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度剑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苍梧宾白
点心中夹的山楂果馅滋味酸甜,在口中蔓延开来,直入心头。薛青澜这才明白前日里闻衡为什么忽然提议下山,当初说好是薛青澜陪他,到头来原来是闻衡借此机会,带他出来散心。
闻衡一向心无旁骛,是个如湖中月一般遥不可及、难以亲近的人物,能日日相伴、笑语闲谈,已经是超出薛青澜预想的交情,谁又能想到月色竟然会亲自涉水而来,不但照人,还只照他一个人呢?
可他也知道这样相处的日子不会太久,过一日少一日,每一刻都像是偷来的。
冬日天黑得早,薛青澜靠在闻衡膝头浅浅地睡了一觉,醒来时窗外已亮起花灯,闻衡的手搭在他额头上,温声道:“外面放灯了,下去看看?”
长街上人还没多到走不动的路的程度,但街边花灯已绵延数里,有不少小孩提着形制各异的花灯在路上疯跑,偶尔撞到别人的腿,就会“咕咚”一下栽个屁股墩。好在孩子都穿得厚实,摔了也不疼,很快像个球一样从地上滚起来,继续叽叽喳喳地钻进人群里。
薛青澜叫这满街欢声笑语感染,眉头舒展,眼睛里盛满碎光,像个刚从山中走出来的孩子,好奇地张望着陌生繁华的人潮。闻衡怕他被人挤散了,拉着他的手一路向前走,忽然听得“哎呀”一声,一个还没闻衡小腿高的小豆丁跌倒在薛青澜脚边,花灯脱手飞出好远,摔得四分五裂。
闻衡在身后扶了薛青澜一把,低声问:“没事吧?”
薛青澜摇头示意无妨,忙蹲下身将那孩子扶起来。这孩子实在很小,圆鼓鼓的一团,生得玉雪可爱,看上去也就五六岁的样子。薛青澜轻声问他:“摔痛了吗?”
那孩子抬头看了看他,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空空如也双手,眼里含着一包热泪,“哇”地一声就哭了。
薛青澜:“……”
闻衡噗哧一声笑了。
那孩子颈上带着银质的长命锁,手腕上有两个坠着铃铛的银镯,一动就“叮叮”乱响,和着尖细哭声简直如魔音穿耳,钻得人脑瓜仁疼。薛青澜实在招架不住,慌得喊了声“师兄”,闻衡一边笑,一边将大的小的拢到身边,指着街边摊上的花灯问:“别哭,给你买一盏新灯,好不好?”
那孩子特别好哄,闻言果然住了眼泪,只是还在轻轻抽噎,眼巴巴地看着闻衡,点了点头。
闻衡说:“那自己选一个喜欢的吧。”
小孩左看右看,眼花缭乱,那个都想要,选了半天,最后指了一盏红色鲤鱼灯。闻衡替他摘下来,交到手中,在他短短的头发上揉了一把:“这回小心一点,别再摔了,嗯?”
小孩破涕为笑,脆生生地“嗯”了一声,撒欢跑了。
闻衡直起腰,一回头发现薛青澜抿着嘴在笑,不由奇道:“怎么了?”
薛青澜说:“他倒会选,胖娃娃配红鲤鱼,多合衬。”
此言一出,连旁边的摊贩都笑了。闻衡转过身,又在摊上余下的数盏花灯里挑了一盏花鸟宫灯,付过银子,转手递给了薛青澜。
薛青澜惊讶又好笑,接了过来,仰头问他:“这又是个什么寓意?”
