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汪公子在年
利脱一口答应下来,虽说不清楚霍耀文写魔幻的水平够不够,但想来应该不会太差,有之前的名气在,出版是不成问题的,不过具体的条件还要等他看完了稿子才能按照质量跟出版社商谈。
...
近期香港的大事件中,除了“武侠协会”的成立轰动一时外,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邓丽君一连三十场的登台表演,霍耀文也收到了邓丽君亲自发来的请柬,邀请他在7月12日的时候,来铜锣湾的利舞台看她的演出。
这点,霍耀文自然是笑着点头答应下来,随着日子渐渐逼近,《胭脂扣》也已经写了大半,几近完结的时候,突然一则国际新闻在《大公报》发布,不仅引的全港沸腾,更是引的全球华人一片哗然!
...
傍晚,大公报报馆。
闫良宽焦急的推开了总编的办公室房门,不顾总编诧异的目光,面色凝重的说道:“美国那边发来了紧急电报!”
“拿来给我看看。”
总编接过电报,一字一字的看了起来,越看这眉头也是紧锁,到最后,连看都没看完这封电报,他就猛地一拍桌子,大声的怒吼道:“美国佬欺人太甚!”
闫良宽看总编发火,心里同样是愤愤不平、气愤不已,不过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冷静,询问道:“总编现在怎么办!要不要登报?”
“登,一定要登!撤掉之前的头版内容,把这个给登上去,要让全港人都看看美国佬和小鬼子的狼子野心!”总编大火道。
“是!”
闫良宽拿着电报转身离去。
第二天一早。
《大公报》的头版新闻,赫然写道:“美日勾结,欲夺鱼台!”
记住手机版网址:
270【鹊桥仙·难忘当年】
武侠文化发展和推广协会。
“狗日的美国佬!”
看完《大公报》今天刊登的国际新闻后,坐在办公室内的霍耀文猛地一拍桌子,气的胃都开始痛了起来。
顾鸿恰好推门而入,看到霍耀文在那一拍桌子,骂骂咧咧的不由一惊,走上前诧异的问道:“霍…先生,你这是怎么了?什么事情发这么大的脾气?”
“还不是美国佬和小日本搞的!”
霍耀文骂了一句,将报纸递给顾鸿看。
接过报纸,顾鸿皱着眉头把《大公报》的头版新闻给看完了,气愤归气愤,但他还是有点弄不清这鱼台在那。这也不怪他,谁让祖国地大物博,鱼台只是个小岛屿,这种岛屿祖国有很多。
哪怕是现在的地理专家都不一定能准确的说出鱼台在那个位置,不清楚也是难免的事情。所以孤鸿迟迟没有发表看法,只是嘴里一直嘀咕着“小鬼子和美国佬实在太可恶了。”
气愤过后,霍耀文瞥了眼顾鸿,看他嘴里叨叨,可看起来似乎对其不甚在意,也是不由叹了口气,这个小岛屿现在知道的人太少了,更别提岛屿下面那丰富的石油和各种矿物资源了。
没想在这事上跟顾鸿多聊,霍耀文转移话题道:“顾会长,你跟利脱那边商量的如何?”
“已经差不多了。”
一听回到正题,顾鸿笑着说道:“利脱先生选择了金镛的《射雕英雄传》,古龙的《楚留香传奇》,梁羽生的《萍踪侠影录》,诸葛青云的《一剑光寒十四州》……”
这次利脱选择的几本,几乎都是港台两地最为知名的武侠作家较为成熟的作品,风格也可以说是各不相同,足以满足海外华人的需求。
“嗯,既然谈的差不多就行了,具体的事情就多劳顾会长从中协助了。”霍耀文心里还憋着一股气,便也没跟顾鸿多聊,简单的讲了几句话后,就直接开车回去了。
等到了家里,霍耀文越想越气,坐回书桌前,愤愤不平的写下了一首词,如果是平时他可能还要多琢磨一下,可不知怎么得,这回却是如有神助,顷刻的功夫,就写完了一首鹊桥仙。(词牌)
当天,他就将这首词送到了《明报》,托金镛第二天在报纸上刊登出去。
本来明天的报纸排版都已经满了,可谁让这是霍耀文亲自送来的,金镛也是很给面子的撤掉了之前的一个板块内容,将这首词给加紧安排了上去。
翌日上午。
《明报》报纸从印刷厂一批又一批的送往九龙、港岛、新界各区。
九龙油麻地。
陈军打着哈欠走到了巴士车站,静等着巴士车的到来。
“好,写的真好,这霍耀文看来还是蛮有文采的嘛!”
