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愿(全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阿琐
“太后娘娘,将来的事,您想过了吗?”范文程忽然道。
“将来的事?”大玉儿看他一眼,背过身去,傲然道,“范大人,想的很远呐。”
“臣……此生只效忠先帝、太后与皇上,再无他人。”范文程话中有话,只是说不得。
“那就安生地效忠我和福临。”大玉儿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是。”
“你只记着,我分寸不会让,哪怕以命相搏。”
范文程浑身一紧,他就知道,他就知道太后绝非常人。她是拥有大智慧,心怀丘壑的女人,皇太极能毫无顾忌地撒手人寰,必是他笃定,有布木布泰在,这天下乱不了。
“臣必当肝脑涂地。”范文程坚定地说。
“眼下两件事最重要,一则大清入关,李自成就快到北京城下了,他攻入北京的那一天,就是我大清举兵入关的那一日。”
玉儿身居后宫,对天下事却无所不知,她威严地命令范文程:“再则,就是对皇上的教养,之前为了避嫌,只是将他与其他皇子同等对待的教导,如今可不成了。范文程,三日之内选拔好足以教导皇上的帝师,先请几位辅政大臣过目,我自然会和他们商议。其他的事我可以不管,教养皇上,还是我的责任最大,他们也不能干涉我。”
“臣领旨。”
“教导福临,要严苛一些,那孩子多少让母后皇太后宠坏了。”大玉儿狠下心肠道,“既要把他当皇帝敬重,同时也不必把他当皇帝害怕,该打该罚不必手软,一切有我在。他的童年,结束了。”
不久后,范文程退下,大玉儿和苏麻喇散步回内宫,遇见乳母领着十一阿哥到清宁宫请安,怯弱的孩子似乎还分不清宫里哪位是哪位,但是见了谁,都跪下磕头,瞧着怪可怜的。
“好好待他,孩子是无辜的。”大玉儿吩咐道,“都是皇上的兄弟,要体面些。”
乳母嬷嬷们谨慎地答应下,便带着十一阿哥匆忙走了。
“娜木钟怎么样了?”大玉儿一面回永福宫,一面问苏麻喇。
“还是那样,她可坚挺着呢,不过……”苏麻喇轻声道,“听说丽莘托底下的小宫女传话,她想见您一面。”
大玉儿冷笑:“见我做什么,告发她的主子吗?”
苏麻喇问:“您见吗?”
大玉儿摇头:“见了恶心,过些日子,让她永远地闭嘴,但娜木钟留着,我要看她生不如死地活下去。”
苏麻喇不敢再多嘴,伺候格格歇下,便退下了,不多久手下的宫女找她,说是皇上在书房里,要她去见一面。
“先别告诉太后娘娘。”苏麻喇叮嘱道,“娘娘对皇上越来越严格,皇上见了娘娘就怕。”
她安排下手里的事,便独自来到书房,福临在屋檐下等了好久,见到她便笑了。
“皇上,有什么事吩咐奴婢?”苏麻喇蹲下来,满脸慈爱地说,“是不是肚子饿了?”
“苏麻喇,你把这个拿去。”福临却交给苏麻喇一纸包糖果,背着小手说,“这是岳乐皇兄给我的,说是东洋来的糖,我是男孩子,我不吃糖。”
“您赏给奴婢吃呀?”苏麻喇乐坏了。
“不、不……要不你分一半?”福临倒是尴尬,忙道,“我是想让你去送给那个小丫头,就是你带着我躲起来的那家人,我把她的糖打翻在地上,这是我赔她的。额娘说了,男人家要敢作敢当。”
琉璃愿(全集) 第289章 太后之威
苏麻喇小心翼翼地捧着糖块,向福临保证:“皇上放心,奴婢一定把这糖果给那小姑娘送去。”
“那好。”福临故意做出少年老成的模样,也不知是跟谁学的,神情语气倒是像先帝三分。他背着小手往书房走,猛地想起什么来,一回身,这下露出的全是孩子气的胆怯。
苏麻喇却已经猜到,笑悠悠举着糖果:“皇上别担心,有奴婢在呢。”
福临这才欢喜了,转身蹦蹦跳跳进了书房。
这事儿,不论大小,苏麻喇终究还是要禀告给格格知道,大玉儿看了看那糖果,不以为然地说:“你想法儿处理了吧,别送出去了,牵牵绊绊,万一横生枝节,惹麻烦不好。”
“格格……”
大玉儿抬头看苏麻喇,见到她眼底的无奈和担忧,心下一软,垂眸道:“知道了,你看着办,送去吧。”
苏麻喇松了口气,先小心将糖果起来,再来给大玉儿倒茶,她轻声道:“是皇上的心意,且皇上知错能改,不欺负女孩子,这不都正是您所期待的吗?”
