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深静堂
秦长河虽然是个男丁,处境却与林氏差不多——同样父母早亡,同样为兄嫂所不容。
正因如此,无处容身的他才会顶着世人轻视与不屑的目光,入赘沈寿山家。
对于他来说,有本家也相当于没本家,早就不与那些所谓的本家亲戚来往了。
既然如此,沈寿山一家根本就没有放着沈寿海家不投奔,转而前去投奔那两家的道理。
沈采萱道:“爹,你与伯祖父他们差不多有十年未见了吧?漫漫十年,这期间或许发生了什么事,伯祖父家与那两户人家重归于好,又重新走动起来了呢?”
沈世华似信非信:“这……”
郑永维插嘴道:“好了好了,他们一家人,究竟身在何处,打听一下不就知道了嘛?”
沈世华眼前一亮,热切的看向郑永维:“怎么,你有办法打听出他们的下落?”
郑永维问道:“那什么娘家、本家的,都是在温阳县境内吗?”
沈世华略一沉吟,随即点头道:“没错,我伯母和我姐夫都是温阳本地人。”
“那就行啦!”郑永维挺起胸膛道,“倘换个别的地方,我或许就没辙了,可是温阳……嘿嘿,不是我自夸,不论是谁,不论躲在哪儿,我都有本事把人给找出来!”
沈世华闻言,忙郑重拜托郑永维。
“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郑永维拍了拍沈世华的肩膀,笑嘻嘻的应承道,“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啦!”
沈世华大喜过望,忙向郑永维再三致谢。
“咱俩谁跟谁啊?都是好兄弟,你这么客气作甚?这也太生分!”
说罢,郑永维一只手搭在沈世华肩上,竟然与沈世华勾肩搭背,俨然一副哥俩好的模样。
一旁的沈采薇见了郑永维那副嘚瑟兮兮的嘴脸,手心发痒,忍了又忍,这才强忍住了上前抽他一鞋底的冲动。
谁特么是你的好兄弟?
你哥可是喊我妹子的,那么按理,你就得喊我爹叔,喊叔!
别怪沈采薇这么激动,实在是郑永维乱认兄弟的行径冒犯到了她。
要知道,倘若郑永维正和沈世华成了兄弟,那么沈采薇就得喊郑永维叔了。
管这么个二百五叫叔,光是想想,沈采薇都觉得膈应得慌。
好在郑永维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并没有真要和沈世华结为异姓兄弟的意思。
恰在此时,沈采萱开口说了几句话,这件事便岔了过去。
不过,通过这件事,沈采薇算是彻底记住郑永维这么个二百五了。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73章 眠花宿柳
当天下午,沈采萱一行人便返回了温阳县城,并在郑永维的安排下,重新入住福源客栈。
翌日一早,郑忠维便登门拜访了。
不得不说,郑忠维打探消息的本领一流——不到两天的工夫,他就将沈采萱家想要知道的消息通统打探了出来。
先说说曹家母子的底细。
正如沈采萱等人所料想的那样,曹家母子确实有后台——蒋媒婆的丈夫曹大成,也就是曹金彪的父亲,与温阳县的主簿出自同族,乃是远房堂兄弟。
尽管这层亲戚关系本就不深,随着曹大成的过世,他们母子与主簿之间的亲戚关系越发淡薄了,但主簿毕竟是一县之第三把手,负责实际民政,手中掌握的权力不容小觑,真正有头有脸有地位的人暂且不提,若是平头百姓的话,谁也不敢贸然得罪堂堂主簿的亲戚。
正因如此,曹家母子的街坊四邻明知母子俩专做亏心事,爱赚昧心钱,心底里极为排斥母子俩,可碍于主簿大人的面子,谁都不敢驱逐母子俩,只能捏着鼻子忍受这等恶邻。
再说说严氏热心张罗的那两门亲事的底细。
果然,也如沈采萱等人所料,那两门亲事确实都与蒋媒婆有关,都是她经手的。
钱媒婆这种恶媒婆经手的亲事能有几门好的?九成九都暗藏猫腻。
那两门亲事自然也不例外。
那两门亲事,男方家分别在梅山县和广岭县,虽然分为两地,却有一个共同点——距离温阳县甚远,且地处山区,中间还隔了一条江,交通极为不便。
倘是寻常人,很难跑去当地访亲。
换言之,如果沈采萱一家没有外援,就算他们明知那两门亲事不妥,也很难找去男方家,细细查访其中猫腻。
好在郑忠维不是寻常人,论抽丝剥茧追查案情,他或许差些火候,但论长途跋涉探查底细,他绝对游刃有余。
短短两天时间,他就将男方家查了个底朝天。
没错,的确如严氏所说,那两门亲事的男方家都是殷实人家,家中做着生意,乃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户。
但,那两户人家绝非福窝,那两个对象绝非良配!
