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七流
利用知识上的差距,利用普通人对学术权威的崇拜, 可以制造出很多骗局。
被警告的科研员心里一颤,微微点头。
-
虽然在乔御这里,实验进行到哪一步,要花多少钱都是有预算的。
但是在钱到账后,他依然没忍住,先一个组发了两千万爽爽。
“不够再来要,”乔御十分大气地说,“不过,按规矩,计划书还是要写的。格式写对,不然不好交差。”
虽然不管是基因实验室还是乔御,都没有声张;但上面批下来十亿科研经费的消息,依然在圈子里不胫而走。
不少人都不知道是该震惊于上面豪横的手笔,还是震惊乔御真的敢申请十个亿。
有的老前辈,为祖国的科技进步抛头颅洒热血,干了一辈子都没见过十个亿。
不免有些酸溜溜的。
“果然是外来和尚好念经……基因实验室俩黄皮肤的外国人,这经费就给的痛快。”
“什么项目一次性要十亿?我也换个领域研究。”
“我觉得,还是学校支持重要……听说没,燕大生科院经费今年历史最低。估计都是给乔御倒贴去了。”
乔御问上面要了十亿,这边,燕大在给科技委报告的时候,就不好意思再把乔御的实验室算上去了。
少了一个国家项目实验室,能要的经费,也随之递减。
再加上这十亿的确招仇恨,学校的确也不好意思多要。
为此,燕大生科院没少被隔壁化工院和物院联合吐槽。毕竟分给燕大的少了,也相当于动了他们的蛋糕。
只能盼望,乔御真的能做出什么成果了。
要不然生科院铁定被钉在耻辱柱上,嘲笑好多年。以后再有什么大型项目,需要申请大量科研经费,这个失败的例子也会被拿出来反复念叨,凭空增加难度。
至于学校内其他教授的怨言,反倒是其次了。
……
……
拜思集团的心,第一个提了起来。
如果说,非要给全世界的药企选一个龙头老大,那拜思一定高票当选。
这家历史百余年的药企,二战时发家,如今每年都要在科研领域投入百亿。
单从经济体量看,也是全球福布斯排行榜前十里唯一一家药企。
如今拜思集团下,一共有11家研究所,正在研究各个类型的靶向药;另外还投资了7家大学实验室为自己服务。
拜思在亚太地区的总裁,是新加坡籍华裔。姓张,名扬善。
除了是拜思集团的ceo外,还是多家上市企业的股东,可谓商界名流。
别问他为什么要加入新加坡,因为新加坡税少。
张扬善是个对钱十分敏锐的人,一听到10亿,眼睛就难免微微眯起。
又是基因实验室,又是十亿……莫不是在做靶向药?
基因治疗作为攻克癌症的一大手段,一直是投资的热点。
难不成国家这次又下定决心要来研究靶向药了?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在四年前,华国已经失败了一次。
四位从哈佛回来的华人学者,成立了一家生物公司,又加入了兰陵某所大学,当了生物系荣誉教授。
三年薅华国人民羊毛薅了五个亿,公司还上市了,不少股民赔了个血本无归,公司法人却因为只承担有限责任,赔款没超过2000万。
在现行制度下,实验室的资金管理,其实是不太透明的。
谁也不好说那五亿到底有多少是真的用于实验。
信任的崩塌来的很快,但建立却需要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反正那之后,国内基本没有实验室,还在研究靶向药了。
张扬善并非生物专业毕业,但是长期在药企工作,耳濡目染也知道点业界知识。
他把基因实验室最近一年发表的论文搜了一下,眉头轻轻皱了起来。
“发的论文还挺多……”
虽然张扬善看不懂论文,但是他至少明白,cns和一些sci一区论文,都不是随随便便靠给钱就能上的。
张扬善再一搜实验室负责人的资料,久违的感觉到了一丝危机感。
乔御。
去年行业会议,他见到了诺安制药的查理先生,这位风度翩翩的绅士谈乔御色变,宛如遇到了什么洪水猛兽。
“忘了他的年龄,别轻视他。”这是查理先生对在场所有人的忠告,“我当初就是觉得这个年轻人人畜无害,诺安制药才会变成现在这样子!”
