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逆天铁骑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铁血坦克兵

    半年之后,谢连举就把本金还了,提前还款属于违约,所以要多支付一个月的利息六百两,那对于一名商人来讲都是小数目了。不过那都是半年以后的事情了。

    再说苏州江南银号周围,安置房已经全部分配完毕,所有的拆迁户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了。还有的拆迁户,因为原本房子比较大,所以分到了两套,甚至是三套安置房。那些多分到房子的拆迁户,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房子可以出租一个好价格,于是纷纷把房子分给儿子。

    江南银号边上的那些出租套房还未开始出租,首先推出的是准备出售的房子。出售房子的售楼处,就设在江南银号内。

    几位大约三十岁出头的士子走进了江南银号附近的商业区,为首一位眉清目秀的士子看着周围漂亮的建筑物,赞口不绝。边上一位唇红齿白,长得漂亮得不像话的公子道:“哥,我们要这里的住宅,只管向伯爷要就好了,伯爷不是您朋友”

    “子耀,为兄虽然同伯爷交情匪浅,可是这些房子也不是伯爷一个人的,我们怎么好意思向他开口呢”为首那公子笑道。

    这位公子正是方以智,他身边那位女扮男装的女子,是他妹妹方子耀。另外几人,有方以智的妹夫孙临,以及他的好友方文、钱秉镫和周岐等人,他们都是桐城人士,久居南京。听说苏州江南银号成立,出售一种新式住宅,于是方以智起了好奇心,想来看看。结果方以智见到了这些建筑物的外表,就迷恋上了,下决心要买下一套来。

    方以智和孙临虽是文人,可是武功不差。桐城士子多有文武双全之人,当年张献忠攻打庐州,祸害江淮一带,桐城士子中有不少人上了战场同贼寇交战。方以智又因为陈子龙的缘故,同李国栋是好友。李国栋在江北设立造船工场,也是得到桐城士子相助,才拿下江边一块地。

    方子耀道:“大哥,这两年来,我们也给武威伯做了不少事,他修建造船工场,打造水师,我们不仅给他们出了地,还出了不少银子,找他们要一间房子有如何”

    “子耀,武威伯这几年对我们的帮助更大!”方以智道,“当年献贼攻下庐州,还是武威伯率兵驱逐了献贼桐城乱民起,也是武威伯率军镇压了乱民前年的大洪水,若是没有武威伯,我们桐城损失不知道有多大了!武威伯有恩于桐城百姓,他打造水师,也是为了抵御建奴,剿灭贼寇所用。我们桐城士子给武威伯出点菲薄之力,难道不应该”

    “哇,这栋楼好高好漂亮!”一名大约十五、六岁,女扮男装的女孩儿惊喜的大叫了一声。这位女孩儿,就是方以智的女儿方御。

    方以智抬起头来,看到大楼顶上写着四个大字:江南银号,于是他说道:“到了,我们就到这里。”

    走进了江南银号大厅内,大厅内热闹非凡,中间的椅子上坐着无数在等候存银子的人们。方以智他们刚刚走进大厅,就有人上来询问:“几位客官,请问你们需要什么服务吗”

    方以智问道:“听说你们这有卖宅子”

    “有有!客官请跟小的上楼吧。”

    一行人走上了三楼,只见三楼也有一座宽敞的大厅,大厅内坐满了人,还有不少人站在各种模型和说明书跟前仔细观看。

    大厅最中间摆放着一副沙盘,沙盘上面就是江南银号小区的模型,南面正中间,是一栋宏伟大楼的模型,那就是江南银号大楼的模型,周围还有一圈建筑,上面写着“拆迁安置房”五个字,还有一块涂成白底的木牌,上面写着字,仔细介绍了这种房子,这种房子下面两层店铺,上面是安置房,安置房全部是两房一厅结构。

    外围一圈建筑物的中间,被围成了一座小区,内中有假山花园,有秋千、木马、滑梯等设施,中间林立着不少漂亮的建筑物,有些建筑物是楼房,还有一排独门独户的小楼。各种建筑物的模型边上都有木牌说明。

    方以智看完了沙盘模型,然后询问道:“你们这有各种房子的介绍吗”

