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七流
之前马丁给乔御发邮件,同事都说估计不会回答,让他不用白费功夫。
这种涉及到国家战略问题的事情,的确很少有回信。
哪怕是同一个国家的,实验室互相之间都要避嫌呢。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254节
但是乔御回了。
“是真的。正在进行第二期临床试验。”
在冷泉港实验室,他是乔御的直系导师,也是和他相处最多的人。
如今,离乔御离开冷泉港,也过去了快三年。但他依然记得这个天资卓越的年轻人。
马丁·埃文斯从不怀疑乔御会做出惊人的成果,只是他没想到这一天,居然来的这么快。
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是发自内心的、纯粹的笑容。
是老师为自己的学生感到骄傲。
也是一名科学家看见伟大的成就时的动容。
马丁教授没有问乔御,是怎么做到的。
哪怕他真的很想知道。当初他加入冷泉港,就是想在人类认识的边界拓宽出新的边界。如今他已经看到了这个新的边界。
只是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第二天,马丁·埃文斯照例准备去实验室,他的生活助手走了过来,道:“埃文斯爵士,主席请你去他的办公室一趟。”
马丁·埃文斯有些意外。
布鲁斯主席对他们的实验从不干涉,因此也很少单独找人谈话,像个无情的打款机器。
马丁如同预料到了什么一样,道:“好的,马上。我先回去换套衣服。”
他换上了英伦西装,还有当初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他的爵士勋章,手持拐杖,昂首阔步地往办公室走去。
果不其然,里面除了布鲁斯外,还有几个陌生的探员。
布鲁斯的表情有些沉重:“马丁,我的老朋友。我很抱歉,他们派人过来,说想要找你谈谈话。我已经拒绝了很多次。”
这里毕竟是在纽约的长岛。哪怕是号称绝对中立,也没办法独善其身。
马丁坐在了椅子上行,看着面前的人:“有什么问题要谈吗?”
几名探员对视了一眼,然后咳嗽了一声:“马丁教授。请不用这么紧张,因为了解到之前乔御是在你的实验室学习,因此我们可能需要搜集一些资料。并且和你谈谈。”
马丁抬起了下巴:“那就搜吧。反正我问心无愧。我也没想到,一向号称世界第一的国家,心态竟然会如此脆弱,为此不惜折腾一个孤寡老人的实验室。”
作者有话要说:*修改bug:喻寒溪为清大教授,笔误写成燕大。
第205章
受到调查的, 不仅仅是马丁·埃文斯教授一人。
喻寒溪也收到了来自国外的律师函,说怀疑他是华国派来的间谍。
喻寒溪觉得自己这锅背的有些冤。
好在,第二天就有专人上门, 说会负责处理这件事, 让他不用担心。更不用去米国……
“我们怕您一去就回不来了。”
和乔御有所关联的教授, 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调查。甚至连教数学的希尔顿教授都没有放过。
联邦探员在希尔顿教授的办公室发现了神秘的写满华夏字的文档,对此激动异常。
结果经过专员翻译,情报局发现希尔顿竟然只是在看华夏网络……
而不管用任何加密手法,都没能从中找到任何秘密的规律。
他们倒是从华国的搜索引擎上,找到了这本的原版文件。
和希尔顿教授电脑里的如出一辙。
希尔顿教授在社交网上,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对不起,我不该在工作时间看网络,并且为了方便摸鱼,把网络存到了电脑内。但是我发誓,我看的不是盗文。我特地拜托我的华国留学生, 帮我申请了网账号!该死的, 用paypal跨国支付竟然还需要百分之五手续费!太奸商了。”
这件事在学术界成了一桩笑谈,情报局为此名誉扫地。
除此外, 有不少华裔学者, 甚至因此被高校或研究所开除,生物领域更是重灾区。
官方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我们怀疑华国的间谍已经渗透进我们的国家!这实在是无奈之举。”
林秦就是遭受这种无妄之灾的其中一个。
他之前是默克尔集团旗下药企的科研院,因为成绩突出,被送去麻省理工深造, 正在和詹姆斯教授进行相关研究课题, 如今才做到一半,冷不丁就他妈被开除了。
林秦是个明白人,至少不会转头怪祖国研究出了新药。事实上, 他为此非常与有荣焉。之前在学校里走路,腰杆都直了不少。
身为黄种人,他没少遭到学术歧视。
林秦在朋友圈破口大骂米国官方的模样,引起了乔御的注意。
林秦去国外也快十年了。
按照前世的时间线,大概两年后就能获诺奖……
之前他从冷泉港出来,知道对方去麻省理工后,还好生遗憾了一阵。
乔御:听说你被开除了?
