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小霸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这货够膨胀的。

    伯符,你真要去见曹孟德吗?袁术忽然问道。

    全凭明将军吩咐。

    要我说,去见见也好。这曹孟德虽然没什么大用,又矮又丑,却不愧为大丈夫。他想见你,除了挑拨离间之外,大概还有惺惺相惜的意思。他当初在济南杀的人比你在襄阳杀的还要多,为此招了不少骂名,现在总算遇到知音了。不过你得小心他,这矮子可是个刺客,出手狠着呢。

    刺客?

    嗯,那庶子当初看中他就是觉得他够狠,想当他把鹰犬用,还派他去刺杀张让,可惜被人发现了。他约你见面可没安什么好心,你要防着他。

    孙策盯着袁术,恼子有点懵。曹操是袁绍养的刺客?没错,是有史料说曹操刺杀过张让,后来被演绎成献七星宝刀刺董卓,但袁绍看中曹操的就是他的武功,把他当成刺客用?

    他还想趁着见面的机会要曹操的命呢,没想到曹操可能也在打同样的主意,想要他的命。

    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多谢将军提醒。

    你去见他,把我的意思告诉他。如果他肯弃暗投明,我真的让他做南阳太守,将来统兵西征长安,满足他征西将军的心愿。如果他不识相,那就趁早离开宛城吧,那些世家不可能真支持他的。

    喏。孙策躬身领命。

    袁术又看向周瑜,目光灼灼,充满狠戾。公瑾,被你说中了,曹操占了宛城,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周瑜不慌不忙。既然将军想收服曹操,那就不急着攻宛城,先遣孙将军出镇豫州,稳住颍川汝南诸郡,让许攸无隙可钻。

    袁术连连点头。关门打狗,先得把门关上。公瑾,你说得太对了,还有呢?

    周瑜沉默片刻,又道:请将军派人镇守武关,以免董卓趁虚而入。如果可能的话,派人去长安入贡,得到朝廷的支持。

    袁术目光闪烁。有这个必要吗?

    有。周瑜斩钉截铁。去年山东州郡讨董,结果诸侯拥兵不前,朝廷对此失望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如果将军派人入贡,朝廷知道将军忠义,必有赏赐,众臣因此分别朱紫,辨忠奸善恶,不再被虚名所惑。

    袁术眼睛一亮,思索片刻,连连点头,咧着大嘴乐了。公瑾,还是你有见识。没错,那庶子一向以君子自居,我现在该撕下他伪君子的面皮,让世人看看他的真面目了。




第107章 细节决定成败
    袁术随即召集众将议事,在等待众将赶来的这段时间里,袁术和阎象冯方等人讨论周瑜的建议,孙策和周瑜悄悄地溜出了大帐,在外面等着。

    周瑜拱着手,静静地站在帐外,像一尊精致的塑像。孙策则背着手,来回踱着步,不时地打量周瑜一眼。刚刚这一会儿,袁术周瑜都让他大开眼界。面对曹操攻占宛城的困境,袁术居然能这么沉得住气,让他很意外。但更让他意外的是周瑜提出的计划——让袁术派人去长安进贡,这一招太妙了。

    更妙的是,袁术居然答应了。

    在孙策了解的历史中,袁绍袁术都有称帝的野心,但袁绍比较有城府,一心捞实力,没有大喊大叫。袁术却是个二货,实力不如袁绍,被曹操打得鼻青眼肿,却在淮南称帝了,简直是蠢到了极点。他会同意向朝廷进贡,这一点大出孙策的意料,比他之前建议袁术先控制南阳边境更意外。周瑜的特点是谋定而后动,他既然开口劝袁术,自然是知道袁术一定会答应,而这正是孙策最好奇的地方。

    周瑜抬了一下眼皮,看着孙策。你别转了,有什么就说吧,被别人看见你这样子会说你失礼的。

    孙策在他面前停住,将背在身后的手收了回来,像周瑜一样拱在身前,像个执戟卫士。这姿势不舒服,却是下属在上司面前表示恭敬的标准姿势。

    你猜后将军会派谁去长安?这次任务可危险,很可能死在长安。

    周瑜无声地笑了。首先,肯定不会派你去。其次,只要那人不找死,这次任务是个美差,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抢着去。最后,就算是董卓也不是只知道杀人,他现在肯定很后悔杀了袁家,如果后将军愿意化干戈为玉帛,他求之不得。