    “有有,小的马上去给客官您拿来。”那名伙计见方以智他们一行人衣着华丽,气质不凡,知道是来了大客户,连忙去给方以智拿房屋户型说明书了。

    说明书拿来之后,方以智饶有兴趣的翻看着,看了半天,他对各种户型都很有兴趣。

    最终,方以智的手指落在一套楼中楼上:“小二,能带我们去看看这房子吗”

    “当然可以,客官请跟我来吧。”那伙计连忙躬了一下身。

    方以智跟着伙计,走下楼,从江南银号的后门走出,便进入小区了。伙计带着方以智他们,走到一栋五层的楼房跟前,随后走进了东面的楼梯道内。

    “就在这上面,我们要到四楼。”伙计道。

    一行人走上了四楼,伙计掏出钥匙,打开了外面的包铁木门。

    门开了,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座宽敞明亮的大厅,大厅十分宽敞,采光也非常好,周围窗户上都覆盖着淡黄琉璃。虽然李国栋还不懂得如何烧出玻璃,但是他烧制出的这种琉璃,透光性也不错,半透明的琉璃让房子内有很好的采光性能。

    推开窗户,站在大厅内眺望楼下小区,可以看到那是一座漂亮的花园。客厅里面的对面,有一间厨房,边上还有餐厅。中间一条走廊走进去,两边有卫生间和两间卧室。整个大厅,挑高一直到二楼天花板,二楼上有一圈栏杆。走上楼梯上了二楼,二楼走廊一边有栏杆,站在二楼,可以俯视中间的大厅。

    二楼有三间卧室,一间书房和一间卫生间,其中一间卧室带有自己的卫生间。

    “这还能再上去”方以智指着通向上面的楼梯问道。

    “是的,上面是屋顶花园。”




第648章 吴淞江工地
    方以智毫不犹豫的掏了五百两银子,买下了这套楼中楼。

    五百两银子,购买一套大约相当于后世三百平方米的房子,这个价格在明朝来讲算是比较贵的,可是这样的房子一来是在苏州闹市区,小区外面就是最繁华的商业区。房屋内的设施十分完善,大厅宽敞明亮,房间采光很好,坐北朝南的房子冬暖夏凉,夏天通风好,听说到了冬天还有专门的供暖设施。卫生间内十分干净,以后不仅不用忍受在房间里面放着臭烘烘的马桶了,而且卫生间的蹲坑干净得一点臭味都没有。更重要的是,还有自己的淋浴设施,拧开水龙头,就有热水出来。

    这些出售房的设施可是比安置房要好上许多倍,冬季有专门的锅炉房供暖,提供洗浴的热水,房间里面也有供暖管道,寒冬腊月的时候,在房间里面仍然是温暖如春。正因为如此,所以出售房可以卖得一个好价格。

    正因为听完了介绍,方以智知道这些房子住起来肯定十分舒服,于是毫不犹豫的掏出银子买下一套。

    所有的出售房如果全部卖出去,那么李国栋投资盖银号大楼、拆迁安置房和建设小区的银子就全部收回来了,等于他不花钱就建造了江南银号大楼和银号小区,而那些店面出租、出租房出租赚来的银子就纯属白赚了。

    两个月后,天气转冷,方以智离开了南京,他搬进了这套房子居住。

    走进楼梯道内,就感觉里面的温度比外面暖和很多了,走上四楼,刚刚打开房门,就感觉大厅内一股暖风扑面而来。

    “这里面还真的是暖和啊!”方以智感叹道。

    这两个月内,方以智把新房给装修好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装修的,房子内的设施十分完善,只要在大厅内铺上地毯,搬进一些配套的家具就可以了。在小区的楼下开了好几家家具店,所卖的家具,都是和这种新房子特别配套的新式家具。

    其实这些卖家具的商家,都是大德旺的分号,事实上就是李国栋的产业。制作家具的木头,很多都是从南洋运来的高档木头,打造成各种精美漂亮的家具。这些家具摆放着淡色调的新房内,显得十分匹配。

    方以智住进来后不久,陆陆续续有好友到他家来登门拜访。每个来过的人都说冬天住在这房子里面真是舒服,之后就打算在这里买一套房子。几天后,陈贞慧也登门拜访,走进了这套温暖如春,又采光极好的房子后,陈贞慧对这房子赞口不绝,当即表示,要立即买一套下来,以后就同方以智当邻居了。

