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铁骑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铁血坦克兵
“今后若是闯贼攻打大同,我怀疑姜镶肯定会投降闯贼,希望到时候您能够跟着我们一起去南方投奔淮军。”
“姜镶会投降闯贼”
“对!打不过就投降,很正常的事情。不过他可以投降闯贼,王兄您不能,因为您杀了闯贼的人才去投降官军的,您想一下,若是您也投降了闯贼,闯贼能放过王兄你吗知道高杰吧”
“知道!”王辅臣点了点头。
“闯贼可是对高杰恨之入骨啊!悬赏三千两银子,要买高杰的脑袋呢!”
“那高杰可是拐走了李自成的老婆,闯贼自然对他恨之入骨了。”
“王兄你可是杀害了闯贼悍将,闯贼岂能不恨你”张书恒笑道。
王辅臣想了下后道:“好,若是今后姜镶要开门投降闯贼的话,王某一定跟你们走!”
“这就对了,你本来投奔了闯贼,后来迷途知返当了官军。若是再投降回去,岂不是成了三姓家奴了”
“我王辅臣一定不会当什么三姓家奴!”王辅臣大声道。
“好了,王兄,你牌技也有了,若是不想回去的话,可以在这里再玩一会儿,我借你银子,你去找别的人玩,我包你能赢回来。”张书恒还是那样面带人畜无害的笑容说道。
王辅臣狠了狠心,又借了一千两银子的筹码,去了外面找人玩牌。张书恒给他安排了一间包间,进去和几名大同的公子哥玩牌。结果王辅臣的手气一下就好起来了,打了一晚上,不仅没有输,还赢了一千多两银子回来。打到最后,那两名公子哥输得脸都绿了,没人敢再和王辅臣玩了,纷纷站起来走人。
“张兄弟,我这两千两银子先还您。”王辅臣找到张书恒要还银子。
张书恒只把一千两银子的筹码收了回来:“刚刚借你的一千两,我先要回来。剩下的你去下面换银子吧。那两千两,以后慢慢还。”
王辅臣也刚好没银子了,于是道谢:“多谢兄弟,那我就走了啊”
“回去吧,你都玩了一天一夜了,回去休息吧。”
王辅臣走到楼下的筹码兑换处,把一千多两银子的筹码换成了现银,兴高采烈的回去了。
后来,李自成攻打大同,姜镶果然开门投敌了,而王辅臣也记得张书恒对他说过的话,在姜镶开门之前,他逃去了兴旺隆找了张书恒,于是张书恒安排人护送王辅臣出城,与此同时,大同的兴旺隆也关门了。再后来,张书恒去了南京,他的亲卫军都被李国栋编入了锦衣卫,而兴旺隆在锦衣卫的庇护下,在南京开了起来。
原本的锦衣卫指挥室骆养性先投闯贼,又投了满清,交出了锦衣卫名单,结果北方的锦衣卫损失惨重,暗探都被查了出来,不愿意降清的,都被杀害了。
而吴孟明跟着崇祯来到南京,成为锦衣卫指挥使。李国栋把张书恒和他的亲卫军都安排进了锦衣卫,崇祯任命了张书恒为锦衣卫指挥同知。而吴孟明只知道敛财,正事几乎不干,于是锦衣卫就等于落入了李国栋的手中。
李国栋插手锦衣卫之后,崇祯皇帝重新恢复了厂卫,于是官不聊生,天下士绅惨遭荼毒的日子又来了。当然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先是给王辅臣设套,再骗他输钱,然后让他写下欠条,再说服他,这样李国栋在将来又得到了一员猛将。
收到了大同发来的信之后,李国栋哈哈大笑:“小张确实干得漂亮啊!我李老二又得到了一员难得的虎将!”
“恭喜伯爷了!”曹变蛟行礼道,“伯爷怎么知道,那姜镶将来会投降闯贼”
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
李国栋笑着道:“猜测的,不过小曹将军若是不信的话,我们可以打个赌,若是我赢了,你今后就永远效忠我;若是我输了,我就找个机会放你回辽东,如何”
“赌就赌!”曹变蛟大声道,“若是我输了,只要伯爷您不背叛朝廷,我曹变蛟就一辈子跟着你了!”
