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任怨
大新闻啊!如果两位顶级车手大肆夸奖t先生的新车,虽然也是大新闻,但是不够轰动啊!没有爆点。可现在,爆点来了,两个顶级车手说不惊喜不期待很可惜,这说明了什么?
t先生的告别之作很大可能扑街了!
所有人脑海中第一时间涌出的就是这个念头,浑然没有看到舒牛赫和哼基宁两个人眼中心照不宣的笑意。哼哼!帕加尼先生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应了,我们的演技不错吧?
能让舒牛赫和哼基宁一起抽出时间去试车,并且还能让他们这样配合宣传的,恐怕也只有t先生一个人了。哪怕帕加尼先生单独出面都不可能。
轰动性的大新闻啊!一群记者兴奋的连后续f1的问题都不怎么问了。f1赛事每年都有好多站比赛,但t先生这是最后一款超跑了啊!这种大新闻,还能让别的媒体杂志抢了先?赶紧回去报道!
f1的官方发布会是直播的,已经有无数人看到了直播。和那些记者们一样下意识忽略了舒牛赫说的夸奖的话,只关注了“可惜”的观众大有人在,一瞬间,无数t先生的粉丝们心都要碎了。t先生的告别之作竟然失败了?
不到半个小时,全球的汽车相关媒体的网页上就争先恐后的出现了关于t先生新车不尽人意的新闻。随后,汽车板块的新闻也被转载到了社会新闻板块,面向的读者和观众更多了。
仿佛后知后觉一般,又或者是不在一个时区,这种状况下帕加尼竟然毫无反应。直到八个小时之后,新闻已经酝酿传播的足够广,帕加尼官方好像才刚刚睡醒发现,被这突如其来的负面新闻惊动,应有的反应才姗姗来迟。
帕加尼先生作为帕加尼汽车的董事长兼ceo,亲自出面对这些新闻进行了驳斥,在发布会上颇有些色厉内荏的扬言,这款车是他所见过的最好的车子,绝不是媒体们口中造谣的失败之作。
最后,帕加尼先生以帕加尼汽车官方的名义,宣布那些媒体都是虚假宣传,帕加尼官方将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力。
转过头,发布会一结束,帕加尼先生就给舒牛赫和哼基宁各发了一条短信息,合作愉快!
神工 第九百四十二章 准备下潜(上)
第九百四十二章 准备下潜(上)
舒牛赫说t先生坏话了吗?没有!他的第一句就是那绝对是款好车,这是前提,然后才说惊喜和期待不够,潜台词表示并不是没有,而是因为从最初发动机的数据之后,不管出现多好的成绩,他都不惊喜不期待了,都是应该的,这些他也表达了出来,这是坏话吗?显然不是。
哼基宁也一样,两辆样车要是按照绝版限量版计算的话,恐怕价值不会低于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这是最低的估价。可惜吗?当然可惜!那么好的两辆车,碰撞测试之后就要销毁,谁不可惜?
所以,两位顶级车手说的都是真话,当然是能说的真话。至于车子的性能,各种数据,一个字没说。就算到时候媒体追究,两人也都能圆回来,那种性能的发动机,跑出什么数据都是应该的啊!还有惊喜吗?还有期待吗?换成谁试车都是那种感觉啊!太郁闷了。
随后,八卦众们最喜闻乐见的环节来了,那一批汽车媒体和帕加尼官方开始互相打嘴炮,各种互喷,引经据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在各种媒体上你来我往,吵的不可开交。
舒牛赫和哼基宁在接受了一次采访之后,再也不回答相关的问题。上次的f1新闻官也被组委会举报了一次,因为严格说起来,新车的事情的确是和f1赛事无关,那是帕加尼的事情,并不是t先生工作室,而记者们问的并不是t先生工作室,所以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媒体们想采访都没机会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们就没有证据了,恰恰相反,他们还有着更大的大杀器。
一段舒牛赫和哼基宁刚刚从帕加尼的试车场出来的视频被曝光,那也是当时在试车场外的记者们拍到的,当时的情形下,舒牛赫和哼基宁的脸色都不是那种惊喜交加,而是一种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的带着苦笑的表情。
主持人把两个人的表情定格放大,指着两人的表情口沫横飞的分析着,这不是因为达不到预期这是什么?兴高采烈应该是这种表情吗?还是说舒牛赫和哼基宁两个专业赛车手其实是专业的演员,能演出这种惟妙惟肖的情感出来?
