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觉三千里
蒋平道:“原来是因为这个。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怎么走得这么急,连个招呼都不打呢?”
公孙策道:“蒋老板与师父也算是有交情的朋友了,难道不觉得师父……”
他是晏殊的徒弟,不好把话说得太明白,只得以眼神示意:“……因此,师父只留了封信给我,请我转交给蒋老板,就带着师兄们坐船走了。”
他从桌上取了一封信出来:“我留在这里,就是为了等待蒋老板。信送到了,账册也交给了蒋老板,在下也该回去了。”
蒋平见他穿得简朴,恐是寒素之家出身。晏殊虽不会苛待自己的徒弟,但也不会过分溺爱,公孙策在这里帮他编书,拿的也只是皇帝规定的助学金。
不多不少,能叫人活下去,但大抵不能活得有什么尊严。
长安居,大不易。
晏殊过惯了富贵日子,恐怕察觉不到自己这徒弟的窘迫。
年关将近,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公孙策仍穿着单衣。
晏殊的校长室里燃着火盆,较温暖如春,还不觉得什么。
若是穿着这一身走到外面的冰天雪地里……
蒋平设想一下,替公孙策打了个哆嗦。
而且,他连一件冬衣都买不起,难道能买得起烧火盆的碳吗?
就算回到了自己家中,恐怕也不会暖和到哪里去。
但晏殊临走之前让公孙策在校长室里等到蒋平过来,蒋平来了,账对完了,公孙策也就没有理由继续留在校长室里了。
若他是个懂得变通些的人,就会在蒋平走后继续留在校长室烤火,至少会等到外面风雪小些再走。
但蒋平看公孙策却是个方正君子,恐怕不愿做这等巧活儿。
因此蒋平道:“啊呀,这却不巧。”
公孙策疑惑,只见蒋平摊了摊手:“在下来的时候,风雪还小,因此没带雪具。现在雪下得大了,没有雪具,这可走不开了。”
公孙策走到窗边,将窗户掀开一个小缝,狂风夹着雪花“呜”地灌进室内,他忙将窗户关上:“确实风大。”
蒋平坐在公孙策的桌前:“既然走不开,不如咱们两个坐下说说话,等风雪小些,或是我家仆人来送雪具的时候再走不迟。”
他行走江湖惯了,向来独来独往,他家仆人也习惯了,哪会来送什么雪具。
公孙策愣了一愣,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两人于是同坐在桌旁,公孙策将桌上的书本文稿都堆在他处,又烧了一壶热茶,两人以茶代酒,执杯对饮。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蒋平也知道了,公孙策确实是个寒门的才子,却屡试不第,心灰意冷,曾经想要一辈子就做个账房来着。
听闻晏殊在京城办学,学低廉,且不问出身,州郡长官还给报销路,这才来京城碰碰运气。
结果这运气还真碰对了,他已得了晏殊的青眼,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所以,你真的能看出假账的漏洞吗?”
蒋平好奇地问公孙策。
公孙策点头:“可以。”
他忽然一笑:“我之前在那户钱庄做账房补贴家用的时候,就是查出了他们勾结匪盗销赃的罪证,所以才不得不背井离乡,跑到京城来避祸的。”
蒋平恍然道:“如此,真是一段传奇经历了。”
“一地盗匪勾结钱庄做出的假账你能查出来,”蒋平看着公孙策道:“那一郡长官做出的假账,你能不能查出来?”
公孙策挑了挑眉:“这有什么查不出来的。”
蒋平道:“一家一户的账,不过三五十万,每年不过几百上千笔。可一郡之账,每年有千万、万万之数,且有一地数百万民众的赋税入,又有数百万笔的支出。若有人从中做了手脚,难道你也能看得出来?”
