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明1561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嗷世巅锋
传旨太监见状,又忍不住好奇道:“这又是怎么个意思?”
“昨儿打扫的人离开时没注意,碰翻了一个铜罐子,结果弄的里面满是毒雾,险些闹出人命来,我昨儿特地让人敞了一夜的门,也不知那毒雾散干净没有。”
其实真正打翻罐子的,是试图盗走甜水胶的内卫——不过这种家丑,就没必要在外人面前细说了。
那传旨太监一听说有什么毒雾,当即缩到了王守业伸手,咋舌道:“乖乖!怪不得那么多人想要调离你们山……”
说到半截,他又急忙捂住了嘴。
山海监的动荡,都已经传到宫里去了?
是李芳泄露出去的,还是周怀恩走了东厂的渠道?
反正不管怎么说,白常启对衙门近况的了解,竟还比不得宫里的太监——虽然事出有因,但还是证明了他对衙门的掌控,存在相着当大的问题。
眼见那只羊,已经在仓库里溜达了半天,却没有丝毫中毒的迹象,钱启这才从里面抱出了装木鱼的箱子。
等验收无误之后,王守业亲自将那传旨太监送出了衙门,转回头又命人寻来了那孙公公——也是时候检验墨韵的死而复生,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上回杀那白莲教匪时,王守业是守在示警石像跟前的——其实依照王守业的意思,这东西叫‘预警石像’其实并不合适,应该叫做‘死兆石像’才对,因为他只能预见到非正常死亡的发生,对别的危险全无半点反应。
这次因为主要研究的是墨韵,所以王守业就只能留在现场亲自监斩了。
好在这墨韵也不是什么好鸟,在沧州勾结胥吏上下其手,也不知坑害了多少百姓。
因此莫说是监斩,就算让他亲自动手,王守业也完全没有半点心理负担。
却说衙门里紧锣密鼓的筹备,街上数十名外卫也是往来奔走,将墨韵的画像挨街挨户展示,并勒令附近的居民,一旦发现画像上的人,必须立刻向官府禀报。
这自然是为了预防墨韵的复活点,会刷新在山海监附近。
等一切布置妥当之后,随着王守业一声令下,立刻有人在书房用匕首割断了墨韵的喉咙,然后把他的尸首埋在了后花园的花坛附近。
这自然是为了尽量还原,墨韵在沧州官衙死而复生的经过。
眼见内卫们用铁锹拍实了地面,又植了杂草上去,那监斩的孙公公便忍不住探询道:“王守备,这得什么时候才能活过来?”
“不好说。”
王守业摇了摇头。
根据目击者的口供,墨韵死而复生后第一次露面,是在天刚蒙蒙亮时,回到了自己的宿舍里。
而墨韵自己的记忆,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的。
但蒲友仁杀人是在傍晚,眼下却是早上,复活刷新的时间恐怕未必一样。
而与其担心这个,还不如先把剩余的工作坐好。
王守业招呼了那孙公公一声,转头回到了充作杀人现场的书房附近,就见里面一老一少,正在凉亭里小声嘀咕着什么。
“周太医、许太医。”
王守业上前一拱手,问道:“那墨韵的身体状况,二位可曾记清楚了?”
“放心吧。”
年长的周太医回了一礼,正色道:“遵照张守备的意思,那人的脉象、体征、血液毛发、乃至粪尿,都已经收集妥当了。”
王守业需要搞清楚的,可不仅仅只有墨韵是否还会复活,以及预警石像的范围有没有七十丈。
他还要弄明白,墨韵在死而复生后,会不会导致身体出现某种异变,又或者显出某些征兆。
这时年轻的许太医好奇道:“那小厮是做什么的?怎需如此着紧?”
“这就不牢二位多问了。”
王守业倒不是为了保密,而是怕他们得知内幕后,在惊骇之余会出现误判。
第150章 赐甲、降鱼(4/5)
将两名太医安置妥当,王守业这才回了西跨院。
刚一进门,就听说预警石像的测试,又以失败告终——显然,七十丈也已经超出了石像的极限。
下回就该测试六十丈了。
正询问预警石像的事儿,钱启就满面讪笑的凑了上来,向王守业请示,是否能在西厢房门外点一堆篝火,以便将门后的冰封解冻。
“到现在还没把门砸开?”
