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万古一逆贼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秽多非人
金石学!
通俗一点的讲叫玩古董,科学的解释则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
这门学问在乾嘉时期极为兴盛,乾隆年间曾据清宫所藏古物,御纂《西清古鉴》等书,推动了金石研究的复兴。其后有《考工创物小记》、《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捃古录金文》、《斋集古录》、《缀遗斋彝器款识考识》、《寰宇访碑录》、《金石萃编》、《古泉汇》、《金石索》等书,均为有成就的金石学著作。
几乎是个有追求,或者说有“品位”的文人士大夫,就能算是金石学者!
因为写诗词可能要砍头,写小说可能要砍头,但凡落在纸上,甚至入了他人耳中的言语都会导致被砍头。
那咱们这些高雅的士大夫怎么显示出自己高人一等的比格呢
搞金石学!
首先没文化的玩不了这个,其次穷鬼也玩不了这个,多棒啊!这直接就让绝大多数人被屏蔽在这个圈子之外,能完美的体现圈子内的“高水准!高修养!”,两全其美。
洪景来来燕京前就知道这趟差事有的忙,所以除了最简单的和金祖淳申领带清善后专款之外,还很是认真的考虑了一下怎么迎合燕京各路大佬的喜好。
按照洪景来的理解和推断,要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大佬的喜好,又能独出新意,且是稀有罕见,乃至于世上仅此一件的宝物,才有可能打动燕京的大佬们。
和富贵人家出身的小赵聊了聊,小赵第一个反应就是搞那些金石古董啊!
这一点洪景来也想到了,但燕京那可是两朝帝都,连块砖头都可能有三五百年的历史。这地方的人见古董和见大白菜一样,琉璃厂那点东西根本不可能入别人的眼。
至于李朝自己的那点东西拉倒吧!你还不如隔壁那日本呢。
韩国国宝一号是啥南大门呗!
思来想去,洪景来想到了一件东西,一件绝对独一无二,且世所罕见,以前都没有过记载的宝物。这件宝物甚至直接关联到大半个东亚的历史事件,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
。
23.广开土王大碑拓
一开始洪景来的想法就是干特么的一票!
请岛津出面,弄几个梁上功夫了得的“侠盗”,去给日本的那位官家清清库存。东大寺正仓院里的宝贝数以万计,全是唐宋以来不断搜集和珍藏的文物,甚至还有来自包括印度、伊朗甚至希腊、罗马、埃及等国的珍品。
随便弄出来个把两个,都绝对能够亮一亮燕京那些大佬的眼了。有好些东西,说句实在的带清自己都已经没有了,举世罕见的孤品珍品就这么存在正仓院里。
不过这玩意儿好像影响太大了一点,毕竟连织田信长进入正仓院也不过是割取兰奢待一小块而已。这要是一下子摸走他十件八件的,怕不是要炸锅。
除开正仓院,洪景来又想了想,还有个好东西。而且没有记错的话,应该还是就近这么几年出土的宝贝。
汉委奴国王印!
出土之后辗转漂流长达百年的时间,到现代才算有了合适的归属。若是论及他本身黄金的价值,也不过就是几两金子而已。但是论及他所蕴含的重要历史意义,以及非凡的文物价值,那就真是无价之宝了。
现在这方金印的价格好像是黄金十两,对洪景来而言真就是九牛一毛,随随便便就能掏出来。正想着赶紧让东莱的李禧著安排人手,悄悄去福冈找一找这方金印的时候。
“原来倭寇也封过国王啊!”拿着信函准备交给快马送去东莱的韩五石嘀咕了一句。
立刻收手!
没错啊!这方金印乃是大汉赐封倭国国王的金印,就算洪景来能拿出去送人,到也要有人敢要啊!私藏先朝王爵金印,是何居心这不管在哪朝哪代,都不符合统治要求啊!
还是作罢,没人敢要的东西,就算是弄来了,也不过是徒然留在自己手里,成为一件永远见不得光的宝贝。
那这就难办了,蒙着头转了老大一圈,还是小赵提的醒,金石学并不是只有古董才行的呀,古董某种意义上的复制品,比如说碑拓也是很好的东西。
尤其是那些历代名家挥毫的碑文,往往一份上好的拓本就能值百十银子。另外给个比较,声名显赫的《富春山居图》在清代的价格是大约白银二千两。这样的极品也就这水平,其他的物件值多少大伙儿心里都能有个基准了吧。
赵万永话音刚落,洪景来就想到了另外一件无双至宝。就材质而言嘛,那真是不值一提,还比不上之前的汉委奴国王印呢。但就内容而言,那真就是世所罕匹,天下奇珍!
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碑!