“我是怕那边有什么想法,你知道的,现如今他们就在算计皇上将来大婚的事,科尔沁巴不得将孟古青直接送进清宁宫。”大玉儿揉了揉酸痛的额角,叹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如今才知道,我要死要活地为了雅图的事和皇上闹,他当时是多无奈多为难。我知道你觉得我待福临太严格,可苏麻喇,我骂他打他纠正他,怎么都好过让大臣在背后指责他嗤笑他,他现在是皇帝,不是九阿哥了。”
苏麻喇低下头道:“那皇上也不是心甘情愿……”
大玉儿冷酷地打断她的话:“这是他的命,就像雅图一样,生来富贵,可责任也同时在肩上,他的姐姐能顾全大局,为了朝廷为了爹娘带着笑容嫁去远方,他如今成了九五之尊,万万人之上,他有什么可委屈的?”
殿内一时清静,苏麻喇不再言语,将玉儿面前的茶,又换了一盏,可大玉儿却局促不安地,打开茶碗盖又盖上,不知是要喝还是不喝,之后索性在窗下来回踱步,浮躁极了。
“这话,你听过就是了,咱们俩之间说说。”大玉儿长长吐了口气。
“其实您说的这些话,都是雅图格格的委屈,都是皇上的委屈。”苏麻喇红着眼睛道,“您比任何人都心疼自己的孩子,倘若可以不这样,您一定不会让他们走现在的路。可世上没有如果,偏偏什么事儿,都落在您和孩子们身上。”
大玉儿大口喘息着,压着心中的疼,好半晌才缓过来,对苏麻喇道:“有姑姑和你宠着,我瞧着多尔衮也不大狠心的样子,他不会受太多委屈。就让我来唱黑脸,让我来管束福临。我是亲娘,他是我身上的肉,这辈子分不开的。”
“格格,皇上很懂事,您偶尔也要听听孩子的想法,听听孩子怎么说。”苏麻喇道,“您总不让皇上说的话,皇上将来就什么都不说了,就算是亲生骨肉,也……”
“知道了,知道了,这不有你在吗?”大玉儿走上来,拉着苏麻喇的手,“我给四个孩子做了十几年的额娘,可还是头一回做皇太后,苏麻喇,你多帮帮我。”
这日傍晚,估摸着福临要下学,大玉儿带着苏麻喇来等儿子,福临一见母亲就高兴,本想像从前那样飞奔向额娘,可才跑了两步,就想起自己如今是皇帝,不是九阿哥了。
但大玉儿听了苏麻喇的劝,主动蹲下来张开怀抱,冲儿子笑悠悠的。
福临面上一喜,乐呵呵地扑进额娘怀里,骄傲地说:“额娘,今天我把所有的书都背出来了,先生都夸我了。”
玉儿抱起儿子,赞道:“皇上这么棒,皇上啊,额娘有件事要求你,只有皇上能为额娘办到。”
福临扬起小脸:“额娘只管说,朕可是皇上了。”
十月初时,昔日皇太极为女儿们开的书房,又重新办起来,尚未出嫁的格格们再次回到书房,在圣母皇太后的监督下,每日要念两三个时辰的书。
但这表面上看来,是后宫女眷无所事事下用来打发日子的闲事,可渐渐的,就有人意识到圣母皇太后的用意。
大玉儿自己也在书房念书,打着为格格们挑选先生的名义,正大光明地接见了许多文武大臣,明面上看着两宫太后不干预朝政,可事实上,有什么事,休想瞒过圣母皇太后。
这书房,本就是先帝创办,前朝大臣非要对着来,不占理也没底气,且新君即位以来,两宫太后不曾对朝政提过一个字,权臣们就是想捉把柄也捉不到。
如此,玉儿大大方方地见了许多她想见的人,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各国形式,清楚大清眼下的实力。
而多尔衮从不避讳与玉儿谈起朝政,昔日他曾羡慕皇太极何以和玉儿谈古论今,没想到他也会有这么一天,纵然彼此的身份依然隔着千山万水,他也满足了。
这一日,在范文程的引荐下,明朝降将洪承畴,第一次见到了圣母皇太后,大玉儿以礼相待,半句不提昔日劝降之事,与他侃侃而谈,问明朝边境时下的军事实力。
“吴三桂是一员悍将,但手下兵力不足,眼下只是大清没有攻过去,他看着像是还能守,真到了两军对峙的时候,不足为惧。”洪承畴坦率地说,“不过,另有隐忧……”
玉儿蹙眉道:“洪将军是说,李自成?”