“没有寓意。”闻衡牵起他空着的另一只手,随口道,“什么灯都配不上你,所以我是随便挑的。”
第34章 银镯
夜幕降临,满城狂欢,天上明河与地上灯海遥相呼应,令月光也黯然失色。薛青澜的花灯不知什么时候已换到闻衡手中,他自己却托着个竹篾编的小圆屉,里面盛着四枚花色不同的元宵,或裹上蛋液炸得金黄,或蒸好了再滚一层梅子粉,小巧玲珑,颇具本地特色,是他在明州从未见过的吃法。
闻衡放缓了脚步,在他身边挡着人流,看着他吃东西时的眼神有种老父亲般的慈祥:“细嚼慢咽,小心烫,别噎着。”
薛青澜欲递一枚给他,被闻衡含笑让过:“不要,你自己吃,我不爱甜的。”
薛青澜问:“那你怎么好意思天天说我挑食?”
闻衡坦然自若地说:“大人只讲嗜好,小孩才挑食,等你长大自然就不说你了。”
薛青澜愤然一口咬掉半个元宵:“歪理邪说。”
闻衡但笑不言。
从入夜到深夜,两人从长街一头逛到另外一头,走马观花地横跨了半个湛川城,竟然也不觉得累。薛青澜这一路被闻衡投喂了许多吃食,短短十几年的人生里从未有过的百般滋味与色斑斓,都在此夜圆满。
走过了最繁华的高台,周围灯火蓦然黯淡下来,两边是深深的窄巷,幽凉雪气扑面而来,像锋利的刀锋掠过裸露的肌肤。
这地方看起来有点瘆人,闻衡却仿佛无知无觉,仍带着薛青澜向黑暗的深巷走去。
“师兄?”
闻衡重新握住他的手,花灯光芒虽然不大,也勉强能照亮脚下的路,安抚道:“别怕,带你去个地方。”
小巷中路不太平整,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片刻,最终一所宅子的后门停下。闻衡上前叩了三下,不多时宅门传来匆匆脚步声,门轴“吱呀”一响,人未露面声先至,那嗓音居然有几分耳熟:“公子佳节康乐,近来还好——”
角门徐徐打开,宫灯薄薄的烛光照亮了门外闻衡身边的薛青澜,还有门内留起了短须的范扬。
薛青澜:“……”
正往门口冲的范扬就像走夜路撞见了鬼,脚步急刹,猛地往后一窜,双眼瞪得好似铜铃:“你你你你……”
“鬼吼鬼叫什么?”闻衡跨过门槛,招呼薛青澜认人,“来,这位是鹿鸣镖局总镖头范扬范先生。”
又对范扬道:“这位是明州宜苏山‘留仙圣手’薛神医座下高徒薛青澜。”
薛青澜道:“范先生好,久仰大名。”
明知这“久仰”只是句客套话,可从他嘴里出来就让人一哆嗦,范扬木然道:“请……请进。”
闻衡终于发现他的异样,奇道:“你今日怎么突然结巴,难道吃汤圆烫着嘴了?”
范扬左耳进右耳出,压根没听清他说什么,一门心思盯着薛青澜,那少年却面色不变,朝他微微颔首致意,视线在他身上一掠即走,不曾有片刻停留。
像是素不相识。
闻衡懒得理他,径自带着薛青澜熟门熟路地走入内宅。范扬在门口愣神片刻,不信邪地揉了好几下眼,才醒过神来,赶紧转身追上。
两人被请到正厅奉茶,到了灯下,范扬屏着的一口气才缓缓吐出来。方才光线黯淡,轮廓不甚分明,猛一照面,他险些以为故去多年的阿雀又回来了。如今明晃晃的烛光将薛青澜整个人照得明俊剔透,容色冷淡,眉眼细微处仍有三分熟悉,那令人心悸的神似反倒消失了。
“长得像”这事虽然十分常见,但长得像还出现在闻衡身边,无法不令人多想。范扬知道阿雀之死是闻衡心中一道深刻伤痕,却没想到三年过去,这伤痛非但没有淡褪,反而变本加厉,成了执念。
阿雀去得早,走得时候两手空空,什么也没留下,闻衡无处睹物思人,居然就照着阿雀的模样找了个少年放在了身边。
不管是做法还是心思,都未有些太过,近乎疯魔了。
仆从斟了热茶上来,薛青澜刚抿了一口,就听范扬状若无意地道:“小薛公子看着颇为面善,总觉得仿佛曾在哪里见过似的。”
他这话是对着薛青澜说的,眼神却瞥向闻衡。薛青澜将茶盏放到一旁,慢条斯理地答道:“我自小住在宜苏山,还是第一次到湛川城来,却不曾见过范先生。”
范扬假笑:“哦,原来如此,难道是我记岔了?公子觉得呢?”