    孙策眨着眼睛,觉得脑子有点不够用。他了解的历史中可没有这样的信息。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朝廷中也有不少,当然也包括我周家。周瑜低下头,踢了踢脚下的土。太尉黄琬是袁家故吏,司徒杨彪更是后将军的姊夫,现在最受董卓器重的左中郎将蔡邕和袁家的交情同样深厚,他们的意见即使董卓不喜欢也不能漠视,保住使者的性命一点问题也没有。

    那你说董卓后悔杀了袁家的人,又是怎么回事?

    周瑜抬起头,眼神诧异。伯符,你对袁家的事那么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

    孙策心中一紧,一脸无辜的眨着眼睛。周瑜哭笑不得,只得接着说道:董卓入京,原本是应袁本初之邀,但后来因为废立之事,两人没有谈拢,董卓有并凉边军支持,袁本初只能离开洛阳,但是最后扶少帝逊位,扶当今天子登基的人却是太傅袁隗,为什么?

    孙策倒吸一口凉气。你是说,在董卓废立这件事上,袁家内部有不同意见?

    周瑜看看四周,点点头,一脸平静。孙策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被自己的这个推论惊呆了。照这么说,袁绍出奔的目的就不简单了,这根本是把持不同意见的袁隗等人往火坑里推。董卓一怒之下,杀了愿意与自己配合的袁隗等人,却给了反对自己的袁绍一个借口,又成了天下袁氏门生故吏的共同敌人,的确该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如果袁术这时候表示出缓和关系的意愿,董卓顺坡下驴的可能性很大。

    果然成败在细节,穿越者也不是万能的。论大趋势,他有优势,论具体细节,他和周瑜完全不能比。周瑜的父亲任洛阳令,从叔周忠曾经官居太尉,现在还在长安,他对朝廷内幕多有了解,绝非道听途说。

    不过,蔡邕和袁家关系也那么好?孙策却没有这个印象。

    袁本初名义上的父亲袁成的碑铭就是蔡邕所作。周瑜有一点小得意。在这些世家豪门错综复杂的关系上,他显然比孙策更有发言权。蔡邕的母亲出自陈郡袁氏,而陈郡袁氏原本就是汝南袁氏的一支。袁家有人去世,哪怕是未成年的小儿都能请蔡邕作碑铭,你以为仅仅是因为袁氏四世三公?

    孙策有些郁闷的挥挥手。好吧,我知道了,这些豪门的事,我的确不如你门儿清。

    周瑜收起了笑容。这些只是谈资而已,平时也许有用,现在说这些却用处不大。董卓还是袁氏故吏呢,不一样把袁家杀得血流成河?后将军如果不占据荆州,没有几万人马在手,董卓哪里会在乎他。伯符,宛城之战不能拖得太久,必须速战速决,你可有什么计划?

    放心吧,新年之前,肯定拿下宛城,绝不会耽误明年的春耕。孙策吐了一口气,心里有苦说不出。他担心的不是南阳的战事,曹操就算进了宛城也守不住。他担心的是青徐战事,如果袁绍趁此机会搞定了公孙瓒和徐谦,将青徐兖三州收入囊中,接下来的仗就不好打了。

    公孙瓒,你一定要挺住!

    正如周瑜分析的那样,对去长安进贡,很多人都觉得是一件美差,争先恐后的自荐。当然,这是阎象冯方这些文士的事,刘勋桥蕤等武将不参与,他们争的是驻守武关或者攻打宛城的机会。在一番激烈的争抢后,出使长安的任务落在了冯方的肩上,他做过司隶校尉,认识的人更多。驻守武关的任务落在了桥蕤头上,他将率领三千人赶往武关。

    这三千人是从孙坚的部下抽调的,袁术的人马不是在宛城,就是被曹操打散了,现在士气低落,根本不能用。会议一结束,桥蕤就赶到了孙坚的大营。三千人是给他了,但他能不能指挥得动还要看孙坚支持与否。如果孙坚在暗中使点绊子,桥蕤可能连武关都看不到就废了。

    将军临鄙州,我桥家以后就仰仗了。桥蕤很客气,一边示意人送上礼物,一边笑眯眯地对孙策说道:曹孟德与家叔太尉公有交,若少将军与他阵前相会,可代我向他问好。

    孙策心领神会,躬身致意。这是桥蕤给他一个保命符啊,万一曹操要杀他,拿出桥玄的牌位来,曹操多少要给点面子。不过,他更关心的是另外两个姓桥的姑娘。

    桥将军,你的家眷也在宛城吗?

