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长歌
虽然韩岩算不上英雄,如今他也没到末路的程度,但作为王,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走向不可挽救的深渊, 甚至连他自己都看不到未来,给谁都会觉得难过。
韩岩年纪还不大,结果这两年生生熬成了这个德行, 再这样下去非过劳死不可。
当然这些并不是让韩岩投降的理由,韩熠觉得也不要用这种为你好的语气劝说了,没意思。
所以他直接说道:“若是能不打仗秦王并不太想打仗,毕竟能省钱就省钱,所以就派我来问问韩王是否接受兼并,不过,听说你拒绝了赵王,秦王也就没要求我必须说服你,就相当于让我回来看看这里吧。”
韩岩听韩熠说完之后,见他表情轻松似乎真的没打算从他这里要个答案,一时之间不由得感慨:“秦王待你倒是不错,这样寡人……我也就放心了。”
韩熠现在听到别人说颜徵对他好就心虚,好是真的好,但是他回应不了啊!
韩岩认真思索半晌问道:“你是怎么看的?”
韩熠看着他的表情,感觉韩岩似乎不是在套话,便说道:“若是让我说,这个包袱你可以放下了。”
韩岩愣了一下:“包袱?”
韩熠叹了口气:“韩国积重难返,其实我不明白,韩国以法家为重,为什么还能走到今天呢?在这方面秦国已经给你们做出榜样了啊。”
对于这一点韩熠是真的不明白,人家把路都给你走明白了,你们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就能成为第二个秦国。
哪怕是一山不容二虎也是等以后周边小国都灭的差不多之后再说了。
韩国怎么就把路给走歪了呢?
韩岩叹了口气,开口说道:“刚继位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后来我才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韩熠有些诧异地挑了挑眉,韩岩喝了口酒,想了想决定从自己刚继位的时候说起。
就如同韩熠所说,在变法这方面,秦国已经做出榜样了,他只要照着那一套来就行。
而且韩国比秦国当初还有两个优势,一是韩国本身就是法家的大本营,应该是能够制定出比当初的秦国律法更加适合韩国更加完善的律法。
二是韩岩自己就是王,不需要说服上位者,他自己就能做决定。
这样看前景十分美好,然而等到韩岩真的开始着手变法之后,他就发现整件事情并不是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
韩国跟秦国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说当年秦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不改不行的地步,而全国上下……至少整个朝堂都是一心想改变的,没有人愿意被灭国。
而如今的韩国却少了这种团结,大家都知道该变法了,但是真正变法的时候,因为朝堂上大多都是法家弟子,所以他们都能给出建议,但是他们都开始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希望这套律法能够为自己这个阶层服务,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
其实这个时代法律本来就是给普通人定制的,高官侯爵人家虽然也用这套法律但是人家也有脱罪的可能,那就是交罚款。
普通人哪里交得起罚款呢?
但是韩国这些人就很过分了,按照韩岩所说的话,这一整套律法就是大型的双标栏目,我们欺男霸女是正确的,没问题的,但是普通人就不行了,并且你们不乖乖被我们欺压就是犯罪!’
当然好歹都是读书人,倒也不会真的写的这么赤裸裸,但是听韩岩的意思基本上也就这样了。
然而韩国的政治生态本来就很野蛮,秦国官员彼此之间会有内斗,但在大是大非上面还是清楚的,韩国这些官员就看着眼前那一亩三分地了。
于是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能让所有人,哦,是一个能让所有有权有势的官员满意的方案。
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 第230节
韩国的变法也就成了一个口号。
韩熠听后有些疑惑说道:“我记得韩铨曾经说过你也肃清过朝堂,不行吗?”
韩岩头疼的揉了揉眉心说道:“肃清有什么用呢?上来的不还是一样?”
韩熠皱眉想了想,发现他的确有点难,能够杀一批已经不容易了,毕竟他在韩国的权利比起颜徵在秦国的权利来说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秦国自从变法开始就在不停的削弱华族的力量,到了现在,华族虽然还能发出声音,但是已经没办法跟王硬抗了。
但韩国不是,并且韩国的华族太多了,下去一个就上来另外一个,而且因为国家本身积弱的缘故,根本没有人才往韩国走,更甚至那些有本事却出身不好的人在韩国根本得不到重用,人家干脆就走了!