闻衡十分听不得他这登徒浪子搭讪姑娘似的问话,皱眉道:“我觉得你在替我得罪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少绕弯子。”
范扬百爪挠心,偏偏薛青澜还在那里坐着,他不便当着人家的面说实话,只好干笑道:“呵呵,无事,无事,怪我记性太差,让小薛公子见笑了。”
薛青澜面无表情地端起茶盏,遮住了微微翘起的唇角。
闻衡莫名其妙地看了范扬一眼,准备一会儿再跟他算账,转头嘱咐薛青澜:“时候不早了,少喝茶,当心晚上睡不着。”又问范扬:“正房拾出来了么?我今晚在这边住,明日还要回山。”
范扬忙道:“正房和厢房早预备好了,还有公子上回让打的东西也得了,待会儿一并给您送过去?”
“好。”闻衡,“我先带他过去。”
范扬眼睁睁地看着他熟练把薛青澜招过来,偕行离去,月光下两道身影肩挨着肩,没有亲密举动,却莫名给人一种亲密之感。
除了阿雀,这些年里他还没见闻衡肯让谁离他这么近。
范扬思来想去,越发笃定闻衡是思念成疾,得了失心疯。那小薛公子从小生活在山里,年纪又小,哪知道人心叵测,此刻恐怕还毫无知觉,傻乎乎地沉浸在本来属于别人的垂怜体贴里。
他满心唏嘘,命下人多给厢房添些炭,以冻着贵客,自己则回身去给闻衡拿东西。另一边,“傻乎乎的小薛公子”连厢房的影子都没摸着,直接被闻衡塞进了正房。
小院连着隔壁鹿鸣镖局,闻衡偶尔下山就在这里歇宿,一年大概能来个三四回。他屋中陈设原本不多,今日却多添了一个半人高的熏笼,烤得满室温暖如春。薛青澜洗漱更衣已毕,窝在锦被堆里打呵欠,窗外还有隐隐人语喧嚣传来,如昼花灯却已离他很远很远。
今夜像个绮丽的梦境,无端而起,无端而终。他知道自己不能奢求太多,片时欢愉已是天赐,因此从梦中醒来也是心满意足的。
闻衡见他双眸微阖,似有睡意,走过去在床沿上坐下,轻声问:“困了?冷不冷?”
薛青澜摇了摇头,小声说:“不冷。”想到什么,忽然又强撑睡眼看向闻衡:“你今晚是不是……”
“什么?”
薛青澜是想问他今晚还会不会和自己一起睡,但这话实在难以启齿,直白隐晦似乎都不太好,正踌躇间,外面忽然传来叩门声,恰好打断了话头,闻衡起身道:“稍等,范扬来了。”
他绕过屏风走向外间,推开房门,范扬被门内暖意扑了一脸,心中纳闷闻衡怎么突然怕冷了,一边递上匣子,一边扯着大嗓门道:“公子,咱们这是在山下,烧的又是好炭,夜里没那么冷,您小心半夜热醒。小薛公子那边……”
闻衡抬手对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屋中有人,范扬猛然反应过来谁在卧房,眼珠子差点瞪出来:“他、他……”
闻衡不以为意,取走了盒子:“有事等会儿再说,去东堂等我。”
房门在范扬面前无情地关上。他被“闻衡房间藏了个人”这件事砸蒙了,没来得及及时离去,片刻后窗缝里忽然漏出几句细碎低语。习武之人耳力绝佳,他听见薛青澜清亮的嗓音里带着困意,尾音懒洋洋的,让人很难把这声音与那个冷若寒星的少年联想到一起。
“这是什么?”
