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贵妾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阿里小喵
“父亲说的是,弟妹还肯为我们长房出头,是我们的福气。”
老太爷叫人看着老太太,和众人商议道:“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莫氏入我裴家门二十载有余,不曾生育子嗣,善妒不肯纳妾,不能教育幼女。明日请合族耆老,莫家长辈过来,休妻。”
裴文轩还待要说什么,老太爷摆手打断他的话,“你若还想这么下去,你也跟莫氏滚出淮阳侯府去!”
“二郎媳妇,玉姐儿你多些心,你为家里做的我都看的清清楚楚,就是你婆母为难,我也有话说,只管放心做好你为人媳,为人妻为人母的本分就好。”
老太爷难得这么和颜悦色地说话,林盈袖有些受宠若惊起来,赶紧答应一声。
钱氏只是撇了撇嘴,什么没说。
休妻的事情还得瞒着老太太,有老太爷授意,家里谁也不敢在老太太跟前透露半个字。
说玉瓶被赶出家门的婆子找到,是林蕴玉身边粗使唤的婆子,林盈袖把家中所有服侍的人叫来,当着所有人的面堵着那婆子的嘴打死。
顿时底下人被威慑住,虽说林盈袖也是有私心,只长房內帷的事情她也不好再插手了。
莫氏第二天被休,由莫氏族长带回家去,莫氏的所作所为老太爷一一告之,只说已经是存了体面,往后两家还是亲家,还能走动。
莫氏被捆着堵着嘴,挣扎的面目扭曲,又哭又嚎。
玉瓶听到消息赶来,跪下和老太爷求情,老太爷这回是铁了心的,哪里肯,让人将玉瓶拉着。
莫氏被人押着从后门上了马车,裴家族谱上划去名字,官府那边毁了婚书。
等老太太醒过神来,人已经被送走,又气病了一场。
钱氏管着侯府,三老爷在外头行走,夫妻两个也日渐抖擞起来。
老太太病好过来不知怎么,把家中两个儿媳叫来,先是说教一番,尔后说了一大堆的规矩,让二人每日晨昏定省,服侍公婆。
林盈袖过门之后除了头两个月,往后都是每日请了安便各自回去,搬到那边住也就初一十五才过来。
如今这样,不觉得有些苦,无奈这是规矩也是无法。
每日便天没亮忙忙地往老太太屋里,打水递帕子,梳洗,两个太太比小丫鬟还苦些。
到夜里又装起病来,让二人轮流服侍,闹了半个月。
因着老太爷说起大老爷的亲事,老太太这才消停了一阵,托人打听别家的女儿。
家里头钱氏管着,外头应酬都是林盈袖一个人的事儿,家中未出阁的女孩儿林盈袖都一起带身边,玉瓶虽说和离了,想再嫁也非难事,有两三家有求娶之意,林盈袖也不敢擅自做主,都回家知会了老太太一声。
满京城人都知道林盈袖是皇后认的妹妹,谁不给给几分面子,加上她待人一向和善亲近,倒比从前莫氏在外头交际时名声还好些。
上门求娶玉瓶的人家有两家,一家是永昌侯府嫡次子,前头娘子生育子嗣亡故,膝下只有两个姑娘,身边姬妾只两三个。那郎君年不过三十,性子沉稳,如今在军中任职。
侯门贵妾 第360章:相看未来嫂子
还有一位是老太爷的舅家,郎君祖上也做过官的,小郎君去岁才中举人,家中只有一个老母,还有一个妹子,人口简单。
这两家老太爷都十分中意,永昌侯府是次子,不用主母当家理事儿。另一家虽然穷些,但玉瓶是低嫁,即便有婆母和小姑子,也不敢轻易为难。
老太太不怎么满意,只说不好,还让选。
大老爷的亲事老太爷托付了林盈袖和二房老太太着手去办,选中了四户人家,一家是城西边的中郎将的家的女儿蓝氏,蓝家姑娘如今二十出头,早定过亲,因夫家的缘故悔婚,至今未嫁。
还有一个是礼部尚书的长女,姑娘年方十八,从前是端惠长公主的陪读,刚从宫里放出来。
另外一位是福王的玉康郡主,郡主八年前和亲外邦,后两国关系破裂,郡主回京至今未嫁,年纪也只二十八九。最后一位是老太太推荐的,莫氏的堂妹,年方十六,也是寒门出身。
