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高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哈哈巫师
我被他说的有些发毛,顿时不再言语,突然我想起一件事,问道:“可是他好像真的收了你的钱呀。”
“你为什么要说出来呢。”段沧生幽幽道。
我顿时笑出声来,刚刚心中的压抑也悄然不见。我脑海里想着刚刚乞丐说过的消息,说道:“那你再给我说说丐帮吧。我听说的还挺有兴趣的。”
“好。”断沧生娓娓道来。
据乞丐所言,现在的丐帮发展的十分迅速,这离不开现任丐帮两位正副帮主的谋划。
现任的丐帮帮主孙亦疯和副帮主黄亦可,两人是师兄弟,都是上一任丐帮帮主辛疾的徒弟。孙亦疯绰号“降龙乞”,因为他习得了丐帮无上绝学“降龙掌法”和独门心法“酒雨神功”。据说“降龙掌法”没一任丐帮帮主都有独特的理解,辛疾老帮主是二十四掌,而这一任孙亦疯却是降龙三掌。
而他的师弟黄亦可,江湖人称“踏花丐”,他虽是出自辛疾门下,但因资质有限故而学的不是酒雨神功,功力比起师兄来稍逊半筹。但是他脑子灵活,结合“逍遥游”和“降龙掌法”,加上自己的感悟,独创出一套结合步伐和掌法的武功“莲花落”。在江湖上也是混的声名鹊起。
又因为他们两个总是秤不离砣,砣不离称,而且行事古怪异常、酷爱搞事,一般来说,江湖中人都称之为“二邪”。
但是他们并非只是武功高强之辈,心思更是缜密。在以前丐帮因为其特殊的构成,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团队凝聚力很差,而且成员生活困苦,所以日子很不好过。但是自从两位帮主上台之后,发掘出了丐帮打探消息的潜力,大肆收集江湖信息,并且整理成册,销量惊人。极大的改善了丐帮贫穷落后的现状。但是他们也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因此从不以丐帮的名义刊印,更是挂上各种名头出版。当然这里,段沧生也补充了一些,据说是黄亦可曾经亲口对他说的,也很有道理,“当然不能说是丐帮发的啦。要是大家都知道是丐帮在发这些消息,都来找麻烦怎么办那是遭重了。而且那样大家就都防着我们啦,那我们还搞什么嘛”
因此,只有极少数的人或者说合作伙伴才知道这些神秘的帮会势力是丐帮的马甲。
其实有时候我真觉得段沧生挺神奇的,看着他的年龄跟我应该差不多大,而且都是在名门大派里修行了四年,但是我们两个在江湖阅历和知识上简直是云泥之别,我是一问三不知,就算了解一些,也不过是皮毛;而段沧生呢不仅对此如数家珍,而且和各个势力都有来往。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但是我一想到他幼年的经历和现在的身份,我就更气了!有钱有势,真的是羡慕嫉妒恨啊!
“合作伙伴”
“对啊。你不会因为丐帮的人识字吧,他们的帮主就是个文盲,为什么他只用三掌那是因为他想不出来招式名称了。你能指望他们写出书来”
我为之绝倒。上面就是乞丐告诉我的“机密”了,但接着段沧生又给我说了一些真正的秘密。他告诉我黄亦可性格谨慎,孙亦疯相对来说就比较张扬。两人感情很好,相得益彰。但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原因,黄亦可喜欢打扮,喜欢整洁,因此在丐帮好转之后,便提倡大家干净起来,称为“净衣行动”;但孙亦疯呢,认为自己本来就是乞丐,讲究随心,故而对此嗤之以鼻,依旧故我。所以,虽然两人并未在意,但是实际上,丐帮已经出现了“净衣派”和“污衣派”之份。
“那这么说来,丐帮岂不是有分裂之祸”
“那倒也不是,毕竟现在这只是个人习惯之争,还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利益分歧。”,段沧生无奈道,“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其实我曾经对他们说过这事。但是他们两人很自信,认为不会出什么大事。当然确实,只要他们两个还在,这些都不过是小事罢了。”
此后,段沧生就没有再提这些事了,而是给我讲了一些孙帮主的风流韵事,着实令我眼界大开,颇感兴趣。
