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锦衣夜行|月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月关
唐姚举忍痛道:罗历,不要多说废话,报堂口。
罗历忍了忍怒气,漫声道:淤泥源自混沌启。
那家丁一怔,下意识地应道:白莲一现盛世举。
罗历打了个手势,那家丁神色一缓,问道:兄弟自何处来
淮西。
家丁脸色微微一变道:白莲开处千万朵,不知生就哪一枝
两人一边说着,手上也不断地变幻着手势,仿佛密宗僧人在练大手印一道,罗历手结莲花,沉声说道:在家不敢言父名,出外不敢言师姓,既然兄弟问起,不敢有所隐晦,敝掌教姓唐。
那家丁又看看他们,把大门打开,向里面急急一招手,王宏光和杨彩便抬着唐姚举闪进了院去,待罗历也闪进大门,那家丁又警觉地往门外看看,赶紧掩上了房门。
唐某见过林老掌柜
一见林羽七从后堂走出来,唐姚举便勉强站起,颤巍巍地拱手见礼。
林羽七并不老,但老掌柜并不是指他的年纪,而是北派明教中对堂口老大的称呼,南派明教则称堂口老大为掌教。白莲教分支众多,还有些教派称首领为祖师、师父、大师兄、掌教元帅等等,不一而足,而南北明教则是白莲教中最大的两个支派。
林羽七连忙抢步上前把他扶起,惊疑不定地道:唐掌教莫要多礼,你这是这是怎么回事
唐姚举重重叹了口气,黯然道:一言难尽,兄弟此来,是来向老掌柜的求助的。
林羽七连忙扶他到椅边,扯过另外几张椅上的软垫,都垫在一起让他坐下,说道:唐兄别急,大家一脉所传,同气连枝,如有用得到兄弟的地方,唐兄只管开口。
唐姚举便把自己外出做买卖,雨夜有人登门,假托家中有人生产,诱走了他的娘子,县太爷处断不公,他击鼓鸣冤反被痛打四十大棍的事说了一遍,最后说道:老掌柜的,这歹人分明就是蒲台县中人,可兄弟两眼茫茫,无处寻他,拙荆自昨夜被掳走,迄今全无消息,兄弟五内俱焚啊。
林羽七只是沉吟,唐姚举忍耐不住,问道:老掌柜的,此事很为难么
林羽七脸上阴晴不定,半晌方道:不瞒唐兄,其实这几年,我蒲台县以及邻近府县,先后发生过几次良家女子被人掳走的事情了,最后全都成了无头公案,丢失人口的人家要么贫穷不堪告不起状,要么家里人丁不旺拖不起官司,事情最后都不了了之。
兄弟当初就觉得事有蹊跷,不过事不关己,我也料到那幕后之人必定是个有头有脸的权势人物,为免冲突一直吩咐门下弟子有意避让。没想到,如今这事儿竟落到你的头上,这个人恐怕不好得罪啊,尤其是他在官府方面一定很有背景。兄弟有家有业,又有这么多坛下弟子在这里混口食,一举一动,不能不小心
唐姚举早估计到幕后真凶的势力不会小,明教南北两支说是同源,其实也不过是在朝廷的打击下有些同病相怜罢了,说回几十年前,南北明教还是生死仇敌呢,要林羽七为了他这个不相干的南宗弟子抛家舍业,他当然不肯答应。
不过唐姚举心中也早有决定,一听他这么说,唐姚举双手一撑扶手,双腿一屈,便跪到了地上,说道:老掌柜
林羽七大吃一惊,赶紧闪身避开,急道:唐掌教,你这是做甚么
唐姚举惨然道:我也知道,此事难为了老掌柜,老掌柜要为我一个外乡人担上偌大风险,就算贵坛的弟兄们也不会答应的。我
他一咬,俯身下去,沉声道:我愿意答应老掌柜前番提过的那件事,率本坛本坛所有北迁弟子,投入老掌柜的门下。