按照协议,他们不但没有挣到钱,反而因为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建好医疗中心,而倒赔乔御一千万美元……
诺安倒是想打官司,但是这官司一打,可免不了被人看笑话,到时候股价跌的更厉害。还不如花钱免灾,冷处理完事。
张扬善打开电脑,写着报告,喃喃自语道:“虽然我觉得以华国现在的科技水平,是很难成功研制出靶向药的,但是万一呢……毕竟乔御好像还没有失败过……”
他想了想,决定把资料发回米国总部,让上面人自己定夺。
*
华国还差十几天就要过年了。
赵教授有些心不在焉地翻着实验记录。
因为钱给的痛快,大家不计成本地进行实验,五个小组一共用12个实验室,还新买了俩冷冻柜放培养皿,如今实验进展的还算顺利。
来之前,负责人已经和他讲明白了。
实验整体过程保密,实验内容保密……他也签好了保密协议。
因此赵教授也不敢确定,自己到底有没有春节假期。
虽然赵志锐没有经历过,但是也听说过,不少参与国家项目的学者,一消失就是好几年。
对比现在,虽然手机被监控,但是该吃吃该喝喝,下班还能和老婆孩子视频,待遇已经非常不错了。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233节
华国人对春节,可是十分执着的。每年春节,电视、网络,总会大肆宣传春运和回家的辛苦,而团年饭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还是无数人情感的寄托。
年轻的时候不觉得,年纪越大就越喜欢春节。
赵志锐对着刚采集下来的图像微微叹气:“不过好像走不掉,怕是要在实验室吃饺子咯。”
就在他发出这份感叹没多久,电话铃响了起来。
乔御座下大弟子李华的声音中气十足:“赵教授,请您来会议室开个短会。”
一般来说,乔御其实不太爱到各个实验室晃悠的,但对方总能出现在赵志锐需要的时候。
比如试验进度卡壳,经费不够用,人手不够,计算失误……等等。
赵志锐虽然在学界小有名气,但是和一起在实验室打工的几位教授相比,无疑是最弱鸡的那个。
因此,他受到乔御的帮助也是最多的。
几个月下来,赵教授对这个年轻人是非常信服的。
不服不行,太强了。
乔御的存在,时常让赵志锐怀疑自己学习生物二十年的意义。
因此,在受到召唤后,赵教授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往会议室赶去。
他匆匆扫了一眼,看样子这又是一次全体会议。
等最后一位教授入座,乔御面带微笑,说出了开会的目的:“最近要过春节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回家过节的打算啊?”
这是商量的语气。
但在乔御的实验室,商量是不可能商量的。
上次喻寒溪试图就到底用不用car-t技术和乔御商量,结果差点吵了起来,喻寒溪摔了实验报告说自己不干了。
乔御都没等喻寒溪出实验室,当场打电话让上面再派个人来接任。
本来大家都以为闹崩了,实验室的氛围一片愁云惨淡,结果不知道谭教授偷偷对喻教授说了什么,让对方屈服了。
喻寒溪表示自己已经三十多岁,是一个成熟的大人了,不想和乔御计较。
实验室里的其他人,都偷偷把这个叫精神胜利法。
因此,赵教授觉得背后有诈。
比如说,表示自己想过春节的,肯定就被赶出实验室,春节结束后也不用回来了。
哪有老板主动给手底下员工放假的。
而且春节放假一周多,回来后骨头都散了,还怎么专心做研究?
