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世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芈黍离

    西征平李守贞,刘承祐的目光虽专注于河中,但对于南唐与契丹那边的关注,也从来没有放松过。此番辽帝耶律阮派出的,是左枢密使耶律安抟,率兵两万南侵,仅从这个兵力便可知,契丹人打算捞一笔就跑,没有占城夺地的意思。

    &n




第103章 郭王会
    问完军政要务,眼见天色渐晚,手一挥,刘承祐直接让大臣们散去。

    金乌遥坠于西方,只欠点时间,最后一点光亮,便将为晦暗所吞没。汴宫之中,以垂拱、广政为主的几处殿宇,已然点起了宫灯。深秋夜色,寒凉如水,在这深宫广厦之内,则更显清冷。

    身着士袍,头戴幞头,郭威身上的武夫气息愈加淡薄了,步履方正,面态平和,说他是个文官儒士,也有人信。

    双手简单地抄在袖中,就着夜风,与王峻同道而出宫室,郭威偏头看着王峻:“此番受诏还京,幸蒙高升,位在中枢。初至,便被委以重任,还要恭喜王兄了!”

    郭威与王峻之间,此前关系算不得亲厚,但也还算不错。当然,整个汉廷文武之中,与郭威交恶的人就没几个,也就刘、李等皇室亲贵,其中尤以皇叔、河东节度使刘崇为甚,那是还在晋阳的时候,便结下的梁子。

    据闻,刘崇在晋阳也时时关注着朝中的局势,尤其是新帝登基之后的这半年多。得知刘承祐重用郭威,使其秉权,很是不满,屡次在僚属面前,口出非议之言。

    与郭威同步而行,闻其言,王峻淡淡道:“比起回朝,我更原意西陲用事,秦凤四州不还归治下,蜀军随时可北出,关右始终难安!”

    王峻的语气中,仍带着点不甘,一点不满。

    “以天子的武略,定然不会容国土裂于外,哪怕为巩固气关右,异日也当派军去取,届时才是王兄奋武之时!”郭威注意着王峻黯淡灯火下王峻略显朦胧的脸色,轻笑道:“朝廷正处用人之时,陛下更是求才若渴,今秋制举,才告终。以王兄的才干,回朝正可为朝廷,为天下百姓尽其能。”

    郭威的语气中,有点恭维的意思,王峻闻之,心情略好,面上没有太多骄气,不过眉宇之间,分明透着自信。

    瞥向郭威,王峻眼珠子一转,说道:“枢密院有郭兄这样的能臣坐镇,我来,岂不多余”

    “王兄说笑了!”郭威浓眉上挑,仍旧堆着笑,拱着手:“蒙天子信重,委以枢密机务,任事以来,我是心力交瘁,近来事务繁重,更是时感力不从心。而今有王兄还朝帮衬,我可大释一口气了!”

    郭威如此给面子,以王峻此时的骄傲意态,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回了个礼,稍微思考了一会儿,突然偏头询问:“天子欲整饬禁军,郭兄觉得,此事前途如何”

    费了那么多口舌,总算说了点有营养的东西。听其问,郭威反倒显得越加泰然了,一脸思考的表情,风吹得他轻须乱扬,抬首,对王峻说:“王兄以为如何”

    对郭威这扣扣索索的表现,心里竟然产生了一点优越感,视线放到冗长通幽的宫殿廊道深处,淡定而自信地说道:“趁平灭叛乱,威势最盛之时,只要天子决心够强,一力推行,恐怕没人能拦得住吧!”

    “不过,设立殿前司,重编侍卫军,分明就是在分侍卫司的大权,只怕尚洪迁那干人,不会轻易就范!当然,天子在军队中,声威愈盛,仅凭尚洪迁那些人,恐怕也不是天子的对手。况且,有我等辅弼,彼辈也难生出什么大事!”