此碑系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为其父亲十九代王好太王所立。碑文涉及高句丽建国传说,好太王功绩及当时东北、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倭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外学者所珍视。此碑乃是研究汉魏之际高句丽政权形成和发展的仅存资料,是中国碑刻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珍品。
碑文为汉字,大小在9-10厘米左右,为方严厚重的隶书,也保留部分篆书和楷书,形成一种方方正正的书法风格,是中国书法由隶入楷的重要例证之一。现代书家费声骞评《好太王碑》“此碑书风古朴方整,有篆书遗意,惜字迹多风化剥蚀。”
而且巧得很,别人去找还真不一定能找到,洪景来去找还真就一找一个准。因为洪景来记得很清楚广开土王碑在未来的集安市,这位置真就是在xx江边,就和朝鲜隔河相望。
和以前说的一样,尤其是xx江和长白山这一代,朝鲜的采参夫自由来去,都快和自己家一样了。以至于发生采参夫越界伤人的事件,引发两国之间的纠纷。
甚至如果没记错,这地方的名字还挺朴实,不是叫大平沟就是叫大板沟,反正不是什么怀仁县或者桓州之类的。
由于满清特殊的保护所谓“龙兴之地”的政策,带清对东北东部进行长时间的封禁。康熙二十年(1681年)始,正式在辽东修筑柳条边墙,将今新宾汪清门、通化县英额布以东的辽阔地域列入禁区,今集安便在其封禁之内。
也就说这地方现在是彻彻底底的荒野!虽然可能有“野人”吧,但是绝对没有什么大规模的人类聚落存在。只有朝鲜这边采参夫的营地和部分东北少数民族的小定居点而已。
不知道广开土王碑在哪儿的人,那直接白瞎。知道广开土王碑的人,你有本事能先犯带清的边禁,然后又从数千乃至上万平方公里的无人区里生存下来,找到这块碑
而洪景来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了,只肖吩咐一句林尚沃,让他命令那些私下里早就和湾商勾搭在一起,私采东北野山参的采参夫去大平沟找一下这块石碑就得了。
还不怕找不到,就算在荒地里,这草长的再高也就一米多吧,可这块碑高将近七米,就那么直愣愣的杵在地里。不然也不会集安这边刚设立行政机构,就被人发现了。
因为太显眼了呗!
弄上这么一份拓本,不信那些玩考据学和金石学的大佬不喜欢。这可是全世界仅存的一份史料,你就算翻遍故纸堆,都找不到第二件。
既然有所目标,那也就不废话了。紧赶慢赶的,洪景来当时就快马传信给林尚沃,让他去吩咐湾商所属的采参夫们,给广开土王碑弄一份拓本。而且又不是要弄的多精美,只要用石灰稍稍勾补一番,大致拓印即可。
历史上早期的拓本就是这么弄来的,找个岁能明白事的孩子去弄都能行。
等拓本在使节团到达义州,送到洪景来手里时,林尚沃还稀奇呢。一是稀奇洪景来怎么知道那山沟里有那么大一座石碑,二是稀奇这么一个拓本也能做礼物拿去送人
洪景来直接敷衍了他一句读书人的事,你不懂!
现在展开这多达十几幅的拓本,洪景来两眼冒光!
。
24.嘉庆问话似平常
还没来得及拜见朱珪,嘉庆到是传旨让朝鲜使节前往圆明园拜见。
这是大事,两个来传的三等侍卫和一个礼部的官催的急,洪景来换上了公服就跟着去了。当然也不是只有洪景来一个人去,金芝淳作为子弟军官,捧着献给嘉庆的玉如意,要祝贺嘉庆得子的嘛。
其他的通事翻译和扈从也都叫上,大小也十多个人。礼部早先就安排好了车马,倒也不用自己临时上赶着叫车,跟着走就得了。
虽说是去圆明园,但实际上那一片大大小小的园林有好几处,按照前辈们各种《燕行录》的记载,接见朝鲜使臣的地方应该在正大光明殿。而且作为实际上圆明园的政治中心,两侧还有军机处的值班班房和侯旨厢房。
到了地界也不是说传了就能直接进,你搁园外才能看到,这园子和一座普通的城池实际上真没什么区别。那园墙修的一点不比燕京城的城墙差,照样有园门,照样有守卫。
待入园,继续等,有礼部和鸿胪寺的两个官,还有引路的太监执事,一前一后的夹住使团入园的人等,算是带见。
最后才给带进了悬挂着正大光明大匾的勤政殿,此前礼部已经差人和使团讲过礼仪的事情。因为朝鲜使节团来的实在太勤快了,而且“素来恭顺”,所以不像其他那些使节团进入燕京以后还要上十天半个月的礼仪培训课。
朝鲜的使节团基本上就是礼部官员口述一遍,再看着演示一遍就算完事。大家都轻车熟路的,见着嘉庆你跪就完了!
洪景来可不是什么傻批二愣子,还心里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显得什么一身傲骨似的。嘉庆的影子都没见着,只觉得入殿后眼前光影稍暗,有个太监在旁边轻呼了一声“跪!”
一句废话没有,跪的行云流水!