老太爷的意思自然不会再考虑莫家的女儿,若要出身郡主自然最好,但裴文轩性子软弱,只怕往后夫妇两个的日子又和从前莫氏一般。
适合做侯夫人的便是前头三位,只等年后找个借口,请这几位到府上做客,大家再细看看。
因莫氏的缘故,老太爷执意不肯让裴垣这一房搬走,只说钱氏年轻,怕底下人不服,还需得林盈袖帮衬着。
转眼便到年末,家里一切过年的东西都准备好,林蕴玉诞下了一个小郎君,老太爷才算松了一口气,长房总算是有了一个子嗣。
家里又忙着伺候月子,安排奶娘,选丫头婆子,拾新院子给林蕴玉母子住。
钱氏看着心里不是滋味,若非是莫氏,她生的孩子也是如此待遇。
新年因少了莫氏,老太太也没什么心思过年,宴席上大家也是淡淡的。上一回因七老太太家的儿媳宋氏与林盈袖闹了,原本是没有请她们一家子,但毕竟是族人,也都来了,只不敢再和从前一般恣意说话取笑。
今年有从外地回来的几位族亲,都是侯府安排下处,林盈袖一房住在侯府中,隔壁的宅子便空了出来,老太太的意思还是安排给外地来的族亲们暂且住着。
林盈袖没答应,也没有拒绝,大老爷迟早是要娶亲的,将来还得搬出去。
没拒绝是想着他们就去外头买个新宅子,离侯府远些,也少一些是非。没答应这宅子是他们夫妇的私产,若是就这么交出来未也大方了些。
族中寒门也好,富户也罢,谁没点自己的私有财产,谁会无缘无故地交出来。
过了新年,林盈袖便以花会的名义请了老太爷中意的几家姑娘上门赏花,除了姑娘们以外,也有好几家相熟的夫人们。
小姐们有曦月玉瓶等姐妹相陪,林盈袖陪着夫人们在厅上吃茶看戏,老太太们又是一桌。
钱氏被老太太拘束着在那边不得空过来,其实也是不想让她出来露面的意思。一个庶出的儿媳妇,想和嫡出的一般对待显然是不能的。
“这出小戏排的可真好,也亏得夫人能寻来,我们王府也有一班小戏子,只听来听去都是那些,没个趣味。改日我家中请客,在你这里借一班人过去才好。”
说话的是福王世子妃,这次领着郡主来,也是冲着这门亲事过来的。
世子妃是长公主嫡孙女,算起来和林盈袖还是表姐妹,关系自然非同一般,说话也就比别人更加亲厚。
“你越发拿我取笑了,回头看我和长公主说是不说。这戏班子是专门唱南曲儿,你知道我们老爷在南边放了几年外任,虽说家乡的好,偶尔也换换口味尝尝鲜。”
“说到戏,我们郡主从外头带来一班会变戏法的伶人,改日夫人和家中小姐们赏光才好。”
“你们是姐妹,在这里嘀嘀咕咕说体己话,撇下我们去,也亏得是我不计较,否则真就走了不可。”另一位与林盈袖关系不错的夫人戏道。
众人笑了,“只怕你舍不得,这么好的戏,果子茶点,你若要走可没人拦着你。”
大家互相取笑了一回,又安排了叶子牌,林盈袖不大会这个,不过是陪着客人,输赢倒是无所谓的。
“前儿我着人送给裴夫人的两盆花可还喜欢?我看花比咱们寻常的大些,所以特送给夫人。”
林盈袖闻言道了声谢,这位夫人送的是两颗大美人蕉,花朵比寻常的大了一倍不止,鲜红夺目,十分耀眼。
“这是安平郡王妃从外头带来的,我只得了几颗,送了勤穆公府两颗,还有荣国公府。对了,上回安平郡王妃请客,姐姐你怎么没去?”
“我那日有事,京城里最近才太平了,家里都忙的很。我们家有个小庶女,最近相看人家,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家就这么三四个姑娘,她父亲不肯低就。”
林盈袖淡淡的笑了笑,这位夫人和她一样,是继室,可她家夫君宠妾灭妻,为了在家中站足脚跟,对夫君是百依百顺。家中嫡出的孩子也就罢了,连庶出的都不把她这个嫡母当回事儿。
“谁家都是这样过来的,裴夫人,你家的庶女也五六岁了,出门都带着一起,想必也是为了以后亲事?”
