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教主难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扬秋
平亲王年长,先帝在时,他就被封亲王,虽因风流遭先帝训斥,但他与皇帝的感情极好,在承平帝面前说话份量,可远超过静王,若哪位皇子能得他支持,被封太子的可能性就大大的提高。
因此拉拢他不成,转而踩他的人不少。
之前是平亲王看静王的亲弟瑞郡王府的笑话,不想风水轮流转,现在换成大伙儿看他的热闹。
不过平亲王倒是平淡待之,皇帝问起此事时,他很大方的坦承了,并顺势要求让女儿认祖归宗。
承平帝早从玄衣头领齐治平那里得知此事,下朝后,让人去把平亲王召进御书房。
平亲王过来时,皇帝正在问黎经时,天险关的现况,
“……赵国新派过来的修大将军易怒记仇,日前与徐将军开战前会报时,与徐将军麾下的言副将起冲突,被言副将一拳击倒在地,回去后就处处针对我们。”因为所有的精力全都用在对付南楚士兵上,以致于让西越人钻了空子,狠狠的收拾了修家军一番。
事后,那位修大将军把此事记在南楚头上,去信赵国皇帝要求严惩言副将,因为他被言副将击倒后,伤势一直不好,以致于无法全神应敌。
承平帝听得直笑,“赵国皇帝答应他了”
“这倒没有。”听说赵国皇帝派御医去天险关为修大将军疗伤,听说修大将军根本没事,气得赵国皇帝又派人去把他痛骂一顿。
承平帝笑,“不说赵国了,你们这一路还好吧”
“好,就是变天时,昔日的旧伤会让人痛彻心肺。”坐在御案前方的黎经时抬手抚了下膝盖。
承平帝看了一眼,便命内侍去请御医来为黎经时诊治,黎经时忙起身道谢,还不急向皇帝要求,是不是也能请御医去帮忙看看他那些黎家军,“他们跟着微臣出生入死,身上落下的伤可不比微臣少。”
“就应卿所请。”有皇帝发话,黎经时便放下心来,赶忙跪下谢恩,承平帝看着他的动作直摇头,“你这是还请人指点过的”见黎经时点头,他方道,“一点都不标准,你到底是找谁教的啊”
黎经时憨憨的笑了
第二百零一章 汹涌
二太太的心腹立刻跟二太太说蔡嬷嬷的事,二太太听了之后,却良久没有言语。
心腹略不安,轻推她一下,“二太太”
“说起来,我们妯娌仨儿还是三弟妹的命最好。”
心腹愣住了,三太太的命怎么会是最好的她的命要是好,怎会未婚生女,最后连正室都当不了,进了二房给二老爷作妾。
“你看看,大嫂出身虽好,一连生了几个女儿,个个都很强健,独独到儿子时,却出了差池,生下个药罐子。我呢,生了几个女儿,硬是没有儿子命,她虽出身最低,却有本事连生四子,还个个健康聪明。”
心腹这会才明白过来,二太太嘴里的三弟妹不是小蒋氏,而是那个原本的那个三太太。
想想也是,大太太和二太太的子女运真不如她,连生四子啊!这要搁别人家,怕是夫家上下都要捧着当宝贝看了!也就只有黎家,竟然将这等大功臣由妻贬为妾,就算她原本是丫鬟出身,也不该这样欺负人。
虽觉得婆母的作为自私又过份,但为自保,她就算看不过去,也选择保持缄默,同时也怕引来婆母不满,进而把小蒋氏这祸水引到二房来,没想到她和大嫂小心翼翼把小蒋氏堵在府外,她还是有本事杀回来,而且还进了二房来做妾。
现在她虽和黎深深去了京城,可她到底是二老爷的妾,总不可能一直留在京城吧等她回来,生下儿子,怕就是自己的死期了吧
莲城这厢还不知,黎深深找到了生父,和小蒋氏一同进了平亲王府。
“你说大太太知不知道,蔡嬷嬷母子做的事”二太太若有所思的问道。
心腹想了下摇头,“应该不知道吧!”大太太要早知道黎经时父子安然无恙,怕就不会允蔡嬷嬷一家自赎己身了吧
二太太沉吟良久,最后低声与心腹说了许久,等到掌灯,心腹方才起身离去。
隔日,大老爷出门应酬时,就从邻桌客人口中得知,前些年南城派往天险关支援赵国的军人,曾托人往老家送了不少好东西,邻桌客人家里就是因为如此,才弃农从商,靠着自家儿子从天险关送回来的皮毛、药材等物脱贫致富。
黎大老爷立刻就想到,黎经时父子去的也是天险关,如果这些年他们曾有送东西回来,指不定家里的生意就不会一路下滑。