这年头的人没什么爱国情怀,连公子都是如此,更不要说普通人。
就算是有爱国情怀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啊。
所以让韩熠来总结的话,现在的韩国就是……菜鸡互啄!
韩岩说的口干舌燥,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是日暮西山。
他们两个登岸之后,韩熠说道:“我之前说这个国家已经成了你的包袱,所以只要你不怕承担骂名,那就放下吧。”
韩国基本上已经没救了,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内耗,当年人家秦国发现事情不对,立刻开始广招人才。
而且秦国彼此之间只是争夺利益,除了权臣跟王之间会出现血腥争夺,其他朝臣之间基本上很少往死里搞对方。
否则以韩熠的政治智慧,很难活到现在。
韩岩忽然问道:“秦国若是兼并韩国,韩国会怎么样?”
韩熠想了想说道:“你的话,我会尽量给你求得一个爵位,什么爵位不好说,你知道一般对待别国君主都很残忍,但是我觉得这样不太合适,秦王……应该会听我的建议,你觉得有才能的人也可以推荐一下,如果真的可以也是能在秦国做官的,至于那些所谓的华族……嗯,应该是不会被重用了。”
韩熠说完之后觉得自己说的太温柔了一些,又补充道:“不仅仅是不会被重用,他们的下场可能也不会太好。”
秦国缺人也不缺人,真正缺的是能种地的农民,而不缺的则是各种官员。
像是韩国这些鼠目寸光的华族,颜徵肯定是看不上的,而且他最讨厌这种人,兼并之后这些人肯定会更加积极的寻找家族出路,甚至将手伸向秦国其他地方,这要是惹恼了颜徵,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韩岩也不在乎那些人,只是忽然问道:“你呢?”
韩熠愣了一下:“啊?什么?”
韩岩问道:“你怎么看?”
韩熠略有些犹豫,他要是直说,韩岩会不会想要把他丢进湖里?
韩岩看他微微蹙眉没有说话便笑道:“不用担心,想什么就说什么好了。”
韩熠想了想觉得韩岩应该也不敢把他丢进湖里,毕竟他还有一个身份是秦国使臣嘛。
于是他放心大胆说道:“我觉得你应该同意,再这样下去,你只会被这个烂摊子拖垮,韩国现在基本上就是不破不立。”
韩岩认真看着他说道:“所以你是希望我同意兼并的对吗?”
韩熠点点头说道:“韩国的位置太敏感,不是秦国也会是别的国家,别的国家不会善待你,秦国……还有我在呢。”
韩岩看着韩熠认真的样子笑了,笑的特别温柔,他轻声说道:“好。”
韩熠当时就愣了一下:“什么?”
韩岩说道:“我说好,既然是你希望的,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来。”
韩熠有点慌:“等会,你别只听我的意见啊,你……你也自己想想。”
韩岩摇头:“没什么好想的了,只是我有一个条件,秦王若是不答应,我也会反悔的。”
韩熠松了口气,韩岩要是很轻易的就同意他才担心。
是以他问道:“你有什么条件就说,不太难的我能做主,实在不行我还能上疏,你放心,只要不太过分肯定会答应的。”
韩岩看着韩熠说道:“我要求秦国将韩国当做你的封地,让你来治理这里,并且世袭,至少世袭五世,除了你,谁都不行,秦王若是同意,我就退位称臣,若是不同意,那就打一场吧。”
韩熠:……
你跟颜徵在这方面倒是脑回路一致了啊!
第255章
韩岩看着韩熠有些意外的表情笑了笑说道:“这个条件, 你觉得秦王会同意吗?”
