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深静堂
“四娘,你为何要替钟家的安危担心?”郑忠维颇为困惑,“钟家是沈月娴的婆家,你不是很恨沈月娴么?钟家完蛋了,沈月娴自然也好不了,这对于你来说,不算是坏事吧?我以为,你是希望钟家倒霉的呢。”
沈采萱大摇其头:“钟家是钟家,沈月娴是沈月娴,虽然大有关联,但两者不能等同。我希望的是沈月娴倒霉,至于钟家,我对这户人家没有恶感,甚至隐隐还有一点好感,并不希望他家遭受灭顶之灾。”
郑忠维不是多管闲事之人,但一直以来,他都很为沈采萱考虑,很顾及沈采萱的感受。
既然沈采萱不希望钟家遭受灭顶之灾,他愿意多管一回闲事,向钟家示警,让他家躲过顾玉娘的心算计。
郑忠维沉吟道:“据我所知,钟家的当家人钟老爷子虽然做生意的手段一般,但他的头脑还是比较清楚的。要不这样,我这就派人给他报个信,提醒他管好他儿子,不要让他儿子,乃至于整个钟家中了顾玉娘的算计,你看如何?”
“报信确实是要报信的,但我觉得吧,这信……不能这么报。”沈采萱道,“我想让钟家人知道有人要算计自己,却不想让钟家人知道算计自己的是顾玉娘,跑去找顾玉娘算账。”
郑忠维思量片刻,猜测道:“你是不是担心钟家人与顾玉娘对上,会吃亏?毕竟,秦荣虎还没倒呢,顾玉娘狐假虎威,颇有势力,钟家人跑去找顾玉娘算账,搞不好钟家人拾不了顾玉娘,反倒被顾玉娘拾了。”
沈采萱微微一怔,点头承认:“嗯,我确实有这方便的担心。但更重要的是,钟家人跑去找顾玉娘算账,就会让老沈家知道顾玉娘的真实为人。
“无论钟家人能否为自己讨回公道,经此一事,老沈家多半不会要顾玉娘这个居心不良的媳妇了。换句话说,顾玉娘多半得要离开老沈家了。
“可我不希望顾玉娘离开啊,我希望她继续留下,留下来一展所长,变着法儿的祸害老沈家,让老沈家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
“哦,我懂你的意思了。”郑忠维道,“那我给钟老爷子报信的时候,只说沈世富要算计钟贵平,就不提顾玉娘了,好让她继续留在老沈家。”
不,你不懂。
“别只说沈世富啊,顺便把他姐沈月娴的名字也报过去吧。”沈采萱道。
郑忠维立刻反应过来:“你要借此机会对付沈月娴?”
“没错,我要借此机会,让钟家休了沈月娴!”沈采萱坦然承认,并说出了自己的计划,“郑大哥,麻烦你给钟老爷子报信的时候,这样告诉他——沈月娴伙同她三弟沈世富,勾结金龙赌坊的人,做局蒙骗钟贵平,企图谋夺钟家的家产。”
“伙同外人,谋夺婆家的家产……”郑忠维微一琢磨,点了点头,“倘若钟家人信以为真,确实极有可能因此而将沈月娴休掉。”
话音刚落,郑忠维隐隐觉得有些不妥,琢磨片刻,问道:“可是动机呢?出嫁多年的沈月娴早已不是沈家女了,她现在是钟家妇——钟沈氏,乃是不折不扣的钟家人,与钟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这种情况下,她有什么理由要帮着外人,谋夺钟家的家产?倘若沈月娴真这样做了,于理不合,很难解释得通的。
“据我所知,沈月娴能言善辩。倘若你不能给沈月娴安上一个合理的动机,就算钟老爷子查出来钟贵平遭人算计属实,沈月娴也有可能凭借她那一条巧舌,将责任全部推到沈世富身上,推到金龙赌坊的人身上,彻底撇清自己。”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97章 你还真敢编哪!