林羽七手足无措地道:这这,唐掌教,你这不是让林某做了小人吗,林某不是那种趁人之危的人,只是
唐姚举毅然道:我知道,老掌柜把持着这么大一份家业,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该以贵堂口为重,不能意气用事,坏了规矩。唐某也是一条响当当的汉子,若连自己的娘子都护不得,还有什么脸面开坛授徒唐某自愿率本坛所有兄弟投入老掌柜门下,大家成了一家人,老掌柜帮我就理所当然了。

林羽七把牙一咬,上前扶起唐姚举,真诚地道:唐兄,那兄弟就答应你了,不管这人什么背景,多大的势力,我林羽七都要跟他碰一碰,自己兄弟,自然是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
蒲台县北黄河岸边,驻扎有一支卫所官军,这是一个千户所,千户所的主将姓杜名龙。杜千户四十出头,正当壮年。这位千户大人打了半辈子仗,凭着骁勇善战、悍不畏死,累积军功而升为迁户,成为这处千户所的驻营将领。
杜千户这官儿当得轻松,往北去有宁王和燕王这两头猛虎把守着大明的北大门,蒙古人只要露露头,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胖揍,山东距关外虽近,可蒙古人根本没胆子过来,所以他这个卫所除了兼理一下黄河道的日常琐事,基本上是没甚么大事可做的。
杜千户每日除了练练兵,再也没有别的事做,对他这种打了一辈子仗的人来,真是闲得两膀难受,可他又不敢擅离军营去找乐子,只好每日与军中较技高手搏斗为乐,这杜千户是个好勇斗狠的角色,又兼一身武功,每日比武较技,便渐渐成了他唯一的娱乐活动,一些较技高手渐渐被他提拔起来,拉到自己身边做了亲兵,以便陪他消遣时光。
这一天,杜千户接连击败六个技击高手,心怀大畅,他得意洋洋地回到自己住处,光着膀子赤着双脚往炕上一坐,摸出自己私藏的半坛美酒,正要美美地喝上一碗,忽然有人来报,说是有位姓杨的诸生老爷求见千户大人。
明初时候,武将在朝堂上的实际力量,要比文臣大得多,但朱元璋虽然重武,却也绝不轻文,明初文治三十年,为整个大明江山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正是他文武并用的结果,所以文臣武将,还少有相鄙相薄的风气。
夏浔有诸生功名在身,一个大头兵是成万不敢轻辱的,他被让进了军营门口的哨楼,奉了大碗茶给他,这才急急赶来禀报千户。
唔一位诸生
杜龙摸摸后脑勺,有些纳闷儿:老子字都不认识一个,哪认得什么念字的秀才,这些读书人,见我一个大老粗做甚么
杜龙想了半天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便摆手道:叫他进来。说完像馋嘴的猫儿似的,美美的抿了口酒,两只眼睛眯缝了起来。
千户大人,诸生杨旭带到。
唔,请进来。
杜龙赶紧把喝干的大碗甩到炕尾,又把酒坛子盖好塞到被褥里面,盘膝往炕上一坐,一边起劲地捏着自己的脚丫子,一边摆出一副威风凛凛的模样。
夏浔一进屋儿,就闻到一股汗味、酒味掺着臭脚丫子的怪味,差点儿把他熏个跟头,夏浔微微一皱眉,赶紧屏住了呼吸,欠身施礼道:学生杨旭,见过千户大人。
嗯,啊,杨生员,你找本官有什么事啊杜龙一边呲牙咧嘴地捏着脚丫子,一边问道。
夏浔道:还请大人摒退左右,学生有要事禀告。