三跪九叩行大礼,一点儿也不许有差池。不叫起就不许起,还好洪景来提前备着跪的容易,倒也是没啥问题。
等行完礼,叫起,一旁自有官员禀报洪景来等人是有清朝鲜国使臣,姓甚名谁,前来所为何事云云。
“你便叫洪景来这个松都经历是个什么官儿”眼前的嘉庆面白微须,脸略微有些圆,气色到是很好的样子。
大略的瞅了一眼,洪景来便立刻低下头不敢再看。到底是带清的皇帝,不能够直视的,就算你是皇子龙孙也不成。
“禀圣天子,下臣所任乃是留都佐贰,辅理钱粮、文书、教化之类。”洪景来小心翼翼的回答,说话都不能太快。
“这么说是同知不是”嘉庆说话似乎也没什么太大的压迫和威严,感觉和金祖淳好像也差不多。
“禀圣天子,与天朝同知差相仿佛。”
“那怎么是个从四品”
“禀圣天子,因着松都官称开城府,乃是前代高丽与下国初年时的王京所在。”
“嗷!往昔来使的总是宗亲,抑或朱紫,怎么此次由你来。”这就是嘉庆有些奇怪了,以前来的都是三品以上官员,或者是那些驸马的子弟甚至王族之类的,怎么这次来了一个芝麻绿豆官,是不是看不起带清啊。
“禀圣天子,下臣的族姑母乃是臣主之本生祖母。”洪景来这不是说好了回去才三品的嘛,这下只能搬出咱们的便宜姑妈洪妃了呗。
“恩,不必如此拘礼了,靠近些回话。”一听洪景来原来是纯宗大王的亲戚,嘉庆便也不再多问许多,让洪景来走近两步容他细看,也方便回话。
“李王可好有子胤”大概是因为最近自己刚得了儿子,所以嘉庆关心起了纯宗大王。
“臣主虽行婚配,但年齿不长,尚未有子。”因为嘉庆让不必拘礼了,洪景来也就不用句句回禀圣天子。
“李王今岁”
“一十六岁。”
“到底子嗣为重……”
“臣主闻听皇四子诞育,特献如意一柄。”既然说到了儿子这事,洪景来赶紧把如意送了上去,表示一下恭祝。
“有心了。”嘉庆略略的看了一眼那如意,就算赏收了。
“圣天子出送飘民,臣主感念非常,特遣下臣,前来谢恩。”说完洪景来照例再一次下跪谢恩。
“李王知恩,甚好。”
洪景来再跪再谢恩,到算是熟练了。
“来时路上可好走盛京如何了朕总不得闲,往来几千里,长久不去了。”正以为这次拜见要结束,没想到嘉庆居然絮絮叨叨地问了起来。
洪景来总不能说你家那条御道面子工程都算不上,只有一条主道好走,沿途的行宫也荒废了许多。至于盛京,送过去那些黄带子红带子可祸害的不轻。
“下臣等深叨天子洪恩,沿途有司照顾妥帖,盛京繁华,远胜下国。”
“朕应当去看下,没奈何又要劳损民力,又要征调车马,总不成行。”
“圣天子抚绥万邦,宇廷之下自可去得。”洪景来都感觉自己在说罗圈式的废话。
“你什么年纪了”
“恰逢而立。”这弯转的有些快,洪景来差点没反应过来。
“正是富年,好生为李王分忧罢。”
开始的突然,结束的也突然。像是问了一大堆话,又像是什么都没问。洪景来有些蒙,你们这些皇帝是这样子问话的
嘉庆道了一句“赏!”,整个拜见就算结束了,说是赏,结果也就是赏了洪景来两对大荷包。这算什么意思,洪景来也没瞧明白。
倒是赐宴很丰盛,大长桌摆的满满的,洪景来面前足足摆了两桌,都是用的粉彩景德镇官窑,大抵都是乾隆年用到现在的。
光是摆着看的饽饽就有四盘,还有几盘看不出材料,但明显也是摆着看的点心。大热天还有两个火锅,就是不知煮的是什么东西。
嘉庆回去更衣去了,这边都只能陪坐在这等着,另一侧陪宴的王公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搁那儿和木头人似的,纹丝不动。
这场面,你就是山珍海味在面前,洪景来也是食不知味。
。
25.旅途困顿摧人折
吃饭什么的,乏善可陈,材料是好材料,用的油盐都十足。可是这菜不是现做的,全是之前做好了煨在炉子上保温着罢了。
要是热的也就算了,起码热菜吃着也没那么难下口。可这菜从炉子上端下来,再由太监用食盒一件一件送到九州清晏,就算天热那也差不多凉了,偏生还要等嘉庆来了才能动筷。
油腻的食物凉透以后,会是一个什么难以下口的状态大家应该都有体会。还好桌上还有火锅,肉片烫着就算老了需要多嚼几下问题也不大,洪景来也已经对所谓的御膳赐宴彻底死心,能吃饱也就满足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