洪承畴惊愕地抬起眼,看了看边上的范文程,范文程却一副是他少见多怪的不屑,示意他继续认真地听太后说。
大玉儿神情凝重:“我听睿亲王的意思,是要等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我们正式发兵入侵,那个时候,明朝恐怕已亡,而李自成也耗得差不多了。但眼下听洪将军的意思,是不是担心吴三桂到时候没了朝廷支持,无力孤军作战,就会想重新给自己找个主子,若是投靠了李自成,对大清而言是个麻烦。”
洪承畴抱拳道:“臣深知明廷无情,离家作战时,将妻儿老小都遣送藏匿,才能有今日,可以安心在这里与太后谈论兵家之事。”
“那吴三桂?”
“是,吴三桂在京城的妻儿老小,全都被崇祯软禁。”洪承畴道,“是以先帝和睿亲王围困松山时,吴三桂不论如何都要突围,宁愿带走一支残兵,也绝不能降,他妻儿老小的命都在崇祯手中。”
大玉儿道:“若待李自成攻陷北京,吴三桂的妻儿老小,就又落在李自成的手里。”
洪承畴颔首:“吴三桂很可能被逼无奈,投靠李自成。”
大玉儿起身站在窗前,隐约能听见福临的书房里传来的诵读声,这孩子如今一个人念书闷得慌,多亏还有岳乐,愿意陪伴在一旁。不过岳乐很快就会成年,而福临尚小,她要想法子,再给儿子挑选新的伴读。
“娘娘?”范文程出声,“您如何看待。”
大玉儿莞尔:“我如何看待不要紧,我一个女流之辈懂什么,不过是听你们念叨几句而已。今日没什么事了,二位请回吧。”
范文程和洪承畴互相看了眼,毕恭毕敬地离开。
远离书房后,洪承畴才轻声问范文程:“太后这是什么意思?”
范文程道:“不必深想。”
他再看一眼洪承畴,那眼中定定的神情,自从第一次对他提起庄妃娘娘后,他就心驰神往,如今得见玉容,果然……
“走吧!”范文程在洪承畴背上重重一拍,“老哥哥,你可别找死啊。”
这日午后,多尔衮到崇政殿来,向皇帝禀告近日的国事,虽然福临还不能理政,但形式上,任何事都要向他禀告。
可怜福临小小年纪,每日念书骑射十分辛苦,枯燥的国事听不过半个时辰,就昏昏欲睡。
多尔衮心疼小侄儿,没有训斥他,可偏偏叫后来的玉儿看见,一声呵斥,吓得福临颤抖,被额娘罚站到屋檐底下吹风清醒。
多尔衮道:“他还小呢。”
大玉儿却冷冷地说:“过些年,大臣们就不会这么说了。”
琉璃愿(全集) 第290章 多尔衮,求你守护福临
“玉儿,你太紧张了?”多尔衮道,“福临比他同龄的孩子更聪明更懂事,但不论如何,他还是个孩子,他……”
话未说完,便见大玉儿神情郑重地望着自己,多尔衮才突然意识到,他喊了她名字,而这里是崇政殿,是整个大清最严肃庄重的地方。
“我、我会谨慎些。”他到底不甘心。
“只是一个称呼,我从前见了你也都直接叫你的名字。”大玉儿却道,“问题是,我不在意,可旁人在意,齐齐格也会在意,倘若你从前就这样喊我,倒也没什么事了。”
“玉儿?”
