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神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任怨
一路开心的聊天中,车子很快来到了还在建设中的商务机场旁边的一个巨大的厂区。厂区一看就是新建的,和机场的机库那边只隔着一条街,很近。
车子直接开进了厂区,一路不停,最后开进了一个巨大的厂房当中,这才停下来。
“胖子!”师姐和郭泰来下了车,指着巨大的足以组装一架波音747或者空客a380的巨大厂房,冲着郭泰来说道:“这是送给你的真正的惊喜,喜欢吗?”





神工 第九百四十九章 还有人不服(上)
不用师姐多介绍,郭泰来也已经通过纳米机器人全面的看到了这片厂区的全貌。
这一个巨大的车间,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旁边还有一个同样巨大的车间,全都是按照最高抗震防震标准建造的。除此之外,旁边还有几个小的周围好几道防震沟隔开的独立的恒温恒湿高精密加工车间,比起郭泰来原先那个工作室,大出了好几倍。
两个大车间各自一台大型龙门吊已经安装完毕,其他的小型常用设备也安装到位。加工车间中倒是什么设备都没有,因为大家都知道,就算需要使用加工设备,郭泰来也是自己制作而不是采购。
整个厂区占地比之前的工作室大出至少十倍,厂区是高墙环绕,但两个大型装配车间却都有可升降的通道直接通到机场机库,摆明了这是给郭泰来用来做一些机密大件的,比如之前说过的米格29,难道做完之后用车子拉走?直接通过升降通道进入机场机库,开到跑道上就可以起飞,十分方便。
但平常看这里和机场却是隔了一条路,貌似各不相干,谁也不会知道这边会有一个可以造飞机的大厂区,十分方便。
郭泰来还打算在机场建好之后在机库里玩呢,这一下就多了一个更安全更隐秘更方便的场所,做起东西来,也就更加的不用担心什么。从机场还有一条隐秘的人行通道来到这边,完全可以打着在机场机库玩的姿态,来到这边干活。反正两边都是郭泰来自己安排的人手,足够隐秘,不用担心做点机密的东西暴露。
“送你的惊喜。”师姐微笑着看着郭泰来四处打量的样子,忍不住问道:“喜欢吗?”
“喜欢!”郭泰来毫不犹豫的点头,自己要是折腾弄这么大一块地什么的,动静会很大,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就像机场一样被很多人盯着。现在师姐这边通过别的渠道搞定,低调了好多,也会比较轻松。不过郭泰来有点疑惑:“送的?”
“是啊!”师姐笑呵呵的回答道:“你不是出钱买一套米格29的动态平衡方案吗?褚将军觉得不能占你便宜,所以特意安排的。”
“帮我谢谢褚叔叔。”郭泰来当然知道褚将军的好意,欣然接受。这一片厂房做好,对于以后郭泰来和军方配合的事情很重要,郭泰来根本不会拒绝。
机场还在建设中,虽然小辉已经按照郭泰来的要求,先建造了机库,可是即便完成了,整体没有完工之前,郭泰来也不可能大张旗鼓的进机库干活。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大厂区,直接就可以让自己的人接管,然后开始干活了。
厂区里有两个仓库,其中一个仓库当中,已经堆满了郭泰来要求路志明准备的军车的材料,而另一个仓库当中,则是米格29需要的材料,泾渭分明。这几个月的时间,足够上面把这些东西都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郭泰来自己的活了。此外,还有一大堆的各种高档原料,用于制造高精密机床的材料都有,随时可以动用。
除了那些常用设备,剩下的还需要什么设备,就得郭泰来自己造或者采购,褚将军却是不管了。
工厂是登记在某个褚将军安排的人名下的,显然是绝对可靠的人,和郭泰来绝对扯不上一点关系,看似完全无光,安排的十分周到。工厂大院里甚至还有员工宿舍,足够驻扎一个连的人手。看来,具体的安保工作,以后会交给部队,而不仅仅是安保公司。
师姐在姑苏多呆了一天,陪着郭泰来住了一夜,第二天才一早离开。师姐一走,郭泰来也知道,自己出去又玩了一大圈,该收心干活了。
不过,就这么无缘无故的就赶到机场机库去干活,未免有点太扎眼,说不过去啊。既然有一个工作室,为什么还要到机场的机库去干活呢?