更何况,如果说舒牛赫以及哼基宁两个专业赛车手的表情说明不了什么的话,那么同样是当天出来的那些帕加尼的工程师们的表情怎么说?
他们的脸上,同样不是激动到兴奋的那种庆祝成功的表情吧?同样也是无法形容的一种失望吧?
舒牛赫和哼基宁也许在各种大赛上见过的场面多了,善于隐藏自己的情感,那么这些帕加尼的工程师们也都个个是影帝吗?尽管采访他们的时候他们全都表示无可奉告,可是表情已经说明一切啊了!要是自己的老板做的车子惊艳天下,会是这种表情吗?
粉丝们和吃瓜群众们看着媒体和帕加尼有来有往的互怼,真的是又是担心又是期待。粉丝们肯定是担心啊!他们可不希望自己心目中的偶像t先生会在最后一件作品上折戟沉沙。至于吃瓜群众们,最喜欢看的就是高高在上的明星被拉下神坛,当年mj不就是这样吗?几乎全天下的媒体都在攻击,而吃瓜群众们却吃的津津有味,现在轮到t先生了。
很快有媒体反应过来,双方你来我往都是媒体们和帕加尼汽车在互怼,可是,作为设计者的正主t先生哪里去了?好像自从上次从帕加尼离开之后,就失去了他的下落了啊!这会郭泰来正在忙什么呢?什么大事能比得上自己的新车快要发布这么重要?除非是作品失败没脸见人啊!
“g,你是不是应该回复一下?”正乘坐郭泰来的私人飞机飞往莫斯科的詹姆斯还在和郭泰来电话沟通:“不然对你的名声不太好啊?是不是最后一款超跑真的失败了?”
“宣传策略!詹姆斯,宣传策略!”郭泰来不得不提醒了一下詹姆斯,总不能让詹姆斯怀着安慰自己的心情过来。
一提宣传策略,詹姆斯秒懂,他是玩电影的,什么宣传能比得上好莱坞电影的宣传?那可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玩出花来了,什么招数没用过?这种先抑后扬先贬低然后再夸奖的手法实在是太常见了。
“好吧,我和我的团队很快就到了,到时候我们马上出发。”詹姆斯也没有了担忧的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我已经等不及了!”
之所以詹姆斯还带了一个团队,是这家伙突发奇想,想要借机拍摄一个纪录片,同时也为未来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做准备。到时候肯定也会拍摄的,这么好的演练机会,绝不可能轻松放过。
这次他是听郭泰来说深潜器的空间比较大,所以也借机考察一下能不能架设3dmax摄像机,如果可以的话,未来可能会再出一部更精彩的深海3d大作。想想看,马里亚纳海沟的3d高清景色,平常有几个人能看到?上映的时候会有多少人想去看?
“把菲妮克斯也带上,这应该有助于她的形象宣传。”詹姆斯提出拍摄建议的同时,还不忘记提醒郭泰来带上自己的世姐女友。
能和楚菲一起,郭泰来当然乐意了。把詹姆斯的意思和楚菲一提,楚菲二话不说立刻带着一堆phee品牌的衣服和郭泰来会合,同时还有一些宣传图案,要贴到深潜器的内外。郭泰来和詹姆斯下潜的时候穿的衣服,都已经被强硬的指定了,phee品牌将是这次和下次马里亚纳海沟下潜的唯一服装赞助商。
郭泰来还能说什么吗?显然不能。只能任由楚菲折腾。
在伦敦等到了詹姆斯和他带着的几个拍摄助理,大家一起再次出发,飞到了摩尔曼斯克,然后转乘天罡直升机直接降落在龙宫号科考船上。因为人多,直升机不得不飞了好几趟才把所有人都送过去。
普大帝答应的两艘破冰船早已经提前从摩尔曼斯克港口出发,和龙宫号会合了。现在是北半球的夏天,破冰船需要用到的地方并不多,但两艘船却依旧很负责任的开路,轻车熟路的在前方领航。
当然,这样的大手笔,也让所有参与这次下潜活动的普通工作人员暗暗咋舌。又是核动力破冰船,又是私人专机,又是直升机,又是豪华科考船,这测试任务简直就是度假一般。
有钱真好!