韩熠认真说道:“当我的封地没问题, 但是现在秦国是封地而不临民, 最多也就是这里的税供我支配。”
韩岩愣了一下,颇有些感慨:“这个办法好啊。”
这句话是站在王的立场上说的,这样能够最大程度避重蹈周天子覆辙。
不过下一秒他就说道:“凡事都能有例外,我的要求是不会变的。”
韩熠:……
韩岩说这句话的样子可真是太大方了, 比颜徵还大方。
虽然说韩岩的要求跟颜徵的要求基本上一致,但是因为两国的国情不同, 导致在秦国而言这个要求就有些过分了。
韩熠觉得一开始就算是颜徵也只是想要将这里的税交给他。
从颜徵最近集权的动作来看, 只怕这个条件很难通过。
韩熠不死心问道:“没有别的条件了?你别管我啊, 我现在过的挺好的, 也有自己的封地, 也不缺钱不缺权,你想想你自己。”
韩岩一片云淡风轻:“我没什么要求。”
亡国之君,还有什么好提要求的呢?提再多的要求, 秦王现在答应了,等到兼并之后也有一万种方法让他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更何况他当初肯继承王位,为的就是为韩熠守好这个国家,若是韩熠在外面受欺负了,还能回来,到时候他就退位让贤, 让韩熠当王。
只不过他能力有限,好好的韩国被他治理成如今这个样子,也颇有些无颜见韩熠的意思, 所以这些话也就不用说了。
所以将韩国交给韩熠是他最后的底限,而且还不能是秦国那种方式,他要韩熠切切实实掌握这片土地,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那样哪怕没有王的封号,也有实权,秦国有人想要动他也要掂量一下。
这是韩岩最后能为韩熠做的了,自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办法为韩熠做什么。
而韩熠听了韩岩的话之后叹了口气,他觉得自己有点看不懂韩岩,不过,这么无欲无求的话,也的确不太适合当王。
韩岩说道:“回去我便修书一封与秦王,你也不要想太多,让我来跟秦王谈吧。”
他觉得这件事情让韩熠跟秦王提要求的确不太合适,很可能会引起秦王猜忌,所以他来写这封信是最好的,如果秦王有意也可以面谈。
韩熠本来想要再劝一劝,但是看韩岩这个意思似乎是不打算更改主意,最后他只好说道:“那……试试吧,我也不太确定,最近王上一直在削弱臣下手中的权利,应该是会努力打造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不过答应我,就算秦王不同意也不要轻易开启战争,对韩国和秦国都没有好处。”
韩岩愣了一下才说道:“秦王……是有大抱负之人啊,我不如他。”
韩岩颇有些心灰意冷,他比颜徵大了许多,继位也比颜徵早,结果韩国被他治理成这个样子,秦国却在蒸蒸日上,不服气也不行。
韩熠含笑不语,心想纵观整个历史长河,又有谁能比得上颜徵呢?
千古一帝可不是谁都能有的殊荣。
韩岩带着韩熠上了车之后说道:“不要去想这些了,这两天你就开开心心的玩,唔,有时间跟我说说这些年的经历就更好了。”
韩熠想想也行,反正就聊天嘛,正好通过聊天他也能更好的了解韩岩这个人。
因为不确定韩岩到底知道多少有关于他的事情,韩熠干脆从去赵国说起。
只是韩岩在想起韩熠被送往赵国的时候,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阴翳,当初他继位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就是给韩熠报仇。
或许也说不上是报仇,是出气,结果到现在他都没能完成这个愿望。
韩熠说着他在赵国的经历,韩岩听着听着就觉得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怎么感觉每个凑到韩熠身边的人都不怀好意呢?