先说严氏要让沈采薇嫁的对象——
神特么的上佳的女婿人选,啊呸,那就一傻子!
都快三十岁的人了,连穿衣吃饭都不会,整日里就知道坐在地上玩泥巴。
就这么一傻子,他的家人还心心念念着要给他娶一个恭敬温顺、贤惠能干的好姑娘。
想得美!但凡是正经人家,谁肯将自家好端端的姑娘送去给傻子糟蹋?
于是乎,差一点、有缺陷的姑娘,那户人家看不上,不肯娶;恭敬温顺、贤惠能干的姑娘,那户人家倒是看上了,可人家姑娘不肯嫁。
就这样,拖呀拖,眼瞅着傻子都快三十了,还没能娶上媳妇,还没能传宗接代,那户人家急了,恰在此时,经人介绍认识了蒋媒婆。
一番讨价还价过后,他们家愿意通过蒋媒婆,花重金购买一个媳妇——恭敬温顺、贤惠能干的当然最好,要是实在买不到,就退而求其次,弄个各方面条件都过得去的回来。
如果说沈采薇的那个对象是个火坑,那么沈采萱的那个对象就是个超级火坑,深不见底、爬都爬不上来的的那种——
毕竟,那傻子虽不是良配,但他至少没有暴力倾向,不会随意动手打人,与他一起过日子,痛苦是痛苦了些,可好歹能保住性命。
而严氏给沈采萱心张罗的对象却是个武疯子,他疯起来,六亲不认,别说媳妇了,连亲爹亲妈都揍,而且是往死里揍!
事实上,那武疯子今年二十有六,在此之前,已经娶了两次亲。
两个好端端的年轻姑娘,嫁给他不到半年,都命丧黄泉了。
怎么死的?说是病死的,可事实上……大伙儿心知肚明。
那武疯子都已经接连害死两个姑娘了,他的家人还嫌造的孽不够多,又开始为他寻觅第三任媳妇。
本地人对那户人家知根知底,有那两个血淋淋的教训摆在眼前,谁还敢与他们家结亲?
事实上,别说结亲了,本地的媒婆生怕会被乡亲们戳脊梁骨,都不敢给那户人家说亲,哪怕他们家承诺事成之后,会给媒婆一大笔谢媒钱。
本地的媒婆指望不上,那户人家就辗转找上了蒋媒婆,要求她给自家武疯子说门好亲事。
这种沾着鲜血的昧心钱可不是谁都敢赚的,丧尽天良的蒋媒婆胆子不是一般的肥,眼见有利可图,就满口应承了下来。
后面的事情很好猜,蒋媒婆就将那两门亲事介绍给了严氏呗。
最后说说沈世贵和沈正樟的近况。
沈世贵如今在县城的学堂求学。
县城距离望山村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每天往返极为不便,所以一直以来,沈世贵都寄宿在学堂里。
不过,沈世贵经常夜不归宿。
同窗看在眼里,不问起缘故。
对此,沈世贵的解释是,他二姐家的铺子生意很好,有很多事要料理,他得过去搭把手,经常忙着忙着,天就黑了,考虑到摸黑返回学堂不方便,就直接宿在他二姐家了。
可事实并非如此。
沈世贵哪里是宿在了他二姐家,他分明就是宿在了窑子里!
