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书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相面
今年,国子监有五位监生参加殿试,按照以往的惯例,大祭酒会在参加殿试的监生走出国子监前勉励一番,然后是其他国子监官员送祝福。
没过多长时间,国子监五位参加殿试的监生陆续来到国子监门口,他们分是赵诚实、苏山、赵宣、陆尘、严子棠。
“老夫代表国子监预祝各位旗开得胜、金榜题名!”国子监大祭酒看着五位参加殿试的监生点了点头,微微着说道。
五位参加殿试的监生神情一肃,对着大祭酒躬身一礼。
大祭酒呵呵一笑,继续说道:“闲话少叙!今年,老夫及国子监一行官员护送你们到皇宫,老夫第一个给你们开道!”
说完,大祭酒率先迈出国子监的大门,国子监两位司业大人紧随其后,一左一右地走在大祭酒身后。
赵诚实看着大祭酒的背影,顿时明白了这位老人的心意。
“显圣”引发的余波未平,赵诚实这段日子一直呆在国子监,那些想要他命的家伙恐怕都快要急疯了!现在,赵诚实的处境依然危如累卵,从国子监到皇宫这段路程,天知道那些亡命之徒会不会动手
大祭酒亲自开道,国子监一行官员沿途护送,无异于给赵诚实一张护身符!那些亡命之徒想要动手,必须要过国子监全体官员这一关!
在汴京城大庭广众之下挑战整个国子监
呵呵!先不说能不能打得过,这性质就不一样了,等于向整个大宣帝国宣战!
“五位参加殿试的监生跟,其他国子监官员护在左右和身后!”大祭酒的声音忽然响起。
赵诚实等人急忙走出国子监大门,快步朝着大祭酒和两位司业走去。
刚走出国子监大门,赵诚实在路边稀稀落落的人群里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身穿白色袄裙的苏妃站在雪地里,一手撑着伞,一手拎着陶罐,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瞩目。
近两个月没有见到苏妃,苏妃的看起来清瘦了很多,即使穿着厚厚的袄裙,身段依然亭亭玉立。
赵诚实冲着苏妃呲牙一笑,结果却换来苏妃一个大大的白眼。
站在国子监门口的官员这个时候也跟着动了,紧紧地走到赵诚实等人身边,五位监生顿时被围的水泄不通,一行人声势浩荡地向皇宫走去。
等赵诚实再次望向苏妃时,苏妃已从原地消失了!
队伍不紧不慢地在汴京城内移动着,早起的人们自发地清理起路的积雪,看到国子监的队伍走来,纷纷让出一条通道。
赵诚实的七位师父不远不近地坠在国子监队伍后,看似闲庭信步,实则做好了随时出手的准备。
一路风平浪静,国子监的队伍没有遇到任何意外。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一座气势磅礴、雕梁画栋的建筑群出现在赵诚实的视线中。
“皇宫到了!老夫相信,没有人敢在宫门前撒野,你们就在这里安心等候!历年的殿试,国子监都要避嫌,老夫和一行国子监官员就此别过,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大祭酒转身看着五位参加殿试的监生,郑重地说道。
赵诚实等人对着大祭酒再次俯身一礼。
大祭酒哈哈一笑,和一众国子监官员向来路走去。
赵诚实抬头看向不远处的宫门,只见,宫门前汉白玉铺就的广场,已经有四五十名参加殿试的考生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没有说话,一个个满脸肃穆地仰望着面前的皇宫。
在宫门两侧,两队身穿金色铠甲的军士站在雪地一动不动。金甲军士神情冷漠,一股股冷肃的杀气由内而发!
