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七流
是的,在诺安原本的计划中,万一舆论没有逆转过来,或者说许久以后, 公众发现乔御才是对的,最后一步也是起诉李东伟来着。
只不过因为乔御获得诺奖提名,这一天被迫提前了。
他们可是清清白白诺安制药,一切都是其他人在挑拨离间!
真当资本家的钱好拿呢?
李东伟怒道:“你们都发律师函了,事先也不通知一声?”
一说这个, 诺安方面就更不慌了:“您放心,律师函是人都能发,甚至都不用律师。诉讼案要法院受理才会起效呢,别慌。只是给网民看的罢了。”
李东伟的心这才稍微安定了一些。
只是他挂掉了电话,才想起自己忘了问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什么计划,里面竟然有一环是给他发律师函?
可惜再打电话过去,手机内传来一阵忙音。
李东伟只好暂时把疑惑压在心底。
自从上次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失败后,李东伟已经许久没提起做实验。
这是很正常的,一个课题需要前期进行大量准备,不可能脑子一热就开。到时候半天没进度,光拿钱又发不出论文,大家面子上都难看。
不过眼看,最近叶勤学那边拿的科研经费越来越多,基本占据了生科院的七成江山,李东伟又有些不乐意了。
因此,他今天下午特地把手底下几个亲近的党羽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密谋东山再起。
一群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咱们还是做干细胞领域吧,大家都在这个领域里探索这么多年了,也算有些优势。”
“造血干细胞、心肌干细胞,都没了,还做什么干细胞?”
李东伟的视线在王临海、孙瑞脸上扫过,感觉他们这个会完全可以叫“乔御受害者联盟会”。
李东伟咳嗽了一声:“我国心血管疾病目前还位于致死病因首位,是生命医学领域亟需解决的大问题。我们还是看看这方面,有没有研究项目吧?”
一般来说,李东伟是不屑于像叶勤学那样去研究基础学科的。
主要是,基础生物就算真有什么成果,大概率也是没办法直接变现的。
还是他这种,沾点医化的好使,万一研究出什么东西,转手一个专利就是几百上千万。
想起其他公司给乔御开的专利金,李东伟心头一阵火热。
可惜了,要是乔御当初进是他的实验室就好了。
李东伟虽然讨厌乔御,但是却从内心深处,认可乔御的能力。
在他的实验室,惯例一作是挂李东伟名字的。
要是乔御进了李东伟的实验室,那cns论文多半也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既然院士都发话了,其他人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王临海道:“好,那我下去准备一下,争取最近一个月把项目方向定下来,然后写申请,拿去盖章,好向学校申请经费。”
“行,那就先散会吧。”李东伟坐在最前方,老神在在地说。
就在此时,孙瑞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原来是他订阅的科研公众号发表了新的推送。
孙瑞眯起眼,念了出来:“瑞典皇家学会公布2016年诺贝尔奖候选人名单,我国华人科学家乔……”
说到最后那个“乔”字的时候,会议室内的温度已经降至冰点。
李东伟脸颊上的肌肉微微抽搐,问:“乔什么……?”
“上面屏幕太小,省略了。”孙瑞说,手想点开看看,又不敢。
“点开看!”