是的,沈世贵年仅十八,就是窑子的常客了。
据了解,至少在两年前,沈世贵就时常出没于码头附近的马行街——那儿乃是全温阳最大的窑子聚集地,汇聚着来自各地的窑姐儿。
沈世贵学业平平,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他没有读书的天赋,且读书不够用功,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他将太多的力耗在了眠花宿柳上。
而眠花宿柳,不仅仅耗力,还特别耗银钱。
虽说沈世贵去的不是青楼,而是窑子,窑子嘛,逛一次花不了多少钱,依照窑姐儿的卖相来定价,价钱从几文钱到几百文钱不等。
但,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如此频繁的出入窑子,每次花一小笔钱,几年下来,就成为了非常大的一笔钱。
而沈世贵不事生产,从小到大,他只会伸手向家里要钱,从未去赚钱,哪怕是一文钱也没赚到过。
他所花的每一文钱,都来自于家里,而家里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是二房两个姑娘的卖身钱,以及二房其他人的血汗钱。
换言之,沈世贵一直踩着二房的血泪寻欢作乐。
说完沈世贵,再说沈正樟。
相比起无耻下流的沈世贵,沈正樟要正派得多。
现如今,沈正樟经他二姑介绍,正在县城的一家商行里当学徒。
由于沈正樟能读会写,且长相周正、性情沉稳,那家商行的东家相当看重他,不仅手把手教他做生意,貌似还有意招他做女婿。
乍看起来,沈正樟好学上进,并没有什么黑点,乃是大好青年一枚,没毛病。
实际情形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来。
郑忠维噼里啪啦说了一长串,沈世华和苏氏听着听着,听到中途——也就是涉及到两门亲事的那部分,便又惊又怒,整个人都不好了,至于后面——也就是涉及到沈世贵和沈正樟的那部分,他俩还沉浸在巨大的震怒之中,压根儿就没能听得进去。
说实在的,沈世华和苏氏早就深知严氏嘴甜心苦、两面三刀,根本就不是什么贤良人。
可他俩怎么也不敢相信,严氏,这个他们夫妇喊了多年“娘”的女人,能够恶毒到要置人于死地。
然而,铁一般的事实摆在面前,由不得他俩不相信。
一个傻子,一个武疯子,本身就够坑的了,他们的家人又都是那么的自私狠辣、毫无底线……
呵呵,这就是严氏口中上佳的女婿人选,万里挑一的好人家!
做祖母的,竟然如此坑害孙女,简直是骇人听闻!!!
忽而,苏氏放声大哭:“元娘,我的元娘啊!娘,悔不该听信老虔婆的花言巧语,将你卖了出去!我的儿,我苦命的儿,你如今在哪里啊?”
是的,后知后觉的苏氏终于大彻大悟,彻底认识到了严氏的恶毒,意识到严氏在对待他们二房时,根本毫无底线。
年幼的沈采芝经严氏之手被卖出去,而且被卖出了高价,能有什么好下场?
此时此刻,苏氏无比担忧沈采芝的处境。
她怕,她怕……
沈采萱上前一步,踮起脚来,替苏氏擦了擦眼泪,随即紧握住她冰凉的双手:“娘,越是这个时候,你越是要坚强!记住,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付诸行动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
苏氏用力点头,可她的泪水怎么也止不住,哽咽着重复道:“付诸行动……付诸行动……”
就在此时,苏氏心念一动,看向郑忠维,一脸希冀的问道:“世侄,你可查出,蒋媒婆将我的大女儿卖去了哪儿?”
郑忠维遗憾的摇了摇头,眼见苏氏的脸色越发苍白,他忙道:“只是暂时还没有查出来而已,你只管放心,假以时日,一定能够查出来的!”
苏氏闻言,一叠声的道谢。
沈世华一脸泪痕,哽咽难言,实在是说不出“谢谢”,只得一脸感激的看着郑忠维。
至于二房的其他人,也无一例外,都将满是感激的目光投向郑忠维。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74章 生死一线间
郑忠维脸皮并不怎么薄,却愣是被看得不好意思了。
沉吟良久,郑忠维看向沈采萱,开口道:“其实,只要你肯点头,我现在就可以去把蒋媒婆给抓回来。像她这种唯利是图的老虔婆,一般而言都不会很硬气,相信只要狠狠打她一顿,问她什么,她都会老实交代。到那时候,就可以从她口中问出你大姐的下落了呢。”
沈采萱:“……”
啥啥啥?你说啥?
如果我理解无误的话,你这是要动用私刑的节奏?
哎哟喂,大哥,你是不是起太早了,这会儿还在犯迷糊,有些神志不清?
容我提醒你一句哈,你是捕头,大哥,你可是负责维护治安的捕头大人啊啊啊!
你,你,你怎么能说出这种知法犯法、无法无天的话来?
诚然,沈采萱心狠手辣,别说动用私刑了,就是杀人灭口,她都干得出来。
可问题是,这些狠辣手段,她都是背地里使出,何曾当着外人的面,大咧咧的说出来过呢?