神工 第九百四十二章 准备下潜(下)
工作环境这么好,再不好好努力工作可对不起老板,所以这趟出来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十分的尽责。包括詹姆斯带来的助理和楚菲的助理,都是如此。
这几天天气很不错,风平浪静,龙宫号已经提前赶到了北极点附近,破冰船也是如此,所以郭泰来他们乘坐直升机上船之后,没几个小时就到了预计下潜的北极点。
夏天,北极点这边可没有什么白天黑夜之分,就只有白天,这是北极的极昼。
因为一路赶路,詹姆斯上船之后抓紧时间休息了几个小时才开始做下潜拍摄的准备。
“holy
shit!怎么会这么大?”看到深潜器,詹姆斯就是一阵惊呼。
一上船就休息,詹姆斯也没有仔细看深潜器长什么样。尽管郭泰来的这款深潜器对于几个国家的高层来说并不是机密,可是,对于普通人甚至到詹姆斯这个级别的人来说依旧还是商业机密,根本不知道长什么样。就连詹姆斯也只是知道郭泰来设计出来了,郭泰来制造出来了,可他并不知道郭泰来造出来的深潜器竟然这么大。
“大吗?不大吧!”郭泰来看看深潜器,再看看詹姆斯,忍不住解释道:“按照我本来的想法,耐压壳应该做到至少四米直径以上的,是因为暂时技术达不到,所以才只能做到三米六的直径。”
“直径三米六还不大?”詹姆斯被郭泰来的这话气的都快要苦笑了:“我之前联系的一个深潜器设计公司,你知道他们给我初步设计的深潜器耐压壳直径多大吗?不到一米一,我想要乘坐的话就得半蹲在里面。你这个……”
“深渊号!”郭泰来把深潜器的名字告诉了詹姆斯。这名字也是郭泰来起的,反正他是老板,掏钱的最大,没人有反对意见。
“你这个深渊号深潜器耐压壳直径三米六,我都可以在里面支一张床睡觉了,还不够大?”詹姆斯简直是惊喜了,正常人,让他选择蹲在一个小球体里面八九个小时和在一个单间里想躺就躺想站就站八九个小时,谁也知道哪个选择更好。何况,这艘深渊号越大,可以搭载的有效载荷就越大,詹姆斯想要把又大又重的3dmax摄像机搬上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好吧!”郭泰来也只能点头:“暂时来说,应该是目前已知的深潜器当中最大的。”
以前没注意,现在才意识到,这玩意一不小心又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
“安全性能怎么样?”詹姆斯又问了一句。这不是他不信任郭泰来,而是这艘深渊号会带着他和郭泰来两个人下潜,当然要越安全越好,总要问一下心里才踏实的。
“一百五十毫米厚的均质钛合金打造的耐压壳,几个观察窗户都是强度十分高的透明材料。”郭泰来并不介意詹姆斯的询问,很认真的解释道:“理论上可以潜深到一万三千米都没有问题,现在深渊号已经下潜过四千米进行测试,而且用超声波和x光探伤,没有发现任何裂缝和损伤,十分安全。”
“这艘深渊号的有效载荷达到了一吨,除去我们的体重,还可以携带数百公斤的仪器设备。”郭泰来接着解释道:“空间足够大,所以我们可以呆的很舒服,周围的观察孔也足够,照明系统也十分出色,可以让我们很好的欣赏海底景色。维生系统足够我们一百小时以上的消耗,另外逃生系统也相当的出色,能在短时间内从一万米深海迅速带我们上浮到海面,增压系统会自动工作使我们免除减压病的困扰。总之,十分安全!”