“老板,不是有人当时在验收镜片的时候挑过刺吗?”林嘉怡知道了郭泰来的烦恼,直接笑着给了郭泰来一个解决办法:“他们不是嫌弃工作室的管理不够规范,大镜片的旁边还有别的工件,加工的时候碎屑可能会影响到镜片吗?你就说要规范化工作室管理,这不是一个现成的理由?”
“好主意!”郭泰来顿时间眼前一亮,伸出大拇指大赞。
上次那个被哈佛开除的教授在工作室内指手画脚,其中指出的一个不合规范的地方就是在大镜片的旁边还有一台陶瓷发动机也在加工。两种工件混杂,可能会对大镜片的质量造成影响。
当然,工作室里只有郭泰来一个人在工作,最终也并没有造成影响,十分优异的完成了第一块大镜片的加工任务。可是,现在拿这个理由来解释再合适不过了。又签了三块大镜片的加工合同,郭泰来决定规范化工作室的管理,所以把一部分陶瓷发动机的加工放到了机库这边,完全没有问题啊!简直是合理的不能再合理了。
说干就干,郭泰来当天就让林嘉怡给项目组那边发了通知,向项目组表达了一些委婉的歉意,并主动的表示会将工作室内一切和加工大镜片无关的设备全部搬走,以后和大镜片精磨无关的工作全部都转移到已经建成的机库这边,工作室那里就纯粹的只用来加工和测试大镜片,绝不会让任何的其他工作影响到镜片的加工。
除了向项目组发出通知之外,郭泰来还向项目组的几个合作单位都发了类似的通知,其中就包括华夏天文台这边。紧接着,这个小小的规范管理的举措就被华外的一些媒体报道,项目组也借机对外宣传了一波进度可喜的报道,而一些国际著名的质量管理机构和媒体都对郭泰来此举表达了赞赏。
一个人的工作室,还愿意为质量控制而不惜提升成本进行规范化管理,尤其还是名满天下的t先生,这绝对是可以正面吹嘘一波的。
反正欧美的很多人,都乐意看到郭泰来除了吃喝玩乐和给客户做护理之外,其他的时间都用来研磨高精度镜片,这边下的功夫越多,大家就越放心,就越高兴。要知道,大麦哲伦望远镜计划只是属于“极端巨大望远镜计划”当中的一项,就算花十几年时间完成了几个大镜片,后续还有更多的镜片需要定制呢!
可以给t先生的订单,有的是。




神工 第九百四十九章 还有人不服(下)
一个简单的规范管理的小动作,成功的把郭泰来加工大镜片和加工其他东西的区域分开。没人会在意这个小插曲,就连望远镜项目组那边,也觉得t先生真的是很给面子。哈佛之前开除了一个故意刁难的教授,t先生这边投桃报李也做了更改,互相给面子的事情,皆大欢喜。
说一千道一万,重要的是大镜片的加工要持续不断的高速高效高质量,只要做到这一点,一切都不是问题。
机库这边本来设计的就是有一部分高精度加工车间的,防震沟恒温恒湿设备什么的完全不缺,只要把一批原来工作室的设备转移到这边重新调校就可以。
郭泰来一头扎进了机库当中,开始重新布置安装这些设备。高精密设备,光是安装调试就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免不了的。当然,表面上是这样,实际上郭泰来最多有一小半时间是在布置机库加工车间,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新的厂区那边加工布置自己的辅助设备。
不管是未来重新制作米格29还是全新的军车,都需要完整的工具支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一忙碌起来就没有什么时间概念,转眼进入了七月底,郭泰来之前向计算机所订购的超算,总算也完成了所有的生产和组装,准备试运行交付了。
说起来,计算所也是很有上进心,并没有直接拿着去年已经完成的设备来敷衍郭泰来,而是根据最新的芯片重新按照基础架构搭建了一套全新的超算,毕竟有订单的情况下,谁都愿意用更好的设备来挑战一下更快的速度。
数据服务公司已经暂时买了一栋不是很大的写字楼,准备先期安装这套超算系统。现在水下降温系统还没有完全研制完成,只能先选择普通的机房安置,等到水下降温技术完全解决之后,再把超算和数据服务器整个的放到水下。
今天是正式交付的日子,也就是说,从今天接收超算开始,以后所有的设计公司所需的计算,都可以通过这台超算来疯狂计算了。因为等这台超算,设计公司已经整整等了半年,各种方案精益求精的改了三版了。除此之外,他们还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以前的飞机气动设计,没有超算,就只能是吹风洞来进行,做一个1:1或者2:1的模型,表面密密麻麻贴上细小的纸条,观察那些纸条被气流影响的状态,彩色的烟雾会如何流动,形成什么样的湍流等等,人工归纳,手工计算。老一辈的飞机设计其实大部分都是这么来的,安225的总师他们的设计团队也不例外。