李东伟的眼睛瞬间炸起血丝,表情狰狞异常。
孙瑞的手有些哆嗦,屏幕点了两三次,才点开公众号。
在一阵短暂又漫长的等待后,办公室里的人,终于看见了标题上的名字。
就是乔御。
今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提名的一共14人。
听说,国外的博彩公司,已经开设了赌盘,赌今年诺奖花落谁家。
通常情况下,在四月公布一次名单后,瑞典皇家学会就会销声匿迹,一直到下次公布诺奖时,才会出来。
在这种模式下,这些博彩公司的赔率,几乎成了诺奖的风向标。
虽然这只是诺奖的候选人提名,不是诺奖,但作为生物化学类最高的荣誉殿堂,谁都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王临海的表情不太好看,但依然强作镇定,道:“自从‘额叶切除术’获得诺奖后,现在诺奖的评委会,对这种应用于临床的技术,都会过许多年才会颁奖。乔御今年是不可能得到诺奖的。”
额叶切除术可谓诺贝尔医学奖有史以来最大的黑历史。
这本是用于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手术,用于治疗精神障碍。大概就是脑子上开个洞,然后把额前叶切掉一部分。
接受治疗后的病人要是能扛过百分之四的死亡率,大多都能变得温和无害……且智障。
在获得诺奖后,这种野蛮残忍的手术被四处推广,并广泛用于二战后军人的战后ptsd治疗,毁了无数家庭。
时至今日,额前叶切除术已经被禁止,并且成为登上教科书的反例。
那之后,诺奖委员会对于应用于医疗临床方面的成果,变得谨慎不少。
尽管明白,王临海说的是对的。
但是“诺贝尔奖”四个字,依然宛如一把利刃,剜进李东伟的心房。
那瞬间,李东伟感觉眼前一阵天旋地转。
他张开口,想说什么,却“哇”地一声吐出血来,一头栽倒在地上。
众人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傻了。
王临海半晌后才反应过来,尖叫一声:“李老吐血了!快,叫救护车!”
*
乔御在电话里的声音充满疑惑:“李东伟得了白血病?”
叶勤学有些尴尬地回答:“是的,急性白血病……听说是被气的当场发病,拉进医院,现在已经住院两天了。”
乔御对此没什么特别的态度。
祝贺吧显得有些恶毒,担心吧又不是很担心。
只能说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叶勤学:“对了,乔御。之前你答应我,要在燕大留任教授。院上本来准备等你毕业后拿到学士证再签合同的,不过咳,最近学校那边催的急,你什么时候来秦院长办公室一趟,把聘任合同书签了吧?”
乔御思考片刻,没什么恶意,并且很诚恳地说:“最近清大和华科大也有人找我,签教授合同。华科大还说在他们那里留任五年,以后可以保送省级科研所所长。”
华科大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两院(科学院、工程院)直属高校,好像的确有资本这么说。
叶勤学不禁在内心暗骂一声华科大的老匹夫,简直是卖官鬻爵,狗东西,不是人!
叶勤学今年退休。
李东伟出了这么一件事,是不可能东山再起了。
燕大的生科院很快就处于群龙无首状态,急需有人坐镇。
乔御虽然年轻,但好在名气大,学术造诣高,最重要的是,还有很多成长空间。
所以,现在是生科院需要乔御,而不是乔御需要燕大教授这么一个头衔。
更重要的是,诺奖候选人这个身份一出,全世界哪所大学乔御去不得,非要在燕大吊死?
乔御继续道:“而且伯克利、哈佛、普林斯顿,也都有联系我。喻寒溪就在普林斯顿,他的研究方向我挺感兴趣的。而且您明白的,去国外高校,对于科研人员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叶勤学当然清楚,就他本身,也是愿意让乔御去留学的。
国外的科研水平比国内起码快五六十年,并非玩笑。
国内注重论文数量,注重资历,甚至注重关系。
有些研究生去了国外才知道,原来不是所有论文,都必须冠上导师的名字。
好的导师自然也有。但整体环境都是一团糟,中间有几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荷花,又能如何?
但是这并不妨碍叶勤学在心里骂街。
好你个喻寒溪,浓眉大眼的,上次来燕大叶勤学就看他像心术不正,自己走了还不够,还要拐带一个乔御,果然是来挖人的!
叶勤学深知,一个教授头衔,是留不住乔御了。
打感情牌可能有用,但是隔壁吴院长摆摆手,表示不想成为一张牌。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215节
吴志天说:“我问过了,乔御说不会移民。只要他还是华国学者,去哪,无所谓。老叶啊,人往高处走,水才往低处流,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叶勤学本来想说,在燕大留任怎么就叫“低处流”,但是想想燕大和清大、科大两所高校的科研经费对比,再想想燕大生科院现状……只能把话默默的咽了回去。
还真他妈的比不过!