这,这也太高调了!
做人呢,还是低调一点好,高调的一般都死得快啊,大哥!
沈采萱无语极了,抿着唇,无奈的看着郑忠维。
相比起权衡利弊、顾虑重重的沈采萱,沈采薇一切以沈采芝的安危为先,只要能救出沈采芝,她可以不择手段,哪怕惹上麻烦也在所不惜。
是以,眼见沈采萱迟迟不肯点头,沈采薇急了,忙劝道:“四娘,你就答应了吧!咱这就请郑大哥帮忙,去把蒋媒婆给抓回来,严加拷问!”
距离沈采芝被卖,已经时隔三年。
三年前的往事,若是由于顾忌,绕过经手人,光靠四处打听,天知道要打听到什么时候!
说不定沈采芝正处于万分危难的关头,生死一线间,等到慢悠悠打听出结果来,她人都凉了。
要想尽快打听出沈采芝的下落,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无疑是直接向蒋媒婆这个经手人求证。
对于沈采薇的劝说,沈采萱不置可否,依旧看着郑忠维,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担忧:“换做别的媒婆,抓回来拷问一下,这也没什么。毕竟,郑大哥你可是堂堂捕头,看在你的面子上,料想小小的媒婆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好吃下这个暗亏。
“可是蒋媒婆不同啊,她可是主簿的亲戚!虽说这层亲戚关系里面的水分很大,搞不好主簿都不认得她这号人,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呢,主簿不但认得蒋媒婆,还特别待见她呢?要是蒋媒婆仗着有主簿撑腰,不肯吃下暗亏,把状告到了主簿那里,咱可就麻烦了!”
“妹子,你小小年纪,就思虑周祥,能够三思而后行,当真是了得啊!”郑忠维满脸钦佩,不禁点了点头,随即话音一转,“不过,你大可不必顾虑太多,我能够说出这种话来,自然是有所倚仗的。”
“倚仗?”沈采萱心念一动,“你是说……你舅舅?”
过去的两天里,沈采萱等人与郑永维结伴出行。
一路上,沈采萱眼见郑永维嘴上没有把门的,便不着痕迹的套他的话,不仅将他家祖宗八代打听清楚了,就连他家亲朋好友也了解得差不多了。
是以,沈采萱不但知道郑永维有个当县丞的舅舅,还知道县丞和主簿虽然都是本地人,共事多年,却面和心不和——表面上和和气气,背地里却巴望着对方落马,乃是一对不折不扣的老冤家。
难不成,县丞为了膈应主簿,就默许外甥冲主簿的亲戚下手,借此来狠狠打主簿的脸?
上述是沈采萱的第一反应,但很快她就意识到了不对——这种做法显然不够明智,怎么看也不像是官场老油子的做派。
果然,郑忠维矢口否认:“不,不是我舅舅。”
话音刚落,沈采萱灵光一闪:“啊,凌公子!是他对吗?”
“正是!”郑忠维道,“其实,钱媒婆的底细很好打听——她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家和主簿的关系,在外宣扬的尽人皆知——早在前天下午,我就打听出来了。当天傍晚,凌公子因故得要离开温阳,启程之前,来县衙向知县大人辞行,恰好碰上了我,从我这儿听说了此事,当即拜托我好好配合你,务必让你可以随心所欲的拾钱媒婆。”
说到这儿,郑忠维顿了顿,补充道:“‘若是曹主簿不闻不问,那倒罢了;若是他不识好歹,非要横插一杠子,给那蒋媒婆张目……呵,他这主簿就当到头了。’——这是凌公子的原话。”
“凌公子仗义,肯为我撑腰,自然是再好不过。”沈采萱心中一暖,喜悦之余,又不有些疑虑,“可是,鹿城凌氏如今不是没有人在朝为官了吗?主簿可是县里的三把手,除了知县、县丞,便属主簿官最大。倘若主簿不识趣,凌公子他……真有能耐处置主簿?”
之前,郑忠维向沈采萱介绍凌原熙时,顺便提了几句他所在的家族,沈采萱得以粗略了解鹿城凌氏。
后来,沈采萱从郑永维口中进一步了解了鹿城凌氏。
鹿城凌氏,富甲江南,财力惊人。
但,有钱不代表有势。
鹿城凌氏退出官场多年,在官场上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
在这种大背景下,凌原熙真能随心所欲的撸掉一个主簿?
