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七家d猫猫
蓝礼抿了抿嘴角,“我非常想看看’索尔之子’和’青木原树海’两部作品。”一部最高分和一部最低分。
布莱德利不由笑出了声。
盖文好奇地询问到,“为什么呢?仅仅只是因为好评和差评吗?”
“部分原因。我必须承认,格斯到底拍摄了一部什么作品,才能够让媒体打出如此低分。”蓝礼再次瞥了一眼场刊:六颗一星,四家媒体拒绝评论,这真的太糟糕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初’大象’在戛纳首映的时候,因为争议太大,甚至还有记者在媒体发布会上大打出手。我猜,这次作品是否也是如此呢?”
上一世,蓝礼始终不曾观看过“青木原树海”这部作品,因为觉得没有必要,但现在视角和想法都发生了改变,他的确产生了一些好奇。
“此前克里斯托弗-诺兰亲口证实,’星际穿越’的头号选择是马修-麦康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你来出演。错过了这部作品之后,马修在这两年的作品似乎都没有能够达到预期,被普遍认为是小金人魔咒,这次的’青木原树海’又面临如此遭遇,你有什么看法呢?”
2387 专访时间
属于马修-麦康纳的小金人魔咒。
这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凭借着“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强势登顶奥斯卡影帝之后,马修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了挣扎状态,即使是上一世,马修依旧出演“星际穿越”,也没有能够改变长期低迷的事实。
一方面,马修在商业电影层面的尝试屡屡遭遇碰壁;另一方面,马修在艺术电影方面的演技探索也遇到困难,主要还是因为马修的表演方式,太过琐碎太过细腻,他需要合适的角色和合适的镜头来完成表演,2012年和2013年的巅峰状态过后,他就再也没有能够找回那种灵感,和杰米-福克斯一样。
“青木原树海”的糟糕待遇,可以看做是马修接下来五年职业生涯的一个缩影。
此时此刻,盖文就提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将马修和蓝礼连接起来,展现出了“美国周刊”一贯以来的风格。
“哦,盖文,刀锋仍然锐利。”蓝礼却不介意,而是轻笑起来,调侃了盖文一句:时隔两年重新回到第一线,宝刀未老,这让盖文也有些支撑不住,眼神稍稍慌乱地闪躲了开来——
两年办公室生活,让盖文褪去了年轻的青涩和冲动,条条框框束缚了他的言行举止;但现在又再次回想起了“被蓝礼支配”的恐惧,曾经面对蓝礼而屡屡无可奈何、束手无策的感受,记忆深处依旧栩栩如生。
所幸,蓝礼没有再继续“咄咄逼人”下去,收敛笑容认真回答到,“我必须承认,奥斯卡小金人的强大影响力确实能够带来冲击,即使你不在意,其他人也会在意,对于演员来说,难免在作品选择和表演方式等层面产生困惑,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也都需要一些时间重新摸索。”
“我想,马修现在应该正在尝试不同的可能,他依旧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你们都忘记’真探’这套剧集了吗?”蓝礼轻描淡写地点亮了一个重点,“真探”这套剧集依旧延续了马修的表演风格,受到无数赞誉。
但显然,盖文的真正目标不是马修,而是蓝礼。
“那么你呢?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冲击?”盖文没有任何停顿地完成了衔接,发起攻击,杀手锏隐藏在这里。
“当然。”蓝礼却不慌不忙,干脆利落地点头表示了肯定,“奥斯卡结束之后,我始终在拒绝接触媒体,一方面的确是需要全身心投入拍摄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在回避媒体的干扰,我需要一段沉淀的时间。”
布莱德利也稍稍亢奋起来,“你的意思是,奖项对于你的生活终究还是有所影响,而奖项之于你的意义也不止如此?”
“哈哈,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蓝礼欢快地笑了起来,“虽然我在平时的表现比较从容淡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在乎,只是意味着,我是一名出色的演员,我能够用表演欺骗记者们的眼睛。”
这样自卖自夸,真的好吗?
