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搞建设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风中蝴蝶
吴国紧邻赵国,吴王也曾想像赵国那样进行制度改革,不过被漪姬劝住,漪姬正要靠姜大夫的封邑发展自己的实力,哪肯吴王大刀阔斧对封主们进行改革。漪姬劝谏的理由是,赵国先尝试变革还不知后果好坏,吴国完全可以等看到赵国改革后的变化再做决定。
被漪姬一劝,吴王的改革计划便拖延下来。赵国改革爵位制度后,国力一天天强盛,吴王却因为身体缘故,再无精力对吴国现状大刀阔斧。
有赵国改革成功列子在前,燕、楚、齐、鲁等国国君已经陆续进行了或者准备进行爵位改革。
西侯取消赏赐封邑和取消封地私兵,走的不过是赵王先走过的路,吴国国内的大世家已经在动乱中少掉一半,再加楚朝辉对全军的实际控制,西侯改革遇到的阻力比赵王当初变封邑为食邑还要小。
对贵族们改革的恶人由西侯做了,郑钰铭就得出面做好人来稳住人心。受取消封邑的改革制度伤害最大的,在吴国贵族眼里,其实是郑钰铭和楚朝辉两人。
郑楚两人的功劳,按照常规,楚朝辉最起码可以得到大夫级别的封地,郑钰铭这样的公子身份,侯爵级别的封地是逃不了的。现在郑楚两人不出声反对,众人就看郑钰铭如何奖赏有功之臣,郑钰铭的奖赏如果不到位,两人就会失去很多贵族的支持。
郑钰铭首先向西侯提议,骠骑大将军和东、南司马的爵位都提升一级,骠骑大将军由原来的伯爵晋升到侯爵,东南两位司马由士提升为伯,蔚山有功的贵族只在蔚山地区有地方爵位,在王都没有王庭爵位,这次被郑钰铭提议封分了大小不等的爵位。魏慎和魏仁两人被提议封分的爵位最高,为伯,魏慈为大夫,郭泗、陈蒙、余奎为士。最先投奔蔚山的封主们也在原有爵位上晋升一级,同时被提议封大夫的还有西侯封地的文宰。
郑钰铭提议的封爵贵族名单在人们的预料之中,只有周成和卫青、曾游三人封士的提议,引起贵族们的侧目,卫青还好,是郑钰铭和楚朝辉收养的平民,周成和曾游就是奴隶身份了(曾游的实际是山匪,为掩盖山匪身份,只能对外宣称是买来的奴隶)。贵族虽然议论纷纷,却没有谁出面谏言,盖因这三人功劳很大,如果他们是贵族,完全可以受封至大夫爵位。
除了荣誉上的奖赏,接下来就是物质上的奖励。为了补偿功臣不能得到封地,郑钰铭用大量黄金和珠宝玉器做赏赐,甚至从别墅拿出一套十二只水晶酒杯做赏赐品。
别墅中的这套水晶杯是无铅水晶高脚酒杯,花了郑钰铭姐姐一千多人民币从淘宝购得,外表非常美丽,在阳光下,会将阳光折射成七彩彩虹,杯子会像钻石般通透发亮。
这套杯子如果放到大秦市场上出售,定出的价格,除了国君级别的诸侯能问津,大贵族们都不可能买得起这套杯子中的一个。郑钰铭没有将这套杯子去变现,最主要是买家太难寻找,如果贱卖,会让山谷生产的玻璃品跟着掉价,这不是郑钰铭希望看到的。所以别墅厨房的现代化精美餐具很多,郑钰铭和楚朝辉情愿将它们打包收到储藏室发霉,也不想让这些精品流到奢侈品市场上冲击玻璃厂和瓷器厂产品的价格。
虽然不能用这些精品套现,却可用这些美丽到极致的物品收买人心。
十二只杯子被分赏给对平乱最有功劳的十二位功臣,每一只杯子用丝绸包裹,放在精致的香木盒中。