遥远的安南东京(今河内)府,出现了自后黎朝中衰以来,一百多年所未见的繁荣与安定的气氛。升龙的街道上熙熙攘攘,裹着头巾,戴着竹笠,穿着长衫的安南百姓们,在街头摩肩接踵的涌动。其中的安南女子穿着五颜六色的传统服饰,凸显出她们欣长姣好的身材。
给升龙府带来繁荣的,正是来自北面大明的郑芝龙船队,郑芝龙的船队,给安南带来了丝绸、陶瓷和茶叶等好东西。这些来自北面大明的货物以前安南不是没有,也有,只是从陆路运输过来,成本高昂,运到了安南之后价格变得十分昂贵。如今有了水运送来的货物,价格一下就下降了许多,让原本只能看着这些昂贵商品流口水的中小地主也能买得起这些大明的货物。
安南自己也有烧制陶瓷,不过他们生产的是青花瓷,没有大明那种洁白如玉的白瓷,而且安南自己生产的青花瓷价格昂贵,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够用得起的高档货。
同郑芝龙的船队一同到来的,还有一条条健壮威武的军汉,这些身材高大,皮肤白皙的军汉们,身上穿着红色鸳鸯战袄,头戴鹅黄红缨毡帽,看起来就威风凛凛的。
“哇,他长得好帅啊!”
“真高啊,我们村里的男人,站起来都还没有我高呢!”
“好白,哪像我们这里的男人,又黑又瘦的。”
那些来自大明的军汉,吸引了无数少女们仰慕的目光。
“这位大哥,你们来这里打算住多长时间啊”一位勇敢的女孩上前一名壮汉。
那壮汉脸红了,手足无措的摘下帽子,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过了好半天才挤出几个字:“我们在这里要修建仓库,也不知道要修多久。”
少女吃吃笑着跑开了,这条壮汉看着少女的背影,看得都呆住了。
“张阿水,你又在想女人了吧”一名兵嬉皮笑脸的上来。
“没有没有!”张阿水连忙尴尬的回道。看到这里遍地都是年轻漂亮的姑娘,突然觉得,自己申请离开枞阳要来安南,是来对了。
另外一名兵嬉笑着对刚刚那个兵道:“刘德旺,你也不想一想,张阿水都快四十了,还没尝过女人的滋味呢,这不很正常”
“哈哈哈!”一群士兵笑了起来。
这些兵们来到安南,可不像是以前明成祖时代那样准备占领安南,而是来大兴土木工程建设的。而且这些兵们来安南,也是经过安南四主的同意才来的。他们除了要在升龙府附近建造一座物资仓库之外,还将在安南的几座港口建造物资仓库,以大明的特产向安南购买粮食,再运回大明。这一进一出,可以赚取巨额的利润。
安南粮食产量高,一年三熟的土地,而且三熟都是稻谷,这产量比大明的湖广都高了许多。而安南缺少大明的货物,陆路运输成本太高,走水运进入安南,价格便宜了许多。
郑芝龙根据李国栋的提议,在安南设立开发区,向安南租了土地,而且开发区今后建造了仓库和工场之后,还要再向安南缴纳税收,如此优厚的条件,使得安南四主都对郑芝龙和大明感激不尽,认为这是天上掉下的财神爷!大明只不过要了一些无法种植的海边淤泥地,却付出了巨额的租金,仓库、码头和工场造好之后,还要上缴税收。
据说以后开发区还要修建起一座座新的城镇,招募安南当地人在城镇内工作,居住,新的城镇生活条件可是比他们在家里好多了。
张阿水来到安南之后的第三天,工程兵队休息了两天时间,就开始开工建设了。首先开工建设的是港口和码头,但是大明在黎朝建立的港口却不是在东京,而是在红河入海口一座只有十多人的小渔村附近。
这一大片除了孤零零的一座小渔村之外,就是烂泥地的红河入海口,是后世海防市所在,但如今,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滩涂。
这里将会建造港口、码头、仓库、工场和开发区城镇,等到港口完工,郑家船队的大船,西夷人的大船都能在这里停泊了,大船到了码头停下来,货物从大船卸下,或是送入仓库,或是装上小船运走。但是港口以及配套设施完工,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在港口未完工的五年内,郑家的船队之内停泊在红河口的海面上,由小船来装货运入东京。这样效率很低,而且危险性太高,但港口码头尚未完工,大明又急需大量粮食,也只能如此了。
“天啊,这里都是一片滩涂啊,要怎么修建一座城池”
“这一片烂泥地,怎么弄啊”
“反正是先修码头吧。”
工程兵到了红河口,见到一大片滩涂烂泥地,人们议论纷纷。
就在此时,一名军官喊道:“都别说话了,准备干活,听上级长官的,长官让你们干什么就干什么!”