“她的姨娘前些日子立了大功,我和老爷已经打算给她二房的名分,算起来也是嫡女。孩子还小,倒是不急,我家玉哥儿是朝廷定的,二姑娘还没寻到合适的人家。”
听到二房两个字,一桌的三位夫人不禁抬起头看了林盈袖一眼。
二房等同是妻,许多夫人出阁带的是亲姐妹,都不见得愿意让做二房,更何况还是外头来的。
当然了,各门各户的事儿,谁也不会去多问。
“咱们几桌下场的来对对,谁赢了,下次谁的东道主。”
商议好,大家的兴致更高了些。
到用晚饭的功夫,钱氏身边的大丫鬟元宵过来问饭摆在哪里,林盈袖正要答话,突然一个声音抢了先。
侯门贵妾 第361章:长房出事
“诸位夫人都在这里,自然摆在这里最好,酒要用上等的梅花酒,这是去年摘的好红梅酿的,诸位夫人会喜欢。”
林盈袖听到这一句脸色都变了,回头看着站在门口扶着两个丫鬟的林蕴玉。
林蕴玉仿佛没看见林盈袖的脸色不好似得,款步走过去与诸位夫人问了好,热切地和众位夫人说话。
大家族里的规矩,无论多得宠的妾都上不得正席面,林蕴玉公然过来代替主母招呼众位夫人,这不是明摆着打侯府的脸面么?
更何况,今儿还是给裴文轩相看继室的日子。
林盈袖是二房的太太,也不好管教林蕴玉,只淡淡的说道:“你不在屋子里好生养着,跑这里来做什么?”说着朝甘露使了个眼色。
甘露会意,转身下去。
林蕴玉脸上挂着笑,“屋里怪闷的,我出来走走,也是怕你这里忙不过来。大老爷说,毕竟是我们长房的事儿,总不好一直都让二太太操持,我也可以帮衬着些。”
一席话,几个夫人相互看了一眼,虽未说什么,却各自存了自己的心思。
既然是说亲事,那自然是什么都打听清楚的,一个有儿子的贵妾不算什么。若是这妾还十分得宠,又有出身,谁过门都是一个大威胁。
甘露去了没多一会儿,一个婆子来请林蕴玉过去,说是宝哥儿哭的厉害,请姨奶奶过去。
“这孩子真是一刻也离不开娘,罢了,二太太替我照顾好诸位夫人,我去看看哥儿。”
看着人走了,林盈袖才松了一口气,勉强笑着对众位夫人说道:“长房没太太,这些个妾才放肆了些,大家里的规矩还是有的。”
众人敷衍着,一个妾敢管小主子叫哥儿,可见是有多嚣张。
一会儿诸位小姐都过来,相看的四位小姐,郡主高贵典雅,莫姑娘小家碧玉,公主陪读的那位端庄贤惠,蓝姑娘明。
四位姑娘都是花朵一般,十分美艳动人。
只郡主和公主陪读的那位姑娘脸色不大好看,另外两位倒是没什么。
大家等着老太太过来才一同入席,酒过三巡,林蕴玉又不知死活地闯了进来,说是过来服侍老太太。
当着这么多贵客的面也不好呵斥,只叫了两个媳妇将人弄出去,再不许她到这样的席面来。
送走客人,林盈袖也有了酒,早早回去歇息,林蕴玉刚出月子,老太太也不好处置,事情到底如何林盈袖不知道,也不想管。
东边一个小国闹事儿,当今刚刚登基,正想用雷霆手段震慑边陲小国。
开战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如今还有不少亲王并不服气当今登基,都等着看笑话,朝廷自然不会让这些人小看了去。
裴垣还在宫中,林盈袖叫人熬了碧玉粳米粥,还有十几样致的小菜给裴垣留着。
才刚谢谢就听见人闹了起来,林盈袖翻身起来,叫人去看看。
小周氏穿了衣裳出去瞧瞧,吵嚷声越来越大,林盈袖不耐烦地揉了揉眼睛,穿了中衣,到门口问守夜的婆子,“大半夜谁这么闹腾呢?”
