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最强书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相面

    时间缓缓地流逝,李浩然居中,杨帆和范良臣分别坐在李浩然左右,三位大学士伏在桌子前一丝不苟地批阅起殿试的考卷。

    殿试的文试是天子亲自出题,两道题目都没有固定答案。但是,三位大学士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辈,考生们作答的优劣心中自有评判。

    况且,文试的名次,需要三位大学士一致认可后,才能做出排名。以三位大学士三朝元老的身份,根本不会做出徇私的腌臜事。

    一段时间过后。

    范良臣的目光死死盯着面前的一张考卷。

    考卷上,一个个娟秀美观的簪花小楷让范良臣感慨不已。

    虽然这份考卷名字和个人信息被封上,但范良臣知道这张考卷是何人所做。

    青瓷公主!

    在当今陛下的默许下,青瓷公主女扮男装化名“赵宣”参加科举,朝中的大臣心中有数,也不说破,纷纷期待着青瓷公主在科举上的表现。

    青瓷公主今年十五岁,而且是唯一的皇家血脉,现在陛下春秋鼎盛,以后呢

    偌大的皇宫里,陛下只有皇后一位正妻,这么多年来,除了青瓷公主并无所出!

    群臣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可陛下就是不纳妃,子嗣问题已经是大宣帝国最严峻的问题。

    朝臣满腹牢骚,但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大宣帝国的将来极有可能会出现第一位女皇帝,而这个女皇帝就是青瓷公主——赵青瓷!

    青瓷公主参加科举,朝中大臣刚好也借此考校一番公主的能力。

    范良臣轻轻地摇了摇头,仔细地浏览起面前的这份考卷。

    青瓷公主从小生活在皇宫,耳熏目染之下,见识远非一般考生可比!

    考卷上第一道题目是如何治理国家,青瓷公主的作答可谓是分析透彻、见解独到,非常精彩!

    范良臣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向下看去。

    考卷的第二道考题,是让考生们作出一首寓意“中秋”的诗、词、歌、赋。青瓷公主作的是一首诗,文采斐然但意境稍显不足。

    杨帆也看到一份令他欣喜的考卷,考卷上字迹飘逸,充满了出尘之意。而且作出的一首寓意“中秋”的词妙语连珠,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唯一的遗憾是,这份考卷的第一道治国之策,作答的有些差强人意!

    三位大学士中,李浩然看着面前的考卷,轻咦出声,脸上红光满面。

    只见,考卷上一个个方正简洁的楷体字如同行云流水,力透纸背,而且一条条治国安民之策娓娓道来,鞭策入理、一语中的!

    李浩然越看越惊喜,眼睛里跳跃着兴奋之色,逐字逐句地看下去。

    一盏茶的工夫过后。

    李浩然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仰头长叹:“此子乃治国之良才!”

    正在批阅考卷的杨帆和范良臣闻言一惊,急忙转头看向李浩然身前桌子上的考卷。

    “是他!”

    杨帆和范良臣看了一眼考卷,同时嘀咕一声。

    “哦看样子两位知道这是谁的考卷!”李浩然有些意外地看着杨帆和范良臣问道。

    杨帆和范良臣相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点头。

    “这位考生李大人也知道!在金銮殿上,文试刚开考的时候,别人都在冥思苦想,唯独这家伙奋笔疾书,当时便引起了咱们的注意!而且,老夫记得非常清楚,这家伙是第一个交卷走出金銮殿的考生,总共才用了三刻钟的时间!”杨帆看着李浩然苦笑着说道。

    “不错!这家伙奋笔疾书的时候,我和杨大人走了过去,顿时被这家伙的治国之策震惊地无以伦比!不过,考虑到影响,我和杨大人没有看全就离开了!”范良臣抚了抚长长的胡须,满脸遗憾地道。

    李浩然哈哈一笑,重新坐回椅子上,看着杨帆和范良臣说道:“奇文共欣赏!锦绣文章就在眼前,两位现在就可以一睹为快!老夫要看看这家伙寓意‘中秋’的大作,只用了三刻钟便做完殿试的文试考卷,这家伙的文采应该不差!”




第144章 文试案首
    观文殿中,三位大学士坐在一张宽大的桌子前,看着同一张考卷。

    “嘶!”