“这就是大内侍卫”赵诚实看着金甲军士,脑海中蓦地想到六岁那年的情景,一群大内侍卫被桃源镇众人打得落花流水、鼻青脸肿,一个自称“公主”小萝莉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气得暴跳如雷
赵诚实嘿嘿一笑,转头看了赵宣一眼。
赵宣冷哼一声,把脸转到别处。
没过多长时间,参加殿试的考生陆续来到宫门前的广场。
一段时间过后,三位身穿红色朝服的老者从宫门里走了出来。
考生们急忙走到广场中央排好队,等待着殿试开始。
“本官龙图阁大学士李浩然,蒙陛下信任,忝为此次殿试的主笔!今年殿试共取六十六人,今天是文试,时间为四个时辰,武试在明天进行,所有考生都要参加。最后根据综合成绩,前六十六名考生就是今年殿试的前三甲!”三位身穿红色朝服的老者来到宫门前,中间一位老者看着众考生大声说道。
考生们脸不约而同地出现惊喜之色,俯身对着三位身穿红色朝服的老者深深一礼。
今年参加殿试的考生总共才一百名,殿试取六十六人,那么,金榜题名的几率无疑增加了很多!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鱼跃龙门就在眼前,诸位考生进龙门!”龙图阁大学士李浩然微笑着点点头,慷慨激昂地大吼道。
广场中央的考生精神振奋,再次俯身行礼,然后队伍开始向宫门口移动。
李浩然身边两位身穿红色朝服身老者负责查验参加殿试考生的身份,殿试是科举最后一步阶梯,跨过后入朝为官,如果出现冒名顶替事件,定会让人贻笑大方。
两位老者很谨慎,仔细地检查起每一位考生的身份令牌。
第140章 金銮殿
皇宫。
参加殿试的考生通过检查后,被一位位面白无须的太监领到金銮殿。
金銮殿里,一众朝臣肃穆而立,最上首的龙椅上却空无一人。
一段时间过后。
当一百名考生全部到齐后,大宣帝国的天子缓缓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赵诚实站在考生的人群中,偷偷地看了一眼天子。
这位大宣帝国的至高主宰在没有即位前,是六王爷赵德,有个封号——“颜王”。
赵诚实满心以为赵德的颜值会很高,“颜王”嘛!没有帅得惊天动地的面容,怎好意思称“颜王”
结果却让赵诚实大失所望!
天子赵德看起来年龄不大,也就三四十岁的样子,器宇轩昂、中气十足,龙行虎步地走到龙椅上坐了下来。
至于颜值,呵呵!
赵诚实感觉和自己有的一拼,都属于那种长得比较有内涵的人。
“臣等拜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向坐在龙椅上的赵德行跪拜之礼,一众参加殿试的考生赶紧跟着朝臣们跪了下来。
“平身吧!”金銮殿上传来一道威严的声音。
这是大宣帝国天子的声音,很多考生听到后,激动地浑身发抖,被人推了几下才慌忙起身,恭立在殿内。
“是岁科考,上承天意,下顺民心汝等莫负朕望!”天子赵德在考生们行礼过后,说了几句圣训,简单地说就是劝诫参加殿试的考生们要奋发图强,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
赵德说完,对着朝臣中的龙图阁大学士李浩然点了点头。
李浩然对着赵德拱了拱手,转身对着一众参加殿试的考生大声说道:“殿试正式开始!”
考生们再次对着天子行跪拜大礼。
赵德微微一笑,从龙椅在站了起来,缓缓地走出金銮殿。临走前,赵德的眼神在众考生中看了一眼,脸上似笑非笑。
金銮殿中的朝臣大部分都随着天子离开,只留下九位礼部的官员。除此之外,龙图阁大学士李浩然以及身边那两位身穿红色朝服的老者都没有离开。
很快,小太监们把一张张桌椅整齐地摆放在金銮殿中,书桌上笔墨纸砚样样俱全。
众考生列坐完毕后,礼部的官员老生常谈地把文试时注意事项简单地说了一遍,然后便开始分发考卷。
接过考卷后,赵诚实不由地感到意外,因为殿试的文试竟是一张考卷!
赵诚实的眼睛在考卷上浏览一遍,只见,考卷上只有两道考题。
第一个考题是一道时政策论题,第二个考题是让考生们作出一首寓意“中秋”的诗、词、歌、赋,四种体裁,任选其一。
“这就是天子亲自出的考题”赵诚实在心中嘀咕一声,脸色顿时变得精彩起来。
从县试到会试,文试的考卷那是包罗万象,各种考题纷至沓来,考生们过五关斩六将,幸运的家伙终于来到了殿试。
可没想到在最后的殿试上,天子亲自出的文试考题却如此简单!
用“简单”来形容这张考卷仅是赵诚实的一厢情愿,金銮殿上,考生们浏览完考卷后,有的闭目沉思、有的搔首挠耳、有的咬牙切齿
赵诚实嘿嘿一笑,拿起书桌上的毛笔。
考卷上的第一道策论题,题目是:“皇帝制曰:朕奉天命以统亿兆而为之主,必先之以咸有乐生,俾遂有其安欲,然后庶几尽父母斯民之任,为无愧焉”
第一道考题是天子赵德让考生们献计献策,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令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这个题目大而空洞,需要考生们深思熟虑后才能下笔。
“臣对:臣智识愚昧,学识疏浅,不足以奉大问。窃维陛下当亨泰之交,抚盈成之运,天下皆已大治,四海皆已无虞”
赵诚实运笔如飞,一个个方正简洁楷体字出现在考卷上。
关于如何治理国家,明朝嘉靖年间的考生林大钦,在殿试上交出一张完美的答卷,被明世宗朱厚熜点为“状元”。
赵诚实现在要做的是,把林大钦的那篇治国良策写到考卷上。
严格说起来,赵诚实写的这篇奏对有点无耻!