左右,哪有什么左右,前后还差不多。
杜龙捏着脚,脸上的表情既似痛苦,又似舒服,他无所谓地向夏浔身后的亲兵挥挥手:你出去,杨生员,现在可以说了吧。
是夏浔自怀中摸出那面象牙牌子递了过去,沉声道:学生还请千户大人先看看这个牌子。
嗯杜千户一把抓住象牙牌子,刚一接在手中神色便是一动,脸上满不在乎的神情马上消失了,再一看清那块牌子,杜龙腾地一下就从炕上跳下来,惊疑不定地道:杨生员,你你是
文武官员,俱有腰牌,质地作工各有不同,杜千户虽不识字,并不代表他不认得腰牌,所以那牌子一入手,他马上就知道来人非同一般,因为武官用金牌,所谓金牌,是指五金所铸,倒不一定是金子铸的。而文官所用的腰牌,则质地区别更大,能用象牙腰牌的只有三种人:一是高级文官;二是皇宫、王府的心腹要人;三么,就是武官中的另类----锦衣卫高级武官了。
而杜千户所在的军营是青州都指挥使司辖下的卫所,他岂有不认识齐王府腰牌的道理,所以一见这牌子,就晓得是齐王殿下的人了。齐王的人可不是他一个小小千户能大剌剌地盘坐在那儿接见的,杜千户人虽粗,心可不粗,立即跳下地来。
夏浔泰然道:千户大人,学生在替齐王爷办一些事,路经此地。路见一桩不平事,想请千户大人帮个忙。
杜千户动容道:既是齐王府的贵人,若有什么事情,本官自该倾力相助的,只是不知杨生员杨公子有什么事需要本官相助
夏浔把发生在蒲台县的强掳民女一事说了一遍,又道:学生担心那蒲台知县与掳人的歹徒暗中有所勾结,这里尚属青州治境,乃是齐王爷的藩国,辖境内发生这样的事情,于王爷的令誉可是有损的。因为事情紧急,又来不及回青州请示王爷,所以学生便想到了千户大人,学生也知军营自有军营的规矩,不敢要千户大人调动大军,但派出三五十个壮汉,着便服出去协助捕盗,想必不会令千户大人过于为难吧。
不为难,当然不为难。
杜千户非常爽快,一边嗵嗵地拍着胸口做保证,一边把牌子递了回来:杨公子请放心,本官马上去挑人,亲自随公子去蒲台县里走一遭。
如此,多谢千户大人。
夏浔微笑致谢,然后不动声色地伸出两指,如佛祖拈花,将那象牙腰牌轻轻拈起,优雅地丢进袖中口袋,趁机藏手于袖,使劲地蹭了蹭手指。
杜千户看了夏浔的表情动作,不禁心中暗赞:到底是读书人,瞧瞧人家这作派,比个娘们儿还娘们,我老杜打死都学不来
.





锦衣夜行|月关 40.鱼儿上钩
.
徐亮、陈成、廖良才三个混混儿在大牢里关了一宿,第二天便被人悄悄带出了大狱,狱门口有人接应着,那人把他们带到一条隐秘的巷子,递过三个小包裹,低声道:包袱里有衣服,换上,还有老爷答应给你们的赏钱,也都放在里边了,拿了钱赶快滚蛋,先去别处风流快活一阵儿,待风平浪静再回来。老规矩,要是不慎现了踪迹
那自然是小的们越狱逃跑了,了不起再回来吃几天牢饭,谢花管家的赏,谢大老爷的赏。
三个混混儿眉开眼笑,连忙换了衣服,又将包袱里叠放的宝钞掖在腰带里贴身藏好,点头哈腰地向花管家道谢一番,便戴上头笠鬼鬼祟祟地离开了蒲台县城。那被称做花管家的男人抬头看看四周,也飞快地走掉了。
寥良才三个人是蒲台县的地头蛇,穿街走巷,熟稔无比,这儿穿过一家店铺,那儿爬过一个狗洞,就算你身手再高明,也跟不住这三个滑溜如蛇的家伙,可是偏就有人盯得住,因为林羽七也是地头蛇,而且是一群地头蛇的龙头老大。