但是老团队经过这几年时间在郭泰来这边重新学习最新科技,接触到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当然知道用超算肯定比手工计算效率要高出许多。
不过,超算系统也仅仅是指有着完整操作系统的一系列硬件软件的集合,具体要算什么东西,如何计算,还得由设计团队自己设计编程来实现。
这句话说起来轻巧,可是简单的“如何计算”四个字,却可以直接形成技术上的垄断。一些飞行设计软件的核心技术,就在这上面,不是什么人随随便便都可以做出来的。
无论是流体力学也好,空气动力学也好,绝大多数现成的理论都是经验公式。用在实际当中,就更需要大量的实际经验,国内在航空设计方面起步较晚实力较低,未必就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但是,设计公司航空部的人,从安225总师以下,又有哪个是毫无经验的新人?他们的经验,就是弥补这些差距的最好的东西,这就是核心技术。由这些乌克兰国宝级的飞机设计师讲解,软件设计人员实现的飞行动力学计算程序,进行其他必要的可视化包装之后,不就是一款完整的飞机外形动力学设计软件吗?
随着这些设计经验的不断增加,数据不断补充,模型不断充实,这款软件也将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具备实用价值。真的成功了,并且能设计出郭泰来需要的超音速客机,那这款软件郭泰来只要愿意拿出来,绝对不仅仅只是填补国内空白那么简单。
郭泰来对超算还是十分感兴趣的,看着计算所的工作人员非常详细的介绍着这款超算的性能,并且实际演示着,郭泰来频频点头。不过,体内的一百兆纳米机器人已经全部出动,去了解并模拟超算的工作原理,复制操作系统,随时可以在体内模拟一套简单的超算系统。
不过,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郭泰来在这里留下一批纳米机器人,让他随时能够通过卫星网络来操控这套超算,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动用超算的计算能力,帮自己做出详细的计算结果。
另外,既然超算已经摆在机房里,那有些计划就可以进行了,郭泰来可以自己制造一批芯片,堂而皇之的摆放在这个大机房当中掩饰,额外的做一些郭泰来需要做的事情,比如某一个他感兴趣的飞机的机体设计计算等等。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可以暂时不用考虑,就算是制造芯片,也需要订购一大批硅晶圆,超算可不是几片cpu就能搭起来的,起步至少就得几万片。
接收了超算,郭泰来继续回机库干活,懒得理会外面的事情。
也许是因为郭泰来回来之后最近这段时间比较消停,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新闻爆出来,也没有推出新产品,看起来是真的退出了超跑行业,偃旗息鼓了。有些人仿佛看到了机会,开始酝酿一些事情。
从八月初开始,网络上就开始有一些隐约的风声透露出来,t先生之所以不再玩超跑,真的是因为江郎才尽了。只靠着大马力发动机强行提升车辆性能,换成任何一个汽车设计师都能做到吧?正如舒牛赫哼基宁所说,五千四百马力的发动机,跑出来什么性能都是应该的吧?
要不怎么就没见t先生设计一款真正的越野性能极佳的车子,而只是追求极限速度的超跑呢?还不是因为越野车的某些要求更高?光是发动机厉害可未必就能做到越野性能厉害吧?
之前设计的军车?那只是更改悍马的设计。豪华越野车?体现的是豪华和防弹,叫个suv还可以,但suv全称是运动型实用汽车,和可以在崎岖地面使用的orv越野车(off—road
vehicle)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吧?




神工 第九百五十章 挑战(上)
郭泰来最近没关注网络上的事情,一上网大部分是各种喷巨额财产来历不明或者为富不仁的帖子,郭泰来现在也懒得理会了,埋头干活就很开心,何必理会这些?