自认为看透乔御的赵志成略加思索,当场表示:“不了,春节我不回去!我家里人都要求我呆在实验室内,好好工作,报效祖国。”
他正气凛然的样子,简直能去国旗下宣誓。
喻寒溪翘着个二郎腿,语气平静如水:“我没家可回,雇了人给我全家扫墓呢。”
他说的是大实话。喻寒溪小学丧母,初中丧父,高中唯一的奶奶也去世了。
当初喻寒溪初露峥嵘,照片在网上流传,有网上跳大神的分析他面相,说他高眉压眼,亲缘淡薄;鼻梁正挺,事业通达。如果不是花钱买的背景资料,那还是说的有一定道理的。
谭子睿思考片刻:“我不太想回去。”
自从和妻子离婚后,他爹妈每年都要拿无数女性的照片,试图让他去相亲。
以谭子睿现在的社会地位,自然是不愁找对象。只是能有个精神共鸣的,太难了。
这里面,只有戚少鹏表示,自己想回家一趟。
乔御点了点头:“那再过五天实验室放年假。你们和下面研究员说一声,既然只有戚教授要回家,你们都跟我去开个会吧。基因实验室收到了拜思生物的邀请。”
作为制药行业的龙头老大,拜思集团每年都会牵头,邀请世界范围内各大高校、药企、实验室、期刊编辑、大学教授等,进行学术交流。
今年,会议的名称是“基因治疗与crispr技术国际研讨会”。
因为背靠fda,拜思主导的交流会,一向是业内有名的盛会。
一般学者连投稿的资格都没有。
不少实验室负责人,都是在这个时候,拉到了投资。也有不少新技术,在这里一举成名天下知。
不过乔御愿意去,有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次开会的地点,定在了冷泉港。
半年不见,他还挺想念冷泉港的老师们。
一边,能回家的戚少鹏哼着歌离开了会议室,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外面顿时传来了科研狗们的欢呼声。
而还留在会议室的赵志锐却目光呆滞。
乔御有些奇怪地看向他,问:“赵教授,您怎么了?”
赵志锐含泪回答:“没事……”
自己撒的谎,含泪也要圆上去。
他也好想回家过年,嘤。
第187章
故地重游总是令人感叹。
上次, 乔御还是以学生的身份,来冷泉港学习的。
那时候他虽然已经身负“诺奖候选人”的名头,但是来到冷泉港后, 依然只是个不起眼的螺丝钉。
如今, 他也是被邀请来的学者。
想来冷泉港的几位教授, 应该会很是为他骄傲。
学术会议, 大家都不是第一次参加了, 因此倒也没有什么新鲜感。
赵志锐道:“在00年前, 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的名额特别少。每次分到学校头上, 都只有一两个。还要带上外交部的人,免得国内学者在国外出洋相。”
在座的人里, 可能只有年纪五十多岁的赵志锐,有过这样的经历。
自从华国经济好起来后, 国人自信心上升, 出国的限制逐步变少, 也不需要外交部官员随行了。
如今, 哪怕是研究生, 只要跟对好的老板, 一年公款出国五六次也不是问题。
不过,乔御倒是没想到, 如今没有外交部官员随行,祖国反倒是……给他配了两个保镖。
仅有一面之缘的区委同志, 把这俩人介绍给了他:“乔主任。知道您要出国, 上面特地吩咐, 给您安排俩司机。”
“来,出来自我介绍一下。”
两位司机同志行了整齐划一的军礼,领头的上前一步, 道:“乔主任好,我叫刘一,他叫刘二。”
乔御几乎都不用猜测,就知道面前站着的是两名军官。
他和刘一握了个手,笑着问:“你们好。哪个部队的?”
刘一黝黑的脸露出一个笑容:“这么明显吗?响箭的。”
这是北方军区的一支特种部队的代号;之前五国特种部队联合军演,响箭排名第一。
乔御脸上有了点经验:“竟然能说?”