    王峻意态虽然倨傲,但所说,皆切中要害。言辞之间,浓烈的自信,几乎将郭威给感染了。

    郭威显示若有所思,而后恍然,然后才望着他:“听王兄的语气,是欲支持天子了”

    “方才在殿上,不是已经表明态度了吗郭兄,难道不是抱有此心难道对天子,只作敷衍”王峻停下脚步,双手抱怀,直视着郭威。

    这种话,可不能接得随意。

    郭威跟着住脚,轻轻地点着头,终于说了点实在话:“禁军乃国之羽翼,强军如强翼翅,使之奋振而有力焉,郭某自当竭诚以效。”

    “郭兄忠直,且具慧眼,难怪天



第104章 来点日常
    与魏、范二人,又议了议国计民生,多是刘承祐咨之以国情,尤其是他近来所降政策,查漏补缺,一聊便是小半个时辰。

    眼见二者面露倦态,刘承祐方才放过他们,轻轻地一扬手,吩咐道:“夜色已深,二卿退下吧,回府之后,好生歇息!”

    “谢陛下!臣等告退!”两个人也是年近不惑,可不像刘承祐这般精力旺盛,见天子谈兴渐去,同步起身揖礼,拜恩。

    待二卿退去,刘承祐也无法保持端正的坐姿了,扭动着肩膀,抬手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疲倦如潮水一般涌来,只闭了下眼睛,就不想睁开了。

    “官家,是否歇息片刻晚膳已然备好。”注意到刘承祐的状态,张德钧主动上前,机灵地问道。

    “取件袍子来,朕有点冷。”刘承祐打了个呵欠,摆摆手,然后靠在御座上,很快便进入梦乡。

    “圣人。”

    低微的恭敬声响起在殿前,烛火明照下,大符轻扭着曼妙的身姿,步入殿中。见周遭一片肃静,也跟着放低了脚步声,至御前,正瞧见以一个不雅姿势侧躺着的刘承祐。

    盖在身上的黑袍滑下了小半截,呼噜声低沉地响起,仔细听之,竟有些幽扬宛转,见其状,符后愈显的明丽面庞间,不由露出了点婉然的笑容。脚步更轻了,上前小心翼翼地把袍子往上理了理,遮住刘承祐脖子以下的部位......

    小步退出,大符恢复了肃容,坐到一张椅子,瞥着张德钧,淡淡问道:“怎么让官家这样就寝”

    凤眸含威,让张德钧这内宦心神一震,身形佝着,低声应道:“自西征以来,官家已许久未正常入眠了,今日回朝,更是疲惫不堪。好不容易入睡,奴婢实在不好惊扰官家......”

    “你在官家身边,就这样伺候的不知多加劝解”大符扫着张德钧,蹙着秀眉,质问一句。

    面对此问,张德钧赶紧跪倒,口称有罪,根本不反驳。

    当然,以大符的聪明,也知道其中的道理,他一个小小的内侍,怎么可能劝得动刚强自专的皇帝,又怎么敢劝。

    “罢了,起来吧!”轻轻吁叹,大符说道:“我只是心忧官家身体,委屈你了,勿见怪!”

    皇后如此贤惠大度,张德钧顿时面露感动,赶忙磕了个头:“圣人言重了。”

    心头那点不敢升起的别扭感,也彻底消散了。

    注意到侧边案上摆着的简单饭食,大符凝眉问:“官家还未进食”

    “正是,就今城回銮前,喝了点粥......”

    “张德钧!”自内里,突然传出了刘承祐的高声呼喊。

    “朕睡了多久”拊着额头,眼睛挤了挤,缓解模糊的视线,刘承祐问道。

    入内侍候的张德钧赶紧答道:“回官家,将满一个时辰。”

    “已经到戌时了啊!”呵欠连天,眼睛中竟然挤出了几滴泪,刘承祐叹道:“朕怎么感觉就是一闭眼的功夫。”

    “那是官家近来,太过辛苦了!”大符走上前,接过袍子,三两下折叠起,交给张德钧收起,嘴里说着。

    “坐!”刘承祐对他的皇后招呼了一下。

    符后轻柔依着刘承祐,同坐御座,一脸关切之意,对刘承祐劝告道:“官家乃圣明之君,勤勉图治,妾也知劝止不住。只望官家操劳国事之时,也要顾惜身体!”

