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1968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汪公子在年
九龙窝打老道3-75号。
买这栋独院的时候,霍耀文没跟家里人说,所以这次乔迁新居,也只是唤来了一些相熟的友人。
来的最早的是张梦还和童昌哲,也不知是不是都喜欢还珠楼主的《蜀山》,又在交流和文风上很合拍,他们俩这段时间走的比较近。
童昌哲手上提着个卷起来的书画,双手抱拳道:“霍先生恭喜你乔迁新居!”
张梦还同样恭贺:“恭喜你了耀文,乔迁新居。”
霍耀文感谢道:“多谢多谢。”
张梦还探出头看了眼屋内,里面没什么动静,似乎还未来人,不由笑问道:“我们该不会是第一个吧?”
“哈哈,没错,你们俩来的是最早的,走走,里面请。”
霍耀文热情的招呼二人进屋。
因为提前有准备,一楼的大客厅收拾的很干净,一张长桌上摆满了各种不同的酒,几个请来的女佣人,见到来客人了,也是开始忙活起来。
张梦还和童昌哲二人简单的跟着霍耀文参观了一下屋子的布局,不由赞叹道:“这屋子风水极好,耀文你买的值啊。”
“梦还兄还会开风水的?”童昌哲笑问道。
张梦还谦虚道:“略懂略懂。”
“张哥给我们说道说道?”霍耀文被勾的瘾上来了。
张梦还说:“古话有云,房子坐北朝南,子孙衣食无寒。耀文你这房子,背靠青山(假山),面临绿水(小池),实乃风水宝地也。”
童昌哲点点头,“是有这么个说法。”
“那就承你吉言。”
霍耀文咧嘴一笑,虽然对这类平日不敢兴趣,可听着心里还是挺高兴的。谁让重生这种事他都遇上了,中国传承几千年的风水之说,必然有其道理的。
“霍耀文我们来恭贺你乔迁新居,你这当主人的还不快出来迎接。”
突然,屋外面有人高喊霍耀文的名字。
三人闻讯出门,只见古龙、卧龙生、诸葛青云、上官青云等人站在院子的池塘边。
“熊哥、牛哥你们来了,快请进!”
一下子来了六七个人,顿时热闹起来,众人围聚在客厅内,欢声畅聊。
本来一帮子文人,又都是武侠作家,聊的都跟小说和新成立的协会有关,可被古龙和卧龙生这两个酒场浪子给生生带偏,三言两语就聊起了风花雪月。
对于说荤段子,古龙常年浪迹风月场所,自是很有一手,他笑道:“一男一女同睡在一张床上,女人说你不准碰我,否则就是禽兽,男子点头答应。第二天起床,果然相安无事,在男子得意洋洋的时候,女子给了他一巴掌,骂道,你连禽兽都不如。”
空气安静了几秒。
“哈哈……”
反应过来,顿时一群斯文败类哈哈大笑起来,这其中,平时很少去夜总会的童昌哲笑的最为大声。
这荤段子也太老了吧,还能笑的出来?!
要是我把后世那些段子说出来,你们岂不是能笑死?霍耀文不由一时兴起,咳嗽一声,说道:“我来说一个。”
“哦?耀文也会说这种笑话?”卧龙生有些诧异,在他印象中,霍耀文哪怕是去夜总会,都是一本正经,很少放荡。
古龙猛地一拍手掌,兴奋道:“哈哈,说,我还没听耀文你说过呢!”
其余人也都带着好奇看向他。
霍耀文一口喝干酒杯里的香槟,缓缓说道:“话说,有一男每次遇上心意的女子,就喜欢抬头看天。长此以往,那女子好奇便问道:你为什么看天。男子说:因为我每次看到你,我都想到太阳。女子不解问:啊,为什么是太阳呢?”
说到这,霍耀文卖了个关子,询问众人。
诸葛青云摇摇头:“我不知道。”
童昌哲皱眉想了想,说道:“难不成是因为太阳温暖?”
古龙面色古怪,见大家都猜不出来,顿时放声大笑道:“因为太阳是日啊!哈哈哈……耀文没想到你说笑话是真的厉害,哈哈!”
霍耀文笑道:“还是熊哥见多识广!”
听到这个答案,几人反应慢了半拍,一直到同样听出含义的卧龙生重新说了一遍,才恍惚过来,原来这太阳=日啊!
“有趣有趣!”
“霍先生的笑话一般人还真听不懂。”
古龙笑道:“别人常说我古龙是个浪荡不羁醉梦红尘的人,今日一看,你霍耀文也不遑多让啊!”
