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香港1968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汪公子在年

    反正霍耀文只看了两期就不看了,一方面是因为比利王鬼畜的画面一直在他脑海浮现外,另一个就是李小龙讲这帮摔跤手全都是在国外混不下去的渣子,无线电视台只花了很少的价格就签下了他们,来这冒充摔跤手打比赛,全程都是打假赛。

    尽管这帮又肥又丑又只会比利的摔跤手们,一直都是假打,可几乎从没看过摔跤格斗比赛的香港观众,倒是异常的热情,就连霍成才没去书店在家里的时候,也喜欢看这个摔跤比赛,只能说是无线电视台开了先河占了先机。

    就这样,兜兜转转,霍耀文每日在家里写写书,去公司、出版社、基金会视察视察,再晚上出去跟古龙等人喝喝酒,日子过的也很舒坦,不知不觉就到了八月初。

    说起古龙,这小子自从当上了武侠协会的副会长后,每天都大摆酒席,请协会的会员们来这里开酒会,几乎整天都在喝酒,反正霍耀文每次见他,都是一脸醉醺醺的样子。

    最可气的,是古龙在香港常住这么久不买房子就罢了,还花了大价钱在香港九龙窝打老道租了一套豪华别墅,每个月的租金都要三千块,一年的租金下来都能买半套房子的了。再加上每次都是他请客吃饭喝酒,这一个多月来,花了最少几万块,也得亏古龙稿费赚得多,否则一般作家还真不一定经他这么花。

    “怎么样耀文!我这别墅不错吧!”古龙手上拿着红酒,走到霍耀文的跟前笑道。

    霍耀文抬头看了眼墙上悬挂的牌匾,不由笑道:“醉仙居,你是把自己比作李白啊!”

    “哈哈,李白都未必有我过瘾,我想喝白酒就喝白酒,想喝洋酒就喝洋酒!掺着喝也可以!”古龙哈哈大笑,他一生最得意的不是写出那么多精彩的武侠,而是喝酒多年,未曾遇到一个可堪一战的对手。

    “行了,今天就不陪你喝了,过两日我们喝个痛快。”霍耀文谢拒了古龙递过来的酒杯,摇摇头说道:“这次过来找你,是过两日我乔迁新居,到时候你可要过来,记得,别空着手。”

    本来之前买了一套房子后,有了跟安娜甜蜜的小屋,霍耀文是没动买房子这个念头的,可基金会的投资顾问柳序彦说最近香港的股市和房市大好,未来两年内房价会持续上涨。

    股票暂时不太明朗,霍耀文也经常看看《香港商报》上的股市咨询,一直没有看到一两个熟悉的上市公司,所以一直搁浅没有去买。房子的话,柳序彦都这么说了,他想着钱放在银行里反正都是生灰,还不如拿出来买个几套房。就又重新在港岛最繁华的中西区买了一套高楼住宅,窝打老道这也买了一套独门独院的豪宅。本来还想多买的,可考虑到过两年香港股灾爆发,到时候房子会更便宜,就硬生生的忍住了。

    不得不说,随随便便拿出几十万买房子,就跟购物买件衣服那么简单,这让霍耀文心里暗自过瘾。

    “啧啧……”

    古龙咋舌道:“大老板就是大老板,说买房子就买房子,我还只能苦哈哈的租房子住。”

    听他说的这么可怜,霍耀文有些想笑:“你要是少喝点酒,多写点稿子,买一套房子不就是你一个月的时间吗?”

    古龙现在的稿费可不低,别的报社给多少霍耀文不知道,但《九州》给古龙可是千字两百二十块,这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高的价格了,除了古龙的名气大外,他写的那一段剧情,在香港很受欢迎,卖的非常好。

    “让我少写点稿子可以,让我少喝点酒可不行!”

    “好了好了,你就喝吧,那天喝死了你就开心了。”霍耀文劝了古龙很多次了,但他生性如此,难改难改。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古龙摇头晃脑的念着这首唐寅的《桃花诗》。

    “那行我先回去了,我新屋就在前面的3-75号。”

    “不陪我喝一点?晚上陈凡他们都会过来。”

    “不了,我明天还有点事呢!”

    明天是《胭脂扣》正式铺货发行的日子,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写书出版了,可这也是霍耀文歇了差不多一年后新写的言情,自是对销量很关心,他还指望着明天去《文学世界》跟邓麦基聊聊,让他帮忙在杂志上推广推广呢。

    ...

    记住手机版网址:




272【或许这便是爱情】
    一大早,霍耀文就动身到了公司。

    “总经理。”姚文杰手上拿着今天铺货的册子走了进来。

    霍耀文接过册子扫了几眼,内容无非就是九龙铺了多少本,港岛铺了多少本。

    “两本杂志上都宣传了?”

    “是,都已经宣传了,这次我们总共印刷了五万册,看到时候销量如何,我们在决定是否加印。”

    闻言,霍耀文微微点了点头,想到台湾市场,不由问道:“青木那边安排的怎么样了?”

    姚文杰道:“方总编都安排好了,台湾第一批总共印刷了十万册。”

    “文学世界那边呢?”