郑忠维的质疑不无道理。
要知道,沈月娴虽然作恶多端,但在做局蒙骗钟贵平这件事上,她确实没有参与其中。
现在的情况是,沈采萱想借此机会将沈月娴拉下水,将原本无关的她硬是牵扯到这件事里,从而让她倒霉。
说得难听些,沈采萱要陷害沈月娴。
要想陷害成功,就必须提前做好功课,让沈月娴有口难辩。
倘若沈采萱编造不出合情合理的动机,这次陷害就会出现漏洞,沈月娴极有可能抓住漏洞,制造出自证清白的机会。
“动机?很简单啊,”沈采萱张口就来,“沈月娴嫌弃钟贵平长相丑陋,又温温吞吞的,没有丝毫男子汉气概,便暗中勾搭上了一个壮的野汉子。现如今,沈月娴恋奸情热,妄想和那野汉子双宿双飞,一起私奔去外地逍遥快活,却苦于没有盘缠和安家。
“算计来算计去,最终沈月娴盯上了老实巴交好欺负的钟贵平,想要通过他,谋夺钟家的家产,然后带着这些家产,与野汉子跑路。”
郑忠维嘴角抽搐:“恋奸情热……野汉子……”我的小姑奶奶,你还真敢编哪!
沈采萱见状,以为郑忠维是在质疑自己计划的可行性,便说道:“我也知道我给出的这个动机存在漏洞,经不起推敲。但在我看来,这不是大问题,只要野汉子到位,就能让沈月娴百口莫辩。毕竟,自古以来,这种男女之事就是越描越黑的,很多时候,解释也是白解释。
“至于如何让野汉子到位,这件事还要麻烦郑大哥你了,麻烦你帮我雇个机灵些的外乡人,最好是戏子、神汉、恶丐之流,让他帮我演一出戏。”
戏子……神汉……恶丐……
妈耶,没一个良民,全是下九流!
不得不说,这位小姑奶奶,她还真敢想哪!
郑忠维扶额,表情有些扭曲,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沈采萱诧异道:“郑大哥,这事儿很为难么?”
郑忠维深吸一口气,强扯出一抹笑容来:“不,不为难。”
说着,郑忠维顿了顿,深吸一大口气,这才开口道:“你的意思我懂了,这件事就交给我吧,你忙别的吧,就不用在这件事上心了。”
“好吧——”沈采萱嘴里答应了,可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补充道,“我再跟你说一下,把人雇回来之后,应该让他怎么演……”
郑忠维打断她:“交给我,一切交给我!你就歇着吧。”别再整幺蛾子了!
大哥,你是不是积极的有些过分啦?
沈采萱眨眨眼,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时辰已然不早,既然事情已经说定,沈采萱便打算回房,洗洗睡了。
这时,郑忠维犹豫再三,叫住了她:“四娘,你伯祖父一家打算离开温阳,搬去幽州。那幽州,自古以来就是流放之地,穷山恶水的,哪里有温阳好呢?你看,你能不能劝劝他们,让他们不要搬走,继续留在温阳?”
什么什么,沈寿山一家要搬去幽州?这是为什么?
“这事儿我还是头一回听说。”沈采萱一脸不解,“不是说他们家的生意很好,衣食无忧么?好端端的,干嘛要搬走呢?”
郑忠维一脸无奈:“你伯祖父祖籍幽州,他说要叶落归根。可是,他老人家都来青州四十多年了,大半辈子都是在青州度过的,早就成了地地道道的青州人,根本就没必要再回幽州了呀。”
叶落归根……
确实,这个理由很是牵强。
沈采萱早就觉得沈寿山一家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听了这个理由,她越发觉得这家人行事古怪。
“行了,这事儿我知道了。等我什么时候有空了,就过去劝劝他们。”
说着,沈采萱心中生出一丝异样,看着郑忠维:“郑大哥,我伯祖父一家要走,你这么紧张做什么?”
“谁、谁紧张了?我、我……”郑忠维脸一红,目光闪烁,解释道,“我只是喜欢吃凉粉而已,倘若你伯祖父一家走了,我就吃不成凉粉了,心中未遗憾,所以想让他们留在温阳,将凉粉铺继续开下去。”
真的假的?
这位大哥,你这表情很有些暧昧呀,看上去可不像是舍不得凉粉,倒像是舍不得……人?
咦,难道是我想的那样么?
沈采萱心念一动,好奇心起,便想要试探一番,看看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
只听沈采萱笑吟吟的说道:“不就是凉粉么?其实不是什么稀罕东西,这方子我有,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
“倘若我伯祖父一家执意要走,铁了心要关了凉粉铺,到那时,你大可不必担心往后吃不上凉粉,因为你可以照着方子,自己做着吃嘛,想吃多少吃多少。”
说着,热心的沈采萱就要叫人拿笔墨纸砚过来,看来她现在就要把凉粉方子写给郑忠维。
“别别别!”郑忠维赶紧阻止,情急之下,思虑不周,不小心说漏了嘴,“不用给我凉粉方子,我不需要这东西。”
“怎么不需要呢?你不是喜欢吃凉粉么?”沈采萱挑挑眉,嘴角露出一丝坏笑,“难不成,你喜欢的不是凉粉,而是……做凉粉的人?”