闻衡将木匣放在他手中,道:“打开看看。”
巧的铜锁扣弹开,露出匣中红绸上一对嵌宝银镯。那银镯分作三股,主环錾卷草纹,上下两环做成细细的竹节,中间嵌接处以羊脂白玉和红珊瑚拼成如意花结,工细造,足见巧思。薛青澜拿起其中一只,只见内侧錾着“百疾不侵”四个小字,另一只上则錾着“万寿康宁”。
他怔怔地捧着这对银镯,不解其意,茫然望向闻衡。
闻衡拉过他的左手,取出錾着“百疾不侵”的那只镯子给他戴上,右手“万寿康宁”如法炮制,尺寸端的是分毫不差,恰好从手掌最宽处顺顺当当地推了进去。
这镯子看着细巧,其实是宽镯,大小合宜,分量颇足,沉甸甸地压在薛青澜腕上,非但不女气,反而衬得手腕修长洁净,犹胜竹节梅骨,别有一番美感。
“九曲这边的习俗,家家都要攒银子,给孩子打银锁银镯,从过年戴到上元,保佑来岁平安、无病无灾。”闻衡将他双手并在一处,满意地打量着灯光下光熠熠的镯子,轻轻握了一握,说,“既是过节,别的孩子有花灯,有银镯,你当然也有。银锁就罢了,恐怕我打了你也不爱戴。”
他口吻平淡,神情温和,好像说的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薛青澜却霎时眼眶一热,胸中无数情绪如洪流巨浪,滔天而起。
这一刻他几乎想扑进闻衡怀中痛哭一场,然而与此同时,颈侧早已痊愈的伤口不知为何忽然一热,毫无预兆地刺痛起来。
寒冰般的凉意爬上炽热肺腑,轻微痛楚强行按下了他的心绪,也令他骤然清醒——今宵非梦,可他曾经做过的美梦,又有哪一个能比现在更完满呢?
春风度剑 第22节
“我……”
他翻来覆去地想了很久的措辞,最终红着眼睛笑了起来,像个愧受厚礼的孩子,无措又真挚地说:“谢谢师兄。”
“嗯。”闻衡伸手摸摸他的头发,难得郑重道,“今晚好好戴着,别摘下来,往后平安顺遂,无忧无虑。”
薛青澜点头答应:“好。”
闻衡起身放下帘帐,盯着薛青澜在床上躺平盖好被子,才道:“我去找范扬说几句话,你先睡,不必等我。”
薛青澜睁着眼,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闻衡被他盯得笑了,无奈抬手盖住他的双眼,微微俯下身道:“睡吧,睡了才好长个儿。我一会儿就回来。”
第35章 返程
窗外支着耳朵的范扬听闻此言,心里咯噔一下:闻衡哪是把薛青澜当成了阿雀,这分明就是把他当成亲儿子了!
先前闻衡亲自定下花样,让他找老银匠打一对镯子,范扬以为他终于开窍,喜欢上了纯钧派的哪个姑娘,还劝过他家里不缺花用,一对银镯子未太朴素,好歹搭上一两件金钗玉佩才看得过眼。谁知道这大少爷竟是奔着给小孩压祟祛邪去的,既然如此,还送什么镯子,直接打个长命锁多好!
那边闻衡已推门而出,瞥向范扬,眼神中全无温煦,好像刚才在屋里哄孩子的人不是他一样,淡淡道:“还不走?”
