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七流
这是一直以来,都比较时髦的一种送钱方式。
比偷偷摸摸躲在某个棋牌室打麻将,方便多了。
乔御打开。又关上,递了回去:“不用了。”
胡广生连忙问:“是哪里不合您心意吗?”
“太丑。”
胡广生:“……那,我回去换一张?”
乔御道:“不用了,我这儿唯一接受的赠与就是给实验室捐款。”
胡广生一拍大腿:“早说啊,乔教授竟然这么敞亮,我还迂回个啥。”
说完,他从兜里掏出了一张银行卡:“一点小心意,不成敬意。”
李华在此时拿着捐款单走了过来:“胡经理,来填单子吧。我们是正规捐赠,要报给财务的。”
胡广生顿时一阵愕然。
他面临了当初邵经理同样的难题。
再一看,乔御好像没有开玩笑的意思,更不是钓鱼执法。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胡广生咬牙,填了个五十万。
李华扫了眼,惊道:“不是吧,才五十万。昨天那个天海制药的都有100万呢!”
“天海制药的也来过?”胡广生愕然询问。
李华:“对啊,就昨天来的。”
胡广生是正泰药企的经理。
天海制药的总部在天海市,正泰总部在钱塘市。
两家药企,因为地理位置靠近,平时在商圈内没少厮杀,可谓世仇。
胡广生当即在“0”前面添了个“0”,豪气云天道:“那我们正泰捐500万!”
只是当时意气用事,钱用的爽。时候想起,未免有些心疼。
胡广生回去,越想越气,没忍住在业界群里和邵凡兴对线。
胡广生:@天海邵凡兴,邵总真是闻风而动,行动迅速,小弟自叹不如
邵凡兴:你啥意思?
胡广生:好歹也是全国排名一二的业界龙头公司,结果捐个款还这么抠搜,丢人啊
邵凡兴顾不得和胡广生在群里扯皮,点开头像,发送好友申请,开始私聊。
邵凡兴:你脑子有包吗,这样岂不是所有企业都知道了?
原本消息不怎么灵光的企业,琢磨出味儿了,也去燕大找乔御。事情就会变得复杂起来。
胡广生:哼。
胡广生才不怕,他相信,不会再有人比他们正泰更大手笔了。
……
……
周一,燕京大学的官网更新了。
除了考研考学那段时间外,通常来说,官网更新啥,是不会有人去看的。
不过这次,除了例行的会议更新外。还有一份捐赠名单,格外引人注目。
打开一看。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252节
华康集团,为燕大基因实验室捐款600万。
正泰药业,500万。
哈药集团,320万。
……
拉到最后,看见了“天海制药”,100万。
当领导把这份公告甩到他脸上的时候,邵凡兴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领导:“就我们天海制药捐的最少!连隔壁正泰都捐了500万,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天海没钱呢!去,再给我补600万!”
邵凡兴:“可,可是……捐款这么多,有意义吗?”
“不管有没有意义,我只知道,这个项目,我们集团一定要拿下!”
他们倒是想直接贿赂一下这次拍板决策的领导,然而上面风声紧的很,负责资格审批的相关部门领导直接关门谢客,想活动都没办法。
倒是给实验室捐款,合情合理。
他们本来就是药企,药企赞助高校的实验室,是非常正常的事。
邵凡兴讷讷道:“可是我看乔御不像是收了钱会办事的……”
领导:“我也知道。但是现在这事骑虎难下,大家都砸钱了,你不砸,不太好吧。再说,最后一名也太丢人了,起码给我混个中间吧!”
说完,领导用手抹了一下自己的脸:“妈的,几年前基因实验室缺科研经费,还来找过我们,当时我给推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那时候的燕大基因实验室,还在张开伟教授的手上。
他们看张教授,就像是看要饭的。
没想到现在,主动送钱,都高攀不起了。真是岂有此理。
第203章
各大药企的捐钱战, 打了整整一个月。基因实验室累计收到捐款9450万。
竞争最激烈的时候,乔御的办公室一天能来六七个人,医药代表们还要排队捐钱。
最后, 天海制药以2000万的捐助额度, 博得头筹。
2000万, 对于一个市值640亿的大公司来说,只能说是热身运动。
但再往上捐,上面可能就要派人来查水表了,比较得不偿失,只能作罢。
李华搓了搓手:“老板,您要帮天海制药说话吗?”