    “等忙完这阵子,朕就好好休息一番。”刘承祐吁出一口气,抓着大符的手,说道。皇后的手,软而暖。

    很快,手摸上了腰,轻轻用力,将之揽入了怀里,刘承祐问道:“方才,是你在替朕留理袍子吧。”

    柳腰上的手虽然还算老实,但私密部位被触,大符俏丽的脸蛋上仍就不免浮现出一抹绯色。稳住快速的心跳,仰着脑袋望着刘承祐,大符说:“官家方才就醒了”



第105章 密探专奏
    这大概是刘承祐这两个月以来睡得最踏实的一回了,年轻人精力旺盛,一夜过后,恢复得很快,不过晨起时,兴致而来的一场酣斗,又消耗不少精力,不过精神反倒愈加振奋。

    比起往常,刘承祐显然是恋榻了,离殿之时,天已大亮。副符后有些走不动道儿,让她歇着,刘承祐自神清气爽,去仁明殿那边给太后李氏请安。

    瑶华殿,是贵妃髙怀瑾所居。

    高氏有晨练的习惯,舞剑结束走还室内,诱人身材的包裹在一套紧身武服下,饱满之间,仿佛蒸腾着点热气,有种勾人的韵味。不过很快,净体之后,一袭宽松的素袍遮住了这美妙的玉体。

    在侍婢的伺候下,收拾着妆扮,铜镜前,高氏照着镜中人,平静地问道:“都到戌时了,官家还到皇后那儿去了”

    “正是,一直到辰初方才离去。”女侍语气中,似乎在替高氏着急:“官家平日里,本就很少幸后宫,这一还朝,便为皇后所霸占......”

    “人家是皇后,是圣人,是正妻,可以理解。”高氏摆手道。

    “娘子,此次又是皇后亲自去垂拱殿,以奴婢之见,平日里,娘子也当多往垂拱殿走走!”

    高氏没有答话,兀自思量几许,问道:“官家呢”

    “已然离殿,往仁明殿,应当是去给太后娘娘请安了。”

    “皇后没有随行”

    “不知何故,没有同往。”

    高氏却若有所思,大概是回忆起刘承祐在床第之间的强健有力,也不害臊,露骨而叹:“想来,是不堪雨露恩宠吧......”

    拿起一张淡红的唇纸,玉唇轻抿,口脂印上之后,起身吩咐着:“我们也去仁明殿!”

    宫室之中,明争暗斗,从来难免,到刘承祐这儿,也一样。别看而今的汉宫之中,就皇后与贵妃二人尊位受宠,但就此二者,麻烦却是一点都不小。毕竟,两点岂有三角稳。

    两个人都是将门之女,又都堪为奇女子,不让须眉。高氏虽为再嫁之身,但这个时代,可还未为“礼教”所完全禁锢,算不得太大的劣势。其父兄,高行周可都封王了,高怀德受召入禁军供职,也明显更受刘承祐重用。

    故大符虽有皇后的名分,但在面对髙怀瑾,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并且平日里,对于高氏,刘承祐也是颇为宠爱,雨露均沾,尤喜其飒爽英姿,健美身材......

    所幸,两个女人,都不蠢,争斗虽有,却始终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未使刘承祐烦扰。而刘承祐对于女人之间的麻烦,基本没怎么放在心上,在他看来,他的后宫还算风平浪静。

    刘承祐这边,陪太后吃着早饭,见高氏这边亲来问安尽孝,不管如何,对她这份心,还算很满意的。注意到其态度与丰腴的身姿,不自觉间,刘承祐便起了心思,下回,当去瑶华殿走一走。

    “三郎!”