范扬在夜风里一激灵,连忙快步跟上。
昔年闻衡带着王府侍卫投奔孟风城万籁门,权衡之下决定分道扬镳,他在大舅母的安排下拜入纯钧派,范扬等人则由万籁门出面代为遣散。为了破财消灾,万籁门没有吝啬,给每个人都发了一笔银子。然而侍卫中只有两三个自有去处,其他都是王府家生,从小跟着庆王和世子,除了一身武艺外别无所长,又被朝廷通缉,实在不知该如何安身立命。
于是范扬肩负众望挺身而出,在闻衡临行前将这事说了,请他帮忙拿个主意。这一路上闻衡的心计智谋有目共睹,与其在官府眼皮子底下躲藏谋生,侍卫们宁愿相信这个带着他们在花神庙杀出一条血路的少主人。
闻衡既然把人带了出来,就不能甩手不管,他与范扬等人商量一场,最后议定在越影山脚的湛川城内办一家镖局。王府侍卫都是挑细选出来的好手,又随庆王历练过几年,武功底子好,再加上闻衡这个活的武功秘笈不时在旁指点,短短数年,“鹿鸣镖局”便在江湖中打响了名声,成为湛川城中第一大镖局。
如今范扬坐稳了总镖头的位置,待闻衡这个幕后主人却比从前更加尊敬,庆王世子再尊贵也不过是父祖余荫,真正令人心悦诚服的,反倒是他在孤身绝境时展露出的过人才智和手腕。
两人穿过游廊,一路走进东堂,分头落座。
闻衡对着范扬又是另外一种放松,他用杯盖拨开水面的茶叶,单刀直入道:“问吧,遮遮掩掩一晚上了,想说什么?”
范扬觑着他的脸色,吞吞吐吐地问:“公子,你带回来的那位薛公子,是不是……”
闻衡:“是什么?”
范扬鼓足勇气:“是不是看着他,就想起了当年的小阿雀?”
“……”闻衡不明显地眯了一下眼,似乎有些诧异,面上神色却未改,镇定反问:“你怎么会这么想?”
范扬一愣,心说闻衡怕不是把他当傻子了,这么明显,但凡是个长了眼睛的都能看出来,何必还要自欺欺人?
然而他想归想,却不敢当面怼闻衡,老老实实地道:“薛公子长得跟阿雀不是挺像么?不瞒您说,刚才他乍一进门,我还以为是小阿雀又回来了。”
闻衡匪夷所思地问:“他们长得哪里像了?”
范扬:“……”
他难以置信地问:“不像吗?”
闻衡认真仔细地回想片刻,最后坚定地下了结论:“不像。”
范扬傻眼。
无言良久,他颤颤巍巍地再次发问:“既然不像,您为什么还把薛公子带在身边?”
闻衡此刻终于弄明白了他七拐八绕的心思,差点给气笑了:“他与我一同赴险,救过我的命,投桃报李,我为什么不能对他好一点?本来是君子之交,怎么到你这儿还弄出睹物思人来了?”
范扬面上讪讪,连忙道歉认错,末了又偷偷嘀咕了一句:“非要说君子之交,我看是父子情深……”
闻衡:“你说什么,大点声。”
范扬马上道:“公子能交到这样的朋友,属下真为您高兴。”
此事说开,范扬明白自己想岔了,刚要放下心来,脑海中忽然又掠过一个更加匪夷所思的念头:“公子,当年并没人亲眼见到阿雀故去,你说会不会是咱们猜错了,阿雀他根本没死,而是被别人带走了——薛公子的长相、年纪都对得上啊!”
“不是他。”
频频提及阿雀,闻衡心情多少有些受影响,念在范扬是一片好心,耐着性子解释道:“我对青澜说过阿雀的事,真要是他,早该与我相认了。”
“可是……”
闻衡抬手示意他停下,道:“我看不出他们哪里相像,到此为止,不必再提了。”
他的神态语气太过笃定,以致于范扬不由自主地被他牵着鼻子走,开始自我怀疑。他与阿雀相处时间有限,远不如闻衡印象深刻,跟薛青澜更是第一次见面,闻衡心中自有一杆秤,既然他说不像,想必一定有更确凿的理由。
范扬对闻衡确实是忠心耿耿,盲目信任,立刻道:“公子说的是,看来的确是我记岔了。”
反正闻衡如今待薛青澜,比当年对待阿雀不差什么,不管是不是一个人,总归没有亏欠着人家。
夜色渐沉,杯中茶水渐温,闻衡忽然问:“之前让你查的‘聂竺’,有结果吗?”