“通讯呢?”詹姆斯又问了一句。
“目前最新的水声通讯技术。”郭泰来笑道:“可以保证我们在四千米的水下和水面保持延迟不到五秒的通讯。当然,保险起见,每隔五百米,可以释放一个水下通讯中继器,悬浮在海水中,确保通讯无忧。”
新的水声通讯技术当然不能让詹姆斯知道,郭泰来说的这种也只是常规的方式,包括设计公司内部的那些人也只知道这么多。不过,深渊号的某个不起眼的地方,安装的却是国内最新研发的水声通讯器测试品,高带宽高画质,正好借助深渊号进行不同深度的测试。
龙宫号所有的船员包括船长在内,可都是海军退役的优秀战士,其中多几个隐秘测试人员实在是太简单了,毫不起眼。反正在之前的测试当中,一切都很顺利。
详细的了解了一番深渊号的性能之后,詹姆斯开始和助理一起安装拍摄设备。之前并不知道深渊号的真实性能,所以带的是普通的摄影设备,下次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的时候,就可以带3d摄影机了。
直径三米六的球形耐压壳,内部的空间接近十平米,两个人加上一个驾驶员都绰绰有余,空间很富足。要知道,未来梦境中内径两米一的蛟龙号,里面都可以乘坐三个人,深渊号显然更加的宽松。
这次还要有一个经验丰富的驾驶员负责驾驶,等到真正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的时候,就将只会是两个人,到时候郭泰来负责驾驶,詹姆斯负责拍摄。
大空间是真的舒服,郭泰来甚至在内部安装了两个飞机头等舱的座位,本来驾驶员的作为也打算弄成同样的,被所有的设计师反对,这才换成了十分舒适的驾驶座椅。两个乘客的大座位,只要他们愿意,甚至可以把座椅放下来变成两张床,舒服的躺在上面。随时旋转到左右不同的观察窗观看外面的景象,还有剩余的空间安装上摄影设备丝毫不受影响,绰绰有余。
就在各路媒体满世界的寻找t先生行踪的时候,深渊号已经里外都贴上了phee品牌的宣传广告,准备开始下潜了。
当然,这次北极点的下潜还有个十分隆重的仪式,国际明星菲妮克斯充当了这次仪式的主持人,在摄像机的拍摄下,里里外外的介绍了一番龙宫号和深渊号的结构,做足一切准备活动之后,深渊号在龙宫号甲板上的大吊车吊装下释放到了海面上,准备下潜。
内部当然是詹姆斯负责拍摄了,下潜之前系统自检和通讯测试之后,在众人的担忧和期待中,深渊号缓缓的下潜,潜入了北冰洋的水面之下。
神工 第九百四十三章 要更好的条件(上)
媒体上已经充斥着一片t先生江郎才尽的说法,当然,这只是国内的文雅表达,国外的则是表示t先生严重失去了创意灵感,所以才会导致这一款最后的超跑失败。
不管帕加尼官方怎么解释,媒体上已经一致认为,t先生这款超跑已经彻底失败了。连舒牛赫了哼基宁都这么说了,还有比他们两个更懂跑车驾驶的人吗?
帕加尼官方的反驳,根本就不被人采纳。只要帕加尼官方一反驳,一大堆的媒体就会疯狂逼问,你们说车子很好,那你倒是公布性能参数啊!
可每到这个时候,帕加尼官方就立刻哑火,只能以还在测试当中为由,拒不公布。然后媒体们就会再次一哄而上,享受将帕加尼官方按倒在地摩擦的快感。
就在媒体和帕加尼官方再次互怼了一轮,质疑郭泰来新车的声音甚嚣尘上的时候,郭泰来和詹姆斯已经乘坐着由专业测试驾驶员驾驶的深渊号下潜到了一千米的深度。
这个深度上,已经彻底是一片黑暗,如果不是深渊号开灯的话,什么都不会看到,只会是一片黑暗。周围一片静谧,在这个深度当中,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声音,深潜器本身也是用电的,十分安静,来到这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
要是有幽闭恐惧症的人在这个深潜器当中肯定已经被逼疯了,可郭泰来不会,詹姆斯也不会,至于驾驶员,原本就是驾驶潜艇的,专业级别的选手,更是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这个时候郭泰来正兴致勃勃的通过观察窗看着外面灯光照耀下的海底世界,他的背后,詹姆斯坐在另一边的座椅上比郭泰来还兴奋的操作着提前固定在观察窗之前的摄像机,一刻不停的记录着。
不过很显然,再好的高清摄像机也无法和此刻遍布整艘深渊号外部表面上的上千亿纳米机器人的视野组合看的更清楚,完全没有死角的360度全视野让郭泰来能充分的领略灯光照耀下的海水中的美丽。
各种郭泰来完全没有见过的鱼和奇怪的生物游过,总是能让詹姆斯惊喜,然后大呼小叫的拍摄一番。
在深渊号当中有着完备的保温系统,即便是在北冰洋下潜,乘坐的三个人也察觉不到一丝的寒意。没办法,深渊号个头大,能够安装的系统就多,郭泰来要求的舒适性很高,这些保证环境质量的系统一个都不能少。
有时候,就连一堆的潜艇专家都觉得郭泰来的要求很过分,这是潜艇啊,普通的潜艇,船员能有个逼仄的小平板睡觉已经很不错了,郭泰来竟然还要求这么高档次的享受,浪费啊!有这钱,装一套导弹发射器不香吗?哦,对了,这是深潜器,科考性质的,那装一套探测仪器也好啊,装什么温控系统?