同桌的几个富商知他是黎经时的兄长,自是捧着他,还与他说定,若有门路,定要提携他们云云,等散席,喝得微醺的大老爷,在侍从的扶持下上了车,马车平稳的驶向莲城黎府。
路上车夫与侍从聊着天,说着说着,就谈到了方才在酒楼里听到那事。
“你说,咱们三老爷可比方才那商人的儿子位置要高,若有什么赚钱的门路,肯定也比人强吧”
“那是一定的。嗐!你来得晚,不知道,咱们三老爷可是老太爷手把手教的,那赚钱的本事肯定要比大老爷兄弟强。”
“咦这是为何啊三老爷不是庶出吗”
“是庶出没错,但老太太舍不得儿子吃苦,老太爷带大老爷和二老爷去谈生意,一回去二老爷就跑老太太那儿抱怨去,不是没吃饱,就是嫌席上的吃食咽不下,二老爷娇贵着呢!比咱们大少爷还娇。”
大少爷那是打会吃饭就会吃药,二老爷身强体健,这辈子怕是没吃过几回苦药。
“老太爷就因为这样,就不带大老爷兄弟去谈生意了”侍从好奇问。
车夫呵笑,“还发生不少事儿,闹到最后,老太爷也不乐意带大老爷他们出门了。”
老太爷是个有本事的,谁会乐见子孙没出息奈何老妻护犊,不肯让孩子吃半点苦,老太爷也很无奈,想跟她说理,偏生又是个胡搅蛮缠的,有理说不清,逼得老太爷最后只得放弃两个嫡子,把心思全放在庶子身上。
不想老太太丝毫不思己过,反倒怨怪丈夫偏疼庶子。
原本老太爷安排得好好的,日后家业交给黎经时打理,两个嫡子就是享清闲福的好命人,他千算万算漏算了女人的嫉妒心,他一死,妻子就做主把庶子分出去。
等到两个儿子都扛不起家业,家境每下愈况时,还怨天怪地臭骂老太爷,当年不肯花心思在嫡子身上。
大老爷撑着昏沉沉的脑袋,听着车外侍从和车夫的谈话,思绪一下子飘回少年时,跟着父亲认识商场上的朋友,谈成了生意,得意洋洋回家跟母亲显摆时,结果被泼了盆冷水。
父亲被母亲责怪,不该带他们去酒楼谈生意,会带坏他们云云,二弟回家后就直跟母亲抱怨,跑了一整天没吃饱,他快饿死了!
父亲和母亲激烈争吵,母亲怒掴父亲,父亲拂袖而去。
他还记得,那之后父亲足有三个月没进内院,再后来,父亲出门应酬,身边带着的不再是他们两兄弟,而是三弟。
母亲因此更加生气,整天骂骂咧咧个没完。
也不知是不是因此,他最讨厌女人碎嘴,他身边的女人都很安静,不像母亲那样……
忽地,车夫提到了蔡嬷嬷的儿子,“……要我说啊!咱们都及不上蔡嬷嬷母子啦!瞧瞧人家,跟着大太太才几年,就有本事自赎己身啦!听说现在在南城日子过得很不差。”
“蔡嬷嬷虽是大太太的心腹,但是她不过在内宅行走,如何能攒得下那笔家产听说他们家出府后,过得很不错啊!不少人见了削尖了脑袋,要往大太太跟前凑。”
侍从说着说着,又把话题引向京城的二老爷身上去,“不是听说二老爷素来讲究,这回出远门,怕是要受累了!”
第二百零二章 计较
黎大太太知道蔡嬷嬷胆子大,却不知她们母子胆子大到敢欺瞒自己,昧下黎经时这些年送回来的东西及信件,还胆大包天的,叫蔡嬷嬷的媳妇代为回信。
大太太想起来就觉一股浊气堵在胸口。
“老爷已经派人去报官了”
大老爷颌首,“人应该已经被抓了,这几日你就称病不出吧!省得蔡家人求上门来,你还得为难。”
大太太起身福了福。“多谢老爷为妾身考虑周全。”
“你我夫妻,我不替你多想着些,还能为谁想”
大太太面色微红,与大老爷温存说话,屋里侍候的悄悄退了下去。
南城大太太陪嫁铺子后宅,蔡嬷嬷长子蔡耀面容沉沉的看着哭得不成样的弟媳和侄儿女们,他媳妇儿陪在一旁劝说着,不过蔡家小媳妇完全听不进去,拉着长嫂的手,不断要求他们快去求大太太,救她当家的。
蔡耀眼看妻子劝不了,一屋子女人啼泣声,哭得他脑仁儿疼,起身要走,蔡家小媳妇忙伸手想拉住他,可被蔡耀避开去,
“大哥,大哥!你别走,你得帮忙,救救当家的啊!”
蔡耀脚下略停,但终究没有停留的走了。
蔡家小媳妇见状只觉天塌了!原本还抱着一丝希望来求援的,没想到大伯子会是这样的态度,最后一丝希望也没了,她哭得嘶心裂肺,闻者动容,半大不小的孩子见亲娘哭成这样,心里害怕不已,也跟着放声大哭。
蔡耀媳妇心里五味杂陈,看着弟媳母子几人,看看他们身上的穿戴,再瞧瞧自己和儿女们身上穿着,真是相差太多了!
想到弟媳一进门,就哭说他们没贪三老爷的钱财,那他们身上穿的戴的都是打那儿来的
没贪
想骗谁哄谁哪!