乔御道:“我从来没说过,会帮谁说话。现在是各大药企主动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贡献。精神值得鼓励。”
如果不是担心对方气死,乔御还挺想代表燕大送几张锦旗的。
*
因为没有实验做,也不用上课。乔御干脆认真研究了一下,在华国境内, 到底要怎么创办一个奖项。
研究的结果是文件太多懒得看, 干脆交给了吴玉秋。
吴玉秋不愧是拿着15万月薪的男人。
一周后,就打飞的, 到乔御面前, 商量起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发起单位。并且起草相关颁奖流程。”
“然后,需要组建理事会。分管理人员和理事。”
“到这一步,就可以向国家申报审批了。”
“最后, 还要成立专家委员会, 进行每年获奖评审。”
每一步,听起来都很麻烦。
但是如果不想这个奖听起来太野鸡,那就必须获得国家认可, 只好这么麻烦一下。
乔御思考片刻,提着两斤水果,去拜访了赵学部。
通常情况下,赵和平是不住家里的。
乔御接受了一轮安检,在刘一的带领下,找到了人。
赵和平看见他,看着还挺开心:“虽然和你是第一次直接见面,但是看到你一眼就觉得亲切。说明我俩有眼缘。”
当初乔御在三院进行封闭实验的时候,赵和平没少给予支持。
很多时候,也是赵学部力排众议,豁出自己老脸,帮忙挡下无数非议。
两边都不是爱客套的人,赵和平问:“说吧,这次找我有什么事?”
乔御把自己想设置寻安奖的想法说了出来,然后笑着道:“大概就是这么个想法。主要是奖励国家40岁以下的科学家。免得同学都在开奔驰了,人家还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想请您当寻安奖理事会的名誉理事长。”
赵和平乐了:“我看你是想让我替你打白工。”
乔御:“哪有,我给您开工资。”
赵和平面露沉思:“你小子倒是有钱。不过打算怎么选?”
乔御道:“诺贝尔怎么选,我们就怎么选。先业界提名,然后每年1月1日公布结果。要求就40岁以下,外加华国国籍,就数学和生物两个领域就行。其他领域,我能量就没那么大了。”
华国的有钱人是很多的,有钱的公司也多。
但为什么至今没有阿x巴巴奖,或者是腾x奖,原因并非他们拿不出钱,而是领域不同,压根没那个业界影响力。
阿x巴巴折腾过数学竞赛,腾x也设立过基金投资过科研领域。只是都没能溅起什么大水花。
赵和平:“想法挺好,很有意义,我是支持的。”
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乔御明白,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谢谢您。”
“甭谢,主要还是你自己争气。”赵和平说,“对了,你们研究出的那药,一期试验马上结束。有2000余癌症中后期患者接受了治疗,效果显着。有老爷子人都躺着起不来了,治疗两个月都起来做早操了。估计今年年底,这药就可以投入生产了。你是研发人,你取个名字吧。”
药物的化学名和商品名,是两回事。普通人是很难一口气念完那么标准又完整的化学名的。
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可以让医患在交流过程中,省略许多不必要的问题。
乔御思考片刻:“那就叫‘寻安’吧。”
光是这个名字,就能省不少广告费呢。
赵和平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择日不如撞日,正好你来了。我代表国家来问问你,有没有什么要求要提的?”
乔御:“什么都可以提吗?”
赵和平:“理论上,不违背法律和公序良俗,都是可以的。不过我得说一句,没办法让你和你对象结婚。”
乔御有些意外:“这,怎么你们都知道了?”
“咳,其实只有几个人知道。就是上次吧,你去燕大颁奖,不是又上热搜了。群里有人问,王光明嘴巴有点大……”赵和平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你放心,不会有人往外传的,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赵和平有些担心乔御为了和宋天宇结婚,跑到国外去,补充道:“咱们国家有个意定监护人相关的法律法规,去年通过的,你们俩意定监护人填对方名字,公证完,和结婚一样的。遗产继承权都排法定监护人前面。也不必非要领那个小红本。”
乔御想了想:“我想当院士。”
放在外界,以他的年龄说这句话,就像是五六岁小孩说自己想当太空人一样。
赵和平扭了扭胯:“行,正好明年开始增选,还有吗?”
“三院那个厨子,炒菜挺好吃的……”
不愧是曾经的国宴大厨,做菜很有一套。
乔御经常被宋天宇拉去吃各种高档餐厅,一顿饭五六千也是常有的事。
但是国宴大厨最厉害的地方,是可以把普普通通的食材,也烹制的比什么澳洲和牛、波士顿龙虾味道更好。
赵和平有些意外地挠了挠头:“这个,我找人商量一下……还要看人家师傅自己的意愿。”
乔御点头,表示理解。
他其实对吃食没什么要去,能入口就行,主要是宋天宇没见过世面。
赵和平:“还有吗?”
“如果不算那个寻安奖的话,没了。”
赵和平:“行,那你先回去吧,让小刘送你。”
刚送走乔御,赵和平就回了办公室。
一堆老伙计正等着他。
赵和平眯起眼:“你们这是干什么?自己工作不做,都跑我办公室来作甚。”
王学部:“你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乔御不是来找你了?说了啥?”