    空旷的大殿里,只听三位大学士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此子乃治国之良才!”杨帆和范良臣看完考卷上的治国之策后,不约而同地看向李浩然震惊地说道。

    李浩然脸上表情的很奇怪,嘴巴张得大大的,一双眼睛怔怔地看着面前的考卷,整个人仿佛石化了,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

    “李大人,你这是身体不舒服”杨帆看着失魂落魄的李浩然,担心地问道。

    范良臣看着李浩然,同样一脸担心之色。

    此时正在批阅殿试的考卷,李浩然身为“主笔”,如果出现意外,这考卷的批阅还怎么进行下去

    “咳咳咳”

    听到杨帆的话,李浩然终于有了反应,坐在椅子上剧烈地咳嗽起来。

    杨帆和范良臣脸上的担心更加急切,坐立不安地看向李浩然。

    几个呼吸的工夫过后,李浩然的咳嗽声终于停了下来。

    “壮哉!”李浩然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突然大声吼道。

    “呃”

    杨帆和范良臣同时蒙圈,满头雾水地看向李浩然。

    李浩然哈哈大笑着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脚步不停地在大殿里走动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浩然一边走,一边朗声诵道。

    杨帆和范良臣脸色大变,急忙转头看向那张还没来及浏览完的考卷。

    只见,考卷上第二道题目下,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晃晃地映入两位大学士的眼帘。

    杨帆和范良臣的呼吸顿时变得急促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考卷。

    片刻后,杨帆和范良臣的脸色一片殷红,仿佛能滴出水来。两位大学士身子不停地颤抖着,眼睛里爆发出夺目的光彩。

    “出神入化!”杨帆看着面前的考卷,嘶吼的声音从喉咙里响起。

    “登峰造极!”范良臣心潮澎湃,忍不住放声大叫。

    李浩然的脚步终于停下,渭然长叹:“此词一出,余词尽废,中秋再无佳作!”

    杨帆和范良臣深有同感地点点头。

    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阕勾勒出人间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下阕简直是天马行空,构思奇拔,展现出一幅天上月宫的景象,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震惊过后,三位大学士继续批阅考卷,直到天色渐黑的时候,三位大学士终于把一百张考卷全部批阅完毕。

    这个时候,一百名考生的文试排名要确定下来,然后把前十名的考生的考卷送到天子的玉案上,恭请天子圣裁!

    三位大学士一致通过定下的排名,天子一般不会再生变动,加盖玉玺后,就是文试最后的结果。

    此时,三位大学士从一百张考卷中,挑选出三张出类拔萃的考卷。

    按照惯例,殿试的文试前三甲就从这三张考卷中决出!

    李浩然面前的考卷上,一个个方正简洁楷体字看起来如同行云流水。

    杨帆面前的考卷上,字迹飘逸,充满了出尘之意。

    范良臣面前的考卷上,娟秀美观的簪花小楷布满了整张考卷。

    “两位大人,请!”李浩然看着杨帆和范良臣微笑着说道。

    “文试案首,老夫属意李大人面前的那张考卷!”杨帆郑重地看着李浩然说道。

    “同意!”范良臣看着李浩然,毫不犹豫地点点头。

    “附议!”李浩然哈哈一笑,拿起毛笔在面前的考卷上,写下一个大大的“一”。

    接下来,没有人再说话了,杨帆和范良臣看着面前的考卷一言不发。

    平心而论,剩下的这两张考卷各有千秋,着实令人难以决断。

    “文试第二甲,老夫属意范大人面前的考卷!”李浩然微微笑了笑,放下毛笔继续说道:“为国选材,社稷为重!诗词歌赋比起来皆是小道,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杨帆和范良臣脸色顿时变得肃穆起来,纷纷对着李浩然拱了拱手,一齐说道:“同意!”