得到杯子做奖赏的贵族,看到杯子后心满意足了,这样美丽的杯子绝对可以换几座城池。每一个贵族都在心中暗下决心,要将杯子作为家族珍宝流传下去。
漪姬带着一起自焚的黄金,凝固重新提验去杂质后,连同内库的大部分玉器锦帛,被西侯交给郑钰铭做赏赐功臣和重建之用。郑钰铭就用这些黄金珠宝锦帛做了奖励。
不够资格得到杯子的有功贵族,被赏赐到许多黄金珠宝锦帛,这些财帛抹消了贵族没有得到封地的不平心理。一块封地幸苦管理半辈子收获的财帛才能跟赏赐相等,白花花的钱财放在眼前,总比年年收的赋税要有冲击效果,有物质补偿的贵族们,对西侯的那点不满消失了。
贵族们论功行赏完,接下就是对有功虎贲和蔚山士兵的奖赏。
楚朝辉不想吴国军队保留三万虎贲,他不希望吴国以后的常备军出身都是贵族,他希望军队士兵由平民和奴隶组成。给予贵族士兵好处来得到他们拥护,不如给平民和奴隶士兵好处来得轻松容易。
既然要减少虎贲士兵数目,就得想法让他们离开,可以让虎贲高兴离开不引起抗议,莫过于给予他们好处。当兵的虎贲们,大都是家境没落,想从军获得战功重振家族。
虎贲希望为君王的卖命卖力后得到钱财和土地。郑钰铭想法让虎贲离开军队就满足了他们这一愿望。虎贲军中凡是二十五岁以上,从军五年的,可以拿到一笔丰厚退伍费回家,同时会得到三十亩到五十亩不等的良田做奖赏。
给虎贲分配的良田来源来自没有封主的封地庄园,这些无主封地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被漪姬灭门没了近亲继承人的,一种是跟漪姬合作别灭的,还有一种是摇摆派,被郑钰铭和楚朝辉借口剥夺了封地的。这三类人的庄园土地都要重新分配,除了分配给平民和奴隶耕种,就是分配给退役回家的虎贲。虎贲们分配到的土地是私产,每年按亩交一成赋税,免税两年,可以自由买卖。平民和奴隶分配到的土地,每年也是交一成赋税,土地国有,只可转让种植,不得私自买卖。
这一措施公布,有一半虎贲要求退伍回家,毕竟有田有地已经达到他们当虎贲的预期目地。楚朝辉统统批准。留下的一万多虎贲,楚朝辉还是不想全部留在军中,他准备将三分之一的人分流去组建驿站,三分之一的人分流去各郡县维护治安。
吴国没有封主的地方,将设置郡县,郡县需要治安人员。这些措施行政措施现在还在纸上,以后会一步步施行。
楚朝辉解决虎贲的同时,面向平民招募士兵,士兵的年龄限制在十七岁到二十岁之间。士兵经过考验入伍后,每月有津贴,五年后同样可以退伍,将来退伍会享受到虎贲的一半待遇。
蔚山的士兵大都没有五年军龄,他们还不到退伍时候,经济上对他们的奖励只有钱财,政治上是取消奴隶的低贱身份。
“朝辉,打完仗,我发现你的军队建设依然是开支大头。”郑钰铭一手拿着账本,一手在算盘上劈哩叭啦打着。
“等军队开支不是大头时,你的国家就强盛和平了。”楚朝辉放下笔笑笑,他也在做着军队预算。
“我这里还没有开始重建呢,钱就跟流水一样出去了。”郑钰铭拍着帐本感慨。安抚贵族和解散虎贲,用光了西侯给他的黄金珠宝锦帛。如果不是有卫青从王宫内库偷运出来的财物,周成四处抄家抄来的钱财为底气,郑钰铭真不敢如此大手大脚。