    “朱经理跟他们的邓总编谈过了,下周一的文学世界杂志上会宣传《胭脂扣》的。”

    一听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霍耀文笑道:“那就静等佳音了。”

    ————

    九龙成才书舍。

    印刷厂送货的人将最后一捆书放下,清算了一下,说道:“三百本,你点点。”

    “嗯,不用点了,我刚刚点过了,把单子拿来给我签字吧。”霍成才笑了笑,他丝毫不担心印刷厂的人会少他一本书,因为这家公司都是自个儿子的。

    等送货的人走后,霍成才和招的员工一块,把书全部搬回了书舍内,也没有运到仓库去,就摆在书舍进门的口子,让顾客一眼就能看到这本书。

    这时,一个十七八的少女走了进来。

    少女问道:“老板,这里有没有琼瑶的《庭院深深》?”

    “有,我拿给你。”霍成才放下手中的活,帮少女拿了一本琼瑶的书后,忽然眼珠子一转,说道:“对了,今天新进了一批书,是浮生写的,你要不要买一本?”

    “浮生?!”少女眼中闪过惊喜,连忙问道:“书在那?”

    “门口那,你去看看。”

    少女立马走到门口,看到地上堆满的成捆成捆的书,从中抽出一本,这书的封面上除了一朵漂亮的兰花外,再没有任何多余的图案,只有浅蓝色的背景,以及左上角“胭脂扣”和下面浮生-霍耀文著。

    “真的是浮生!”少女一脸欣喜,立马向霍成才询问了价格后,直接掏钱买了《胭脂扣》和《庭院深深》这两本书,随即欢喜的离开了。

    不知不觉间,到了下午一点多,进的三百册一下子就卖了两百多本,霍成才不得不打电话到耀文图书出版公司的销售部,让他们抓紧送货过来。

    这一幕,在香港多家书店报亭出现。

    台湾那边,作为铁杆粉丝的张利仁,早几日就从电台、报纸、书店那获知了霍耀文的言情新作将在今日发行,也是早早的带着青霞、胡因梦等一众浮生书迷会的会员,一块跑到书店订购。

    “来了!”书店老板一看到乌压压的来了一群小女生,面色欣喜,连忙让员工从后面仓库拿了好几大捆崭新的书。

    看着一捆一捆的书,张利仁眼前一亮,立马从小包包内拿出一叠零碎的散钱,递给老板说道:“老板这里总共一百二十块,你点点。”

    老板接过钱耐心点了点,数目正确后,笑着说道:“下次你们如果还要提前订什么书的话,跟我说,还是跟今天一样打八折。”

    一个上午,《胭脂扣》这本书零售只卖了几十本,可这会儿一单就卖了十几本,虽说打了八折,但依旧很赚,老板心里早就乐开花了。

    “嗯嗯。”张利仁敷衍了两句,迫不及待的让青霞她们帮忙把书给拎走。

    半个多小时后,一群小女生提溜着书跑到了胡因梦的家里。胡因梦的父亲是****,母亲是小有名气的诗人作家,所以在这帮书迷会中,胡家算是家境殷实的了,房子是上下三层的独栋小楼,外面还有一个不大的院子,里面种了些葡萄藤和一些不知名的花朵。

    家里除了两个女佣人外,胡因梦的父母都不在家,所以这帮小女生很欢愉的拆开书,三三两两的找位置坐下。

    时间悄然流逝,诺大的一楼客厅内,十几个女生在这安静的读着书,时不时的响起“哗哗”“刷刷”的翻书声,声音很轻也很慢,几乎好几分钟才会有一个。

    “灯影桨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满衫,扬花萧萧落满肩落满肩,笛声寒,窗影残,烟波桨声里,何处是江南……”

    胡因梦小小的殷桃唇,一张一合,默默的念着如花对十二少清唱的这首词,心里莫名有些悸动。

    在整个卫理女中乃至附近学校,胡因梦是人尽皆知的美人,她的外表不似江南女子那般柔美,面部的线条也有点硬朗,所以看上去极为的冷艳。

    外人不识她的,只以为是个冷冰冰的美人,可实际上胡因梦骨子里是喜爱江南婉约风情的。这或许是因为父亲是东北辽宁人,给了她颇为冷傲的面容,母亲是安徽桐城人,给了她婉约浪漫的江南情。

    不知多少次,胡因梦都在梦中梦到如诗如画的江南,那轻柔细雨,水波荡漾,湖中扁舟,老翁蓑笠,这便是江南水乡;曲曲折折,青青幽幽,小道弯弯,山野浪漫,这便是江南水乡的路。

    风欲转,柔态不胜娇。远翠天涯经夜雨,冷痕沙上带昏潮。谁梦与兰苕。

    ————

    第二日,上午。

    另外一位铁杆书迷的亦舒,在《明报》属于她的专栏上写道:“…昨日收到霍先生送的一本书,书名叫《胭脂扣》,是霍先生的第三本言情,我心中甚为欢喜。因为我很喜欢霍先生写的言情书,无论是前两本,还是这一本《胭脂扣》。

