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霸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谁?
孙策站在她面前,也是一脸惊愕。怎么是你,士元呢?
他他出去了。黄月英面红耳赤。虽然在孙策身边伴读这么久,孙策却很少和她有肢体接触,最多摸摸她的脑袋。见孙策惊讶,她便知道孙策将她误会成了庞统,随即心里有些不舒服起来。难道校尉和庞统这么亲密?庞统那么难看,他怎么也
一念及此,黄月英顿时像吃了苍蝇似的不舒服,对庞统也莫名多了几分怨气。
见黄月英脸色不佳,孙策也有些尴尬。那个帐里暗,我看错了,把你当成了士元。你别介意啊。疼不疼?要不要我给你揉一揉?
校尉!黄月英涨红了脸,尖声叫道。
哦,不行,不行。孙策也有些乱了阵脚。他虽然觉得黄月英萝莉可爱,但从来只是欣赏和疼爱,没有亵渎之意。他转了两圈,一眼看到床上的金丝锦甲,连忙拿了起来。这个谢谢你啊,我非常喜欢。
见孙策语无伦次,窘迫不堪,黄月英气已经消了三分,忍不住白了孙策一眼,嗔道:喜欢有什么用,能护得你周全才行。我已经试过了,衬在鱼鳞甲里面,百步之外能防三石弩,一百五十步之外能防六石弩,百步之内你就得小心了。
好,好。孙策倒也不贪,强弩既然是狙击利器,利于远射,不利近战,出现在百步以内的可能性不大,威胁还不如亲卫们带的手弩。这件夹金袄毕竟不是防弹衣,金丝的强度也有限,能有这样的防护效果已经超出他的想象了。一想到金丝,孙策立刻想到了正事。
金丝太贵,铁丝容易生锈,你有没有想过用铜丝代替?
没试过,铜丝不好找。黄月英皱了皱眉,不以为然。两件夹金袄也没用到一金,贵一点就贵一点吧,又没想过多做。
如果好的话,为什么不多做?孙策不同意黄月英的看法。如果效果好,成本又能降下来,我希望每个将士都有一件。培养一个战士要花多少心血?多一份防护,就能多一份生还的希望,说不定就能挽救一个家庭。阿楚,这可是功德无量的善事,你不能掉以轻心。
黄月英眉头一挑,想起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知道孙策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发自肺腑,不禁笑了一声:知道了,我再想想办法就是。不过,像你这样做,就算是有金山银山,也养不了几千人。
这就需要你开动脑筋了。孙策习惯地抬起手,摸摸黄月英的头。你想想看,青铜刚刚出现的时候有多贵重,现在呢,除了箭簇,还有谁用青铜制的兵器。铁原本是恶金,只能做农具,现在却是兵器的主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这就是技术的进步,是人的聪明才智带来的变化。武器装备当然需要钱,但从来不是简单地拼钱,拼的是智慧。
黄月英一手捂着臀,一手捂着额,愤怒地盯着孙策。孙策刚刚用这只手拍了她的臀,现在又摸她的头,简直可恶之极。可是孙策说得激动,丝毫没有注意到黄月英的小心思,挥舞着手臂,说得眉飞色舞。
金丝是贵重,但金丝的强度不好,不及铁的十分之一。如果你能将铁拉成丝,做成这样的战袄,我敢说,连铁甲都不用穿,防护能力也足够。
铁还能拉成丝?黄月英顾不上怨恨孙策的手不规矩,惊讶地说道:铁那么脆,怎么拉丝?
孙策眼珠一转。要不要打个赌?
一看孙策这眼神,黄月英立刻警觉起来。怎么赌?
我如果能把铁拉成丝,你就做我一辈子的伴读。如果不能,我就还你自由,同时把黄蔡两家的土地都还给你们。
黄月英眨眨眼睛。要不换个赌法吧,赌个大的。从现在开始,你的军械由给我黄家供应,我保证将铁拉成丝。如果做不到,我就给你做一辈子的伴读,怎么样?
