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在秦朝当神棍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人酥

    伏尧疑惑的看着赵佗:“可以是可以,不过你是……”

    赵佗心里有点羞耻,他忽然觉得自己唐突了:也对啊,自己是个连虎啸龙吟都听不到的小人物,哪里配给北游记写推荐语呢

    赵佗向伏尧行了一礼:“末将,说笑而已。公子不要往心里去。末将告辞了。”

    赵佗很悲伤的离开了。

    …………

    赵佗抹着眼泪走了,项羽打着酒嗝进来了。两个人擦肩而过,满怀心事,谁也没有把对方认出来。

    这时候已经过了午夜了,项羽走得步履踉跄,忽然胸中一阵翻腾,靠着墙吐了出来。

    “酒,真的不能多喝啊,太难受了。”项羽暗暗的想。

    他醉醺醺的回到自己的房间。结果一开门,从面跳出来几个惊慌失措的人。

    项羽吓了一跳,喝问:“是谁”

    那几个人战战兢兢地说道:“将军恕罪,是我们。”

    声音很耳熟。

    项羽仔细看了看,发现是项氏子弟。

    他纳闷的问道:“你们在做什么”

    项氏子弟说道:“我们本以为羽将军今日在外面饮酒,不会回来了。而我们又好奇那虎啸龙吟之声,到底是什么声音,因此想要偷偷的听一番。”

    项羽淡淡的哦了一声,问道:“那声音可好听。”

    一句话,让项氏子弟心中苦涩不已。

    他们谁都没有听到。

    不过,项献的反应很快。他知道自己不能说实话。项羽本来就讨厌自己,如果发现自己是个平庸之辈,那就更加无法跟随项羽了。

    于是他精神抖擞,说道:“声音真是美妙至极,听的人神魂颠倒,不能自拔。不过,在下听到的,肯定不如羽将军听到的动人。毕竟小人总是追随在将军身后的,岂敢与将军比肩”

    项羽一听这话,恨不得转身把项献劈成两段:我都没听到,这个项献听到了天理何在啊。

    结果项献的话,提醒了其他的项氏子弟。

    他们纷纷开始撒谎,反正自己听没听到,别人也没办法验证。于是他们都开始似是而非的描述龙吟虎啸之声。

    反正说来说去,都是一些妙不可言,好听至极之类的词。

    项羽摆了摆手,说道:“夜深了,去睡觉吧。”

    众人都走了,项羽的房间变得冷冷清清的。

    他忽然很惆怅。

    自己听不到虎啸龙吟之声,就够令人难过了。没想到其他人都能听到。

    旁人可以听到也就算了,一直跟随自己的这些项氏子弟居然也能听到。

    他们……他们可是我的家臣啊。

    他们是英雄豪杰我却不是

    天呐,天理何在

    项羽欲哭无泪,在屋子里面摸索了一会,找出来了一坛酒,又一杯一杯的给自己灌起来了。




第五百四十七章 淳于越同流合污了
    这几日,咸阳城中,讨论最多的就是伏尧公子的北游记了。

    本来北游记发售之后,大伙都买到之后,热度正在逐渐地降低。

    谁知道第二版的时候,面又刊登了一封淳于越的道歉信。

    这样一来,不少人都觉得很稀罕。

    淳于博士,居然向商君别院道歉了

    有些人就为了看这封道歉信,干脆又买了一本。于是,北游记的销量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商君别院的学生们,也一边破口大骂,一边买来了北游记,加紧研习。

    学生们买了北游记,其他有志于科考的士人也不敢不买,所以,北游记的销量居高不下,一点回落的迹象都没有。

    这样火爆的销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论语、左转等书,甚至比未央的三国演义还要广为流传。

    毕竟……普通百姓识字的不多。伏尧的漫画书,正好让他们可以看得懂。又因为这书用纸比较便宜,正本低廉,销售价格很低,也是普通百姓承担得起的。

    所以,这书彻底的火了。

    李水和伏尧这几天很开心的数钱。而淳于越部门不出,在家中唉声叹气。

    虽然他按照淳于甲的建议,尽量大方的写了一封道歉信,可是这东西……毕竟很丢人啊。

    因此,淳于越一直称病,不见任何客人。

    他整天都在读书,想要在古圣先贤的文字中找到心灵寄托。读的最多的,还是那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后来淳于越又开始读: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谁是小人当然就是槐谷子了。