但可以从蓝礼的言辞之间感受到,他的心情确实不错,并没有因为“龙虾”在戛纳引发的广泛争论而受到影响,“只是稍稍不同的是,你们看到的是奖项,而我看到的则是壁垒。任何一座奖杯都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代表着某个特定群体的认可,这也意味着,我的工作得到了肯定,我的创作得到了认同。”
“那么,当我们继续投入表演的时候,必然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是不是应该尝试一些不同的挑战?是不是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做出一些不同的尝试?是不是应该打破自己的舒适领域面对更多的可能?”
“一座奖杯,我希望它是一个开始,而不是一个终点。所以,每一次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下,我都可以感受到冲击。”
其实翻来覆去没有太多新意的内容,这也是蓝礼从始至终秉持的理念和态度,希望自己能够在表演道路上探索更多可能,而伴随着每一座奖杯的颁发,蓝礼也就必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只是站在蓝礼的角度来看,他会把这种“挑战”看成是一次机会,突破自我的机会,做出更多不同尝试的机会。
不过,奥斯卡二封之后的疲惫感,确实是让蓝礼陷入了一段低潮期——不是情绪低落,而是对表演的冷落。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能够摆脱。这也是蓝礼前来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原因之一,他期待着能够在电影盛会里重新找到表演的乐趣与热情,电影节的氛围总是能够让影迷的狂热之心再次跳动起来。
“这也是你始终希望挑战喜剧的原因吗?”盖文又紧接着提问到。
蓝礼点点头表示肯定,“喜剧其实是一种非常非常特别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果你们愿意静下心来欣赏意大利喜剧,就可以察觉到喜剧背后的人生哲理,表演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喜剧演员的伟大被低估了。”
“但在喜剧之外,我也愿意开放更多可能性,做出不同尝试。”蓝礼还是再次强调自己的选择开放性。
“‘青木原树海’这样的挑战吗?”布莱德利打趣了一句。
蓝礼却理所当然地点点头,“为什么不呢?”
布莱德利和盖文交换了一个视线,忍不住开始思考:如果由蓝礼出演“青木原树海”,那又会是什么情形呢?
“除了格斯-范-桑特之外,在戛纳你还有其他收获吗?我是说,你还有想要尝试的挑战吗?’索尔之子’那样的作品?”布莱德利试图继续深入这个话题。
显然,蓝礼也非常乐意分享自己的想法,“‘索尔之子’暂时还没有观看,但我听说,导演采用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绝对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另外,我个人十分十分喜欢乔治-米勒(Gee-Miller)的新作。”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布莱德利的眼睛也微微一亮,然后有些诧异地说道,“我不知道你也喜欢此类作品。”
“那么我应该喜欢什么作品?”蓝礼以一个反问完成了将军,笑容灿烂地上扬起来,“这无疑是一次大胆而放肆的尝试,我不仅钦佩乔治-米勒的勇气与胆识,而且羡慕乔治-米勒敢于放手一搏地拍摄出这样一部作品。老实说,我有些嫉妒查理兹-塞隆和汤姆-哈迪,我非常乐意在电影里充当一个小小配角。”
眉飞色舞的神态可以让人清晰感受到蓝礼的亢奋与激动,言辞之间清晰表现出了他的喜悦。
布莱德利不由发出了感叹,“可以看得出来,你真的非常喜欢这部作品。”
“又有谁能够拒绝这样一部肾上腺素蓬爆的作品呢?”蓝礼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喜爱——
这是百分之百的大实话。