刷的一下,郑忠维的脸全红了:“我忽然想起来,我还有一件很重要的公务要去办,先走了先走了,恕不奉陪。”
说罢,郑忠维落荒而逃。
啧啧,实锤了!
果然,这位大哥喜欢的是做凉粉的人。
至于是谁,这很好猜啊!
沈寿山家人口简单,就五口人——沈寿山、林氏、秦长河、沈月如以及沈采莲。
郑忠维看上的,总不会是一把年纪的林氏或沈月如吧?只能是正值花样年华的沈采莲。
郑忠维和沈采莲,这两个人……
古代人普遍早婚,郑忠维今年二十二岁,他这个年纪,早就应该成婚了,一般情况下,孩子都可以上街打酱油了。
可奇怪的是,沈采萱与郑忠维交情匪浅,从未听他提起过妻儿。
沈采萱八卦心起,就向郑永维打听究竟。
这才知道,郑忠维成过亲,早在他十七岁那年,就娶了典史家的姑娘为妻。
奈何那姑娘身体不好,成亲不到三个月,便撒手人寰了。
依照郑忠维的家世,第一任妻子死后,他完全可以续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小家碧玉可以任他挑,哪怕他是个鳏夫。
但,或许是那段短暂的姻缘在郑忠维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害,无论郑忠维的父母如何苦口婆心的劝说,郑忠维都不肯再娶,一直打着光棍。
家境殷实,为人处世相当不错,除了成过一次亲,几乎没什么缺点——这算是很好的夫婿人选了。
沈采萱认为,沈采莲嫁给郑忠维,绝对不亏。
沈采萱琢磨了片刻,决定改日去一趟沈寿山家,探一探沈采莲的口风。
倘若沈采莲无意于郑忠维,那就算了。
倘若沈采莲同样心悦郑忠维,那就不妨撮合他俩。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98章 心愿
一夜无话。
翌日,沈采萱一行三人继续前往棚户区找人。
一上午过去了,毫无进展。
眼看到了饭点,沈采萱让车夫载着他们去沈寿山家。
沈寿山家与鼎丰楼的总号位于同一条街,处于温阳县城的繁华地带,距离棚户区这种贫民窟甚远,差不多隔了半个城。
“四娘,吃个午饭而已,在哪儿不是吃呢?有必要跑那么远么?”沈世华急着找他大姐,不想为了一口吃的,来回耽搁太多时间,便想劝沈采萱打消前往沈寿山家的主意,“依我看,咱还是像昨天那样,在附近找个地儿,随便吃两口吧?嗯,昨天那家面摊子就不错,要不,咱还去那儿吧?”
沈采萱早就料到沈世华会出言反对,便将事先准备好的说辞拿了出来:“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来咱们这儿看画像的,前前后后加起来,至少有四五百人。棚户区里一共住了多少人,这个我说不准,但我猜测,应该不会超过两千。也就是说,咱们已经向棚户区里至少两成的人打听过消息了。
“这个数量,算不少了,理应打听出一些眉目来了,可奇怪的是,除了昨天得到的两条线索,咱们再也没有找到其他线索。这就不禁让人怀疑,咱们是不是用错了方法,是不是应该换个思路?
“伯祖父家所在的那条街,乃是全县最为繁华的所在,每天人来人往,汇聚着来自全县各地的人。这些人之中,应当有相当一部分是走官道过来的。我大姑他们,前来县城,多半也是走官道过来的。
“说不定呢,这些人之中,就有人在官道上见过我大姑他们,甚至与他们同行了好长一段路程,知晓他们的落脚之处。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打算去伯祖父家所在的那条街转转,试着在那儿打听一番。嗯,那个,去都去了,顺便去伯祖父家吃个午饭。”
沈采萱嘚啵了半天,说了一大箩筐的话,只有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沈世华哪里会是沈采萱的对手?经她这么一忽悠,深以为然,迫不及待的就要赶往沈寿山家。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沈采萱一行抵达了沈寿山家,受到了沈寿山一家的热烈欢迎。
由于路程耽搁,这个时候已经过了饭点,沈寿山家的凉粉铺里虽然还有不少客人,但不是每张桌子都坐满了,沈采萱一行在秦长河的引领下,在靠窗的桌子前坐下。
反正铺子里这会儿不是很忙,沈寿山和林氏便陪坐一旁。
简单寒暄几句过后,沈采萱开门见山的问道:“伯祖父,伯祖母,我听说你们打算离开这儿去幽州,这事儿是真的么?”