“没有外人的时候,你若愿意这样喊我,我不会不高兴。”大玉儿落落大方地说,“但就像我喊你的名字一样,只是一个称呼,请不要误会也不要多想。”
多尔衮沉下目光:“我知道你的意思。”
大玉儿说:“从前我是皇太极的女人,你只能站得远远地看着我,纵然难受,你也知道什么是不可能。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你站在这大清的最高处,你想要得到我轻而易举,可我还是离你远远的。我能想象,我们的关系很快会恶化,你会在得不到我,和怀疑我对你的利用中反复挣扎,到最后,便都成了恨。”
“怎么可能,玉儿,我怎么会恨你?”多尔衮急切地表白他的心意,“我对你说过,哪怕你利用我,我也心甘情愿。”
大玉儿平静地说:“倘若我永远不知道你的心意,我或许能心安理得,如今正因为知道,而我的无法回报,成了我心中最大的忧患。所以,把话挑明了也好。”
多尔衮摇头:“你不要这么想,不要在心里存忧患,我绝不会恨你怀疑你。”
大玉儿真诚地说:“我诚心期待你和我一起,为了大清江山辅佐福临,但多尔衮,你是千古难得的英雄,你本该是帝王之命。若有一日你想要拿回这一切,我不会意外更不会恨你。我只求你一件事,不要把你对我的感情,牵扯到江山社稷中,不要把将来的敌对,变成爱恨情仇,这样对你对我,对皇位江山,都是亵渎。”
多尔衮目光凝重:“我不会,玉儿,你相信我。”
大玉儿望着他:“我当然信你,不然我不会把自己和福临交给你。只是将来的事,谁也说不清楚,现在都还清醒冷静的时候,把该说的都说了,真到了那一天,至少心里都是明白的。”
“若说我心甘情愿放弃皇位,那是假话,我为之奋斗了一生,每次都豁出性命去拼一场胜仗。”多尔衮拍了拍胸脯说,“你说的对,将来的事,谁也说不清楚,但我向你起誓,以我额娘在天之灵起誓,我若要拿回皇位,我会堂堂正正地来问你和福临要,我绝不会为难你们母子,绝不会让你们受半点苦。”
“福临若不成才不争气,我不能眼看着大清折损在他的手里,我心里早就想明白的。”大玉儿道,“但是多尔衮,求你守护福临。”
多尔衮向她伸出手,终究不敢触碰,缓缓将手放下道:“福临是我的侄儿,你放心。”
他转身走出殿门,福临还在屋檐底下罚站,见了皇叔委屈巴巴的,多尔衮在他脑袋上轻轻一拍,说:“活该。”
“十四叔,我错了。”福临低下头。
“福临啊,你现在是皇上,不能轻易说我错了这样的话,如果不想自欺欺人,那就不要做错事,不做错事,就不用认错了是不是?”多尔衮蹲下来,拍拍侄儿的屁股,轻声道,“宫里这么闷,我们去骑马?”
福临听说有的玩儿,立刻来了神:“把皇兄们也叫上可好?”
多尔衮答应了,抱起福临大步往外走,他伏在叔父的肩头,见额娘站在殿门前,欢喜地冲母亲挥了挥手,转身抱着多尔衮的脖子,叔侄俩就这么走了。
玉儿一手扶着殿门,一手默默在衣袖中握紧了拳头,这番话在她心里憋了很久,一直犹豫着,到底要不要对多尔衮挑明。毫无疑问,她无时无刻不在利用这个男人,可她同样是真心的,不愿伤害他。
但这世上,哪能有两全其美的事,她对待多尔衮的态度,落在多铎嘴里,便是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
多铎就是这么对齐齐格说的,多铎无力改变兄长的决定,便从齐齐格下手挑唆。
各种难听的话传到耳朵里,齐齐格曾一度动摇,可她十几年来和玉儿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多尔衮相伴还长,她哪怕不信多尔衮,她也该信玉儿。
而多尔衮若真的对玉儿有情,从而被玉儿利用,那也是他活该。
齐齐格挑明了对大玉儿说:“外头这风言风语,怕是要一直传到北京城去了,我已经没了二十几岁时的傲气,现在就算为了东莪,也是要存一份体面的。我知道你们清清白白,可掌不住我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攒下的怨气,回头我若是来冲你发脾气,还请太后多担待些。”
彼时玉儿坦荡荡地白她一眼:“你倒是还知道,我是太后了?至于那些流言蜚语,传话的,巴不得你翻脸,我跳脚,闹得不可开交,他们就得逞了。你信不信,倘若多尔衮是拥立十一阿哥,他们还能给你编出七八桩娜木钟和多尔衮的艳事来,那我觉得,多铎定是头一个信的,他自己就试过呗。”
齐齐格啧啧不已:“这个女人,也实在了不得,撇开恩怨立场,我还挺佩服她的,活得恣意洒脱。”
大玉儿摇头:“倘若她不曾来嫁归降,现在仍旧是林丹汗的遗孀,她就是把全天下的男人拢到裙子底下,我都不会嫌她,和你一样,指不定还佩服她。可她既然嫁给皇太极了,做人做事就要有底线,这世道不论将来如何开化,都是要讲规矩的。这会儿,你还是把佩服两个字咽回去。”
她们姐妹俩,有什么话都摆在明面上说,而多尔衮也坦荡荡地直面妻子的疑问,将自己关于江山关于皇位的所有计划,都对齐齐格讲清楚,齐齐格见多尔衮不逃避不遮掩,反而踏实些。
转眼,已是腊月,因大行皇帝之殇,宫内不得热闹,回望这两三年,宫里就没什么喜庆高兴的事儿,一直都是悲戚戚,纵然前线大捷,也提不起什么神。
腊月的皇宫,冷冷清清,大玉儿从书房归来,见淑太妃带着她的女儿在路边堆雪人,乖巧的孩子来向太后请安,大玉儿道:“一眨眼这么大了,再过两年,该嫁人了。”
淑太妃温婉地说:“还请太后,给这孩子找个好额驸。”
之后命宫女们陪着孩子,自己则跟着大玉儿走了几步,玉儿便问:“有事吗?”