叶勤学叹息一声:“那不急,我去和学校联系一下,你先好好准备毕业论文。”
他挂了电话,转身就往秦院长办公室走。
“乔御好像不太想留校。”叶勤学道。
秦院长表情茫然:“那可怎么办?”
要是乔御走了,外校可以就这事嘲笑燕大三十年。
就像是当初各学校嘲笑清大一样。
叶勤学:“我在想,能不能向学校申请一下,建一个国家级实验室。”
国家级实验室,目前华国一共20个,不过受正式承认批准的,只有6个。
身为top2大学,燕大是完全有资格申请建造一所国家级实验室的。
当然,最后科技部批不批准,又是另一回事了。
要是有这么所国家级实验室,向国家申请经费,腰杆都能直一些。
燕大一直没筹建,是因为没有能撑起实验室上“国家级”三个字的教授。
但想建一所“国家级”的实验室,除了“国家级”学者外,这花的钱,也特么得是“国家级”啊。
光是想到那些不知道价格几何的仪器,秦院长就觉得内心泛起一阵绞痛。
有钱也不能这么造啊!
秦院长问:“给乔御建?”
“是。”
“这手笔也太大了,”秦院长不禁目光呆滞,“就算是教授,也少有一上来就是实验室负责人的……”
叶勤学:“你就说你写不写申请?你要是不写,我也没办法了。”
“22岁,诺贝尔奖。”
“你自己想吧!”
秦院长在办公室里又开始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最后咬牙道:“我写!”
第171章
自从诺奖的提名一出, 乔御能微妙地感觉到,周围有很多事情不一样了。
光说舆论这块,绝对有国家插手。网上反对的声音都消弭不少。
从乔御本人的意愿来说, 他是希望更多地把关注放在学术成果上,而不是他这个人身上。
至于他这人是好是坏,长的是美是丑,私底下会不会撸管,在实验室几天洗一次头, 都不是重点。
除此外, 点名要乔御到场的领导,也变得多起来。
京城脚下, 一块招牌砸下来,都有好多副部级。
乔御对于打官腔的领导是一概不理的。
横竖两边也没什么直接关系,他也不稀罕和领导合影。
倒是燕京市的市长,带着五十万的科技进步奖奖金,红光满面地和乔御合了个影。
国家最高科技奖有五百万, 但基本都是给建国时期的老前辈发的。乔御可能要再等二十年才能排上号。
但代表科技部发个进步奖,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也多亏乔御平时没有把手机号留给别人的习惯,要不然这种时候,手机都要被打爆了。
原本销量就不错的自传又一次被卖断了货。
乔御从出版社那拿到了第一批书的分红,一本挣五毛,竟然也挣了三十来万。
出书挣钱, 和干别的挣钱,感觉是不一样的。非要说的话,总觉得前者身上的铜臭味都带着书香。
而原本终止了合作的兰登出版社,也又一次找上了门。
只是这次,同时找上门来的还有弗兰里克出版公司、培生教育出版社、国际汤普森出版公司……每一家都比兰登开出的条件优厚。
因为懒得挑, 乔御又一次把合同丢给了吴玉秋,让他处理。
被压榨多日的吴玉秋忍无可忍,给乔御打了个电话:“乔总。”
“和领导见面,我代为出面;和投资方吃饭,我代为出面;招聘科研员,我代为出面;和其他公司打官司,我代为出面;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我代为出面。如今就连出版合同都要我代选,这不太好吧?”