“钱只有流动才能活起来。”楚朝辉走到郑钰铭背后,帮郑钰铭按摩肩膀。
昨天晚上两人刚成功品尝了深层次交流,虽然有军中医者的药物帮忙减轻身体伤害,但第一次总是会让郑钰铭交欢部位不适。楚朝辉早晨还可以多睡一会,郑钰铭却得起床办公,到下午更是要帮太子笙主持犒赏军队,楚朝辉一直留神郑钰铭的身体情况,看到郑钰铭边算着帐目,边用一手敲打背部,就知道郑钰铭的身体依然腰酸背疼。
“不错,放在内库中不如在社会上流通。”郑钰铭闭目享受楚朝辉的按摩。楚朝辉的按摩水平不亚于专业按摩师。
虎贲们拿着退伍金回去并不会放进箱子不用,他们新分配了土地,土地多的会雇人耕种,要购买农具,购买耕牛,生产农具的工厂、作坊养牛的农户都能从中获益。
“今天不早,咱们早点休息吧。”楚朝辉按摩按摩,一双手就按摩到不应该按摩的地方去了。
“我是要早点休息!”郑钰铭‘啪’的一下打掉楚朝辉不规矩的手,楚朝辉的意图他很明白,明天是公子光下葬的日子,郑钰铭不想拖着不灵便的身体去送别,所以楚朝辉的想法被郑钰铭一口否决掉了。
就在楚朝辉和郑钰铭歪缠之际,西侯和自己的文宰,正在议论着郑楚两人。
第114章
西侯的文宰公孙期只有三十岁出头,出生落魄贵族之家。七岁多父母生病相继离世,父系这边没有直系亲戚,被舅家接去抚养。公孙期的舅家家境也不宽裕,公孙期年纪虽小,去了舅家也得帮着为生计分忧,每天和大表哥负责放牧家中的十几头牛羊。
公孙期的父亲识字,在儿子四、五岁时开始对儿子启蒙。公孙期的父亲对儿子抱有很大期望,病痛中不忘督促儿子课业。父亲的谆谆教导,让公孙期对识字习文有种固执坚持,每天跟着表哥出去放牧牛羊时,总带着父亲留下的羊皮书温习。
西侯在封地经常外出巡视,每次经过公孙期的舅家附近,都看到这个十岁不到的孩子捧着羊皮书骑在牛背上默读,几次以后,西侯将公孙期招到面前提问,公孙期从善如流的回答,让西侯起了爱才之心。那时,世子笙六岁左右,西侯已经发觉自己儿子脑袋榆木。
为了儿子的将来,西侯花费了很多心血培养公孙期,他想帮脑袋不灵光的儿子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封地管家。公孙期二十岁左右,开始帮着西侯管理封地。
公孙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不但对西侯忠心耿耿,对有恩于自己的舅舅也给于厚报,不但将自己所得的财物平分给舅家,还应舅舅的要求,娶了自己的表妹为妻,虽然表妹长相很不出众,让公孙期沦为封地贵族们调侃的对象。
西侯对公孙期的人品很肯定,郑钰铭跟西侯了解封地的能干官吏时,西侯只提名了公孙期。
“大王,总理事拿内库钱财厚赏众人,将大王交予他的钱财挥霍一空。”公孙期跟着西侯节俭惯了,郑钰铭动不动就用几万财物奖赏有功之臣,看得公孙期实在肉疼。
“王庭贵族都跟卿一样气愤吗?”西侯微微一笑。
公孙期一愣,他微皱眉头:“好像没有,王庭上下好似对大王一片感激之声。”
“这里有总理事的一个三年发展计划,你拿去看看吧。”西侯从身侧拿出一本计划书递给公孙期。
“三年国库翻三翻,国民收入翻两番?”郑钰铭列的发展规划条列很细,公孙期边看心头热血边在沸腾,这真是好一副发展前景图。“这能实现吗?”