蔡耀媳妇摇摇头,推开弟媳妇扯着自己袖子的手,“弟妹啊!你们且歇一歇,我去问问我当家的,看看外头是什么情况啊!”
说完不等人反应过来,就急匆匆的出门去。
幸好前头的生意并未受到影响,蔡耀去店里走了一圈,就回到后宅,“当家的,到底怎么样”
“听说从小弟庄子里搜出不少证据。”
“当家,你说要不要进府找大太太求个情”
找大太太求情“能顶什么用他昧下的是三老爷的东西和信,就因为三老爷父子一直没消息,所以三太太母子的日子很难过。”
三房被分出去后,老太太是怎么让人打压三房的,他们这些人都是帮凶,三老爷忍下来,不代表他们就能高枕无忧,要不老太太为会逮着机会,就要把他们父子弄去送死
三老爷父子侥幸没死,好好待在家里的三太太却死了,四少爷死了,三少爷被老太太卖了!浅浅小姐被堂姐妹谋害,这些帐,岂是大太太求个情,三老爷就会轻轻放过的
如果说,蔡裕没有将那些东西昧下,而是老老实实的把东西交上去,老太太也许不至于做得那么绝,也许,也许!只是也许!
蔡耀长叹一声,“碍于孝道,就算明知是老太太使坏,三老爷明着不能对她出手,但拿小喽啰出气,有何不可更何况蔡裕是真犯了错的。
以为自赎己身,现在是良民身份了,就能逃过罪责吗真是太天真了!
南城知县也许不曾将黎府放在眼里,但现在,知道三老爷是皇帝跟前的红人,有此良机好巴结三老爷,岂有不尽心尽力帮三老爷出气的理
“那,咱们就真的撒手不管”
“当然不行。”蔡耀摇头,“你帮我打点行李,明儿一早我就走一趟莲城。”
蔡耀媳妇不明白丈夫想干么,蔡耀低声提点妻子,“不管怎么说,那都是我娘,若明知主子不会帮忙,就不走这一趟,日后主子怕是要因此对我生疑了。对母亲不闻不问,如此不孝之人,谁敢用”
蔡耀媳妇反应过来,点点头径去帮丈夫收拾行李。
鸽卫每三天就把消息传向京城,因此黎浅浅很快就知道这些事。
“这个蔡耀倒是个聪明人。”看完纸条,黎浅浅将纸条给春江,“我爹那儿知道了”
“是,不过老爷好像有些失望。”他们原本期望二太太会和大太太闹起来,倒是没想到,她会让人把消息透露给大老爷。
“这也没什么。”黎浅浅走到窗前的高几前,高几上放着个鱼缸,里头搁着两条小鱼,这是她两个哥哥送的,一人送两条,她把两条放在内室高几的鱼缸里,另外两条放在书房的书案上。
“我们期望大太太和二太太闹起来,但二太太也怕,她要是和大太太翻脸,她孤身一人在莲城黎府没有人帮衬,大老爷和老太太都在,二老爷却是京里。”
春江恍悟,“二太太不是不想和大太太闹,而是怕闹大了,没人帮衬她,她反倒要被大太太拿捏住”
“嗯。”总的来说,大太太还是比二太太有底气些,谁让人家有儿有女,不像二太太只有女儿,就算儿子是个药罐子,那又怎样好歹他也活到了现在,娶了妻成了亲。
二房的子嗣还没个影呢!
这也是为何二太太总是软弱不敢言的主因。
如果三房好好的,二房真生不出儿子来,也许会由老太太做主,从三房过继一个儿子去二房,但现在嘛!呵呵,只怕她爹会很乐见二房倒房吧!
&n
第二百零三章 祸水东引
话不投机半句多。
平亲王夫妻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对此,顾侧妃本该欣喜若狂才是,但因平亲王送给黎深深的那套头面,让她觉得万般苦涩,她和七小姐争来争去,平白便宜了个外头来的野丫头,平亲王因王妃一句话,而补偿了七小姐,自己呢
之前雄心勃勃想为自己儿女争口气,现在却如因这事,突然失了意气,还争什么呢亲王爷当面与她说的好好的,转头就忘得一乾二净,好像她在他心里只是个无足轻重的人,当面哄两句转头就忘,根本不用放在心上。
想想就觉心寒。
枉她一片痴心,一颗心自荳蔻年华初相见良人就此牵记,原以为能与良人成佳侣,谁知除了自己,还有正妃、侧妃、夫人……多不胜数的女人。
“娘娘”顾侧妃的贴身大丫鬟轻唤。
“何事”回过神,顾侧妃偏着头问。
大丫鬟小心从怀里掏出张纸条,“这是上回那妇人让奴婢给您的。”
“哼!”顾侧妃冷哼一声,想起寒禅寺里遇见的那名妇人,那妇人问她,可想让儿子更进一步。
怎么不想她想了一辈子,就是想要儿子成为世子,日后继承平亲王爵位,但是,她是侧妃,王妃有嫡子,怎么轮得到她的儿子当世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