    槐谷子没有来的时候,大秦朝堂一片祥和,就算偶尔有较量,那也是在台面下边的。公众场合见了面,都是要一团和气,客客气气的。

    那时候淳于越真是如鱼得水啊。

    可是自从槐谷子到了之后,一切都变了。

    这家伙动不动就要诬陷别人造反,动不动就要当众打人的耳光。

    唉,华夏礼仪之乡,竟然被他搞得无比野蛮。

    现在好了,又大行商贾之道。又逼着自己写道歉信。

    淳于越忽然觉得,这个槐谷子简直是万恶之源啊。

    淳于越深吸了一口气,觉得不能再任由槐谷子这样胡闹下去了,可是究竟如何阻止他,却又想不出来。

    唉,老夫为了天下苍生,也真是殚精竭虑了。

    淳于越暗暗的想。

    这时候,淳于甲进来了,他对淳于越说道:“主人,小人忽然有个想法。”

    “快讲。”淳于越立刻说道。

    这个淳于甲,跟随自己多年,而且头脑聪明。次写道歉信,就是他的主意,让淳于越把道歉信写的大方一些,自嘲一些。如此一来,避免了许多尴尬。

    因此,淳于越是很信任淳于甲的。

    淳于甲说道:“小人知道主人在忧虑什么,无非是担心谪仙胡作非为,扰乱天下罢了。”

    淳于越点头说道:“不错,老夫正是忧虑这一点。”

    淳于甲说道:“然而,谪仙大行商贾之道,确实让百姓看到的实惠。现在又通过印刷北游记,让不少百姓都称颂不已。因此,支持谪仙的人,不在少数,想要打压他的气焰,很难啊。”

    淳于越眉头紧皱:“是啊,你可有什么办法”

    淳于甲说道:“小人的祖辈,曾经务农。有一年,预留了一块好地,预备着种庄稼。”

    “在种庄稼之前,那好地当中长满了杂草,我们废了老大的力气,将杂草清理干净了。可是不出数日,杂草又长出来了,简直是无休无止,我们都担心的要命。”

    “后来庄稼种下去,杂草却再也不成气候了。原来庄稼将土地中的【】肥力和水分都带走了,那些杂草,自然就生长不起来了。”

    “主人,小人觉得,这天下间的风气,也是如此。”

    “谪仙的商贾之道,就好像是田间的杂草。我们费很大的力气,将谪仙的气焰打压下去,但是他转眼之间,又回死灰复燃。”

    “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给天下人,灌输别的风气。比如推广主人的儒家道理。等百姓纷纷接受了儒学,变成了谦谦君子。谪仙再想用尔虞我诈的商贾之道,蛊惑人心,那么天下人也不会认可了。”

    淳于越点了点头,说道:“你这话,颇有道理,发人深省啊。不过……儒学之道,不容易推广啊。”

    可以说,淳于越的这一生,都在推广儒学之道。

    不光是他,历代儒学大师,荀子、孟子、孔子,哪一个不是在积极宣传但是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

    因此,淳于越惆怅的说道:“若老夫真的有办法让天下人接受儒学之道,也不会等到现在,让槐谷子趁虚而入了。”

    淳于甲微微一笑,说道:“主人,小人最近忽然有了一点心得。”

    淳于越眼睛一亮,说道:“快讲。”

    淳于甲说道:“谪仙的行为,固然令人不齿,但是他的一些奇思妙想,倒是很有些意思。我们不妨借鉴一下。”

    “譬如,这一次主人和槐谷子打赌输了。要给商君别院写道歉信。然而……这道歉信写到什么地方,却也没有规定吧”

    “若主人写在尧舜之乡面呢外面那些好奇之人,为了看主人的道歉信,想必会买一本尧舜之乡回去。”

    “这书买回去之后,他们多半会看两眼。这样一看,不就等于接受了儒学之道了吗主人的文采很好,议论又严谨,定然可以说服他们。”

    淳于越一听这话,懊悔的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对啊,老夫为何没有想到如今北游记的第二版已经印出去了成千万,现在即便将道歉信写在尧舜之乡面也晚了。”

    淳于甲微笑着说道:“主人无忧,现在还不晚,除了道歉信之外,小人还有别的想法。”

    淳于越站起来,说道:“快说。”

    淳于甲说道:“主人可知道,为何伏尧公子的北游记卖的如此之好”

    淳于越摇了摇头:“这一点,老夫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淳于甲说道:“小人却有一番心得,最近我发现,府中有些仆役,偷偷的买了北游记,正在翻阅。”

    淳于越一听这话,差点气死:什么我府中的仆役居然也在看北游记叛徒!