“冻的实在太硬了。”
“火可以点。”
王守业说到这里,钱启顿时如蒙大赦,正待躬身告退,去西厢房门前指挥放火事宜,却又听王守业道:“但也可以不点。”
钱启顿时苦了脸,小心翼翼的探究道:“大人,那这火到底是点还是不点啊?”
“你自己决定就好。”
王守业说着,又抬手在他肩头轻轻拍了拍,压着嗓子道:“监正大人的意思,是想让你接替沈长福出掌这西跨院,可就怕你性子太软,压不住那些刺头……”
话音未落,钱启猛地挺直了脊梁,亢声道:“大人放心,卑职明白该怎么做了!”
说完,便杀气腾腾的直奔西厢房,没多久,那单调捶打声再次响起,不过这次的频率和音量,都比早上要强出许多。
估计用不了一时半刻的,就能震裂抡锤人的虎口。
这是他们应得的。
之前内卫们虽然集体怠工,但却并没有造成直观的负面影响,再加上法不责众,所以才没有受到什么惩罚。
但这几个却是被拿住了把柄,若不趁此来个杀鸡儆猴,岂不是太浪费了?
对了,还有被派去监视乔氏的那两个废柴。
竟然能被一个身怀六甲的妇人骗过,理当拖来一起当靶子,顺便看他们有没有察觉到葛长风潜伏在京的蛛丝马迹。
将这事铺排下去之后,王守业便又霸占了杨同书的值房,查看最近的试验记录。
因受到衙门动荡影响,最近的试验记录多有不尽不实之处,进展更是乏善可陈。
以至于王守业新萌生出的一些想法,都不敢立刻投入测试了。
譬如让撑过微剂量甜水胶毒素,却未能成功异变的禽畜,和染了病的普通禽畜圈养在一起,看他们的抵抗力是否有什么变化。
因为前不久,有内卫买到了一只瘟鸡,结果没两天的功夫,家禽就死了一多半。
但那些曾服用过甜水胶的家禽,却无一例外的存活了下来。
这让王守业怀疑,它们虽然力气上没有产生什么异变,但却提升了自身对疾病的抗性和免疫力。
如果可以确定,它们对疫病有免疫力的话。
接下来就该试着让他们进行配种了。
而如果这些抗性能够遗传给后代,那就可以在大明朝推广规模化养殖了。
届时大幅增产的粮食,自然也无需再发愁,正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然,这种事想要一蹴而就肯定是不行的,至少也要经过一两年的持续测试,然后才能将改良后的品种推行全国。
话说……
他原本是想搞一支特种骑兵来着,眼下倒朝着育种专家的方向发展了。
不过这倒也正常,后世的许多民用科技,不都是军用的猴版么?
再说王守业也不是没尝试开发军用装备。
譬如说那甜水胶毒雾,最近他就一直在琢磨,该如何运用的军事领域。
正一面想些有的没的,一面在纸上涂抹勾画着,忽听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王守业下示意的停笔望向门外,就见吕泰挑帘子进来,拱手禀报道:“大人,工部派人来量尺寸了,眼下正在值房里候着。”
工部派人来量尺寸?
王守业狐疑道:“什么尺寸?”
“自然是做衣服的尺寸——听说万岁赏了您一副文山甲,工部自然要先量好了尺寸,才好命军器监进行打造。”
自己又不用上阵杀敌……
这莫名其妙的,怎么突然赏下副盔甲来?