乔御略加思索,道:“给你涨工资。”
当初吴玉秋刚被挖来的时候,乔御高中都没毕业,是乔月出的面。
开价是一个月三万。
如今磕磕绊绊用了好几年,学校门口的牛肉面都从六块涨到了十块,吴玉秋的薪水还是三万。
“这不是涨不涨工资的问题,这是,我的职务是寻安生物制药公司的总经理,负责的是经营管理,不是你的私人秘书!”吴玉秋出离的愤怒了,“如今公司都扩张到六十个人了,我敢说除了我以外你都不知道其他人叫什么!”
乔御觉得吴玉秋的指责毫无道理,比如他就知道公司还有个科研员叫王晨,是他挖的,如今在海外读博。
乔御:“一个月十五万。税后。”
吴玉秋:“好的,乔总。我这就去看合同。”
其实吴玉秋对现在这份工作非常满意。
除了有时候乔御又搞了个大新闻,会忙碌一阵外,没有奇葩领导,没有傻逼客户,就连上班时间都自由选择,日子十分舒心。
当然,如果乔御不是什么事都要他来做,就更好了。
-
在诺奖候选名单出来,到临近毕业的这段时间,是乔御罕有的清闲日子。
乔御还从群承光那,听说了一件趣事。
“之前李东伟不是急性白血病吗,情况凶险,又找不到匹配的骨髓。”
“李东伟心一横,自己找人在实验室做了hscs体外扩增。”
当初乔御向全世界公布这项技术的时候,就没想过藏私。
“结果医院说,没有寻安的认证,不给做。”群承光说到这的时候,没忍住笑出了声,“后来还是他自己托关系做的,听说最近刚出舱。”
乔御没忍住,微微一笑。
对李东伟的病,乔御是丝毫不关心。
但是他却依然挂念着秦小满。
那次去了医院后,乔御就和秦成义加了微信,时时刻刻注意着对方的动态。
秦小满身上排异反应很重。
手术后有排异反应是很正常的,只是出现地越晚,证明手术越成功。
唯一能欣慰的,秦小满并没有出现炎症。要不然基本就可以断定手术失败了。
小满至今还呆在icu里,排异严重的时候疼得用头一直撞移植仓的铁床,但是医生又不敢给他用太多镇定剂,只能慢慢熬。
秦成义都三十多岁的人了,在外也是有头有脸的秦总,看监控却经常看得捂住嘴哭。
天下爱孩子的父母大抵都是如此,恨不得以吾身代儿命。
乔御开始用积分疯狂抽卡。
可惜几千分都抽光了,抽到一堆没什么用的精力药水,抽到过几张会中奖的彩票,抽到过来自未来的小破烂,却没能再抽到一张好运卡。
只是运气本身就是一个很稀罕的东西。
乔御翻遍了通讯录,找到了李汉卿的联系方式。
接到电话的时候,李汉卿显得挺开心:“哥。下午好。”
乔御道:“我这里有一个病人,移植造血干细胞后出现了严重的排异反应,今年六岁。如今在协和医院。你可以联系了一下国外的医生会诊看看吗?”
李汉卿回答:“可以。”
乔御松了一口气,由衷道:“谢谢。”
“不用谢,可以问哥哥一个问题吗?”
乔御:“你说。”
乔御本来以为,他会问上辈子的死因。
但李汉卿说:“之前宋天宇遇刺,哥哥等在手术室外面的时候,在想什么?”
“我希望他不会有事。”
“那如果躺在手术室里的人,是我呢?”