在电影院里观看“疯狂的麦克斯”,绝对是一次难以想象的观影体验,甚至打破了蓝礼对“地心引力”的崇拜,真正陷入了大屏幕的魅力之中,恢弘与震撼久久无法消散,这让处于低迷沉寂期的蓝礼稍稍苏醒些许。
虽然说,这仅仅只是对电影的喜爱,暂时还没有完全唤醒对表演的冲动;但这已经是迈出了小小一步——至少,正如蓝礼刚刚所说,他愿意在“疯狂的麦克斯”里扮演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这就是一次进步。
盖文却注意到一个小小的细节,“你在戛纳观看了这部电影,这是不是意味着……”
“哈。”蓝礼立刻就明白了过来,欢快地笑了起来,“是的,我昨晚在德彪西厅和朋友们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
这也意味着,正当所有记者都正在为“龙虾”争执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当事人却悠闲自在地跑去看电影了?而且,戛纳是没有观众场的,要么是媒体场、要么是市场放映——也就是为了寻找发行商而举行的特别放映;像“疯狂的麦克斯”这样非主竞赛单元的作品,主要还是在市场放映,那么蓝礼就需要一点点帮助了。
看来,西西弗斯影业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也应该非常活跃。
如此做法,果然非常“蓝礼-霍尔”,享受电影节的方式总是抱着影迷的心态,似乎从来都不曾改变过。
“观看电影结束之后,我们沿着沙滩一路散步,一边争论一边分享,只是因为一部电影就能够享受到喜怒哀乐,如此美妙。我强烈建议,你们也应该尝试看看。”蓝礼无比认真地推荐到,甚至还举起了水杯致敬了一下。
盖文满头黑线:这不是重点,好吗?记者们可没有闲情逸致享受电影节,一天四部到五部电影的观影节奏根本就是一种煎熬,脑袋随时都要爆炸开来一般,工作工作工作,怎么可能好好享受电影节?
但这也不是盖文提问的重点,而是——“朋友之中包括鲁妮吗?”
“哈哈。”蓝礼爽朗地大笑起来,“遗憾的是,不包括鲁妮。她和凯特昨晚有采访任务,难道你们忘记了吗?‘卡罗尔’今天就要首映了,我也将会出席首映式,对这部电影非常期待。我去年还到剧组探班了呢。”
如此落落大方的回应,甚至还主动填补空白,这反而是让盖文不知所措起来。
盖文转过头,然后就可以看见布莱德利幸灾乐祸的眼神,盖文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果然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盖文给了布莱德利一个眼神,似乎正在说:你行,你上。
2388 疯狂设想
“美国周刊”没有能够在八卦绯闻之上寻找到突破口,那么“纽约时报”只能从电影专业层面来寻找台阶让专访延续下去了。
布莱德利也没有客气,主动接棒,“如果有机会的话,你愿意出演’疯狂的麦克斯’,如此粗犷强硬的角色,与你的一贯风格着实相去甚远,可以想象,这确实是一次挑战;那么,你是否愿意挑战漫改电影呢?”
重点不是前半段,而是后半段——还是老生常谈的经典话题。
“又一次?”蓝礼轻轻挑起眉尾,笑容不由从眼底流淌了出来,“你们还真是契而不舍,隔三差五就来一次,难道你们就没有其他什么新意的东西吗?这样下去,记者这份工作只怕会越来越简单也越来越无趣。”
面对蓝礼的吐槽,布莱德利却毫不在意,摊开双手,“你应该责怪市场,现在整个市场都充斥着漫改电影,即使我们想要忽略无视,读者也不允许。更何况,你和迪士尼、华纳的合作正在越来越亲密。”
“还有索尼。”盖文又补充了一句。
蓝礼依旧是笑容满面,“这样的话,我就更加不应该加盟漫改电影了。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市场重新多元化起来。更何况,观众应该希望看到更多新鲜面孔,我觉得我的大屏幕配额应该已经濒临极限。”
如此表达方式也是……别出心裁。
“那么,你的意思是,没有兴趣?”布莱德利又重新把话题拉了回来,“你应该知道,社交网络之上无数影迷都强烈支持你出演布鲁斯-韦恩,显然,本-阿弗莱克现在依旧面临着巨大压力,处境并不美好。”
“你们需要对本宽容一些。”蓝礼轻松地说道,“我更加好奇的是,为什么是布鲁斯-韦恩?”