    “定生兄,你家就是宜兴的,不像小弟我,我们桐城遭了贼寇之后,就长期居住南京,寄人篱下的生活不好过啊,这才自己在苏州买了房子。你在宜兴的府邸难道住得不舒服吗”方以智问道。

    陈贞慧笑着道:“家里冬天太冷了,这几年冬季特别寒冷,屋子里点了三个火盆都无济于事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的,不透风,闷得慌。开了门窗的话,寒风吹进来,火盆根本不顶事。哪像你们这里,窗户开着,房间内还是温暖如春,外面吹来一股冷风,令人清神气爽。所以说嘛,兄弟我也想要在这里买一套这样的房子,冬季可以过来避寒,气候转暖了再回去住。”

    “既然定生兄想要买,那我们一起去银号看看吧。”

    两人去江南银号售房处,却被人告知,江南银号小区的房子已经全部卖光了。而且前一段时间房价上涨了一半,但还是被人一抢而空,连一套都不剩了。

    “两个月前,还没有几个人买啊,怎么现在就没了”方以智问道。

    那伙计回答道:“这位客官,您有所不知啊,苏州这里本来做生意的人就多,又有这江南银号成立,来的人就更多了。再加上我们的房子冬季有供暖,很多士子就买下最好的房子;商人也来了不少,若不是伯爷限制商人的购买条件,不许商人购买最大最好的房子,恐怕早都被他们买光了。现在有多少商人住的是和拆迁户一样的两房一厅”

    那些来苏州买房的商人多半都是外地来的商人,一方面是苏州纺织业发达,另一方面是江南银号开业,吸引了大批商人。反正他们的家又不在这里,来到苏州只是临时居住,所以购买一套两房一厅已经够用了。

    陈贞慧不甘心的问道:“小二,那你们江南银号还会再盖这样的新房子吗”

    “在苏州是暂时不会盖了,其他地方的分号也暂时不会盖房子。毕竟拆迁挺麻烦的。”

    陈贞慧失望的感叹一声:“哎,早知道早买就好了。”

    “这位客官莫急,我们江南银号打算在松江府吴淞江边大兴土木呢,您可以去松江看看,在那里或许可以买到房子。”

    随后方以智就陪着自己的这位好友一起去了松江,根据问来的地址来到吴淞江边的上海县,只见如今的上海县已经变成一座巨大的工地了,到处都在土木建设,港口码头在建设,仓库在建设,居民区在建设,商业区在建设,其中最大的一片工地外面以木栅栏围起来,木牌子上写着:江南银号松江总号建筑工地。

    不远处的江面上,不时可以看到大小船只驶入港内,大海船停靠在码头上,卸下大量货物,再以小船运往吴淞江上游。还有从上游下来的小船在码头上卸了货,再装上大船。

    “江南银号总号居然在这荒凉的滩涂上”陈贞慧大吃一惊。

    方以智道:“估计这里的发展前景会很好,既然武威伯会选中这个地方,这地方肯定有他的特点。”

    陈贞慧突然发现,前面有一栋两层楼的泰西式样的房子,上面写着“售楼处”三个大字,他奇怪的说了句:“这里住房都还没盖好,就有售楼处了”

    两人走进售楼处里面,却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售楼处里面泡茶的李国栋。

    “伯爷,您怎么有时间来这里了”方以智问道。

    “原来是密之兄弟和定生兄啊,本伯即将出征湖广了,献贼盘踞江北,祸害两淮百姓,本伯接到朝廷的诏令,即将发兵剿贼,收复庐江。在出征之前,某从濠镜(澳门)的佛郎机人那订购了一批火器,这几日会运来上海,所以某在这里等候,也顺便看一下这上海县的港口码头和城市建设如何了,”李国栋回答,说着他指了指那些正在施工的工人,“看到没有那些工匠,可都是李某麾下的兄弟,他们是工程兵,就是专门从事城市建设的。”

    “原来如此啊,只是学生不明白,为何伯爷不把港口设在南京、镇江、扬州、太仓等地,却要设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呢”陈贞慧问道。