“太后娘娘……”淑太妃怯然道,“我的宫女说,有阵子没见到丽莘了。”
大玉儿看了眼苏麻喇,苏麻喇扶着淑太妃道:“把她送回老家去了,留在麟趾宫也是叫那人欺负折磨,怪可怜的。”
“是吗?”淑太妃松了口气。
“到这时候了,你还惦记她们的好坏?”大玉儿问。
“毕竟……”淑太妃不敢正视玉儿,“请太后恕罪。”
大玉儿淡然:“你心软心善,这不是过错,不然先帝也不会托你抚养宗亲遗孤。”
淑太妃垂首称是,没再跟着太后往前走,她们走远了,玉儿才问苏麻喇:“为何编谎话骗她?为什么不告诉她,丽莘已经死了。”
苏麻喇笑道:“无关紧要的人,无关紧要的事,没必要多一个人心里膈应。您一贯是狠在骨子里,不张扬在脸上的。”
“我还不张扬,过去多少人在外头议论我呢。”大玉儿眼眉冰冷:“你告诉看守娜木钟的人,要‘好好’待她,体面一些,她的儿子阿布奈,还在察哈尔当亲王呢。”
她们回到内宫,正要去清宁宫看望哲哲,转身见阿黛带着小宫女从凤凰楼下走来,见圣母皇太后在这里,阿黛忙快走了几步,玉儿道:“地上滑,小心些才是,你怎么出去了?”
阿黛叹道:“科尔沁又送信来了。”
琉璃愿(全集) 第291章 大家一报还一报
吴克善的来信,无非是求两宫太后将皇帝与科尔沁的婚约订下,除了他的女儿孟古青,谁也不能做福临的皇后。
说是顺治元年正月来盛京朝贺皇帝时,希望这件事能给他一个答复。
哲哲将信看了两遍,吴克善的言辞很不客气,实在叫人气恼。
哲哲知道,自从皇太极去世,玉儿在很多事的看法上和从前不一样,她现在正体会着一个帝王的无奈和责任,就连阿哲和阿图的婚事,她也松口了。
“这件事,我想和几位辅政大臣商议。”大玉儿很冷静,不再像从前那么偏执,“他们会给出更客观冷静的建议,我一个人说了不算。至于福临,他还那么小,就是给他选,他也不知道该怎么选,不论是不是娶孟古青,我们谁也不知道,他将来到底会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是啊,就算真的娶了孟古青,那孩子若是不好的,还有我们在呢,她也不能怎么样。”哲哲道,“既然你不那么反感,我就放心了,你去和多尔衮他们商议,看看他们怎么说。”
“是。”大玉儿应下,仔细看姑姑的脸色,担忧地说,“您要保重身体,这几个月的光景,瘦了一大圈,身子要养起来才好。”
“姑姑上年纪了,哪能像你似的好的那么快。”哲哲温柔含笑,伸手摸了摸玉儿的面颊,“可是一眨眼,你也过了三十了,我的玉儿啊……”
崇德年的最后一天,大玉儿独自带着福临,撇开皇帝太后的仪仗,私下离宫去皇陵祭拜皇太极。
玉儿站在丈夫的灵台前,望着袅袅升起的烟雾,将痛苦的心一寸寸沉下去。
过了今晚,明日就是顺治年,皇太极的历史彻底结束了。
“额娘,我会像皇阿玛一样了不起吗?”福临站在母亲的身边,瞻仰父亲的灵位,昂首问大玉儿,“额娘,我觉得好难,每天学的功课很难,国家大事我更是听不懂,我是不是特别的笨?我好想皇阿玛,额娘,我想我阿玛。”
福临哭了,他很少哭,因为姨妈说过不能在外人面前哭,此刻大殿里只有母子二人和苏麻喇,他才毫无顾忌地哭了。
“额娘,我不喜欢做皇帝。”福临说了很老实地话,怯怯地看着母亲,“但是我知道,我一定要做皇帝,额娘,我会用功。”
猜你喜欢