为了陌生人的认可而活着?郭泰来可没那么傻。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林嘉怡她们就会不关注,还有舆情控制小组,都在不遗余力的消弭这些影响。仇富的现象,再过一段时间,郭泰来不出现不回应,没有炒作这些怪话自然会少很多。
但关于越野车的这些言论一出现,林嘉怡这边就注意到了。不过,这些言论都是一些酸话,人数也很少,没必要理会。如果每一条都要处理的话,那也太繁琐了。而且郭泰来的作品根本就不怕质疑。
通常来说,郭泰来的作品都是有技术原型的,但郭泰来拿出来的技术,却都是在这些技术原型上进行了程度不等的升级和优化,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未来梦境中的技术。举个简单的例子,最后一款超跑的发动机,原型是5007马力,而郭泰来拿出来的,却是5400马力。
老板现在已经懒得在汽车上折腾什么了,这些酸酸的怪话国内外都有,也只是一群人羡慕嫉妒恨的表达,无关大雅,所以通常的处理方式也是不理会。再怎么说怪话,也无法抹杀老板在超跑行业一骑绝尘的让人仰望的成就。
只是这次这些人不说超跑,居然把话题给引到了越野车上,即便说起超跑,也说老板只是因为发动机牛,车子其实一般,并不是如何的惊才绝艳,其他人拿着这样的发动机,也一样可以造出来创纪录的超跑。而这些发动机,根本就是原先考斯沃斯团队的技术底子,和t先生的关系并不大。
他们知道不知道,发动机也是老板提出的技术原理,老板亲自制作,发动机工作室那些工程师只是按照老板的要求进行调校和测试,真正的技术大牛还是老板啊!
至于说越野车,更是滑稽了。就算不包括猛士悍马和那些超豪华suv,光是那款响马(掠夺者)的越野能力,就能把一干所谓的越野小能手给比的无地自容吧?那些人有没有见识?
哦,对了,响马车只是提供军用,而且没有挂在t先生的名下,而是在另一个身份名下,并没有公开,所以那些人才会出这种乌龙笑话,敢不把老板放在眼里。
网络上多的是t先生的粉丝,有人敢这么说,这些粉丝们当然会反驳。何况,一大批的专业媒体在网络上的致敬行为总不是假的吧?难道那么多的专业人士,不如几个信口开河的喷子更明白?所有的媒体都被收买了,众口一词的说t先生的好话?这可能吗?
很快这股风潮就被众多的粉丝给打压下去了。不自量力,t先生的最后一款超跑还没有正式发售呢,就有人觉得人走茶凉了?想炒作的意图也太明显了吧?引领话题的人被喷的惨不忍睹。
八月份一个月,郭泰来把自己需要的精加工设备全部都重新做了一台出来并安装好,机库和新厂区那边全都完成了,这才轻松的放下手中的活,准备去京城。九月份郭泰来要去京城做一个月的护理,这是每年确定的,雷打不动,不会因为什么事情而改变,郭泰来的工作计划也得早早的把这个月刨除出去。
回到京城的时候,一切已经风平浪静了。林嘉怡和米飞飞都知道郭泰来九月份肯定会失去联络一个月,已经习惯了,她们也猜到了郭泰来要做什么,一点都不担心。
当郭泰来在京城那个疗养院做护理的时候,艺匠娱乐小规模的发行了一部纪录片。纪录片的内容,就是郭泰来和詹姆斯上次在北极点潜水的过程。
这部纪录片虽然并没有特别的大规模宣传,可是依旧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无他,有t先生,有詹姆斯,还有著名女星菲妮克斯,还是在北极点这个特殊的地点潜水,很多熟悉两人潜水合作的人立刻就想起了当年在永乐龙洞极限潜水的旧事,纪录片一上映,马上就有人兴高采烈的买票观看。
上次郭泰来在纪录片中创下了极限潜水世界纪录,至今依旧没人打破。据说现在已经有专业的潜水运动员正在铆足了劲训练做准备,想要打破t先生创造的世界纪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也不知道这次新的潜水纪录片能不能再次创造纪录。
很快,观众们就知道答案了。一上来就是一个世界纪录最大的深潜器,完美的满足了所有人的期待。特别是知道这个深潜器是准备日后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特别设计的,到北极点潜水也是前期测试的一部分,众人就无比的期待。同时,也让很多人想起来,郭泰来和詹姆斯是打算挑战潜水最深记录的。
郭泰来上次满世界找潜艇设计专家不得而被全世界嘲讽的事情还没过多久,现在深潜器已经生产出来,并且已经可以下潜到四千多米深的水下了。也不知道当时嘲讽郭泰来的人,看到这个纪录片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想必还是很酸爽的吧?