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在河边打桩。将来大船将会驶入河口,由于涨潮和退潮的时候水位相差很大,因此码头泊位的位置要往河中间延伸,这就需要在河边打桩,然后在桩上面搭建平台延伸出去。等到修好之后,大船将会直接靠上码头,方便货物装卸。
张阿水跟着其他的工程兵开始干活了,一开始的活,是在退潮的时候划着小船离开岸边,然后有人下水施工,
小船划出了十多步远,几名水性好的工程兵跳进水中,潜入水下,丈量了一下深度,岸上的人再根据水深的数据,切割木板。
切割好的木板被放入水中,由工程兵把木板钉起来,就这样在水中围出了一个高度比最水位还高的圆圈。
“把抽水机运过去,准备抽水。”军官下令道。
张阿水,虽然他的名字里面带了一个水字,可是五行缺水的他,曾经是一只旱鸭子。加入了工程兵之后,虽然学会了游泳,但除了会几下狗刨式,水性还差得很,所以他就没有下水了,而是坐在船上,等船到了打桩的位置,他摇动抽水机,把围在木板内的水给抽出来。
两艘载着抽水机的船同时开工,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把木板内的水都抽干了,露出了河底的淤泥。
抽完了一处打桩处的河水后,张阿水又坐着小船来到第二处,开始汗流浃背的摇动抽水机,把里面的河水抽出。
“都已经进入秋天了,这里的天气还那么热。”张阿水擦了一把汗道。
“要是我们大明中原有那么热那就好了,我们也不会成为流民了。”一名士兵说道。
抽光了水的木板内,工程兵开始打桩作业,几个人跳进以木板围成的圆筒内,挥动铁铲,挥汗如雨,往淤泥下面挖掘。人钻入圆筒内施工,风都被挡住了,里面又闷又热,只干了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
第642章 江南银号开业
河底的淤泥非常深,挖了很长时间,在圆筒内施工的工程兵才挖到底,露出了底部河床下的岩石层。
挖到了岩石层后,有石匠在岩石上打了几个孔,然后有人负责把铁筋以铁丝编织好,插入到刚刚在岩石上打出的小孔内。做好了铁筋架子,工程兵就把木板钉成一个空心圆柱体,插入淤泥,直抵底部的岩石层。
岸上,工程兵官兵们忙碌着,上游下来的小船上,满载着碎石头,工程兵把碎石头从小船上卸下,装上小推车还有下游从海面上驶来的小船停靠在河边,工程兵把船上运载的一口口厚纸皮做出的袋子卸船,运到岸上还有的小船从上游顺流而下,船上装满了沙子。
工程兵官兵们把沙子、碎石头和从纸袋内倒出的灰色粉末混合在一起,装入一口横着放的大铁桶内,注入水,再由几个人用力踩动踏板,在机械齿轮的传动作用下,大铁桶转动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大铁桶内的混合物被搅拌得差不多了,被人倒在小推车上。
小推车运送搅拌好的水泥混凝土,到了河边,就有人把铁桶从小推车上抬起来,放在小船上,然后送去打桩点。
工程兵们抬着一口口大铁桶,把铁桶内的混泥土倒进了木头框架内。
这些浇灌的水泥,等到晾干了以后,就变成了坚硬的水泥桩。之后的任务,就是在水泥桩上面铺设上两层木板就完工了。
之所以没有横的水泥板,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钢太贵了,李国栋不可能用钢筋来制造钢筋混凝土。而横向水泥板,必须使用钢筋来作为骨架,浇铸出钢筋混凝土,才能承受得起重量,使得水泥板不会断裂变形。
既然没办法奢侈到使用钢筋来浇铸水泥板,那么只需要铺设木板就好了,等几年以后,炼钢技术发达了,再换成钢筋水泥混凝土。