    说完,杨帆和范良臣分别把面前的考卷拿到李浩然面前。

    李浩然拿起毛笔,在那张布满簪花小楷的考卷上,写下一个大大的“二”;在那张字迹飘逸出尘的考卷上,写下一个大大的“三”。

    就这样,前三甲的排名确定了下来。

    一段时间过后,当所有考卷的排名全部确定下来后,三位大学士把前十名的考卷放进一个备好的小木箱里,剩下的考卷全部放回原来的那个木箱,然后把两个木箱锁上。

    范良臣和杨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观文殿的房门后,打开关闭的两扇房门。

    外面已经漆黑一片,守在门外的大内侍卫们走了进来。

    “这就是此次文试的前十名!”李浩然坐在椅子上,指了指桌子上的小木箱,严肃地看着大内侍卫们说道。

    大内侍卫们对着李浩然躬身一礼,然后小心翼翼地拿起小木箱向外走去,很快就消失在夜幕中。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

    天子赵德坐在玉案前,看着面前的十张考卷,轻轻地拆下所有考卷的密封,一个个名字以及个人信息顿时出现在赵德的面前。

    文试案首赵诚实,第二甲赵宣,第三甲沈云飞,第四名吴铭,第五名苏山

    赵德饶有兴致地拿起赵诚实的考卷,小声地读了起来。

    “臣对:臣智识愚昧,学识疏浅,不足以奉大问。窃维陛下当亨泰之交,抚盈成之运,天下皆已大治,四海皆已无虞,”读到此处,赵德停了下来,轻轻地笑出声来。

    “呵呵!这马屁拍得朕神清气爽!”赵德呵呵一笑,继续向下看去。

    一刻钟过后,赵德的脸色变得精彩起来,欣赏、震惊、错愕等表情在天子赵德的脸上不断变幻



第145章 镇山河
    第二天清晨,皇宫。

    群臣静静地伫立在金銮殿中,当一百名参加殿试的考生悉数来到金銮殿后,天子赵德和皇后携手而至。

    皇后的出现让很多朝臣意外,因为大宣帝国的这位皇后平时不问朝政,在后宫深居简出,极少露面。

    看着天子和皇后一副伉俪情深的模样,很多大臣幡然醒悟:今天是殿试的武试,而参加武试的考生中,有一位特殊的考生足以让天子和皇后为之牵肠挂肚。

    赵诚实站在考生的人群里,看了一眼天子身边的皇后,赶紧低下头。

    皇后很美!

    身着淡白色的冬锦衣,肩上披着一件裘皮大氅,仿若从画中走出的女子。尤其是和其貌不扬的天子站在一起后,更加衬托出皇后的风华绝代!

    赵诚实也不知道如何形容皇后的美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不对!

    皇后的美优雅中带着娴静,仿佛一幅素雅的水墨画,身上沉淀出端庄沉静之质,比任何一种艳丽的美貌都要引人注目。

    唯一让赵诚实有点诧异的是,皇后的脸色苍白,看起来有些弱不禁风!

    天子和皇后分别落座后,群臣叩首,参加殿试的考生们也跟着行礼。

    “众爱卿以及才子们平身!”天子赵德的心情看起来似乎不错,笑容满面地说道。

    “谢陛下和皇后!”

    山呼海啸的声音响起后,群臣和参加殿试的考生缓缓地站了起来。

    赵德呵呵一笑,大声说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天是我大宣帝国殿试的武试之期,诸位才子都是千千万万学子中的佼佼者,功成名就的机会就在眼前,朕期待着诸位才子在武试中的表现!”

    参加殿试的考生们神情肃穆,再次对着天子行礼。

    赵德看着考生们满意地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方白色的方印放在身前的御案上。

    金銮殿中,大臣们的眼神顿时变得火热起来,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看向御案上的白色方印。

    白色方印看起来不大,也就鸽子蛋大小,材质非金非玉,闪烁着莹莹青光。

    “镇山河!”

    群臣中有人忍不住惊呼出声。

    李浩然、杨帆、范良臣三位主持殿试的大学士相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睛中的看出一丝动容!

    历届科举的殿试,无论文试还是武试,考什么都是天子定夺。而且,历届殿试的考核都不一样。

    不说今年殿试的文试,就说今天的武试,“镇山河”是天子库藏的宝物中,最珍贵的一件。

    天子库藏的宝物中,有很多都是先圣诸贤留下的“小世界”,白色方印“镇山河”就是其中一个,而且最为珍贵!

    因为,“镇山河”是至圣先师孔子飞升前留下的小世界!

    “今年殿试的武试,在镇山河中进行!三位大学士上前,开启镇山河!”赵德的声音突然在金銮殿中响起。

    李浩然、杨帆、范良臣脸色一肃,从群臣中走出,然后举步走向赵德身前的御案。

    很快,三位大学士站在了御案前,作为殿试“主笔”的李浩然居中,三位大学士一起对着赵德和皇后躬身行礼。
1...6869707172...2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