这次不是3d影片,但是高清的拍摄也让观众们大开眼界。在美女明星菲妮克斯画外音的解说下,足够大的耐压壳,舒适的内部环境,灵活的操控,长时间续航的维持系统,安全系统等等一一介绍过来。当然,深潜器外壳上和内部贴着的硕大的phee品牌宣传logo也同样的醒目,防弹丝袜的名声现在已经传遍了世界。
美丽的夏日北极风光,一路赶路的兴奋,到达了地点的迫不及待,詹姆斯全都拍摄了出来。随着深潜器的下潜,神奇瑰丽的海底世界也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一幅画卷。这一大片除了几国的核潜艇之外几乎没有民用潜艇造访过的地方,第一次如此敞亮如此赤裸裸的展现在普通观众们面前。
詹姆斯就是詹姆斯,哪怕是纪录片也能让人看的回味无穷。特别是当他在纪录片末尾说下次将会用3d摄像机来拍摄马里亚纳海沟的潜水时,几乎每一个看进去的观众都被勾起了期待。
不出意料的,这个纪录片当中的深潜器,立刻引起了很多的科研机构的注意。




神工 第九百五十章 挑战(下)
人类不敢说已经征服了宇宙,征服了银河系,甚至连可怜的太阳系都没弄明白,但地球范围内的这片小太空区域,人类还是敢大言不惭的说,我们已经去过很多次,看过很多,了解过很多了。
可是,仰望的天空都已经去过了,反倒是我们脚下的这颗星球的大海的深处,依旧还有绝大多数的区域没有详细探测了解过。
有过载人深入马里亚纳海沟的先例,但那个时候只是为了下潜到那个深处而下潜,科研工作?完全没有,甚至那两个乘坐深潜器的人都没能看到外面是什么景象。
现在,各国其实都有深潜器计划,有各种实验。日本的深海6500号潜艇,美国的阿尔文号深海潜艇,都是如此。
阿尔文潜艇每年要进行大约150至200次下潜,服役几十年来,阿尔文潜艇已经执行几千次洋底探测计划;运送12000多名乘客到达深海,并取回超过680公斤的样品。阿尔文的职业生涯中,包括在海中寻找“失踪”的核弹、探索深海热液喷口处的奇特生命体等重大使命。1986年7月,阿尔文12次下潜至泰坦尼克沉没处对某型号水下机器人进行试验并对泰坦尼克残骸进行了拍照。
不过,深海6500载人耐压壳直径两米,阿尔文号也差不多,最大搭载人数三人。未来还有华夏的蛟龙号,内径两米一,几乎都是差不多的尺寸。排水量,携带的设备,水下巡航时间等等这些都差不多。虽然维生系统足够72小时的使用,但是下潜一次最多不超过八个小时,四小时往返,四小时工作。
就这条件,已经是全世界最好的深海科研条件了。潜深6500米,足够探索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海洋,无数海洋研究人员趋之若鹜。
可是,这部纪录片横空出世,让无数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看到了另一个带着时尚品牌logo的超一流的深潜器。
根据美女明星菲妮克斯的介绍,这款深潜器的载人耐压壳内部直径三米五,光是这个尺寸,就秒杀其他所有的“最新科技深潜器”。更何况,这款深潜器能在水下持续工作一百小时以上,排水量三百多吨,带的设备有多少?想想看,水下四小时的工作和水下八十小时的工作,哪个出的成果多?
吹牛?显然不是,t先生和詹姆斯在纪录片当中还拍摄了载人耐压壳的内部,那奢华的两套飞机头等舱座椅让无数体验过只能挤在小空间里工作的科研人员们几乎要捶胸顿足的大骂了。败家子啊!去掉那两个占地方的东西,能安装多少科研设备?
纪录片里甚至还说t先生觉得水下不方便,居然要求在耐压壳当中安装一个厕所,天哪!这叫无数苦逼的科研人员们怎么看?怎么羡慕?似乎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他们被一万头羊驼踩过的心情,狗大户!
1...629630631632633...6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