西侯费尽五十年时光,才将封地由不毛之地发展成百姓勉强能填饱肚子的地方,郑钰铭制定的计划内容虽然带着很强说服力,公孙期还是对计划的预期目标不敢置信。
“陈蒙这人如何?”西侯没有直接回答公孙期的疑问。
“陈蒙给微臣的感觉是滑不溜手,不过很有才,他对总理事很忠心。”公孙期回忆那个有着山羊胡子细眼睛的老头。
“哦,一个滑不溜手的大家族族长,不到三年时间,就对从海外归来的总理事死心塌地了,你说为什么呢?”西侯像以往教导公孙期一样,引导他去思考。
“陈氏家族从总理事身上获利良多。”公孙期在蔚山时,曾听蔚山小贵族透露,陈氏家族封地种植的粮食作物都是从南埠引进,所办的厂都是跟郑钰铭合作,今年不但农庄粮食丰收,工厂作坊的利润也很惊人,蔚山小贵族私下猜测,陈氏家族的财产最起码翻了一倍有余。
“不但是陈蒙从总理事身上获利良多,整个蔚山地区从上到下都是如此啊。”西侯一口气说完,躺倒在靠枕上喘气。
穿到古代搞建设 第66节
公孙期连忙用手帮西侯顺顺心口。西侯等自己胸口气顺后,接着说道:“这也是蔚山能如此齐心紧跟总理事出兵讨伐奸妃的缘故。”
公孙期听完低头沉思。“微臣明白了,总理事奖赏丰厚,是为了消除大家对改制的不平,使王庭上下齐心合力,以后重建改制就可以顺利施行。”
赵国国王八年前进行封邑改革时,西侯曾跟公孙期探讨过这个问题,那时西侯是非常反对,因为改革了只对中央王庭有好处,对整体国家实力有好处,而对各地封主的利益,却只有大坏处。如今西侯继承王位,公孙期立场倒了个,清楚看出改革获利前景后,是最支持郑钰铭进行制度改革的大臣。
“公子明和楚大将军是很有本事的人,你以后跟他们多学学吧。”西侯在任何人面前都是肯定郑钰铭的公子身份。
“是,大王。”公孙期连忙低头领命,他知道西侯精神已经疲惫,自己应该告辞,可是他心头还是有一个疑问。“大王,那十二只水晶琉璃杯不是内库之物吧?”
那种美轮美奂的精致之物简直不是人间之物,吴国王宫内库如果拥有这样的宝物,不可能没有一点风声透出,既然不是内库所有,只能是西侯从封地上带来。王庭贵族很自然会有这样推测,公孙期作为西侯的心腹从未听说,所以他心中有种猜测。
“不是内库之物,是公子明从百慕国带来。”西侯呼了口气,他这个将死之人,看到那样晶莹剔透的美物后,心中还不由自主涌起占有之感,可是郑钰铭却毫不在意的将水晶杯献出,借西侯的名义赏赐给群臣,用它们来平息王庭贵族对改革的不满。
“这...公子明实在是轻财之人。”公孙期心中只余佩服。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卿跟总理事多学着点。”西侯从身侧拿出一份诏书递给公孙期。“卿去发布吧。”
公孙期接过诏书打开一看,诏书内容是封赏郑钰铭和楚朝辉伯爵爵位的诏书。
“大王,王庭大臣们提议的是侯爵爵位。”公孙期心中奇怪,西侯明显对郑钰铭和楚朝辉很赞赏,也很肯定他们两人的能力,为什么西侯要否决王庭议定的爵位,砍掉一级册封呢?