乔御的眉头蹙了起来:“……我也不希望你有事。”
“其实我还以为,哥哥是想起今天我过生日了才打的电话。接通的时候开心了好久。不过我现在也挺开心的。”李汉卿的声音很轻,他因为常年卧病,人很瘦,说话的声音也经常有气无力。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去医院重症科逛一圈,住院久的病人,要么很胖要么很瘦,就没有一个骨肉匀称的。
乔御一愣,然后干巴巴地说着:“生日快乐。”
“谢谢哥。”电话那边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李汉卿小声说,“等会家庭医生就到了,我先挂了。”
电话被挂断后,乔御站在原地,神色有些莫名。
-
秦小满从icu里出来的时候是一个周末。
不过乔御一直等到秦成义说病情稳定后,才搭车去了医院。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216节
这小孩因为化疗,头光溜溜的,像个小和尚,皮肤很白,整体偏瘦,但露出来的胳膊却有些肿胀。
在看见乔御的时候,秦成义十分惊喜,然后和他热情地握了一下手:“先恭喜您成为教授了,最近新闻到处都在谈你,燕大生物系史上最年轻的教授,乔教授前途无量啊。”
“太客气了。”乔御回答,“不过,谢谢。”
最终,乔御还是选择留在了燕大。
首先,燕大作为燕京系学派的山头之一,江湖地位崇高;其次,这个老山头正处于群龙无首的时候,方便他搞事。
清大当然也好,福利待遇也不错,只是那边强势的学者可不止施文一个;有能力的人一多,就容易吵架。
再说了,从燕大到清大也就几步路距离,实在不行,多去隔壁生科院逛逛,也是可以的。
现在是法治社会,不那么容易被套麻袋。
当然,最主要的是,叶勤学给他画的饼太香了。
没一个搞科研的,不想要一个国家实验室。
哪怕最后没有评上国家实验室,但只要配套设施和福利待遇对标“国家级”,乔御都是十分心动的。
乔御放下了提着的书。
他从秦成义那,了解到这小孩爱看书,所以特地买了一套童话故事。
只是他看秦小满床头,发现才六岁,这孩子已经在看英文版的《鲁滨孙漂流记》,顿时觉得这套童话故事买的不太合适。
秦小满二岁就开始用双语教学,四岁住院的时候,已经能看懂英文童话书,除此外,住院两年时间里,他还自学了小学数学,初中地理,周围人都说他是小神童。
大概上帝在关一扇窗户的时候,总会给人开上另一扇窗户。
不过秦小满看上去依然挺高兴的。
他躺在病床上,软绵绵地说了句:“谢谢乔御哥哥。”
“我爸爸说,是哥哥和医生伯伯一起救了我。”
“等我出院了,我一定去燕京大学给你送礼物。”
“我还想成为科学家……我……”
只是话没说一会,秦小满就靠着枕头,要睡不睡的。
两位大人轻手轻脚地从病房里撤了出去。
秦成义的神情,比上次见到的时候,好了不少,脸上也第一次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小满运气挺好的,刚好被拿去当了外国专家的会诊案例,少受了很多罪。是梅奥诊所,我听说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医学中心。”
乔御说:“那运气的确不错。”
“我准备等出院后,就给小满改个名,叫长生。秦长生。”
乔御在听见这名字的时候,莫名觉得有些耳熟。
他侧过头,透过玻璃窗,看了眼正在睡着的秦小满。依稀从那张稚嫩又干瘦的脸上,辨认出了一点故人的影子。
乔御对系统道:“他长得很像生博士。”
这是这次,系统没有回答。
于是,乔御对秦成义道:“这是个好名字。”
“我觉得,他一定能成为很厉害的科学家。”
-
六月中旬。
一般的高校都还在准备期末考试,而乔御却已经结束了毕业答辩,搬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燕大的教授办公室两人一间。
他隔壁桌是张开伟,出门左转,则是唐良文和寇宇航。
出于各种因素考虑,乔御在任教第一年,肯定是要进行教学任务的……
院上有传言他会教今年的大一,导致如今生科院大一的学子们复习的都不是很积极,一幅“我好想留级”的样子。
老实说,如今走在学校,冷不丁被人叫一声“乔教授好”,乔御还怪不习惯的。
“乔教授,您的快递。国外寄来的。”
乔御有些意外,因为他这人从不网购,更别提海淘了。
他看了眼,是ems快递。一个文件袋,怎么看也装不了什么生化武器。
寄件地址是米国纽约州长岛。
1...9192939495...1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