工程兵的施工速度非常快,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在河边建造了六座泊位,这些泊位在涨潮的时候泊位水深可达两丈,西夷的大型船只都能停泊在泊位上面。
接下来,就是修建开发区城镇的道路了。要发展经济,道路先行。
修建的道路是石板路,在河流的上游,有一部分工程兵被派遣到山上开采石头,开采下来的石头打成石板,然后装船顺流而下,运到了河口的开发区,把石头铺设在地面,就修成一条条石板路。
也就在郑芝龙和李国栋合伙投资的安南大米商行紧张建设的时候,江南东林银行苏州分号大楼已经完工,这是一栋规模浩大的六层大楼,但是这样一栋大楼,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完工了,不得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之所以施工速度会如此迅速,就是因为这栋大楼采用了新式建筑材料来建造。
银行大楼的大门口,立着两根宏伟的大理石柱子。远看那是大理石建造的柱子,走到跟前,才发现其实只是外面包裹了一层大理石,里面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其实柱子内是钢筋混凝土水泥柱,是真正的钢筋,由于楼层高了,若是不用钢筋,而用铁筋取代的话,铁筋很容易断裂,到时候会造成柱子折断,楼房倒塌。
而且江南的东林士绅有钱,花点银子打造钢筋,制造柱子,也不是办不到的事情。
银行大楼外面的牌匾上,写着“江南银号”四个大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上面写着“苏州分号”四个字。之所以最后删掉了东林两个字,是东林党人不想树大招风,他们忽悠崇祯皇帝减免商税,口口声声说重农轻商其实是加重农业税,降低商业税,朝廷不与民争利其实这个民就是他们自己,整天忽悠皇帝,至于东林党庇护商人,商人出资养读书人,那都是背地里的暗箱操作。若是公然打出了东林银号的牌匾,即便崇祯再昏庸无能,难免也会有消息传入崇祯耳中。
崇祯可不是一个善良之辈,事情让他知道了,他必然大开杀戒。崇祯皇帝之所以能让士绅勾结商人,侵吞朝廷财富,只是因为他在文官们的忽悠之下,自削厂卫,丧失了耳目而已。但士绅集团也不能把事情摆到明面上,否则崇祯龙颜大怒,下令恢复厂卫,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一旦崇祯震怒之下恢复了厂卫的话,王承恩下手绝对不会比九千岁手软。
今天是开业的日子,看热闹的人们和江南投资的士绅,以及准备来观望,再决定是否存入银子的士绅们,早早就来到门口等候了,台阶下面人头涌动,每个人都伸长了脖子焦急的等候开业。
这座大楼可是现在苏州城内最宏伟最气派的大楼,前一段时间大楼施工完毕后,大门就一直关闭,据说里面在装修。今天是开业的时间,每个人都怀着好奇心,想要进去参观一下。
一声锣响,李国栋走在最前面,后面是水太凉、卢象升等大股东,从大门内走了出来,走到台阶边缘。
“各位父老乡亲,今日是江南银号开业的日子!”李国栋站在台阶上拉开嗓门大声喊话,“也许你们还不清楚江南银号的用途和好处,今日只要进来的乡亲,我们都有专人给你们耐心讲解!而且会邀请各位参观银号大楼!还会参观金库!”
剪彩开始了,卢象升、李国栋和水太凉三人剪断了一条红布,随后水太凉大声喊道:“各位,现在开门了,可以进去参观我们银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