范扬神一凛,连忙答道:“还没有。毕竟是三十年前旧事,咱们人手到底有限,不比从前,一时半会翻不出什么踪迹来。”
闻衡点头:“不急,慢慢来,先集线索,待我下山后就能腾出手来料理此事了。”
范扬早听闻衡透露过一部分地宫之事,此刻犹豫道:“公子,纯钧派亲传弟子的身份难得,您何必放弃大好前程,来蹚这滩不明不白的浑水呢?”
“‘大好前程’?”闻衡深邃分明的轮廓在灯光下异常俊美,也格外锋利,眼角眉梢的冷意却如同妖刀薄刃,每一个字都带着旧年的血气,“范扬,庆王府上下近百条人命在下面等着我,那才是我的前程。”
“公子……”
“一个月后纯钧派内简选亲传弟子,我输掉比试后会被遣往外门,到时候可能以其他借口脱身,往后三年五载行踪不定,恐怕不能再像现在这样时常联络往来,鹿鸣镖局要靠你独自支撑大局,你最好先有个准备。”他想了想,又轻描淡写地补了一句,“以后如果听到了什么消息,尽量不要与我有牵连,更不必替我寻仇。”
他这话意味深长,竟隐隐有些交代后事的意思,范扬心脏重重一跳,额角冒出细汗,心道:“不过就是去找把剑……犯得着托付生死么?他还想干什么?”
闻衡的目光透过氤氲茶气,瞥进他眼底:“没别的事我就先走了,少胡思乱想,早点歇息。”
范扬被自己的不安粘在了椅子上,没来得及起身相送,闻衡已飘然离去。
从他离开到回来大约两刻,卧房中只留一盏小灯,暖香徐徐,家具床帐都浸在一片昏暗中,是个再温暖舒适不过的环境。正常人这时早该睡着了,可当闻衡无声地挑开纱帐时,薛青澜的呼吸声几乎是立刻一变,低声问:“谁?”
“我。”
他只用了一个字,就让宁静沉酣的深夜彻底落进了这间屋子。
一阵窸窣细响过后,身侧床榻微微下陷。那坡度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薛青澜一翻身,就自然而然地滚进了闻衡的怀里。
他身上仍有轻微凉意,练了俩月内功效果有限,不过总比以前强点,闻衡环着他,声音低沉如水:“还不睡?”
他没回来的时候,薛青澜不管是闭眼静心还是翻来覆去,总离“沉睡”差那么一丝半毫,无法陷入真正的深眠之中,等闻衡回来了,只说了两句话四个字,他就觉得自己的困意忽如潮水漫上沙滩,温柔却又不容分说地裹挟着他落入空茫海底。
他含糊地“唔”了一声,不知是回应还是呓语,一手搭上闻衡窄腰,抵着他的颈窝沉沉睡去。
普天之下,大概只有这一个人能让他卸下满心防备,毫无抗拒地投入怀抱。
隔着一层单衣,闻衡能感觉银镯子硌在侧腰与薛青澜手腕之间,他在昏暗里用视线勾勒身边人的轮廓,默默心想:“真的很像么?”
范扬都能一眼看出来的相似,没道理偏偏到他这反而看不出来。如果不是范扬走眼,那只能是他的问题。
这就能解释的通为什么他初见薛青澜却莫名其妙地想起阿雀,他虽然分辨不出二者容貌相似,却下意识地对这种长相的人抱有亲近之意。
更荒唐的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很快被他抛进尘埃深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