霍耀文:“……”
对于众人的打趣,和古龙不要脸的话,霍耀文是哭笑不得,他只是听古龙说的段子太老,忍不住说一个,却没想到大家看他的眼神,跟过去似乎都有点不同了。
旁边一个年纪不大的女佣听到这般粗鄙之语,霎时脸红了起来,暗自埋汰这帮人。
这时,有人喊道:“霍先生,外面又来人了。”
“好!”
霍耀文起身出门迎接。
不多时,到了十点多,金镛、沈宝新、邓麦基、李道光、姚文杰、顾鸿、梁羽生、陈凡、林孝堂等邀请的几十个好友纷纷赶了过来。
一帮男人中,夹杂着两个女士,其中一个留着短发,身着旗袍,先人一步走上前笑道:“霍先生好久不见了!恭喜你乔迁新居。”
身后一女士面露笑容:“霍先生恭喜!”
“张女士欢迎欢迎,聂女士您也来了,里面请里面请……”霍耀文看到来人是张爱玲和聂花苓时,不由一愣,随即立马笑着上前相迎。
今天刚从美国回香港的张爱玲,陪同聂花苓一道,准备去《文学世界》找邓麦基的时候,听他说今天是霍耀文乔迁新居的日子,便跟着一块过来凑凑热闹,顺便谈一谈“第三届国际写作计划”的事情。
几十个文人共聚一堂,那些请来的女佣们,有好几个是年轻人,自是认出了其中一两个名人,暗自欣喜的同时,也想好了日后跟友人吹嘘吹嘘。
因人数众多,关系较好的大都三三两两的在屋内外,端着酒杯开始相互闲聊起来,毕竟平日里也很少有机会聚会,今天趁着霍耀文的好日子,也算是偷个空闲。
三楼。
霍耀文陪着张爱玲、聂花苓二人一道,在楼上转悠参观这栋豪宅。
张爱玲很喜欢这套宅子的布局,刚刚参观了留下的院子和小池塘,这会儿到了三楼,发现书房很宽敞很大,特别是有一面近乎是落地的窗户,不由赞叹道:“霍先生这个宅子很不错,我最近也有计划回香港定居,真希望能够买到跟霍先生这栋差不多的房子。”
霍耀文道:“窝打老道这一带都是老宅子,张女士要是喜欢的话,我可以帮你介绍一家中介公司,我这套就是他们推荐的。”
“那就多谢了!”张爱玲笑着点点头。
看左右就自己三人,聂花苓说:“霍先生,这次我回港主要是为了第三届国际写作计划而来,这次我准备在香港举办。”
“在香港?好事情啊,到时候等弄好了聂女士直接通知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言语一声,我必然到场!”
“那就多谢霍先生了。”聂花苓笑了笑又说:“不过,我倒是有个小请求需要拜托霍先生。”
“什么?”霍耀文不解。
聂花苓认真道:“就是希望霍先生能够担任这届的讲课老师。”
“我?还是算了吧,跑跑腿的话可以交给我,当讲师我是不行的!”听罢,霍耀文直接摇头拒绝。当讲师有多累,他可是一清二楚,前年去美国参加那个写作计划,那几个讲师可是一连说了几天,听都听烦了,更别说讲了。
张爱玲在一旁说:“霍先生不妨回去考虑考虑,再决定是否担任。”
聂花苓说:“是啊霍先生,回去考虑考虑。”
霍耀文想了想,也不好再回绝,点点头道:“嗯,好,我会认真考虑的。”
“耀文耀文……”
这时候,古龙兴奋的跑上来,看到霍耀文后,也不顾旁边的两位女士,直接大声说道:“刚刚我跟老牛又想到一个有趣的笑话,你听听……”
霍耀文连堵他嘴都来不及,就听古龙就脱口而出,讲了一段闷骚的段子。
也幸好张爱玲和聂花苓都跟古龙认识,听他说出这个笑话,笑是笑了,却也是笑中带骂:“我说古龙你什么时候能够正经一回!”
古龙这才发现旁边的两女,顿时尴尬不已。
张爱玲带着玩笑的语气,笑骂道:“我时常跟人说,我生平有三大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今日我倒要加一恨,那就是四恨古龙讲笑话!”
这事,张爱玲后来也写到了自传当中,只不过这四大恨,多了一恨。
“五恨霍耀文写尽了爱恨别离。”
香港1968
274【重回港大】
呼……”
霍耀文双手对着水龙头,捧着一把水,将面部打湿,抬头照着镜子中的自己,那清水顺着脸角缓缓滑落,不由长吐了一口浊气。
刚刚在外面,古龙拿了两瓶刚开封的xo过来,跟霍耀文拼酒,实在拗不过他,喝了小半瓶,胃就受不了,跑到卫生间来吐了。
也幸好方才拼酒的时候,霍耀文喝的急,吐的也及时,倒也没有醉醺醺的,只不过还是感觉头有点发晕。
“咚咚”
“耀文,别在里面躲着了,前几天你不是跟我话,要把我喝倒吗?”古龙在外面不依不挠地敲着门。
霍耀文苦笑两声,打开卫生间的门走了出来,对着古龙说:“我说熊哥,我什么时候说要把你喝倒了?”