林秦:……
面对这个罪魁祸首,林秦心情十分复杂。
他知道,是不能怪乔御的。不过乔御的研究成果,的确间接促使他失业了。
说实话,当初遇到乔御的时候,对方还只是一个高中生,他完全没想到,短短十年内,乔御会取得这么惊人的成就。
可以说,完全是凭一己之力,让华国生物领域前进十年,已经活着登上了教科书。
林秦:是啊。
乔御:要不要回国?
林秦蹲在天台上抽烟。
林秦:回国,回哪?就国内那环境,我现在回去也是受气的。
乔御:喻寒溪也回来了,天天在清大耀武扬威,新的实验室都要开了。
林秦:那是他自己有本事……你也挺强的,我不上不下,尴尬。
乔御:来我这,不用受气。想做什么实验,我帮你申。
林秦看到这行字的时候,差点被烟烫到。
卧槽,这话说的太霸总了,足以让每个做科研的人怦然心动。
林秦不太敢信:真的?
乔御反问:什么时候骗过你?
林秦花了半支烟的时间思考,然后咬牙道:“行,我回。”
……
做出相同选择的,不止是林秦一人。
这批被制裁的科研员,不少都选择回国进行下岗再就业。
各大高校的生物学院和化学院,都迎来了一波归国潮。
乐得院长们合不拢嘴。
华国的外交部对此回应道:“欢迎华裔学者回国。目前国家正在实行人才引进计划,有意请投简历到各地华国领事馆或大使馆!”
还有剩下半句,太拉仇恨了。不敢说。
[感谢米国政府为华国科技进步付出的长久努力!]
-
米国,总统府。
“你们知道的,我是以前是商人,我不懂科学。”福特总统瘫坐在椅子上,“所以该死的,都等华国新闻联播放了,你们才告诉我说对方研究出了一种药,可以很多治癌症?然后呢?”
约翰逊回应道:“这会让我们在国际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
福特道:“之前癌症患者不也没有药吗,不吃靶向药又不会死……噢,好吧,也许会,但是我们非要他们的技术吗?”
约翰逊在这瞬间,很想用手把福特总统的嘴堵上。
要是办公室有内鬼,他完全可以想象明天的舆论会是什么模样。
约翰逊:“这不仅是癌症病人的原因。先生,您竞争总统受到过拜思集团不少资助,他们花了很多亿,研究了很久的靶向药……最近治疗肺癌的capmatinib(卡马替尼)才刚刚上市。而华国是全世界肺癌患者最多的国家。”
拜思都准备好在世界各地捞金了,没想到突然遇到华国横插一脚。
陷入这种尴尬局面的,不仅是诺安,还有很多国外药企。
如果华国的药真的能代替单点靶向药,治疗多种癌症,那自家公司花大价钱研究出来的药,全都没了意义。
不知有多少药企会因此倒闭。
福特是不关心药企倒闭的,反正他家不开药企。但是如果药企倒闭,那会有很多人失业,而且这些药企也不再会出拿钱出来资助他选举。
一听这话,福特才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那好吧,他们开始卖药了吗?我们找人运一些回来,我相信以我们的科技水平,不至于仿制不出来。”
约翰逊:“目前还没有……另外,总统先生。我可能需要提醒你,已经请很多专家学者看过了,他们说仿制的可能性很低。因为从华国新闻联播上透露的情报看,输送回病人体内的t细胞也是经过改良的。”
福特:“……有没有可能,这是烟雾弹?”