他只是随口一问。
刘一憨厚地笑着说:“不出意外的话,以后我们会给您开很长时间的车。瞒着也没什么必要。”
响箭部队是一直特种反恐部队。
刘一枪法很好,一公里内百发百中。
刘二会破译电码和徒手拆炸弹。
除此外,虽然两人看上去不是很壮,但是徒手搏斗的话,一个打十个也没什么问题。
在部队里的军衔不算低。
谭子睿听闻后,十分震惊:“还有这种好事?我怎么没保镖?”
学者之间,不好比较存款的多少,免得自己沾染铜臭味;但在对比待遇的时候,就很容易较真了。
要不然当初陈老先生也不会硬是要吃未名楼的三鲜包。
喻寒溪冷笑道:“你是华国人吗?拿着你的绿卡滚回英吉利。”
谭子睿:“……”
草,他还真不是。
只是谭子睿不是很懂,为什么同样拿绿卡的喻寒溪有心情嘲讽他。
*
要出国这种事,不管如何,还是要和小男朋友说一声的。
毕竟他多半赶不上春节了,而在此之前,乔御其实约好了和宋天宇一起回家。
乔御带着点愧疚,通知了宋天宇这个结果。
可惜对方本博连读八年,要不然乔御还挺想让他来考自己研究生的。
宋天宇的情绪明显低落起来:“……噢。”
乔御还挺为难的,但是一时之间又没有什么好办法。
系统的声音逐渐冷酷:“这不是你的错,搞科研,菜是原罪。”
乔御:“……”
系统好像变得残忍了起来。
乔御翻开行程本,对电话里的人说:“那个会议最多五天,我应该还能回来三天。”
宋天宇在电话里低声问:“那三天里有几个小时是分给我的呀?”
乔御色令智昏,差点说全给你。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234节
但是他忍住了。
这种说来好听,但是做不到的话,乔御是不会说的。
乔御:“我可能需要陪我妈逛街,给我外公扫墓,还有去见林枫教授……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和我一起。”
宋天宇回答说:“好。我知道的。”
关了电话后,乔御有些惆怅。
他有些琢磨不透宋天宇的情绪,这种感觉让他有点慌。
有时候真想知道,那些被问“您到底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女强人,到底是怎么平衡的。
乔御就完全不行。
忙起来一两个月见不到一次,都是常有的事。
想见他。
但办不到,他不能停下。
乔御对着手机屏幕发了一会呆:“……这次的实验做完,休息一阵好了。”
*
基因治疗与crispr技术国际研讨会,由fda(药监局)官方认证、拜思生物制药集团牵头,共邀请千余人参与。
虽然其中学者的含量,只占百分之二十,但依然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毕竟如果没有这200余名学者,这场学术会议也谈不上什么含金量。
拜思集团的基因治疗实验项目pi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叫艾德蒙。
每位受邀前来的教授,按例都会有一个小时的学术讲座时间。内容自选。
艾德蒙此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听听华国基因实验室的讲座。
一个月前,艾德蒙作为拜思制药的首席科学家,收到了一份文件。
说华国似乎也在牵头,进行基因治疗研究,让他看看会不会对拜思制药的研究造成威胁。
艾德蒙认真拜读了基因实验室从成立至今发表的论文,心情也变得越来越沉重。
老实说,大概是为了刷数据,基因实验室各个领域的论文都在发,一发就是好多篇。有时候前后还没什么联系。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艾德蒙依然从中发现了一点草蛇灰线。
因此,在这次学术会议上,艾德蒙甚至要求拜思集团,一定要不计成本邀请到基因实验室。
听说为此,拜思付出了三百万美元的无条件捐助。
如今,在这国际研讨会上,华国的基因实验室,报上来的讲座题目,叫“t细胞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应用”。
t细胞是一种人体自带的免疫细胞,通常,在car-t疗法中,出场的次数最多。
car-t疗法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需要用基因工程技术分离t细胞并且进行改造,在体外扩增完成后输送回病人体内。
