32节
“郑知事!郑知事!快来迎接老夫!”陈蒙一进知事大门,就冲着郑钰铭办公处大喊。
“陈理事快来喝杯清茶。”陈蒙进知事府前,就有护卫通报了郑钰铭,郑钰铭在陈蒙大嚷时,已经站在办公室外的长廊迎接陈蒙。
“好!好!老夫正口渴。”陈蒙的眼睛笑成一条细缝,他喜欢郑钰铭这里的清茶,这种茶不放盐煮,直接拿烧开的泉水冲,冲泡后的茶形很美、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高,滋味鲜醇,每次品尝,都有种雅士般的感觉。
郑钰铭打量这个闭着眼用鼻子闻茶香的陈氏族长,有点好笑。刚开始陈蒙为了红薯跑南埠,后来为了四轮马车合作经常来南埠,现在是为了他这里的茶和中午的午餐。郑钰铭不习惯喝煮了地茶汤,山谷四周的新生茶叶采摘下来后,自己炒制成茶叶。知事府的午餐蔬菜都是二十一世纪的品种,大部分是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陈蒙坐下喝了杯茶后,从袖兜里掏出一张图纸递给郑钰铭。
“你看下,这样的外形可好?”图纸上是一辆四轮马车的外观,是陈氏敬献给吴王的贡品。陈蒙也在跟公子光进康都朝拜的随从名单上。
“嗯,不错,已经很华贵了。”郑钰铭接过图纸看了下,车辆外表很华丽,符合吴王的身份。
“南埠的乐艺准备得怎么样了?”陈蒙得郑钰铭夸奖,神色微微得意,如今车行生意不错,订单已经排到年底。
“正在训练。”郑钰铭叹了口气。
别墅里可以做贡品的东西太多了,随便拿个出去,都是稀世珍品。没想到公子光对去年范津表演的口技印象深刻,直接要求南埠贡品用乐艺代替。范津听后大惊,他在吴王都就是因为口技技艺太好获罪,这次去要是再发生这样情况,再被定了死罪怎么办?
郑钰铭不觉得范津在吴王都已经表演过的口技还会引起轰动,他和楚朝辉商量了一下,决定挑选几个懂点音乐的奴隶,演奏具有现代中国风的乐曲出出风头,为南埠挣点知名度。财名得藏,才名得扬,这时代的贵族崇拜名士。
郑钰铭小学和初中学过古琴。郑母和郑父跟所有望子成龙的天朝父母一样,想让儿女多才多艺,郑钰铭和姐姐从小学开始,就被郑母送到各个兴趣班,一溜的兴趣班下来,郑钰铭学古琴学得最快,郑母被郑钰铭的古琴导师一番忽悠,觉得自己儿子有指望成为音乐泰斗,便花费了大价钱为儿子选购了一把古琴,那时郑家还只是普通工人家庭,这把古琴一买,郑家全家吃了一年的素菜。
本来对古琴有兴趣的郑钰铭,对古琴开始反感,虽然古琴导师一直强调郑钰铭有天赋,但在郑钰铭的抵触之下,考进高中后,便不肯再去上古琴课。郑钰铭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回想自己少年时的幼稚行为,深感对不住父母,这把让郑家全家吃了一年素的古琴,被郑钰铭携带到了花木基地,闲暇时,郑钰铭会拿出弹奏几下。
有了这点基础,郑钰铭才拼凑出一支乐曲,准备在山谷里挑选些人出来弹奏,不想挑选时才知道,平民和奴隶里没有会演奏音乐的。
大秦虽有民间小调、自娱自乐的歌舞,却是登不了大雅之堂,大雅之堂就是宗庙和朝廷。平民百姓既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去接受、欣赏,无缘进入到、参与到达官贵人们的乐歌和乐舞之中去。在统治阶级的心目中,音乐舞蹈是礼丁的一部分,是政治上的等级统治的辅助工具,作用就是维护等级制度和政治统治,就如同奴仆必须为主子效力、服务一样,因而作歌献舞都是专为贵族们表演的艺人。
山谷中除了范津和几个罪民,再无通晓音乐的奴隶和平民,音乐和文字一样,被贵族们垄断。这几个挑选出来的罪民跟范津一样,原来是艺人身份。
这样拼凑出来的演奏班子,就是赶鸭子上架,好在这段曲子不长,只有六七分钟,到九月九还有两个月,日夜排练,到那时应该演奏娴熟。
陈蒙在郑钰铭办公处喝了一上午茶,在知事府吃了顿午饭,睡了个午觉,直到下午四点才坐车回去。
陈蒙一走,几个工厂管事便全从厢房走出来,排队到郑钰铭办公室汇报工作。这几个工厂管事大部分是额头有梅花印记的奴隶。
“大人,五十料新船可以提前两个月下水。”木船厂同时开工了两条二十料和一条五十料的木船。接到九月九要去康城朝拜的消息后,楚朝辉下令船厂先全力赶制五十料的大船。船厂负责人今天是来报告好消息的。
“嗯,让财务给工人发奖金。”郑钰铭批了个条子给木船负责人。
木船负责人接过批条,满脸春风地离开。
“护卫队这次增选人选已定,名单在这里,请大人过目。”马仁递上一张白纸,他被临时选派到南埠训练护卫。四个连长是轮流来南埠带队,半个月一轮换。
郑钰铭接过白纸,看了看名单,又看了看名单上人员的家庭信息,在纸上签字,递给马仁到档案室立档。
马仁走后,吴大抹着汗进来了。
“大哥,快来喝杯凉茶。”郑钰铭拿起茶罐给吴大倒了杯茶。
“这天太热了。”吴大接过茶杯一饮而尽,一杯不觉解渴,又倒了两杯喝掉方才觉得过瘾。“二弟,房子都租出去了。”
吴大所说的房子,是原来被火烧后重盖的商铺和作坊,重盖的商铺全部是二层高的砖瓦房。除了酒店和客栈由知事府经营,其他商铺都对外出租。一些货郎和商人已经感觉到南埠的商机,对外出租的商铺都是被他们租赁。
“大哥,你不要太辛苦,注意点身体。”郑钰铭发觉吴大消瘦了好多,不过精神却比原来好许多。
“嘿嘿!为兄忙得高兴。”吴大裂嘴一笑,这种忙忙碌碌的生活很有意义,因为它的效果很厉害,南埠有一种一天一个样的改变。
郑钰铭目送吴大离去,心里遗憾租商铺的人中,没有南埠村人。
如今的大秦,跟原时空的春秋战国相似,商人的地位也是等同。在这个时期,商人并不低贱,不是谁都可以去经商,经商的一般都是贵族身份。诸侯各国割据,他们需要流通,需要互通有无,君主们欢迎商人,但也提防商人,入境车辆人数都有限制,越有实力和后台的商人,行走各国越便宜。没有人脉,普通平民是经不成商的。
像吴牧这样的小商人,也是有着贵族血脉,懂一些文字和贵族礼仪,能被楚地贵族认同,可以在楚地贩卖布帛。后来有了郑楚两人的财力支持,才真正打开楚国市场门户。
太阳西下时,霍思中兴冲冲跑了进来。“大人,楚大人的船回来了。”
“哦,船过南埠没有?”郑钰铭一喜,站起身就往外走,这已经是楚朝辉第二次偷偷去唐了。
1...2728293031...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