孙策哈哈大笑,指指黄月英。你很聪明。好,我答应你了。来,空口无凭,击掌为誓。
黄月英看看孙策竖起的手掌,嫌弃地撇了撇嘴,闪身从孙策身边溜了出去。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从现在开始,你不能把军械生意交给别人。最多三年,我一定能将铁拉成丝。
孙策如梦初醒,一拍大腿。我去!打了一辈子鹰,今天被雏鹰叼了眼。
帐外,黄月英清脆的笑声渐渐远去,充满诡计得逞的得意。帐内,孙策眼神欣慰,如释重负,他刚想得意的笑两声,周瑜闪身而入。
伯符,宛城送来消息,曹操攻破昆阳,进入南阳,前锋已达新野。
第076章 赶他走
孙坚的大帐内一片死寂,气氛凝重得让人无法呼吸。
孙策坐在孙坚一旁,也有些喘不上气来。即使是周瑜亲自赶到他的大帐传达消息,他依然不敢相信,直到听到斥候亲口汇报,他才知道自己没有听错。
东郡太守曹操陈留太守张邈率大军一万三千人进入南阳郡。张邈佯攻鲁阳,曹操率领主力直扑昆阳,袁术的注意力全在鲁阳,昆阳的守军根本没有准备,被一战击溃。现在曹操正星夜兼程赶往襄阳,前锋已经进入新野县境内。
曹操来得太突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孙坚也没有料到。由叶县进入南阳可以理解,但将宛城抛在身后,孤军深入,这却是兵家大忌。可正是因为曹操的不合常理,才让孙坚措手不及。若非现在有骑兵做斥候,侦察范围远达百里之外,说不定要等曹操出现在身后才能发现。
如今之计,只能将襄阳放一放,先击退曹操,稳住南阳再说。孙坚抬起头,冷酷的目光扫过众将的脸庞。曹操来得太快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攻击襄阳。
是啊,曹操来得太快了。孙贲遗憾地摇摇头。也许我们当初就不该和刘表谈判,白白浪费了三天时间,要不然
孙将军,三天可拿不下襄阳。习竺不阴不阳的回了一句,把孙贲的话顶了回去。
孙贲恼怒地瞪了习竺一眼,怒气隐然,却不敢发作。事到如此,如果还不知道习竺配合蒯越施缓兵之计,他就是白痴了。但知道了又如何?反正没时间攻襄阳了,这时候刺激习竺只会引起襄阳豪强的反弹报复,逼他们和刘表蒯越联手。
孙策看看习竺,又看看孙贲黄盖等人,心里也有些上火。但他很清楚,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不能着急。他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凑到孙坚面前,盯着他案上的地图看了又看,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不禁咦了一声。
孙坚挑了挑眉,欲言又止,将地图孙策面前推了推。孙策有些意外,这才发现帐内无数双眼睛都落在他的脸上,就连周瑜都不例外。只不过不同的人眼神中蕴含的意味不同,孙坚是欣慰,孙贲黄盖等人是希望,而习竺庞山民等人则更多的是嘲讽。
孙策眼珠一转就明白了。新野到襄阳不过百里,最多一天就能赶到。攻襄阳已经不可能,而撤退又可能遭遇曹操蒯越的夹击,就算不败,也很难控制襄阳了,之前被他欺负的襄阳豪强这时候肯定要找他讨回公道,不仅答应他的粮草会反悔,说不定还会集结部曲攻击他。
当初怎么抢来的,现在还得怎么吐出去。
有这么容易吗?曹操很牛逼吗?没错,他以后是很牛逼,但现在羽翼未丰,有什么好怕的。孙策心中涌起一股怒气,不禁冷笑一声:来得好!
众人面面相觑,鸦雀无声。孙贲等人尴尬不已,孙坚也有些狐疑,不知道孙策这是急糊涂了还是另有深意。习竺疑惑不已,犹豫了半晌,才拱手问道:校尉,为什么这么说?
孙策迅速冷静下来,坐回自己的席上。他瞅了习竺一眼,不理会习竺的问题。习文晖,当初和蒯越约定三天时间,如今三天时间已到,麻烦你进城一趟,告诉蒯越,如果他不肯投降,我们就要攻城了。
攻城?习竺疑惑地眨着眼睛。今天?