林羽七黑白两道都沾手,旁人不知道的规矩门路他知道,手中又有足够的人手,他的人盯牢了这三个混混,始终没让他们走脱。三个混混出了蒲台县城,立即加快脚步向远处走去,离城不远,也就七八里路,三人绕过大路,拐进一片树林,正要抄小路住邻县去,七八条手持枣木短棍的蒙面大汉突然鬼魅一般闪出身形,将他们围在当中。
廖良才脸色一变,狡狯的目光四下一扫,试探着哀求道:好汉爷,各位好汉爷,我们哥仨儿都是苦哈哈的穷把式,身无分文,有上顿没下顿的,各位好汉要替天行道,杀富济贫,也不该找上我们哥仨儿呀。
领头大汉厉声道:少废话寥赖子,识相点,老实招认,唐家小娘子是被谁家掳了去
寥良才脸色大变,立喝道:走一矮身便往草丛中钻去,其他两个混混儿打烂架的经验也是丰富无比,登时错身,各取一个方向逃窜出去,可他们再快,也快不过七八条枣木棍子。只听枣木棍儿挥舞带风,呜咽作响,犹如打落水狗一般,专挑三人的足踝扫去,被这棍子挨着一下,痛澈入骨,片刻功夫,三人就被摞倒在地,抱着小腿惨嚎翻滚,叫得没有人声。
领头大汉冷笑:不给你们点厉害,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现在肯招了
寥良才惨叫道:好汉爷,我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们只是受人利用,我们

一条枣木棍子狠狠抽在他的嘴上,几颗门牙登时飞落,寥良才满口鲜血,嘴唇破烂,惨叫着连声音都喊不出来了,看得其他两个混混面无人色,蒙面大汉走到徐亮面前,大眼中带着冷厉的笑意,喝道:你说
好汉,我不知道你说
噗沾血的枣木棍狠狠敲在他的膑骨上,徐亮嗷地一声惨叫,痛得浑身都抽搐起来。
招不招
我我不知

另一条腿也被枣木棍狠狠扫中,徐亮蜷缩着身子,鼻涕眼泪一齐往下淌,惨呼道:我真不知道,我真不知道啊
有骨气,真他娘的有骨气那大汉阴笑:把他们拖过去,埋喽
几个大汉扑上来,拖死狗一般扯起他们就走,树林中已经挖了个大坑,坑不够大,三个人胡乱捆了塞进去,感觉有点挤,大汉们拿脚一通乱踹,然后便往里扬土,三个人张嘴大呼救命,可是一张嘴就吃了一口黄土,只得闭口不言。
七八个人一齐动手,很快就把三个人活埋了,只是坑浅,三个人猛一挣扎,还能自土里抬起头来,但是他们只要一露头,当头就是一棍子,打得他们头破血流,如是者三五次,三个人气也喘不上来,脑袋跟血葫芦似的,眼见这些蒙面汉子心狠手辣,目无王法,这一遭硬捱着不招,他们真敢宰了自己,三人终于崩溃了,寥良才猛一抻脖子,血和着泥巴一头一脸,好象刚扒出来的小鬼儿似的,惨嚎道:我们招,我们招啊
与此同时,有位书生去本地县学拜见了教谕、训导和各位夫子,这位秀才是游学到此的外县书生,名叫高贤宁,高秀才家里很富裕,游学至此,到县学拜访,带来了几方好砚,还有一些地方特产做礼物,礼多人不怪,高秀才又是个斯文知礼的人,很快就和他们熟稔起来,更和县学的生员们称兄道弟,成了好友。
这天早上,有个漂亮的小村姑也到了蒲台县,老话说:深山育俊鸟,柴屋出佳丽。用在这位小姑娘身上当真再正确不过,虽说是布衣钗裙,可那俊俏模样儿着实好看。
姑娘梳着活泼可爱的三丫髻,额前覆着刘海,脸色微黄,五官灵秀,一双大眼晶亮醉人。光看那模样就是个标致之极的美丽小女人,更难得的是她身材修长婀娜,玲珑浮凸。小姑娘穿了打补丁的两截村姑常服,两截衫裤最能体现女孩子的身体曲线,看那身材,该大的大,该细的细,大概是家里穷置换不起衣服,打了补丁的碎花衫裤绷着一双修长圆润的大腿,好象能把那裤子撑破了似的。