小周氏从外头回头,见林盈袖穿着中衣站在风口处,忙道:“太太仔细身子,冻着可不好受,回屋里去说。”
回林盈袖屋里,小周氏先替林盈袖倒了茶,虽说她现在也是太太,也和从前一样伺候林盈袖,规矩是半点不肯错的。
“是那边林姨娘,闹梦魇了,没什么大事儿,您早些安置了。”
林盈袖闻言也就罢了,虽说是堂姐妹,但也要避嫌才好。
“你也早些睡,十五日子好,请了族里把你名字添上去。服侍的活儿有小丫鬟们,你如今也是太太了。”
小周氏答应一声,随即又笑道:“就算是太太了,也是您一手提拔,妾身不敢忘本。”说着和四儿几个丫鬟一起服侍林盈袖睡下,这才出门。
一连着两三日,林蕴玉梦魇,连长房唯一的哥儿也跟着不得安宁。
老太太也是焦急上火,不但大夫,太医也是请了好几个,都是束手无措,不知谁提醒一句,说是请个法师上门看看,是不是冲着了什么。
裴文轩的亲事原本是想定下郡主,谁知福王府说郡主才算了命,今年不宜出阁,准备再等个一二年。那位公主的陪读,又是家中长辈早相定了人选。
这都是推口话,大约为着什么林盈袖也知道,老太太没放在心上当回事儿,她更没必要操这闲心。
老太太中意的是莫家的女孩儿,如今莫家莫说和裴家比肩,就是林家也比不上。林晓峰如今是当今跟前红人,当今逃出京城后是林晓峰联络了先帝旧部,这才带兵回京,清缴乱党。
如今林晓峰受封从三品光禄寺卿,还不到二十的从三品大员,这可是我朝更鼓未有。
莫家在朝中做官的也只是前年裴垣提携的那个,如今做到了正六品的位置,官儿虽然不大,比起其余的白身却已经是好了很多。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老太太说什么也要莫家的女孩儿嫁到裴家来。
少了那两位,莫家姑娘嫁到莫家来的机会可就大了很多。
法师在林蕴玉的院子里来回转悠了一阵,然后去上房对老太太说道:“无量天尊,小哥儿是见了不干净的东西,这才哭闹不止。侯府的公子哥儿,是有神仙保护来的,只可惜无高贵的人庇护,让小鬼儿以为哥儿无人庇护,这才下了手。”
老太太一听说,顿时慌了神,连声问法师该如何做才能保住宝哥儿,这可是长房唯一的子嗣。
“简单,这孩子若是有个身份高贵的人养活,最好是至亲,必能保佑哥儿长命百岁,贫道与徒弟先做法驱除邪祟,但另一件事贫道就无能为力了。”
林盈袖听了在心中暗笑,林蕴玉也就这点手段,妾扶正,未想的也太天真了点。
侯夫人是那么容易做的?
就算是老太太愿意,裴文轩愿意,老太爷能愿意,族人能愿意?
长房长媳,那可是裴家的颜面。
侯门贵妾 第362章:佳儿佳妇
老太太重谢法师,果然当然母子两个都睡的十分安稳。
家里头下人也在传谣,说宝哥儿出身是有来历的,只可惜投错了胎,若是到太太的肚子里,必定不会受小鬼折磨。
玉成周岁宴上,宫里赏赐了不少东西,又是未来驸马,各王府里,还有公侯伯爵不到的都送来贺礼。抓周时老太爷抱着他过来,众人围着看他在桌子上选。
一时间众人鸦雀无声,原本指望着选个笔墨纸砚,不曾想却选了弓箭。
落后,无论裴垣和建章两个无论怎么教他读书,都不怎么喜欢,反倒是喜欢骑射。
裴家本就跟着太祖皇帝马上打的天下,如今裴垣兄弟两个都是文官出身,得一武官也好,便不再强求。
玉成的性子和哥哥姐姐不同,在九个月时就已经会走路,会叫阿娘和爹爹,其余的都含糊不清,吃饭的功夫奶娘没看见,竟自己扶着墙壁走到外头去玩。
没得把奶娘和服侍的丫鬟们吓死,又或者是睡的好好的装哭,哄的人忙前忙后,他反倒大笑了起来。
这孩子实在太淘气,有时候林盈袖气不过要打,他又眼泪汪汪,装可怜,装无辜,惹的人下不去手。等到人不生气了,他又有新的淘气法儿。
虽说淘气,却十分会讨人喜欢,每次见到裴垣都伸手要抱,对老太太和老太爷也十分亲近。
周岁宴后进宫见皇后也是十分亲近,见着未婚妻月盈公主拉着不让走,人抱走公主便哭个不停,那公主虽大将近一岁,和玉成两个一见面便玩到了一处。
贤妃取笑道:“当初还怕错定了亲,如今看来竟然是佳缘天成,月儿,还不给你婆婆见礼去!”