沈寿山一怔,诧异道:“啊,你、你听谁说的?”
恰在此时,端着两碗凉粉的沈采莲路过这张桌子,沈采萱轻咳一声,扬声道:“还能听谁说,自然是听郑捕头说的。”
说到“郑捕头”三个字时,沈采萱特意加重了语气。
话音刚落,沈采莲身形一滞,原本匆匆行走的她明显放缓了脚步,同时微微侧头,貌似是在留意这边的动静。
只听沈采萱继续说道:“郑捕头非常不想让你们走,特意拜托我,要我劝你们留下呢。”
这话一出,沈采莲彻底停下了脚步,仿佛整个人都被定住了。
不过很快,她又重新走动了起来,而且越走越快,将那两碗凉粉送到客人手中之后,便一溜烟的窜进了厨房。
瞧她那反应,仿佛后面有条大狗正在追她似的。
沈采萱将沈采莲的反应尽眼底,对于沈采莲的心思,心中一片了然。
或许是存在代沟吧,沈寿山和林氏与沈采莲朝夕相处,却不懂得她这个女儿家的心思。
此时此刻,老夫妻俩压根就没有注意到沈采莲的异常反应,他俩的注意力全放在了沈采萱身上,正琢磨着该如何瞒过沈采萱,不让她知晓自家离开的真正原因。
沈寿山目光游移:“啊,原来是郑捕头说的……”
沈采萱追问道:“那么这事儿是真的么?郑捕头应该不是在信口开河吧?”
沈寿山与林氏对视一眼,迟疑片刻,如实答道:“是真的……”
沈采萱没有事先知会沈世华,所以沈世华来这儿之前,压根儿就不知道沈寿山一家要走。
这会儿骤然听说这件事,沈世华大吃一惊:“啊?伯父,伯母,你们要去幽州?这,这是为什么呀?”
还能为什么?
不就是为了离你们家远一点,准确的说是离沈采萱远一点,不让仇家顺藤摸瓜,察觉到沈采萱的身世有问题。
但,这种大实话肯定是不能够说出口的,只好搬出另一套说辞。
沈寿山犹豫片刻,说道:“咱们沈家祖籍幽州,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一片土地上。四十多年前,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幽州乃是兵家必争之地,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偏偏那个时候,幽州又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灾荒,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我的爹娘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带着几个孩子外出逃荒。
“万万没想到的是,咱们全家人刚逃出幽州,踏上云州的地界,就被一群流民冲散了。一家七口人,就剩下了我和我最小的弟弟,其他人都不知所踪。
“咱哥俩算是命大,虽然一点盘缠都没有,却靠着乞讨,平平安安的来到了青州,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定居在了青州。这一定居,就是四十几年过去了。
“或许是老了吧,近来我越来越想老家了,特别想回老家去看看,打听打听我父母兄弟的消息,只是一直没能凑够盘缠,这才一直未能成行。
“托你们的福,这些日子以来,咱家靠卖凉粉赚了不少钱,有了这些钱,咱家再不用为盘缠发愁了。我寻思着,等到秋高气爽的时候,就举家搬回幽州,也算是了了我的一个心愿吧。”
沈寿山这一席话,九分真一分假,颇具可信度,很容易让不知内情的人信以为真。
沈世华哪里会想到自己向来敬重的伯父会说谎哄骗自己,不做多想,一下子就信了个十成十。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99章 怕了她了
返回幽州,这是伯父的心愿,按理,沈世华这个做晚辈的应当尊重他老人家的心愿,竭尽全力的支持才是。
但,沈世华实在是舍不得啊!
多年以来,沈寿山和林氏对沈世华和他的妻儿甚是关照,在沈世华心中,二老不是亲生父母,却胜似亲生父母。
沈世华感念二老照拂之恩,早就暗下决心,要好好孝顺二老。
倘若沈寿山一家搬去了幽州,这相隔千里的,往后见一面都难,沈世华还怎么向二老尽孝?