    出仁明殿,转角便撞见皇帝刘承勋。

    “见过官家。”轻快的脚步立刻放慢,脸上顽皮的笑容也敛起,近前,恭谨地行了个礼。

    “免礼!”难得见这跳脱的小子如此正经,刘承祐反倒有些惊奇,扫着他:“你我兄弟,不必如此拘束。”

    闻言,刘承勋立刻直起了腰,注意着皇兄的表情,一双灵动的眼睛转悠了两圈,游移的样子,倒是有趣。

    见其稚嫩的面庞间藏不住迟疑,刘承祐来了兴趣:“怎么,有事情”

    闻问,刘承勋立刻来了精神,走上前,俊秀脸上流露出些许腆意:“二哥,你看我年纪也大了,还在后宫行走,不合礼数,多有不便......”

    “想出宫了”刘承祐看着他。

    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又赶忙摇头。挠了挠脑袋,刘承勋嘿嘿一笑:“二哥你还是那么英明!”

    刘承祐表情慢慢肃然,扫着这皇弟,心里琢磨其事。刘承勋已经满十五岁,年纪确实不小了,不过却也没有必要强行遣出宫。

    回首看了看仁明殿,对他说道:“只要娘同意了即可!”

    闻言,刘承勋小脸顿时面色一苦,瘪着嘴:“你同意了,娘不就同意了”

    “娘同意了,朕就同意!”被其模样逗乐了,刘承祐一摆手,直接拂手:“进殿去吧!”

    早有诏,今日不需早朝。当然,刘承祐登基以来,举行朝会的次数属实不多。除了寥寥可数的大朝会之外,基本都是召



第106章 敲打
    “大相国寺,立寺多久了”冷刻的表情出现在刘承祐脸上。

    李少游微愣,不过反应很快地回答道:“相国寺始建于北齐,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唐末时曾遭焚毁,后重修......”

    东京城内外,佛寺也有好几处,但论名气,还是以相国寺最大,虽然如今无论规模还是繁庶,都远不至让人惊叹的地步。但是,地位在那儿,太后信佛,每出宫进香,都是选择相国寺。

    前番受命访查佛寺,对于这些情况,李少游早就有所了解。

    “那历史也不短了!”刘承祐莫名一叹,问道:“僧侣进宫,仅仅是为了讲经念佛”

    “恕臣愚钝,仁明殿中,臣实不得其情。”李少游小心地答道。

    刘承祐斜了他一眼,若是连太后那边的情况都敢打探清楚,这忌讳,可是犯大了。

    “朕说,方才太后怎么会突然和朕谈起了佛法......”刘承祐冷冷地嘀咕了一句。

    “京畿诸佛寺的情况,都已经查清楚了吧!”微微吸了一口气,刘承祐发问。

    “回官家,京畿诸州县,大小佛寺庙庵数目,僧众,土地,佃民,武德司已详记在册。经臣所察,仅京畿诸州县,便有佛寺二百三十七座,僧众四万余人......”

    刘承祐严肃道:“稍后呈上来!”

    “是!”

    刘承祐琢磨着事,殿中安静了片刻,李少游拱手,谨慎地上禀,言语中暗含提醒之意:“官家,太后娘娘笃信佛陀,如欲行非常之事,仁明殿那边,恐生波折啊!”

    对于刘承祐欲为之事,李少游当然是清楚的。闻言,看了他一眼:“朕知道了!”

    这个表兄,对某些方面,当真是机灵过头。不过如其言,他欲灭佛,倘如李氏反对,于他而言,绝对是个大麻烦,虽然纵使李氏反对也阻止不了刘承祐,但能避免可能母子矛盾,刘承祐也会尽力避免的。

    抬手摸着自己的短胡茬,考虑了一会儿,刘承祐突然问道:“陈抟老道,还隐居在华山吧!”
1...7778798081...6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