之前组织就有风声,要奖励乔御。
他们还都挺关心的。
“也没说啥吧……就想设个奖。然后想评个院士。”
赵和平把乔御今天给他的项目书复印件发给了在座的人:“奖是科学奖,鼓励数学领域和生物领域的青年学者。我同意了。”
一边的周学部道:“只要不是国家最高科技奖,都还好。”
这个奖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学术意义,类似于“终身荣誉证书”,由两位大领导每年一月,在人民大会堂颁奖。
获奖者的年龄平均下来都有七十岁。
不过如果没有什么突出贡献,哪怕是空着,也不会颁奖的。
周学部收到过消息,不出意外的话,他明年会是获奖人。
赵和平笑着说:“我看要评,也是可以评的。”
周学部小声道:“都过了初选了,这还咋评,别搞我。”
赵和平换了个话题:“明年院士增选,今年先给他评个国家二等奖吧。要不然没什么奖项,怕不好选。你们也跟关系好的提一提,别看着乔御年轻就想掐尖,免得被拿出来当典型。”
“你别说的这么流氓行吗?搞得像是权钱交易现场似的。”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253节
赵和平:“咱们本来就是学术圈流氓。”
这话不是他们说的,是外面的人说的。同样是院士,因为权力太大,十几亿的科研经费说批就批,国家奖项说给就给,总是被其他吃不到葡萄的人眼红。
“既然如此,乔御是进工程院,还是科学院?”
王学部道:“那必定是来工程院。乔御的项目属于生物工程,知道吗?”
“你们工程院……”一直没吭声的刘学部说话了,表情有些嫌弃,“人多,含金量不够。我看还是科学院好。”
一旁,负责为大佬们整理资料的小秘书,脸上露出了羡慕的表情。
他也是top2毕业,考了公务员。如今在办公室干了也快五六年了。
论年龄,他其实和乔御差不多大。
当初的同学里,有人麻省理工毕业,进了林肯实验室,成为一名科研员,有了助教的职称,都已经是他们这些学霸中的顶尖人物了。
不过想了想,这位小秘书很快释然了。
从考入top2,他的学霸光环荡然无存,花了几年才摆平了心态,也接受了普通人和天才的差距。
少些比较,会快乐很多。
像他,能在办公室里帮忙整理一下资料,给大佬开的会记录一下数据,也很不错。
真拿几十亿科研经费,让他做研究,他也做不出来啊,平白浪费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必强求。
第204章
听说, 最终拿到了建厂权的是燕京制药集团。
大概是因为离首都近,方便。
至于药厂建在哪儿,就不是乔御关心的事情了。
这种保密性药物, 可能国企车间工人自己都不清楚生产的什么。也不会所有成分都在同一个工厂生产。
也就是这个时候, 有消息灵通的人, 听到了国家生产出抗癌药的风声。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一波小范围的讨论,最后普遍被认为是谣言。
万能靶向药,听上去像是哆啦a梦的道具。
施文则是悄悄问了喻寒溪:“网上那个,是不是真的。”
“什么网上那个?哪个啊?”喻寒溪头一抬,满脸疑惑。
他现在是清大生物系名誉教授,正在组建自己的实验室新班底,每天忙的头疼,哪有时间网上冲浪。
“就你们癌症药那个。之前整个燕大实验室不都搬过去了吗?还问我把戚少鹏要过去了。”
一说这个,施文就来气。
戚教授一去就是两年,那门课好长时间都没人上, 只能让别的教授顶上。
然而戚教授研究的领域比较冷门, 于是最后还是施文对这领域有些兴趣,自己顶上的, 一边学一边教, 平白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喻寒溪:“这不管是不是真的我都不能说啊。真要有消息,上面会发新闻的……”
结果,两个人刚这么议论完,晚上, 新闻联播就给播上了。
“近日, 由华国科技部牵头,国务院审批,的国家高技术重点项目宣告完成。该项目为癌症靶向药研制, 经过实验团队多年刻苦努力,成功研制t细胞附着剂sti-217,已完成一期临床试验。”
……
“实验的总设计师乔御为这款药物命名为‘寻安’,寓意寻回安康。”
镜头一晃,屏幕上出现了乔御的脸,和一段简短的记者采访。
不仅如此,这新闻还分批次,分主题,连续性报道了三天,加起来一共有5分钟。
第一天是告诉全国人民,俺们国家搞了个药出来。
第二天是简单阐述了一下实验理念和原理。
第三天,则是宣布这药马上就能上市了,而且纳入医保。
新闻联播5分钟是什么概念?