“从情报局传回来的情报看,大概率是真的。”
“那现在怎么办?”
约翰逊:“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能申请和华国进行谈判。”
*
对于舆论,乔御是不太关心的。
很多时候着急也没用,该干嘛干嘛,事实出来,就够打脸了。
新闻联播出来后,学校特地给他放了两周假。让他在家里歇一下,学校都要被新闻记者们挤爆了。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255节
还有不少外国记者,试图冒充留学生混入其中,进行采访。
乔御想了想,让李华把今年申请报他研究生的名单都整理了出来。
下午,李华扛着一箱文件来了。
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是在看到一箱简历的时候,乔御依然震惊了。
“怎么这么多?燕大今年有招这么多研究生?”
李华道:“是啊,今年考燕大的特别多。有好多本来准备出国留学的,都考燕大了……您知道的,最近国外行业不景气。留学生除了表示强烈谴责外也没办法,人家说不招就不招。”
乔御道:“行,那你先放着吧。”
李华把一箱简历放在了乔御的办公桌上。
这里面除了研究生个人的资料,还有他们之前读本科、硕士阶段的论文……加起来后显得格外多。
“老板,能问问你最近在干嘛吗?”
因为太出名,被学校强制赶回家休息的教授,他恐怕还是燕大历史上第一个。
乔御想了想:“也没干什么,就学习,陪陪家人,然后组建寻安奖的评委会。”
前面申报流程,赵和平专门派了个人帮他打理。
剩下的就要乔御自己折腾了。
他目前打算请冷泉港关系好的几位教授、米歇尔教授加盟,国内则是施文、以及科技委的学部,还有各个高校的大牛学者。
他还不知道别人会不会买账呢。
李华:“老板,您不累吗?还学啊?”
之前在三院,他是真的学吐了,以至于看到论文就开始反胃。现在只想撒欢地玩个半年。
乔御回答:“学无止境。我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但是我从不觉得现在就是巅峰。”
-
熟悉的地点。
约翰逊有些不自在地理了理自己的领带。
他想起了福特总统的要求,没忍住长叹一声。
片刻后,会议室门推开了。
赵秘书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和约翰逊握手。
比起上次来,他的神色显得从容了很多,简直像是回到家一样。
约翰逊虚伪地笑了起来:“赵先生,您说的不错,我们果然又见面了,的确十分有缘。”
赵秘书一愣,心说我什么时候这么说过?
一边,翻译咳嗽了一声,低声道:“就是上次您走的时候,对约翰逊先生说的。”
赵秘书思考片刻:“小毕扬子?”
“是的。”
赵秘书回过头,满脸笑容,也用英语回复道:“那果然是十分有缘。”
第206章
不熟悉的会议室, 熟悉的人。
赵秘书老神在在,听着约翰逊跟他扯皮。
约翰逊先生说话水平一如既往的高:“虽然华国退出icgeb违反了国际精神和联合国协约,但是经过协商, 我们愿意不计前嫌,让华国重新加入。”
赵秘书眯起了眼:“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icgeb内部有一个‘科技成果共享协议’……”
“是的, ”约翰逊冠冕堂皇地回复道, “当初, icgeb的成立, 就是为了全人类的科技进步, 如果华国愿意公开‘寻安’的相关技术,可以免除今年的科研经费。”
赵秘书:“全人类的科技进步的确是一件大事!”