    还没有,儿女年幼,不宜远行,现在还在老家。桥蕤的笑容中多了几分暖意。我那犬子也就罢了,与少将军一比,他们简直愚不可言,我那一对双胞胎女儿却是可爱得很。一想起她们啊,我就什么都不想了,只想回家去。

    孙策皱皱眉。她们多大了?

    少将军是问我的女儿?小着呢,今年刚六岁。

    我去!孙策脱口而出。

    嗯?孙坚和桥蕤的眼神同时变了。



第108章 又见曹操
    孙策翻身下马,将马缰交给北斗枫,抬起头,看了看山顶。

    这里是一座小土坡,并不高大,但视野开阔,在山顶极目远眺,十里以内尽收眼底。曹操很守信,只带着了十骑,孙策也只带了十骑。双方骑士各在山坡一侧,相隔三五十步,遥遥相望,谁也不敢大意。山顶却只有一个孤独的身影,一动不动,像一座石像。

    孙策举步,典韦刚要跟上去,对面一人喝道:呔,只准一人上去。

    典韦理都不理,紧紧地跟在孙策身后。孙策摆摆手,示意典韦在下面等着。典韦不解,却还是将孙策的长刀递了过来。孙策也没有接,背着手,慢腾腾地向上走去。山路并不长,孙策虽然走得很慢,却还是很快到了。他停住脚步,四下远眺。十里之内杳无人迹,的确是个好地方,杀人的好地方。

    山顶的人影转过身来,五短身材,相貌一般,算不上丑陋,但是在注重相貌的汉代来说,绝对算不上什么美男子。身上披着鱼鳞细铠,头上却没有戴头盔,只有一只武弁,武弁有点长,看起来有点像不倒翁头顶插了一根草。

    孙策没忍住,笑了一声。

    曹操翻了个白眼,也笑了,手伸向腰间的长刀。孙策心头一凛,不禁有些后悔。他没带刀,身上只有一把匕首。这要是动手,他可有点吃亏。正想着,曹操从腰间拔出长刀,倒持刀尾,递了过来。孙策一怔,不解其意,茫然地盯着曹操。

    感谢你送回妙才的尸身,无以为报。这口刀是尚方所作,真正的百煉刀,是我当初随皇甫义真平定颍川黄巾后天子所赐,这些年一直刀不离身。送给你,当个见面礼吧。

    孙策没有接刀,却盯着曹操,不知道他在搞什么鬼。曹操笑了一声,拔出长刀,一刀挥出。一棵矮树应声而断,切口平整,显然刀口极佳,百煉之说不虚。曹操还刀入鞘,再次递了过来。孙策接刀在手,拉出半截长刀看了看,又推了回去,却没有还给曹操。

    上次送马,这次又算刀,曹公真是太客气了,我受之有愧啊。嘴上说着惭愧,手却握着刀不放。

    曹操斜眼打量了孙策半晌,噗嗤一声笑了。你不像孙将军。

    什么?

    你不像你父亲。曹操收回目光,与孙策相隔数步,负着手,看向山下众人。我虽然没见过孙将军,但我听太尉张公说过,孙将军为人勇猛,性格豪爽,你的武艺我不知道,但你为人谨慎,戒心甚重。曹操顿了顿,又道: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城府,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孙策心里咯噔一下,看向曹操的目光有些异样。他的戒心的确很重,而且不是针对某个人。不管是对谁,他的秘密都不能说,但他掩饰得很好,就连周瑜都觉察不到,没想到却被初次见面的曹操一语点破。他皱了皱眉,忽然笑了起来,双手握刀背在身后,缓缓地走到曹操身后,眼神在曹操脖子上扫来扫去。

    曹操一动不动,连背在身后的手都没有动。

    曹公不怕我杀了你?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只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如果你将来得了天下,善待我的家人。

    孙策一头雾水。曹操这是想干什么?他不想活了,要借我的手结束生命?又或者开玩笑?正在这时,曹操缓缓转过身,一脸诡谲的笑意。

    孙郎志向不小。

    什么?