“是啊,只是不清楚好好的怎么写这种词?”
听着旁边同样等车的几个人在谈论霍耀文,身为书迷的陈军自是好奇的凑了过去,张口问道:“几位朋友,你们刚刚说的是霍耀文?怎么了?他出新书了吗?”
“那倒没有,只是在《明报》写了一首新词,挺有意思的,你看看。”那人倒也好说话,直接把报纸递给了陈军看。
陈军顺着对方所指的地方,接过一看,报纸中间一小块,赫然写着词牌“鹊桥仙·难忘当年”,旁边署名霍耀文,接着往下看去:
“忆当年,汪汪泪,芦沟事变枪声起。惨难提,横寇飞马锋芒矢。神州腥秽血雨,怎睹民族耻。伤迹成,就算太平时,警难轻弛。海上武扬不止。未停音,又谁兴递?思细细,浪卷次时回指,频频剑落何地。看钓台风历,暮秋狂霈,望天何时霁?”
“好!写的真好!”
陈军连声称赞。
他平时也会偶尔吟诗作对,自是看的出这首词写的实在是不错,只不过这最后一段“看钓台风历,暮秋狂霈,望天何时霁”是个什么意思,他这苦思冥想,一直没弄明白,只是觉得颇有意境,还以为是单纯的为了押韵。
可一直到明年初,全港掀起了保钓运动,陈军回想起这首诗时,这才弄明白,原来是保钓啊。
——————
这首《鹊桥仙》在明报刊登出去后,霍耀文本以为会引起关心国际的市民关注,可没想到只是落得大家对他的夸赞,失望是肯定的,不过转念一想倒也释然了。
谁让这会儿大家连鱼台这个岛都没听过,更别说在那个位置了,至于岛屿下面丰富的矿物资源和石油资源那就更不知道了。
《大公报》《文汇报》等左派报纸连续报道了几天,也是停息歇火再没报道,这主要还是因为美国政府还没有正式的公布将鱼台“送”给日本,人们只当是坊间传闻。
不过霍耀文可没停息,他嘱咐姚文杰、林孝堂二人,在《青少年读物》和《九州》这两本杂志上,重新开辟了一个专栏,名叫“鱼台风云”,专门节选一些史书上有关“鱼台”的报道,潜移默化的给读者灌输相关的信息,明确表明鱼台自古是中国固有之领土。
跟姚文杰等人沟通好后,霍耀文又去了一趟港大出版社,跟总编严庆澍、黄主任还有港大学生会主席,商量了一下《港大校报》的新板块内容,都跟他旗下的那两本杂志一样,在校报上新开辟了一个叫“鱼台风云”的专栏。
大老板亲自发话了,姚文杰、林孝堂和严庆澍三人,只用了两天的功夫,在港大图书馆内就搜集到了大量的有关“鱼台”的历史资料。
起初港大教师和学生们还特别的好奇“校报”怎么新开辟了一个专栏,内容还都是一些不熟知的历史,不过久而久之倒也习惯了。
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和明年初,香港保钓运动愈演愈烈彻底掀起时,校长乐品淳为了避免事态扩大,直接下令撤销“校报”中的“鱼台风云”专栏,受到了教师和学生们的激烈反对,一度闹的很大,最终乐品淳只好放弃了撤销专栏的命令。
不过也正因此事,乐品淳这个对港大有不少贡献的校长,受到了全体师生们的鄙夷和不满,同时也引起了另外一桩轰动香港的大事件。
但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
日子缓缓的流逝,一眨眼十几天过去,霍耀文早先作的这首词不过一阵浮云,很快就被大众给遗忘,倒是邓丽君来香港登台表演的消息,引的不少她的歌迷激动万分。
自从邓丽君在香港演唱了《甜蜜蜜》这首歌后,后来又连续发了好几张国语唱片,在香港再度大卖,她本人的名气一度直追徐小凤,甚至是比她更加出名。
邓丽君与凯声歌唱团在香港三十多场表演的门票,只用了短短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就销售一空,可以说是红的发紫。
港岛,丽景花园,霍耀文新买的一套住宅内。
“呼———”
一番鱼龙舞,两人休息了好一会儿,这才渐渐的回了点精神。
安娜斜躺在床上,用手指在那他的胸前画着圈,轻声细语道:“亲爱的,明天我要回英国了。”
“回英国?怎么这么突然?”霍耀文把玩软酥的双手一僵。
“什么叫突然!”
安娜妩媚的白了他一眼,拍开了作怪的双手,说道:“学校都放假半个月了,我也是要回去看看父母了。”
看着手中那千里雪山一点红,霍耀文虽然百般不愿,可安娜是回家看望父母,他总不好强留,只好依依不舍的点头说道:
“那我明天送你到机场。”
“好——”
...