“确实如此。”
约翰逊一幅“你觉悟很高”的模样。
赵秘书:“如果贵国愿意将英特尔集团的中央处理器制造技术全人类共享,我们也不介意共享基因治疗技术。”
中央处理器即cpu, 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华国每年都需要耗资百亿购买芯片,国家信息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而米国也动不动就用限制芯片出口对华经济制裁。
国家自己也耗资无数,试图研发属于自己的芯片。然而目前, 也只有一家国企有相对成熟的芯片自研能力。
高尖精领域, 一直是华国的痛点。
约翰逊:“恕我直言, 基因治疗技术不值这么多钱。”
赵秘书微笑道:“约翰逊先生, 2018年,全世界累计的新增癌症患者为1810万人,死亡患者为910万人。据米国癌症学会统计,无论经济如何发展, 仍有八分之一的男性和十分之一的女性有发病的风险*。我们不仅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癌症,还可以用相同方法解决无数困扰人类历史的疑难杂症。乔总设计师已经开始设计新的课题,想必人类很快就能迎来一个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约翰逊的脸上的笑容缓缓变得阴沉。
的确, 能掌握这种先进的技术,短时间内哪怕经济价值没办法和cpu相比,但长此以往,绝对会让国外大部分高端制药行业难以生存。
更重要的是,华国不可能只把它用于癌症治疗……
事情好像变得糟糕了起来。
但,约翰逊是不会屈服的:“如果华国拒绝我们伸出的橄榄枝,恐怕只会进一步激化国际矛盾。华夏人一向号称自己是和平友好的民族,在蓝星,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华国也应该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听就是老阴阳人了,甩锅甩的如此轻松自在。不知道的还以为米国才是那个被欺负的小可怜呢。
说实话,搞外交就需要这种不要脸的精神。上个世纪的时候,华国的外交官也都很不要脸,腆着脸求物资求帮助。
之前清朝的李大人去签协议,在岛国被岛国愤青打了一枪,议事的时候直接说要一亿白银医药费作为赔偿。从岛国人民的角度看,也是很不要脸的。*
外交人员不要脸一点是好事,死要面子才是活受罪。毕竟钱不出在自己身上,用国家的钱装阔才是憨批行为。
但是作为立场不同的外交官,面对这种不要脸的人就很想啐他一脸了。
赵秘书笑的温文尔雅:“约翰逊先生还是这么喜欢开玩笑。我们的条件已经开在这里了,剩下就看贵国愿不愿意详谈。”
…………
这场谈判会,双方代表团一共26人,秘密商谈了一周,也没能成功谈下。
米国的底线是不能用技术交换,愿意花钱购买;而华国的底线是坚决不卖,只能以物换物。
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约翰逊坐上了回华盛顿的私人飞机,表情一阵变幻莫测:“这群下贱的天朝人,我们就不该让华国的留学生来我们的学校学习。当年,那批做原子弹的人也是;现在,这批做基因治疗的人也是……”
*
宋天宇当初毕业,给自己规划了三条路线。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居然一个也没用上。
他刚毕业,就被国家召集去做临床试验了……对,就是那个靶向药。
没办法,医院缺人。
宋天宇这组病人一共20个,都是胃癌中后期患者,来的时候满脸死气沉沉。
也有心态比较好的,拉着宋天宇唠家常:“反正都要死,在这死了也当为科学献身了……不过宋医生,死后能不解剖不,我还想火葬。”
宋天宇只好解释:“不用想太多,没有那么可怕。”
搞得跟上屠宰场似的,来之前还要抱着自己亲朋好友哭一顿。
在治疗中心里不能和外界联络,病人们互相之间也会穿着病号服,交流情报。
“隔壁床的好像是肺癌,家里人死马当活马医,送进来了。”
“今天好像没看见老李……?是出院了,还是没了。”
“听说是接受了一期治疗,病况转变,换了个地儿。”
“我听外面说这药有毒,而且是为了对外国势力示威,没成功硬说成功了。”
“你吃了半个月了,你觉得有毒吗?”