    李国栋哈哈大笑:“这里可是天然良港啊,乃是水运的十字路口!往西,既可以通过吴淞江进入运河,也可以走长江一路往西;往东可以横渡大洋去东瀛,甚至去对面的美洲;往北可以去辽东、朝鲜;往南可以去南洋。水路交通如此方便的一块宝地,要发展起来很容易。所以本伯断定,今后这里将会变成超过京城的最大城市。”



第649章 军民情深
    在李国栋的劝说之下,方以智和陈贞慧每个人都以每套五十两银子的价格,在吴淞江边买下十套还未完工的期房。方以智和陈贞慧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十年后,他们手里的十套房子,每套价值居然达到了一万两以上的天价。

    李国栋通过郑芝龙向濠镜的佛郎机人订购的货物也送到了,那是一批燧发枪,是法国人马汉发明的最新式的撞击式燧发枪,也就是这种燧发枪,在历史上一直从十七世纪用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直到被火帽式击发枪期待,足足使用了两百多年!

    这时候,撞击式燧发枪刚刚发明不久,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枪械。李国栋一口气向佛郎机人订购了一万支。

    此时张献忠在安徽一带横行,连续攻陷舒城、六安、庐州等地,整个淮北一带都落入张献忠手中。原本历史上张献忠将在巢湖训练水师,但在这个时空,因为李国栋的水师就驻扎在安庆一带,结果张献忠击败了黄得功和刘良佐之后,一路向西进攻,献贼大军威胁武昌。

    左良玉大军已经进入川陕交界处,号称追剿李自成,事实上左良玉剿贼不力,屡吃败仗之后,他就只敢远远的跟着李自成,根本不敢上前同闯军决战。

    因为凤阳巡抚剿贼不利,被崇祯皇帝派出缇骑捉拿下狱了,由马士英取代,成为凤阳巡抚。

    张献忠大军在安徽境内的活动,威胁到江南。而左良玉为了避开李自成,甚至不敢同张献忠交战,于是擅自率军南下,跑去了安庆。

    崇祯十五年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年关外局势还算是稳定,被李国栋打得损兵折将的清军没有再能力再发起入关前的最后一次入寇。皇太极也已经病入膏肓,虽然已经没有了宸妃海兰珠,因为海兰珠都已经成为李国栋的小妾了,不会出现因为海兰珠病故,导致皇太极心力憔悴而死的事情,不过李国栋心里十分清楚,一般肥胖的大胖子,心脏都不怎么好。

    胖的人心脏压力大,工作负担大,加上血脂在心血管的堵塞,一般胖子到了中年以后都有冠心病,皇太极又整天坐在那里处理公务,身心压力极大,对他脆弱的心脏来讲更是承受不住,所以说即便是皇太极九月份不会突发心脏病猝死,最多能给他延寿几个月也差不多了。

    因为胖人心脏压力大,又有各种心血管毛病,所以李国栋十分主意锻炼身体,也十分注意饮食,经常吃蔬菜水果,蘑菇木耳之类的食物,还想尽办法弄到海带、紫菜,经常喝玉米粥,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心血管毛病,他可不像某一天猝死了,那样他之前的努力就全部白费了。

    年底大朝会的时候,朝中东林党的言官纷纷上奏崇祯,要调遣李国栋去对付张献忠。

    崇祯皇帝下了诏书,不用说也知道,这份诏书在内阁票拟一下就通过了,送交兵部,兵部给出虎符,连同圣旨一起送到李国栋手中。

    开封城外的晋阳军大营内,李国栋站在台上。

    “朝廷要我们放弃开封,认为开封可以守得住,让我们发兵安庆。”李国栋环视一圈道。

    “大哥,若是我们离开了开封,闯贼再来进攻开封如何是好”韩大山问道。

    “伯爷,曹某就想不通了,左良玉擅自调兵南下,若是追剿献贼,朝廷应该调遣左良玉去是最近的,为何要调我们我们留在这里,便于追击闯贼!”曹变蛟也不解的问道。

    李国栋哈哈大笑:“各位兄弟,你们觉得,朝廷给左良玉诏书,此贼会老老实实的听从调遣,出兵追击献贼”

    曹变蛟大怒道:“左贼狼子野心,早就是尾大不掉了!若不是左贼,当年伯父也不会遇难!”
1...152153154155156...3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