记住手机版网址:
271【阿里山的姑娘】
湾仔丽景大剧院。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声和台下众人的鼓掌声,身穿漂亮衣裳的邓丽君走上舞台,露出可爱的笑容,手持有线话筒在那甜美的演唱着这首《高山青》。
“高山长青,涧水长蓝,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长围着青山转,阿……”
正唱着间,邓丽君的眼角瞥到了坐在第一排位置上的霍耀文,见他面带微笑的盯着自己,那俊朗的脸庞,在灯光的照射下,异常的耀眼,令她的心莫名的跳动了几下,晕晕乎乎的唱道:“阿里山的姑娘没有一个漂亮,只有我邓丽君最漂亮————”
临时篡改的歌词,让现场的歌迷不由一愣,随即发出会心一笑,掌声更加激烈。
霍耀文也被这一幕搞的有些发蒙,坐在身旁的罗巧珍更是一边笑一边大力鼓掌。
台上,回过神来的邓丽君,面色一红,继续按照原本的歌词唱了下去。
一曲罢了,
又再一曲。
……
歌会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方才在歌迷们意犹未尽的情绪中结束了。
散场前,歌迷们还在讨论着刚刚的歌曲,临场篡改歌词的邓丽君,倒是给他们一个不一样的惊喜,谁让邓丽君在众人的眼里一直是那种乖乖女的形象,可刚刚的这么一搞怪,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剧院后台。
霍耀文笑着道:“邓小姐恭喜你,今天的表演很成功。”
“谢谢。”邓丽君小脸一红,刚刚回后台时,公司经理可是气的不行,不过他看现场观众的反应不错,也没再多说什么责备的话。
“邓小姐你好。”
“是你啊罗理事,好久不见了。”侧目看去,见来人是罗巧珍,邓丽君热情的打了个招呼。
罗巧珍夸赞道:“是有很长时间没见了,不过邓小姐的唱功可是越来越好了。”
“谢谢。”
罗巧珍说:“不知道邓小姐过了这段时间有没有空?我们慈善教育基金会准备跟无线电视台的《欢乐今宵》节目合作举办一场电视募捐,希望到时候邓小姐能够作为嘉宾献唱一曲。”
“这个……”邓丽君迟疑了几秒,她是无所谓,不过行程安排要听公司的,她不能冒然的答应。
“不着急答应,邓小姐回去后多考虑考虑,如果有事不能参加的话,也没有关系的。”看出对方的犹豫,罗巧珍能理解她的难处。
邓丽君点点头:“嗯,我会好好考虑一下的。”
————
回去的路上。
吹着车内的冷气,霍耀文一边开着车,一边斜睨了眼罗巧珍,“你怎么之前没跟我说一声?”
罗巧珍愣住,旋即明白他的意思,淡然地说道:“哦,这是我临时起意的,邓小姐不是一直很关心慈善活动吗?我想这次跟欢乐今宵合作的电视募捐,她如果参加的话,对她也有不错的帮助。”
“下次最好提前跟我知会一声。”
“知道了,下次一定提前通知我们的霍大会长。”罗巧珍浅笑道。
听她打趣自己,霍耀文摇了摇头,目光直视前方,绿灯亮起,拉下手刹,一踩油门,直奔基金会而去。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霍耀文感觉自己跟罗巧珍在一块,很安详,嗯,不对,不应该用安详这个词,应该说是很舒服。无论是聊天、还是对某个事情的抉择、或者看法,两人的观点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如此长久下去,二人在基金会的工作上不仅很合拍,也是时常会相约出来吃吃饭,参加一些活动。
就好像这次来看邓丽君的表演,一开始霍耀文是想带安娜一起来的,可谁知道安娜要回英国,他看着手中邓丽君送的两张门票,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罗巧珍。这种意识很危险,不过霍耀文却是一直没有正视,只当做是朋友之间的相处。
或许他早就知道,只不过一直不知道怎么面对罢了。
————
时间不缓不慢的每天流逝。
李小龙跟无线电视台弄得一档名叫《摔跤大赛》的节目,在经过了几个月的筹备和准备工作后,正视的播出了。
霍耀文也看过几期,里面的摔跤选手全都是从国外请来的,至于是不是专业的摔跤手,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比赛跟后世的wwe有点像,都是在擂台之中,两个男人在那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这帮鬼佬摔跤手,各个身着吊带运动衣,穿着跟日本相扑选手一样的裤子,锁喉、抱摔…咋看都有点比利王的既视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