不过想一想当时韩熠的处境,美貌少年孤身一人到了异国他乡,而且去的理由还让人十分难以启齿,其他人会有一些下流想法也不是不可能。
韩熠在赵国的经历其实并没有多少,韩岩也没有仔细去询问,虽然韩熠说的轻松,但是他总觉得韩熠在赵国的日子未必过的多开心,他不想让韩熠过多的回想那段时光。
后来韩熠说到他们逃亡的经历之后,饶是韩岩也不由得瞪大了双眼。
韩岩此前近二十年过的不好也是相对于公子这个身份来说,放到普通人那里也是顶尖的生活水准了。
所以他也无法想象韩熠跟颜徵两个少年是怎么躲过重重围捕,一路艰难跋涉到燕国的。
这一部分显然韩岩比较感兴趣,韩熠也说得卖力,各种事件被他说得惊心动魄,顺便还黑了一下颜子荐。
哪怕是韩岩听说颜子荐抛弃了长子带着幼子出逃之后都忍不住十分气愤,他也曾是被父亲忽略的那一个,而且直到韩王死都没有多看他一眼。
但是相应的他也没有经历过被亲生父亲抛下这话事情。
因为有这件事情,韩熠放弃一切带着颜徵出逃,在韩岩看来就十分顺理成章了。
不同于其他人想不明白韩熠这么做的原因,韩岩觉得韩熠也算是被韩王抛弃过,所以对于这种事情可能更难忍。
更何况正在韩熠的叙述中,他跟颜徵可以说是一见如故,当时韩熠也正在年少轻狂的时候,所以韩岩对于韩熠这样的行为也只能是无奈的笑了笑。
只不过听着听着,他就觉得有些奇怪:“赵王当时都发布了通缉令,怎么城门卫还会发现不了,让你们进了城呢?”
韩熠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谎:“大概赵国的画师都不太行吧,那些人对着画像都认不出来呢。”
韩岩认真看了看韩熠,暂时相信了这个说辞,韩熠的美貌不是寥寥几笔就能画出来的。
虽然说找着他那张脸画或许能画出他七分的美貌,但韩熠眉眼间的灵动绝对难以表达出来。
只是韩岩又有了新的问题:“若是赵王真的那么愤怒并且势在必得的话,应该会不惜一切代价,宁可错杀不可放过,所以当时应该是只要你们这个年纪的漂亮小郎君,都应该会被检查吧,尤其是外来的那些,这样都没发现吗?”
韩熠:……
你们这些当王的,脑回路怎么就这么相同呢?
而且你听故事就听故事,哪儿来的那么多问题?
难道要我说是因为我当时穿了女装才没被发现吗?他不要面子的?
就在韩熠思索怎么才能将女装这一条跳过去还不显得有漏洞的时候,墨求来报李通古到了。
韩熠顿时打住话题说道:“李通古来了,阿兄回去便写信吧,正好让他带回咸阳。”
韩岩挑眉:“李通古?这个人我之前见过,倒也有些本事,没想到在阿弟这里也只能当个送信的,阿弟手下果然人才济济啊。”
韩岩这边表示惊讶,李通古那边也有点怀疑人生:不是说好了让我过来游说的吗?我大老远跑一趟就是为了送信?
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 第231节
第256章
面对李通古不可置信的目光, 韩熠也有些心虚。
他本来觉得韩岩当了这么久的王, 肯定不会轻易同意兼并, 之前赵国也想要兼并啊,结果呢,哪怕大军压境都被韩国给拒绝了。
后来赵国没有打韩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赵国跟秦国打起来了。
就算是赵国也没有能力同时跟两个国家开战,韩国现在的确落魄, 但还能屹立不倒本身还是有点东西的。
韩熠本来想着他先拖一下时间,或者跟韩岩打个亲情牌, 哪怕不讲亲情, 谈论一下天下大势, 然后从金钱科技人力等等方面给韩岩一种心理压力, 这样到时候李通古也好谈一些。
结果万万没想到韩岩根本没有给自己要好处, 而他提出来的那个要求韩熠也不太好答应。
李通古知道韩岩的要求之后,张了张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站在他的立场上他肯定是不同意这件事情的,秦国现在能够成为列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依靠的就是逐步完善的中央集权。
如果同意了这一点那就是搞出了一个国中之国啊。
如果不是了解韩熠这个人的确是一心为国,更甚至颜徵也不会怀疑韩熠的话,他都要怀疑韩熠是不是跟韩岩达成了什么协议。
当然最主要的是他的反对还说不出口,至少面对韩熠他说不出口。
很明显韩熠是既得利益者,而且还是他的上司,李通古这个人能够混了这么久也足够圆滑, 肯定不会违逆上司的意思,除非他能有把握干掉这个上司。
想到这里,李通古不由得心中一动。
韩熠这个人在他而言就是一座逾越不过去的大山。
李通古对自身的才学原本是很有信心的, 哪怕不觉得自己比朝堂上所有大臣都厉害,但终归能有一席之地。
结果他发现除了外交方面,韩熠能够全方位的取代他。
不,也不是说是取代,而是碾压,基本上有韩熠在,可能他这辈子都是给韩熠打下手的命,想要超越韩熠已经不是自身努力的事情了。
其实这种事情在朝堂上很常见,一般这种时候都是上司到了该退休的时候,下面的人才能出头,而这个时候下面的人也基本历练的差不多了。
可最让李通古绝望的也是这件事情,李通古不怕熬资历,反正他很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想要努力多活一段时间。
那又怎么样呢?韩熠比他小十几岁啊!除非韩熠得急症骤然去世,否则肉眼可见的他熬不过韩熠。
至于急症这么不靠谱的事情……李通古也不想寄希望于此,毕竟传说中韩熠是一个发明了缝制伤口和消毒的人,据说他这两项方明直接让秦军的战损降低到了一定程度。
死在战场上的就没办法了,缺胳膊断腿的虽然接不上,但是如果消毒弄好,不感染的话,生存的可能性很大。
那些外创就更不用说,到现在秦国已经很少有因为不太严重的外创而死的士兵了。
这样一个在医术上有如此造诣的人,他会不懂得保重身体吗?