天大地大,老板最大,老板说装什么就装什么。于是,现在三个乘员就十分舒适的享受着缓缓下潜的美妙,开心又轻松。
大家时不时的还要通过通讯系统和龙宫号上的工作人员联系,当然,可以分频段聊天的设备郭泰来单独和楚菲有一个信道,几乎就没有断过说话。
只附着在深渊号表面不移动的话,近乎实心的纳米机器人似乎完全不受水压的影响,本来还有些担心的郭泰来,也慢慢放下了担心,至少不用顾虑无法回收那些升级的纳米机器人了。想想也对,要是被影响的话,那些纳米机器人怎么会在北极点下方海底存在呢?
郭泰来这次要求很奇怪,不但要在北冰洋下潜,而且还十分异想天开的打算在北极点海底放一个纪念品,他自己制作的一颗签名水晶球。用水晶材质也是考虑到不用担心海水的腐蚀性。老板的这个奇怪的要求让大家很是莫名其妙的同时,也毫不犹豫的保证,一定完成。
有俄罗斯的议员还打算在北极点投放钛合金的国旗呢,郭泰来放置一个水晶球算什么?又不是宣布主权,没有人会提出异议。
因为老板的这个奇葩要求,所以驾驶员驾驶着深渊号尽可能的靠近北极点,这又要考验深渊号定位系统的精度,同样是一项全新的技术,水下定位,要求很高。
平均每秒下潜一点八米,足足用了四十分钟,深渊号才接近了海底,然后一边观察拍摄,一边在驾驶员的控制下以十节的航速移动到北极点附近。移动到附近的时候,速度变成了一节不到,每秒移动零点五米。
“二百米范围内发现携带数据休眠中的纳米机器人,是否激活?”
当深渊号上的显示器显示着代表深渊号本体的绿点缓缓的靠近数字地图上的北极点的时候,郭泰来终于听到了这个已经很长时间没听到的提示。
的确是很长时间了,从上次阿富汗吸收过最后一次纳米机器人之后,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听到了,现在重新听到,真的是很亲切。
越是快要接近,越是小心,郭泰来甚至主动的取代了驾驶员的位置,控制着深渊号往北极点开过去。
随着深渊号的靠近,郭泰来听到的提示距离就越近。最终深渊号停在了提示音的三米之内。以深渊号巨大的体积来计算,这其实就已经算是准确的到达了北极点了。
一边操纵着外面的机械手将水晶球缓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郭泰来一边控制着深渊号外面的纳米机器人移动串联成一条粗线,试图直接连接到海底不知道存在了多长时间的纳米机器人上。
只是,一直紧贴在深渊号外壳上还没关系,但那些纳米机器人只要一移动,马上就失去控制,巨大的压力下,能保证不被压毁已经十分不容易,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移动。
“来都来了,顺便带点纪念品,顺路测试一下海底采样。”移动纳米机器人失败,郭泰来脸上毫无异色,貌似随意的说道。
郭泰来一本正经的放下了水晶球,让詹姆斯拍摄下那一瞬间,随后操作着深渊号本身携带的采样机械手,把海底某一个小区域内的砂石生物之类的全部都装到了一个金属采样盒当中密封,慢慢的收了回来。
神工 第九百四十三章 要更好的条件(下)
第九百四十三章 要更好的条件(下)
刚刚尝试在海底指挥纳米机器人行动,损失了数千万的纳米机器人,郭泰来就不再徒劳的尝试了,把包含纳米机器人的那一块海底的东西全都带到海面再说吸收的事情。
幸运的是,一万个纳米机器人应该是聚集在一起的,当郭泰来把那片区域的海砂什么的搜集起来的时候,并没有收到有脱离范围的纳米机器人的信息提醒。
郭泰来下潜的目的已经达到,不用担心其他之后,彻底放心的开始观赏海底的景色,同时不忘记和世姐女友聊天,给她介绍海底的美景。当然,观赏美景的同时,郭泰来还不忘记仔细的向驾驶员学习全套的驾驶技巧,以便自己可以一个人控制。
这次和詹姆斯这个潜水水友一起下潜,下次郭泰来会陪着楚菲一起,而且还会单独驾驶,不用驾驶员。只有两个人浪漫的呆在与世隔绝的海底,那一定是一趟特殊的美妙的经历,想想就觉得期待。
即便詹姆斯有过潜水观察过泰坦尼克号的经历,可在北冰洋特别是北极点潜水还是第一次,他兴致勃勃的拍摄了足足一个多小时,然后指挥着郭泰来在几个方向上都转了一大圈,三个人在海底十分舒适的呆了十几个小时,中间还吃了两顿饭,这才开始上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