西侯看了公孙期一眼:“笙儿以后会加封的。”西侯说完,闭目再不言语。
公孙期拿着诏书站了一会,方才想明白西侯用意,他弯身朝自己的主公深深一拜,只觉自己要学的实在太多了。
“幸亏西侯活不长,如果西侯要再能活个三五年,王位可真不能让他去坐。”楚朝辉冷笑一声,将手中诏书扔到桌子上,西侯否定王庭贵族提议,将他和郑钰铭的爵位压低一级,为的不过是他的傻儿子。
诸侯国中的侯爵是最高爵位了,西侯如果径直将郑钰铭和楚朝辉册封到侯爵,等到太子笙继位,对郑钰铭和楚朝辉两人就会封无可封,新王对两人施不了恩,不能给臣子好处,臣子对新王自然不会特别感恩戴德。
西侯的这种做法,是后世很多皇帝留给继承人惯用的笼络方法,预备留给嗣皇帝的贤能大臣,在老帝王临死前,会被打压下去,等到嗣皇帝继位,再开恩提拔。臣子经过一抑一扬,自然对新帝生出知遇之恩,这种手法就是帝王心术,楚朝辉在历史书上见多了,当然生出反感。
郑钰铭摸摸鼻子,他的观点和楚朝辉一致,只是不会像楚朝辉这么直接说出来。在郑钰铭的认识里,西侯聪明不亚于余奎,他和余奎不同的是,余奎有贤臣之才,西侯却是具备帝王之能。
“西侯为了儿子一片苦心,情有可原。”郑钰铭就是看中西侯深爱儿子,本人又风烛残年,才敢将快到手的大权安在这位睿智老人头上。
“这倒是。”楚朝辉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父爱哪怕相隔两千年,依然是同样浓重。“笙真是个有福之人。”
太子笙很有福,这个有福之人,在第二天一大早领着王庭所有群臣去给公子光的灵柩送行。
公子光本来是吴国公子中最低调的一个公子。随着许国名士王颉起草的讨伐漪姬诏书,公子光的名字被吴国普通百姓和大秦诸侯国熟悉。在郑钰铭和楚朝辉的刻意渲染下,迅速在吴国人民心中竖立了一位光明磊落的君子形象。漪姬对吴国的卖国行为暴露后,王都百姓很不齿漪姬所为,对被漪姬毒害的受害者给与了同情,公子光在王都百姓眼里,就是位悲壮圣洁的皎皎君子。
公子光灵柩下葬规格非常之高,除了寿衣没有使用诸侯国主级别的冕冠冕服,其他规格等同国主,甚至使用了柏木黄肠题凑下葬。
公子光灵柩送进陵寝椁室前,姜大夫和满门十二岁以上的族人、余党被执行了砍头极刑。姜大夫全族十二岁以下族人能保全性命,全赖郑钰铭极力争取,魏慎和骠骑大将军对漪姬和姜大夫太恨了,他们恨不得灭了跟漪姬和姜大夫所有有关联的人。
用乱党血祭后,公子光的灵柩在一片哀乐中送入陵寝,扶着灵柩的魏慎跟着进去后不肯出,到最后,是被魏仁和魏慈兄弟硬拖出来,陵寝椁室才得以封闭。
魏慎眼睁睁看着最后一块青砖砌上,将他用一生心血教养出来的年轻人与世隔绝后,猛吐一口鲜血,仰面昏厥倒下。
公子光的下葬仪式刚完成,郑钰铭和楚朝辉接到卫青和曾游从瞿城发来的急报,赵国太子赵轩,率领两万赵军,仅用半个月时间,闪电灭了卫国。
作者有话要说:黄肠题凑“题凑”是一种葬式,始于上古,多见于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 “黄肠题凑”指西汉帝王陵寝椁 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所谓“黄肠”,颜师古注引苏林的说法即柏木黄心,即去皮后的柏木。棺椁周围用木头垒起一圈墙,上面盖上顶板,就像一间房子似的,外面还有便房。天子以下的诸侯、大夫、士也可用题凑。但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及杂木等。但经天子特许,诸侯王和重臣死后也可用黄肠题凑,如汉霍光死,汉宣帝“赐给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
“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吕氏春秋》,据书中记载,天子礼葬时,用柏木堆垒成棺椁形状,外面有便房,也用柏木堆垒成,里面放有大量陪葬品。