公孙策轻笑一声:“这有何难?”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173
他点了点自己的脑袋:“师父之所以我为徒,就是因为我太会算账了。晏公笔谈象数一篇,凡涉及到历法演算、周天推演,都是我算出来的。看看那个——”他推开窗户,指着窗外一个巨大的铜质镂空球状物,“那是浑天仪,我做出来的,比张衡的更加准。”
蒋平赞道:“果然妙。”
公孙策将窗户关上,也笑:“天上的星宿我都能算出来,地上的账目又如何算不出。”
蒋平道:“公孙兄如此气魄,真叫小弟折服。”
公孙策笑着摆手:“这算得了什么。”
蒋平道:“既然如此,那小弟就斗胆,请公孙兄帮小弟一个忙。”
公孙策已知道他是个豪爽的君子,虽认识不久,心里已将他引为知己,忙道:“何必如此,有我能尽力的地方,一定在所不辞。”
“难道是蒋老板的工厂账目出问题了?”
蒋平笑道:“我的工厂账上没出问题,而且我这一笔小账,不敢劳动公孙兄出马。”
他道:“是我的一个朋友,他遇到了点问题。”
公孙策问:“什么问题?”
蒋平问:“公孙兄可曾听说过御史包拯?”
第51章包青天,该你出场了……
寇窈娘生产的那天,汴梁城里下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雨。
雨是从前一天夜里开始下的,赵受益彼时尚在沉睡,被雨点击打在瓦片上的声音吵醒。
他侧耳聆听室外伴随着狂风呼啸的嘈杂雨声,问道:“又下雨了?”
刘恩在黑暗中点头:“已是今年第七场大雨。比之前任何一场都要来势凶猛。”
赵受益皱眉:“今年的雨水太多了。”
他忽然想到了什么,猛地坐起:“工厂!”
蒋平的工厂建在汴水边上,一旦雨水泛滥,汴河冲毁河堤,就会波及到工厂和学校!
之前的六场大雨,已叫汴河河堤不堪重负,若是再来一场……
他对刘恩说:“快,为我更衣,我要出宫。”
刘恩为他取来了常服与斗篷,雨疾风骤,已不能再撑伞。
雨水如帘幕般遮挡了视线,刘恩不敢带着赵受益用轻功飞跃宫墙,只得牵来一匹马,吩咐宫门,皇帝星夜出宫,视察河道,命各处放行。
又传令给范仲淹,叫他带着开封府的差役一同巡视河道,若有河堤被冲垮,立刻去汴口通知驻扎在那里的河清兵。
北宋以厢军为役军,其中有一支名为河清兵,驻扎在各地河道,专门负责水利建设。
赵受益披着油毡布的斗篷,跨坐在马背上,身后跟着同样骑马的刘恩和一整队宫廷侍卫。
他并不通骑术,幸而刘恩为他选择的是一匹性格极温顺的小母马,才叫他顺顺利利地骑着出了宫。
汴水是大运河中的一段,东西贯穿汴梁。汴水一旦泛滥,整个东京城都要被淹没。
皇帝忧心水患,连夜出宫,也在情理之中。
蒋平熟谙水性,当初选址建工厂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汴河泛滥的可能性,因此将工厂建在了一处小高地上。此时汴水虽已经比平时涨了不少,却一时半会儿淹不到工厂。
赵受益见工厂与学校都无恙,这才回了宫里。
沐浴更衣毕,天色已见亮了。
赵受益也就没再睡觉,直接叫刘恩拿来昨天没看完的劄子,继续批阅。
雨下得太大,赵受益是个体贴人情的君主,直接将朝会取消,有事等明日雨停了再议。
天色过午,赵受益刚放下一封狄青从西夏前线送来的军情汇报,就看见刘恩匆匆进来,拂落面上的雨水:“官家,皇后已经进了产阁。”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174
赵受益霍然站起:“皇后要生产了?”
他算了算日子,发现果然这两天就是寇窈娘将要生产的日子,忙道:“快准备步辇,朕要亲自去产阁陪皇后生产。”
这个孩子是他稳定寇党、安抚狄青的重要筹码,也是他第一个孩子。于情于理,他都该去产阁看看。
此时的雨下得比昨夜还大,步辇在路上走得极缓慢,极小心。
赵受益心急如焚,几次想要下来自己步行。
刚进产阁的大门,就听见一阵嘹亮的婴儿啼哭之声。
赵受益一喜:“已经生出来了吗!”