她在县城里一露面,过路的行人莫不多瞧两眼,等她大街小巷的转悠的半天,知道的人就更多了。过了晌午,这位漂亮的小村姑站在一条巷弄口儿,掩面啼哭起来,这一下就更引人注目了,呼啦啦便围上一大圈人,热心人七嘴八舌地一问,不免也替她唏嘘起来。
这个小村姑叫春村儿,是个苦命的女娃儿。父母早丧,独自一人靠给人做针线女工过活,不巧家里又被一场大火烧个精光,无奈之下,这才历尽辛苦从兖州府跑到蒲台县来投奔她的远房舅舅,谁知打听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舅舅家,却是铁将军把门。
原来她的远房舅舅去年就去了金陵,因为她这个远房舅舅是个泥瓦匠户,被朝廷召到金陵营造宫殿去了,也不知啥时候才能回来。小姑娘盘缠用尽,走投无路,只能在舅舅生了锈的铁锁门前掩面痛哭。街坊们看着不免生起恻隐之心,可是他们也不是多么富有的人家,谁舍得周济太多顶多好心送几个馍,不让这小村姑饿死街头罢了。
善人还是有的,这不,今儿仇秋仇大老爷兴致正好,轻摆折扇,一步三摇地偏巧经过这条多是穷人居住的巷子,见一群人围着个妙龄少女,仇大老员惊讶之下连忙上前问起,得知经过情形之过,心善的仇大老爷不由一掬同情之泪。
仇大善人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心软,最受不得这个,陪着掉了会儿眼泪,又瞧瞧这姑娘的模样儿,仇大老爷便道:可怜见的,姑娘若是无处可去,本老爷府上倒是还缺几个使唤丫头,你可愿到我府上做事么一来么,有口饭吃,二来么,也可以候着你舅舅,他早晚是要回来的嘛。
春村儿胆怯地道:谢谢大老爷,小女子还有一个亲姨,现居河北霸州,小女子想去想去投奔我姨。
哦仇秋用折扇轻捶掌心,又问:那你可有盘缠
春村儿摇摇头,忍不住以袖掩面,又嘤嘤地哭起来。
好啦好啦,小娘子不要哭啦。仇员外从怀里掏出一把银钞,递过去,和颜悦色地道:既然如此,老夫就帮衬你一把,喏,拿着,不要害羞。
把钱塞到小姑娘手里,仇员外又扭头吩咐道:小鱼儿,小鱼儿。
仇府管家花小鱼儿连忙赶上前来:老爷。
仇员外以扇一指,吩咐道:安排这位姑娘住店歇息,明儿一早搭骡马行的长途客车送去渡口。唔,一个单身女子,在本地又无人照应,把她安排到林家的太白居住下吧,宿店钱老爷替她拿了,太白居是咱们县最大最规矩的客栈,安全。
乡邻街坊们交口称赞,自己家乡出了这么一个乐施好善的绅士,能救助苦命的外乡人,大家也脸上有光不是春村儿眨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泪汪汪地看着仇员外,有点不知所措,旁边忙有人喊:小娘子,还不谢过仇员外,那是你的大善人呐。
啊,啊啊,小女子谢过员外,谢过仇老爷。
嗳,不用客气,不用客气,老夫这是行善事,结善果啊,呵呵仇秋一双眼睛深深地凝注了姑娘一眼,一展扇子,举走向前走去。
仇大老爷要去县衙拜访知县单老爷了。仇大老爷的本家堂兄,在济南府做参赞,他本人又是蒲台县里财大气粗的乡绅地主,和知县单大老爷走动十分亲密,两个人都好酒,也都好棋,时不时的就在县衙后院儿摆开棋盘杀上几局,这时候他正要往县衙去会老友。