之前新闻联播报道阿拉伯之春,也是花了三天时间报道,累计不过5分钟。这还是世界上另一个国家的一场革命。
从国家战略意义上讲,这几乎是和天宫一号上天同样重要的头等大事。
在智能手机还没普及的年代,新闻联播是每天晚上七点所有电视台的固定节目。上一次新闻联播,足够光宗耀祖宣传好多年。
如今,虽然华国各个家庭早就没了看电视的习惯,然而从新闻联播公布,再到互联网传播,引发的效果丝毫不弱于电视宣传。
国家是不可能拿这种事来开玩笑的。
一时之间,不仅友邦惊诧,国内也非常惊诧。
“卧槽,什么时候国家生物制药技术发展到这步了??”
“这是基因治疗,谢谢!!!!是现在的前沿科技领域,我们一直有在研究。”
“今天新闻联播啥意思,癌症有救了?”
当然,舆论也并非一片和谐。
一位浪国的意见领袖跳了出来:“大家先不要高兴太早,一款药临床试验到批准上市,起码要经过三个阶段的临床试验。事实上,我认为这时候就向全国人民宣布这一消息,实在操之过急,我想了想,只能从政治意义出发。
“之前华国退出了icgeb,因此在医药界各个领域都受到了米国制裁,华国急需反击。为此,特地抛出一个半成品药物,作为舆论战的攻势,也不是没有可能。
“新闻联播上说,这是一款细胞毒类药剂,就是指在人体内释放病毒的药剂。伤敌一千,自损八百。t细胞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
“除此外,在fda的审批历史上,也有药物临床试验根本不合格,但是依然上市,导致数千人心衰身亡。我希望我们国家不要为了政治战略,而让我们的子民成为那块试验田。
“祖国,等等你的人民!”
往下一拉,这条微博下,竟然还有不少附和的人。
理由就是国外都研究不出来,我们怎么可能研究出来!
谭子睿教授最近带闺女,空闲时间比较多。
点进热搜看见这么个玩意,顿时气了个仰倒。
他用自己刚注册的微博号在下面反驳道:“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像是你自己参与过实验似的。有没有用你自己得个癌就知道了。反正我听说第一批药生产出来不会外销,到时候硬气点,千万别吃!”
发完,还没过几分钟,他就收到了提醒,说他被博主拉黑,三天内禁止评论。
谭子睿给乔御打了个电话:“国内舆论是怎么回事?这不是好事吗,我看怎么这么多贷款骂街,说这药一定有毒的?这的确是细胞毒类药剂不假,但是癌细胞也是细胞啊!现在市面上的靶向药也基本是细胞毒类药剂,这群人上过初中生物吗?”
乔御对此倒是十分淡定:“一看你就第一次被掐。”
他从高中起,就自带腥风血雨的fg。
明明微博都没发几条,却经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上热搜。
有人喜欢就有人讨厌,你没办法管每个人的脑子。
乔御道:“一般来说,越是小众的团体跳的越高,导致看上去声势浩大。其实关掉网络,问问周围人,大多数对此都是中立或者支持的态度的。
“你有那个时间,多看两篇论文,不是比在微博上掐架舒坦?想想其他企业请你去讲一次课的价格,你确定你要在网上义务支教?”
谭子睿竟然被说服了:“你说的对。”
……
与此同时,乔御的邮箱,新邮件也如同雪花一样涌了过来。
这些几乎全都是国外同行发来的询问邮箱,想要确定事件的真伪。偶尔有几封来自各个新闻机构的邀请,表示想做一下乔御的采访。
这个东方人,对于西方来说不算陌生,但是却依然非常神秘。
他有推特,但是很少更新。很少接受采访,仅有的几条采访,基本都是在怼人。
乔御挑了几封回复,然后关掉了电脑。
在新闻联播放送前,赵和平特地给他打了个电话,特地来做思想工作。
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文件上都给出了明确的红线。
至少,告诉国外友人确有其事,是没问题的。
马丁教授收到回复的时候,是深夜。
老年人睡眠质量一般,这段时间他都没关电脑。
于是,凌晨三点,他被新邮箱的提醒吵醒了。
马丁教授只把一个联系人的来信设置了声音提醒。
他翻身下床,坐在了电脑桌前。
发信人是[joe]。
马丁教授发的邮件,是询问乔御,华国放出的消息是否属实。
这几天,生物学界已经为这件事吵翻了天。
不少人甚至跑到了华国外交部的官方网站下留言,寻求真相。
那几期的《新闻联播》也被搬到了外网。
没办法,华国官方给出的消息太少了,甚至连相关的论文都没有发表。
这也是网上至今对此争议不休的原因之一。
如果这是真的,那这一研究成果,实在太惊人了。就像是当初他在会议上说的,“起码需要领先目前100年的生物技术,才能做到这一步”。
这是无数癌症患者的福音,也是无数药企的噩梦。
更重要的是,这将会打开一个崭新的未来……基因技术从此迈入新的台阶,可能会让只有科幻里存在的事情变成现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