说话的人讪讪道:“反正还没死吧。”
都说生死之外无大事,可生与死在这里,也显得十分稀疏平常。
大家都熬死过不少病友,已经不敢抱太大期望。
不过,随着好消息越来越多,整个治疗中心,倒也不再那么死气沉沉。
选燕京的药企生产,也不是没有原因的。燕京本来就有全国最大的癌症治疗中心,临床试验方便,乔御的实验室也在这,有什么问题,也方便及时调整。
作为主治医生,宋天宇过上了朝五晚九的苦逼生活,每天回家的时候累的眼皮子都睁不开。
但他又喜欢黏着乔御,于是每天洗漱完,乔御靠在床边看论文,宋天宇就凑在一边眯着眼睡觉。
他拍着宋天宇背哄睡觉的样子,像极了哄孩子睡觉的老父亲;又像是在撸狗撸猫。
乔御给宋天宇的备注是“爸爸的宝贝儿”。
每次看见这种场景,系统就十分疑惑,乔御写的备注,重音到底是在“宝贝”上,还是在“儿”这个字上。
或许,对于乔御来说,都是一样的。
宋天宇闭着眼跟乔御聊天:“大多数病人家境都不富裕。而且很多靶向药又没在医保上,吃不起药,本来都准备等死了,听到治疗中心招病患做临床试验,不用给钱,就来了。
“现在在二期实验,治疗中心接待单都是癌症晚期患者。各大医院则是和医药公司合作,让病人自己选择要不要用药……我们治疗中心,每天都有人病逝。也有原本病情恶化的,现在得到了控制。
“对了,我们治疗中心还有很多人给你写感谢信,不知道怎么寄给你。结果知道了我和你是同学,都一股脑地往我办公室塞。你要看吗,看我给你带来……”
乔御想了想:“不用了,可以跟他们说心意我领了。”
宋天宇:“我倒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有病人偷偷藏药,准备拿去。说外面有人一千一粒买……到时候外国肯定也有人来买药,成分会不会泄露出去?”
因为京药集团的车间还没改造好,现在靶向药还没能开始批量生产。国家发给他们的药是免费的,但是平均成本一粒绝对不止一千。
乔御对此倒不是很担心:“不用担心,就算知道成分,也做不出来。”
举个例子,都知道盘尼西林就是青霉素,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青霉素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256节
宋天宇许久没说话,半睡半醒的时候小声嘟囔了一句:“我觉得我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才有机会和你谈恋爱。”
但乔御听见了。
他回答说:“上辈子你没拯救银河系,只救了我一个人。”
-
九月,乔御收到了消息,说工厂已经建造完毕,问他要不要去看看。
为了建造这个车间,隔壁华国工程院的院士都亲自出马,加班加点赶制了几个月,才做好了第一批,造价极高。
不过能大批量生产的话,造价再高也是值得的。
华国也为此在国际上开始舆论造势。
目前,这款靶向药正在走华国药监局的审批流程。
通常来说,过了临床试验都需要三到五个月,但是在上面的督促下,这次的效率极高,只差最后一个章。
在外网上,已经有许多外国学者跳了出来,对这款药的安全性表示怀疑。
其中跳的最凶的,就是谭教授前妻的现任丈夫,迈克博士。
迈克博士极其嚣张,已经在背后米国政府的支持下,冲乔御喊话好多次。
就是乔御不爱理他。
也没有必要,以迈克的咖位,回应他的诘责完全是给他抬咖。
退休多时的叶勤学教授赞赏了他的行为:“不要被国外的舆论影响,我们都支持你。”
赵学部也联系上了他:“你设置的那个奖,流程差不多了。对了,下个月国庆阅兵,你要不要来看?”
怕乔御不识货,赵和平特别说明:“位置是在城楼上,我以前去过,视野很好。你要是想去的话,跟小刘说一声,帮你安排。”
乔御看了眼位置安排,是在城楼中后排,旁边的都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