    香港的言情作家有很多,包括我在内,都写过几本,可很难有人能够做到如霍先生那样,本本的爱情观念都不相同。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霍先生他能够把女子的美,女子的爱,精致细微的描写到极点。

    霍先生的第一本《甜蜜蜜》可以说是道出了女子爱而不得最难忘的情愫,第二本《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道出了相隔万里此爱绵绵无绝期,这第三本《胭脂扣》,我认为是迄今为止霍先生写的最好的一本。

    三十年代是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有才子,有佳人,有军阀,有革命,我有时候在想,如果让自己写那个时代,我会写个什么样的故事,可能是家国情怀,可能是轰轰烈烈的抗日,也有可能是在乱世中最渺小最卑微的爱情。

    但霍先生的这本书,却是描绘了三十年代,那个动乱腐朽的时代,一个青楼女子如花,旁人摸摸手,500元。摸摸耳,要两张500元。摸小腿、摸脖根,都明码标价。就是这样一个看似荒淫、不知廉耻的青楼娼妓,却是对爱情最为纯真和憧憬。

    在一番缠绵悱恻的相处后,如花与十二少相爱了,一度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是却被十二少的家人阻挠,这或许是老旧的评书中的故事,但在那个年代却是常见的情况。

    彼此相爱的两人欲相仿梁祝,共饮鸦片来个一梦黄粱。可谁能知十二少侥幸捡回一条命,苟且偷生起来,却是苦了如花在黄泉默默孤等三十载。

    我很难说,十二少是苟且偷生,也很难说如花爱的纯粹。因为两人的观念不同,本就有着天差之别,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悲凉故事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秦香莲状告驸马郎……往往多是男子负情女子断肠。

    文章的末尾,套用霍先生在书中写的一段话: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中的美丽。

    或许,这便是爱情。”

    .....

    记住手机版网址:



273【五大恨】
    “这十二少太可恶了,居然苟且偷生,让如花一个人赴死,怎么会有这样的男人!”苏旋看到书中十二少不仅没死,还窝在剧组里当杂工,心里那个气啊,恨不得钻进书里面,把那负情的十二少狠狠的揍一顿。

    一旁的好友邱宜看到女孩生气的样子,噗哧一声笑了出来,她说道:“好了好了,不就是一本书吗?何必这么生气呢!”

    苏旋看了眼友人,撇撇嘴道:“也不知道昨天是那个哭的死去活来,嘴里一直念叨着,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

    邱宜脸一红,不甘的反驳道:“我那是激动,我可没哭。”

    “是啦是啦。”苏旋不想跟邱宜多辩解,反正都是死鸭子嘴硬,拗不过她,转过身子看向身旁正在看书的张婉亭,拍了拍她的肩膀问道:“婉婷。”

    张婉亭侧目望去,“怎么了?”

    似乎是想要找到共鸣,苏旋问道:“你说这十二少是不是个大坏蛋,比之陈世美、李甲还要坏的男人!”(李甲,杜十娘中的负情人)

    “这要看你怎么想了。”张婉亭摇了摇头,她看的比较认真,不仅带入了如花的情感之中,也考虑到了十二少,她说道:“其实你不应该这么看十二少,他也有他的苦衷的。”

    “苦衷?呵呵,欺骗一个女人的感情,让她在黄泉苦等三十载,这就叫苦衷?”苏旋狠狠的咬着牙。要是再过几十年,她或许知道一个词“渣男”。

    张婉亭看苏旋心有偏见,放下手中的《胭脂扣》,拿起桌边另外一本《文学世界》,翻开做了记号的一页,摊开来给二人看。

    “你看,这是林燕妮写的,她说十二少跟如花不同,如花八岁被卖入青楼当弹琴的小琵琶,自幼孤苦伶仃一人,不知家庭的温暖。而十二少父母和蔼,虽然阻挠他跟如花的婚事,可其父母也从没有责备过如花。十二少梦醒偷生,醒来的瞬间,必然是要面对红着眼眶、身材清癯父母,你让他再去赴死,又怎舍得下年迈的双亲呢?”

    “那这也不是十二少负情的理由。”苏旋抿了抿嘴唇,有点不甘心的狡辩起来。

    邱宜看的认真,一字一字的读完后,倒是很认可林燕妮写的话,认为十二少不算是个彻彻底底的薄情郎。忽然她的目光瞥到书页上张婉君的《解忧》专栏,惊讶道:“婉婷你看,这个跟你相差一字的张婉君也写了。”

    “我知道。”张婉亭看了眼杂志上,那耀眼的三个字“张婉君”,心里不由感慨,就差一个字,又是同龄人,对方早已名满香港,自己却还在读书。

    苏旋好奇跟友人几乎同名的张婉君所写的内容,忍不住探头夺过杂志,一字一字的念了起来。

    “还是张婉君写的好!你看看她写的,道明了十二少是个薄情郎。”看完苏旋大赞,她感觉张婉君跟她的想法不谋而合,都是怨恨这十二少的负心薄情。

    听后,张婉亭不由摇了摇头,心想苏旋她还是没看明白人家张婉君写的是什么意思。
1...115116117118119...3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