毕竟,现在光是人族就有六个国家,而且还有魔族和妖族。考卷上的“天下皆已大治,四海皆已无虞”,呵呵!估计会把赵德拍得很舒服!
金銮殿上,主笔李浩然看着身边两位身穿红色朝服的老者,对着赵诚实努了努嘴。
这两位老者也是大学士,一位叫杨帆,一位叫范良臣。杨帆是观文殿大学士,范良臣是资政殿大学士。
三位大学士在朝堂上都是德高望重之辈,宣国的殿试,一直由三位大学士轮流做“主笔”。
杨帆和范良臣相视一笑,脚步轻轻地走向赵诚实。
赵诚实在金銮殿上奋笔疾书,自然引起了三位大学士的注意。其他考生还在冥思苦想中,唯独这个家伙刷刷地写个不停,想不注意都难!
杨帆和范良臣来到赵诚实身边,看着书桌上的考卷,两位大学士顿时目瞪口呆!
只见考卷上,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楷体字布满了半张考卷,赵诚实刚好做完第一道考题。
赵诚实抬起头,冲着两位大学士轻轻一笑。
两位大学士身子一震,终于把目光从赵诚实的考卷上移开,不约而同地看着赵诚实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离去。
赵诚实看了一眼两位大学士的背影,转过头把手上的毛笔浸满墨汁,继续做第二道题。
第二道考题是写一首寓意“中秋”的诗、词、歌、赋,四种体裁,任选其一。
赵诚实想都不想开始落笔,毛笔在赵诚实手上笔走龙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中秋文会上,赵诚实情绪波动下,没有正而视之,这才让沈云飞摘得文会魁首。苏妃为此和赵诚实翻脸,直到现在还耿耿于怀!
一盏茶的工夫,苏轼这首流传千古的大作跃然纸上。
赵诚实放下手中的毛笔,看着面前的考卷,心中嘿嘿冷笑:“沈云飞,给你点颜色你就开染坊!此词一出,看你还嘚瑟”
第141章 刺杀来临
赵诚实做完文试的考卷,检查一遍后大约用了三刻钟的时间,想到还有三个多时辰文试才能结束,赵诚实举手交卷。
金銮殿上不能睡觉,否则就是藐视圣上!与其枯坐在金銮殿里,还不如早早交卷离开。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一位小太监带着赵诚实走出金銮殿。
赵诚实的考卷很快被密封,由礼部官员放进一个木箱里。
沈云飞看着赵诚实离去的背影,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一股愤懑之气在胸腹间蹿起。
十年磨一剑!
沈云飞在青霄阁呆了十五年,终于成为青霄阁青年才俊中最闪亮的那柄“剑”!
这柄“剑”不是磨了十年,而是整整十五年!
县试和府试上,沈云飞初露锋芒,分别斩获榜首,青霄阁所有的人都期待着他在会试和殿试上大放异彩,让“青霄阁”的名字响彻八方!
但意外出现了,赵诚实!
这个来自三不管桃源镇的家伙,令沈云飞在会试上黯然失色,没有绽放出应有的夺目光彩
在小太监的带领下,赵诚实走出宫门。
赵诚实下意识地仰头看向天空,雪已经停了,太阳冒出了头,总算给人们带来一丝温暖。
大内侍卫副统领吴半斗正在指挥一大群宫女太监清理宫门前的广场,宫门两旁的金甲侍卫精气神十足站在地上,吴半斗满意地点点头。
赵诚实从两排金甲侍卫中穿行而过,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来参加的殿试的时候,整个国子监全体护送,安全抵达皇宫。现在考完出来了,这一路到国子监,赵诚实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这才一个时辰就出来了,自暴自弃的家伙!”吴半斗看到考生模样的赵诚实,在心里嘀咕一声,惋惜地摇摇头。
赵诚实走出宫门前的广场,很快便来到了大街上。
或许是因为天冷的缘故,大街上的行人并不多,在这些人中,赵诚实看到七位师父的身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