“贵族,有钱。”
“没有超能力。”
“正义,内心有着自己的挣扎与痛苦。”
“往往游走在黑暗与光明之间,他始终在与自己的过去做斗争。”
“英俊潇洒,风度翩翩。”
“富有魅力。”
“仪态和气质堪称是悲剧英雄的顶尖存在。”
盖文和布莱德利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快速交谈着,叽叽喳喳的热烈讨论如同火山喷发一般炸裂开来,这让蓝礼大开眼界,笑容满满地注视着他们,就好像正在欣赏什么难得一见的热闹场面一样。
然后两个老油条也察觉到了蓝礼的视线,这才意识到他们再次被蓝礼戏耍了,一前一后地停了下来,但布莱德利还是总结性地补充了一句,“简单来说,我们都认为这就是最适合你的超级英雄角色。”
“我觉得你们对贵族可能有什么误解。”蓝礼只用了一句话——显然,就连原著漫画对贵族的生活可能都存在着一定误解,但这就是流行文化,没有人能够拒绝脑洞大开的想象。如此回应,让三个人齐齐欢笑了起来。
显然,贵族气质,这是蝙蝠侠的标志,同时也是众人对蓝礼的最普遍印象,这才是两个人联系起来的第一个关键点。就连记者也不例外,也就不能责怪网友们,得知阿弗莱克即将出演蝙蝠侠的时候,争议声浪根本无法平复。
“我不止一次回答过相关问题了,但我的答案仍然不曾改变。”蓝礼微笑地回答到,“我始终开放可能性,但剧本和角色依旧是我最看重的关键。有些电影,坐在电影院欣赏是一件享受,可是我无法想象自己出现在大屏幕之上的状况。”
布莱德利和盖文双双脑补了一下蓝礼出演“银河护卫队”的场景,表情都变得奇妙起来。
显然,尽管业内传闻数不胜数,但很难改变蓝礼的主意;更何况,考虑到蓝礼的片酬水平和业内地位,华纳兄弟与迪士尼在参考超级英雄演员人选的时候,必然需要面对更多状况,合作的可能性确实不高。
关于“出演蝙蝠侠”的提议,恐怕只是网友和记者们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那么小丑呢?”盖文抛出了另外一个可能。
社交网络之上,网友们始终将蓝礼视为“超级英雄”,但“借用门”出来之后,蓝礼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对于洛基这个角色更加感兴趣,因为角色身上“亦正亦邪的气质对于演员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
伴随着漫威和DC的全面崛起,漫改电影正在主宰大屏幕,超级英雄之外的反派角色也聚焦了越来越多的视线,每一部漫改电影都正在冥思苦想,到底应该如何增加反派的“魅力”,让电影能够平衡起来。
那么,蓝礼是否可以出演反派角色呢?就如同希斯-莱杰之于“蝙蝠侠:黑暗骑士”一样?
布莱德利的第一反应就是微蹙眉头,表达了强烈的不解与抗拒——不是抗拒蓝礼饰演小丑,而是脑补了一下蓝礼与阿弗莱克同框的画面,这绝对不是克里斯蒂安-贝尔与希斯-莱杰的对抗,恐怕蓝礼会抢走所有视线焦点,而且……怎么想象都不太和谐,蓝礼与阿弗莱克、阿弗莱克与蓝礼,确实奇怪。
“那不如拍摄一部’小丑’的单独影片。”不等蓝礼回答,布莱德利脑海里的想法就脱口而出。
话语才说出来,布莱德利就呆愣住了:意外和惊讶、错愕和困惑,不太确定自己的想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细细想想,又觉得理所当然,并且越是深入就越是觉得有趣,随即却又自己否定了如此想法。
矛盾。冲突。纠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