    孙郎志在天下,想来不会久居人下。袁公路不是明君之选,你却一心辅佐他,是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吗?曹操眨着眼睛,笑得更加开心。如此,袁本初可以松一口气了。

    你在胡说什么?孙策这时才明白过来,有些恼羞成怒。这老贼,不久前骗了我一次,现在又来套我的话,看我不宰了你。他唰的一声抽出长刀,耍了个刀花,不怀好意地看着曹操。

    请务必善待我的家人。曹操收起笑容,拱手施礼,看起来很认真。

    曹公,你这话让我很迷茫啊。孙策哭笑不得,曹操不按套路出牌啊,我是想杀你不假,可我不想替你养家啊。你这是让我杀呢,还是让我不杀呢?

    曹操直起腰,盯着孙策看了片刻,忽然哈哈大笑。他笑得前仰后合,快意非常,站立不稳,一屁股坐在地上,还是乐不可支,用力拍打着地面。孙策一脸懵逼。这位未来的魏武帝难道是个神经病?他知道历史上评价曹操无威仪,好开玩笑,可是今天这表现已经不是开玩笑了,简直是羊癫风晚期啊。

    要不我给他治治吧,一刀下去,一了百了,连以后的头风都省了。

    唉,这么多天了,还是第一次能这么开心。曹操慢慢收住了笑声,长叹一声,转头看向东侧的山坡。孙郎知道那是什么所在吗?

    孙策摇摇头。第一次来宛城,不熟。

    陶朱公祠。曹操站了起来,拍拍身上的土。陶朱公就是南阳宛城人,助勾践复仇成功后便载酒隐于江湖,化名鸱夷子皮,经商而富甲天下。他虽然没有归葬乡里,但宛城人却为他立祠,你现在看到的这座祠堂是不久前大将军司马范子闵征黄巾时所立。

    孙策看看远处掩饰在树丛中的祠堂,又看看曹操。曹操脸上已经没有一丝笑意,眼神萧索如树叶落尽的枯枝,透着说不出的苦涩。

    你说,如果夫差不犯糊涂,勾践应该为他养一辈子马,做一辈子奴隶,还是临阵战死,与故国偕亡?

    孙策慢慢会过意来。他转到曹操对面,笑眯眯地看着曹操。

    你说的不是勾践,你说是的你自己吧?

    曹操迎着他的目光,静静地看了片刻,突然展颜一笑。我说是的你。孙伯符,袁公路不是夫差,他不会放弃对你们父子的警惕,你们立的功越多就越危险。兄弟尚不能相容,他能容得下你?你以为你们父子比何大将军还有实力?



第109章 同病相怜
    孙策不屑地哼了一声,冷笑不语。这一点,他不用曹操提醒。

    你见我,就是想说这些?孙策低头,摩挲着刀柄,作欣赏状。

    本来不是。只是见你虽有杀心,却迟迟没有动手,不禁想提醒你一句。曹操叹了一口气。既然决心杀蒯家,又何必手下留情?你以为你放过那些妇孺老弱,他们就感激你?不会的,他们有生之年都不会忘记仇恨,他们会藏在暗中,一直盯着你,一有机会就跳出来咬你一口。许子远能够说服南阳豪强,你可是帮了忙的。

    我?孙策装傻。

    嘿嘿,你就别装了,我知道你懂。曹操哈哈大笑。襄阳宛城相隔不远,有姻亲的比比皆是,你夺蔡家产业,已经让人不安,又接连杀了蒯家习家几十口人,虽说你只杀成年男子,不及妇孺老弱,可是在他们看来,你已然和禽兽无异。他们不想与你为伍,这才群起而叛,拒袁术于城外。袁术若想重夺宛城,只有一条路:杀了你。
1...4041424344...10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