没错。孙策眼神冷漠。你顺便告诉蒯越一声,他等的援兵来了,但是没什么卵用。
习竺一下子胀红了脸,却无话可说。孙家父子本来就是粗人,爆粗口没什么好奇怪的。他瞥了庞山民一眼,眼神讥讽。庞山民尴尬无比,只能左顾右盼,不看习竺。习竺忍着厌恶,追问道:还请校尉明言。
打仗的事,你们这些书生不懂。孙策摆摆手。你按我说的去做,到时候自然就明白了。
习竺碰了一鼻子灰,还被孙策鄙视了一回,脸涨得通红却无可奈何,只得一甩袖子,扬长而去。见习竺狼狈,孙贲黄盖等人出了一口恶气,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兔死狐悲,习竺受辱,庞山民也觉得无趣,忍不住说道:校尉,这可是关乎生死的大事,不要争一时的意气。
孙策沉下了脸。庞君,你如果愿意与我等共事,就体现你的价值。如果你不屑与我等为伍,大可回鱼梁洲去,学令尊耕读自娱,修身养性。你身为长史,不为将军出谋划策,却冷言冷语,是何居心?
庞山民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他盯着孙策看了半晌,霍然起身,向孙坚拱拱手。
山民无能,不敢耽误将军大事,就此告辞。
孙坚正想说话,孙策给他递了一个眼神。孙坚只好把涌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来,默然不语。庞山民见状,气得一甩袖子,昂着头,大步出帐。只是头昂得太高,出帐的时候碰到了帐门,淄冠被碰掉了,头发散了开来,原本昂扬的神情顿时有些狼狈,引得一阵哄笑。他臊得面皮通红,捡起冠,落荒而去。
韩当拍着案几大笑,黄盖等人也忍俊不禁。
伯符,这又是何苦呢。孙坚叹了一口气。行了,不相干的人都走了,你说正事吧。
孙策明白孙坚是为自己解脱,但他赶走庞山民却非一时冲动。襄阳豪强口是心非,表面上低了头,暗地里却和蒯越互通声气,大战在即,不把他们赶走怎么行。如果作战部署被他们透露出去,那还怎么打。
孙策起身走到斥候面前。曹操的前锋将领是谁?有没有骑兵?
斥候摇摇头。没看到成建制的骑兵,前锋主将姓夏侯,具体叫什么,目前还没打听到。
大概有多少人?
从旗帜看,三千人左右。
行军速度如何?
斥候想了想。非常快,几乎全程急行军。按照他们的行军速度,一日可行百余里。
孙策点了点头,转向孙坚。将军,如果我猜得不错,领军的将领应该是夏侯渊。他不恤体力,一路急行而来,为的不是攻击我军,而是给蒯越打气。曹操率领的主力在后面,为了防止后将军派兵截击后路,他一定会保持体力,随时准备接战。因此,他和夏侯渊之间至少相差百里,甚至有可能是两百里。
在座的孙贲等人虽然算不上什么名将,却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一听孙策的话就明白了。夏侯渊率领的前锋太突前了,和主力之间的距离有点大。韩当一跃而起,大叫道:将军,这个夏侯渊是送上门的菜啊,我们吃了他。
孙坚笑了。他看着孙策,欣慰地点点头。
第077章 急行军
曹孟德已经进入南阳?蒯越又惊又喜,长身而起,两步赶到习竺面前。
习竺甩了甩袖子,露出矜持的微笑。孙坚父子已经乱了阵脚,孙策少年气盛,居然还要攻城,真是自寻死路。异度,我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就看你的了。
蒯越大笑,用力拍拍习竺的肩膀。你放心吧,城在我在,绝不能让孙坚父子如意。
他转身看看刘表,刘表也松了一口气,露出一丝笑容,却难免苦涩。有襄阳豪强的策应,蒯越保住了襄阳城,为袁绍与袁术争霸立了一功,却和他没什么关系。不管如此,他这个荆州刺史是没脸做了,战事结束之后必须离开襄阳。将来就算去了袁绍麾下,这也是一个无法抹去的败绩。
正在这时,外面忽然响起急促的战鼓声。蒯越脸色一变,快步走到廊下。
怎么回事?