当晚,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一个人躺在床上。察觉到,身体的异样正在消退,估摸着明日便能基本恢复行动能力了。
今天段沧生的讲述为了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是真正江湖的缩影和映射,只是一座流言和传闻堆砌的小小围城,但是它依然让我为之兴奋而着迷,看着我枕边的那本“天机录”,我想着明天一定要把它看完。我想借着着笔墨去想,去看;然后真的去看,去想,因为我知道我真正为之着迷的,正是屋外那广阔的星空。
第二十六章 势力
第二天起来,察觉身体除了不能大动之外,已然无恙。我便半倚在床头,拿起那本《天机录》,开始我对这座笔墨江湖的了解。
之前因为身体原因,一直未尝细看。这下真正翻起这本书来,才发现这本书可是不薄。淡黄色的纸上印着《天机录》三个大字,在其旁边还有一行小字,特供白金版江湖格局调查,右下角还有日期——永乐十年总订。我一看,怎么是前年的但后来一想,这江湖瞬息万变,没谁能及时的掌握所有消息,总订去年的消息也算不得旧闻了,更何况江湖大的格局总是没什么变化的。
我翻开第一页,又是几个朱红大字映入眼帘,上书:“此书所有观点皆为作者所有,与本门无关。”
忽略这几个字,我才真正的进入正题。
这本书的内容跟我想的不太一样,它不是那种写着各种江湖轶事和武林奇谈,宛如说书艺人嘴里的评书一般娱乐大众的东西。而是像游记一样对于江湖所有的大势力进行着详细的描述,比如地理位置、领军人物、江湖事迹,其间还夹杂着一些作者的点评、见解和猜测,读之不仅有趣,而且真涨见识。
此书开篇便讲江湖之上,各种势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然而其中能称得上天下闻名哪怕只是独霸一方的大势力却是少之又少。因此便已江湖大势力为引,带领读者领略江湖风流人物,虽然介绍了许多人文地理,但是重点终究是人。毕竟人才是江湖,武者终是和人打交道的,笔者原话“这又不是旅游指南“。”
但有一说一,我看完,觉得这本书真挺像旅游指南的。看得我恨不得立马好转,出门行走去。
书中将天下的种种江湖势力分为:门派、帮派和世家三种。
书中所言:
门派者,皆有师承,所有人员武学皆为同源,入门当有授业之义;帮派者,上下所属,乃为生计所致团聚一起;而世家者,皆为血脉,门中高手皆为兄弟。
其实我之前已有所耳闻,但是真正有所理解区分还是自此书始,令我眼界大开。
此书作者所言门派中的大势力即为名门。所谓的名门,就是指“人多势众、有钱有地、武学源远流长”的门派。作者在书中写到当今名门时,言道“日月凌空,天下失色;风景依旧,五岳三山。”
我刚看到这句话时,不解其意,待我细读,茅塞顿开。这句话里,道尽了如今名门形式,所谓“日月凌空”便是指日月神教。日月神教虽不明说,可人人皆知乃是朝廷扶持,弟子皆从地方选取,又大多任职于军中,是朝廷培养人才的地方。而这“五岳三山”则是指大老牌势力,虽然日月神教在如今江湖为朝廷所辖的形式下如日中天,但是凭借其深厚的底蕴还是可以与其分庭抗礼的,虽然是大派对一家,才堪堪平手,但比起其他小门派已是风光无限了。
“三山”即为峨眉、少林和武当;“五岳”则是衡山、恒山、泰山、华山和嵩山五派。这时候我又从这本书中看到一些隐秘,虽然作者说是“推测,请大家不要胡乱联想。”但是我看后还是觉得很有道理。
书中所言,这“五岳三山”中,三山比起五岳地位威势皆要高一些,这不仅仅是巧合或者说是底蕴所致,而是“三山”除了朝廷的赏赐之外也是有着其他势力支持的。比如少林,虽然有许多俗家弟子,但是自方丈到管事,没有一个是不是佛门弟子。而武当呢这个我是知道的,虽然现在武当有许多弟子,但是我的师傅曾经直言若是想要在武当谋职,须得考取“道士”的职称。这可不是一个空名头,而是真的要习经向道、礼拜三清的。所以当我看到这里,再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我觉得这个作者说的很对,武当和少林背后却是是有着其他势力的支持。