下了步辇,就要进产房看婴儿。
刘恩拦住他:“陛下,该更衣净手,婴儿体弱,受不得寒气。”
赵受益一拍脑袋:“瞧朕,都忘了。”
产阁里常备着热水,赵受益脱下被打湿的外袍,擦干头发,拿热水洗了手,这才快步走进产房。
寇窈娘生完了孩子,正躺在床上昏睡。
稳婆抱着两个小小的襁褓:“恭喜陛下,娘娘诞下了一对皇子女。”
赵受益愣了:“龙凤胎?”
寇窈娘生出了皇子。
他有继承人了。
刘恩从稳婆手里接过两个襁褓,将婴儿送到赵受益面前:“陛下,是小皇子和小公主。”
赵受益轻轻地笑了笑:“红彤彤的,像两只小猴儿。”
伸出手指,想碰一碰孩子的脸,忽然又回来,笑道:“不能碰,碰坏了就糟了。”
他问那稳婆:“哪个是皇子,哪个是公主?”
稳婆道:“公公左手里的是皇子,右手里的是公主。”
赵受益深吸一口气,点开了小皇子的属性面板。
自从知道寇窈娘怀孕了开始,他就想这么做了。
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属性是多少呢……
对于一个皇位继承人来说,普通人的那些智力道德之类的属性值都是不重要的,最要紧的,是独属于皇室子弟的三项属性。
行政,外交,军事。
每项属性的满值都是六。
赵受益觉得,作为他的继承人,往后当一个守成之君也就足够了。
没必要太过优秀,即使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水准,他也满足。
他屏住呼吸,看向小皇子的三项属性。
第一项,行政,1;
第二项,外交,2;
第三项,军事,1。
121……
这还不如赵允熙呢。
赵允熙的属性可是451,虽然军事低了点,但人家的行政和外交可是妥妥的优秀水准。
哪像他这个儿子,数值低得这么平均。
赵受益抿了抿唇,心里有些失望。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175
他在心里宽慰自己,算啦,不就是继承人属性低了点嘛,没有关系,能力可以后天培养,实在不行再生一个,反正他又不像宋仁宗一样不孕不育……
稳婆不懂为什么皇帝的面色忽然阴沉了下来,但也明白自己最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皇家的阴私事,知道的越少,活得越长。
小皇子刚刚出生就惹得官家不喜……
她将自己的头埋得更深了。
赵受益正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忽然听见刘恩叫他:“官家。”
他一抬头,看见刘恩脸上居然满是惊喜:“官家,你快看看小公主。”
赵受益探头看了看沉睡在刘恩右边臂弯里的小婴儿:“嗯,挺好,睡得挺香的。”
小脸红扑扑皱巴巴的,襁褓缓缓起伏,分外安静。
刘恩道:“官家,你仔细看看她。”
赵受益疑惑。
刘恩瞥了一眼稳婆,加重了语气:“仔细看看。”
赵受益马上了然,刘恩是要让他看看小公主的属性面板。
刘恩是他的ai助理,可以共享他的系统权限。在他沉浸在对于得到了一个121继承人的失望之中时,刘恩应该查看了公主的面板。
想到刘恩那惊喜的表情,赵受益忽然想到了一个疯狂的可能——
不会吧……
赵受益手指抖了抖,轻轻地点开了公主的面板。
他掠过前面一大串的道德智力物力野心,直接划到了君主属性。
行政,6;外交,6;军事,6……
赵受益抬起头来和刘恩对视,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兴奋与不敢置信。
666神君!
三项都是最高的属性值!
全天下再没有哪个普通人比她更适合当皇帝的了!
她生来就应该成为帝王!
若不让她做皇帝,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连刘恩这个系统ai都为之兴奋不已,可想而知,这个完美属性的继承人有多么难得——
赵受益大笑出声,从刘恩手中接过小公主,抱在自己的怀里:“好!好!”