不过既然来到古代,又做了武官,王守业倒还真想弄身铠甲穿穿。
最好再配个披风大氅啥的。
不过等回了值房,一边让那工部的匠人丈量尺寸,一边同麻贵随口胡扯时,才发现这盔甲即便赏赐下来,也不是随便就能穿的。
除非是随行护驾,否则这套文山甲发下来之后,多半只能在家里供着。
这跟飞鱼服还不一样,飞鱼服是常例赐服,本来就是用来穿的,但御赐文山甲却是特例——平时穿不穿倒没人管你,可你要是不下心弄坏了,或者出现在什么有碍观瞻的地方,肯定就会有言官风闻奏事。
这一听,王守业的兴致顿时消去大半。
这不能随便穿,还得专门供起来的东西,自己要来何用?
“对了!”
他忽然想起一事来,顺口问领着匠人前来的工部小吏:“官服是不是也是你们工部负责?我们山海监的常服,到底定下没有?”
那小吏陪笑道:“大人还真问对人了,卑职曾去礼部催问过几次,不过听说那边儿分歧很大,直到眼下也还没能定案。”
拖沓的官僚作风……
不过这倒未必是坏事。
如果王守业提议的那种银白款云纹锦袍,已经被礼部否决了,自然也就没什么好争执的。
眼下既然还在争执当中,就意味着他的提议,还有在礼部通过的机会。
正说着,忽听的外面噼里啪啦作响,紧接着就有人惊声尖叫:
“下雨了、下雨了!”
下雨有什么好叫的?
不对。
如今这寒冬时节,下雨倒的确有些古怪。
王守业正犹豫要不要出门瞧个究竟,两个书吏突然闯了进来,指着外面惶急的叫道:“王守备、麻守备,您二位快出去看看吧,外面下雨了!”
就算是冬天下雨,也没必要惊讶成这样吧?
王守业和麻贵对视了一眼,忙抢步出了值房。
结果到了外面,两人也都不禁愣在了当场。
盖因那院子里,除了倾盆而下的雨水之外,还有数不清的鱼虾混杂其中,小的且不说它,那大的竟与成人仿佛!
轰~
就在这时,突然有个东西砸在了斜对面的游廊顶上,直接将那游廊砸的垮塌了一段。
王守业和麻贵下意识寻过一瞧,那砸跨游廊的,却竟是只餐桌大小的海龟!
【五更只完成了四更,明天继续尝试五更】
第151章 大家伙
【突然发现一直以来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山海监应该是位于大市西街,而不是东街。】
这难道是传说中的龙吸水?
打量着那尚未死透的巨龟,王守业脑海里头一个浮现的,就是后世的科学解释。
可今儿虽说是阴天,却几乎没什么风,更何况这一瞧就是海鲜,而京城离海边至少有两三百里。
得是什么样的龙卷风,才能把一只数百斤的巨龟,从海里卷到京城来?
而且还连一丝余威都没有展现!
砰~
正和麻贵围观那巨龟,西南角附近又落下个近丈长的黑影,透过雨幕勉强能分辨出,那应该是一条生着长吻的大鱼。
金枪鱼?
渤海湾有金枪鱼吗?
难道这东西是从千里之外飞过来的?
“哈!”
王守业正探头打量那‘金枪鱼’,身后忽然传来一声低喝,回头望去,却是麻贵挥刀斩下了那巨龟的首级。
“给它个痛快。”
麻贵随口解释着,也凑到王守业身边,把腰刀探出游廊,想要用那雨水冲掉刀身上的血迹。
谁知那血迹还未冲洗干净,一条十来斤重的鲅鱼就先砸在了刀柄附近,直带的麻贵身子一侧歪,险些就跌出游廊。
王守业忙扯着他退到了最近的值房里。
一面同值房里的书吏寒暄,一面就听屋顶嘁哩喀喳乱响,也不知被砸碎了多少瓦片。
没多久,隔壁又有人大声呼喊其实,似乎是屋顶被生生砸漏了。
“老弟。”
麻贵站在窗前,一边揉着手腕一边好奇道:“你说这特娘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好说。”
王守业微微摇了摇头。
这时就听一旁书吏们嘀咕:
“该不会是天庭的鱼池漏了吧?”
“谁会在鱼池里养这么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瞧、你瞧,那还有条柔鱼【鱿鱼】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