但是峨眉呢想到这是郭蓉的师门,于是我认真仔细的阅读起来,貌似这个门派除了全是女子之外,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直到我在讲述峨眉秀丽风光和婀娜女子的段落间,看到一句“当今皇后的女性亲眷多在峨眉修习,贴身内侍皆出峨眉”的小道消息时,我心中有些了然了。
所以三山比起五岳更厉害一些,但是五岳也并不是那么简单。这些名门大派在当地根深蒂固,有田地有产业,不然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存活至今了。因此,这些名门与当地政府交情莫逆,更有甚者,在如今武者也可凭借武功考核入朝办事的环境下,很多地方的小吏、将领和豪绅本来就是出自这些门派的。
看完这里,我方才明白“五岳三山”能和朝廷支持的“日月神教”想抗不是没有道理的。
然后作者又讲到了各大帮派。这个便是我不太了解的地方了。据作者所言,有名的帮派有“九流”的说法。即为“丐帮”“巧手坊”“马帮”“巨鲸帮”“回春堂”“伤春楼”“千机门”“五味斋”和“鸡鸣道”。
说实话,我刚看到这几个帮派名称的时候,总感觉怪怪的,听着不想江湖帮派,倒像是买卖人家。后来一细想,这里面不是好几个就是有名的店铺名嘛。
后来,我的疑问得到了解答。据作者言,这些帮派多是天下劳人为生计所迫,聚集起来,才成了气候。我觉得这些名字眼熟,多是因为这些帮派本身和那些商铺为一家。或是先成帮后立业,或是先起生意再花钱建帮,他们本来就是代表了乞丐、裁缝、马夫、渔民、郎中、厨子等一个个行当的力量。
不过这里作者又说了一句,“笔者用力寻找,却为得知丐帮谋生手段,想来只有乞讨事业。由此可见丐帮大而无当,名不符实,不足为惧。”我一想到这本书正是丐帮中人所写,我不由感叹:真是人心不古啊!
因为在这其中我又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因此我注意到一条消息。“考虑到如今‘千机门’内炼器和掘石两方嫌隙渐生,大有分裂之意,因此,笔者大胆断言,明年或许盐帮便要取代千机门的位置”了。他还说到,“如真是如此,‘九流’中便有‘双龙争水’的景象了”,一条是“江龙王”,一条是“海龙王”,就是不知道哪天龙王更强了。字里行间,我都看出了作者的幸灾乐祸,这都什么人呢我腹诽。毕竟我也是盐帮的卧底呀,我还是有感情的。
我又往下看去,天下世家何其多,为首的也不碧水山庄的段家、藏剑山庄的柳家、金针沈家和蜀中唐门四家罢了。我知道段沧生身世显赫,可没想到他这么厉害。这个大腿我抱定了!我想。
关于世家,因为较为神秘,作者着墨不多。我便没有细看,翻过这篇,看到下篇。顿时有了兴趣,“数天下风流人物。”
第二十七章 人物
翻到下卷,明显觉得文风为之一变,虽然它没有标识作者其人,但是细读起来就会发现两者之间差异颇深。
上卷如同一位学识渊博、能言善道的说书先生,在引经据典里将故事娓娓道来,语言幽默风趣引人入胜,却是露珠沁叶点到即止;而下卷就如同家乡里那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邻家大哥,在高谈阔论中说起着天南海北,虽然生动有趣,可是却要结网捕鱼才能听到真材实料。
下卷开篇即言:“江湖势力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那江湖人便是鲫上鳞甲,更是多如繁星。因此,想要说尽天下英雄,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接着又写道,“江湖承平日久,少有冲突,要在武功上分个高低是很难的。因此此次书中所写之人,未必就是武功有多高强,而是他们本身便能搅动风云。更何况江湖能人众多,谁敢轻言天下第一阴谋诡计、权财美色之下,任你神功盖世又如何”
最后又说,“像什么少林、武当等名门大派的教习,多年来未曾行走江湖,声名不显,可谁敢说这些人是泛泛之辈因此,这些人我们揭过不提,只谈江湖中风头正劲的家伙。”
我深感同意,就像我师傅一样,如果没在武当待过,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么一个人。但是,他的一身本领却绝非等闲。
接着这本书又给我科普了一些江湖常识,也算是扫盲了。