他无法用言语表达出自己的喜悦,抱着小公主转了一圈,一扬下巴:“皇后诞育皇嗣有功,皇后宫内一应人等,都赏六个月的俸禄!”
他低头看着仍在沉睡的小公主,心里是无尽的喜悦。
666神君欸……
我后继有人了!
只不过,这个神君,是个女孩儿。
他伸手轻轻触碰婴儿的面颊。
女儿啊,你可真给你爹我出了个难题。
算啦,女孩就女孩吧,反正你是666,你怎么都有理。
他将公主交还给产婆,带着刘恩回了玉宸宫。
该把范仲淹叫来给女儿取个名字了。
之前不知道皇后会生男孩还是女孩,赵受益叫晏殊和范仲淹帮忙将男女的名字都想了一些出来。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176
不过那时候没想到会生出一个女性的666圣君,因此想的女名都有些温和,什么懿啊安啊宁啊,完全没有帝王气魄。
你看看人家武则天给自己改的名字,武曌,日月当空,多么霸气,一听就是个皇帝。
范仲淹进宫之后,却带来了一个不是很好的消息。
“昨夜汴水飞涨,冲毁河堤两处,淹死了十二个人,共毁坏房屋三十余处。”
赵受益瞬间将得到继承人的喜悦抛在了脑后。
“朕不是派了河清兵去加固堤坝,怎么还会淹死人?”
范仲淹道:“水火天灾,人力不能抗衡,此其一;其二……”
赵受益盯着他:“天灾之外,还有人祸,对不对?”
范仲淹缓缓点头。
赵受益一捶桌子:“岂有此理!”
又问:“是我们的人,还是对面的人?”
寇准走了好几个月了,范仲淹也在赵受益的支持下拉拢了一大批的寇党。
人一多,就容易出乱子。
赵受益怕的是此次的人祸其实是保皇党内部闹出来的,所以范仲淹才这样难以启齿。
却见范仲淹摇了摇头:“不算是我们的,也不算是对面的。”
赵受益问:“那是怎么回事?”
范仲淹道:“河清兵隶属都水监,是厢军的一个分支。厢军本是要负责各色劳役的,但如今天下承平日久,厢军也渐渐懒散了起来,甚至有以钱雇人代其劳役的,这也非只一天两天。先前莱国公练新军时就曾将禁军中一些身材矮小的士兵落厢,这些士兵落厢之后又带去了些禁军中的歪风习气。昨晚臣命人到汴口河清兵驻地叫人修堤坝时,那营中竟只有一二十人,其余的人都不知去向。”
赵受益又咬了咬牙:“很好。”
范仲淹继续道:“还是蒋老板见河水涨得不寻常,领着工人们来河上找臣,臣才得已借工人之力堵住了几处较大的裂隙。但还是有一处溃了,冲毁了沿岸的房屋,淹死了百姓。”
他跪倒在地:“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赵受益将他扶起来,叹道:“这怎么能怪你。”
“这应该怪朕,是朕没有预料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光是忙着叫寇准训练禁军保家卫国了,却没想到还应该提升一下厢军的素质。
现在的厢军承担的不就是后世消防员的责任嘛,要是后世哪处发生火灾,消防指挥中心却只有一二十人留守……
赵受益捏了捏清明穴:“希文,咱们得自己训练出一支消防员来。”
范仲淹疑惑:“消防员?”
赵受益说:“还有警察,都应该安排上。算了,先不说这些。在水灾中受损失的平民安抚好了吗?”
范仲淹点头:“房屋被冲毁的那三十户人暂且交给了蒋老板,安置在他的空厂房内。去世之人的家属也给了丧葬,钱是蒋老板拿的。”
赵受益点头:“等计相把钱批下来记得还给他,他做生意也挺不容易的。”
范仲淹领命。
“好啦,你去吧,”赵受益活动活动肩膀:“本来还想让你给皇储取个名字的,既然遇见了这样的事,就改日再说吧。”
范仲淹惊喜:“皇后已经生产了吗?”
赵受益小幅度地点了点头:“一儿一女,朕有储君了。”
范仲淹道:“这不仅是陛下之喜,更是社稷之喜!”