第115章
卫国的公子适逃到陈国不久,就听到自己国家被赵轩灭国的消息。公子适听完眼前发黑,脑中嗡嗡作响,他从来没想到,不过是担任一次犒劳使者,会为自己的国家带来了灭顶之灾。
“公子,陈国的大臣们向他们大王进言,要将公子交给赵国。他们说陈国不能收留祸根。”公子适的舍人从门外跑进来禀告。
“为什么陈国大臣要落井下石!明明是那赵太子狼子野心,设下圈套诬陷我,他是无中生有,制造了一个借口吞并卫国!”一连串的事情发生后,公子适思前想后,终于想明白事情的真相。
公子适半个月前代表卫王带着粮草美酒和美女、美男去犒劳赵军,本意是讨好赵轩。公子适临行前,卫王对小儿子再三叮嘱,要公子适面见赵轩之时,不能有丝毫得罪之处。公子适到赵军大营见赵轩时,一直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赵轩和蔼随和的态度,让公子适精神放松,在当天晚上的欢宴上,美酒喝多了点,公子适到最后的意识是趴在酒桌上睡着,可当他半夜醒来后,却发现自己在一所精致卧室之中,身边还躺着一个光溜溜的女人。
对于自己昨天晚上可能跟身边女子发生什么,公子适刚开始并不以为然,贵族们酒后跟侍女过夜的事情相当平常,很多设宴的主人还会特意安排家中美貌侍女陪客人过夜。
等公子适喊不到服侍自己的仆人时,他终于发觉不对劲的地方,他所在的地方不是卫国王宫,也不是卫国贵族的府邸,而是赵国的军营。军营中是不可能有女人的,除非是卫国昨天送给赵轩的美貌侍女。
想到自己可能睡了赵轩的侍女后,公子适也没有多惊慌,只是有点难为情。他准备去面见赵轩,向赵轩请个罪,请赵轩原谅他酒后失礼,作为赔偿,公子适觉得回王宫再挑选几个美人送过来就行。
公子适想好应对之策,穿好衣服去找赵轩赔罪。到了军中大帐,赵轩已经外出巡查,公子适只见到了赵武宰。赵武宰听完公子适吞吞吐吐的道歉后,哈哈一笑,拍了拍公子适的肩膀,笑说不过一个侍女,让公子适不要放在心上。赵武宰的宽慰,让公子适心底的一点不好意思烟消云散,他安安心心跟着老臣子回卫王宫向卫王复命。
让公子适没想到的是,他和老臣子刚交完差离开,赵轩就派了使者,气势汹汹冲着卫王面前问罪,罪名是卫国公子侮辱了赵轩的宠姬,侮辱后还将那宠姬杀死掩盖罪行,赵轩巡查回来发现宠姬尸体大怒,派使者来跟卫王讨说法。
公子适虽然是卫王疼爱的小儿子,可是卫王在赵使者的怒火面前,连声答应要将小儿子交给赵轩随意处置。
卫王软弱怕事,卫太子却一腔怒意,不说赵轩所谓的宠姬不过是卫国送去的侍女,就是真是赵轩的宠爱姬女,也没有因为一个低贱女人向一国公子兴师问罪事情,赵轩这么大动干戈欺人太甚。如若为了一个贫贱女子,卫国将自己国家的公子交出任由处置,卫国以后在诸侯国面前还有什么颜面?在大秦还有什么尊严?
卫太子和卫王在王庭上当场争执起来,王庭的贵族们也分成两派,各执一词。消息传到后宫,卫王后怕小儿子会被交给赵国受侮辱,连忙派人传信公子适,让他先离开卫国到陈国躲避,等事情平息了再回王都。
卫王得知儿子逃出卫国后,低声下气地向赵国使者道歉,并许以许多金银珠宝和美女赔罪,只请赵轩看在公子适年幼无知的份上原谅。赵国使者听到公子适已经逃离,当场冷笑三声,甩袖回军营向赵轩汇报。
赵国使者径直走了,卫王却不敢将此事就此揭过,他还是让老臣子带了大量金银珠宝,新挑选了八位美女,准备送去赵营向赵轩赔罪。老臣子带着金银财宝和美女的队伍还没有走出王都,赵轩率领大军攻打卫国城池的消息就传来了。赵轩声称,卫王袒护自己儿子拒不交出,为了洗刷自己的耻辱,赵轩要攻下卫国国都亲自搜查。
卫国王城坚守半月后城破,卫王率领王庭百官出王宫向赵轩投降,卫太子自刎于太子府。赵军全面占领了卫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