说起任何一个有名有姓的江湖人士,必然会提起他的名号。所谓的名号在如今的武林中与过往已然有所不同。在之前,我见过多吉时,便已了解些许,这次是更加深入的认识。
名号,是一个有名的江湖人士行走江湖时的代号。需要由一定数量的江湖人士提出,获得广泛认可之后,交由“武林自治管理委员会”与本人共同协定修改,最后再找到礼部审核是否僭越,核定成功之后,便会昭告天下,成为公认的名号。
因此,名号就是由朝廷认证的正式名号。说实话,我看的这里有些疑惑,我从未听过什么“武林自治管理委员会”,当然这可能是我孤陋寡闻的缘故。但是还有一个问题萦绕心头,什么叫做“武林人士”呢这个一定数量又是怎么判定呢书中未解。
名头虽然朝廷认证的官方账号,但是江湖多有对此颇为避讳的侠客们,因此,有很多江湖人士互称时会另取代号,这就叫做“绰号”。当然,如果一个不知名后来变得足够有名,“绰号”也可能会变成名号。但是,名号有有一套严格的取名流程和规范的,而绰号是没有的。因此,绰号相较而已,千奇百怪。
当然,最后还有一种叫做“花名”,这种就是“自娱自乐,想怎么取就怎么取。”毕竟,绰号虽然未经认证,但是也是要在一定范围内约定俗成的,不是你空口白牙就行。
所以,有名号的必是天下有名的大人物,无名号有绰号的稍逊一筹,其他甭管名头说得多响,至少当下在江湖里只是不名一文的小虾米。但是,小虾米未必没有吞鲸的本事,蛇吞象,猪吃虎的事,天天都在上演,今日擎天巨柱转眼变成踏脚石,这便是武林无奈之处,也是江湖有趣的地方。
我仔细一想,我好像就是江湖中的小虾米。内心自嘲,整理思绪,便要看看看这河中游着哪条鱼,卧的是哪路王。
作者自然还是从名门开始,因为已然说过不会写那些门派中的老牌高手,因此我竟然发现日月神教竟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但马上,书中做解:日月神教当然厉害,但是一来弟子多为军中供职,声名不显不说,更是难以查明;再者,日月神教采用的是均衡培养的路子,弟子们本领平均,未有顶尖,却至少都是二流水平。他们就像是精品铁匠铺里的制式刀剑,虽然不弱,但是要评鉴绝世神兵的时候,自然也不会提到。
那接下来,自然就会说到“三山五岳”了。
先看少林,现今风头最劲的年轻弟子便是“好和尚”了了。这个人我是听过的,因为武当和少林本来就关系匪浅,自然了解较深。据说,这是个酒肉和尚,学的是“酒肉穿肠,佛坐心中”的路子,引得众多释门子弟效仿,我曾经吐槽过,这分明是这些和尚凡心未泯,还有这样的人也能叫好和尚啊
现在,我有了一个更了解他的机会。据书中所说,了了乃是了字辈,是从渡厄禅师从寺外带回的孤儿。自入寺起,便于藏经阁中做清扫工作,从未习武,而且身形消瘦、沉默寡言。直至,他二十岁之时因为一次意外,飞木击头,当头棒喝,陷入昏迷。
谁曾想,自苏醒以后,这个不言不语的和尚,不仅从此舌绽莲花,更爱上喝酒吃肉起来。佛门清净地,那些带发修行风俗家弟子也还罢了,你个货真价实的和尚怎么能这么做呢于是,渡厄禅师便要亲自惩戒弟子,便要闭门教导。谁料,三日辩经之后,渡厄禅师喜不自胜,欢喜难当,从此,再也不提此事。
可是,毕竟是和尚庙,了了觉得老是偷俗家弟子的饭菜不是回事,便想着打些野味。故而,开始习武。待到三年之后,渡厄在其房中只找到一张纸条“鸟兽食遍再无味,人间至味在红尘”,了了不知所踪。
那时候便有了“好和尚”的说法,不过那是还得少林寺中僧众揶揄贬义的说法。直到,第二年,关中某地贩童集团上下近三十口好手死于非命,官府探查之时,只听得被救幼童无知的言语:“救我的是个好和尚。”。
同月,通缉许久的采花大盗牧东阳受佛祖感召投案自首,好事者哗然,纷纷前去看热闹,见者无不色变。只见前来自首的分明是个盲目跛脚的和尚,哪有什么大盗呢然而这就是牧东洋,庭上供认不讳,当即秋后问斩。人死灯灭,唯案上,留有口供,有好事者多番打探之下,唯得一句,牧东阳曾痛苦言道“度我不如杀我”。
自此,好和尚之名响彻神州。
看及此处,我不由心潮澎湃。此等人物叫我神往。于是我便再看武当。
武当我很熟悉,果不其然,我看到了一个我意料之中的名字——陈师道。但是这本书里的内容和我的记忆有很多出入,并不那么真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