不行不行,必须劝住二老,让他们打消搬家的念头。
“伯父,你看这样行不行?等到秋天的时候,我陪你回一趟幽州,去那儿走一走看一看,再打听打听消息。等你走过了,看够了,消息也打听过了,我再陪你回到青州来。”沈世华一脸恳切,语气真挚,“幽州那地方,穷山恶水的,实在不宜人居住,还是咱们青州好,青州的水土养人。所以啊,你回幽州看看就好,可举家迁往幽州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沈寿山晓得,沈世华完全是出于一片好意,才会想出了这一折中办法。
沈寿山心中暗暗点头,嘴上却依旧坚持要举家迁往幽州。
见状,沈采萱心中泛起了一层疑惑。
咦,是她想多了么?她怎么觉得沈寿山的表情不太自然?
沈采萱心念电转,正要开口试探,就在此时,铺子里匆匆走进来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方才提到过的郑忠维。
郑忠维进来之后,习惯性的扫视一圈,没有看到那道熟悉的倩影,却看到了沈采萱这个小姑奶奶,不由得嘴角一抽。
他现在装作没看见沈采萱,转身就走还来不来得及?
郑忠维微一迟疑,还没等他作出决断,眼尖的沈采萱就在第一时间瞅见了他,朝他招了招手:“郑大哥,你来了啦?来来来,这边坐!”
好吧,跑是跑不掉的了。
郑忠维只得硬着头皮,坐了过去。
沈采萱眼珠一转,看着郑忠维,笑吟吟的说道:“郑大哥,你果然很喜欢这儿的……”
说到这儿,沈采萱故意顿了顿,方才接下去说:“凉粉呢。”
天气本来就热,郑忠维被沈采萱这么一吓唬,顿时满头大汗。
林氏很喜欢郑忠维这个小辈,第一时间察觉到了他的异状,立刻关切的问道:“忠维,你怎么出了这么多汗,而且脸怎么这么红?该不会是中暑了吧?头晕不,口渴不?”
郑忠维生怕老人着急,顾不上不好意思,忙回答道:“没事儿没事儿,您老放心,我好得很,没有中暑。那个,那个……刚刚我跑的急了,不有些脸红出汗,这很正常。”
林氏点了点头,但她还是有些担忧,转头跟负责跑堂的秦长河说,赶紧的,端一碗绿豆汤过来。
片刻之后,沈采莲匆匆端了一碗绿豆汤过来,脸上的焦急遮都遮不住。
郑忠维有心想要告诉沈采莲自己没事儿,不让意中人为自己担心,奈何沈采萱正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盯着,他都不敢多看沈采莲,更遑论与沈采莲主动搭话了。
在众人关切的目光下,郑忠维硬着头皮干掉了那碗绿豆汤。
绿豆汤下肚,郑忠维虽然脸还有些红,但汗好歹是止住了。
林氏见状,放心的同时,忍不住埋怨道:“你这孩子,这么热的天,跑什么跑,就不能够慢慢走啊?”
沈采萱笑嘻嘻道:“估计是惦记着……你们家的凉粉,想要早点赶来吃上一碗呢。”
听了这话,林氏不禁有些好笑,看着郑忠维:“你这孩子,差不多天天都来吃凉粉。凉粉虽然好吃,可这么天天吃,你就不腻味么?”
郑忠维道:“不腻味,不腻味,我就喜欢吃这一口,想要长长久久的吃下去。”吃上一辈子嘞。
尽管郑忠维没有说出心中所想,但他敏锐的察觉到,沈采萱的目光颇有深意,仿佛看穿了一切。
尽管郑忠维知道,沈采萱很有分寸,最多逗他两句,不可能当众道破他的心思。
但郑忠维还是怕了沈采萱那张嘴,不敢让她多说,赶紧岔开话题:“我这次来,倒不是为了吃凉粉,而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们。”
话说,自从几天前,郑忠维从沈寿山一家口中得知,他们不日即将启程前往幽州,就开始为他们担心起来。
郑忠维不希望他们离开,数次劝说他们继续留在温阳。
奈何沈寿山和林氏心意已决,无论郑忠维如何苦口婆心的劝说,他二人都不肯改变主意。
郑忠维眼见劝说无果,便四处打听合适的镖局——沈寿山一家执意要去幽州,郑忠维劝不住,只能让他们去,但他希望他们能够平平安安的抵达幽州,雇佣镖局一路护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1...6364656667...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