这些经过改造的t细胞,在人体内会像是战士一样,狙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但是把t细胞作为运输载体的行为,还是艾德蒙第一次听说。
如今学术界内,也有关于基因载体的研究,多数是以改造后的aav病毒作为样本。
不过aav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病毒,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已经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概率对其免疫,拦在人体自身防护屏障外。
因此,虽然这项技术已经研发出来,但是人们依然很少有机会把aav病毒作为运输载体,用于基因治疗,
事实上,艾德蒙也觉得,用基因载体技术,使某类病毒或者细胞成为输送药物的载体,在人体内杀死变异细胞,是新型靶向药的出路……
但目前来说,还没有技术能达到这点。
按理说,华国的基因实验室,虽然在国际上因为狂刷论文,而小有名气,但是在拜思的暗箱操作下,乔御的学术讲座和几位诺奖级学者撞在一起,理论上来说,是不会有很多观众才对。
然而当艾德蒙来到会议室的时候,简直被震惊了。
能容纳三百人的会议厅密密麻麻,座无虚席。
以至于他不得不站在后面旁听,台上的乔御变成了一个虚虚的点。
有一瞬间,艾德蒙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
他问前面的人:“台上那位,是乔教授吗?”
外国人想熟练的用汉语念出名字,实在是有些为难。
因此大多数人都是称呼乔御为“joe”。
“是他。”
艾德蒙十分诧异:“怎么人这么多?”
难道旁边的诺奖学者的讲座不香吗?
前面的学者转过头,看了他一眼,然后翻起了自己的外套领子:“看见了吗?我的工作牌。”
艾德蒙定睛一看,倒抽一口气:“冷泉港?您是冷泉港的科研员?”
虽然这次会议就在冷泉港外港举行,拜思集团也对冷泉港内的学者发出了邀请,但是大家对他们能不能来,都没报什么期望。
毕竟冷泉港是出了名的不近人情……而且特别讨厌药企。
“是的,”这位金发碧眼的女士耸了耸肩,“事实上,我们大半个冷泉港的人都来了,来看看曾经的同事。本来按照规矩,我应该坐在前排……”
他们的惯例,是年轻人在前,老年人在后。
但是那些老教授这次却非要坐在前面,看看当初教的学生,现在什么水平。
此次,整个冷泉港实验室可谓倾巢出动。
艾德蒙肃然起敬:“原来如此。我还不知道乔御曾经在冷泉港工作过呢……”
毕竟乔御也没把这条消息打在自己简历上,而冷泉港实验室,更是没兴趣公布自己的学员名单。
——他们甚至连官网都没有。
前面的科研员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好了,小点声。看在你识货我才跟你说这么多的,他开始了。”
第188章
艾德蒙觉得今天有点失策。
要知道, 请诺奖级的学者来做学术讲座,可是花了不少钱。
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个华国实验室学术报告没人来看。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阴暗心思,纯粹是因为艾德蒙担忧, 万一这华国人真的头铁, 在公开学术讲座上,讲了什么重要的实验内容,让其他搞靶向药的也学去了怎么办?
只是如今, 因为学术厅内座无虚席, 不断有自来水从外面涌入。让他的计划落空了。
反倒是隔壁诺奖学者的讲座, 被反衬的人气平平。
整个参会的人,加起来也就一千多。
除却冷泉港来撑场子的, 整个交流会起码有五分之一的人,都3集中在了这里。
艾德蒙再定睛一看。
虽然前排的学者们只露出了一个后脑勺, 但是中间那位,发际线光的很匀称的那位,怎么看起来这么像马丁教授?
以前, 艾德蒙还在斯坦福教书的时候, 马丁已经是斯坦福大学生物系终身荣誉教授了。
换句话说,在学校内遇到时,年轻的艾德蒙总会羡慕地对这位老前辈行注目礼。毕竟全世界七十亿人,活着的诺奖大佬也不过三位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