城上立刻有人大声喊话,询问情况。消息传递需要一定时间,鼓声却越来越急,蒯越心中不安,虽然没有来回走动,脸色却也是变了几变。顷刻,有人来报,城外正在布阵,准备攻城,城上的将士请示是否让守城的士卒立刻上城。
蒯越转头看着习竺。习竺也吃了一惊。孙策是说今天要攻城,但他以为孙策是嘴硬,没想到他居然要真的攻城。这不合理啊,难道他有把握在援军到达之前攻破襄阳?
蒯越眉头紧蹙,沉吟良久,摇了摇头。不可能,也许只是虚张声势,让我不敢出城接应而已。
习竺如梦初醒,连声附和。蒯越转身对刘表施礼。使君高坐,我上城去看看,必不让孙坚父子得逞。
刘表笑笑,伸手相召。文晖,异度有军务在身,我们继续聊。
习竺眼珠一转,哈哈大笑,甩着大袖上了堂。使君说得是,不能让孙策小儿擅美于前。异度去指挥作战,我与使君坐而论道,等异度的好消息。
蒯越眉眼一挑,有些不悦,随即缓颊而笑,拱拱手,扬长而去。刘表却好奇地问道:文晖,孙策擅美于前,这是从何说起?
习竺尴尬不已。黄承彦去劝他们配合的时候,说过孙策接到孙坚攻克樊城的消息却神色如常的事,以此彰显孙策有城府,有气度,他一直耿耿于怀,觉得黄承彦是替孙策吹嘘。这么有风度的事怎么可能发生在孙策一个武夫的身上,应该是他们这样的饱学儒者才对啊。刚才顺口说了出来,现在刘表追问详情,他却不好解释了,只能顾左右而言他。
使君,听说你师从大儒山阳王叔茂,对三礼颇有研究,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
——
蒯越登上东门城楼,用手挡住清晨的阳光,极目远眺。
护城河外,弓弩射程之外,一队士卒正在列阵。在他们的身后,一大群工匠正在搭建木楼。既有作为指挥台用的高台,又有射箭用的木屋,还有用于防护的木桩。在这些人群中,依稀可以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即使隔着这么远,蒯越也能认出那是谁,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
黄承彦。
他还真是死心塌地的依附孙坚——不,孙策了啊。听习竺说,黄承彦对孙策评价甚高,不仅自己做了孙策的幕僚,女儿也做了孙策的伴读。蒯越虽然与黄承彦交往不多,但他清楚黄承彦不是那种只会空谈的人。他们是一类人——务实的人。黄承彦这么坚决的支持孙策,恐怕不是因为孙策占据了蔡洲,而是他认为孙策有争霸一方的能力。
孙策真的这么强?蒯越一边想着,一边抬起目光,打量远处的情况。指挥台已经建好,一个挺拔的身影登上了高台,正向这边看来。隔得太远,他看不清那人的面目,只看到他身后刚刚树起的大纛。大纛上,一头猛虎昂首张口,即使隔着这么远,也能感受到猛虎的气势,猛虎的上方绣着一个斗大的篆字:孙。
孙坚还是孙策?不管是谁,都不能小觑。孙坚勇猛,孙策阴险,他们如果真的攻城,就凭襄阳城里这五千几乎没有经历过战阵的士卒,谁也不知道能撑多久。
曹孟德啊,襄阳的安危可全系在你身上了。相识多年,蒯越从来没有这么期待过曹操的出现。
——
曹操有没有感受到蒯越的期盼不清楚,但他派的别部司马夏侯渊显然感觉到了。他又一次拒绝了停止前进的建议,催促将士们加快速度,继续前进。
充任前锋的军司马赵宠策马赶来,拨转马头,与夏侯渊并肩而行,低声说道:夏侯司马,将士们连续行军三日,已经筋疲力尽,万一遇敌,恐怕无法接战。
赵宠不是曹操的部下,而是陈留太守张邈的部下,参加过讨平黄巾的战斗,算是有实战经验的将领。讨董时,他就跟着张邈一起和曹操并肩战斗过。为了增强夏侯渊的实力,曹操向张邈将他借了过来。他不是夏侯渊的部下,而是同伴,他亲自赶来劝说,夏侯渊不能不给面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