古龙笑道:“你不是让我别空着手过来吗?这不我带着十瓶xo,专门就是送给你的,你可不能不给面子。”
这话说的,让霍耀文郁闷的很。
没办法,只好又出去陪着古龙把他带来的那十瓶xo给拆封开喝了。当然,两个人喝光是不可能的,只好把卧龙生他们一群人给拽上,刚刚笑话霍耀文吐了,现在他们一个个被灌酒也不好受。
————
英国伦敦。
利脱从香港回来后,第一时间就联系上了泰晤士出版公司的主编托尼·克莱夫,把霍耀文《哈利波特》的稿子交给了他。
面对埃文的书稿,托尼·克莱夫熬夜把书给读完了,第二天一早就跑到了埃文书商经理人公司,找到了利脱,对着他问道:“这是儿童文学?”
利脱摇摇头:“并不是,埃文先生说这是一个系列。”
这也不怪托尼·克莱夫有这是本儿童文学的想法,谁让这本书从头到尾,男主角都还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丝毫没有长大的迹象。
“一个系列!难怪……”托尼·克莱夫一听《哈利波特》是一个系列的,不由想到了书中提到的霍格沃茨,那个总共有六个年级的神秘的魔法学校。
“埃文先生的科幻作品,我想大众是有目共睹的,可是这是一本巫师文,所以我认为分成上……”
不等托尼·克莱夫说完,利脱直接打断道:“克莱夫!你是个专业的编辑,应该清楚这本书的价值,这点我想不用我多说了,埃文先生不仅仅是一个科幻作家,他还擅长爱情、恐怖、武侠。
这本魔幻的巫师文,你不觉得很吸引人吗?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一个隐藏在现实世界的魔法世界。前往魔法世界的火车,居然是在国王十字车站的墙垛之中!哦,我的天,如果我是读者,我都会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看这本书了。”
托尼·克莱夫一时语塞,尽管心里不愿意,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故事很吸引人。虽然这本书不像.r.托尔的《魔戒》那般弘大那般充满史诗感,可一个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魔幻故事,书中又有大量的现实元素,这一切的综合,的确使人迫不及待的想要读一读。
“好吧,你说服了我。”托尼·克莱夫耸了耸肩。
利脱点点头:“那就对了,我希望你们泰晤士公司能够尽快把埃文先生的这本书出版,你应该知道,英国不止是你一家出版公司。”
“嗯,我会尽快安排下去的。”
————
《胭脂扣》自上市发行以来,在经过了大量的宣传,和诸多名家的推荐后,只用了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在香港就大卖了四万多册,这个数字打破了霍耀文之前《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一周大卖三万册的记录。
为此,姚文杰直接让印刷厂加班加点的加印,只不过香港的市场就这么大,四百万的人口,能有四十分之一的人花钱买这本书就很不错了。所以加印的册数也不多,只有三万册,总印刷量是八万。这已经是香港言情市场的饱和。
而台湾市场就不同了,那里有小两千万的人口,一直都偏爱文艺风格的书和电影,再加上又一直受到琼瑶、严沁等言情作家长期的熏陶,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言情书迷。
青木出版社刚一将《胭脂扣》出版发行,一个星期内就卖出了七万册的好成绩,经过计算,总编方正德估计最少能卖三十万册以上。
如果说霍耀文出版新的言情书,在台湾除了方正德高兴坏了外,那么另外一人,就非张利仁莫属了!
谁让之前退出浮生书迷会的那些会员们,又迫不及待的加入了进来,人数比之从前更多了不少。
对于退出又进的会员,张利仁也没有拒绝,反而欢喜的为每个人重新登记,等到开学的时候,一看书迷册上人数,居然罕见的突破了一千四百人时,她几乎差点兴奋的要跳楼。这其中有一半是卫理女中的会员,那部分由胡因梦代为统筹。
除了《胭脂扣》在台湾大卖外,《九州》杂志青木出版社的人也已经正式发行,他们跟台湾很多地区的书店、报亭都有合作。几乎也不用青木的人过多的宣传,《九州》卖的就非常好,首周第一期就破了两万册,长订的人数也达到了四千。
似乎一切都形势大好的时候,霍耀文却收到了一封安娜发来的电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