    淳于甲干笑了一声,安抚淳于越说道:“主人莫要生气,此时有利也有弊。”

    “有弊者,自然是助长了谪仙的嚣张气焰。有利者,自然是这北游记有他出众的地方,只要咱们学会了,就可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

    淳于越冷静下来,说道:“接着说下去。”

    淳于甲应了一声,说道:“小人翻阅了一下北游记这本书,又询问了一下买书的仆役,终于问明白了他为何喜欢看这本书。”

    “这仆役说,平时之乎者也,背诵了不少圣人的言论。那些言论固然是发人深省,精妙无比。但是未免有些无聊了。”

    “而这北游记就不一样了。北游记讲的是故事。而且是好人得到好处,坏人得到惩罚的故事。因此看的人津津有味。”

    淳于越捋了捋胡须:“原来是这样吗”

    淳于甲又说道:“不仅如此。这仆役说道,他是个低贱的仆役,虽然身在博士府中,衣食无忧,比别的地方强了很多,但是终究还是下等人。”

    “而这北游记当中,也写到了下等人。那些下等人,或者在伏尧公子的政令下,发家致富。或者因为特殊的才能,得到伏尧公子的重用,一飞冲天。”

    “这仆役看到那些下等人的时候,仿佛看到了自己。书中的人发财,他也开心。书中的人做官,他也开心。”

    “小人分析之后认为,这仆役过的不太如意,因此将自己的白日梦寄托在了北游记当中。而北游记这本书,恰好就满足了他的心愿。”

    淳于越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怪不得购买北游记的,大多是贫苦百姓,原来他们用这本书来画饼充饥了。”

    淳于甲说道:“正是。按照这个理论推而广之,未央公主的三国演义为何受到欢迎,就一目了然了。”

    “那刘备不过是个编草鞋的人,虽然号称是帝王之后,可是几代庶出,血缘稀薄的几近于无了。”

    “那关羽只不过是个贩卖枣子的小贩,又有什么出身了”

    “张飞更是一个莽撞人而已。诸葛亮不过是草野间的一个书生。”

    “这些人,出身不高,但是在乱世之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步步登高位。那些听众听了这样的故事,岂能不欢欣鼓舞”

    淳于越使劲点了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随后,他又有些疑惑的看着淳于甲:“然而,这些和推广儒学之道有什么关系儒学之道,也能学习这些技巧吗”

    淳于甲嘿嘿笑了一声,说道:“自然是可以的。这是小人写的一些东西,主人请看。”

    淳于越有点意外,没想到淳于甲也开始写书了。

    不过,这也正常,淳于甲在自己的熏陶下,文化水平也不低,写一点东西,也完全说得过去。

    淳于越看了看,发现这是一篇故事。

    讲的是一个落魄的书生,前往咸阳城考科举。

    这书生没有什么钱财,也没有什么权势,只有满腹经纶,一身浩然正气而已。

    后来在半路,遇到了瓢泼大雨。恰好附近就有一座大宅,于是书生前去避雨。

    结果在这大宅当中,恰好也有其他的人在避雨。

    这些人中,有腰缠万贯的商贾,有世代公卿的贵族子弟……

    其实,这座大宅是当朝宰相的别院。

    这一日,宰相的女儿恰好来到别院之中。恰好就遇到了这几个避雨的客人。

    宰相的女儿是绝色美人,相貌出众,如同仙人一般。

    而她已经到了出阁的年纪,却不把天下间所有男子放在眼中。这一日午睡的时候,梦到了一位仙人,告诉这美人,在别院之中,有她未来的夫君。

    美人到了之后,这几位客人都精神抖擞,使劲的表现自己。

    那腰缠万贯的商贾,不停地夸耀自己多么多么有钱,可以一掷千金。
1...357358359360361...3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