月盈公主闻言,真个到林盈袖跟前有模有样地福了福身,慌得林盈袖起身还礼,笑道:“这可不敢当,别说没过门,就是过了门也不敢受公主的礼。”
“我看你现在也是个虚伪的,从前可不是这样。”贤妃让人将两个孩子带到外头去耍,和林盈袖说起闲话来。
皇后又有了身孕,宫里一切都交给贤妃打理,皇上打算三月里找个好日子封贤妃为贵妃,从前的袁妃也有身孕,封了惠妃,不过人家从娘家弄了两个女孩儿进来。
那两个姑娘如今正得宠,进封也是指日可待。
惠妃一党人势力越发越大,加上她有皇子,如今有孕,以后只怕还有的晋封。
“娘娘自从生育公主之后便再没消息了?”
贤妃单独留下她来,必定不只为了说闲话,在宫里子嗣大过家世和恩宠,虽说皇后贤德,但凡事还得靠自己才行。
一问起来,贤妃脸上愁云密布,叹息一声,手摸着小腹,“正是呢!皇上来我这里多过去惠妃处,可能惠妃福气比我好。”
“没请太医看看?”
皇后的事儿林盈袖自然不会轻易告诉第二个人,若是皇后有心自然会推荐,她犯不着几处都得罪。
“看过,都说没什么问题,偏就怀不上,给皇后娘娘看诊的太医倒是不错,只我怕找他拿药皇后会多心。”
当初林盈袖和皇后出府闹出那样大的动静,贤妃怎会不知道,不过是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都是妇人,谁没点自己的秘密,她和皇后交好,若是为这点事儿生份了,反倒不好。
林盈袖救过皇后的命,救过她的一双儿女,和皇后关系不一般,所以才会和林盈袖说。
“后宫妃嫔为皇上开枝散叶是分内之事,别的妃嫔也是如此,别位娘娘能生,娘娘自然也是能生的。您怀孕,娘娘会很高兴。”
皇后不是善妒之人,况且惠妃生得,自然贤妃也能生的。
相比起来,贤妃对皇后的威胁也不大,好过别的女人生。
“我倒是多心了,我瞧着你家小子只怕是不肯走的,留他在宫里住些时日,两个孩子多在一起往后成了亲咱们做长辈的也少操心不是。”
林盈袖问过玉成几次,都不肯走,无奈只好将人留下来,冲着贤妃自嘲道:“真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的,我这儿子也不要了,给你做上门女婿罢。”
玉成只顾着拉着月盈公主的手傻笑,看得周围的人一阵好笑。
从宫里出来,回老太太屋里将玉成的事儿和众人说了,老太太也逗笑了,和几个妯娌说道:“这孩子一看就是有好的。这么点大的孩子还知道亲近自己的媳妇,鬼灵儿!将来公主入府,小夫妻更和美了。”
许多公主下嫁,与夫家不和,甚至都不住在一个府邸比比皆是。虽说娶公主是荣耀,但因夫妻不睦,得罪公主,甚至宫里人,莫说前程上,不杀头就已经是万幸。
“是,难得贤妃娘娘和皇上都喜欢,我便留他在宫里。”
吃着茶,又说起亲事来,昨儿皇帝赏赐了两个贵妾过来,是皇后娘家的庶妹。
两个都是给了长房,显然当今对他们侯府不放心。
家里头多了人,加上钱氏又不是她自己的儿媳妇,多少有些不放心。
“那蓝家姑娘和人定过亲的,咱们虽说是续娶,也不能太低了些。那莫家的姑娘,祖上也是做过官的,年纪虽小,胜在稳重,也就是家世低了些。”
何止是家世低了些,那姑娘的父兄都是酒糟烂透之人,本来分了一份丰厚的家业,若是上进,再不济也靠着亲朋好友弄个皇商也不算难事儿。
可结果呢?
家产早败光了,现在靠变卖祖产过活,要么就是靠人接济。如今她的弟弟给人帮闲,诓骗好人家的子弟往青楼里去。
这算哪门子好亲事?难怪老太爷看不上,这样的人家,就是做妾都嫌弃。
长房的事儿她一个小婶子也不好插手,便说起玉瓶的亲事来,玉瓶还是长房嫡女,即便与人和离,外头求娶的人也有不少。
老太爷执意不肯选门第太高的,所以选了永昌侯府,两家通了气,只等选个好日子才上门交换庚帖。
玉瓶也是见过那家的郎君,人实在不错,只是年纪上大些。本就图一个稳重,年纪大些也无妨,家里只有两个姑娘,只要玉瓶过去生下嫡子就再没人能威胁到她的地位。
侯门贵妾 第363章:以弱凌强
所以,这门亲事老太太也是点了头的。
“嫁妆比从前的少一半,一则是不好铺张,二则家里花销大。”
钱氏答应,玉瓶好打发,她也不争不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