李通古本来已经开始打算往别的地方谋求了,比如说外交,毕竟他在这方面也很擅长,而韩熠很少管这方面的事情。
外交方面他做的最多的大概就是带兵去打人家。
现在……李通古觉得他有了更好的方法取而代之。
想到这里,李通古对于跑一趟就为了送信也没有什么怨言了。
韩熠不回去更好,他若是回去了,还有他李通古什么事情呢?
思及此,李通古还是装模作样说道:“王上……未必会同意,而这件事情恐怕侯爷还要避嫌啊。”
看上去的确是一个为了上司尽心尽力的下属。
韩熠应了一声说道:“这里一封是韩王的信,一封是我的奏疏,你都呈交给王上便是。”
李通古愣了一下,没有要他转达的话?
他想了想问道:“侯爷还有什么要下官禀报王上的吗?”
韩熠转头看了他一眼,这一眼让李通古的心都不由得一颤,那一刻他觉得韩熠仿佛是颜徵附体一样。
一样的视线角度,一样的漫不经心,一样清冷又通透的眼神。
这一瞬间,李通古就觉得自己仿佛被看穿了一样。
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颜徵的眼睛接近琥珀色,而韩熠则是一双黑瞳。
同样的眼神颜徵显得更加冰冷无情一点,而韩熠只是让人觉得高冷通透。
李通古低下头不敢再跟他对视,而后听到韩熠说道:“不用了,我想跟王上说的话都在奏疏之上。”
李通古不敢再多说什么,接了之后躬身退下,转头就让人拾行李出发。
韩熠看着他的背影,思索自己刚刚模仿颜徵的眼神有没有吓住他?
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李通古这个人肯定是不安分的,虽然他现在还没有表现出不好的地方,但是如果韩熠倒台,受益最多的应该就是他了。
毕竟修订律法说不定是能流传千古的事情,韩熠在,那么这份功劳是他的,千百年后大家也只会提起他,至于李通古就是顺带。
如果韩熠倒了,律法还是要修订,而李通古也能将这一份功劳窃为己有。
接下来就看李通古的胆子到底有多大了。
如果他真的敢动手脚,也正好让颜徵看清楚这个人,别太过信任。
当然这样的话对于韩熠而言就有很大的风险,万一出点什么差错,他跟颜徵之间的裂痕恐怕是无法弥补的。
是以韩熠也有些担心,但他思前想后还是劝自己,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至少他还能全身而退,直接辞官或云游或隐居怎么样都好。
反正颜徵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现在的秦国也是空前的强大,一统天下是迟早的事情,他在或不在都无所谓。
而李通古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韩熠盯上了,他坐在车上看着手里的盒子陷入了纠结。
他很想看看韩王的信里写了什么,韩熠又写了什么。
然而那个箱子上面有着一道机关锁,那是墨家独有的技术,李通古对墨家一窍不通,不过就算他学过,这道锁也不是随便一个墨家人就能轻易打开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