储君乃是国本,皇帝有了储君,统治也就更加稳固,这是好事。
赵受益道:“现在还不是喜的时候。”
“把你的脸拉下来,明天咱们还得去找人晦气呢。”
“不知道夏竦的忠良册子编没编完。”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177
第二天的朝会,赵受益特意穿了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衣出场。
他还在长个子的时候,衣服过个一两个月就得全换新的,这一身衣服是他唯一一件看着就挺旧的衣服。
果然,群臣看见他穿了这么一身出来,都有些疑惑。
好端端的,皇帝穿这么一身衣服出来干嘛?
是暗示宫里没钱了,让计相多给宫里拨点钱买衣服?
有消息灵通的,已经联想到了前夜水患淹死的那十几个人,知道皇帝大概是要带头力行简朴,以安天下之心。
却见皇帝在御座上叹了口气:“众卿,昨日中宫诞下了皇子。”
众臣都没想到他一开口说的是这件事,都有些发懵。
这你叹什么气?
无论如何,有皇子降生总是好事,于是纷纷给皇帝贺喜,庆祝大宋江山有后。
赵受益又叹息一声:“然后朕就听说,汴河冲毁堤坝,死了十二人。”
众臣心中一凛。
果然是为了这件事。
“是皇子无道?还是朕无道?为何皇子刚刚降生,就发生了此等灾祸?”
范仲淹出列:“霖雨为灾,是臣等的过失。”
保皇党众官员跟着道:“是臣等之过,请陛下罢臣等,以安天下。”
赵受益苦笑:“卿等戮力为国,赤胆忠心,朕岂不晓,不必自污了。朕从来就没有怪罪过卿等。”
范仲淹道:“陛下仁德圣明,上天必不致降灾祸于陛下。此次水灾,若当真是顺应天意,只能是朝中有无道之小人,玷污圣明,上天才降灾示警,请陛下清君侧。”
赵受益道:“朕的身边,都是忠孝仁义的君子,朕不知谁是无道的小人。”
他转头对夏竦道:“对不对,夏卿?”
夏竦垂头:“陛下圣明,泽被万方。”
赵受益点头:“众卿觉得,朝中有哪位官员失德,以致上天要降灾祸示警的,可以奏与朕听。”
他将目光往包拯那边扫了一眼:“御史台,平日不是最有话说吗?今天可也有事要奏?”
包拯手执笏板出列:“臣包拯,有事要奏。”
见他出列,文武百官都头皮发麻,脊背发凉。
这个节骨眼上,谁要被参上一本,那才是死无葬身之地了呢。
皇帝要找个无道小人来背黑锅,洗刷储君刚出生就遭灾的污点。这个黑锅一旦背上了,这辈子都别想有出头之日。
赵受益点头:“包卿请讲。”
包拯道:“臣要参枢密副使夏竦,母丧不守,罔顾人伦,伤天害理,却高居宰执之位。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臣请陛下严惩此人,以安天下社稷、臣民之心。”
夏竦的冷汗瞬间打湿了脊背:“你含血喷人!”
包拯冷肃地看着他:“公道自在人心。”
赵受益满脸惊讶:“竟有此事!包卿,你可有证据?”
包拯道:“证据确凿!”
从袖中拿出一本劄子:“请陛下过目。”
赵受益从刘恩手里接过劄子,看了一会儿,长叹一声:“夏卿!何至于此啊!”
闭了眼道:“朕本以为,夏卿的人品就如文章一般磊落光明,因此才将编写忠臣孝子的书册的任务交给你。没想到……唉!”
夏竦心知大势已去——他不守母丧这事其实是证据确凿的,只要有心人想查就一定能查出来。之前是寇准护着他,才没人敢提这一茬。如今寇准不在,皇帝翻出这本旧账,是铁了心要整他了。
他也不再辩解,只是长拜不起:“臣自知罪孽深重,请陛下治臣之罪,以平息天怒,误再以臣一人之过,连累无辜百姓了。”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 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178
1...3031323334...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