对此,沈采萱心中存疑。
“嗯,县里的三把手,这在平头百姓眼里,乃是非常了不起的存在。可是啊,在真正有钱有势的人眼里,主簿而已,就一九品芝麻官,根本不值一提。”郑忠维道,“确实,鹿城凌氏家道式微,势力大不如前,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再怎么大不如前,也比绝大多数人家要强!对于鹿城凌氏来说,对付一个芝麻官,简直易如反掌。”
说到这儿,郑忠维压低声音,悄声道:“别忘了,这儿是温阳,凌公子的表兄不是别人,正是知县大人,县里的一把手……”
郑忠维没把话说完,但言外之意并不难猜——在温阳县,有知县表哥撑腰,凌原熙要拾主簿,更加轻而易举。
沈采薇会意,眼前一亮,忙用力摇晃沈采薇的胳膊,催促道:“既然凌公子都发话了,那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管他什么主簿不主簿的,赶紧的,让郑大哥去抓人啊!”
沈采萱拍了拍沈采薇的手背,示意她稍安勿躁,心下依旧计较不休。
就算凌原熙真有拾主簿的能力,也承诺会罩着己方,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会信守承诺,危急时刻,为己方拾主簿呀!
万一呢,己方因逼供蒋媒婆而得罪了主簿,主簿大发雷霆,要替蒋媒婆报复回来,这么关键的时候,凌原熙撕毁承诺,撒手不管了,己方可怎么场?
不是沈采萱不懂得信任他人,实在是,实在是……她与凌原熙仅有一面之缘,交往还不够深,很难让她全盘相信凌原熙,将身家性命都寄托在他的口头承诺上。
沈采萱沉吟不语,反复权衡。
沉默良久良久,沈采萱终于做出决定:“当务之急是分家,既然已经拿到了严氏等人的把柄,那就别耽搁了,赶紧回望山村解决了此事。至于蒋媒婆……反正她都蹦跶那么久了,也不差这么几天,索性再让她蹦跶蹦跶,等咱料理好分家事宜,再来拾她也不迟。”
沈采薇素来尊重沈采萱的决定,可这一回,她不依了,反驳道:“当务之急不应该是救出大姐吗?相比起救出大姐,分家那是小事,今天料理也罢,明天料理也行,再等个十天半个月,甚至一年半载,也不打紧。可是分家能等,大姐等不得了啊!谁知道大姐这会儿正在哪儿受折磨呢?咱必须立刻出手,救她脱离苦海,刻不容缓!”
看吧,素来默契的姐妹俩出现分歧了。
为何会有分歧,无非是立场不同罢了。
以沈采萱的立场而言,分家关系到她的切身利益,一日不分家,她的利益就有可能受到严氏等人的侵犯,所以她迫不及待的想要分家。
至于救出沈采芝,沈采萱一直记在心上,不过说实在的,她并不是特别上心。
不是沈采萱冷血绝情,而是……她与沈采芝压根儿就没有感情可言好伐。
要知道,沈采萱是个穿越而来的西贝货,她与沈采芝素未谋面,对于她来说,沈采芝只是一个存在与记忆之中的人物,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仅此而已。
是以,沈采萱并不是特别在意沈采芝的安危。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沈采萱要弃沈采芝于不顾,不出手营救她。
救,肯定是要救的。
但,得要再等等,等到沈采萱再次与凌原熙碰面,面对面把话说清楚,得到更加切实的保障,届时她再出手拾蒋媒婆,从这个知情人口中获取有效信息。
惟有这样,方才稳妥。
沈采薇则不同,以她的立场而言,没有什么比沈采芝的安危更重要了,分家算什么,自身的安危又算什么,若是能够救出沈采芝,她可以豁出性命!
是以,沈采薇急不可耐的要冲蒋媒婆下手。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75章 次序错了
意见不一致的姐妹俩对视良久……
结果,出乎意料的,素来能言善道、一肚子歪理的沈采萱竟是干不过沈采薇,败下阵来。
么得办法,在沈采薇哀婉凄恻的目光之下,沈采萱就忍不住心软,就忍不住想要帮沈采薇达成心愿,哪怕她明知这样做非常不妥,极有可能后患无穷。
沈采萱心下暗叹一声,郑重拜托道:“郑大哥,就麻烦你帮我把蒋媒婆给抓回来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