第二天一大早,花总管便赶到了太白居,林家的掌柜、店小二们,客客气气地把那位苦命的小姑娘送出了门,花总管领着她,又去了赵家骡马行。赵家骡马行有一条长途线路,正好经过西去的渡口,每日一班车,清晨起行。花总管付了钱,嘱咐赵家车马行的伙计,把人家姑娘送到渡口下,方便她登船往河北去,这才告辞离开。
小姑娘千恩万谢,挎着小包袱,登上骡马行的远途客车,踏上了西去霸州的道路。早起的许多城中百姓,都目睹了她的离去,有那昨日见过的,老远还要打声招呼,献上自己的祝福,祝她一路平安。
蒲台是个小县,这又是早上,往渡口的路上车马绝迹,行旅稀少,只有赵家骡马行的这辆远途客车。骡车到了桑西渡口的时候,出现了三岔路口,往前翻过小山岗就是河渡,左右则是分别通向南北的道路,其中往南的是官道,最为宽敞平坦,这辆长途客车就是往南去的,往北的是一条小道,通往一个小村落,距此十多里地。
路口有几个人,是从渡口和小村庄赶来准备乘车的客人,几个人蹲在树荫下乘凉聊天,等着骡车过来,车子停下,车把式先把春村儿搀下车子,指着小山岗笑道:喏,翻过这道岗,就是河渡口了,那儿有两艘渡船,大的渡车马和挑货的行旅,小的只摆渡徒步的客人,姑娘你上那小船便可,要不然大船收的渡船费可比小船贵着三文呢。
谢谢这位大哥。
春村儿敛衽福了一礼,紧了紧身上的小包袱,候在此处的客人们次第登车,车把式向她道了别,扬鞭南去。
奇怪,怎么全无动静,是没引起那歹人注意,还是他色鬼看不上本姑娘的模样
易名春村儿的彭梓祺眼珠转了转,四下无人,不由暗自犹豫。她在蒲台县从早上折腾到午后,又是打听又是问路,又是当街痛哭,如果真有那觊觎美色、不怀好意的人,一定能听到风声,可是从昨夜到现在,都不见有人动手,以那人连定居本县的妇人都不肯放过的贪婪劲儿,怎么可能难道真如那县太爷所猜测,唐家小妇人是与情夫私奔了
沉吟片刻,彭梓祺暗下决心:且不管他,沉住了气,到渡口看看再说,如无异状我就换了男装再改回蒲台县与他们汇合。
想到这里,彭梓祺举步上山岗,平地走路也罢了,这一往上走,双腿迈动,可就感觉到了那裤子有些紧,彭梓祺脸上微红,心中暗骂:杨文轩那个大混蛋,是真的找不到合适的衫裤,还是还是故意整我等这事了了,我一定找回这个场子,哼
好不容易走到一半儿,在一棵树下站定,正想歇歇汗的当口儿,树林中哗啦啦一阵响,走出两个手提绳索的大汉,中间站着一人,正是仇府总管花小鱼。
啊彭梓祺失声惊呼,掩住樱桃小口道:花管家,你你怎么在这儿
花小鱼满脸莫测高深的阴笑:嘿嘿,小娘子,我花小鱼儿可是等了你很久啦
.




锦衣夜行|月关 41.玫瑰有刺
.
徐亮、陈成、廖良才三个混混被些蒙面大汉从土坑里拖出来,分开进行盘问,得到一致的口供之后,三人被蒙上眼睛,带到了一个地方囚禁起来。自始至终,他们也不知道这些心狠手辣的家伙来自何处,他们如今身在何方,今后是生是死
消息在傍晚时分送到了林家大院儿,林羽七听说那掳夺良家女子的幕后真凶竟是仇秋仇员外,不由攸然变色。
唐姚举一口钢牙咬得咯嘣直响,怒不可遏地道:仇秋我听说过这个人,他是本县有名的乡绅,修桥补路、捐学助残,从不落人后,素有善人之名,想不到背地里竟是男盗女娼,无恶不做老掌柜的,我要马上杀进仇府,救我娘子
且慢
1...2021222324...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